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❶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
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10.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1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
13.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14.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15.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6.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7.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18.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20.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1.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22.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3.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24.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25.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26.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27.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28.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29.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0.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1.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蒋介石要求驻守东北的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沦于敌手.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32.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为了逼蒋抗日,1936月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3.1937年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4.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在六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
35.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百团大战,这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国民党军队在1938年春取得台儿庄大捷.
36.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发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7.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38.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1945年8月到10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在周恩来,王洛飞的陪同下,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最后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39.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40.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南京和武汉.标志战略反攻的开始.
4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陈毅曾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掌握P98图)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2.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统绐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43.状元实业家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同时兴办学校和开展慈善事业.一战期间企业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大战结束后被吞并.
44.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45.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46.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撰写了《制碱》一书,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47.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代表人物有魏源和严复.魏源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48.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49.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50.鲁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已》等;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历史该如何复习?
1.心理状态稳定是正常发挥的关键
其实这个不仅对于历史有用,其他也是如此了.但是历史考试中一定么心里保持号哦.因为我高考那次好像真的比较紧张的说啦..有的地方真的是一下子想不起来,短路.所以如果真的心理状态不稳定,其结果则必发挥失常。
所以要学会自我调节,注意几点
①通过考前练兵,(摸拟考试)了解并尽快适应准高考型的试题,缓解考试紧张症。
②查缺补漏,完善知识点的不足,增强应考自信心。
③吃好,睡好,身体好是健康心理二大前提,切忌打"消耗战",同时不断告诫自己"往前看,(高考过后)实现目标需努力,往回看(中考会考)难关能过要自信"。
2.争取全面拿分,切忌轻易放弃任何部分。
3.抓总体柜架结构,切忌捡芝麻丢西瓜。
最后一个月巩固提高,应该从柜架结构入手,准确抓住主要线索及阶段特征,再对应基础史实,如重要事件、人物及评价问题。这样由大及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如中国古代史,从纵向(按时间)抓住六大阶段--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横向抓住四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这样构成网络体系,并准确掌握基本史实,总之,抓线索,突出重点,带动整体。
4.应考时抓审题,站史实,注意史论结合。
审题是做题的前题和关键,历史知识内容厌杂,但题目设计都有针对性:时间、空间、程度不同,相应内容也会有所变化,审题时要仔细抓住每个关键词,再确定落笔的角度,材料题要有针对性地审查是否将有效信息,抓信了,抓全了。问答题则要按设问结构分层解答,切忌从头到尾"一段论",否则会失"踩分点"。
最后注意:回读考纲、回读课本、回读历史地图、回读错题,记信,只要稳定心理正常发挥就不会出现成绩滑坡,所以以稳为准,争取稳中提高。
自始至终抓好“三个着力点”
着力点一:狠抓历史基础知识,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
1.准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使知识网络化。
2.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这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3.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从宏观角度去认识历史。
4.强化专题史复习,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主干。
呵呵,其实历史真的比较容易复习,但是问题在于很多时候不容易拿高分,但是很多时候也拿不了低分.所以看大家平时复习的功力咯...
中国历史(八年级 上)
速 记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一课 鸦片战争
英国为开辟市场,走私鸦片危害广。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国强。
一八四零鸦战起,《南京条约》丧权益。
赔款通商又割地,半殖半封近代史。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战争
英法起祸端,火烧圆明园。
沙俄割领土,一百五十万。
南有太平军,反清抗洋兵。
奇兵杀华尔,千古留美名。
第三课 收复新疆
俄英垂延争新疆,入侵称汗阿古柏。
海塞并重左宗棠,先北后南好策略。
新疆收复回祖国,治理西北行省设。
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一八九四甲午战,割地赔款丧主权。
世昌殉国黄海间,开设工厂增口岸。
北洋舰队全军没,大大加深殖民地。
《马关条约》被迫签,民族危机险空前。
第五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
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
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庭。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六课 洋务运动
内忧外患陷困境,地主阶级忙自救。
19世纪60至90,师夷长技办洋务。
自强求富为口号,奕忻曾李又左张。
军事民用和学堂,富国强兵未达到。
资本主义得发展,启动中国近代化。
第七课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给皇帝,维新变法运动起。
《中外纪闻》强学会,康梁奔走救危机。
光绪诏书要变革,救亡图强改现状。
维新百日终失败,爱国忧民精神扬。
第八课 辛亥革命
孙中山建同盟,三民主义作指导。
兴民族,争民权,改开土地为民生。
武昌起义震华夏,辛亥革命创民国。
推翻清朝帝制结,民主共和入民心。
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
《青年杂志》运动搞。
“民主科学”摇大旗,陈李胡鲁作代表。
十月革命送曙光,马克思主义响中国。
新文化运动载史册,人们思想大解放
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1.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起因.时间.结果。
2.《南京条约》的内容.时间.国家.附约.影响。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敌国.目的及影响。
4.P9页的地图和表格。
5.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地点.首都及事迹。(打败洋枪队的有关内容)
6.美.日.英.法.俄入侵地区。
7.收复新疆及伊犁的人物.时间.条约。
8.的起因.人物.时间.结果。
9.《马关条约》的签定时间.国家.原因.内容及影响。
10.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实行的经济侵略。
11.P19页的表格。
12.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时间.借口。
13.《辛丑条约》的签订原因.国家.时间.内容及影响。
❸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
(一)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
