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理
⑴ 青岛的地理环境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其中,山地约占青岛市总面积(下同)的15.5%,丘陵占2.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青岛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
青岛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东北缘和胶莱凹陷区中南部。区内缺失整个古生界地层及部分中生界地层,但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层发育充分,在青岛市出露十分广泛。岩浆岩以元古代胶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状花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岗闪长岩和崂山式花岗岩为主。市区全部坐落于该类花岗岩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良。本区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自第三纪以来,区内以整体性较稳定的断块隆起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 青岛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条,均为季风区雨源型,多为独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较大河流33条,按照水系分为大沽河、北胶莱河以及沿海诸河流三大水系。
大沽河水系,包括主流及其支流,主要支流有小沽河、五沽河、流浩河和南胶莱河。大沽河是青岛市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招远市阜山,由北向南流入青岛,经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和城阳,至胶州南码头村入海。干流全长179.9千米,流域面积6131.3平方千米(含南胶莱河流域1500平方千米),是胶东半岛最大水系。大沽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61亿立方米。该河20世纪70年代前,径流季节性较强,夏季洪水暴涨,常年有水;之后,除汛期外,中、下游已断流。
北胶莱河水系,包括主流北胶莱河及诸支流,在青岛境内的主要支流有泽河、龙王河、现河和白沙河,总流域面积1914.0平方千米。北胶莱河发源于平度市万家镇姚家村分水岭北麓,沿平度市与昌邑市边界北去,于平度市新河镇大苗家村出境流入莱州湾。干流全长100千米,流域面积3978.6平方千米。该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5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24千克/立方米。
沿海诸河系,指独流入海的河流,较大者有白沙河、墨水河、王哥庄河、白马河、吉利河、周疃河、洋河等。 按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地分类系统,青岛市土壤主要有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盐土等5个土类。
棕壤,面积49.37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59.8%。是青岛市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及山前平原。土壤发育程度受地形部位影响,由高到低依次分为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等3个土属。棕壤性土因地形部位高、坡度大、土层薄、侵蚀重、肥力低,多为林、牧业用;棕壤和潮棕壤是青岛市主要粮食经济作物种植土壤。
砂姜黑土,面积17.69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21.42%。主要分布在莱西南部、平度西南部、即墨西北部、胶州北部浅平洼地上。该类土壤土层深厚,土质偏粘,表土轻壤至重壤,物理性状较差,水气热状况不够协调,速效养分低。
潮土,面积14.49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17.55%。主要分布在大沽河、五沽河、胶莱河下游的沿河平地。因距河道远近不同,土壤质地、土体构型差异较大。近海地带常受海盐影响形成盐化潮土,土壤肥力和利用方向差异较大。
褐土,面积6333.33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0.77%。零星分布在平度、莱西、胶南的石灰岩残丘中上部。
盐土,面积3666.67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0.44%。分布在各滨海低地和滨海滩地。 青岛市行政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平方千米) 城镇化率
(%) 常住人口
(万人)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政府驻地市南区3702023010054.4818160.00宁夏路286号市北区37020366100102.0715465.15延吉路80号黄岛区370211209680139.26664.41长江中路369号崂山区3702123968037.95958.33仙霞岭路18号李沧区3702139810051.245228.57黑龙江中路615号城阳区3702145538073.721333.09正阳中路201号胶州市370281131368.084.31696.78北京路1号即墨市370282178058.1117.72681.64振华街140号平度市370283316752.8135.74428.74长江路1号莱西市370285156858.175.02492.90 北京中路105号 1949年6月 青岛解放后,全市划分为七区:市南区、市北区、台西区、台东区、四沧区、李村区、浮山区。1951年8月 市区调整为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方、沧口六区。1954年7月 撤销浮山区,其区域分别划分给市南、四方、崂西和李村区管辖。1958年9月 胶南县、胶县、即墨县划归青岛市管辖。至此,全市共辖7区3县,即市南区、市北区、台东区、台西区、四方区、沧口区、崂山郊区和胶县、胶南县、即墨县。1961年10月 崂山郊区改建为崂山县,崂山县的行政区域为原崂山郊区辖区,仍归青岛市管辖。