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澄城历史

澄城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5-29 03:16:16

Ⅰ 澄城县的历史沿革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建县,以县城西河有澄泉而得名,县治始设今址。
周以前,处于传说中之雍州。(《尚书·禹贡》)
春秋属晋,为北徵(今蒲城县避难堡)、王官(今善化乡居安村西)及郊地,周顷王二年(前617)秦伐晋取北徵。战国初,属魏。秦、魏争夺,后归秦,隶重泉(今蒲城县地)。
秦(前221—前206)置北徵县,属内史。
楚汉相争之际,属塞国,隶重泉。西汉高帝元年(前206),汉灭塞国后,属河上郡。九年(前198),属内史。景帝二年(前155),复设北徵县,后易名徵县,属左内史。太初元年(前104),属左冯翊。新莽改三辅为六尉郡,改徵为氾爱,归列尉大夫。
东汉光武帝东都(25)之后,撤销氾爱,辖地并入合阳(一说并入重泉)。
三国曹魏(220—265),属雍州冯翊郡。
西晋(265—316)归属同曹魏。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设立澄城郡,辖澄城、五泉、三门三县(五泉、三门分别在今澄城县西部与南部。三县原均为合阳县地)。孝文帝十年(486),郡内增设宫城(今合阳县地)、南五泉(今大荔县朝邑镇)两县。太和十一年(487),澄城郡改属华州。
西魏大统六年(540),南五泉县改名朝邑。废帝三年(554),澄城郡属同州。
北周明帝二年(558),撤销五泉、三门两县,辖地并入澄城县。
隋开皇三年(583),撤销澄城郡。大业三年(607),澄城县属冯翊郡。
唐武德三年(620),在长宁河南(今洛城村西)设长宁县,贞观八年(634)撤销。澄城县之隶属随道、州、郡名之更迭而相应变更。贞观元年(627)属关内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属京畿道;天宝元年(742)属冯翊郡;乾元元年(758)复属同州。长庆四年(824)将澄城县的抚道乡(今县西部)划归奉先县(今蒲城县)。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属河中府。后唐同光元年(923)复属同州。
北宋元丰末年(1085),属永兴军路同州。
金皇统二年(1142),属京兆府路。
元(1271—1368),属陕西行中书省,先后属安西路、奉元路。
明洪武九年(1376),属陕西省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
清(1664—1911),隶属陕西省潼商道同州府。
民国2年(1913),属陕西省关中道。民国15—17年(1926—1928)因军阀混战,属无所依。民国22年(1933)由省直辖。民国28年(1939),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治所大荔)。
1948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澄城全境,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1949年归大荔分区。1950年大荔分区撤销,归渭南分区。1956年10月改由省辖。1958年12月,澄城县建制撤销,将韦庄、醍醐、业善、寺前地区划归大荔县,其余并入蒲城县。1961年9月恢复县制,划入大荔、蒲城的地域复归澄城,属渭南专区。
2011年7月,陕西省政府撤销澄城县善化乡并入冯原镇,撤刘家洼乡并入王庄镇,撤罗家洼乡并入赵庄镇,撤雷家洼乡并入庄头乡。
澄城前拱原阜,后依山陇,地形复杂,地理位置险要,是历代屯御敌的战略要地。吴起在此屯兵,郭子仪率兵征叛,李自成抗击官兵,王震率领的西北野战军浴血奋战等等,都在古徽大地留下过深沉的足迹。这里土厚水淳,风和俗美,梁原起伏,山川壮丽,隋文帝修建行宫,唐名相魏征在此受封。历史上曾有过“澄城八景”:壶梯山幼树成林,翠柏环绕;龙首坝湖光潋滟,雪浪排空;大市场古色古香,游人如织;乐楼和澄塔遥相呼应,雄居县城。

Ⅱ 春秋战国时候的澄城属于秦国还是晋国

澄城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北部,它东靠合阳,西接白水和蒲城,南部就是大荔县。春秋战国时期的澄城在地理上虽不尽和今天澄城一致,但,最主要的是它们处于洛河以东是确凿无疑的。

