初三历史复习资料
⑴ 初三世界历史复习资料谁有啊
1.文艺复兴。主要是但丁【神曲】。莎士比亚【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注意文艺复兴的先驱、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但丁。达·芬奇是意大利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开始标志: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
导火线:镇压苏格兰发生的人民起义。
结束标志: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光荣革命)。
颁布【权利法案】。
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时间:1689年。
机构: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内容:【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作用: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3.美国的诞生
美国独立战争
性质:民族解放战争,资产阶级革命。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
开始标志: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
结束标志: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发表【独立宣言】
机构:大陆会议。
宣传:自由平等。
内容: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
巩固成果: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1787年美国宪法)。
4.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法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地狱。
高潮: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了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的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
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挖过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⑵ 急,我们的历史准备初三总复习,用什么资料好呢
编者的话
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
在2011年的佛山历史中考中,使用了2011版《历史应考王2012年中考总复习》的学校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此,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应考王》历史教辅资料的。历史《应考王》的编者团队坚持深入各地区了解老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需求,了解各地区考点考纲,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确保历史《应考王》适应考试改革的需要,特别是适应学生循序渐进学习的需要。
为了使老师们和同学们能在2012年的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我们组织了一批富有经验的历史一线教师共同出版了这本《2012年历史中考总复习》。
本书主要有以下亮点:
亮点一:最为详细的考点。我们根据课标要求出考点,保证中考历史所有考点无一遗漏,不需要额外补充任何知识点。我们对每个考点都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整理出详尽的知识要点。对每个考点配以科学的知识结构表,每个考点都配有大量近中考原题和接近中考的题目来巩固、过关。
亮点二:为了使学生更方便记忆,我们根据历年中考考题和重点对重点知识点进行对比归纳。
亮点三:针对佛山中考特点,精心准备了2012年十大专题,中考热点,无一遗漏。
亮点四:08—11年佛山历史中考考点及相应科研测试试题、中考试题汇总,为了适合佛山地区考生使用,我们把四年来佛山市历史科中考考点、历史科科研测试题、历史科中考考题都进行汇总、归纳,能使老师、同学们在复习时知道考试的要求和重点。专为佛山地区设计。
亮点五:参考答案活页设计,方便使用。
我们相信同学们在《2012年历史中考总复习》的帮助下,你的中考历史科成绩一定有较大的提高。我们也欢迎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请发邮件到应考王邮箱:[email protected]),让我们可以不断提高《应考王》的内涵,更好地服务老师同学们,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谢谢!
同学们,我们祝愿你,在2012年的中考,金榜题名……
感谢你的信任!
政史教研小组
目 录
第一部分 2011年佛山历史中考考纲及2012年中考预测
第二部分 考点过关
《一》 中国古代史
考点1 元谋人、北京人 ………………………1
考点2 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 ………………2
考点3 炎帝、黄帝、尧、舜、禹和禅让制 …3
考点4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分封制 ……………5
考点5 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 ……6
考点6 秦的统一 ………………………………9
考点7 汉武帝大一统…………………………11
考点8 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3
考点9 孝文帝改革……………………………16
考点10 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经济发展………17
考点11 科举制度、 贞观之治、 武则天、
开元盛世……………………………… 20
考点12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与民族交往………22
考点13 宋代民族政权的并立…………………25
考点14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与宋代的社会生活
…………………………………… 26
考点15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29
考点16 郑和下西洋………………………… 30
考点17 明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斗争32
考点18 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
国家统一 ……………………… 33
考点19 明清“闭关”与明清两朝加强专制
统治 ………………………………35
考点20 中医的发展及代表人物 ……… 37
考点21 都江堰、大运河、赵州桥、长城、
北京故宫………………………… 38
考点22 司母戊鼎、《九章算术》、圆周率41
考点23 《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
………………………………… 42
考点24 孔子与百家争鸣………………… 43
考点25 佛教、道教与《史记》、《资治通鉴》
…………………………………… 45
考点26 汉字演变、古代书画和雕塑的成就
………………………………… 47
考点27 “四大发明” ……………………48
考点 28 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50
《二》 中国近代史
考点1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53
考点2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55
考点3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57
考点4 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领土、
左宗棠收复新疆……………………60
考点5 洋务运动……………………………62
考点6 戊戌变法……………………………64
考点7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66
考点8 新文化运动…………………………69
考点9 五四运动……………………………73
考点10 中国共产党成立……………………75
考点11 黄埔军校、北伐……………………76
考点12 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77
考点13 红军长征……………………………79
考点14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81
考点15 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83
考点16 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84
考点17 中共七大与抗日战争的胜利………86
考点18 重庆谈判……………………………88
考点19 人民解放战争的重大战役…………89
考点20 张謇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91
考点21 轮船、火车、电报、照相、电影、
《申报》、商务印书馆…………… 92
考点22 民国以来社会习俗变化 …………93
考点23 魏源、严复 ………………………95
考点24 新式教育发端 ……………………96
考点25 詹天佑、侯德榜………………… 97
考点26 鲁迅、徐悲鸿、 聂耳、冼星海…98
《三》 中国现代史
考点1 新中国成立………………………… 99
考点2 土地改革、抗美援朝………………101
考点3 第一个五年计划………………… 104
考点4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05
考点5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07
考点6 文化大革命” …………………… 110
考点7 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122
考点8 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113
考点9 邓小平理论、经济特区的建立……116
考点1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18
考点11 “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120
考点1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122
考点13 重返联合国、中美建交、我国参
与亚太经合组织…………………124
考点14 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863计划
……………………………………127
考点15 新中国文教体艺发展和法制建设129
考点16 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131
考点17 社会保障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132
《四》 世界古代史
考点1 人类起源、人种的形成、氏族… …133
考点2 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133
考点3 雅典民主政治、古希腊、古罗马…135
考点4 大化改新、穆罕默德………………136
考点5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罗马教廷……137
考点6 拜占廷帝国…………………………138
考点7 三大宗教………………………… 139
考点8 和平交往与暴力冲撞…………… 141
考点9 古文字、古文学、古建筑、阿基米德
……………………………………142
《五》 世界近代史
考点1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144
考点2 英法美三大资产阶级革命 ………148
考点3 华盛顿、拿破仑 …………………154
考点4 第一次工业革命 …………………155
考点5 三角贸易、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158
考点6 林肯与南北战争 …………………160
考点7 俄国农奴制改革 …………………163
考点8 明治维新 ……………………… 166
考点9 马克思主义、 “五月流血周”、
国际歌、巴黎公社………………168
考点10 第二次工业革命…………………170
考点11 萨拉热窝事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74
考点12 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176
考点13 伏尔泰与启蒙运动………………177
考点14 列夫•托尔斯泰、凡•高、贝多芬
……………………………………180
《六》 世界现代史
考点1 十月革命、列宁………………… 181
考点2 苏联二三十年代建设成就及弊端 182
考点3 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185
考点4 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86
考点5 二战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189
考点6 欧洲联盟 …………………………193
考点7 战后日本 …………………………195
考点8 战后美国 …………………………197
考点9 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的斗争
…………………………………… 198
考点10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 200
考点11 杜鲁门主义与美苏“冷战”………202
考点12 科索沃战争 ……………………… 204
考点13 世界经济全球化、联合国…………206
考点14 第三次科技革命 ………………… 208
考点15 现代艺术… ……………………… 210
第三部分 2012年热点专题复习(共十大专题)
第四部分 综合测试题、中考模拟题(活页)
第五部分 参考答案(活页)
⑶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
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
2、改革者:伯利克里
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
1、时间:7世纪中期
2、改革者:孝德天皇
3、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
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
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
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
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5、早期代表:
