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知识
① 考研专硕,考成都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需要哪本专业书,知识点有哪些
摘要 2021成都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参考书目 正文
② 环境化学相关书籍
《环境学》第一版是02年出版的,第二版是09年底重编,是目前最新的版本版,单从外观上看第二权版要比第一版厚很多,它吸收了近年来作者领衔完成的环境学系列专著和环境调控系列专著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为主线,分环境问题篇、环境学原理篇、环境调控篇三篇展开论述。环境问题篇共7章,描述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事实,环境学原理篇共5章,阐述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环境调控篇共5章,论述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调控的基本策略。是第一版的补充,知识更全面新颖!
③ 环境化学的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学习指南
第一节 环境化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环境污染和环境污染物
二、环境科学与环境化学
三、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四、环境自净
五、生物圈
第二节 环境化学简介
一、环境化学的任务及研究内容
二、环境化学与相关环境学科的关系
阅读材料环境的化学污染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学习指南
第一节 大气环境化学基础知识
一、大气的组成
二、大气层结构
三、大气温度层结
四、大气稳定度
五、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
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影响和危害
一、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
二、大气污染的影响及其危害
三、大气污染物浓度表示法
第三节 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
一、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
二、大气中重要自由基的来源
三、硫氧化物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
四、氮氧化合物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
五、碳氢化合物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
六、光化学烟雾
第四节 几个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
一、酸性降水
二、温室效应
三、臭氧层破坏
四、室内空气污染
五、汽车尾气污染
第五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阅读材料居室环境污染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学习指南
第一节 水环境化学基础
一、天然水的基本特性
二、天然水体中的化学平衡
三、水体污染及水体污染源
四、水体的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
第二节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一、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途径
二、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第三节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一、水体中的氧平衡模型
二、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三、难降解有机物在水体中的行为
第四节 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一、水体富营养化类型及富营养化程度判别标准
二、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阅读材料水体污染与人体健康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
学习指南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一、土壤的形成和剖面形态
二、土壤的组成
三、土壤的性质
第二节 土壤环境污染
一、土壤环境污染
二、土壤环境污染的主要发生途径
第三节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一、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因素
二、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一般规律
三、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四、土壤主要重金属污染防治简介
第四节 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一、农药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一般规律
二、土壤环境中化学农药污染的防治
第五节 其他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一、酚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二、氟在土壤中的迁移与累积
阅读材料绿色食品基础知识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转化
学习指南
第一节生物污染和生物污染的主要途径
一、生物污染
二、植物受污染的主要途径
三、动物受污染的主要途径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
一、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二、污染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
第三节 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
一、生物富集
二、生物放大
三、生物积累
第四节 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降解转化作用
一、微生物的生理特征
二、生物酶的基础知识
三、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四、微生物对重金属元素的转化作用
第五节 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污染物质的毒性
二、有毒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有毒有机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阅读材料环境对基因的作用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的特性及其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
学习指南
