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口
① 地理人口问题
因为我国人口就大,如果接受大量移民,那么社会负担将会加重,经济形式和各种保障制度也将面临严峻考验。
望采纳,谢谢。
② 地理:人口的分布位置和原因
但拥有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几乎构成人口地理学的全部内容。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除此外北美洲南美洲也有分布。
黑种人,主要集中在大洋洲
刚果国
肯尼亚
赞比亚等,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全球、各国和各地区人口(现象)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的研究。现在世界人口的79。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通常,中纬度、地势低平和沿海位置对人口有明显的吸引作用。
白种人。人口分布往往明显落后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中心的转移。其原因在于人口分布的变化依赖于自然增长率和净移民率的时间积累效应.6%;世界距海岸200公里以内地区虽只占全球陆地面积不足30%.4%集中在北纬20~60°地区,速度比较迟缓。只有在人口基数很少的新开发地区,移民因素才能立即产生显著效果;世界海拔200米以下地区人口占全球的56.2%,大量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人口分布随纬度、海拔和离海远近呈有规律的变化,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海拔200~1000米地区人口占全球的35,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
③ 高中地理,人口问题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只要是正数(大于0),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就会一年比一年多。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减小,但还是正数,人口增长减慢,即每年增加的人数减少,而总人数还在增多。如果某一年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相等,该国家或地区这一年的人口数与上一年持平。这一年过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减少为负数,人口总数开始减少。那么人口总数开始减少的前一年总人口就是该地最大人口数。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只要是负数(小于0),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就会一年比一年少。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但还是负数,人口减少的程度减慢,即每年减少的人数减少(例如前年总人数减少10000人,去年总人数减少7000人),而总人数还在减少。如果某一年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相等,该国家或地区这一年的人口数与上一年持平。这一年过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为正数,人口总数开始增加。那么人口总数开始增加的前一年总人口就是该地最小人口数。
④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关系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并不起最主要的决定作用。
所谓人口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人口的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影响和制约的作用,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不能起直接的决定作用。
⑤ 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由东北至西南,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内界线,由地理学容家胡焕庸于20世纪三十年代提出,故又称胡焕庸线。以此线为界,东南半壁占国土面积的42.9%,人口占94.4%,西北半壁占57.1%,而人口仅占5.6%。
黑河──腾冲线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两边地理、气候迥异,所以它不仅是我国人口民族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自然地理分界线。
⑥ 地理人口图的判断
⑦ 高中地理人口
人口变化: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数增加
变化原因:主要应该是计划生育政策,其次还有生育观念的改变等
出生性别比先升后降,性别比例失调(一般105),男多女少,在将来会出现男性婚配困难等问题,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
流动原因:打工赚钱,主要是经济因素的影响。此外城市生活水平、教育、基础设施好也是原因
有利影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城乡之间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交流
不利影响——也可能造成土地的荒芜,以及大量年轻劳动力的流失
⑧ 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县划一条直线。中国人口地理界线由地理学家胡焕庸于20世纪三十年代提出,故又称胡焕庸线。以此线为界,东南部人口密度大,多为每平方千米100人以上,西南部密度人口密度小,多为每平方千米10人以下。
⑨ 人口分布的地理分界线是
如果说是我国的人口稠密分界线就是黑龙江漠河连接云南腾冲,东边为人口稠密区,西部为人口稀疏区。
⑩ 地理人口问题
第一个如果我国的人口是7有利的方面是,我国的生态环境会更加好一些,我国的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但是也有不利的方面,比如劳动力会减少,另外消费能力也会降低。
只被增加的情况下,生态环境好转,环境生存在力会更高一些,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反之,植被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承载力下降,环境人口容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