代表人物 国别 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 意大利 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
达•芬奇 意大利 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 英国 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四、新航路的开辟(九上P61-62)
1、主要原因: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
航 海 家 哥伦布 迪亚士 达•伽马 麦哲伦
开辟新航路 发现美洲新大陆 进入印度洋 到达印度 环球航行
4、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5、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提示学生从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
航海家 规模 目的 性质 影响
郑和 船多
人多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 友好交往义举 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
哥伦布等 船少
人少 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殖民扩张活动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
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九上P67-68-69)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取得了最后胜利。1649 年,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年就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军事独裁统治。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
3、1688年宫廷政变:(P69)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国王。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4、《权利法案》(P69)①时间:1689 ②目的:限制王权
③作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国王不能滥用权利,为所欲为。
④意义: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P69)
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六、美国的诞生或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九上72-76)
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标志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3、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出生在弗吉尼亚一个种植园主家庭,一直反对英国的殖民侵略。独立战争爆发后,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是司令,并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直至胜利。1787年宪法制定后,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并连任第二届,退休后回到自己的农庄,1799年12月14日去世。
4、《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标志美国诞生。
5、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6、《1787年宪法》:1787年美国制定,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大权。华盛顿当选为第一届总统。
7、性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的性质
8、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 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的开展。
七、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九上P78-81)
1、根本原因:封建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人权宣言》:制宪会议发表。它宣称人们生来是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思想。打击了法国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①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③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又称拿破仑帝国。
5、《法典》: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颁布了《法典》(包括《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
6、拿破仑战争:
①拿破仑的早期战争是为了打退欧洲的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干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后期乘胜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则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②拿破仑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带到了法军所到之处,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拿破仑战争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③拿破仑的失败表明,在当时的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八、“蒸汽时代”的到来(九上P88-90)
1、珍妮机:18 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2、瓦特与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汽船:美国人富尔顿制造。
4、火车的诞生: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 年,这列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5、工业革命完成:19 世纪上半期
6、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九、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九上P107-108)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共产党宣言》
①时间:1848 年
②起草人: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③作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十、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1861-1865)(九上P111-114)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即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林肯: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 隶宣言》和《宅地法》,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美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颁布。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宣言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
4、性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5、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十一、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九上P117-118)
1、时间 :1861年
2、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
3、性质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影响:①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十二、日本明治维新(九上P118-120)
1、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意义:①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②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③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十三、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九上P124-127)
1、“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进人了“电气时代”。
2、“发明大王”爱迪生: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3、汽车: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田,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4、飞机: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十四、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九上P131-134)
1、 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 形成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3、 “三国同盟”由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组成;
4、 “三国协约”由英国、法国、俄国组成。
5、 形成后果: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十五、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1、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2、 战争的性质: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战争
3、 导火线: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
4、战争的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5、战争的影响: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②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二干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俄、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十六、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九上P138)
1、18世纪的法国
2、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十七、启蒙思想的影响(九上P139)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十八、牛顿力学理论体系(九上P139)
1、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2、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3、在数学上主要的贡献是微积分的创建;
4、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休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十九、达尔文与“进化论”(九上P140)
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2、著作:《物种起源》
3、思想: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4、作用: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二十、爱因斯坦与相对论(九上P140)
1、出生在德国的科学家,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2、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
3、作用: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⑷ 初三期中历史考试复习资料
1.文艺复兴
时间:14世纪前后
地点:意大利
原因:最早出现资产阶级生产关系
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人物、成就:但丁[意大利]诗人(《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最后的晚餐》、《蒙娜利莎》)
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利叶》)
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开辟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经济的出现
过程:
(1)1487年,葡萄牙的迪亚士从葡萄牙往东航行,到达好望角。
(2)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到达美洲。
(3)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枷马到达印度等地
(4)1519—1522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环球航行。
影响:
(1)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对世界影响)……
