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的历史
⑴ 上海的黄浦江介绍
黄浦江是上海的地标河流,流经上海市区,将上海分成浦西和浦东。黄浦江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在上海市中心外白渡桥接纳吴淞江(苏州河)后在吴淞口注入长江,是长江汇入东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
黄浦江全长约113公里,河宽300至770米。黄浦江始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峰的淀山湖,淀山湖接纳了上游太湖流域的众多来水。“浦”是古吴语中河的意思,一般多指人工河。黄浦江下游曾被称为黄歇浦和春申江,有说法认为是因为上海曾为战国楚春申君黄歇的封地。
(1)黄浦江的历史扩展阅读:
水系组成
1、太浦河
太浦河位于青浦区西南部。因沟通太湖和黄浦江,故名。1958~1991年在天然湖荡的基础上人工开挖连接而成。西起江苏省吴江市庙港乡太湖东岸,东至青浦区金泽镇池家港村入上海市境,在练塘镇南大港处与西泖河相接
2、小涞港
小涞港位于青浦区、松江区、闵行区界。南起淀浦河,北迄蟠龙塘。长约8公里。原名小来浦,一作小涞浦。历史上以竹冈塘与蒲汇塘交汇处以北称小涞浦。
3、泖河
泖河位于青浦区东南部和松江区邻接处。河道昔宽如湖,原名泖湖,又名团(一作圆)泖,为"华亭三泖"(团泖、大泖、长泖)之一。西北于青浦县练塘镇东方红大桥处接拦路港,东南至松江区石湖荡镇泖河村与小斜塘相连。
⑵ 黄浦江有什么历史故事
黄浦江的传说
滔滔的黄浦江不仅是上海灿烂文化的象征,也是上海历史的见证。
古往今来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在黄浦滩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黄浦江是历史上最早人工开凿疏浚的河流之一,它源于青浦县的淀山湖,至吴淞口入长江,全长114公里,宽约400米。
黄浦江贯穿上海百里港区,虽无名山秀岭可供观赏,但却有其独特的韵味。
明清时,“黄浦秋涛”为沪城八景之一,农历八月十八在陆家嘴可见“银涛壁立如山倒”之景。
近年来,黄浦江中游有越江隧道,上游的松江县车墩、叶榭间有黄浦大桥。
关于黄浦江的开凿,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上海曾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其中央蜿蜒流淌着一条浅河。
雨水多了,就泛滥成灾;雨水少了,又河底朝天。
人们深受其害,咒之为“断头河”。
战国时楚令尹黄歇来到这“断头河”河畔,不辞辛劳地弄清其来龙去脉,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长江口,一泻而入东海。
从此大江两岸,不怕旱涝,安居乐业。
人们感激黄歇的恩德,便将这条大江称作黄歇江,简称黄浦。
后来黄歇被封为春申君,便又名春申江。
春申君黄歇为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食客三千,门庭若市。
据清同治《上海县治》记载,明永乐中户部尚书夏原吉疏浚大黄浦,汇合吴淞江,通范家浜至吴淞口入海,始成今日的黄浦江。
黄浦江的故事
1908年正是光绪末年,黄浦江两岸是满目疮痍,帝国主义的兵舰商船在黄浦江里横行霸道,船民常信根的小舢板被英国客轮撞毁。
常信根无法生活,只得经人介绍到造船厂工作,受到外国把头的欺压。
黄浦江水日夜流,转眼改朝换代到了民国。
常信根的儿子常桂山长大成人,他也在造船厂当上了造船工人。
不久,北伐军逼近上海, *** 领导上海工人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配合北伐军与军阀展开斗争。
常桂山在 *** 员李德发的引导下,积极参加了工人运动,受到革命教育。
同时,他认识了 *** 区委领导方振海和 *** 员、青年女工杨招弟。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李德发没有来得及告诉常桂山与党组织联络的办法,就牺牲了。
常桂山非常苦闷,他终于与方振海、杨招弟接上了联系,继续忠实地为党工作。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人民群众义愤填膺,要求抗日。