1963年2月 撤销台西区,所辖区域分别划入市南、市北。1979年1月 设立青岛市黄岛区。1983年10月 平度县和莱西县划归青岛市管辖。至此,全市划为六区六县:市南区、市北区、台东区、四方区、沧口区、黄岛区和崂山县、即墨县、胶县、胶南县、莱西县、平度县。1987年2月 撤销胶县设立胶州市。1988年11月 撤销崂山县设立崂山区。1989年7月 撤销平度县设立平度市,撤销即墨县设立即墨市。1990年12月 撤销胶南县设立胶南市。至此,青岛市所辖5个县全部撤县设市(县级),成为全国第一个市管市的城市群。全市划为七区五市:市南区、市北区、台东区、四方区、沧口区、黄岛区、崂山区和胶州市、即墨市、平度市、胶南市、莱西市。1994年5月 青岛市区行政区划作重大调整,撤台东区、沧口区,设立城阳区、李沧区,各区区域也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形成现在的七区五市: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1、市北区及四方区部分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新的市北区;崂山区一部分设立新崂山区,一部分设立城阳区,一部分与沧口区合并设立李沧区2、撤销台东区,其行政区域并入市北区;将四方区的吴家村、错埠岭2个街道办事处,崂山区李村镇的杨家群、河马石、夹岭沟、曲家庵子4个村和中韩镇的7号线以西的区域划归市北区。3、撤销青岛市沧口区,设立李沧区。将原沧口区的四流中路、振华路、晓翁村、四流庄、永安路、营子、板桥坊、楼山后8个街道办事处和楼山乡、崂山区李村镇张村河以北的区域划归李沧区。
2012年11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青岛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山东省政府发出《关于调整青岛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决定对青岛部分行政区划实施调整:撤销青岛市市北区、四方区,设立新的青岛市市北区,以原市北区、四方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市北区的行政区域;撤销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设立新的青岛市黄岛区,以原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的行政区域为新的黄岛区的行政区域。调整后,青岛市辖6个市辖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黄岛、城阳),代管4个县级市(即墨、胶州、平度、莱西)。
⑵ 青岛地理位置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总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
青岛,山东省地级市,简称“青”,国家计划单列市、特大城市、副省级市,山东省经济中心、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 “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
青岛地区昔称胶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发祥地,6000年以前,境内就有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因树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
青岛总面积11282平方公里,辖7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2017年,常住总人口929.05万,地区生产总值11037.28亿元。
(2)青岛地理扩展阅读:
青岛的自然资源:
1、水资源
青岛海区港湾众多,岸线曲折,滩涂广阔,水质肥沃,是多种水生物繁衍生息的场所;胶州湾、崂山湾及丁字湾口水域营养盐含量高,补充源充足,异样菌量比大陆架区或大洋区高出数倍乃至数千倍,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
2、植物资源
青岛地区植物种类丰富繁茂,是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组成植被建群种最多的地区。有植物资源种类152科654属1237种与变种(不含温室栽培种及花卉栽培类型)。
3、动物资源
青岛地区在脊椎动物地理分布区划上属古北界华北区黄淮平原亚区。由于受暖温带海洋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潮湿,植被生长良好,适宜动物栖息繁衍,但大型野生兽类较少。
4、矿产资源
青岛地区矿藏多为非金属矿。截至2007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含亚矿种)66种,占山东省已发现矿种的44%。其中,有探明储量(资源量)的矿产50种,占山东省已探明储量矿产的64.1%;未探明储量的矿产16种。
5、风能资源
青岛的风能资源据测定有效风能密度为240.3瓦/平方米,有效风能年平均时间达6485小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青岛
⑶ 青岛的地理位置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内,西南与日容照市接壤.1994年2月,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岛地区历经沧桑,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景观,根据景观的空间分布和文化内涵,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四大区域,即:西部旧城区(西方近代城市风貌),东部新区(现代化国际城市风貌),市区腹地(胶东民俗文化风貌),郊区(历代文物古迹风貌).到青岛来游览,即可享受宜人的气候和优美的风光.又可在观赏中外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晶中产生深层次的思索和启迪,因而具有很高的旅游美学价值.
1992年,青岛市重新调整了城市规划总体布局,实施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移的战略.
新区距老市区中心约6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经过7年多的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已经在市区东部拔地而起.新区现总建筑面积383万平方米.
