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① 求《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全文免费下载百度网盘资源,谢谢~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Mc2NH7ljgZXWdmaitQcv1Q
简介:九年级的历史学习内容渐渐的多了起来,包括二战世界变化、一国两制、经济全球化等知识内容。
② 初中历史免费课件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③ 九年级下册历史重点[要华东版的]
第1课 “电气时代”的到来
教学目标:整体感知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科学家的探索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
基础知识 : 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提取信息探究讨论 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怎样对待汽车工业才算明智? 分层解疑比较辨析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累累硕果,这些历史事实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情感态度价值观: 唯物史观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取代蒸汽动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人文素养 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提高了社会生产能力,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青年学生应当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争取为社会多做贡献。
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
1. 人类何时进入蒸汽时代?(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并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以后)
2. 教师指出:今天这节课要了解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又一次重大飞跃,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情况。请大家打开课本124页,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二、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 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
2. 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3.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怎样对待汽车工业才算明智?
4.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累累硕果,说说这些历史事实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三、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课件展示,分层提取信息)
A. 谁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法拉弟)
B. 谁研制出发电机?(西门子)
C. 电力在什么时候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19世纪70年代)
D. 随后发明了哪些电器和电力交通工具?(电话、电报、电灯、电车等)
E. 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F.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美国、德国)
(二) “发明大王”爱迪生
1. 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作“发明大王”?(他发明了电灯等许多电器产品,其中正式注册的就有1300种之多)
2. 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请你根据这句话和书本、网络上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所谓“天才”,虽然比常人聪明,但是更比常人勤奋。青年学生要想成才,首先必须具备勤奋的品格。)
B. 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爱迪生等科学家志存高远,年轻时就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热衷于发明创造,自愿献身于科学研究,专心致志地勤奋试验,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终于获得成功。他们这些崇高品格就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3. 根据125页“动脑筋·想一想”:
A. 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这可以联想到今天偶然停电的日子,许多家用电器打不开,夜晚漆黑一片等等,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
B. 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那时人们多使用煤油灯、煤气灯、蜡烛来照明,照明范围较小,亮度差,不利于广泛使用。)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
A. 汽车的动力机器是什么?(使用汽油等液体燃料的“内燃机”)
B. 这种动力机器何时发明?发明者是谁?(19世纪80年代,西门子)
C. 第一辆汽车在什么时候、由谁试制成功?(1885年,本茨)
D. 与人力车、牛车、马车等旧的交通工具相比,汽车具有哪些优越性?(它的动力是新型的,既稳定又强大,行驶速度快,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E. 汽车的大量使用具有什么样的破坏性?(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
2. 根据127页“动脑筋·想一想”:他们谁说得有道理?究竟应该怎么办才好?
A. 老人:汽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应该积极发展汽车工业。(老人看到了汽车工业的积极作用,忽略了消极影响。)
B. 小孩: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许多问题。因此,应该停止发展汽车工业。(小孩看到了汽车工业的消极影响,但过于偏激)
C. 答案提示:他们说的话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够全面。应该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后果;同时加强科技研究,用科技成就来趋利避害,满足人类需要。
3. 运用课件再现历史情景,探索感知飞机的发明过程:
A. 最早使用机器发动的空中交通工具是什么?谁发明的?(飞艇,齐柏林)
B. 飞机在什么时候、由谁发明制成?(1903年,莱特兄弟)
四、练习巩固:
1. 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 D )
A.蒸汽机 B. 电动机 C. 发电机 D. 内燃机
2. 组织学生讨论:“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比较项目: 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与 第二次(欧美)工业革命的比较?