但 *** 反动派却倒行逆施,调动军队大肆剿共。
*** *** 命令造船厂生产三艘炮艇,开往江西苏区围剿 *** ,造船厂老板欺骗工人说是为了打日本。
常桂山让工人兄弟 *** ,却因不善于发动群众而失败。
他总结了教训,自己在斗争中得到成长。
他与杨招弟在斗争中建立了感情,成为了一对革命伴侣。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鬼子占领了上海,常信根不愿为鬼子干活,愤然离去。
常桂山接受党的指示,坚持留在工厂里。
常信根以为儿子心甘情愿为鬼子干活,对他十分不满。
夜晚,常桂山偷偷进入工厂,破坏敌人的炮艇。
常信根了解真相后,十分感动。
常桂山和战友完成沉船任务后,遭到敌人的追捕,常信根化装成三轮车夫,将他们救走。
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了,常信根高高兴兴地来到船厂上班。
但换汤不换药的 *** 反动派勾结美帝国主义,照样骑在工人头上,物价飞涨,工人们已经无法生活。
常桂山带领工人闹 *** ,杨招弟组织女工们前来支援,被反动派逮捕。
工人们坚持进行斗争,迫使工厂主接受了条件, *** 取得了胜利,杨招弟也被党营救出狱,送到了解放区。
解放前夕, *** 企图把工厂的重要设备运到台湾,将船厂炸毁。
常桂山和工人们拼着性命保护了工厂,使敌人灰溜溜地从黄浦江上逃跑了。
解放了,常桂山一家变了,工厂变了,一条条新船下水了。
当一条万吨轮船举行下水典礼的时候,观礼台上的人群欢声雷动。
常桂山多年来的愿望,也是中国人民的愿望,终于在中国 *** 的领导下实现了。
⑶ 上海的黄浦江介绍
黄浦江(简称黄浦、浦江),旧称黄歇浦(简称歇浦)、春申江(简称申江),是上海市界内最大河流,被称为“上海的母亲河”。
黄浦江将上海分割成了浦西和浦东,两岸分别形成了举世知名的外滩以及陆家嘴金融中心等上海重要地标。
黄浦江全长约114千米,河宽300-700米,终年不冻,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它始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峰的淀山湖,在吴淞口注入长江,是长江入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
黄浦江上游接纳太湖流出的诸河,是太湖向东海泄水的主要通道,现时78%的太湖入海径流通过黄浦江排入东海,主要有淀山湖、太浦河、红旗塘、上海塘等四大主要水系。
主要支流包括吴淞江、蕰藻浜、川杨河、淀浦河、大治河、斜塘、园泄泾、大泖港。浦东、浦南地区临海,以川杨河、大治河、金汇糖、紫竹塘等河道引黄浦江水灌溉当地土地。
黄浦江市区段水深10米左右,最深处17米左右,曾是上海航运业的核心水道,有著名的十六铺码头。如今其航运地位逐渐被深水海港取代,不过巨潮港至吴淞口段航道深度仍维持8.2米以上,松浦大桥以下常年通行3000吨级海轮,5000吨级海轮可直达闵行,2万吨级海轮可抵吴泾,5万吨级海轮可通过徐浦大桥。
(3)黄浦江的历史扩展阅读:
历史——
明代以前,吴淞江(苏州河)曾是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黄浦江(鸦片战争前名“黄浦”)是其支流。当时的吴淞江下游大致从北新泾经今曹杨新村至潭子湾向东北接虬江路至虬江码头,再沿今复兴岛以北段黄浦江出大跄浦口(后改称吴淞口)汇入长江。
而当时的黄浦原经上海浦在今嘉兴路桥附近流入吴淞江。明初时,因吴淞江淤浅严重,黄浦口淤塞不通,当时的户部尚书夏元吉疏浚吴淞江南北两岸支流,引太湖水入浏河、白茆直注长江,又疏浚上海县城东北的范家浜,使黄浦从今复兴岛向西北流至吴淞口入注长江,此后吴淞口实际成了黄浦口,故有“黄浦夺淞”之说。
据清同治《上海县治》记载,明永乐中户部尚书夏原吉疏浚大黄浦,汇合吴淞江,通范家浜至吴淞口入海。海瑞主持在古东江(时通称横潦泾)金汇港口东侧修坝建闸港,使上游来水大多北折改走黄浦,冲刷了吴淞江下游河床,使吴淞江淤积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而“三江”之一的吴淞江也成为黄浦的支流。横潦泾水北流后始成今日的黄浦江,同时仅有少量来水过闸港走旧水道直接入海,使古东江下游河道不断淤积,以后这段河道也通称闸港。
⑷ 上海黄浦江的来历