⑷ 青岛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青岛,山东省地级市,国家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简称青,旧称“胶澳”,别称“琴岛”、“岛城”。青岛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新一线城市、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国际性港口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幸福宜居城市, 被誉为“东方瑞士”。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地处中日韩自贸区的前沿地带; 东北与烟台毗邻,西与潍坊相连,西南与日照接壤; 青岛因地理位置优越继而1891年清政府驻兵建置。
1897年德国租借建设港口和铁路,青岛因“一港一路”而兴,拥有国际性海港和区域性枢纽航空港,是实施海上丝绸之路、履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枢纽型城市。
青岛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国海滨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也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青岛作为世界啤酒之城、世界帆船之都,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核心区域龙头城市。
截至2017年,青岛总面积11282平方公里,辖7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有1个国家级新区(青西新区),总人口920.4万。2016年,青岛地区生产总值10011.29亿元,增长7.9%,人均GDP达到109407元。
青岛拥有道教名山崂山、栈桥、五四广场、八大关、青岛奥帆中心等著名景点。老舍、闻一多、洪深、沈从文等名人曾在青岛讲学;驻有山东大学(青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院校。
⑸ 山东青岛地理简介
地理
位置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总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黄岛、城阳等六区)为3293平方千米,即墨、胶州、平度、莱西等四市为7989平方千米。[5]
地貌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其中,山地约占青岛市总面积(下同)的15.5%,丘陵占2.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青岛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
青岛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东北缘和胶莱凹陷区中南部。区内缺失整个古生界地层及部分中生界地层,但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层发育充分,在青岛市出露十分广泛。岩浆岩以元古代胶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状花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岗闪长岩和崂山式花岗岩为主。市区全部坐落于该类花岗岩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良。本区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自第三纪以来,区内以整体性较稳定的断块隆起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5]
山脉
青岛市大体有3个山系。东南是崂山山脉,山势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从崂顶向西、北绵延至青岛市区。北部为大泽山(海拔736.7米,平度境内诸山及莱西部分山峰均属之)。南部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海拔724.9米)、铁橛山(海拔595.1米)等组成的胶南山群。市区的山岭有浮山(海拔384米)、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岛山(海拔128.5米)、北岭山(海拔116.4米)、嘉定山(海拔112米)、信号山(海拔99米)、伏龙山(海拔86米)、贮水山(海拔80.6米)等。[5]
河流
青岛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条,均为季风区雨源型,多为独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较大河流33条,按照水系分为大沽河、北胶莱河以及沿海诸河流三大水系。
大沽河水系,包括主流及其支流,主要支流有小沽河、五沽河、流浩河和南胶莱河。大沽河是青岛市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招远市阜山,由北向南流入青岛,经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和城阳,至胶州南码头村入海。干流全长179.9千米,流域面积6131.3平方千米(含南胶莱河流域1500平方千米),是胶东半岛最大水系。大沽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61亿立方米。该河20世纪70年代前,径流季节性较强,夏季洪水暴涨,常年有水;之后,除汛期外,中、下游已断流。
北胶莱河水系,包括主流北胶莱河及诸支流,在青岛境内的主要支流有泽河、龙王河、现河和白沙河,总流域面积1914.0平方千米。北胶莱河发源于平度市万家镇姚家村分水岭北麓,沿平度市与昌邑市边界北去,于平度市新河镇大苗家村出境流入莱州湾。干流全长100千米,流域面积3978.6平方千米。该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5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24千克/立方米。
沿海诸河系,指独流入海的河流,较大者有白沙河、墨水河、王戈庄河、白马河、吉利河、周疃河、洋河等。[5]