(二)内容:
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车
(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
(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
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
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解放大陆
1、歼灭国民党残余军队:向西北、中南和西南进军;
2、1951年同西藏鉴定和平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第二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一、土地改革
1、时间:1950--1952年底 文件:《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作用(意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爱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
1、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2、总司令:彭德怀 英雄人物:黄继光 邱少云
3、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第三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一、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北京;
2、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二、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中印谈判; (2)倡导:中、印、缅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周总理“求同存异”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一五计划:
(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时间:1953---1957年;
(3)内容:重点发展生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4)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三铁路)。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改动的内容 改造的途径 结果及历史意义 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 农业生产合作社 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于发展速度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手工业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加工订货到公私合营
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一、中共八大(1956年9月)
主要贡献: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遗憾:被中断,没有坚持。
二、重大失误
1、探索时期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失误的表现
(1)大跃进: 标志:盲目求快-------大炼钢铁运动。
(2)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一大二公。
3、失误的原因: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第7课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966—1976年)
一、发动
1、开始标志: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
2、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
二、经过
1、红卫兵运动----造反派夺权到武斗;
2、最大冤案:刘少奇案。
三、结束: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四、评价
1、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危害: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
第8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1964年10月:原子弹 1966年:导弹 1967年:氢弹 1970年: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1949年:海军和空军 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
第9课 新国中走向世界舞台
一、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
二、中美建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定上海《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开始
1、内容: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和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意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包产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发展。
三、对外开放
1、经济特区(广东、福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年)、海南省(1985年);
2、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连(云港)天(津);江(湛江)海(北海、上海)通(南通)南北;宁波三州(广州、温州、福州)。
3、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一、科技
1、1973年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
2、1986年3月“八六三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
3、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
二、教育
1、战略思想:科教兴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2、普九: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发展高等教育:1977年底恢复高考。
三、其它: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红岩》
2、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 3、1991年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4、1984年第23届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一、解决港澳问题------一国两制(邓小平):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地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1999年12月20日收回澳门。
二、两岸交流
1、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982年新宪法,又通过《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二、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邯郸钢铁总厂。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打破了“铁饭碗”。
三、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 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建立,1991年加入。WTO
四、高举伟大的旗帜
1997年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第四单元 人类祖先的基业
第16课 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
一、我们从哪里来
人类起源于猿;非洲大草原的南方古猿是人类的始祖;现代意义上的人---晚期智人出现于三四万年前。
二、种族: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产生。
三、女人和男人的权力
母系氏族是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织(该亚);一万年前出现农业,父系氏族开始。
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一、古代埃及
尼罗河---BC3100年埃及统一-----法老的陵墓金字塔。
二、古代西亚
BC1894年叙利亚草原上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制定一部世界上体系完备的奴隶制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分序言、正文、结语三部分)
三、古代印度
1、种姓制度(等级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
2、佛教:创立时间—BC6世纪;地点----印度;人物---乔达摩•悉达多(后称释迦牟尼);
教义:反对分为等级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人生一切皆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消除欲望避免苦的因果。
分布:东亚、东南亚 传入中国:汉朝
第18课 蓝色的地中海文明(海洋文明)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希腊与罗马文明构成了地中海文明。
一、海洋文明的特征
经济上:海外贸易频繁;政治上实行民主政治(议会制);侵略成性。
二、雅典(全希腊的学校)
1、民主政治的由来: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及梭伦改革。
2、民主政治的表现: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成为陪审员、议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事的公民发放津贴。------仅适用于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
三、罗马
1、共和国时期(BC510---BC31年)
BC510年建立共和国,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与迦太基爆发了布匿战争。
2、帝国--------BC31年屋大维
第19课 日出之国和新月之乡
一、日本的大化革新
1、时间:646年
2、内容:实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3、作用: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基础。
二、阿拉伯
1、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7世纪初;地点---麦加;人物---穆罕默德。教义---安拉为宇宙天地间唯一的真神和造物主,只有信仰安拉的人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否则坠入地狱,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通称“穆斯林”。
2、穆罕默德建立和统一阿拉伯
3、阿拉伯帝国的建立-------穆罕默德的继承者
第20课 西欧的基督教文明
一、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1、封建制的确立(查理•马特改革):封君封臣制---封土制
2、等级制:公、侯、伯、子、男、骑士(有封地的职业武士)
二、基督教
1、创立:时间---1世纪;地点---巴勒斯坦地区;人物---耶稣(基督—救世主);核心教义---宣扬对人类的博爱。
2、教皇国----丕平献土