关于黄浦江的开凿,有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上海曾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其中央蜿蜒流淌着一条浅河。雨水多了,就泛滥成灾;雨水少了,又河底朝天。人们深受其害,咒之为“断头河”。
战国时楚令尹黄歇来到这“断头河”河畔,不辞辛劳地弄清其来龙去脉,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长江口,一泻而入东海。从此大江两岸,不怕旱涝,安居乐业。
人们感激黄歇的恩德,便将这条大江称作黄歇江,简称黄浦。后来黄歇被封为春申君,便又名春申江。
南宋出现记载,曾名黄浦塘、黄浦港、黄浦、大黄浦,清代始称黄浦江,别名黄龙浦、黄歇浦、春申浦等。
(4)黄浦江的历史扩展阅读
明代以前,吴淞江(苏州河)曾是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黄浦江(鸦片战争前名“黄浦”)是其支流。当时的吴淞江下游大致从北新泾经今曹杨新村至潭子湾向东北接虬江路至虬江码头,再沿今复兴岛以北段黄浦江出大跄浦口(后改称吴淞口)汇入长江。
而当时的黄浦原经上海浦(今虹口港)在今嘉兴路桥附近流入吴淞江(此处曾称黄浦口)。明初时,因吴淞江淤浅严重,黄浦口淤塞不通,当时的户部尚书夏元吉疏浚吴淞江南北两岸支流,引太湖水入浏河、白茆直注长江(“掣淞入浏”),又疏浚上海县城东北的范家浜(即今黄浦江外白渡桥至复兴岛段),使黄浦从今复兴岛向西北流至吴淞口入注长江,此后吴淞口实际成了黄浦口,故有“黄浦夺淞”之说。
据清同治《上海县治》记载,明永乐中户部尚书夏原吉疏浚大黄浦,汇合吴淞江,通范家浜至吴淞口入海。海瑞主持在古东江(时通称横潦泾)金汇港口东侧修坝建闸港,使上游来水大多北折改走黄浦,冲刷了吴淞江下游河床,使吴淞江淤积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而“三江”之一的吴淞江也成为黄浦的支流。横潦泾水北流后始成今日的黄浦江,同时仅有少量来水过闸港走旧水道直接入海,使古东江下游河道不断淤积,以后这段河道也通称闸港。
⑸ 上海黄浦江有多长历史了
黄浦江(常误写为“黄埔江”),始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峰的淀山湖。淀山湖接纳了上游太湖流域的众多来水,有人认为黄浦江的水源于浙江安吉龙王山,但淀山湖以上的河流不能称之为黄浦江。黄浦江全长约113千米,河宽300-700米,终年不冻(除清朝时期,有过冰冻记录),是中国上海重要的水道。在吴淞口注入长江,是长江入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它流经上海市区,将上海分割成了浦西和浦东。
⑹ 黄浦江在古代称什么
黄浦江是长江口支流。在上海市境内。旧称黄浦,别称(黄)歇浦、春申江,因旧时讹传为战国楚春申君黄歇疏浚而得名,发源于太湖,东流经青浦区淀山湖,出湖后到闵行区邹家寺嘴折向北流,是历史上太湖水排泄入海的“三江”水道之一,古称“东江”、“横潦泾”。在上海市中心白渡桥,接纳吴淞江(苏州河),到吴淞口注入长江。
黄浦江是历史上最早人工开凿疏浚的河流之一,它源于青浦县的淀山湖,至吴淞口入长江,全长114公里,宽约400米。黄浦江贯穿上海百里港区,虽无名山秀岭可供观赏,但却有其独特的韵味。
明清时,“黄浦秋涛”为沪城八景之一,农历八月十八在陆家嘴可见“银涛壁立如山倒”之景。近年来,黄浦江中游有越江隧道,上游的松江县车墩、叶榭间有黄浦大桥。
关于黄浦江的开凿,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上海曾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其中央蜿蜒流淌着一条浅河。雨水多了,就泛滥成灾;雨水少了,又河底朝天。人们深受其害,咒之为“断头河”。战国时楚令尹黄歇来到这“断头河”河畔,不辞辛劳地弄清其来龙去脉,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长江口,一泻而入东海。从此大江两岸,不怕旱涝,安居乐业。人们感激黄歇的恩德,便将这条大江称作黄歇江,简称黄浦。后来黄歇被封为春申君,便又名春申江。
春申君黄歇为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食客三千,门庭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