气候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据1898年以来100余年气象资料查考,市区年平均气温12.7℃,极端高气温38.9℃(2002年7月15日),极端低气温-16.9℃(1931年1月10日)。全年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3℃;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日最高气温高于30℃的日数,年平均为11.4天;日最低气温低于-5℃的日数,年平均为22天。降水量年平均为662.1毫米,春、夏、秋、冬四季雨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17%、57%、21%、5%。年降水量最多为1272.7毫米(1911年),最少仅308.2毫米(1981年),降水的年变率为62%。年平均降雪日数只有10天。年平均气压为1008.6毫巴。年平均风速为5.2米/秒,以南东风为主导风向。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月份最高,为89%;12月份最低,为68%。青岛海雾多、频,年平均浓雾51.3天、轻雾108.2天。[5]
土壤
按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地分类系统,青岛市土壤主要有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盐土等5个土类。
棕壤,面积49.37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59.8%。是青岛市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及山前平原。土壤发育程度受地形部位影响,由高到低依次分为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等3个土属。棕壤性土因地形部位高、坡度大、土层薄、侵蚀重、肥力低,多为林、牧业用;棕壤和潮棕壤是青岛市主要粮食经济作物种植土壤。
砂姜黑土,面积17.69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21.42%。主要分布在莱西南部、平度西南部、即墨西北部、胶州北部浅平洼地上。该类土壤土层深厚,土质偏粘,表土轻壤至重壤,物理性状较差,水气热状况不够协调,速效养分低。
潮土,面积14.49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17.55%。主要分布在大沽河、五沽河、胶莱河下游的沿河平地。因距河道远近不同,土壤质地、土体构型差异较大。近海地带常受海盐影响形成盐化潮土,土壤肥力和利用方向差异较大。
褐土,面积6333.33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0.77%。零星分布在平度、莱西、胶南的石灰岩残丘中上部。
盐土,面积3666.67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0.44%。分布在各滨海低地和滨海滩地。[5]
海洋
海岸线:青岛市海域面积约1.22万平方千米,其中领海基线以内海域面积8405平方千米;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为816.98千米,其中大陆岸线710.9千米,大陆岸线占山东省岸线的1/4强。海岸线曲折,岬湾相间。
海湾:面积大于0.5平方千米的海湾,自北而南分布着丁字湾、栲栳湾、盐水湾(又称横门湾)、崂山湾(又称北湾)、小岛湾、王哥庄湾、青山湾、腰岛湾、太清宫口、流清河湾、崂山口、沙子口湾、麦岛湾、浮山湾、太平湾、汇泉湾、前海湾(又称栈桥湾)、胶州湾、唐岛湾、灵山湾、利根湾和古镇口、斋堂湾、董家口湾、沐官岛湾等;胶州湾内又有海西湾(包括小叉湾、薛家岛湾)、黄岛前湾、红岛湾、女姑口、沧口湾等49个海湾。
海岛:青岛市原有海岛70个。1987年,把斋堂前岛和斋堂后岛以人工堤连接为斋堂岛,千里岩划归海阳市;2006年,通过卫星遥感图像分析与实地踏勘,确认3个未正式报告的海岛(石岛礁、大桥岛、小桥岛),而黄岛和团岛已失去海岛属性,不再列为海岛。青岛市现有海岛69个。其中,水岛、驴岛、小青岛、小麦岛、团岛鼻岛、牛岛和吉岛是人工陆连岛,只有62个岛四面环海。69个海岛总面积为13.82平方千米,岸线总长度为106.08千米。海岛的面积大部分较小,只有田横岛和灵山岛的面积大于l平方千米,其余各岛面积都在0.6平方千米以下。在69个海岛中,只有10个海岛有固定居民。
潮汐:青岛属正规半日潮港,每个太阴日(24小时48分)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平均潮差为2.8米左右,大潮差发生于朔或望(上弦或下弦)日后2~3天。8月份潮位比1月份潮位一般高出0.5米。中国以青岛验潮站观测的平均潮位作为“黄海平均海水面”,其高度在青岛观象山国家水准原点下72.289米。中国自1957年起,大陆国土的地物高程即以此为零点起算。[5]
⑹ 青岛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总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
青岛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东北缘和胶莱凹陷区中南部。区内缺失整个古生界地层及部分中生界地层,但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层发育充分,在青岛市出露十分广泛。岩浆岩以元古代胶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状花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岗闪长岩和崂山式花岗岩为主。市区全部坐落于该类花岗岩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良。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自第三纪以来,区内以整体性较稳定的断块隆起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据1898年以来100余年气象资料查考,市区年平均气温12.7℃,极端高气温38.9℃(2002年7月15日),极端低气温-16.9℃(1931年1月10日)。全年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3℃;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日最高气温高于30℃的日数,年平均为11.4天;日最低气温低于-5℃的日数,年平均为22天。降水量年平均为662.1毫米,春、夏、秋、冬四季雨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17%、57%、21%、5%。年降水量最多为1272.7毫米(1911年),最少仅308.2毫米(1981年),降水的年变率为62%。年平均降雪日数只有10天。年平均气压为1008.6毫巴。年平均风速为5.2米/秒,以南东风为主导风向。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月份最高,为89%;12月份最低,为68%。青岛海雾多、频,年平均浓雾51.3天、轻雾108.2天。
青岛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条,均为季风区雨源型,多为独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较大河流33条,按照水系分为大沽河、北胶莱河以及沿海诸河流三大水系。
