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夹具历史

夹具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6-18 02:30:07

A. 木工手推刨的历史哪个朝代谁发明的

说法不同
1、明朝时由罗马传入我国,对明式家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贡献。在刨子出现以前用的一种工具叫鐁(即刮削)。没有证据证明我国在明朝以前就有了刨子,那时只有刮削.刮削只能对付软木,对硬木操作时会跳刀。刨子16世纪发明,而且中国使用的刨子是往外推,其他国家的刨子都是往里拉的。刨子在罗马就有了,就是没被引进我国.
2、认为明朝时由罗马传入我国,依据更加不足的说法,仅具参考价值;
中国无论器具还是建筑,应用木材最多,并且工艺也最精美。木材质存世极难,但就可见汉唐(包括出土)遗存的工艺而言,就证明使用了刨子这种工具。
认为中国的刨子只是推没有后拉,那就错了。刨子只是成为大件制做中受欢迎才渐渐淘汰或者渐渐少有使用前后滚刀刨,在民间依然存在双刃或多刃滚刀刨,比如有的地区手工匠人制做传统小木器,甚至包括家具及寺庙建筑中的细活小件,都支使用,记得曾经见过三种,一是与欧式刨不同,只是一把上多刃线的刨刀(称刨刀或刨子),二是硬木(基本是红木中的黑檀木,紫檀木等)套夹,具体式样结构已经记不清楚,刀刃在中间,手柄处用丝麻或皮绳缠绕并以木楔叫紧,三是硬木夹具中间是刀,手控制。可惜,现在难见这种旧工具,已经基本被新工刨子取代,所以我们才会因几乎难见而认为不曾存在。
不管鲁班造工具是否包括刨子,我们只可以说没有欧式的刨子,却不能说没有刨子或都肯定地枉下结论没有。尤其在字义上出错,刮削是什么欧式刨子与中国古代的工具只是结构问题。并且,中国传统刨刀才是做细活的,是我们一代不如一代精工,贫穷让我们更加浮躁地简化工艺过程,我们惊叹古人时想过我们为什么不比从前,所以就总会为西方工业的炫目误导。中国传统刨刀工具是真正帮细活用的,尤其是硬料,如果看到央视报道金丝楠木工匠处理那些比金子贵无数倍的木料,就会看到其中刨刀的作用了,绝对不能用西洋快餐民族的那些外形整齐的刨子。西方人最善于将中国的文明加上他们的包装,我们于是许多人就不认识了。许多例子,早已证明的文明属于我们建立,却至今依然被我们称为外来文明。
木工工具,可以看看中国古人的震惊世界的建筑结构用工艺,中国的木材质器具同样是世界上不多见的精工,怎么可能没有需要大力度刨料的工具。

B. 机用台虎钳机床夹具在加工过程中的地位以及在国内外发展的历史背景

您好,其实这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话一直都在使用这样的机器。只是说现在越来越改进,然后慢慢的变得自动化。

C. 车床卡盘的历史!~~急!急!急@!!!

阀门加工用的车床的历史知识介绍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

古代的车床是靠手拉或脚踏,通过绳索使工件旋转,并手持刀具而进行切削的。1797年,英国机械发明家莫兹利创制了用丝杠传动刀架的现代车床,并于1800年采用交换齿轮,可改变进给速度和被加工螺纹的螺距。1817年,另一位英国 人罗伯茨采用了四级带轮和背轮机构来改变主轴转速。

为了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1845年,美国的菲奇发明转塔车床;1848年,美国又出现回轮车床;1873年,美国的斯潘塞制成一台单轴自动车床,不久他又制成三轴自动车床 ;20世纪初出现了由单独电机驱动的带有齿轮变速箱的车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军火、汽车和其他机械工业的需要,各种高效自动车床和专门化车床迅速发展。为了提高小批量工件的生产率,40年代末,带液压仿形装置的车床得到推广,与此同时,多刀车床也得到发展。50年代中,发展了带穿孔卡、插销板和拨码盘等的程序控制车床。数控技术于60年代开始用于车床,7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

车床依用途和功能区分为多种类型。

普通车床的加工对象广,主轴转速和进给量的调整范围大,能加工工件的内外表面、端面和内外螺纹。这种车床主要由工人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修配车间。

转塔车床和回转车床具有能装多把刀具的转塔刀架或回轮刀架,能在工件的一次装夹中由工人依次使用不同刀具完成多种工序,适用于成批生产。

自动车床能按一定程序自动完成中小型工件的多工序加工,能自动上下料,重复加工一批同样的工件,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

多刀半自动车床有单轴、多轴、卧式和立式之分。单轴卧式的布局形式与普通车床相似,但两组刀架分别装在主轴的前后或上下,用于加工盘、环和轴类工件,其生产率比普通车床提高3~5倍。

仿形车床能仿照样板或样件的形状尺寸,自动完成工件的加工循环,适用于形状较复杂的工件的小批和成批生产,生产率比普通车床高10~15倍。有多刀架、多轴、卡盘式、立式等类型。

立式车床的主轴垂直于水平面,工件装夹在水平的回转工作台上,刀架在横粱或立柱上移动。适用于 加工较大、较重、难于在普通车床上安装的工件,一般分为单柱和双柱两大类。

铲齿车床在车削的同时,刀架周期地作径向往复运动,用于铲车铣刀、滚刀等的成形齿面。通常带有铲磨附件,由单独电动机驱动的小砂轮铲磨齿面。

专门车床是用于加工某类工件的特定表面的车床,如曲轴车床、凸轮轴车床、车轮车床、车轴车床、轧辊车床和钢锭车床等。

联合车床主要用于车削加工,但附加一些特殊部件和附件后,还可进行镗、铣、钻、插、磨等加工,具有“一机多能”的特点,适用于工程车、船舶或移动修理站上的修配工作。

D. 机床发明的历史

早在三千年前,古巴比伦人已经制成古代树木机床等机械。树木车床是机床最早的雏形。工作时,脚踏绳索下端的套圈,利用树枝的弹性使工件由绳索带动旋转,手拿贝壳或石片等作为刀具,沿板条移动工具机切削工件。
欧洲中世纪的弹性杆棒车床运用的仍是这一原理。十五世纪欧洲出现的机床雏形满足于制造钟表和武器的需要,出现了钟表匠用的 螺纹 车床和齿轮加工机床,以及水力驱动的炮筒镗床。
1501年左右,意大利人 列奥纳多·达芬奇 曾绘制过车 床、镗床、螺纹加工机床和内圆磨床的构想草图,其中已有曲柄飞轮、项尖和 轴承 等新机械。
现代机床的诞生
工业革命导致了各种机床的产生和改进,革命性的推动了机床的发展。1774年,英国人威尔金森发明了较精密的炮筒镗床。次年,他用这台炮筒镗床镗出的汽缸,满足了瓦特蒸汽机的要求。为了镗制更大的汽缸,他又于1775年制造了一台水轮驱动 的汽缸镗床,促进了蒸汽机的发展。从此,机床开始用蒸汽机通过 曲轴驱动。 1797年,英国人莫兹利创制成的车床由 丝杠 传动刀架,能实现 机动进给和车削螺纹,这是机床结构的一次重大变革。莫兹利也因 此被称为“英国机床工业之父” 19世纪,由于纺织、动力、交通运输机械和军火生产的推动, 各种类型的机床相继出现。
1817年,英国人罗伯茨创制龙门刨床,1818年美国人惠特尼制成卧式铣床,1876年,美国制成万能磨床。
1951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诞生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

