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考试题
『壹』 高中历史必修1的考试题目
大题的话,出材料提的可能性较大。考点请参考高考考试说明
-------------------------------------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皇帝
门下省 尚书 中书省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摘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赵翼《蘑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4分)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4分)
1. (1)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分)门下省掌管国家政令的审批。(2分)
(2)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4分)元朝时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4分)
(3)只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2分)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2分)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2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是的演说”
请回答:
(1)请指出伯里克利执政的时间及职务。
(2)你是否赞成伯里克利演说的内容?请简要阐述理由。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法律的目的是在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人教版必修1P129
材料二 “我找不出任何理由,为什么罗马法律优于印度法律,假使不是有‘自然法’理论给了它一种与众不同的优秀典型”。
——亨利•梅因《古代法》
请问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罗马人制定法律的依据、目的是什么?
(2)亨利•梅因认为罗马法律成为优秀典型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述理论对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影响。
2、(1)公元前443年到公元前429年(或公元前5世纪);首席将军。
(2)不完全赞同。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的民主制度发展到很高的程度。表现在: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每个公民在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由民众组成的“陪审法院”拥有最充分的权力;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但是雅典“公民”由成年男子组成,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所以权力并不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3、(1)依据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目的是保证人类的自由和平等权利。
(2)有自然法理论。
(3)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都以罗马法中的自然法思想为基础,从中发展出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天赋人权”“权利平等”等口号。
4、材料一、恩格斯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说:“可以表明这种人权的特殊资产阶级性质的是美国宪法,它首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
材料二、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1)、材料一的观点是否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1787年美国宪法的看法?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国家制度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3)、结合上述两段材料谈谈你对欧美近代形成的代议制的看法?
4、 (1)正确。评价: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②反映人民群众权益的《权利法案》几年后作为修正案补充进宪法,承认了黑人奴隶制和黑人奴隶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
(2)虽然德国建立了议会,德国首脑(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帝国官吏及宰相);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立法权;德国皇帝可以召集或延期或结束两院,因此,德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是德国首脑拥有绝对的实权。
(3)资产阶级阶级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民主,但是其民主和自由都是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阶级性。
『贰』 三道高中历史题(请回答尽量详细)
1原因: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在中国的争夺加剧,需要调整利益关系
2原因:农业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以人力投入保证农业收入的状况得以改变。
影响:工商业获得发展的基础,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加,商业活动趋于繁荣
3从司马迁到司马光:社会背景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进一步加强,统治者对史学编纂的控制不断强化;治史目的上,从探索天道和人事的关系转向为帝王提供历史经验。取材和体裁上,从网络全书式的人物纪传转向以政治军事为主的、以朝代兴亡为主线的历史编 年,治史立场日益转向统治者。
从司马光到梁启超:社会背景上,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变革转型。历史学亦由传统史学 向现代史学转变;治史目的上,从为帝王提供历史经验转向为一般民众提供借鉴;取材更强调多样化,强调历史进化观,以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
『叁』 高中历史题
5 三个代表
11 不是很清楚,个人认为是官僚和宗教 (虽然高中我读的是历史)
13 波茨坦公告 澎湖列岛
16 民族资产阶级 官僚资产阶级
20 溥仪
25 西藏
6 A 我不同意其他哥们的看法,我选A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8 D 联合地主等阶级一起抗日
20 C
22 AB 如果只能选一个,答案是B
24 B
名词解释那些自己认真翻书吧,剩下靠自己吧 楼下真不厚道,直接复制我的答案……
『肆』 高中历史选择题
第一题选A,这是讽刺诗```
第二题其实5个都有的,
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太宗设明经,进士;武则天增加了科举取士的人数,而且还开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考,提高了科举取士的地位.
不过照这个题目,应该选D吧,毕竟后面几个皇帝比较侧重的是对科举制的完善
『伍』 高中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及方法
高中历史选择题解题思路之研究
历史学科是文综中比较重要的学科,从高考分值看100分,从学科本身的难度看,历史被称为文科中的物理,从国家对历史的程度看,现在以及高考改革之后,历史都是必修课,所以历史是文科生乃至高中生要重视的一门学科。
历史是一门科学,史料浩瀚无边,体系博大庞杂,今天高考里面,不是考哪个版本的历史教材,而是考的历史知识,历史分析能力,历史的学科素养,这也是很多学生无从下手的原因。史学强调论从史出,不同的史料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相反的结论,历史强调证据,一个观点需要多方面的史料论证,这在历史考试试题里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历史高考试卷分为两大部分:主观题与客观题,客观题12道选择题,每小题4分,这个分值不得了,错一个就是四分,如果客观题能全对,基本上历史高考高分没有问题了,可是从最近几年历史考试看,客观题得分并不是很理想,有的学生甚至只对几个,大大影响文综成绩。俗话说“得文综得高考,得历史得文综,得选择题得历史”,足见历史选择题的分量。选择题是小题,可分值不小。那么选择题如何才能做好?有没有方法?答案是有的。山大师范大学附中一位特级教师说,”高考题一定是可解之题”。根据这几年我对历史高考的研究,大概总结了这么几个类型的选择题:
一、熟悉当中考熟悉
熟悉当中考熟悉是指材料不陌生,给的选项的说法也不陌生,这样的题目最简单。因为材料和问题你都熟悉,难度较低,属于容易题。例如:
商朝王室设置”多贾“一职,为王室购买奇珍物品,管理王室商业,并允许多贾参与祭祀祖先的仪式;唐宋时期,设置市舶司,管理海上对外贸易。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 )