1.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成果: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内燃机(石油)
3.生产生活器具: 纺织、采矿和冶金等生产部门的机器 各生产部门的新机器以及电报、电话等新型通讯工具和电灯等家用电器
4.交通工具: 轮船、火车机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等
5.作用: 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6.启迪: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
第2课《工业革命新发展》教案
【内容标准】
(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考试标准】
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灯、电报、电话的发明者;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和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及图。
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情况,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讨论归纳教学法组织学生讨论,并归纳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要点】
要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特点、影响。
重点:电力的广泛使用、内燃机、汽车、飞机的发明。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导入新课】
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
本茨(德)——内燃机和汽车
莱特兄弟(美)——飞机
2.石油化学工业兴起
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化学工业的兴起。
电能和石油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后的新能源。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自然科学、技术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直接动力。
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展开,规模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3、它使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自由资本主义演变为垄断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确立。
4、以电力、电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电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能源,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2、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3、推动了生产领域发生了持久、深刻的结构性变革。电力工业、钢铁、石油化工和汽车制造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四大新型支柱工业,股份制公司逐渐形成工厂企业的主导形式,现代化生产流水线也开始出现。
4、大大促进了企业和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5、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垄断组织适应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
6、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了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疯狂对外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国)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辛亥革命等。
【总结巩固】
学习本课,要结合考试标准掌握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和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及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等内容。
第3课 《科学的长足进步》教案
【内容标准】
(1)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知道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
(4)说出《最后的晚餐》和《向日葵》两幅名画的作者和艺术风格。
(5)知道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初步理解作者创作这一作品的历史背景。
【考试标准】
识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基本主张;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最后的晚餐》和《向日葵》的艺术风格、作者及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理解: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主要文化艺术成果。归纳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科交融教学法,与物理、生物、语文、美术等学科知识结合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的尊敬与爱戴。
【教学要点】
要点:自然科学成就。
重点: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
难点: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单元重点知识。
【新课探究】
近代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
1、先填表格
科学家
国别
主要成就
牛 顿
英国
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达尔文
英国
著《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
爱因斯坦
德国
(美国)
提出相对论,为核能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2、介绍牛顿
牛顿(Newton, Sir Isaac)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是近代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对近代自然科学做了理论上的总结。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
3、介绍达尔文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是近代自然科学史上攀上另一高峰的科学大师,他提出的进化论,奠定了科学的人类起源理论的基础,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进化”成为近代最富有魅力的思想之一。
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达尔文
4、介绍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是近代科学技术的终结者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他提出的相对论是物理学的一场重大革命.
A=X+Y+Z
A:成功 X:艰苦劳动 Y:正确方法 Z:少说空话
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
——爱因斯坦
5、讨论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总结巩固】
学习本课,要结合考试标准掌握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内容。
【基础训练】
1、 20世纪初,取得自然科学史上划时代的成就是( D )
A 电磁感应原理的发现 B 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C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学说 D 爱因斯坦提出物理学的相对论
2、 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主张维新改革,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来源于( B )
A 魏源的科学理论 B 达尔文的科学理论
C 牛顿的科学理论 D 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
3、“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这个18世纪中期以前的传统看法,由于下列哪位科学家的伟大理论的创立而被打破( A )
A 达尔文 B 牛顿 C 巴斯德 D 爱因斯坦
4、生物学著作《物种起源》在思想上的贡献是 ( C )
A 发展了启蒙思想运动 B 阐明了物种的变化规律
C 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D 奠定了生物学的基础