3、西欧最大的封建主----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上拥有西欧三分之一的土地;政治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思想文化上垄断文化。-------基督教文明成为中古西欧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世纪的花朵-----城市
琅城(争取自治权);城市兴起的意义:经济上城市是手工业和商业集中的地区,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政治上,城市成为自由的乐土,并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封建大贵族,加速了国家的统一;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各种大学的建立,反映市民以态的城市文学也逐渐产生,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基础。
第21课 古老帝国的悲剧
一、强盛的帝国走向灭亡
395年狄奥多西将罗马帝国分为西罗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1453年东罗马帝国为土耳其灭亡。
二、启示:一个不善于学习和吸纳其他优秀文明的国家,必将被历史所淘汰;只有善于学习、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拜占廷帝国的灭亡,就是因为拜占廷人封闭保守,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之中。
第五单元 古代文明的冲撞与文化成就
第23课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一、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
1、文明冲突的种类:农业文明----游牧文明;区域文明(东方文明----西方文明)
2、文明冲突的表现: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萨拉米斯海战)、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希腊化时代----欧几里德、阿基米德)。
3、文明冲突的作用:客观上传播文化、扩展文明,但对社会和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二、古代文明的和平交流
意大利马可•波罗在元朝时到中国,写了《东方见闻录》--《马可•波罗行记》,对西方人追求财富,在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24课 昔日的辉煌
一、最早的文字
1、楔形文字:BC4000年前苏美尔人创,是最早的文字。
2、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创,有固定的发音。
二、文学的基石
1、史诗:对祖先英雄业绩的歌颂(含神话传说)《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2、悲剧:古希腊的文学成就代表。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期《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利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特洛伊妇女》。
3、阿拉伯:《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
三、艺术
埃及---金字塔;希腊---帕台农神庙;罗马---圆形竞技场;法国---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沙特阿拉伯----麦加清真寺。
❹ 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史前时代
第一课 人猿相揖别
1、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产生了哪些影响?P5
两足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脚逐渐形成;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变化,语言产生;直立还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使视野开阔,促进脑的发育,人脑逐渐形成。
2、观察图1-3,比较猿“手”与人手的区别。P5
猿“手”同攀缘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大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地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而人手经过长期劳动,大拇指增长,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大鱼际肌群发达。因此,大拇指能够同其他四指灵活对握,做出猿类不能做的精细而多样的动作。
3、劳动对人类的诞生都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劳动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P5
从猿到人的转变,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和工具的制造,都离不开劳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现实意义: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劳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要以劳动为荣,热爱劳动,树立劳动观点。
4、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非洲、亚洲、欧洲等地)
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温暖、湿润、植物繁茂)P6
5、比较图1-6和图1-9,说说山顶洞人与北京人外貌特征的不同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而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山顶洞人的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了。
6、山顶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
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石器与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生活群体是氏族。
7、远古人类的取火方式:雷电生火、草木自燃生火(天然火); 钻木或击燧生火(人工取火)。
人工取火比天然火的好处:人类可随时使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8、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异同
生活时间 生活地点 体态 社会组织 取火方式 生产工具 生产方式
北京人 距今70-20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都属于旧石器时代) 头部保留猿类特征 原始人群 天然火 打制石器 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 距今18000年 外貌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一样 氏族公社(血缘) 人工取火 打制石器为主,出现磨制石器和钻孔技术 采集、狩猎、捕鱼
[自我测评]1.正确答案为B和C。2.可从身体形态(直立行走)、手的功能和面部特征等几方面
思考。 3.排列顺序为:直立行走、打制石器、保存火种、熟食、人工取火。
第二课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 在世界农业、畜牧业起源时期,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整体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西亚、中美洲和欧洲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食物生产的革命(有了稳定的衣食来源)。①使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②推动了原始社会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例如制陶、制革、纺织等以妇女为主的手工业;③促使农业村落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
3、 较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先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
新石器时代的“新”表现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上。石镰作为磨制石器的代表,侧重于生产领域;陶器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具,侧重于生活领域
4、 农业的产生、家畜的驯养、陶器的发明、与定居的实现有什么关系?P12
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现,使人类逐渐开始了定居生活,形成了农业村落。定居生活促进了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也促进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改善,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5、 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半地穴式房屋。半坡遗址处于黄河流域,气候冬冷夏热、干旱少雨,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凉。
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干栏式木结构建筑。当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多雨,这种房屋利于通风、防潮。
6、先民的精神世界体现在哪些方面?艺术、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科学萌芽,图腾崇拜等方面
7、第一单元内容列表
生活时间 远古人类 特点差异
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170万年 ①云南元谋人(我国境内发现的已知最早人类)
生产工具上使用打制石器
生产生活靠采集狩猎为主
生活方式过着群居生活
距今约100万-50万年 ②陕西蓝田人
距今约70万-20万年 ③北京人
距今约18000年 ④山顶洞人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万年 生产工具“新”:主要使用磨制石器
生产生活靠种植粮食和饲养家禽为主
生活方式上过着定居生活
生活用具“新”:主要使用陶器
距今约7000年 ⑤浙河姆渡遗址
距今约6000-5000年 ⑥陕西半坡遗址
距今约5000-4000年 ⑦炎黄尧舜禹传说
P15[自我测评] 1、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在哪里?
生产方面:生产工具新,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生活方面:生活用具新,使用陶器。
2. 比较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的异同(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的异同)
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
区域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生活地点 浙江余姚 陕西西安
生活时间 距今约7000年 距今约6000-5000年
自然环境 气候比较湿润多雨,水网密布 气候比较干燥少雨,河流较少
建筑样式 干栏式木结构 半地穴式(圆形尖顶小屋)
种植的农作物 水稻 粟(小米)和小麦
驯养的动物 牛 猪
制作的陶器 黑陶 彩陶
相同点 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会建筑房屋,建立了农业村落,过着定居的生活,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3.法国的造石器专家承认:没有人能比得过原始人的制作工艺。这说明了什么?
