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历史
㈠ 厦门大学校史
1919-1921 筹办与立校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综合性私立大学。
校主陈嘉庚先生,独资创办厦门大学,并财政上资助厦门大学达 16 年之久。面对经济不景气的艰难境遇时,陈嘉庚仍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
校旨、校歌、校徽、校训均阐明“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之理念。校歌由郑贞文写出歌词,著名音乐家赵元任谱曲;校徽由陈嘉庚先生亲自确定,并沿用至今;校训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1919年8月,在上海聘任全国教育界名流蔡元培、黄炎培、汪精卫、余日章、郭秉文、胡敦复、黄琬、叶渊、邓萃英等10人为筹备员。
1919年10月召开私立厦门大学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拟订《厦门大学组织大纲》,会议推举邓萃英为厦门大学首任校长、郑贞文为教务长、何公敢为总务长。
1921年4月6日,私立厦门大学假集美学校举行开学仪式,中国第一所由海外华侨传办的大学宣告成立。
初创时,学校设有师范、商学两部,师范部下分文、理两科,学制预科两年、本科四年。
1921-1937 私立与初创
1921年7月4日,林文庆接受陈嘉庚先生邀请继任厦门大学校长。
在林文庆校长掌校期间,初步建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至1930年6月,全校共设 5 学院、21 学系。
学校在林文庆校长的主持下,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为校训,致力于行政与学科建设,重金礼聘知名教授学者,一时群贤毕至、名流云集,如:
文学家、国学大师:沈兼士、林语堂、鲁迅
哲学家:张颐(1927年11月-1929年7月任副校长)
语文学家:台静农、陈衍
历史学家:薛永黍 、郑德坤
人类学家:史禄国(俄籍)
社会学家:徐金声
数学家:姜立夫
物理学家:胡刚复、朱志涤、孙贵定、雷通辞、钟鲁斋
法学家:黄开宗、区兆荣
政治学家:王世富、丁作韶
会计学家:郑世禄、陈德恒
银行学家:冯定璋、朱保训
1922年2月,私立厦门大学董事会正式成立,陈嘉庚为永久董事,陈敬贤(陈嘉庚胞弟)为董事,林文庆为当然董事。
1935年5月10日,重新组建校董会,陈嘉庚仍为永久董事,林文庆为当然董事,汪精卫、孙科、宋子文、王世杰、孔祥熙、黄奕柱、曾江水为名誉董事,陈延谦、李俊承、黄廷元、黄伯权、洪朝焕为校董事。
1937-1945 国立与抗战迁汀
1937年7月1日经陈嘉庚函请,南京国民政府同意将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
1937年7月6日,著名物理学家、清华大学教授萨本栋博士任厦门大学校长。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为保证教学不致中断,厦门大学经教育部批准迁往闽西山城长汀。1938年1月17日,学校在长汀复课,时为在校生数仅为198人。
在长汀办学八年中,学校延聘许多良师学者,厦大学生一方面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组织成立“国立厦门大学学生救国服务团”等团体,投入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一方面勤勉学习,发奋攻读,务期求得真正学问,在校生达1044人。
1940年8月至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厦门大学均名列第一,蝉联冠军。国民政府教育部全国通令嘉奖,厦大由此被誉为“南方之强”。
1944年春,英国纽凯索大学教授雷立克,美国地质地理学家葛德石,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生物化学教授李约瑟博士等先后来校考察和学术访问,称赞“厦大为加尔各答以东之第一个大学”。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称之为“东南最高学府”、“国内最完备大学之一”。
厦门大学在长汀办学期间成绩卓著,获得当时社会各界一致赞扬,学校迁返厦门时,长汀社会各界送大匾额誉为“南方之强”。
1940年4月6日(国外定为5月6日),厦门大学校友总会宣告成立。
1945-1949 复员厦门
1945年9月19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汪德耀博士为国立厦门大学校长。
1946年4月6日,汪德耀校长发表《25周年校庆致校友书》,提出“兼容并包”及“学术思想自由”的办学主张,表明厦大的办学已具有开放性的特征。
1946年,学校增设海洋学系,1947年赠设国际贸易学系,1948年7月将机电工程学系分设机械、电机2个系,理学院也因之分设理学院和工学院,至此,全校扩展到5个学院18个学系,学校形成了学科比较齐全,具有文、理、工的综合性大学。
1949-1966 建设新厦大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厦门市军管会于10月20日委派军代表吴强、肖枫接管厦门大学,组建新的厦大党支部。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经济学家王亚南教授为厦门大学校长。
王亚南校长学术造诣深厚,知识渊博,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翻译《资本论》的第一人。他能正确处理政治和业务关系,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关心学生和年青一代,善于发现人才,培育人才,被誉为“懂得人的价值”的教育家,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当年就是他发现并加以关心培养的。
建国初期,国家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对高校院系进行了调整。厦大也按照国家要求进行一系列教学和体制改革。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
1958年7月,厦门大学下放归福建省管理。
1963年9月,经中央批准,厦门大学改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1966-1976 十年动乱,谋求发展
1969年12月6日,教育部军管组等四单位通知,将厦大下放福建省管理。
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宣告“文化大革命”历史结束。同时,厦大也将翻开厦门大学历史的新一页,厦大人也将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1977-2006 改革开放,重振雄风
1977年曾鸣同志被任命为中共厦门大学委员会书记,而后兼任校长。
学校1977-1981年历任党政领导成员名单:
校党委书记:曾鸣(1977-1984)
校党委副书记:司守行、赵源、谢白秋
校长:曾鸣(1978年4月-1982年2月)
副校长:司守行(兼)、蔡启瑞、赵源(兼)、未力工、潘懋元、唐仲璋、傅家麟
1978年2月,厦门大学恢复为教育部部属全国重点大学。
1995 年7月,厦门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 ”建设行列。
1996年,厦门大学成为首批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