E. 拉链的发展史

拉链又称拉锁。它是近代方便人们生活的十大发明之一。
拉链的出现是一个世纪之前的事。当时,在欧洲中部的一些地方,人们企图通过带、钩和环的办法取代纽扣和蝴蝶结,于是开始进行研制拉链的试验。拉链最先用于军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首次订购了大批的拉链给士兵做服装。但拉链在民间的推广则比较晚,直到1930年才被妇女们接受,用来代替服装的纽扣。
拉链是在1926年获得的名称。据报道,一位叫弗朗科的小说家,在推广一种拉链样品的一次工商界的午餐会上说:“一拉,它就开了!再一拉,它就关了!”十分简明地说明了拉链的特点。拉链这个词是这样来的。
拉链的发明雏形,最初来自于人们穿的长统靴。十九世纪中期,长统靴很流行,特别适合走泥泞或有马匹排泄物的道路,但缺点就是长统靴的铁钩式纽扣多达20余个,穿脱极为费时。这个缺点让发明家伤透脑筋,也耗费了赞助商许多的金钱和耐性。为了免去穿脱长统靴的麻烦,人们甚至忍受着穿靴整日不脱下来。终于在1851年,美国人爱丽斯·豪(Elias Howe)申请了一个类似拉链设计的专利,但并未商品化,甚至被遗忘达半个世纪之久。
1893年(一说1883年),一个叫贾德森的美国工程师(科威特人),研制了一个“滑动氏没紧装置”,并获得了专利,这是拉链最初的雏形。这项装置的出现,曾对在高统靴上使用的扣纽扣钩造成了影响。但这一发明并没有很快流行起来,主要原因是这种早期的锁紧装置质量不过关,容易在不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松开,使人难堪。
1902年,一家原来生产纽扣和花边的企业对贾德森的发明产生兴趣,他们买下了专利,注册了“扣必妥”商标,开始生产装在鞋上的拉链。但这家“吃螃蟹”的公司很快就走上了毁灭之路,其生产的“扣必妥”不是拉不上,就是打不开,有时又突然绷开,使消费者尴尬万分。名誉扫地的“扣必妥”成了滞销产品,这个第一家生产拉链的公司也因亏本而关门。
1912年,贾德森公司的雇员森德巴克对这种“自动纽扣”进行了改进,把链上的每个齿牙改成了上凸下凹的形状,这样齿牙能完全一一对应咬合,既不易卡住,也不易脱节裂开,并且有了一个新名字——拉链(zipper)。
1913年,瑞典人桑巴克改进了这种粗糙的锁紧装置,使其变成了一种可靠的商品。他采用的办法是把金属锁齿附在一个灵活的轴上。这种拉链的工作原理是:每一个齿都是一个小型的钩,能与挨着而相对的另一条带子上的一个小齿下面的孔眼匹配。这种拉链很牢固,只有滑动器滑动使齿张开时才能拉开。
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才出现转机,一位来自芝加哥市的机械工程师威特康·L·朱迪森(Whitcomb·L·Judson),想出用一个滑动装置(slider–device)来嵌合和分开两排扣子(此原理与拉链很近似,不过拉链[ zipper]这个名词约过了30年后才出现)。朱迪森的发明,很幸运地获得宾州律师路易斯·沃克(Lewis Walker)的财力支援。沃克对朱迪森的新设计有高度兴趣。
历史往往会因一些偶发因素而被改写,拉链的发明史也证实了这一点。一场震惊世界的空难事件“拯救”了奄奄一息的拉链。
巴黎的协和广场风和日丽,经过严格挑选的飞行员信心十足地登上当时最先进的飞机,为大批政客和贵宾做飞行表演。但当飞机做了几个漂亮的滑行动作后却一个跟头栽了下来,机毁人亡!
经过事故调查小组仔细分析、取证,发现原来是飞行员上衣掉了一个纽扣,而这粒纽扣正好滚进飞机发动机,因此引起事故。惨痛的代价使法国国防部下达了不准在飞行服装上钉纽扣的命令。欧洲各国纷纷仿效,一直波及太平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
“我们有希望了!”森贝克得知此事后判定这是使拉链起死回生的机会,他立即与国防部联系,提出以最优惠的价格缝制新的飞行员军装。飞行员穿上有拉链的新军装,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广告效应。陆军海军也纷纷仿效。森贝克不失时机地与美国乃至欧洲的服装制造商联系,大规模批量生产没有扣子而有拉链的上衣,拉链绝处逢生,日益走俏。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军方人士意识到,军服装上拉链可以提高军人的穿衣速度,于是他们在衣服的口袋和裤子的前口处试装拉链,此举大受前线将士欢迎。1917年生产的2.4万件拉链军服立即销售一空。1918年,美国又在1万套飞行服上安上了拉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经济很不景气,钢每磅五美分,工人一星期的工资为六个美元,公司精减裁员,只剩下森贝克和另外一名人员,森贝克身兼经理和工程师。公司经济遇到空前的困难,为偿还拖欠提供钢丝的若伯林公司数千美金货款,森贝克只好修复一台机器生产回形针来赚钱。所幸,赞助者总是不断出现,剧作家之父詹姆斯·奥尼尔(James O’ Neill)当时巡回上演《基督山伯爵》(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一剧,他对森贝克的普拉扣拉链极感兴趣。
事业上虽有了转机,但森贝克个人却遭受到空前的打击,其妻子难产而死。森贝克伤心之余,更加专心致志改良拉链。1913年他再度申请专利,专利许可于1917年核准(专利号1219881)。沃克称此专利为“隐藏式钩子”(hidden hook),对前景持乐观态度。沃克将公司改名为“无钩式纽扣公司”(Hookless Fastener Company),工厂迁移梅得维尔(Meadville)。
森贝克进一步改良无钩式纽扣,齿部形状改做成汤匙状,顶端呈凸状,末端凹状,滑动装置一滑就可使左右“齿状部分”嵌合,再滑回则分开,称为“无钩式二号”,并且设计出制造齿状部分的机器。1913年他正式宣布这一技术被突破。《美国科学》曾以森贝克的专利为封面故事。
六个月后,森贝克准备大批量生产这种纽扣,无钩式二号预备上市。
沃克的二儿子也花了八年的时间从事无钩式纽扣的改良工作。佛罗里达州的约瑟芬·卡洪(Josephine Calhoun)在1907年也申请类似安全拉链的专利。同年,科罗拉多州的弗兰克·凯费尔特(Frank Canfielt)也申请了专利。致力这方面研究的发明家不只出现在美国,其中和森贝克最后成品最接近的有苏黎世的昆木思(Katharina Kuhn-Moos)及福斯特(Henri Forster)在1912年的专利品,不过,都没有像无钩式二号成为商品。
市场的需求决定产品的成败。无钩式二号一开始订单并不多。匹兹堡的麦克瑞(Mcreery)百货公司认为无钩式二号很适合用在裙子及套装上,要求制造商一律采用无钩式二号,但仿效者不多,不敢冒险使用新产品。森贝克为争取客户,不断地改良拉链的性能以适应需要。
梅得维尔的工厂制造技术日渐精湛,每天制造1630条无钩式二号,且没有次品,结果订单日渐增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也给新产品带来了新的机会,军人的置钱腰带使无钩式二号的需求增加;空军飞行装采用无钩式二号不但可节约材料,而且防风效果更好;海军的救生衣也采用无钩式二号。政府于是特别拨给金属材料以供生产。
无钩式二号虽被证明好用,但价格偏高仍无法普及,森贝克明白这一点,又致力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制造效率。他发明了S-L 机器,降低生产过程中材料的不必要浪费,只要原先原料的41℅即可。降低生产成本以后,应用的第一个产品是拉克泰(Locktite)烟草袋,结果销售相当成功,1921年底,烟草公司每周需要的无钩式二号数量达到空前的数目。为适应高需求量,无钩式纽扣公司又加盖一座新工厂。
1921年俄亥俄州豪富公司(B.F.Goodrich Company)向无钩式纽扣公司订购少量的产品,用在他们生产的橡胶套鞋上。试用后发现效果良好,又大批订购,并将发现的缺点告知无钩式纽扣公司。公司经改良后推出奇妙靴(Mystery Boot),其特点是只要拉一下就能穿或脱。
营销人员对奇妙靴的称呼不甚满意,想找个更能显示其特色的名字,经理一时灵感,想到“Zip”这个拟声字——物体快速移动的声音,便将奇妙靴更名为拉链(Zipper)靴(见图二示)并设计出ZIPPER的拉链商标,使该产品受到了法律保护,此年是1923年,后来“Zipper”——“拉链”就成为所有类似无钩式纽扣产品的总称。很遗憾,朱迪森于 1909年辞世,身前从未听到“拉链”这个术语,也未看到他的发明在世界上成功的流行。
那年冬天,豪富公司售出将近五十万双拉链靴,二十年代中期每年至少向无钩式纽扣公司买进百万条拉链,无钩式纽扣公司有感于“无钩式”一词带有负面联想,而“拉链”一词又为豪富公司所创,因此,又想出“鹰爪”(Talon)这个名词,1937年公司更名为鹰爪。
1930年之前,无钩式纽扣公司每年可售出2000万条“鹰爪”,应用范围从钢笔盒到摩托艇的引擎盖。但成衣业依旧观望不使用。到三十年代中期,服装设计师伊萨·斯卡帕瑞里(Elsa Schiaparelli)首度大量采用“鹰爪”,《纽约客》(New Yorker)形容1935年春季服装展,“垂满拉链”。此后,成衣业才渐渐采用拉链。
拉链的制造技术随着产品的流传而逐渐在世界各地传开,瑞士、德国等欧洲国家,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先后开始建立拉链生产工场。
1917年,拉链传入日本,当时的拉链由于稀少,只能作为达官贵人炫耀自己身份的饰品。1927年日本昭和初期,广岛县尾道人开始制造拉链,以 “夹具牌”商标开始销出。当时,拉链以坚固耐用而著称,所以,“夹具”成为拉链的代名词。至今,日本人仍称“拉链”为“夹具”。
1932年日本开始手工大量制作拉链。由于偏心手动冲床等在当时很先进的机器不断地被开发出来,使得拉链能够批量生产,价格逐渐下降,服装和箱包业开始使用拉链,使业界展望很活跃。
1934年上海、香港、美国的拉链制品开始批量向外出口。日本吉田工业株式会社的前身“三S商会”在这年1月1日创立。
1937年以后,北美和中南美拉链大量销出。拉链终于以新兴产业的形式出现,同样,拉链也成为日本产业界的重要角色。但是,1941年爆发了太平洋战争,日本最终成为战败国,战争给日该国内工业,包括拉链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当时,除了一部分军用拉链业者留下来以外,其他工场差不多都被迫转业或废业。
1946年战后,由于当时进驻日本美军的影响,拉链的需求量急速增加。但是,战争带来的巨大创伤,使日本拉链业界在短期内无法应付需求。“日本式制造法”,手工业制造的缺点暴露无遗。当时,造成了日本制造“拉链容易坏”的不良形象。
1950年日本“吉田工业株式会社”进口了自动链牙机,步入机械化生产的第一步。继之,公司发明的拉头自动冲压机,开发成功。不但解决了过去制造上的缺点,也将制造过程到生产过程改革一新,从而带动了日本整个拉链业的进步。(日本吉田株式会社,产品名YKK,在国内生地、黑部、越湖、东北、四国、和九州等六处设有工场,在海外四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工厂) 1951年日本自己制造的30台链牙制造机投入使用,终于完成了使业界举无匹敌的现代化工厂设备。
几乎在日本拉链业发展的同时,欧洲的一些国家,象瑞士、德国等拉链也在发展。三十年代,瑞士奥普特朗(Optilon)公司成立,总部设在瑞士的祖格市。几十年来该公司以“舒适”和“质量”为第一要素,不断地改进设计,经过与国外三十多家公司进行技术合作,拉链新品种不断出现,其在世界各地都有设立企业和工厂,成为与美国的泰隆拉链公司、日本的吉田株式会社同样著名的世界级拉链企业。
1953年德国首次推出了以塑料为原料制作的拉链,开创了非金属拉链的先河。
中国拉链生产是在1930年由日本传到上海的。当时,在上海城内侯家路,王和兴办起了中国第一家拉链厂,后来,吴祥鑫又开办了一家拉链厂,1933年创办上海三星(即华光)拉链厂。
1949年,中国有中小型拉链企业20余家,约有1000余人从业。主要靠手工操作,设备简陋。
1958年上海三星拉链厂引进了德国生产的自动排米机,并进行了技术改革,将自动排米机速度从每分钟1440转提高到3000转,相当于手工的 230倍;拉头生产由单头冲制改革成十二道一次成型,提高生产效率50多倍;后道工序平光、刷光、洗带、上腊、并带、无梭织机等高效专用设备改革成功;推广采用铝镁合金液体抽丝,硬质合金烧结成整体模等新工艺、新技术,实现了中国拉链行业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1958年隐形拉链(CONCEAL)开始销售。
1959年The Grand(L型)开始销售。
1961年Delrin树脂拉链注塑机面世,Delrin树脂拉链开始销售。
1963年EFJON双骨拉链开始销售。
1971年针织布带BEULON拉链开始销售。
1974年北京引进了瑞士的尼龙拉链(卧式)生产设备;随着天津又引进了法国生产的八台涤纶拉链生产设备;不久国内如上海、浙江、湖北、广东、等地又陆续引进德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非金属拉链设备,非金属拉在中国开始发展。
1978年渔网用拉链开始销售。
1979年附翅膀的树脂拉链VISLON开始销售。
1985年水密、气密拉链开始销售。
1988年JOYLONR轨道拉链开始销售。
1989年离子电镀拉链开始销售。
1991年注射成型QUICKLON拉链开始销售。
1992年EVER BRIGHT、VISLON热转印拉链、注射成型(模铸型拉链)开始销售。
1993年Q meshe(QUICKLON)、Q mate(成对QUICKLON)、Q touch(窗帘轨道QUICKLON)开始销售。
1994年宽幅模铸QUICKLON(连续注射成型)、大理开始销售。开始销售。从8月1日起“日本吉田株式会社”改名为“YKK”公司。
自1980年开始,特别是1995年以后,中国拉链生产以空前的速度发展,一大批新兴的民营拉链企业脱颖而出,规模不断扩大。拉链产品不断增加,当今,世界上的三大类拉链,各个品种、各个规格基本上都能生产。1999年中国拉链的产量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产量超过了100亿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拉链生产国,诞生了AAK、SBS、SAB、YCC等一批民族拉链品牌。 朱迪森仍不断地改进产品的设计,以适应紧身衣的需要。他耗尽心血,不断推出新的发明,但是,每一个进步又带来更多的新问题,耗资甚巨。合伙人沃克曾描绘发明的艰辛说,其在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还要多。
1901 年朱迪森申请一项机器专利,可连结一排拉链的齿状部分。但机器太复杂不好使用,因此,全球滑动式纽扣公司消沉了好一阵子。之后,又成立纽扣及纽扣机械制造公司(Fastener Manufacturing and Machine Company),研究开发缝制拉链的机器,省去手工缝制的不便。1904年公司更名为自动铁钩式纽扣公司(Automatic Hook and Eye Company),并将产品取名为安全(C-curity),取凸头拉链不会轻易松开的优点,但拉链仍常有发生暴开或卡住的现象,最终只好将整个拉链从衣服上拆下来。
朱迪森设计上存在的缺点,后来被生于1880年的瑞典人森贝克(Otto Frederick Gideon Sundback)所解决。森贝克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在德国求学,1903年获得电机工程学位后回国服役,之后移民美国。刚开始在匹兹堡西门子公司工作,由于工作地点与生产安全拉链的自动铁钩式纽扣公司股东居住地宾州相当接近,地缘关系再加上森贝克与西门子公司的上司不合,于是转往自动铁钩式纽扣公司工厂所在地新泽西霍伯肯(Hoboken)发展。
森贝克从1908年起,开始研究拉链的改良,日夜苦思,他想办法让拉链的齿状部分密合,以防暴开,并将安全拉链更名为普拉扣(Plako)拉链(专利权于1913年才申请,专利号为1060378,此设计被认为是拉链问世的重要里程碑)。然而,森贝克的美梦未圆,新产品仍然存在缺点,许多消费者来信投诉。