因为原始人使用最简陋的工具,能加工出适合生产的石斧等各种促进人类社会物质生产的工具,体现了高超的制作工艺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 传说故事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
传说故事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成分,这些历史事实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来印证。传说故事和考古发掘都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2、P17○这些文物印证了炎黄传说中的哪些内容?这些文物说明当时人们会纺织、养蚕、制造陶器、以船为交通工具(半坡遗址出土的船形彩陶壶),当时还出现了原始音乐(半坡出土的陶埙和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 ○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的历史有什么意义?
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相互印证,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历史事实,帮助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发展与沿革。
3、评价禅让制:这种原始的民主制度,能把各个氏族成员的微弱力量汇集起来,跟自然界进行斗争,对生产力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是,当时人类社会处在最低的发展阶段,原始的民主制度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同当时不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应。
P18[自我测评] 1.传说中,炎帝的功绩有: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黄帝的功绩有:开始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们打井。
2.古代两河流域、希腊、和中国的传说有什么共同特点:①从传说反映的时间来看,大致都是在距今四五千年左右,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②从内容来看,多是英雄人物的故事,反映了早期民众的英雄史观倾向;③从历史资料的形式来看,都属于口述资料;④从它们的意义或价值来看,传说故事中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成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3. 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①黄帝、炎帝的发明创造从物质、精神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②黄帝、炎帝等部落通过战争与融合定居中原后,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两岸,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因此,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4、在保护文物古迹时,可能会与哪些方面发生矛盾冲突?
城市建设 旅游开发 资金短缺 技术落后 能源开发(书上P20案例:埃及金字塔体现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平遥古城体现了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尼罗河沿岸古迹体现了文物保护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
5.保护文物古迹有何意义?①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它们可以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②文物古迹有许多研究和欣赏价值,通过这些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了解自然,增长见识。③文物古迹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④保护文物古迹不仅是历史科学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优化社会生活的人文环境、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等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6.怎样样保护文物古迹?①根据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对古迹的整修建议;②划定专门保护区,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规章制度并加强宣传;③落实消防措施,有专人看护;④改进周边地区的环境,进行必要的绿化。⑤政府要投入资金、技术、人才组织修复等
第二单元 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P28这一时期已经从石器时代向金属时代过渡,农业上已经率先进入了犁耕时代。
[自我测评]1、比较四大文明古国(文明发源地、产生文明时间、统一时间、统一者)
文明古国 文明发源地 产生文明时间 国家统一时间 统一者
古埃及 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3000年 美尼斯
古巴比伦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
古代印度 印度河、恒河 公元前2500年 公元前3世纪 阿育王
中国 黄河、长江流域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
2、四大文明大致位于哪个温度带上?从地理环境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说明原因(为什么早期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温带。 这些文明都属于农业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第二课 早期国家的形成
1、禅让制和世袭制的比较
统治者产生方式 特点
禅让制 民主选举 “天下为公”
世袭制 父死子继 “家天下”
2、比较四大文明古国的异同(城市、王权、社会等级、刑法)
城市 王权 社会等级 刑法
埃及 孟斐斯 法老 统治阶层:王室、僧侣、贵族;
自由民:工匠和农民;奴隶
两河流域 乌尔城 国王 奴隶主、自由民、奴隶 《汉谟拉比法典》
中国 二里头 国王 贵族、平民和奴隶 严酷刑法
印度 摩亨佐
❺ 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九年义务教育课本)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P5)
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 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以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P9)
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全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53年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1876年左宗棠进军新疆,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8.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黄海海战(邓世昌壮烈牺牲,)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P17)
9. 1900年6月,美、英、法、德、意、日、俄、奥八国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是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刽子手,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10.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22-23)
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列强通过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侵略特权,使中国沦为其半殖民地,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11. 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中央:奕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目的:“师夷长技”,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性质:是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军事工业:①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②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成立福州船政局。民用工业:①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②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③1893年,唐胥铁路通车。
1876年,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淞沪铁路。
1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
(1)张謇是1894年科举考试的状元,他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创办大生纱厂,该厂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家较大规模的棉纺织企业。
(2)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1904年,他主持修筑京张铁路,1909年,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13. “公车上书”(1895年,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其导火线是《马关条约》的签订)
14.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7):(1898年):①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②主要内容:经济上:发展农工商业;军事上:训练新式陆海军;政治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称“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
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国家危难,一些爱国的思想家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代表人物先后有魏源和严复。其中魏源编著的《海国图书》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15.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②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由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在发展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6.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史称“武昌起义”。
意义:(P43)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局限性: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7.1915年, 新文化运动:①主要人物: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主张“文学革命”)、李大钊(宣传马列主义)、鲁迅、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②口号:“打倒孔家店”③旗帜:“民主”、“科学”四提倡,四反对。④主要刊物:《新青年》;⑤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
19. 维新变法运动中设立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P51)
《申报》:1872年,在上海创刊,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商务印书馆:1897年,在上海创办,它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照相术:于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40年代后传入中国。
电影: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定军山》,它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剪发辫: 1912年,孙中山颁布剪辫令,要求留有发辫者,限期剪去辫子,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它成为革命的标志。易服饰:①男士:西服、中山装;②女士:女式高领服装。改称呼: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的职员一律改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
第三单元 新明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20. 五四爱国运动:①时间:1919年5月4日;②地点:北京;③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④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⑤运动主力:6月3日以后,运动主力由学生转向工人;⑥运动中心:6月3日以后,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⑦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⑧结果: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撤销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职务,并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⑨意义: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⑩“五四”精神: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追求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1.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P66)。意义:(P67)这次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22. 黄埔军校:1924年5月创办,孙中山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是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作用:P70。
23. 北伐战争:①时间:1926年;②目的: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③对象: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④先锋:叶挺独立团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⑤主要战场:湖南、湖北;⑥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24.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 政变。
25.1927年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标志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
26. 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意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P76);每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27. 秋收起义:时间:1927年9月;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意义:揭开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序幕。(P77)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它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朱毛会师)