河西之地的争夺是春秋秦晋、战国秦魏争夺的焦点。澄城一地的归属应该归于河西之地的争夺,下面我们通过河西之地的争夺来看看澄城的归属问题。

澄城前拱原阜,后依山陇,地形复杂,地理 澄城县 地图位置险要,是历代屯御敌的战略要地.吴起在此屯兵,郭子仪率兵征叛,李自成抗击官兵,王震率领的西北野战军浴血奋战等等,都在古徽大地留下过深沉的足迹.这里土厚水淳,风和俗美,梁原起伏,山川壮丽,隋文帝修建行宫,唐名相魏征在此受封.历史上曾有过"澄城八景",如今更胜当年:壶梯山幼树成林,翠柏环绕;龙首坝湖光潋滟,雪浪排空;大市场古色古香,游人如织;乐楼和澄塔遥相呼应,雄居县城.

Ⅲ 耀州和澄城县历史沿革中有没有关系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我只记得在71年之前把,耀州区属于渭南市管辖,应该和澄城县都属于渭南,而后来耀州区就划分给了铜川到现在了,其他的历史渊源就不是很懂了,年龄有限没办法
满意回答采纳下

Ⅳ 澄城县在古代是蛮夷之地还是少数民族地区

不是蛮夷地区~~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建县,以县城西河有澄泉而得名,县治始设今址。
据《尚书·禹贡》记载,周以前,处于传说中之雍州。
春秋属晋,为北徵(今蒲城县避难堡)、王官(今善化乡居安村西)及郊 澄城县地,周顷王二年(前617)秦伐晋取北徵。战国初,属魏。秦、魏争夺,后归秦,隶重泉(今蒲城地)。 秦(前221—前206)置北徵县,属内史。
楚汉相争之际,属塞国,隶重泉。西汉高帝元年(前206),汉灭塞国后,属河上郡。九年(前198),属内史。景帝二年(前155),复设北徵县,后易名徵县,属左内史。太初元年(前104),属左冯翊。新莽改三辅为六尉郡,改徵为氾爱,归列尉大夫。
东汉光武帝东都(25)之后,撤销氾爱,辖地并入合阳(一说并入重泉)。
三国曹魏(220—265),属雍州冯翊郡。
西晋(265—316)归属同曹魏。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设立澄城郡,辖澄城、五泉、三门三县(五泉、三门分别在今澄城县西部与南部。三县原均为合阳县地)。孝文帝十年(486),郡内增设宫城(今合阳县地)、南五泉(今大荔县朝邑镇)两县。太和十一年(487),澄城郡改属华州。
西魏大统六年(540),南五泉县改名朝邑。废帝三年(554),澄城郡属同州。
北周明帝二年(558),撤销五泉、三门两县,辖地并入澄城县。
隋开皇三年(583),撤销澄城郡。大业三年(607),澄城县属冯翊郡。
唐武德三年(620),在长宁河南(今洛城村西)设长宁县,贞观八年(634)撤销。澄城县之隶属随道、州、郡名之更迭而相应变更。贞观元年(627)属关内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属京畿道;天宝元年(742)属冯翊郡;乾元元年(758)复属同州。长庆四年(824)将澄城县的抚道乡(今县西部)划归奉先县(今蒲城县)。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属河中府。后唐同光元年(923)复属同州。
北宋元丰末年(1085),属永兴军路同州。
金皇统二年(1142),属京兆府路。
元(1271—1368),属陕西行中书省,先后属安西路、奉元路。
明洪武九年(1376),属陕西省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
清(1664—1911),隶属陕西省潼商道同州府。
民国2年(1913),属陕西省关中道。民国15—17年(1926—1928)因军阀混战,属无所依。民国22年(1933)由省直辖。民国28年(1939),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治所大荔)。 1948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澄城全境,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1949年归大荔分区。1950年大荔分区撤销,归渭南分区。1956年10月改由省辖。1958年12月,澄城县建制撤销,将韦庄、醍醐、业善、寺前地区划归大荔县,其余并入蒲城县。1961年9月恢复县制,划入大荔、蒲城的地域复归澄城,属渭南专区。
澄城前拱原阜,后依山陇,地形复杂,地理 澄城县 地图位置险要,是历代屯御敌的战略要地。吴起在此屯兵,郭子仪率兵征叛,李自成抗击官兵,王震率领的西北野战军浴血奋战等等,都在古徽大地留下过深沉的足迹。这里土厚水淳,风和俗美,梁原起伏,山川壮丽,隋文帝修建行宫,唐名相魏征在此受封。历史上曾有过"澄城八景",如今更胜当年:壶梯山幼树成林,翠柏环绕;龙首坝湖光潋滟,雪浪排空;大市场古色古香,游人如织;乐楼和澄塔遥相呼应,雄居县城。