1997年4月,厦门大学“211工程”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审定立项建设,有8个学科项目被列为“九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2001年2月,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一期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2001年4月6日,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奠基兴建。
2001年7月,厦门大学“九五”“ 211 工程 ”建设项目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 验收。
2002年10月,厦门大学“ 十五 ”“211工程”建设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立项审核。
2003年9月,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正式启用。
2004年,厦门大学被列入国家“ 985工程 ”二期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2004年7月,厦门大学被增列为中管高校。
2005年11月,在教育组织的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中,厦门大学本科教学取得“优”的评价。
㈡ 厦门大学有多少年的历史
厦门大学有100年的历史。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是首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早期建筑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被誉为“南方之强“、“中国最美大学”。[2][3]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4个校区占地9700多亩,其中马来西亚分校约900亩;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29个学院和16个研究院;有专任教师2777人,两院院士21人;在校学生40000余人,本研比约为1:1。
㈢ 厦门大学简介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是穗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三所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重点大学,是国家副部级建制的重点大学。 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5万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族型厦大重视校友会工作,在北京、广东、福建、香港、台湾、美国的校友力量最强。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4个学兆族猜院(含63个系)和11个研究院,拥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0个专业可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25个专业可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83个专业可招收本科生;拥有5个一级学科和9个二级学科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涵盖3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5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厦大最强的经济学科是王亚南创建的,化学学科是卢嘉锡创办的。此外,萨本栋对物理学、葛家澍对会计学、邓子基对财政学、韩国磐对历史学、潘懋元对高等教育学也有突出贡献,这些学科都处于国内一流。 教育部最新一轮学科测评中,厦门大学共13个学科进去全国参评院校前十: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历史学、海洋科学、生物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其中,海洋科学排名第2,应用经济学排名第3,民族学排名第4。
㈣ 关于厦门大学的历史
网络
http://ke..com/view/6408.htm
1921年: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
1926年:开始研究生教育。
1937年:改为国立厦门大学。
1952年: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
1963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
1986年:试办研究生院。
1995年: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1996年:教育部首批批准厦大建立研究生院。
2001年:列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04年:确定为中国副部级大学。
2005年:以全优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内迁长汀
1937年12月-1945年7月,厦大内迁长汀办学。
陈嘉庚创建的私立厦门大学于1937年7月1日正式被南京国民政府接管,改名为国立厦门大学。7月6日,教育部任命清华教授萨本栋博士为厦大校长。紧接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3日,厦大生物大楼被摧毁,于是迁校的计划被提上议程。9月4日,厦大借闽西职业学校为临时办公处继续办公,并在鼓浪屿借得英华中学和毓德女校的部分校舍,但鼓浪屿还是处于战火严重威胁下,所以萨校长多方考虑,与省主席陈仪商定将厦大迁往与江西省交界的山城长汀。萨校长委派教务长兼文学院院长、语言学家周辨明博士去福建内地选址。周博士的父亲周之德牧师(福建惠安人)自1892年始即在长汀传播基督教,遂选定长汀为厦大内迁的校址。省政府拨给的迁校经费只有5000元。
厦门大学于1937年12月20日停课,准备迁移。师生从24日起分批出发,至1938年1月12日,人员安全抵达。校本部和大礼堂设在县城的文庙。1938年迁汀后,共计学生239名,教职员83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 ,助教14人。当时厦大规模甚小,是国立大学中得到中央政府迁校经费最少的,但萨校长实行质重于量的办学方针,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成绩。当时厦大极其重视师资质量和国际交流,1941年厦大51名教授中,有47名来自清华大学。美国地质地理专家葛德石称厦大为加尔各答以东之第一个大学。教育部于1940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学业竞试,厦门大学以最少经费取得最好成绩,获得团体第一名 ,第二届竞试蝉联第一。在1943年的本省专科以上学校学生辩论会和联合国论文竞赛中,也获得了第一名。 厦大在萨本栋校长带领下,在抗战艰苦时期取得了极大发展。刚来到长汀的时候,学校只有3院8系,分别是文学院、商学院、理学院,学生为284名,教师83名。 到1940年,学校发展为4学院13系,学生发展到600余人。到1944年,全校发展为4学院15系,在校学生已有800余人。1945年抗战胜利时,全校发展为4院15系,教授、副教授94 人,学生达到1044人。内迁长汀这段历史,使厦大赢得了“南方之强”的声誉,也反映了厦大和清华的深厚渊源。