F. 拉琏是谁发明的

1851年,美国人爱丽斯·豪(Elias Howe)申请了一个类似拉链设计的专利

拉链的发展史话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拉链由最初的金属材料向非金属材料,单一品种单一功能向多品种多规格综合功能发展,由简单构造到今天的精巧美观,五颜六色,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其性能、结构、材料日新月异,用途广泛,深入到了航天、航空、军事、医疗、民用等各个领域,小小拉链在人们生活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生命力。拉链,作为本世纪对人类最为实用的十大发明之一,已被载入了历史的史册。

一、拉链的产生

拉链的发明皱形,最初来自于人们穿的长统靴。十九世纪中期,长统靴很流行,特别适合走泥泞或有马匹排泄物的道路,但缺点就是长统靴的铁钩式纽扣多达20余个,穿脱极为费时。这个缺点让发明家伤透脑筋,也耗费了赞助商许多的金钱和耐性。为了免去穿脱长统靴的麻烦,人们甚至忍受着穿靴整日不脱下来。终于在 1851年,美国人爱丽斯·豪(Elias Howe)申请了一个类似拉链设计的专利,但并未商品化,甚至被遗忘达半个世纪之久。直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才出现转机,一位来自芝加哥市的机械工程师威特康·L·朱迪森(Whitcomb·L·Judson),想出用一个滑动装置(slider–device)来嵌合和分开两排扣子(此原理与拉链很近似,不过拉链[ zipper]这个名词约过了30年后才出现)。朱迪森的发明,很幸运地获得宾州律师路易斯·沃克(LewisWalker)的财力支援。沃克对朱迪森的新设计有高度兴趣。