第一节 重金属类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
一、汞
二、铅
三、砷
第二节 有机污染物
一、有机卤代物
二、多环芳烃
三、表面活性剂
四、亚硝胺
阅读材料环境与人体健康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环境化学研究方法与实验
学习指南
第一节 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
一、环境化学实验室模拟方法
二、环境化学的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研究方法
三、环境化学图示研究方法
第二节 环境化学实验
实验一硫酸盐化速率的测定(碱片?重量法)
实验二 碳酸种类与pH值关系的测定
实验三 河流中水的纵向扩散系数的测定
实验四 天然水的净化
实验五 污水简易处理趣味实验
实验六 硬水的软化实验
实验七 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测定
实验八 生物样品中氟的测定
实验九 吸附实验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附录
附录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摘录)
附录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摘录)
附录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摘录)
参考文献
④ 跨专业考环境学研究生,专业课是环境化学。有高中的化学底子够吗,还需要储备什么基础知识,谢谢各位了
高中的底子是一方面,这个也很重要的,是之后学好环境化学的基础。环境化学也没有太难,和高中化学还是有很深的联系的,如果你高中化学学的好的话,环境化学对你来说应该不是问题的,只要用心拾回你的知识,还是挺容易的。专业课你也需要补一下的,但是也不要有太多的压力。我也学过环境化学,觉得那些知识还是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都是基于高中化学的反应原理的。好好加油,祝你好运(*^__^*)
⑤ 如何认识环境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如何认识环境化复学知识的重制要性
高中的底子是一方面,这个也很重要的,是之后学好环境化学的基础。环境化学也没有太难,和高中化学还是有很深的联系的,如果你高中化学学的好的话,环境化学对你来说应该不是问题的,只要用心拾回你的知识,还是挺容易的。专业课你也需要补一下的,但是也不要有太多的压力。我也学过环境化学,觉得那些知识还是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都是基于高中化学的反应原理的。好好加油,祝你好运(*^__^*)
⑥ 环境科学专业主要是学习些什么课程
环境科学专业主要课程:
生态学、环境学、环境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环境质量及评价、环境仪器分析、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管理与环境法、环境信息系统等。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6)环境化学知识扩展阅读
环境科学专业发展前景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除少数人进入研究生层次继续深造之外,大多数人进入各级环境理论研究机构和生产部门担当研究或咨询人员。
在大气、海洋、交通、工业、农业、医学、军事等领域均有广泛分布,在对污染治理、环境规划、人口问题等重大课题上发挥骨干作用。其工作性质涉及学科体系的理论研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方面。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近二三十年来发展极为迅速,它几乎与自然、社会的一切学科有联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更加密不可分,故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相当广泛。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政治改革的转型时期,社会生产方式需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中涉及到节约能源、提高效益,就不得不与环境问题挂钩。
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作为国家基本国策之一,也迫切要求环境科学的相应发展,故国家加强了这方面的扶持力度,理论方面的许多项目被列为重点研究项目。
目前国家对本专业毕业生采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原则,从当前现状来看,不论选择从事环境理论研究和在生产部门从业,都是很不错的,收入中等,并随工作单位的不同享有不同的其他待遇。本专业高层次人才会有相当丰厚的待遇,并且从整个环境事业来看,从业人员的收入正在日渐提高。
⑦ 从环境化学角度描述铅在水环境中有哪些迁移转化行为
谈重金属铅在水体中的迁移与转化特征
一,前言
铅是一种重金属,由铅组成的盐类大部分是不溶于水的,当水体中铅的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就会对人体、渔业、农业灌溉等等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铅在人体内富集可以使铅中毒。伴随着社会上出现的一系列铅污染问题,例如儿童铅中毒、孕妇铅中毒等,科学家对铅的了解和研究进一步的加深。水圈与大气圈和岩石圈共同组成了生物圈,可见水环境的重要,铅在水体中的迁移与转化也必然随之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
二,铅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
关于铅元素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一般按其总量分为“可溶态”和“颗粒态”,一些+2价铅和+4价铅离子都是可溶态的,可溶态的铅毒性较大,可以为人、生物直接吸收,储积性强。悬浮物和沉积物中的铅是颗粒态的。
三,铅在水体中迁移转化的类型和规律
和其他重金属一样,铅在水体中不能为生物所降解,只能产生各种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分散和富集,这就是铅的迁移与转化,按照其运动的形式可以分为机械迁移转化、物理化学迁移转化、生物迁移转化。⑴对于铅的机械迁移转化,主要是铅在水体中被包含于矿物质或是有机胶体中,或是被吸附在悬浮物上,以溶解态或是颗粒态的形态随水流迁移转化。⑵铅在水体中的物理化学迁移转化主要分为沉淀作用、吸附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在此笔者详细的讨论一下其转化过程。从高中的知识我们知道铅盐的溶解度都非常小,在偏酸性的水体中Pb 的浓度被PbSO 和PbS等限制着,水体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Pb +SO ─PbSO (沉淀),Pb +S ─PbS(沉淀),生成的PbSO ,PbS不溶于酸;在偏碱性的水体中铅的浓度受Pb(OH) 的限制,Pb(OH)─Pb + 2OH ,此反应是可逆的,水中OH 较多,使得平衡向逆向移动,又水解反应Pb +2H O─Pb(OH)+H ,OH 中和H 使得平衡向正向移动。另外铅离子在水体中会发生络合反应生成一些络合物,所以铅通过沉淀作用可以使铅在水体中的扩散速度和范围得到限制。铅离子带正电被水中带负电的胶体吸附,发生聚沉现象,这也如沉淀作用有着相同之处,最后大量的铅沉积在排污口的底泥中,实现了铅从水体转化到表层沉积物中,在一些反应中会转化为其他形式,同时表层沉积物中的铅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释放到水体中,形成二次污染,所以沉积处也就形成了又一个潜在的污染源。谈及铅的氧化还原,首先可质铅在水体中一般以2价铅离子和4价铅离子存在,4价铅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产生的2价铅比较稳定,这样使得造成的危害相对减少。⑶说到生物迁移转化不得不提食物链和富集作用。铅在生态中通过生物的新陈代谢迁移,食物链是其重要的方式,铅不仅可以从食物链的一级转化到另一级,而且转化过程中对铅元素又逐级放大的作用,其浓度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是一个倒金字塔型,能量传递经过的营养级越多,浓度放大的比例就越大,在水体中植物通过根系从底泥中吸收化学态铅,一些植食类动物消化后铅就在体内富集,当此类动物营养转化倒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时,铅也随之得以富集,就这样随着食物链铅一级一级的富集,当营养剂到达人时,铅的浓度已经相当高了,从而会对人产生极大的危害。