5、材料一:“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材料二:“我只不过对于一件事情,总是在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思考罢了。”
请回答:(1)以上两句话均为哪位科学家所言? 答:牛顿
(2)他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答:提出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3)谈谈他能取得如此重大成就的原因。
提示:当时社会需要发展更系统的力学知识;牛顿以前许多科学家对力学发展做出了贡献;牛顿本人的刻苦努力、勤于思考的精神。
(4)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成功来自对事物的深入观察,来自刻苦努力;等等
6、材料:“我所完成的工作,是通过长期的考虑、忍耐和勤奋得来的。”——达尔文
请回答:(1)达尔文的名著是什么?答:《物种起源》
(2)他在书中提出了什么观点?答:生物进化论
(3)从材料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学习达尔文勤奋努力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勤奋学习,为将来的工作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等等。
7、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是近代社会杰出的科学家,在成功的道路上,我们能否总结出他们的一些共同规律呢?(给我们的启示)
提示:刻苦钻研品质;质疑创新意识; 科学探索精神;等等。
第4课 欧洲启蒙思想
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深入理解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体系和历史作用;了解卢梭和康德的思想主张及其所体现的人文内涵;了解18、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的创始人,及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和教师印发的相关资料,围绕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这一问题,通过老师讲述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掌握两者在性质上的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伴随着启蒙运动的高涨,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这一思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启蒙运动的反叛,因为正当理性高昂之时,它指出了人类理性的有限性。通过了解这些,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凡事都不可走极端,否则定会出现与其不相和谐的音符。
教学课时: 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的启蒙运动的兴起背景、性质、思想体系、作用;卢梭、康德的思想主张及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18、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及其所包含的人文思想、作用。
难点:欧洲的启蒙运动的兴起背景、性质、思想体系、作用。
教学建议:
(1)“呼唤光明的时代”一目,主要介绍了启蒙运动的兴起、启蒙运动的思想体系以及启蒙运动的理论表现。首先需要阐明理性主义的含义。关于兴起原因,建议教师设问:为什么继文艺复兴之后,17~18世纪的欧洲再次发生了思想解放运动?引导学生从经济、阶级关系、政治、思想诸方面回顾17世纪欧洲发生的重大变化,理解“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启蒙运动的发生还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是什么?它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在阅读本课教材时发现的、自己尚不能解决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利用多媒体打出图片《17世纪天文学的发展》、《路易十四建造的凡尔赛宫镜厅》和《鲁滨逊漂流记》加强直观性,最后得出结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形态上的反映”。关于启蒙运动的思想体系以及理论表现,只需要依据教材讲述即可,无需展开,注意最后让学生理解启蒙运动的实质,以及明确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
(2)“启蒙的真谛”一目,主要阐述了启蒙的主旨在于主张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在于追求人身的自由和思想言论的自由。在讲述时,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卢梭和康德的生平介绍和与他们思想主张有关的文字资料,增强学生对这两位哲人的了解和对其主张的理解。最后通过对卢梭和康德两位哲人的介绍,揭示启蒙的真谛——运用自己的理智,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并将其上升为衡量一个人、一个民族是否经过启蒙的一个重要标准的理论高度。
(3)“浪漫主义思潮中的人文精神”一目,主要介绍了浪漫主义思想运动及其创始人卢梭的浪漫主义思想和主张,同时还着重阐述了浪漫主义的思想内涵和贡献。这一子目无需扩展,只需要讲明白教材内容即可,当然教师也可以补充卢梭的浪漫主义思想主张的文字资料。最后需要揭示浪漫主义是对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的补充,是思想启蒙的继续,是人文精神的发展。
第5课 文学艺术的繁荣
难点:内容繁杂,涉及众多人物和诸多作品
教学过程:导入:巍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中学语文课中已经学过,哪位同学能否讲一讲这部作品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内容?由此导入新课。
一、文学艺术的繁荣
1.文艺创作的主旋律
新中国诞生前夕,为了适应“建设为主要任务的中国革命的新时期”的要求,文艺界在北平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实现了全国各路文艺队伍的大会师,确定了“创造为人民服务的文艺”的方针,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1951年,毛泽东为中国戏剧学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6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研究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相互证明、自由讨论。这一方针对繁荣文化事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上述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的文学艺术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向新时代的生活,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必然成为新中国文艺发展的基本方向。 下面请爱好文学的同学结合自己阅读的有关文艺作品的内容,谈谈建国初期这些作品的特点,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以表现新的时代、新的生活和新的人物为主要内容,以革命现实主义作为最基本的创作方法。新中国的建立,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风貌,成为这一十七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文学艺术创作曾出现过两个高峰期。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两个时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成就。
2.六十年代文艺创作的繁荣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的17年中,我国的文学创作取得显著成绩。小说、诗歌、戏剧、电影、散文(包括报告文学)等各种文学体裁,都出现了一大批思想上和艺术上比较成熟的作品。
长篇小说创作基本上代表了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水平,教材中所列的几部作品《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等,代表了当时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中,同学们读过哪些?能否谈谈你的感受?
这些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概括了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内容,在语言、结构和艺术手法上,也都进行了新的探索。
在诗歌创作方面,艾青、郭小川、贺敬之、何其芳等人向着时代的放歌,被人们传诵一时。
在戏剧文学方面,无论是话剧创作,还是传统戏剧改编及现代戏、新歌剧创作都有很大的进展。历史题材的《蔡文姬》、《关汉卿》,现代题材的《茶馆》、《龙须沟》等恢宏璀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荟萃了新中国音乐、舞蹈、诗歌的艺术精华,具有民族的特色的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中国歌剧《长征》、《江姐》等在借鉴西方艺术的基础上脱颖而出,是深受中国老百姓喜爱并得到世界认同的新艺术形式的杰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文学艺术事业遭到空前的大摧残,文艺工作者遭到迫害,文艺创作万马齐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原因何在?