Ⅳ 澄城历史悠久,它的历史上都出过哪些名人

1、习勤

1936年任临潼警备司令部守备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三十八军一、--,二团上校团长,第一七七师参谋长,第五十五师少将副师长。参加保定会战、娘子关战役、中条山会战、虎牢关战役和晋南游击战等役。

1946年退役,曾任陕西澄县县长,凤翔县县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陕西省政府参事室参事等。

2、李仪祉,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他主张治理黄河要上中下游并重,防洪、航运、灌溉和水电兼顾,改变了几千年来单纯着眼于黄河下游的治水思想,把我国治理黄河的理论和方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水利工程高等学府——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和多所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水利建设人才,并亲自主持建设陕西泾、渭、洛、梅四大惠渠,树立起我国现代灌溉工程样板,对我国水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陕西人民受益尤大。

3、王成文,2000年4月至2005年8月任中共汉中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汉中市委副书记,汉中市代市长、市长;

2005年8月至2010年12月任中共西安市委副书记,兼任西安市委党校校长、西安市行政学院院长;

2011年1月任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正厅级)、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

2013年2月任陕西省环保厅党组书记、厅长。

中共陕西省第十二届省委委员。

4、杨锡金,1958年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并留校任教;1958年10月至1960年9月于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水文系专修陆地水文学,从事地理水文教学和科研。曾作自然地理专业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

5、耿直,是民国将领。孙中山亲笔为耿直题词:“为国捐躯”,并追赠陆军中将。1923年葬于本县原畔,建立耿直陵园,于右任书纪念碑及墓志铭。

Ⅵ “澄城”这个地名的由来

澄城是黄河流域的古老县份,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古属雍之地,春秋属晋,秦始设北徽县,从北魏始建澄城县,县名县治沿用至今已有1540年。这里前拱原阜,后依山陇,地形复杂,地理位置险要,是历代屯御敌的战略要地。吴起在此屯兵,郭子仪率兵征叛,李自成抗击官兵,王震率领的西北野战军浴血奋战等等,都在古徽大地留下过深沉的足迹。这里土厚水淳,风和俗美,梁原起伏,山川壮丽,隋文帝修建行宫,唐名相魏征在此受封。历史上曾有过"澄城八景",如今更胜当年:壶梯山幼树成林,翠柏环绕;龙首坝湖光潋滟,雪浪排空;大市场古色古香,游人如织;乐楼和澄塔遥相呼应,雄居县城,故称澄城。

Ⅶ 澄城县遮路村古庙有什么历史

澄城是黄河流域的古老县份,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古属雍之地,春秋属晋,秦始设北徽县,从北魏始建澄城县,县名县治沿用至今已有1540年。这里前拱原阜,后依山陇,地形复杂,地理位置险要,是历代屯御敌的战略要地。吴起在此屯兵,郭子仪率兵征叛,李自成抗击官兵,王震率领的西北野战军浴血奋战等等,都在古徽大地留下过深沉的足迹。这里土厚水淳,风和俗美,梁原起伏,山川壮丽,隋文帝修建行宫,唐名相魏征在此受封。历史上曾有过;澄城八景;,如今更胜当年:壶梯山幼树成林,翠柏环绕;龙首坝湖光潋滟,雪浪排空;大市场古色古香,游人如织;乐楼和澄塔遥相呼应,雄居县城。