(2)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发展影响)
(3)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形成
(4)证明了地圆学说 (同学补充,非重点)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新兴的阶级——新贵族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1640—1688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
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文献:《权利法案》(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产阶级扫清了障碍,推动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革命特点:时间长、过程曲折、妥协(不彻底)
4.美国独立战争
原因:
(1)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2)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3)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原因)
时间:1775—1783
开始标志:来克星顿枪声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领导者: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的种植园主
结束标志: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文献:《独立宣言》(革命中颁布)《美国宪法》(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联邦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
(1)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
(2)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2)人民群众积极参战
(3)法国、荷兰等国的支援
(4)华盛顿等人的正确领导和灵活的战术
5.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间:1789—1794
开始标志:1789年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导火线:三级会议召开
领导者:资产阶级
结束标志:1794年4月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
文献:人权宣言(革命中颁布)《法典》(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在革命后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革命特点:
(1)过程艰难曲折
(2)革命最彻底
6.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
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
特征: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广泛英雄,人类进入“蒸汽世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牛顿力学
成就:
(1)机器的发明与制造:绵纺织业——冶金——采矿
(2)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3)交通工具的创造:轮船、火车
(4)新能源:煤炭
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生产关系:改变了社会面貌;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斗争尖锐
(3)国际格局: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重点!)
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
7.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
①宪章运动:
原因: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时间:1836—1848
内容: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特点: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影响:
(1)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3)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
②《共产党宣言》
时间:1848年
起草者:马克思、恩格斯
内容:《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影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③巴黎公社
背景:
(1)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2)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3)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影响: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8.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根本原因: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缺乏生产力)
核心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时间:1861—1865
战争目的:维护国家统一
领导者:美国总统林肯
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革命中颁布)
作用:调动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局面开始有利于北方,为北方取胜创造了条件
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
北方胜利的原因:
(1)内战中,北方政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支持。
(2)北方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顺应了历史潮流。
(3)北方政府维护国家的统一,具有正义性。
9.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和巩固
①俄国1861年改革
背景:1.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奴制。(1)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
时间:1861年
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统治。
领导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
(1)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是,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影响:
(1)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这次改革虽然流下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1)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利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2)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3)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逐渐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时间:1868年
人物:明治天皇、中下级武士
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1)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对比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1.都是在国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2.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改革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成为两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4.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改革后实力增强,开始对外扩张。
★19世纪中期,美、日、俄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面临的主要问题: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日本——幕府统治危机;俄国——农奴制危机。
解决途径:
(1)美国通过1861年—1865年的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2)日本经过武装倒幕斗争,建立了明治天皇政府,并于1868年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
(3)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实行了废除农奴制的资产阶级改革。
10.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开始标志: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特征: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和生活领域,电力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
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研制耐用碳丝灯泡
(2)新机器的创制:“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德国)设计出内燃机,带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汽车和飞机;电报、电话的发明
(3)新能源:石油
影响:
(1)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注意即帝国主义过度
(3)国际格局: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导致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化工、汽车、航空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对于生产的影响不如第二次显著,新技术的发明主体与其说是科学家,不如说是有才能的技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发现往往直接导致技术发明。
(2)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心在轻工业部门,主要是纺织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则重心转移到重工业,如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
(3)第二次工业革命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不仅有能源动力革新,且扩展到材料、信息和动力技术的全面革新。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心主要在英国,然后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展开,德国和美国成为相对中心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时间:1914—1918
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主要参与国家:英国、法国、俄国(于10月革命后退出)——三国协约;德国、意大利(后加入协约国作战)、奥匈帝国——三国同盟
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结果:德国战败,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
(1)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
(2)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弱和美日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改变
(3)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了苏维埃俄国
(4)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五四运动)
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以外)
12.俄国十月革命
时间: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
领导者:列宁
意义: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注意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中国)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
相同点:领导力量基本相同,都是由布尔仁政什维克党领导的。
不同点:反对对象不同,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革命性质不同,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产生的结果不同:二月革命后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然进行对外参加一战,对内镇压人民的政策,而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13.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外有帝国主义保卫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2.但这一模式也有严重的弊端:
(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3)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4)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总之,从长远来看,它严重地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1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如何形成的:
(1)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定了《凡尔赛和约》。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定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在美国的倡议下,美、英、法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评价: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15.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和法西斯的发展
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表现: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业部门的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共5个年头;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总额缩减了2/3。
影响:
(1)经济危机中,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人大量失业,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2)垄断资本家为保持价格,维持利润的,宁愿大量销毁产品,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3)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罗斯福新政
时间:1933年
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措施: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影响:
①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
(1)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2)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4)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明显增强。
②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法西斯的发展
(1)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2)解散了一切工会,取缔了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3)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4)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
(5)德国法西斯政权还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6)对外疯狂扩军备战。
16.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范围:全球各地的30多个国家
开始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
★慕尼黑阴谋
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捷方必须在十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
影响:它使法西斯国家特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绥靖政策
含义:20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这些侵略活动使西方大国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满,但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它们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因此,它们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想顶峰。
影响: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特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二战开始和扩大
(1)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1940年四五月间,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英国也遭到了德国飞机的猛烈轰炸。
(3)1941年6月德军掉头向东,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4)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之中。
★二战的转折点
(1)1942年7月-1943年2月,俄国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国军队的闪击战失败。反法西斯国家由防守转为进攻
(2)1942年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战场的形式
(3)1942年,英美军队在北非了阿拉曼击溃了德意军队。不久,意大利投降
(4)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5)1945年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二战的影响: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社会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打击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民主
性质:反法西斯国家的正义战争
17.美国经济的发展
①战后的繁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又称为黄金时期)
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3)政府也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表现: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②经济危机和经济调整(20世纪70—80年代)
70年代经济地位下降的原因:
(1)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经济危机,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西欧、日本的高速发展冲击了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
70年代经济危机的表现:
(1)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2)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3)1975年以后,美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经济发展缓慢,但通货膨胀)
80年代经济好转(但负担加重)的原因:
(1)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2)通货膨胀
(3)债务负担较重(受美苏争霸的影响)
80年代经济好转的表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形式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
③美国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
原因:
(1)美国政府进行社会经济改革
(2)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
(3)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表现:
(1)经济增长加快
(2)通货膨胀率下降
(3)低失业率
(4)财政赤字逐年递减,出现盈余
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18.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①欧洲经济的发展
战后欧洲经济发展的原因:
(1)利用美国的援助(直接原因)
(2)采用最新近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主要原因)
(3)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
战后欧洲经济发展的表现:
(1)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大体达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
(2)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②欧洲的联合
1.20世纪60年代,法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
2.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1991年签署协定,两年后生效)
原因:
(1)使西欧各国联系密切
(2)在美苏争霸,美控制西欧的情况下,西欧国家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有必要联合发展
作用:欧盟成立以后,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性质:区域性的经济政治组织
③日本的崛起
原因:
(1)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战略的需要,开始扶持日本(直接原因)
(2)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3)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表现:
(1)20世纪50年代(1955年)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速度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年均增长10%)
(2)1964年,日本东京成功的举办了奥运会
影响: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膨胀,军费支出增加,引起亚洲临国的关注和不安
19.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①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在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开始进行改革。
开始:1956年苏联共产党的“二十大”
结果:1964年,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失败的根本原因:他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经济改革的重点是重工业,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势力有所提高(在美苏争霸中占主动),但他的改革仍没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②苏联的解体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了政治方面。此后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主要表现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1991年12月15日,苏联解体,叶利钦成为俄罗斯的领导人。
影响:改变了历史进程
(1)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
(2)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
⑸ 初三历史总复习资料
这是《应考王历史总复习》的资料,可以参考下:
编者的话
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
在2011年的佛山历史中考中,使用了2011版《历史应考王2012年中考总复习》的学校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此,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应考王》历史教辅资料的。历史《应考王》的编者团队坚持深入各地区了解老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需求,了解各地区考点考纲,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确保历史《应考王》适应考试改革的需要,特别是适应学生循序渐进学习的需要。
为了使老师们和同学们能在2012年的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我们组织了一批富有经验的历史一线教师共同出版了这本《2012年历史中考总复习》。
本书主要有以下亮点:
亮点一:最为详细的考点。我们根据课标要求出考点,保证中考历史所有考点无一遗漏,不需要额外补充任何知识点。我们对每个考点都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整理出详尽的知识要点。对每个考点配以科学的知识结构表,每个考点都配有大量近中考原题和接近中考的题目来巩固、过关。
亮点二:为了使学生更方便记忆,我们根据历年中考考题和重点对重点知识点进行对比归纳。
亮点三:针对佛山中考特点,精心准备了2012年十大专题,中考热点,无一遗漏。
亮点四:08—11年佛山历史中考考点及相应科研测试试题、中考试题汇总,为了适合佛山地区考生使用,我们把四年来佛山市历史科中考考点、历史科科研测试题、历史科中考考题都进行汇总、归纳,能使老师、同学们在复习时知道考试的要求和重点。专为佛山地区设计。
亮点五:参考答案活页设计,方便使用。
我们相信同学们在《2012年历史中考总复习》的帮助下,你的中考历史科成绩一定有较大的提高。我们也欢迎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请发邮件到应考王邮箱:[email protected]),让我们可以不断提高《应考王》的内涵,更好地服务老师同学们,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谢谢!
同学们,我们祝愿你,在2012年的中考,金榜题名……
感谢你的信任!