28.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红军长征:①起讫时间、地点: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甘肃会宁地区。②路线:中央革命根据地→渡湘江→强渡乌江→解放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③意义: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29. 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历史意义:时间:1935年1月;意义: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P78)
30.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长征精神:(P79~80)。所经历的省,河(P80)
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
31.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炸毁柳条湖段铁路,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张学良按蒋介石命令不予抵抗,东北三省沦亡。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民族战歌:(P87)
32.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①时间:1936年12月12日;②发动人: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③结果和影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之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意义:(P89)
33.1937年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34.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接着又向南京进犯。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在六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 共赴国难:(P94)
35. 台儿庄战役(属于“徐州会战”):1938年春,李宗仁率领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消灭日军一万多人。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意义:(P98)
36.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先后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它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战绩表:(P99)
37. 徐悲鸿、聂耳、冼星海、侯德榜的主要成就:①徐悲鸿是中国杰出的写实主义画家,代表作品有国画《奔马图》、《愚公移山》等。②聂耳是人民音乐家,代表作品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③冼星海是人民音乐家,代表作品是《黄河大合唱》,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经典。④侯德榜揭开制碱的奥秘,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36. ①时间、地点: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②主要内容: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③意义:(P104)
37.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意义:(P105)
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38.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洛飞的陪同下,同国民党进行谈判。10月10日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P113)
39.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向中原解放区(宣化店)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中共作战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中共作战战术:运动战。 结果: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P115)
40. 时间:1947年3月 中共方针:诱敌深入
(1)中共中央 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央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作战,转战陕北。 转战陕北的作用及意义: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西北野战部队在彭德怀等指挥下,经过五个月连续作战,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2)1947年3月,蒋介石集中25万兵力,向山东解放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等指挥下,打响孟良崮战役,粉碎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41. 时间:1947年6月,战略反攻的开始。 部队: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挺进大别山威胁南京和武汉。标志:千里跃进大别山,标志战略反攻的开始。(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争进攻的序幕)
42.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三大战役,①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②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南方各省的基础)、③平津战役(基本解放华北全境),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人,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年9月—11月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指挥官 林彪、罗荣桓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林彪、聂荣臻、罗荣桓
作战部队 东北野战军 中原、华东野战军 东北、华北野战军
作战战术 关门打狗 中间突破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关键地点 锦州 徐州 北平
著名战役发生地 塔山、黑山 碾庄、双堆集、陈官庄 张家口、天津
43. 时间: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
渡江战役:1949年4月,战线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 战果: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跨台;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❻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1、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4、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经过:1894年,日本占领朝鲜,侵略中国,在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以身殉国,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同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战争结束。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开放通商口岸 ④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4)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起因:从1898年起,义和团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威胁到列强在华利益。
(2)经过:1900年由西摩尔率八国联军入侵,攻占天津,随后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 ②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④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7、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4)领导阶级:地主阶级
(5)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6)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7)代表人物:中央—奕欣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8)主要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简称“两局一所”)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后来还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
(9)结果: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10)性质:封建统治者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11)评价:消极: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客观上为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西方列强、侵
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8、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4)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君主立宪制)
(5)主要经过:序幕—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
↓
发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组织强学
会,宣传变法,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高潮—1898年,光绪帝发布变法法令,前后持续103天,
↓ 史称“百日维新”(又叫戊戌变法)
结束—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政变,囚禁光绪帝,谭
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变法失败。
(6)“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
(7)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改良运动。
(8)失败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
(9)历史意义: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使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9、辛亥革命(1894年—1912年)
(1)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民主共和制)
(3)代表人物:孙中山
(4)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5)机关刊物—《民报》
(6)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7)主要经过:①革命准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
体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
立了中国同盟会。(意义:大大推进了全国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②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
发动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所,到11日,
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史称“辛亥革命”。
③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
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
国正式成立,这一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④结 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8)历史意义: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
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10、新文化运动(1915年—20世纪20年代)
(1)领导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思想、文化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4)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5)旗帜:“民主”和“科学” (6)宣传阵地:《新青年》
(7)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
尔会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同年底,李大钊又在北京
创办了《每周评论》。
(8)意义:①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9)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第三单元 新民主义革命的兴起
11、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6月初)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3)斗争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
(4)经过:1919年5月4日—6月初,斗争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以罢课为主要斗争方式
1919年6月初以后,斗争中心转移到上海,主力是工人,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成为主要斗争方式。
(5)结果:取得初步胜利(表现在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性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7)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时间:1921年7月 (2)地点: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
(3)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4)内容:①通过了党的纲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实现共产主义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③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5)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13、北伐战争
(1)1924年5月,黄埔军校在广州成立,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战争