朱迪森于1893年在芝加哥哥伦比亚世界博览会上展示了他的新发明,将它制在鞋子上,直接穿在自己的脚上(申请专利日期1893年八月二十九日,专利号504038)。沃克对此发明极为赏识,两人在1894年合伙成立全球滑动式纽扣公司(Universal Fastener Company),并于1896年再度申请专利。但产品有点笨重,不受制造商青睐。后来将此产品改用在邮物袋上,但在1897年底前也只有20个袋子派上用场。沃克将此设计应用在军用鞋上,并赢得“沃克上校”(Colonel Walker)的称呼。

朱迪森仍不断地改进产品的设计,以适应紧身衣的需要。他耗尽心血,不断推出新的发明,但是,每一个进步又带来更多的新问题,耗资甚巨。合伙人沃克曾描绘发明的艰辛说,其在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还要多。

1901年朱迪森申请一项机器专利,可连结一排拉链的齿状部分。但机器太复杂不好使用,因此,全球滑动式纽扣公司消沉了好一阵子。之后,又成立纽扣及纽扣机械制造公司(Fastener Manufacturing and Machine Company),研究开发缝制拉链的机器,省去手工缝制的不便。1904年公司更名为自动铁钩式纽扣公司(Automatic Hook and Eye Company),并将产品取名为安全(C-curity),取凸头拉链不会轻易松开的优点,但拉链仍常有发生暴开或卡住的现象,最终只好将整个拉链从衣服上拆下来。

朱迪森设计上存在的缺点,后来被生于1880年的瑞典人森贝克(Otto Frederick Gideon Sundback)所解决。森贝克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在德国求学,1903年获得电机工程学位后回国服役,之后移民美国。刚开始在匹兹堡西门子公司工作,由于工作地点与生产安全拉链的自动铁钩式纽扣公司股东居住地宾州相当接近,地缘关系再加上森贝克与西门子公司的上司不合,于是转往自动铁钩式纽扣公司工厂所在地新泽西霍伯肯(Hoboken)发展。

森贝克从1908年起,开始研究拉链的改良,日夜苦思,他想办法让拉链的齿状部分密合,以防暴开,并将安全拉链更名为普拉扣(Plako)拉链(专利权于1913年才申请,专利号为1060378,此设计被认为是拉链问世的重要里程碑)。然而,森贝克的美梦未圆,新产品仍然存在缺点,许多消费者来信投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经济很不景气,钢每磅五美分,工人一星期的工资为六个美元,公司精减裁员,只剩下森贝克和另外一名人员,森贝克身兼经理和工程师。公司经济遇到空前的困难,为偿还拖欠提供钢丝的若伯林公司数千美金货款,森贝克只好修复一台机器生产回形针来赚钱。所幸,赞助者总是不断出现,剧作家之父詹姆斯·奥尼尔(James O’ Neill)当时巡回上演《基督山伯爵》(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一剧,他对森贝克的普拉扣拉链极感兴趣。

事业上虽有了转机,但森贝克个人却遭受到空前的打击,其妻子难产而死。森贝克伤心之余,更加专心致志改良拉链。1913年他再度申请专利,专利许可于1917年核准(专利号1219881)。沃克称此专利为“隐藏式钩子”(hidden hook),对前景持乐观态度。沃克将公司改名为“无钩式纽扣公司”(HooklessFastenerCompany),工厂迁移梅得维尔(Meadville)。

森贝克进一步改良无钩式纽扣,齿部形状改做成汤匙状,顶端呈凸状,末端凹状,滑动装置一滑就可使左右“齿状部分”嵌合,再滑回则分开,称为“无钩式二号”(见图一示),并且设计出制造齿状部分的机器。1913年他正式宣布这一技术被突破。《美国科学》曾以森贝克的专利为封面故事。

六个月后,森贝克准备大批量生产这种纽扣,无钩式二号预备上市。

沃克的二儿子也花了八年的时间从事无钩式纽扣的改良工作。佛罗里达州的约瑟芬·卡洪(Josephine Calhoun)在1907年也申请类似安全拉链的专利。同年,科罗拉多州的弗兰克·凯费尔特(Frank Canfielt)也申请了专利。致力这方面研究的发明家不只出现在美国,其中和森贝克最后成品最接近的有苏黎士的昆木思(Katharina Kuhn-Moos)及福斯特(Henri Forster)在1912年的专利品,不过,都没有像无钩式二号成为商品。

市场的需求决定产品的成败。无钩式二号一开始订单并不多。匹兹堡的麦克瑞(Mcreery)百货公司认为无钩式二号很适合用在裙子及套装上,要求制造商一律采用无钩式二号,但仿效者不多,不敢冒险使用新产品。森贝克为争取客户,不断地改良拉链的性能以适应需要。

梅得维尔的工厂制造技术日渐精湛,每天制造1630条无钩式二号,且没有次品,结果订单日渐增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也给新产品带来了新的机会,军人的置钱腰带使无钩式二号的需求增加;空军飞行装采用无钩式二号不但可节约材料,而且防风效果更好;海军的救生衣也采用无钩式二号。政府于是特别拨给金属材料以供生产。

无钩式二号虽被证明好用,但价格偏高仍无法普及,森贝克明白这一点,又致力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制造效率。他发明了S-L机器,降低生产过程中材料的不必要浪费,只要原先原料的41℅即可。降低生产成本以后,应用的第一个产品是拉克泰(Locktite)烟草袋,结果销售相当成功,1921年底,烟草公司每周需要的无钩式二号数量达到空前的数目。为适应高需求量,无钩式纽扣公司又加盖一座新工厂。

1921年俄亥俄州豪富公司(B.F.Goodrich Company)向无钩式纽扣公司订购少量的产品,用在他们生产的橡胶套鞋上。试用后发现效果良好,又大批订购,并将发现的缺点告知无钩式纽扣公司。公司经改良后推出奇妙靴(Mystery Boot),其特点是只要拉一下就能穿或脱。

营销人员对奇妙靴的称呼不甚满意,想找个更能显示其特色的名字,经理一时灵感,想到“Zip”这个拟声字——物体快速移动的声音,便将奇妙靴更名为拉链(Zipper)靴(见图二示),此年是1923年,后来“Zipper”——“拉链”就成为所有类似无钩式纽扣产品的总称。很遗憾,朱迪森于1909年辞世,身前从未听到“拉链”这个术语,也未看到他的发明在世界上成功的流行。

那年冬天,豪富公司售出将近五十万双拉链靴,二十年代中期每年至少向无钩式纽扣公司买进百万条拉链,无钩式纽扣公司有感于“无钩式”一词带有负面联想,而“拉链”一词又为豪富公司所创,因此,又想出“鹰爪”(Talon)这个名词,1937年公司更名为鹰爪。

1930年之前,无钩式纽扣公司每年可售出2000万条“鹰爪”,应用范围从钢笔盒到摩托艇的引擎盖。但成衣业依旧观望不使用。到三十年代中期,服装设计师伊萨·斯卡帕瑞里(Elsa Schiaparelli)首度大量采用“鹰爪”,《纽约客》(New Yorker)形容1935年春季服装展,“垂满拉链”。此后,成衣业才渐渐采用拉链。

拉链的制造技术随着产品的流传而逐渐在世界各地传开,瑞士、德国等欧洲国家,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先后开始建立拉链生产工场。

1917年,拉链传入日本,当时的拉链由于稀少,只能作为达官贵人炫耀自己身份的饰品。1927年日本昭和初期,广岛县尾道人开始制造拉链,以“夹具牌”商标开始销出。当时,拉链以坚固耐用而著称,所以,“夹具”成为拉链的代名词。至今,日本人仍称“拉链”为“夹具”。

1932年日本开始手工大量制作拉链。由于偏心手动冲床等在当时很先进的机器不断地被开发出来,使得拉链能够批量生产,价格逐渐下降,服装和箱包业开始使用拉链,使业界展望很活跃。

1934年上海、香港、美国的拉链制品开始批量向外出口。日本吉田工业株式会社的前身“三S商会”在这年1月1日创立。

1937年以后,北美和中南美拉链大量销出。拉链终于以新兴产业的形式出现,同样,拉链也成为日本产业界的重要角色。但是,1941年爆发了太平洋战争,日本最终成为战败国,战争给日本国内工业,包括拉链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当时,除了一部分军用拉链业者留下来以外,其他工场差不多都被迫转业或废业。