政史教研小组
2011年10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2011年佛山历史中考考纲及2012年中考预测
第二部分 考点过关
《一》 中国古代史
考点1 元谋人、北京人 ………………………1
考点2 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 ………………2
考点3 炎帝、黄帝、尧、舜、禹和禅让制 …3
考点4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分封制 ……………5
考点5 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 ……6
考点6 秦的统一 ………………………………9
考点7 汉武帝大一统…………………………11
考点8 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3
考点9 孝文帝改革……………………………16
考点10 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经济发展………17
考点11 科举制度、 贞观之治、 武则天、
开元盛世……………………………… 20
考点12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与民族交往………22
考点13 宋代民族政权的并立…………………25
考点14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与宋代的社会生活
…………………………………… 26
考点15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29
考点16 郑和下西洋………………………… 30
考点17 明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斗争32
考点18 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
国家统一 ……………………… 33
考点19 明清“闭关”与明清两朝加强专制
统治 ………………………………35
考点20 中医的发展及代表人物 ……… 37
考点21 都江堰、大运河、赵州桥、长城、
北京故宫………………………… 38
考点22 司母戊鼎、《九章算术》、圆周率41
考点23 《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
………………………………… 42
考点24 孔子与百家争鸣………………… 43
考点25 佛教、道教与《史记》、《资治通鉴》
…………………………………… 45
考点26 汉字演变、古代书画和雕塑的成就
………………………………… 47
考点27 “四大发明” ……………………48
考点 28 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50
《二》 中国近代史
考点1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53
考点2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55
考点3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57
考点4 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领土、
左宗棠收复新疆……………………60
考点5 洋务运动……………………………62
考点6 戊戌变法……………………………64
考点7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66
考点8 新文化运动…………………………69
考点9 五四运动……………………………73
考点10 中国共产党成立……………………75
考点11 黄埔军校、北伐……………………76
考点12 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77
考点13 红军长征……………………………79
考点14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81
考点15 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83
考点16 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84
考点17 中共七大与抗日战争的胜利………86
考点18 重庆谈判……………………………88
考点19 人民解放战争的重大战役…………89
考点20 张謇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91
考点21 轮船、火车、电报、照相、电影、
《申报》、商务印书馆…………… 92
考点22 民国以来社会习俗变化 …………93
考点23 魏源、严复 ………………………95
考点24 新式教育发端 ……………………96
考点25 詹天佑、侯德榜………………… 97
考点26 鲁迅、徐悲鸿、 聂耳、冼星海…98
《三》 中国现代史
考点1 新中国成立………………………… 99
考点2 土地改革、抗美援朝………………101
考点3 第一个五年计划………………… 104
考点4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05
考点5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07
考点6 文化大革命” …………………… 110
考点7 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122
考点8 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113
考点9 邓小平理论、经济特区的建立……116
考点1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18
考点11 “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120
考点1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122
考点13 重返联合国、中美建交、我国参
与亚太经合组织…………………124
考点14 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863计划
……………………………………127
考点15 新中国文教体艺发展和法制建设129
考点16 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131
考点17 社会保障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132
《四》 世界古代史
考点1 人类起源、人种的形成、氏族… …133
考点2 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133
考点3 雅典民主政治、古希腊、古罗马…135
考点4 大化改新、穆罕默德………………136
考点5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罗马教廷……137
考点6 拜占廷帝国…………………………138
考点7 三大宗教………………………… 139
考点8 和平交往与暴力冲撞…………… 141
考点9 古文字、古文学、古建筑、阿基米德
……………………………………142
《五》 世界近代史
考点1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144
考点2 英法美三大资产阶级革命 ………148
考点3 华盛顿、拿破仑 …………………154
考点4 第一次工业革命 …………………155
考点5 三角贸易、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158
考点6 林肯与南北战争 …………………160
考点7 俄国农奴制改革 …………………163
考点8 明治维新 ……………………… 166
考点9 马克思主义、 “五月流血周”、
国际歌、巴黎公社………………168
考点10 第二次工业革命…………………170
考点11 萨拉热窝事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74
考点12 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176
考点13 伏尔泰与启蒙运动………………177
考点14 列夫•托尔斯泰、凡•高、贝多芬
……………………………………180
《六》 世界现代史
考点1 十月革命、列宁………………… 181
考点2 苏联二三十年代建设成就及弊端 182
考点3 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185
考点4 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86
考点5 二战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189
考点6 欧洲联盟 …………………………193
考点7 战后日本 …………………………195
考点8 战后美国 …………………………197
考点9 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的斗争
…………………………………… 198
考点10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 200
考点11 杜鲁门主义与美苏“冷战”………202
考点12 科索沃战争 ……………………… 204
考点13 世界经济全球化、联合国…………206
考点14 第三次科技革命 ………………… 208
考点15 现代艺术… ……………………… 210
第三部分 2012年热点专题复习(共十大专题)
第四部分 综合测试题、中考模拟题(活页)
第五部分 参考答案(活页)
⑹ 初中三年的历史复习资料
http://wenku..com/view/529cfd8583d049649b665888.html 参考资料: http://wenku..com/search?word=%B3%F5%D6%D0%C0%FA%CA%B7%B8%B4%CF%B0%CC%E1%B8%D9&lm=0&od=0
⑺ 初三历史复习资料
初三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1.文艺复兴
时间:14世纪前后
地点:意大利
原因:最早出现资产阶级生产关系
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人物、成就:但丁[意大利]诗人(《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最后的晚餐》、《蒙娜利莎》)
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利叶》)
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开辟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经济的出现
过程:
(1)1487年,葡萄牙的迪亚士从葡萄牙往东航行,到达好望角。
(2)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人)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到达美洲。
(3)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葡萄牙支持)到达印度等地
(4)1519—1522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环球航行。
影响:
(1)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对世界影响)……
(2)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发展影响)
(3)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形成
(4)证明了地圆学说 (同学补充,非重点)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新兴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1640—1688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
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文献:《权利法案》(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产阶级扫清了障碍,推动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革命特点:时间长、过程曲折、妥协(不彻底)
4.美国独立战争
原因:
(1)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2)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3)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原因)
时间:1775—1783
开始标志:来克星顿枪声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领导者: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的种植园主
结束标志: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文献:《独立宣言》(革命中颁布)《美国宪法》(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联邦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
(1)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
(2)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2)人民群众积极参战
(3)法国、荷兰等国的支援
(4)华盛顿等人的正确领导和灵活的战术
5.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间:1789—1815
开始标志:1789年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导火线:三级会议召开
爆发标志:
领导者:资产阶级
结束标志:1794年4月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
文献:人权宣言(革命中颁布)《法典》(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在革命后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革命特点:
(1)过程艰难曲折
(2)革命最彻底
6.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
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
特征: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广泛英雄,人类进入“蒸汽世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牛顿力学
成就:
(1)机器的发明与制造:绵纺织业——冶金——采矿
(2)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3)交通工具的创造:轮船、火车
(4)新能源:煤炭
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生产关系:改变了社会面貌;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斗争尖锐
(3)国际格局: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重点!)
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
7.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
①宪章运动:
原因: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时间:1836—1848
内容: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特点: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影响:
(1)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3)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
②《共产党宣言》
时间:1848年
起草者:马克思、恩格斯
内容:《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影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③巴黎公社
背景:
(1)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2)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3)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影响: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8.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根本原因: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缺乏生产力)
核心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时间:1861—1865
战争目的:维护国家统一
领导者:美国总统林肯
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革命中颁布)
作用:调动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局面开始有利于北方,为北方取胜创造了条件
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
北方胜利的原因:
(1)内战中,北方政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支持。
(2)北方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顺应了历史潮流。
(3)北方政府维护国家的统一,具有正义性。
9.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和巩固
①俄国1861年改革
背景:1.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奴制。(1)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
时间:1861年
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统治。
领导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
(1)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是,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影响:
(1)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这次改革虽然流下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1)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利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2)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3)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逐渐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时间:1868年
人物:明治天皇、中下级武士
内容:
(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
(1)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对比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1.都是在国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2.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改革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成为两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4.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改革后实力增强,开始对外扩张。
★19世纪中期,美、日、俄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面临的主要问题: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日本——幕府统治危机;俄国——农奴制危机。
解决途径:
(1)美国通过1861年—1865年的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2)日本经过武装倒幕斗争,建立了明治天皇政府,并于1868年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
(3)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实行了废除农奴制的资产阶级改革。
10.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开始标志: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特征: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和生活领域,电力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
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研制耐用碳丝灯泡
(2)新机器的创制:“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德国)设计出内燃机,带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汽车和飞机;电报、电话的发明
(3)新能源:石油
影响:
(1)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注意即帝国主义过度
(3)国际格局: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导致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化工、汽车、航空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对于生产的影响不如第二次显著,新技术的发明主体与其说是科学家,不如说是有才能的技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发现往往直接导致技术发明。
(2)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心在轻工业部门,主要是纺织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则重心转移到重工业,如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
(3)第二次工业革命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不仅有能源动力革新,且扩展到材料、信息和动力技术的全面革新。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心主要在英国,然后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展开,德国和美国成为相对中心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时间:1914—1918
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主要参与国家:英国、法国、俄国(于10月革命后退出)——三国协约;德国、意大利(后加入协约国作战)、奥匈帝国——三国同盟
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结果:德国战败,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
(1)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
(2)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弱和美日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改变
(3)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了苏维埃俄国
(4)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五四运动)
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以外)
——接九下——
12.俄国十月革命
时间: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
领导者:列宁
意义: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注意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中国)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
相同点:领导力量基本相同,都是由布尔仁政什维克党领导的。
不同点:反对对象不同,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革命性质不同,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产生的结果不同:二月革命后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然进行对外参加一战,对内镇压人民的政策,而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13.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外有帝国主义保卫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2.但这一模式也有严重的弊端:
(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3)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4)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总之,从长远来看,它严重地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1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如何形成的:
(1)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定了《凡尔赛和约》。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定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在美国的倡议下,美、英、法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评价: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15.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和法西斯的发展
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表现: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业部门的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共5个年头;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总额缩减了2/3。
影响:
(1)经济危机中,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人大量失业,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2)垄断资本家为保持价格,维持利润的,宁愿大量销毁产品,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3)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罗斯福新政