Ⅷ 陕西省一个县,人口超70万,建县历史超1400年吗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省会古都西安。陕西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此基础上,截至2018年底,陕西省下辖10个设区市,含30个市辖区、72个县、5个县级市。其中,就蒲城县来说,人口超70万,隶属于渭南市。蒲城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交接地带,并且,蒲城县属温暖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偏少,在此基础上,蒲城县成为陕西第一产粮大县。在历史上,蒲城县这一建制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最后,南宋时期,蒲城县属京兆府华州管辖。元朝时期,蒲城县属陕西行中书省奉元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蒲城县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华州。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蒲城县隶属于陕西省同州府。到了1914年,蒲城县属关中道。1928年,蒲城县直属于陕西省。1961年9月,蒲城县隶属渭南地区。1994年12月,撤销渭南地区,设立地级渭南市,蒲城县属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蒲城县总面积达1583.58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77万人,也即为陕西省人口较多的一个县。

Ⅸ 澄城县的自然资源

澄城县辖区资源富集。煤炭、铝矾土、硫铁矿、石灰石、高岭土、380奥灰岩矿泉水等储量大、品级高。主产煤、粮、棉、油、果、畜,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区域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的生态农业县。煤炭储量40亿吨,在中国重点产煤县一枝独秀。
煤炭
澄城地处陕西渭北黑腰带之上,煤炭储量40亿吨,现年产原煤350万吨,正在建设的中型煤炭企业2个,到“十一五”末将达到500万吨,陕西三大矿务局之一澄合矿务局就在澄城。
铝矾土
澄城开采铝矾土的历史已有1500年,鲁迅先生在(中国地理志)陕西矿产资源部分写到澄城县产铝矾土。精查储量8000万吨以上。

澄城处在关中平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段,年降雨量550毫米,是一个相对比较缺水的地方,所以兴修水利是历代澄城人的光荣传统。境内现有水库13座,总库容1.1亿立方,基本是自流供水。同时还有优质的380奥灰岩水系,水温常年保持38度,富含各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土地
澄城国土面积1121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其中农业人口30万,总耕地面积90万亩,人均耕地面积3亩,是陕西省乃至中国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大的一个县,土地资源比较丰富。

Ⅹ 渭南有哪几个县

截至2018年,渭南市辖潼关、大荔、合阳、澄城、白水、蒲城、富平7个县。

1.大荔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素有“三秦通衢”、“三辅重镇”之称。

2.蒲城县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部,是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

3.澄城位于陕西关中东部,属秦晋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

4.白水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处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是联结关中与陕北的咽喉要地,因境内白水河而得名。

5.合阳县隶属陕西省渭南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地区东部,黄河中游西侧。

6.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

7.潼关县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

(10)澄城历史扩展阅读

渭南的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渭河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河东古邑运城、陕州故地三门峡、帝尧都邑临汾相毗邻,西与千年帝都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革命圣地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 ,东西宽149.7公里,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渭南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中部渭河冲积平原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地势属于华北地台的陕甘宁盆缘区,地质呈现南北隆起,中部断陷的阶梯状地堑构造。

南北高,中间低,东西开阔,呈仰瓦状。海拔330—2645米之间。外围是台塬,垦耕历史悠久。南部黄土台塬与洪积扇相间,素有“长捻原”之美称。南北边缘为石质山地。

天气特征

渭南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宜。春季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风送爽,冬季晴冷干燥。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但伏旱、秋涝和夏季干热风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较大。

热点内容
班主任失落 发布:2025-01-11 11:25:41 浏览:733
生物检测法 发布:2025-01-11 10:32:16 浏览:437
班主任鬼使群 发布:2025-01-11 09:53:08 浏览:46
松原特岗教师 发布:2025-01-11 09:43:09 浏览:234
五年级语文测试题 发布:2025-01-11 09:26:16 浏览:322
数学怎么教 发布:2025-01-11 08:53:29 浏览:21
初中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发布:2025-01-11 08:52:49 浏览:72
地理地利 发布:2025-01-11 08:39:23 浏览:829
师生互怼图 发布:2025-01-11 08:24:14 浏览:501
高中语文ppt 发布:2025-01-11 07:54:38 浏览: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