①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②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③主战场:湖南、湖北 ④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战役(叶挺独立团)
⑤战果: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⑥结局:蒋介石、汪精卫等突然叛变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3)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14、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15、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率领部队向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6、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起义军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17、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严重失利,被迫长征。
(2)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
(3)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内容:解决了博古等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的军事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意义: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胜利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5)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严守纪律,不怕牺牲,坚定信念,以苦为乐等。
第四单元 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
18、1931年9月18日,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由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不到半年,东三省完全沦陷,共产党员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序幕。
19、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1)背景:①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国已成为当务之急。
②催化剂—受中共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
③直接原因—蒋介石拒绝张、杨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建议。
(2)目的:逼蒋抗日
(3)经过: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解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最后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5)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0、1937年7月7日,日军突然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21、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争。
22、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军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
23、1937年9月的“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1938年春天李宗仁将军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歼敌一万多人,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24、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25、为了粉碎敌人“囚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6、中共七大
(1)时间:1945年4月 (2)地址:延安
(3)背景:抗战即将胜利
(4)中心任务: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5)内容: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参见P82)
(6)意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27、抗日战争的胜利
(1)原因:①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非正义,失道寡助;中国的抗日是正
义战争,得道多助。
②美苏的配合与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
③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武装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④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
(2)经过:①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②苏联进攻在中国东北的日军;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由局部反攻转入大反攻。
④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取得伟大胜利。
(3)启示:反对战争,珍惜和平;勿忘国耻,发奋图强;警惕日本军国主
义复活等。
(4)意义:①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百年耻辱。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
牲,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五单元 解放战争的胜利(1946年6月—1949年4月)
28、重庆谈判(1945年8月—1946年1月)
(1)背景: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蒋介石在美国支撑下,阴谋发动内战。
(2)目的——蒋介石:为发动内战赢得时间,欺骗人民
毛泽东: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3)结果: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赴重庆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
29、1940年6月,蒋介石对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3月国民党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30、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开辟大别山根据地,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31、从1948年9月到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共歼敌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32、辽沈战役(东北解放军)先后解放了锦州、长春、沈阳和东北全境;淮海战役(中原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歼敌最多,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和平解放北平,使华北全境解放。
33、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南京,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34、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1)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主要原因) (2)广大解放军战士英勇善战
(3)党中央正确的战略战术 (4)国民党统治腐败,土气低落
35、启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❼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我有两套历史提纲,都是在文库下载的,省了你不少财富值呢。一定要采纳我啊。
一号提纲: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八上P3):“苟利国家生死以,起因祸福避趋之?”
1、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2、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导致白银外流,物价上涨;军队战斗力削弱;威胁到清政府统治。
3、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4、从鸦片的危害给我们的启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5、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
二、《南京条约》(八上P4):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
2、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影响: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增加了人民负担;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
三、鸦片战争的影响:(八上P4)――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1840年6月——1842年8月
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①社会性质: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任务:中国开始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③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八上P12)
1、陕甘总督左宗棠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力主收复新疆;
2、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3、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4、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五、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八上P15-17)
1、时间:1894年—1895年。 黄海大战:邓世昌牺牲。
2、结果:①中国战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②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八上P17)。(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增开重庆等为 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开设工厂(标志大规模资本输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影响:使中国丧失更多的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六、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八上P19)
1、1900年,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侵略中国。
2、《辛丑条约》(1901年)(八上P21)的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危害:它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七、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八上P25-27)
1、目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2、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3、口号: 前期(60年代)以“自强”为口号,
后期(70年代)以“求富”为口号。
4、主要内容:①、创办军事工业(八上P25);②、创办民用工业(八上P26);
③、筹建海军(八上P26);(北洋,南海,福建三支海军)
④、兴办新式学堂(八上P27)(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
5、评价(八上P27):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八、公车上书(八上P29):
1895年,由康有为、梁启超领导。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九、戊戌变法(八上P30):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1、时间:1898年6月——9月(共103天)
2、人物:光绪帝、“戊戌六君子”(八上P31)
3、失败原因:①维新派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和破坏。
十、中国同盟会(八上P33-34):(1905年)
1、地点:日本东京; 2、领导人:孙中山
3、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同盟会的机关报是:《民报》
5、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6、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十一、辛亥革命:(八上P34-36)
1、武昌起义(八上P34):
1911年10月10日爆发,史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2、、中华民国的成立(八上P35):
1912年1月1号(即中华民国元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3、、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八上P36)
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辛亥革命失败了。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失败原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力量过于强大;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十二、新文化运动
1、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八上P39)
①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
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鲁迅。
③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等。
2、“新世纪曙光”(八上P40):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李大钊是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3、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推动五四运动的发生。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十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八上P47)
1、导火线: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P45)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3、结果:初步胜利,罢免了三个卖国贼职务,并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历史意义:①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②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共成立准备条件。