时间:1933年
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措施: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影响:
①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
(1)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2)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4)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明显增强。
②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法西斯的发展
(1)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2)解散了一切工会,取缔了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3)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4)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
(5)德国法西斯政权还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6)对外疯狂扩军备战。
16.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范围:全球各地的30多个国家
开始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
★慕尼黑阴谋
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捷方必须在十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
影响:它使法西斯国家特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绥靖政策
含义:20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这些侵略活动使西方大国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满,但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它们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因此,它们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想顶峰。
影响: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特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二战开始和扩大
(1)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1940年四五月间,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英国也遭到了德国飞机的猛烈轰炸。
(3)1941年6月德军掉头向东,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4)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之中。
★二战的转折点
(1)1942年7月-1943年2月,俄国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国军队的闪击战失败。反法西斯国家由防守转为进攻
(2)1942年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战场的形式
(3)1942年,英美军队在北非了阿拉曼击溃了德意军队。不久,意大利投降
(4)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5)1945年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二战的影响: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社会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打击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民主
性质:反法西斯国家的正义战争
17.美国经济的发展 (不用全背过,基本只考选择题)
①战后的繁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又称为黄金时期)
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3)政府也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表现: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②经济危机和经济调整(20世纪70—80年代)
70年代经济地位下降的原因:
(1)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经济危机,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西欧、日本的高速发展冲击了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
70年代经济危机的表现:
(1)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2)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3)1975年以后,美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经济发展缓慢,但通货膨胀)
80年代经济好转(但负担加重)的原因:
(1)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2)通货膨胀
(3)债务负担较重(受美苏争霸的影响)
80年代经济好转的表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形式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
③美国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
原因:
(1)美国政府进行社会经济改革
(2)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
(3)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表现:
(1)经济增长加快
(2)通货膨胀率下降
(3)低失业率
(4)财政赤字逐年递减,出现盈余 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⑻ 初三下学期历史复习资料
★ 西欧经济的恢复和繁荣:
1、恢复: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大体达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
2、繁荣: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3、原因: 美国的大力援助,发挥了高素质劳动力的优势,采用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欧共体(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1、时间:20世纪60年代
2、发起国: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
3、1993年,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 欧元
4、成员:法国和联邦德国等12个国家。
5、作用: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 日本经济的发展
1、表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在重要生产领域,名列世界前列。
2、原因:①美国对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②美国大力扶持日本;③朝鲜战争爆发刺激日本经济的发展;④日本引进最新科技,发展教育;⑤制订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3、危机时期:1974----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4、恢复和发展时期:80年代中期后,“科技立国”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5、1964年,日本东京举办了奥运会。70年代始,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加大军费开支,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 “一战”之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会:
①时间:__年_月至__年_月。②参加会议的国家:有27个
③主宰巴黎和会的三巨头:___(英),___ (法),___ (美)
④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做出安排
⑤结果:1919年6月签定了《______》。 ⑥实质:___对世界的重新瓜分。
2、《凡尔赛和约》有关中国问题的决议: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影响: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爱国的__运动。
3、凡尔赛体系形成:
《凡尔赛和约》和战胜国同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签定的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__、__、__统治的新秩序。
4、国际联盟:成立时间:1920年1月,主要控制者:英、法。
● 华盛顿体系:
1、华盛顿会议:
①时间___年到___年 ;_、_、_起主要作用
②目的: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__、____的矛盾,主要是日、美矛盾。
③主要条约:《_____》
④《九国公约》的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____”、“ ____”的原则。影响:实际上为__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复到各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⑤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2、如何看待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因此,它不可能长久的维持下去。
★ “二战”之后的世界格局:两极格局(美苏对立)
● 冷战政策
1、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2、 冷战政策的表现:
① 政治上:_____的出台。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杜鲁门主义是指: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② 经济上:推行______。在经济上援助西欧国家。
③ 军事上:建立______(北约)。(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___)
3、 影响:导致世界__格局形成。
(二战之后的世界格局是:两极格局。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华约的建立,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
●美苏争霸
1、20世纪50年代_____担任苏联领导人之后,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美苏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争霸。
2、三个阶段:① 五六十年代:__占优势,1962年,发生了___ 危机,,双方都让步。
② 七十年代:美收缩苏扩张,1979年苏联出兵占领了阿富汗。
③八十年代:双方缓和。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兵。
④结束:1991年____ ,两极格局结束。
★ 一超多强(目前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一超多强):
1、 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含义:“一超”指__ ,“多强“指:__、__、___和__等国家或国家联盟。
3、影响:导致世界政治格局朝着___方向发展。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背景: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含义: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3、表现:①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②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③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4、影响:①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②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③发展中国家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5、应对: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望采纳!!!