1946年战后,由于当时进驻日本美军的影响,拉链的需求量急速增加。但是,战争带来的巨大创伤,使日本拉链业界在短期内无法应付需求。“日本式制造法”,手工业制造的缺点暴露无遗。当时,造成了日本制造“拉链容易坏”的不良形象。

1950年日本“吉田工业株式会社”进口了自动链牙机,步入机械化生产的第一步。继之,公司发明的拉头自动冲压机,开发成功。不但解决了过去制造上的缺点,也将制造过程到生产过程改革一新,从而带动了日本整个拉链业的进步。(日本吉田株式会社,产品名YKK,在国内生地、黑部、越湖、东北、四国、和九州等六处设有工场,在海外四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工厂)

1951年日本自己制造的30台链牙制造机投入使用,终于完成了使业界举无匹敌的现代化工厂设备。

几乎在日本拉链业发展的同时,欧洲的一些国家,象瑞士、德国等拉链也在发展。三十年代,瑞士奥普特朗(Optilon)公司成立,总部设在瑞士的祖格市。几十年来该公司以“舒适”和“质量”为第一要素,不断地改进设计,经过与国外三十多家公司进行技术合作,拉链新品种不断出现,其在世界各地都有设立企业和工厂,成为与美国的泰隆拉链公司、日本的吉田株式会社同样著名的世界级拉链企业。

1953年德国首次推出了以塑料为原料制作的拉链,开创了非金属拉链的先河。

我国拉链生产是在1930年由日本传到上海的。当时,在上海城内侯家路,王和兴办起了我国第一家拉链厂,后来,吴祥鑫又开办了一家拉链厂,1933年创办上海三星(即华光)拉链厂。

1949年,我国有中小型拉链企业20余家,约有1000余人从业。主要靠手工操作,设备简陋。

1958年上海三星拉链厂引进了德国生产的自动排米机,并进行了技术改革,将自动排米机速度从每分钟1440转提高到3000转,相当于手工的230倍;拉头生产由单头冲制改革成十二道一次成型,提高生产效率50多倍;后道工序平光、刷光、洗带、上腊、并带、无梭织机等高效专用设备改革成功;推广采用铝镁合金液体抽丝,硬质合金烧结成整体模等新工艺、新技术,实现了我国拉链行业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1958年隐形拉链(CONCEAL)开始销售。

1959年The Grand(L型)开始销售。

1961年Delrin树脂拉链注塑机面世,Delrin树脂拉链开始销售。

1963年EFJON双骨拉链开始销售。

1971年针织布带BEULON拉链开始销售。

1974年北京引进了瑞士的尼龙拉链(卧式)生产设备;随着天津又引进了法国生产的八台涤纶拉链生产设备;不久国内如上海、浙江、湖北、广东、等地又陆续引进德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非金属拉链设备,非金属拉在我国开始发展。

1978年渔网用拉链开始销售。

1979年附翅膀的树脂拉链VISLON开始销售。

1985年水密、气密拉链开始销售。

1988年JOYLONR轨道拉链开始销售。

1989年离子电镀拉链开始销售。

1991年注射成型QUICKLON拉链开始销售。

1992年EVER BRIGHT、VISLON热转印拉链、注射成型(模铸型拉链)开始销售。

1993年Q meshe(QUICKLON)、Q mate(成对QUICKLON)、Q touch(窗帘轨道QUICKLON)开始销售。

1994年宽幅模铸QUICKLON(连续注射成型)、大理开始销售。开始销售。从8月1日起“日本吉田株式会社”改名为“YKK”公司。

自1980年开始,特别是1995年以后,我国拉链生产以空前的速度发展,一大批新兴的民营拉链企业脱颖而出,规模不断扩大。拉链产品不断增加,目前,世界上的三大类拉链,各个品种、各个规格基本上都能生产。1999年我国拉链的产量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产量超过了100亿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拉链生产国。

G. 跪求国内外组合夹具的发展概况

迄今为止,夹具仍是机电产品制造中必不可缺的四大工具(刀具、夹具、量具、模具)之一。夹具在国内外也正在逐渐形成一个依附于机床业或独立的小行业。

2.2.1 国内夹具发展史

我国国内的夹具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建立了面向机械行业的天津组合夹具厂,和面向航空工业的保定向阳机械厂,以后又建立了数个生产组合夹具元件的工厂。在当时曾达到全国年产组合夹具元件800万件的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后,两厂又各自独立开发了适合NC机床、加工中心的孔系组合夹具系统,不仅满足了我国国内的需求,还出口到美国等国家。当前我国每年尚需进口不少NC机床、加工中心,而由国外配套孔系夹具,价格非常昂贵,现大都由国内配套,节约了大量外汇。

2.2.2 国外夹具发展史

从国际上看俄国、德国和美国是组合夹具的主要生产国。当前国际上的夹具企业均为中小企业,专用夹具、可调整夹具主要接受本地区和国内订货,而通用性强的组合夹具已逐步成熟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品种。有关夹具和组合夹具的产值和贸易额尚缺乏统计资料,但欧美市场上一套用于加工中心的央具,而组合夹具的大型基础件尤其昂贵。由于我国在组合夹具技术上有历史的积累和性能价格比的优势,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制造业全球一体化的趋势,特别是电子商务的日益发展,其中蕴藏着很大的商机,具有进一步扩大出口良好前景。

2.2.3国内外机床夹具发展现状

研究协会的统计表明,目前中、小批多品种生产的工件品种已占工件种类总数的85%左右。现代生产要求企业所制造的产品品种经常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与竞争。然而,一般企业都仍习惯于大量采用传统的专用夹具,一般在具有中等生产能力的工厂,里约拥有数千甚至近万套专用夹具;另一方面,在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中,每隔3~4年就要更新50~80%左右专用夹具,而夹具的实际磨损量仅为10~20%左右。特别是近年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成组技术、柔性制造系统、(FMS)等新加工技术的应用,对机床夹具提出了如下新的要求:

1)能迅速而方便地装备新产品的投产,以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2)能装夹一组具有相似性特征的工件;

3)能适用于精密加工的高精度机床夹具;

4)能适用于各种现代化制造技术的新型机床夹具;

5)采用以液压站等为动力源的高效夹紧装置,以进一步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6)提高机床夹具的标准化程度。赞同0| 评论