十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八上P47-48)
1、成立时间:1921年7月23日
2、成立地点: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
3、成立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大会通过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新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4、成立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领导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十五、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八上P50)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即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了。
十六、北伐战争(1926年)(八上P51-52)
1、北伐的目标: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的主要对象:张作霖;吴佩俘;孙传芳。
3、北伐的先遣队:叶挺独立团。(先后取得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的胜利,其所在的第四军被誉为“铁军”)
十七、南昌起义(八上P55):
1、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十八、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八上P56):
毛泽东领导,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设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奠定基础。起义队伍后来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创中国革命胜利道路。
十九、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八上P56)
1、建立者:毛泽东
2、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意义:井冈山等农村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这就是从城市转向农村,创建农村根据地,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胜利道路。
二十、遵义会议:(1935年在遵义召开)(八上P61)
1、内容: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2、意义:①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②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③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④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十一、红军的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八上P60-62)
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泛滥。
2、开始: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
3、经过:中央根据地------向贵州进军-----解放遵义-----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军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过草地———三军大会师
4、胜利的标志:1936年10月甘肃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5、胜利的历史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十二、“九•一八”事变(八上P69):
1、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村南满铁路的路轨,接着进攻沈阳。半年内东北三省沦陷。
2、这是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大规模侵略中国的开始。
二十三、西安事变(八上P70-71):
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2、中国共产党从民族解放事业的大局出发,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
3、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二十四、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八上P74):
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附近宛平城,二十九军奋起还击,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
二十五、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八上P75)
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二十六、南京大屠杀(八上P76):
1937年12月,南京被占,日军杀害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二十七、平型关大捷(八上P79):
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由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十八、台儿庄战役(八上P79):
在李宗仁指挥的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一次重大胜利。
二十九、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八上P80)
三十、百团大战(八上P80):
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取得,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它大长了抗日军民的志气。
三十一、中共七大(八上P81-82):
1、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解决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
2、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七大。
3、会上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4、大会为争取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三十二、抗日战争的胜利(八上P83):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加速日本法西斯投降的事件:(1)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2)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3)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全国战略大反攻。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改变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局面,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三十三、重庆谈判(八上P89):“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1、目的: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2、时间:1945年8月-10月
3、中共谈判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4、结果:签定了《双十协定》(1945、10、10)
三十四、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揭开反攻序幕。(八上P90-91)
三十五、三大战役(八上P93-96):
1、1948年9月-1949年1月
2、辽沈战役: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P93)
3、淮海战役: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指挥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P95)
4、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合力,北平和平解放,基本解放华北地区,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P95)
5、三大战役的作用: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军队,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三十六、渡江战役(八上P96):江西湖口到江苏江阴。
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
三十七、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八上P114):
1、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2、《海国图志》:
(1)作者: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
(2)写书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长处用来抵制外国侵略。
(3)内容:系统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
3、《天演论》:
(1)作者:严复,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二号提纲: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
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10.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 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1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
13.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14.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15.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6.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7.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18.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20.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1.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22.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3.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24.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25.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26.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27.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28.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29.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0.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1.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蒋介石要求驻守东北的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沦于敌手.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32.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为了逼蒋抗日,1936月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3.1937年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4.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在六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
35.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百团大战,这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国民党军队在1938年春取得台儿庄大捷.
36.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发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7.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38.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1945年8月到10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在周恩来,王洛飞的陪同下,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最后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39.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40.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南京和武汉.标志战略反攻的开始.
4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陈毅曾说,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P98)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2.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统绐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43.状元实业家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同时兴办学校和开展慈善事业.一战期间企业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大战结束后被吞并.
44.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45.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46.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撰写了《制碱》一书,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47.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代表人物有魏源和严复.魏源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48.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49.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50.鲁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已》等;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❽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八上P3):“苟利国家生死以,起因祸福避趋之?”