大沽河水系,包括主流及其支流,主要支流有小沽河、五沽河、流浩河和南胶莱河。大沽河是青岛市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招远市阜山,由北向南流入青岛,经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和城阳,至胶州南码头村入海。干流全长179.9千米,流域面积6131.3平方千米(含南胶莱河流域1500平方千米),是胶东半岛最大水系。大沽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61亿立方米。该河20世纪70年代前,径流季节性较强,夏季洪水暴涨,常年有水;之后,除汛期外,中、下游已断流。
北胶莱河水系,包括主流北胶莱河及诸支流,在青岛境内的主要支流有泽河、龙王河、现河和白沙河,总流域面积1914.0平方千米。北胶莱河发源于平度市万家镇姚家村分水岭北麓,沿平度市与昌邑市边界北去,于平度市新河镇大苗家村出境流入莱州湾。干流全长100千米,流域面积3978.6平方千米。该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5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24千克/立方米。
沿海诸河系,指独流入海的河流,较大者有白沙河、墨水河、王哥庄河、白马河、吉利河、周疃河、洋河等。
⑺ 青岛的地理
为东京以南358千米、八丈岛南方65千米位置的一个周围约9千米的火山岛。其为典型的二重式破火山口火山,岛的南部有直径1.5千米的火山口(池之泽火口),火山口中有名为丸山的中央锥。青岛并不是附近海域唯一的火山,还有第一东青岛海丘、第二东青岛海丘、第三东青岛海丘等,在岛的东北海中形成了外轮山。另外,在第二青岛海丘和第三青岛海丘之间,被推断还有火山口,也就是青岛周边海域有若干个火山口。青岛的最高点是围绕丸山的外轮山的西北部分的大凸部,外轮山的外侧斜面是悬崖峭壁,因此沿海基本没有平地,主要为高50到200米的海蚀崖,没有沙滩。
岛的北端和火山口内有若干个喷气孔,黑崎海岸有海中温泉。
居住点主要在火山以外,岛的北部,以村役所为中心有休户乡和西乡,但行政上都属于“青岛村无番地”。
⑻ 青岛的地理简介是什么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总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
⑼ 青岛的自然地理是怎样的
青岛,别称“岛城”、“琴岛”、旧称“胶澳”,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东、南濒临黄海,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拥有一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其中,山地约占青岛市总面积(下同)的15.5%,丘陵占2.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青岛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
青岛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条,均为季风区雨源型,多为独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较大河流33条,按照水系分为大沽河、北胶莱河以及沿海诸河流三大水系。
水生物资源
胶州湾、崂山湾及丁字湾口水域营养盐含量高,补充源充足,异样菌量比大陆架区或大洋区高出数倍乃至数千倍,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尤其是胶州湾一带泥沙底质岸段,是发展贝类、藻类养殖的优良海区。该海区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经济无脊椎动物、潮间带藻类等资源也很丰富。[4]
动植物资源
青岛特有的四大珍稀植物:青岛老鹳草、青岛薹草、胶州卫矛、青岛百合。[6]
青岛地区植物种类丰富繁茂,是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组成植被建群种最多的地区。有植物资源种类152科654属1237种与变种(不含温室栽培种及花卉栽培类型)。原生木本植物区系共有66科136属332种,分别占山东省木本植物区系科、属、种总数的93%、84%和80.2%。
⑽ 青岛的地理位置是什么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1994年2月,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岛地区历经沧桑,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景观,根据景观的空间分布和文化内涵,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四大区域,即:西部旧城区(西方近代城市风貌),东部新区(现代化国际城市风貌),市区腹地(胶东民俗文化风貌),郊区(历代文物古迹风貌).到青岛来游览,即可享受宜人的气候和优美的风光.又可在观赏中外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晶中产生深层次的思索和启迪,因而具有很高的旅游美学价值.
1992年,青岛市重新调整了城市规划总体布局,实施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移的战略.
新区距老市区中心约6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经过7年多的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已经在市区东部拔地而起.新区现总建筑面积383万平方米.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北纬35。 35'~37。 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102平方公里,所辖胶州、即墨、平度、胶南、莱西5市9552平方公里。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陷,其中,山地约占总面积的15.5%,丘陵占25.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全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入基岩砂砾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 全市大体有3个山系。东南是崂山山脉,山势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可以说,整个青岛市区就是崂山支脉向北
部的延伸。北部为大泽山,海拔736.7米。南部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等组成的胶南山群。
青岛的大陆海岸线长730.64公里,加上所属海岛的岸线,全市海岸线总长862.64公里。现有海岛69个,总面积为21.1平方公里,岸线总长132公里。这些海岛绝大多数距离大陆不超过20公里,最远的千里岩岛,距陆地约64公里。在这69个海岛中,只有10个海岛有固定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