H. 古代犯人用的加锁多少

你好,刑具都有发展历程,大致如下:
1、手部控制
据出土实物、甲骨文以及古文献的记载,商、周时代已有专用于拘禁罪犯的桎、梏等刑具。“梏”用以扣手;“桎”用以扣足;“梏”用以扣双手。殷墟小屯出土的陶俑手腕上都带有枷铐,男俑手扣在身后,女俑扣在身前。《周礼·秋官·掌囚》载:“凡囚者,上罪梏而桎,中罪桎梏,下罪梏,王之同族,拲有爵者桎”。
这里拲就是专门给犯人手上戴的刑具。郑司农云:拲者,两手共一木也。历史上曾把这种拱刑具称为壶手,也有称为枷手的,古人为什么将这种刑具称为共拲,原因是犯人的双手被套进一块木头上,即两手一木,所以说拲字上面为一个共字,下面是一个手字,与汉字中的“拲”字,同音同义。
汉代铁手铐为中国历史上较成熟时期,手铐上有的安有挡锁板,里面可安置铁锁于内,防止铁锁被犯人自己弄开。后世承延了汉代的手铐做法,从形体上花样不断增加,如后世还有把手铐称为手肘,有的的铐是方铁形状,手进圆孔中,中间隔铁板,上下贯穿铁鼻子后安锁。有的铁手铐为铁箍死住,中间插式横锁。还有的是活铁箍中穿铁鼻子上锁。清代还有一种用竹简制的手铐,手铐外形像两段竹简,合拢起来后有圆孔,犯人双手从这个孔中伸过去中间铁条穿过枷锁,因竹子见水后更加坚固,这种竹手铐多用于四川、湖南等阴湿地带。
铁器制作刑具逐渐得到普遍应用后,出现了铁手铐、铁索链等,都用于双手上。
2、颈部控制
早在唐以前,就已有了拘束行动自由的刑具,梏、桎、()三种械具就已全备。后出现颈枷。由最原始的树杈夹脖子演化而来,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传说三皇五帝时,有一个长的牛头人身的人名叫蚩尤,他一手执戈,一手执剑。传说是天上的刑神《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在一个称为宋山的地方,黄帝在这个地方与蚩尤神大战并俘获了蚩尤神,在处死前将蚩尤的脖子上戴的枷板丢弃在这座山上,不久这座山都长满了枫树,这种枫树的木头被人用来做枷板,干湿不裂,非常坚挺耐磨,从那以后历代朝廷做枷板都用此地的枫木。
枷是古代套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起源于商、周之际的梏刑具的变种,梏刑具用圆木夹脖子形成的夹具,发展为由两块木板合成的枷刑具。枷刑具一开始出现时就有人制造了一枷夹两人的情况,同时受打谷农具的启发而名为枷,始于晋代,沿用到清代,达一千五百年之久,在这样长的历史中,规格、重量、样式不断变化,时重时轻,时大时小。也有利用枷的功能分别施用在手上、脚上,更多的还是以枷脖子为主,从材质看,除了以木头为主外,出现过用铸铁枷,皮革枷等,也有用绳子铁链配置的。一般木枷由一个人戴,也有一枷戴两人的,还有一枷戴三个人的现象。
重用枷刑具的首推北魏孝文帝,提出对枷的使用必须对谋逆大罪且有真凭实据的犯人。
枷有种种,唐代酷吏来俊臣发明了“十号大枷”即一号枷为“定百脉”;二号枷为“喘不得”;三号枷为“突地吼”;四号枷为“著即承”;五号枷为“失魂胆”;六号枷为“实同反”;七号枷为“反是实”;八号枷为“死猪愁”;九号枷为“求即死”;十号枷为“求破家”。《旧唐书.敬羽传》载,敬羽做大枷百斤之重,犯人戴上后负重不起,抬不起身子而就地即闷死。隋唐时代以前木枷有一枷枷两人,宋代还有专门写明犯人姓名及罪名的一边短一边长的枷称为长板枷,还有一种叫毕尾榆的大长枷,其枷长八尺余,隋唐以后各代普遍使用木枷,枷的尺寸重量各异,有的称盘枷四周无角,方便犯人的饮食,有的配有铁叶钉在枷板上。大多数为方枷、长枷。
枷《唐六典》规定枷长五尺以上,六尺以下,共阔一尺四寸以上,六寸以下,径头三寸以上,四寸以下,历朝枷的尺寸规定,大体相类似。元代枷大小差不多,死罪犯人枷重二十五斤,徒流罪犯的枷重二十斤,杖罪犯人枷重是十五斤,均用枫木制作。并分别在枷上刻明长宽、尺寸和重量。
明代的木枷花样繁多,宦官刘瑾的爪牙为了拷讯犯人,增加木枷的重量为一百五十斤,甚至更重些,受刑者几乎活不成。
北魏时有一种重枷,犯人戴枷后胸前挂上石头站立,这是后世立枷雏形。立枷为明代正式创制,清代称之为站笼,也就是后人称为的木笼,犯人直立于木笼之内,笼子顶部安木枷,套在犯人的脖子上,往往数日犯人就会在立枷笼子里死掉,更有甚者在囚犯脚下垫砖,使囚犯脚不能着地,刑吏迫害他时将砖搬掉囚犯如同上吊一样即刻丧命,据说为明武宗时刘瑾所创,锦衣卫经常使用它处决犯人。有人上奏请求废除,皇帝不听,到魏忠贤时大枷多有出现,元代的史料里记述了押解战俘用的是树杈枷,原因是由于战争带来了大量的战俘,木枷少,临时使用树杈代替木枷。
按明代“狱具图”规定,“枷长五尺五寸,共阔一尺五寸,以干木为之,死罪枷重为三十五斤,与唐代相似。
枷,本是用来束缚囚犯的刑具。明代时在犯人应受的戴枷的刑罚之外还要加上枷号刑,这种刑罚即将木枷夹在犯人的脖子上,并在大庭广众之下游街示众。有的为示众招人来看,派卒吏鸣锣开道。
戴上木枷的犯人,是非常悲惨的。枷刑具是两块厚厚的木板,牢牢地夹在脖子上,枷的重量最少十五斤,最多五十斤,六十斤不等,长时间的压在双肩上,几个小时过后,往往肩膀都被压麻了,如同死肉失去知觉,戴枷的犯人每隔一段时间要动一下。遇到夏天枷卡在的脖子处往往会被枷的棱角磨破流血,遇有好心人给一块破布或棉花垫在脖子好儿,没有这个条件的只好忍受着磨破伤口流血流脓水。
戴枷的犯人如戴小枷时可以用手触摸到自己的嘴,接受亲人和别人送给的食物。遇到戴长板枷或者大一点枷的,眼睛只能看到头前的木枷板,其他身下腿脚都看不到,别人给食物吃不到嘴里,遇到好心人会帮助喂一下食物和水,遇不到好心人,看到的食物都无法吃到嘴里,戴枷的犯人多是手被锁铐锁上,有的枷不仅夹住犯人脖子,还同时可夹犯人的双手。生活的自理程度可想而知,明代、清代的枷号刑,有的犯人一戴就是几个月,甚至一年两年,有的最多为永远枷号刑。
一般情况下,叛徒刑一年的,枷号刑二十天。判服徒刑两年的枷号刑二十五天。判服三年刑的枷号刑三十天。应服流刑三千里的,枷号刑五十天。第等刑依次加五天。应充军附近的处枷号刑七十天。远一点处枷号刑八十天。最远的判刑服枷号刑九十天。后来成为各种犯罪都要进行号枷刑,而且成为后业的专门刑罚之一。到了康熙八年后,枷号时间开始不过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后来竟有按年计算或者永远枷号的,枷重七十斤的,轻的也六十斤。到了乾隆五年改定,应枷的犯人一律戴二十五手的枷,但到清嘉庆皇帝后,重枷规定二十五斤。
当然,古代木枷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已经脏了的木枷什么时间清洗有着具体规定。枷号刑和戴枷历朝历代也都有着具体规定。大枷重量都有严格的规定,不是随便使用的。如宋代某御史在检查仁和县监狱时,发现木枷按当时木枷重量规定不符,皇帝知道后下诏令将其官降一级的处罚。这个例子在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一次。
木枷,在清代后期,施用广泛,犯人押解,监狱提审等基本让犯人戴上木枷。清代时在闹市和马路、驿站上,经常看到戴木枷的男女犯人,一些西方人来中国考察中国的法律往往用照相机拍下来。这些真实的照片为我们作证清代以前那古老而又落后的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刑具历史。后在西方法律的影响之下,才改戴木枷为交罚金随之,木枷才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古代法律的文物。
到战国时,在冶炼中使用了用皮做的“橐龠”鼓风,使得冶炼时的温度大大提高。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炼铁的效率和质量,因为铁的熔点远比青铜高。铁的冶炼取代了青铜器的地位而进入铁器时代。秦汉遗址出土的刑具便为铁制作,出土最多的钳和钛。钛是脚镣,钳是颈部的刑具。《汉书.高祖本纪》载:“自髡钳为王家之奴”下颜师古注:“钳,以铁束颈也。”秦汉遗址大批出土的钳钛,说明秦汉统治者尤其是秦始皇,大兴土木需要大批刑徒们去承担,改梏为钳,用铁链把钳钛连接在一起,既可以严格控制刑徒防止逃亡,又能迫使刑徒们在沉重的铁钳铁钛束缚下,用双手为他们建造地下宫殿。 这就是从梏到钳发展变化的社会根源。
要说丝绢也是刑具,很多人会感到奇怪和怀疑,如果说丝绢是用于颈部的刑具,就会恍然大悟了,最早的绞杀就是用丝绢来实现的,逐渐演化为绳子和铁索 ,刑名也为绞刑所替代。《左传.哀公二年》载:“若其有罪,绞缢以戮。”可见春秋时代就有绞刑了。由于绞索勒紧人的颈部动肪,能在相当短暂的时间内死亡,因而痛苦程度较斩首为轻,怪不得有些人选择了上吊这种方式。
用绳或帛等勒死或吊死的刑罚始自周秦,《左传.哀公二年》载:“若其有罪,绞缢以戮,桐棺三寸,不设属辟,素车朴马,无入于光,下卿之罚也。”《仪礼.丧服》载:“绞带者,绳带也,此以绞缢为下卿之罚,当为周制。春秋时,如鲁杀成得臣、公子侧,亦皆自死,始即此制也。”绞罪之名,汉以前未见,春秋时多称为缢。
秦始皇时,大规模的兴建使全国壮劳力约二百万人在服徭役。男劳力不够,甚至强迫妇女运输。许多人经受不了繁重的徭役,吊死在服役途中路边的树上,出现“死者相望”的悲惨景象。
再说斩首,斩首是砍掉头颅,使犯人身首异处的死刑,初称“殊”。唐颜师古《匡谬正俗》解释:“殊,绝也,异也,言其身首离绝而异处也。”但要把人头一下子从脖 子上吹下来,光凭利刀,利斧和心狠是往往不够的。于是专门执行斩首的刽子手们找到了各种方法,想出了许多窍门。
斩首时通常是由刽子手把囚犯反绑在木桩上,囚犯双腿跪地,头自然向前伸出,刽子手挥刀或利斧从囚犯颈后向前下方猛砍。
明太祖朱元璋痛恶平民百姓出家当和尚成为热潮这种现象,采用一种十分奇特的方法,名为“铲头会”来处死和尚。这种方法是在地上挖个土坑,把囚犯埋在里面,只露出一颗脑袋,刽子手用利斧砍在脖子颈处削去。有一次挖了十五个土坑,将抓来的十五个和尚埋在土坑里,刽子手执明晃晃的利斧依次削去那些露出地面的和尚头。
刽子手们都是心狠手黑之辈,不但要有胆量,还要有一定的技术。人的脖颈虽然较细,但因为其中有颈椎骨,再说人血的热度会使刀身弯曲,刽子手也要懂得砍头的窍门。
清朝咸丰年间一次处决五十多名海盗时,对一名海盗连砍好几刀还能砍下头来,就找来一条伐大树的大锯,两名刽子手对拉才锯断这名海盗的脖子。木匠用的大锯,也成了颈部的刑具。施用于颈部的刑具还有砍头刀、剑、戟、戈、铖和斧子等,表现方式都是残酷的将死刑犯的头颅砍掉。
3、腿部的控制
最初用于脚部的刑具是拘束行动自由的木墩,上古时候,民风淳朴,其后由于蚩尤惑乱天下,才把百姓给带坏了。那时跟着蚩尤的一帮子人无不做了盗贼,他们败坏道德,欺诈*邪,简直无恶不作。由于蚩尤是东方九黎族的首领,日子一久,九黎族的一些百姓养成傲慢无礼,不服从君命的习惯,社会上乱得不像话。发展到后来,连蚩尤的话都不听从了,为了维持九黎族的基本社会秩序,这时,蚩尤又不得不反过来,用刑罚去制服约束他们,从而创制了五种酷虐的刑罚。在厚木上凿穿两孔套在脚上,为防止犯人脱逃的木墩,被用来施刖刑……刖,今文作膑,《白虎通义.五刑》载:“膑,去膝盖骨也。”把犯人的两只脚伸入木墩的两孔中,使其却弹不得,然后揭去膝盖骨。此为旧五刑中的第一种肉刑。
周穆王以悲天悯人之心,斥责苗民的五虐之刑。为了安定百姓,稳定统治,要吕侯制定刑制,判案时必须两造具备,刑罚适中。《噬嗑》载:“屦校灭趾”校由交木二字组成。《说文解字》载:“交,交胫也。”两胫相交,使不能行动。可见校是系足的械具。与木墩相异之处是,校由两块木板相合于足踝处。因其罪过小,故用校禁锢两足而斩伤其趾。人有小过,校而灭其趾,使其惧怕不敢再犯。防微杜渐,止恶于初,既可使社会免遭更大的危害,也有利于教育挽救初犯者。
在历代使用中,校又称作桎,也有叫木脚镣的。古代拘禁犯人,使之手足和其他部位不能自由行动,以防止自杀,逃跑或暴动的械具,用在手足上的叫做桎梏,用在头颈上的叫做枷。由于三者早期都用木料制成,所以总称“三木”。从汉朝以后,金属所制的镣才逐渐普遍起来,铁制的脚镣刚开始称为“钛”,那是械在脚上的两个环形制品,告待到械住犯人以后,然后再在两者之间锁上铁锁,从而起到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行走自由并防止逃跑的作用。明朝规定“镣链环重三斤”。
在刑讯中施用于脚部的刑具,最著名的就是“夹棍”了。刑讯是动用刑具折磨以逼取口供的一种野蛮、落后的做法,但在古代一直很通行,并且写进法律规定,成为一种正当合理的审讯手段。
夹棍,也叫夹棒、脚棍、擅木靴等,是一种用木棍和绳索构成的夹压脚踝的刑具。使用这种刑具往往使受刑者腿部受重伤,甚至夹碎踝骨,造成残废。两根三尺多长的夹棍,在离地五寸处贯穿铁条,每根中间各有帮拶三副。刑讯的时候,把棍直竖起来,然后把犯人的脚放在中间,束紧棍上的三道绳子,再用一根棍贴紧脚的左面,使它不能移动,再用一根长六七尺,宽四寸的大杠,从脚的右面猛力敲足胫。敲不上二三百下,不但皮破血流,骨头也早已碎了。有的酷吏将石屑放于来棍之内,未曾收紧,痛已异常,并美其名曰“美膝裤”。使用这种办汉往往逼得受刑人屈招,铸成了大批冤假错案。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I. 中国机械产业发展史