1、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2、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导致白银外流,物价上涨;军队战斗力削弱;威胁到清政府统治。
3、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4、从鸦片的危害给我们的启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5、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
二、《南京条约》(八上P4):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
2、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影响: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增加了人民负担;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
三、鸦片战争的影响:(八上P4)――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1840年6月——1842年8月
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①社会性质: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任务:中国开始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③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八上P12)
1、陕甘总督左宗棠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力主收复新疆;
2、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3、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4、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五、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八上P15-17)
1、时间:1894年—1895年。 黄海大战:邓世昌牺牲。
2、结果:①中国战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②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八上P17)。(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增开重庆等为 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开设工厂(标志大规模资本输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影响:使中国丧失更多的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六、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八上P19)
1、1900年,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侵略中国。
2、《辛丑条约》(1901年)(八上P21)的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危害:它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七、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八上P25-27)
1、目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2、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3、口号: 前期(60年代)以“自强”为口号,
后期(70年代)以“求富”为口号。
4、主要内容:①、创办军事工业(八上P25);②、创办民用工业(八上P26);
③、筹建海军(八上P26);(北洋,南海,福建三支海军)
④、兴办新式学堂(八上P27)(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
5、评价(八上P27):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八、公车上书(八上P29):
1895年,由康有为、梁启超领导。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九、戊戌变法(八上P30):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1、时间:1898年6月——9月(共103天)
2、人物:光绪帝、“戊戌六君子”(八上P31)
3、失败原因:①维新派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和破坏。
十、中国同盟会(八上P33-34):(1905年)
1、地点:日本东京; 2、领导人:孙中山
3、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同盟会的机关报是:《民报》
5、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6、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十一、辛亥革命:(八上P34-36)
1、武昌起义(八上P34):
1911年10月10日爆发,史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2、、中华民国的成立(八上P35):
1912年1月1号(即中华民国元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3、、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八上P36)
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辛亥革命失败了。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失败原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力量过于强大;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十二、新文化运动
1、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八上P39)
①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
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鲁迅。
③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等。
2、“新世纪曙光”(八上P40):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李大钊是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3、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推动五四运动的发生。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十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八上P47)
1、导火线: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P45)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3、结果:初步胜利,罢免了三个卖国贼职务,并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历史意义:①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②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共成立准备条件。
十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八上P47-48)
1、成立时间:1921年7月23日
2、成立地点: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
3、成立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大会通过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新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4、成立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领导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十五、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八上P50)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即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了。
十六、北伐战争(1926年)(八上P51-52)
1、北伐的目标: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的主要对象:张作霖;吴佩俘;孙传芳。
3、北伐的先遣队:叶挺独立团。(先后取得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的胜利,其所在的第四军被誉为“铁军”)
十七、南昌起义(八上P55):
1、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十八、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八上P56):
毛泽东领导,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设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奠定基础。起义队伍后来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创中国革命胜利道路。
十九、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八上P56)
1、建立者:毛泽东
2、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意义:井冈山等农村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这就是从城市转向农村,创建农村根据地,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胜利道路。
二十、遵义会议:(1935年在遵义召开)(八上P61)
1、内容: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2、意义:①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②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③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④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十一、红军的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八上P60-62)
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泛滥。
2、开始: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
3、经过:中央根据地------向贵州进军-----解放遵义-----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军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过草地———三军大会师
4、胜利的标志:1936年10月甘肃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5、胜利的历史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十二、“九•一八”事变(八上P69):
1、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村南满铁路的路轨,接着进攻沈阳。半年内东北三省沦陷。
2、这是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大规模侵略中国的开始。
二十三、西安事变(八上P70-71):
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2、中国共产党从民族解放事业的大局出发,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
3、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二十四、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八上P74):
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附近宛平城,二十九军奋起还击,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
二十五、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八上P75)
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二十六、南京大屠杀(八上P76):
1937年12月,南京被占,日军杀害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二十七、平型关大捷(八上P79):
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由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十八、台儿庄战役(八上P79):
在李宗仁指挥的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一次重大胜利。
二十九、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八上P80)
三十、百团大战(八上P80):
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取得,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它大长了抗日军民的志气。
三十一、中共七大(八上P81-82):
1、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解决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
2、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七大。
3、会上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4、大会为争取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三十二、抗日战争的胜利(八上P83):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加速日本法西斯投降的事件:(1)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2)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3)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全国战略大反攻。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改变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局面,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三十三、重庆谈判(八上P89):“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1、目的: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2、时间:1945年8月-10月
3、中共谈判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4、结果:签定了《双十协定》(1945、10、10)
三十四、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揭开反攻序幕。(八上P90-91)
三十五、三大战役(八上P93-96):
1、1948年9月-1949年1月
2、辽沈战役: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P93)
3、淮海战役: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指挥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P95)
4、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合力,北平和平解放,基本解放华北地区,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P95)
5、三大战役的作用: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军队,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三十六、渡江战役(八上P96):江西湖口到江苏江阴。
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
三十七、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八上P114):
1、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2、《海国图志》:
(1)作者: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
(2)写书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长处用来抵制外国侵略。
(3)内容:系统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
3、《天演论》:
(1)作者:严复,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❾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国任务,举行的时间、地点、内容
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内容:(1)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3、重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9月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
第2课最可爱的人
1、“最可爱的人”指谁?司令员、出兵时间、战歌、精神?
最可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3、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
第3课土地改革
1、土改原因: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农民去占有极少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内容、结果、意义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以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4课工业化起步
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的任务:主要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一五成就:基础工业与新工业部门的建立;交通运输业的成就;原有工业基地的加强和新基地的建立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年, 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3、五四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三大改造
1、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2、重点: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1956年召开的八大确定的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探索失误的原因:党中央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961年春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3、建设伟大成就:石油工业——王进喜,先进人物——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
2、刘少奇案是文革最大的冤案,可见民主法制被践踏到何种程度。
3、粉碎林、江反革命集团的时间1971年9月 1976年10月
:伟大的转折
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2、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内容包括:(1)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建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3)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1)新中国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2)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4、四项基本原则包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4)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5、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6、家庭联产承包制是指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7、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意义: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权,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8、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9、198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试办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岛也成为了经济特区。
10、1984年,我国对外开放了14个港口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
11、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发挥了人民当家作主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使民主有了保障。
1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79年以来,国家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
13、1982年,宪法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14、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79年7月,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5、1985年,中小学开设了法制课。
16、在城市和农村设立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扩大基层民主的重要措施。
17、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8、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见第四项),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概括说,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南方谈话的“三个有利于”:(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力。(3)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0、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叫邓小平理论。
21、邓小平理论的意义:它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2、中共十四大的内容: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领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23、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答:“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