⑼ 历史九年级的复习资料,全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
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
2、改革者:伯利克里
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
1、时间:7世纪中期
2、改革者:孝德天皇
3、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
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
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
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
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5、早期代表:
代表人物 国别 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 意大利 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
达•芬奇 意大利 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 英国 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四、新航路的开辟(九上P61-62)
1、主要原因: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
航 海 家 哥伦布 迪亚士 达•伽马 麦哲伦
开辟新航路 发现美洲新大陆 进入印度洋 到达印度 环球航行
4、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5、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提示学生从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
航海家 规模 目的 性质 影响
郑和 船多
人多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 友好交往义举 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
哥伦布等 船少
人少 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殖民扩张活动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
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九上P67-68-69)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取得了最后胜利。1649 年,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年就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军事独裁统治。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
3、1688年宫廷政变:(P69)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国王。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4、《权利法案》(P69)①时间:1689 ②目的:限制王权
③作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国王不能滥用权利,为所欲为。
④意义: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P69)
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六、美国的诞生或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九上72-76)
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标志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3、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出生在弗吉尼亚一个种植园主家庭,一直反对英国的殖民侵略。独立战争爆发后,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是司令,并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直至胜利。1787年宪法制定后,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并连任第二届,退休后回到自己的农庄,1799年12月14日去世。
4、《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标志美国诞生。
5、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6、《1787年宪法》:1787年美国制定,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大权。华盛顿当选为第一届总统。
7、性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的性质
8、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 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的开展。
七、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九上P78-81)
1、根本原因:封建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人权宣言》:制宪会议发表。它宣称人们生来是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思想。打击了法国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①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③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又称拿破仑帝国。
5、《法典》: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颁布了《法典》(包括《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
6、拿破仑战争:
①拿破仑的早期战争是为了打退欧洲的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干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后期乘胜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则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②拿破仑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带到了法军所到之处,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拿破仑战争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③拿破仑的失败表明,在当时的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八、“蒸汽时代”的到来(九上P88-90)
1、珍妮机:18 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2、瓦特与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汽船:美国人富尔顿制造。
4、火车的诞生: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 年,这列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5、工业革命完成:19 世纪上半期
6、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九、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九上P107-108)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共产党宣言》
①时间:1848 年
②起草人: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③作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十、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1861-1865)(九上P111-114)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即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林肯: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 隶宣言》和《宅地法》,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美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颁布。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宣言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
4、性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5、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十一、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九上P117-118)
1、时间 :1861年
2、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
3、性质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影响:①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十二、日本明治维新(九上P118-120)
1、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意义:①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②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③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十三、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九上P124-127)
1、“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进人了“电气时代”。
2、“发明大王”爱迪生: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3、汽车: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田,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4、飞机: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十四、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九上P131-134)
1、 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 形成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3、 “三国同盟”由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组成;
4、 “三国协约”由英国、法国、俄国组成。
5、 形成后果: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十五、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1、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2、 战争的性质: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战争
3、 导火线: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
4、战争的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5、战争的影响: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②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二干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俄、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十六、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九上P138)
1、18世纪的法国
2、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十七、启蒙思想的影响(九上P139)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十八、牛顿力学理论体系(九上P139)
1、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2、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3、在数学上主要的贡献是微积分的创建;
4、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休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十九、达尔文与“进化论”(九上P140)
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2、著作:《物种起源》
3、思想: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4、作用: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二十、爱因斯坦与相对论(九上P140)
1、出生在德国的科学家,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2、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
3、作用: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什么说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哪里?或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什么特点?
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地区发展不平衡;③、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④、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中国最基本国情是什么?为什么?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P5
为什么(见第1题)
3、社会主义初级阶包括哪两层含义?P5 认识中国基本国情有什么重要意义?P5最后一段
(1)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2)意义:P5最后一段最后两句。
4、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根本任务之间的关系P6
①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②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P6
③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P7
④关系: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P5
5、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什么?P6
“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P6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中国共产党制定党的基本路线依据是什么? P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我国的主要矛盾基础。
7、党的基本路线P6
(1)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简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我国现阶段的唯一中心——经济建设
(4)我国的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
(5)我国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8、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P6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①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或意义是什么?——四项基本原则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10、坚持改革开放P7
①改革的实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P7第二段
11、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意义)——P7最后一段
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路明灯。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1.2适合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
一、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经济制度的组成: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2、我国公有制包括哪些内容?P15非公有制又包括哪些内容?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什么是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P15
国有经济: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我们称之为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集体经济: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我们称之为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各种经济形式的作用和地位
①国有经济的地位作用——P15第四段第二句
②集体经济的地位作用——P15第五段第二三句
③公有制经济的地位——P15第六段
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P15
④公有制经济的作用——P15第七段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公有制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⑤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P16第一段
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5、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我国的经济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6、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P17
7、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国家对待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P1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实行这一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是人民民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体现。
三、实践中的一国两制
1、什么是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构想,概括地说,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一国两制”提出和实施的重大意义
A、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B、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3、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实现两岸统一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4、关于台湾问题的重要观点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C、“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D、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5、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制度是什么方针?这样实施的目的是什么?P18 第二段
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目的: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6、党实现祖国统一的必要性是什么?P19最后一段
7、实现祖国统一,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做?
我们青少年要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坚决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1.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什么?P24第一段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P24第二段
3、中国加快发展科技步伐发展的必要性是什么?P24倒数第二段
4、我国教育的重要地位(功能)和作用是什么?P25第一段
教育的重要地位(功能):教育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
教育的作用: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5、为什么要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性是什么?)P25第二段
6、科教兴国的内容(含义)是什么? P25 第三段黑体字
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7、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3)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8、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什么?为什么?P25最后一段
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9、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确立正确成才目标,胜任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什么?第一段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我国的资源状况是: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P26
3、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是什么?P26第二段
我国环境形式的总特点: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P26
4、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国情,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P26
5、什么叫可持续发展战略?P26第三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P26-27黑体字
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施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要靠你我他。
7、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主要任务
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主要任务:P26倒数第2段最后一句
8、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P27
9、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要求: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P27
10、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学生能做什么?P27最后一段
中学生要不断提高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