3.文革后文学艺术的蓬勃发展
“文革动乱“结束后,文化事业春回大地,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文学艺术创作进入第二个高峰期,主要表现在:⑴文学创作再次出现勃勃生机。在内容上,题材更加广泛。在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上也日益多样化,出现从传统的民族形式到汲取外国作品表现手法的各种探索。产生了“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心态小说。在文学题材上有所创新,科学文艺、电影文学走向繁荣,还出现了电视文学、诗电影等形式。⑵影视艺术迅速发展。建国以来,我国拍摄的故事片已达2000多部,出现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如《大决战》、《大转折》、《开国大典》等。
电视在我国起步较晚,始于1958年,但在文化事业中发展最快。80年代,中央彩色电视中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电视业的突飞猛进。电视剧后来居上,蔚为大观,《四世同堂》、《西游记》、《红楼梦》等相继在全国观众的聚焦中亮相。电视文艺精彩纷呈,尤其是每年的春节电视晚会,是全国老百姓的“文化年饭”。
二、向体育强国迈进
1.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群众体育是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健康幸福的全民性运动。1949年10月,全国体总第一届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朱德作为名誉主席作了重要讲话:“体育事业一定要为人民服务,使国民都锻炼成为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的人,以便担当起新中国建设的任务”。1952年毛泽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五六十年代,群众性体育广泛开展起来。(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小字了解)
在群众体育的基础上,中国的体育运动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电脑演示一组数字:从建国至1986年底,中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31个,打破或超过世界纪录307,打破全国纪录11242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结:
请同学们思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文体事业为什么能够繁荣?
小型课外活动:课后调查或网上查阅,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文艺创作和体育事业发展最典型意义的图片,以便更深入一步地了解这一进程。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的繁荣
一、文化艺术的繁荣
1.新中国文艺创作的主旋律
2.“文革”前文艺创作的主要成就
3.新时期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向体育强国迈进
1.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2.体育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
④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新部编版》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新部编版》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1w9vvKI2IAaVVpLyLmu66A
简介:这本书的内容主要讲述了苏联、凡尔赛、二战、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帮助学生们深刻了解近现代的发展!
⑤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包含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分享的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欢迎阅读参考。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和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局如何?(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国战败,由英法美日中等组成的协约国集团战胜)
2.俄国原先是协约国成员,为什么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课文)
3.教师指出:战争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引起了俄国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大战,所以说十月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战争。十月革命如何取得胜利?它怎样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请大家打开课本,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3.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
4.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其历史意义如何?
6.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新时代的曙光
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A、运用课件展示“纲要信号”和教科书第4页“动脑筋”资料:
一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世界大战遭惨败十<战月(执行反人民政策)屠杀和平威吓的反战民众月→<>灾革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革命群众拥护列宁革<难命(布尔什维克党)列宁确定武装起义方针命
B、教师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都导致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以及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权的机关。)
3、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4、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
5、运用动态地图演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经过,组织学生完成填图练习:
A、.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B、起义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
C、起义胜利:1917年11月7日攻占冬宫,随即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
6、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中心城市动乱、武装夺取政权)
7、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有什么不同?(果断退出世界大战,坚决维护民众的政治经济利益)
8、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胜利后,不甘失败的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了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经济力量战胜敌人,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为什么说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毛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练习巩固
1、完成第5页“练一练·选择题”: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公历(D)
A.2月B.3月C.10月D.11月
2、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同资本主义制度曲折、长期的斗争。)
3、完成《填图册》第2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4、建议学生.回忆小学时候学过的课文──《诚实的孩子》,或者借阅电影故事《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年》等相关作品,自觉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⑥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学习任何学科,不仅需要大量的记忆,还需要大量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九年级历史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1、人类的形成
⑴人类是由非洲南方古猿演变而来;
⑵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⑶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⑷劳动创造了人;
⑸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或标志:
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产生、国家的产生
⑹三大人种形成于晚期智人时期;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人种的差异只是生理特征的差异,而没有优劣之别;
⑺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这两个社会阶段的主要区别在于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男性在父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
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及其发源地:
①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前3500年)
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前3500年)
③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岸流域(前进500年)
④中国的古代文明:黄河流域(前2100年)
3、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征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位于北纬20度-40度之间;
原因:
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线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大河流域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含义:尼罗河孕育了埃及和埃及文明
5、对金字塔的认识
①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②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
③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⑤金字塔是埃及奴隶主残酷剥削、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
⑥金字塔是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总结
1.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2.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3.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苏俄)。
4.列宁找到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的标志:1921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5.苏联成立的:1922年底成立。
6.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7.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8.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凡尔赛和约》内容:殖民地问题。
9.华盛顿会议的受益国:美国;的受害国:中国;受限制最厉害的国家:日本。
10.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新”的体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 措施 :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由于罗斯福新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的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因此并没有根除经济危机)
12.绥靖政策的实质:纵容法西斯的侵略。