我国机械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早期的传统机械;
中期的
近代机械;发展至今的现代机械。
1.传统机械
从杠杆、尖劈等原理的利用发展为对惯性、摩擦、弹性和重力等原理的利用。在制造工艺方面经历了由石器制造工艺向铜器和其他机械工艺的转变。这充分说明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机械技术已经形成并有了一定的发展。

春秋战国之汉代时期:这一时期铁器开始得到普遍使用,使古代机械在材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另外钢铁技术的产生、铸造、锻造和柔化处理等机械热加工技术在这时期都有很大的发展。标志我国传统机械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唐宋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机械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水利
机械有了新的发展,水动力方面应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明清时期:出现了技术含量高的机械制造,如郑和所乘宝船是古
代最大的远洋船舶,活塞风箱,风箱靠活塞推动和空气压力自动启闭活门,成为金属冶铸的有效的鼓风设备。千钧锚,制针用的冷拔钢丝等手工的高技术制作等。《天工开物》就是当时机械技术的见证。其记载了不少有关机械制造和产品性能的情况。
二、近代机械
近代机械发展这一时期主要开始标志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
中国开始开设机械制造学校,及机械制造工厂。
从1840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为近代时期,这期间中国的机械
工业逐步由手工业作坊式小生产,向使用动力机器的生产方式转变。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由封建统治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这个时期诞生的机械工业,从一开始就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中国最早使用动力的机械厂是外商办的;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机械厂是清政府经营的军火企业;中国民族资本创办的企业,一直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的压迫之下。
1854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久,外商在黄埔经营的船坞船厂增至5、6家。英美商人并纷纷在华东设立船舶修造厂,其中较大的有英商办的上海祥生船厂、耶松船厂和和丰船厂。
20世纪初,日本在东北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日俄战争后,在南满地区,开办了一批机械工厂。到20年代已有较大的铁路、造船、矿山机器等机械制造厂20多家。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于1906年扩建了接收帝俄的大连铁路工厂、抚顺煤矿机械厂 。1907年新建了沙河口铁路工厂。
1908年,川崎造船所扩建了接收帝俄在大连的船坞和工场,设大连分厂 ,至1914年已发展成为拥有日籍职工2800余人、中国工人1万余人的大型修造船厂,能修造5000吨级轮船。
1919年,美商在上海曾建立专为装配机器的慎昌工厂。美商对中国主要是输出机器设备,长时期占中国进口机器设备总额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所办机器厂较少。
到民国时期中国的机械发展又有了新的进展,1931年南京政府开
始筹备中央机械厂,其设备状况较强。另外当时中国也能仿制一些进度较高的机器,如自动缫丝机、钨丝拉细机等。民营机械厂也迅速发展,如新中工程公司、永利化学公司机器厂、大隆机械厂、顺昌机械产等等。都体现了中国机械工程的发展计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现代机械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近三十年来,我国的机械科学技术发展速度
很快。经过中国不懈的努力,中国机械工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综合实力的制造业,初步确立了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向机械产品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和成套化的趋势发展。在有些方面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就目前而言中国机械科学技术的成就是巨大的,发展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
“八五”期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明确提出要把机械工业、汽车工
业建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按照这一战略要求,原机械工业部会同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了《机械工业振兴纲要》,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要求用15年时间,到2010年基本实现机械工业的振兴,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九五”期间,机械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机械工业
产值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超过25%,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为国民经济提供了大量可靠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得到大量采用,同时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研制、制造重大、精密、成套装备的能力显著提高;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机械产品出口的迅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机械工业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场机制已在机械工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民营企业、乡镇企业成为机械工业发展的新兴力量。
“十五”期间是机械工业历史上发展最快、变化最迅速的时期。整个行业发展成绩喜人,亮点频现:产出规模增长迅猛、发展环境显著改善、产业结构变化喜人、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多年来中国机械工业的高位运行,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因此,大力发展机械工业,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去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促进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十一五”将为机械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众所周知,国家的每
一个五年计划都涉及到许多大型工程的建设,而每项工程都将率先拿出接近10%的总投资额做设备投资,其中机械设备就是最为重要的设备投资之一。由于设备投资提前进行,因此机械行业就在固定投资增长高潮到来前提前进入辉煌期,即未来若干年将是传统机械行业高速发展期。两大行业拉动机械产品需求。从行业关联性来看,由于汽车和航天产业是与传统机械保持最为紧密的两大行业,这两大行业的高速发展必然直接带动传统机械的大幅增长。
"十二五”期间市场需求预测、发展战略与指导思想、规划目标、
发展重点及主要任务、政策性建议和措施意见七个方面对行业发展状况和前景进行了阐述和规划。明确了推进我国工程机械产业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发展战略。提出通过5年努力,初步形成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主机产品、基础技术、功能部件的研发与制造体系,实现我国工程机械产业由粗放型、模仿型、数量型向科技创新、质量、工程机械行业早早地迎来了一场寒流效益型的转变。
这一时期还没有结束,我国的机械科学技术还将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只要我们能够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用好科技发展规律并勇于创新,我国的机械工业和机械科技一定能够振兴,重新引领世界机械工业的发展潮流。