全国院系调整——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厦门大学损失严重,但也为全国高教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山东大学:1952年,厦门大学海洋系师生转入山大组建山东大学海洋系。
中国海洋大学:山大1958年迁往济南时将海洋系留在了青岛,后发展成为青岛海洋大学,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浙江大学:1952年,厦门大学的电机、土木、机械三个系各一部分并入浙大。
东南大学 :1952年,厦门大学工学院的机械和电机两系以及南京大学、金陵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的部分院系组建成南京工学院,即后来的东南大学。
河海大学 :1952年,南京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和厦门大学等高校水利专业合并,在南京成立了华东水利学院,即现在的河海大学。
南京大学 :1952年,厦门大学俄语专业合并到南京大学外文系,俄语专业的学生也转到该校外文系学习。
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51年5月,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北洋大学三校的航空系并入清华,设立清华大学航空学院。上述三校的航空系本非直接参与组建北航(北航于1952年成立)。
上海财经大学 :1953年的全国院系调整,厦门大学企业管理系被调整到上海财经学院,即上海财经大学。
同济大学:1952年,厦大的土木建筑并入同济大学。
内蒙古大学:1957年,以北大,南大,山大,厦大,中山大学,五校为主,国内十余所著名高校(包括清华、南开等)共同创建了内蒙古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80 年前是一家。1924年6月,厦门大学三百余位教师和学生闹-学-潮离校到了上海,在原来厦门大学教授欧元怀、王毓祥、傅式说等人的帮助下成立“大厦大学筹备处”。“大厦”即“厦大”之颠倒,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改名大夏大学。解放后经院校合并,发展为今天的华东师大。
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运学院(1994年更名大连海事大学)是在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中由东北航海学院、上海航务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而成,而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即为从厦门大学分出的航务专科。
福州大学:1960 年,为筹办福州大学与物质结构研究所,卢嘉锡院士赴榕任职(化学一所也随之迁往福州),化学系的一批优秀教师也来到福大。厦门大学物理系也调出林星等数十名教师组建福州大学物理系。厦大的电子物理组技术物理一组,电子物理组及其电子管试制车间(相当于厦大物理系的2/3)也同时转入福州大学物理系。此外,数学系的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相当于厦大数学系的3/4)也迁到了福大。为了创立福州大学,厦大分出了一半的理科,而不是大家一直认为的一半的工科,厦大工科早在50年代就已分到其他高校了。
㈤ 厦门大学有多少年的历史
厦门大学至今有97年的历史,中国五大母校之一,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创建,历来是福建乃至南方的历史悠久的名校。
1921年8月,陈嘉庚在上海聘任拍芹轮全国教厦门大学育界名流蔡元培、黄炎培、汪精卫、余日章、郭秉文、胡敦复、黄琬、叶渊、邓萃英等10人为筹备员。
1921年10月召开私立厦门大学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拟订《厦门大学组织大纲》,会议推举邓萃英为厦门大学首任校长、郑贞文为教务长、何公敢为总务长。
厦门大学:首粗简称厦大,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袭信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㈥ 我想问一下有关厦门大学的历史、专业等各方面的特点。
[厦大建校历史]
厦门大学(南方之强)由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
1924年6月,厦门大学三百多师生因学潮离校迁上海,成立了“大厦大学筹备处”。“大厦”即“厦大”之颠倒,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学。大夏大学是1951年成立的华东师范大学的主要前身之一。
1937年7月,陈嘉庚将厦门大学无条件献给国家,交给政府接办,厦门大学遂改为国立大学。
1937年12月,因抗战战火将波及厦门,厦门大学内迁长汀。直至1946年6月,全部迁返厦门。长汀办学是厦门大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校长萨本栋起了关键作用。
1952年全国高校调整,厦门大学定位为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其下属工学院迁出并入南京工学院。1962年厦门大学被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重点学科]
历时近十个月之久的第三批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工作于日前正式落下帷幕,教育部于近日以《教育部关于公布国家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07〕4号)的形式向全国公布了获批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在上榜国家重点学科名单中,我校有5个一级学科(数量并列全国高校第17)、9个二级学科在列,详细名单如下:
新增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名单(5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化学、海洋科学。
单独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名单(9个):国际法学、高等教育学、专门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动物学、水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环境科学。
通过本次重点学科申报,我校共计获得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涵盖29个二级学科),独立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在二级学科层面上,我校国家重点学科涵盖数由原来的13个增至38个,增长率高达192%。在全国的排名由过去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21升至本次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17。这是我校在全国高校大合并背景下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取得的佳绩,可喜可贺!