A海外贸易空前发达 B工商皆本思想发展
C商人地位不断提升 D重视对商业的管理
题干中给的材料涉及商代的商业是工商食官,商业属于国家行为,而且商人当时的地位不低;唐宋时期,国家设立市舶司,管辖海外贸易,这说明商业行为国家也非常重视,两则材料叠加,找出共性是两个时期国家都设立管理商业的机构,加强对商业的管理,答案D浮出水面。A海外贸易空前发达这个问题商代材料不反映,B工商皆本思想发展不符合封建时代的经济基本政策,封建时代重农抑商是不断强化的;封建时代社会阶级结构是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故而C也不对。我建议这样的题目用材料叠加法,选全面的就是正确选项。
二、熟悉当中考陌生
熟悉当中考陌生是指材料情景熟悉,而选项的说法有悖常理,和教材讲的主流观点不符。这样类型的题是考察历史学科素养的典型题目,能充分体现论从史出的学科思维,这种类型的目要敢于打破惯性思维,紧扣材料情景,严格从材料得出结论。例如:
第聂伯河水电站于1939年建成,该水电站由苏联和美国技术专家设计,美国通用公司承揽,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与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第聂伯河水电站的修建说明了( )
A斯大林模式蕴含新经济政策因素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
C美苏合作共同抵御经济大危机 D 苏联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
题干中的材料是熟悉的,第聂伯河水电站熟悉苏联的,1939年是熟悉的,二战爆发的时间,通过这两个熟悉我们否定了B和D选项,因为二战爆发,历史进入了二战时期,1939年斯大林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才形成三年之久,不可能改变体制,何况一直到苏联解体都没有改变这个体制。苏联是计划经济体制,不可能发生经济危机,恰是苏联借用危机大力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这正是新经济政策的运用,从而和A项是吻合的。A项的观点恰恰是和教材的观点是相反的,因此计划经济体制只是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不是政府不引进技术和资金,这是不矛盾的。
三、陌生当中考熟悉
陌生当中考熟悉是指材料情景不熟悉,而答案选项观点熟悉的题型,这类题和第二类题型难度相当,这类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有效信息和教材观点相衔接的能力。例如:
周朝机让之礼分为三种: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至于前;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这最能反映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血缘关系有亲疏远近之分
C礼乐制度及其复杂和繁琐 D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
这道题说的是周朝行礼,对于很多学生讲并不熟悉,可是答案的选项说法学生都知道,那么究竟选哪个?要看材料的内容,“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至于前;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在此可知有婚姻,无婚姻,同姓宾客,行礼有区别,有上下,意思直接指向答案D的说法。
四、陌生当中考陌生
这一类题目是指材料和答案说法都不熟悉,这类题最难,重在考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既要阅读捕捉有效信息,还要整体把握材料的逻辑思维,同时调动大脑中的历史时空知识储备,勘称难题,最近几年这类题目有所减少,但是仍然会出。例如:
诚信审判是罗马法的重要原则,最初的“依诚信”完全依赖当事人的宣言与承诺,具有浓厚的宗教誓言色彩,缺少实质性的法律审判;在之后的法律实践中,西塞罗将诚信更加具体化,可操作化,即用证据证明自己的“诚信”与“不明情况”。西塞罗的主张说明罗马法( )
A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B强调证据在法中的作用
C开始由人治走向法治 D具有灵活的法律特征
本题目说的是罗马法诚信审判要注重证据,使得诚信更加具体化,可操作化,这是材质中西塞罗解决原来实质性法律审判的缺陷的主张。诚然,关于诚信审判教材是一丁点都没有讲,但根据设问我们可以得出西塞罗注重证据在诚信审判中的作用。
总之,以上四大类也不能涵盖所得选择题类型,但是基本上可以看出解题的思路,关于选择题要多练,多总结,多思索,多归纳,多比较,形成类型系统,这样我们就有了套路,有了做题的方向。本人关于选择题的研究有些浮浅,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共勉!
『陆』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背大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提纲(专题一)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
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分封对象:王族(主体)、功臣、前代贵族
义务:a、定期朝贡; b、提供军赋和力役。
影响:a、加强了周王对全国的统治; b、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分裂割据埋下祸根。
2、宗法制:
概念:西周统治者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的政治制度。
特点: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尊敬祖宗 c、等级森严 d、以血缘关系维护政治关系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特点——a、神权与王权结合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关系 c、实行世袭制 d、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朝统一的意义:
意义——a、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秦朝统一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发展
1、皇帝制度:
创立者:秦始皇
特点:皇权至高无上
2、中央集权制:
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汉朝:实行郡国并立制度。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明清:实行内阁制度。
3、君权与相权:
秦朝:中央设三公,丞相是皇帝的政治助手,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汉朝: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又设“中朝”制约相权。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首脑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宋朝:设中书、门下分割相权;有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分散相权。
明朝: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
趋势——皇权逐步加强,相权逐步削弱,直至废除。
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实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
4、监察体制:
秦朝——御史大夫 汉朝——汉武帝设刺史 其他——御史台、都察院等。
5、选官制度:
演变: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评价——积极:a、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行政效率。
c、有利于读书风尚和“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
d、是一种比较公平、公正的选官制度
e、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消极:a、考试科目、内容仅限于儒学经义范围。
b、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抑制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不利于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丞相制度的废除:
原因——历史上,相权妨碍皇权
措施——废丞相,权分六部
影响——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以君权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b、导致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导致国家政务集于皇帝一身
2、明朝内阁与近代西方内阁制度的不同:
不同——a、近代西方的内阁制度,是防止专制独裁,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b、明朝内阁制,是为皇帝提供参考意见,并无决策权。它是皇权专制的产物,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可见,它们名称相同,本质不同。
2、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