J. 求机械加工及夹具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章

机械加工的发展史还要从机械发展来讲,三次的工业革命为历史的不同阶段!当机器制造机器开始时,机械加工行业开始不断兴起!机械行业的发展历程复杂,漫长!
人类成为“现代人”的标志就是制造工具。石器时代的各种石斧、石锤和木质、皮质的简单粗糙的工具是后来出现的机械的先驱。从制造简单工具演进到制造由多个零件、部件组成的现代机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几千年前,人类已创制了用于谷物脱壳和粉碎的臼和磨,用来提水的桔槔和辘轳,装有轮子的车,航行于江河的船及桨、橹、舵等。所用的动力,从人自身的体力,发展到利用畜力、水力和风力。所用材料从天然的石、木、土、皮革,发展到人造材料。最早的人造材料是陶瓷,制造陶瓷器皿的陶车,已是具有动力、传动和工作三个部分的完整机械。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再进而到铁器时代,用以吹旺炉火的鼓风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有足够强大的鼓风器,才能使冶金炉获得足够高的炉温,才能从矿石中炼得金属。在中国,公元前1000~前900年就已有了冶铸用的鼓风器,并逐渐从人力鼓风发展到畜力和水力鼓风。
15~16世纪以前,机械工程发展缓慢。但在以千年计的实践中,在机械发展方面还是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和技术知识,成为后来机械工程发展的重要潜力。17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在英、法和西欧诸国出现,商品生产开始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
18世纪后期,蒸汽机的应用从采矿业推广到纺织、面粉、冶金等行业。制作机械的主要材料逐渐从木材改用更为坚韧,但难以用手工加工的金属。机械制造工业开始形成,并在几十年中成为一个重要产业。
机械工程通过不断扩大的实践,从分散性的、主要依赖匠师们个人才智和手艺的一种技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有理论指导的、系统的和独立的工程技术。机械工程是促成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机械大生产的主要技术因素。
动力是发展生产的重要因素。17世纪后期,随着各种机械的改进和发展,随着煤和金属矿石的需要量的逐年增加,人们感到依靠人力和畜力不能将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英国,纺织、磨粉等产业越来越多地将工场设在河边,利用水轮来驱动工作机械。但当时的煤矿、锡矿、铜矿等矿井中的地下水,仍只能用大量畜力来提升和排除。在这样的生产需要下,18世纪初出现了纽科门的大气式蒸汽机,用以驱动矿井排水泵。但是这种蒸汽机的燃料消耗率很高,基本上只应用于煤矿。
1765年,瓦特发明了有分开的冷凝器的蒸汽机,降低了燃料消耗率。1781年瓦特又创制出提供回转动力的蒸汽机,扩大了蒸汽机的应用范围。蒸汽机的发明和发展,使矿业和工业生产、铁路和航运都得以机械动力化。蒸汽机几乎是19世纪唯一的动力源,但蒸汽机及其锅炉、凝汽器、冷却水系统等体积庞大、笨重,应用很不方便。
19世纪末,电力供应系统和电动机开始发展和推广。20世纪初,电动机已在工业生产中取代了蒸汽机,成为驱动各种工作机械的基本动力。生产的机械化已离不开电气化,而电气化则通过机械化才对生产发挥作用。
发电站初期应用蒸汽机为原动力。20世纪初期,出现了高效率、高转速、大功率的汽轮机,也出现了适应各种水利资源的水轮机,促进了电力供应系统的蓬勃发展。
19世纪后期发明的内燃机经过逐年改进,成为轻而小、效率高、易于操纵、并可随时启动的原动机。它先被用以驱动没有电力供应的陆上工作机械,以后又用于汽车、移动机械和轮船,到20世纪中期开始用于铁路机车。蒸汽机在汽轮机和内燃机的排挤下,已不再是重要的动力机械。内燃机和以后发明的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的发展,是飞机、航天器等成功发展的基础技术因素之一。
工业革命以前,机械大都是木结构的,由木工用手工制成。金属(主要是铜、铁)仅用以制造仪器、锁、钟表、泵和木结构机械上的小型零件。金属加工主要靠机匠的精工细作,以达到需要的精度。蒸汽机动力装置的推广,以及随之出现的矿山、冶金、轮船、机车等大型机械的发展,需要成形加工和切削加工的金属零件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要求的精度也越来越高。应用的金属材料从铜、铁发展到以钢为主。
机械加工包括锻造、锻压、钣金工、焊接、热处理等技术及其装备,以及切削加工技术和机床、刀具、量具等,得到迅速发展,保证了各产业发展生产所需的机械装备的供应。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机械产品的需求猛增。生产批量的增大和精密加工技术的进展,促进了大量生产方法的形成,如零件互换性生产、专业分工和协作、流水加工线和流水装配线等。
简单的互换性零件和专业分工协作生产,在古代就已出现。在机械工程中,互换性最早体现在莫茨利于1797年利用其创制的螺纹车床所生产的螺栓和螺帽。同时期,美国工程师惠特尼用互换性生产方法生产火枪,显示了互换性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这种生产方法在美国逐渐推广,形成了所谓“美国生产方法”。
20世纪初期,福特在汽车制造上又创造了流水装配线。大量生产技术加上泰勒在19世纪末创立的科学管理方法,使汽车和其他大批量生产的机械产品的生产效率很快达到了过去无法想象的高度。
20世纪中、后期,机械加工的主要特点是:不断提高机床的加工速度和精度,减少对手工技艺的依赖;提高成形加工、切削加工和装配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利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成组技术等,发展柔性加工系统,使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生产效率提高到近于大量生产的水平;研究和改进难加工的新型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成形和切削加工技术。
进入21世纪的今天,机械加工行业还是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经过2008年的经济危机之后,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偏向亚洲,以中国为领跑者,将越来越扮演着重要角色!

热点内容
轩辕剑数学 发布:2025-01-10 23:23:31 浏览:683
国泰君安2016暑期 发布:2025-01-10 22:30:34 浏览:624
师德锤炼典型案例 发布:2025-01-10 21:48:58 浏览:6
使徒的气息有什么用 发布:2025-01-10 21:42:23 浏览:748
东营泰贝尔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2025-01-10 19:59:16 浏览:443
八字教师 发布:2025-01-10 18:25:48 浏览:7
京东怎么样 发布:2025-01-10 18:11:48 浏览:81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发布:2025-01-10 17:32:48 浏览:86
文章说英语 发布:2025-01-10 14:10:08 浏览:972
华祺教育 发布:2025-01-10 13:53:42 浏览: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