四,影响铅在水体中迁移转化的因素
影响铅在水体中迁移转化的因素又很多种,从铅自身的角度讲,铅存在的形态和价态是一个关键因素,从外界条件讲影响因素有温度、水体的酸碱性、DO、有机质等。关于铅自身形态价态和水体的酸碱性在前面已经讲过。溶解氧(DO)的含量可以影响水体中氧化还原电位,对于铅而言,氧可以使铅氧化从而改变铅存在的形态及溶解度等,从而迁移性和毒性。关于温度的影响,先讲一下重金属的吸附,重金属在固体颗粒上的吸附是一个放热过程,解吸是一个吸热过程,当温度升高时,有利于重金属的解吸,重金属铅就会从吸附态变成自由态,所以一般在夏天河流的底物向水体中释放更多的重金属包含大量的铅。有机质一般处于沉积物的表层里,有较高的吸附性,其中一些物质如有机酸会与铅离子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络合物和胶体悬浮物,从而影响铅的迁移转化。综上所述,铅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受各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
五,铅对人体的危害
铅在重金属中的毒性是最大的一个,它作用于人体的各系统和器官,并以神经毒性为主。在人体内对许多器官和生理功能产生危害,其危害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⑴铅对人的神经系统又损害作用,它会使神经发生变性阻碍神经冲动的传递。⑵铅对人体消化系统又很大影响,因为铅会对肝脏的损害十分大,会造成肝硬化或是肝坏死。武汉大学以前的水是由东湖供给的,后来几名武大老师最后患肝癌,这也与铅的毒性又密切的联系。⑶铅对骨髓造学系统产生破坏作用,由于铅抑制相关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血红素,使红细胞内的钠、钾、水脱失,造成中毒性贫血。⑷铅对免疫系统的危害也很大,它会使白细胞减少,包细胞的吞噬作用下降,从而降低了机体免疫功能。
六,个人感想与看法
上述的讨论中笔者讲到了铅的富集,重金属是以食物链的方式伴随营养的传递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富集,能量级越高,重金属在机体内的浓度就会越高,而人作为坐高营养级不是深受其害吗?在此笔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从生物学的角度,肉类食品所含人类必需氨基酸十分齐全,植物虽然不齐全,但是几种不同种类的植物食品加起来也是十分齐全的;从生态学的角度,大家都知道能量传递的效率只有10%到20%,人们直接从低营养级摄取能量可以大大的减少能量的耗散;从环境学的角度,在上面已讲到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能量的富集比列与能量传递效率是互导关系,人们直接从低营养级获取能量会大大的降低重金属(当然也包括铅)的富集。综合上面所讲,笔者认为在当今物质生活逐渐提高的今天也要大力倡导人们以低营养级植物为主要食品。
武汉大学正处于东湖之滨,前几十年的东湖和现在的东湖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笔者第一次看到东湖是在刚来到武大的第二天,看到东湖之后不禁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沿东湖行走可以看到有一些死鱼漂浮在湖上,联想到主题重金属,东湖水环境的破坏也与这些重金属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伴随改革开放,工业的兴起,东湖也随之成为了他们的牺牲品,微量元素的大量排放,在湖里不断的富集,而湖里的水不能流动导致这些包括重金属在内微量元素不能很好的进行机械迁移转化,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闭一些工厂是又一定作用的,但是如何彻底的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大胆的假设,不知道想法是否合乎逻辑,东湖和长江相隔便不是很远,在武昌的下方还有水环境相对较好的汤逊湖,笔者认为可以选择适当的地方挖两条人工河,一条连接长江和东湖,一天连接长江和汤逊湖,这样东湖以及汤逊湖的水体就可以相对流动起来,这样在湖里沉积的重金属就可以很好的进行机械迁移与转化,从而可以较彻底的改善两湖的水环境。
七,结束语
当我们了解了铅的迁移转化规律,危害及存在形式等等以后,按照这些规律,我们可以科学的,有目的的对水体进行预防和治理,伴随社会上的一系列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人们也逐渐认识到铅污染带来的不可逆转的后果,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提高,人们也越来越熟悉和掌握铅的处理技术,在积极治理的同时,倡导和推广无铅污染的工艺生产技术,从根源上降低铅污染,从根本上使人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⑧ 论目前较重要的环境化学研究项目
研究项目为:
1、研究污染物。主要是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的基本规律,形成环境污染化学这一介于环境科学与化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分支学科。
2、环境分析。研究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成分及其定量分析方法,形成环境分析化学,简称环境分析,它是环境化学的分支学科。
3、化学性质的迁移。研究环境中天然的和人为释放的化学性质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与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的关系,形成环境地球化学,它是介于环境与地球化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分支学科。
编辑推荐:
《环境化学》自出版以来,陆续为全国各类高等院校环境化学、环境工程以及化学、农学等专业广泛采用。教材加印若干次,受到社会好评,并于1999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环境化学》(第2版)密切结合我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
在介绍基本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反映本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本书基本涵盖环境所有介质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包括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等,知识覆盖面广,条理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