13.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8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5.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的标志: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16.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或规模)的标志: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珍珠港事件)。
17.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1942年 元旦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18.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主要的转折点: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19.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诺曼底登陆。
20.“二战”欧洲战争结束的标志: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2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标志: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22.二战后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美国。
23.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的负债国:美国。
24.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其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25.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的经济体:欧盟。的政治体:联合国。
26.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发展最快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
27.印巴冲突的根源:“印巴分治”(蒙巴顿方案)。
28.中东问题的关键:巴以冲突。中东问题的本质:领土争端。
29.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和美国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
30.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31.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结束(冷战结束)的标志:1991年底苏联解体。
32.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重要挑战:1999年,科索沃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
33.我国政府应对全球化趋势的最主要措施:2001年加入WTO。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课文艺复兴
1、时间:14—17世纪
最早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2、核心:人文主义
3、主要代表人物:
⑴但丁:①地位:文艺复兴先驱
②代表作:《神曲》(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⑵达?芬奇:①地位:意大利最画家。多才多艺的 文化 巨人
②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⑶莎士比亚:①地位:英国最的文学家
②代表作:《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四大悲剧”
4、性质:是资产阶级叩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5、意义或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第二课新航路开辟
1、时间:15-17世纪
2、条件:
⑴欧洲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⑵欧洲人对地球的了解(相信地圆说)
⑶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传播
3、哥伦布主要活动:
⑴坚信地球是圆的,认为从欧洲出发,一直向西航行能到达东方。
⑵目的: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航路
(3)活动:1492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光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所到的中、南美洲(除巴西)广大地区、都成为西班牙殖民地。(他称美洲土著故为“印第安人”。加勒比海上的岛屿为“西印度群岛”)。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复习知识点汇总
★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2020整理归纳
★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
★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中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 九年级历史资料分析及知识汇总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考纲
⑦ 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部编版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 课前预习 好。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好。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是最好的 学习 方法 ,没有之一。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
二、雅典城邦的繁荣
1、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2、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全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权利机构公民大会;3、 文化 教育 :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三、斯巴达城邦的繁荣
1、经济:斯巴达地处内陆,以农业为主;2、政治:少数奴隶主贵族专制;3、文化:崇尚武力,注重军事训练。
四、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1、布匿战争:
①时间: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②原因:争夺地中海霸权;③对战国家:罗马?迦太基
2、西罗马的灭亡和罗马帝国的建立
①背景: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奴隶主企图建立.统治,以稳固政权;
②过程: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五、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①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②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了,标志着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随之终结。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日本
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大和不断征服扩张,于5世纪统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新(时间:7世纪中期)
1、背景: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2、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三、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伊斯兰教的诞生(穆罕默德)
1、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2、过程:
610年,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并在麦加传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教徒出走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630年,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总结 部编版
★第1课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⑴是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
1.时间:1922年底
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领导人:斯大林
2.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实现。
4.斯大林模式(又叫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苏联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2)评价: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具有严重弊端,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一、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的背景:教会封建势力对人性的迫害;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壮大
2、文艺复兴的内容:
时间:14—17世纪
地点:从意大利开始,几乎蔓延到西欧所有国家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3、文艺复兴的性质:
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4、文艺复兴的影响:P3第一段黑体字
注:文艺复兴的本质并不是对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而对资产阶级文化的追求与创造。它是一场以再生古典文化为旗帜,以创造资本主义精神和资产阶级新文化为目的的伟大社会运动,它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神曲》中的人性
1、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品《神曲》
2、恩格斯:(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3、《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达.芬奇是意大利画家,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四、文学巨匠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的文学家,代表作品四大悲剧《奥塞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
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
一、欧洲以外的诱惑
1、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了欧洲人对黄金等财富日益膨胀的欲望——根本原因(其中“欧洲人对黄金等财富的欲望”也可看成是社会原因);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东西方贸易商路——直接原因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欧洲航海和造船技术有了进步;(2)欧洲人对地球有所了解,具备了一些地理知识;(3)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地理知识传到欧洲
3、新航路开辟的时间:从15世纪开始,持续了200多年
二、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1、迪亚士:经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开辟了欧洲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
2、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海地、古巴,开辟了欧洲通往美洲的海上航线
3、达.伽马:到达印度,实现了欧洲人从非洲沿岸到达东方的夙愿
4、麦哲伦:首次实现了环球航行
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部编版相关 文章 :
★ 九年级历史下知识点总结部编版
★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秋部编版
★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部编版
★ 人教版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
★ 人教部编版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
★ 人教部编版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2)
★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部编版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期中期末考试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