[2004厦大概况]
2004年,厦门大学紧紧抓住跨入学校主要领导为中央直属管理的高校行列的大好机遇,以“985工程”二期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加快发展步伐,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拥有10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5个专业可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158个专业可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其中包括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71个专业可招收本科生;拥有1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设有80多个研究院、中心、所、室,其中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5个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福建省重点实验室、1个福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福建省研究中心。学校有教职工4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97人,两院院士1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8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博士生导师33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4人。在专任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务的1123人,占59.6%;拥有博士学位的771人,占41.7%;留学回国人员631人,占35.6%。有全日制在校大学生29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7847人,硕士研究生8785人,博士研究生1501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1200余人。另有海外函授生6000余人。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本科生就业率达97.4%,研究生就业率达98.13%,位居各重点高校前列。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各种全国及国际性的大学生竞赛中屡创佳绩,在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取得2金1银的好成绩。
2、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学校“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的立项审核、答辩和评估,12个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及公共服务平台全部获准进入“985工程 ”二期建设。在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学校又获准建设“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国家文科研究基地,为学科建设搭建起坚实的发展平台。6月,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厦门大学与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联合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9月,依托在厦门大学的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再次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年内,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夏宁邵当选第六届“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乾二教授和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夏宁邵教授获“福建省杰出科技人员”称号;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家澍、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化工学院郑兰荪教授获“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称号;海洋与环境学院戴民汉教授、化学化工学院夏海平教授获第七届“福建青年科技奖”。
3、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突破。“活泼C50的捕获”等2篇论文发表在世界顶尖级刊物《科学》杂志上;《透视中国东南》和《中国词史》两本著作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夏宁邵教授为首的福建省医学分子病毒研究中心研制出世界首个戊肝疫苗;赵玉芬院士主持的化学生物学实验室以全新的方法合成出的“丙谷二肽”新药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并正式投产。在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中,学校获准立项28项,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三位,全年学校科研经费继2003年后再次超过亿元。
4、对外交流与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韩国、美国、法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的七所高校签订了“全球七校联盟”合作协议,建立了七所大学之间的多边合作关系。
5、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学校成为国家第二代互联网建设的20个核心节点之一,建成后的网速将提高1000倍;新建成的漳州校区图书新馆为国内硬件最好的图书馆之一;校园自来水网改造工程完工;漳州校区二期工程圆满完成。7月,在福建省林业工作会议上,厦门大学获得“国土绿化十佳单位”称号。12月,厦大获“福建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年内,在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上,厦大漳州校区一期工程荣获建设项目优胜奖。
[厦大化学系介绍] http://post..com/f?kz=17726005
[简单介绍] 厦大的会计,财政,统计号称全国第一,金融全国前5,是经管强校,MBA,EMBA都很有名,特别是化学系,院士一抓一大把
其他具体可以去看
http://post..com/f?ct=318767104&tn=KeywordSearch&sc=52433&pn=0&rn=50&lm=4&rs4=1&rs3=3&word=%CF%C3%C3%C5%B4%F3%D1%A7
如果进不去,就自己去网络贴吧的 厦门大学吧 里面有很多精品贴,包括生活,专业等等
分一定要给我啊!!!!!!!!!!!!!
1、南方之强
陈嘉庚先生在筹办厦门大学之时,于1920年11月发表了“筹办厦门大学演词”,就强调要把厦大办成“南方之强”。厦门大学作为“南方之强”被广泛了解,是在抗战时内迁长汀办学时期。
1940年8月至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厦门大学均名列第一,国民政府教育部全国通令嘉奖,厦大由此被广泛称誉为“南方之强”。
2、厦门第一人民公园
厦门大学是我国东南隅的重点高校,厦大的校园风景是全国有名的,号称是我国“最美大学”,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甚至需要预约排队购票才能一睹厦门大学的“芳容”,这个“厦门第一人民公园”的别称,实在是名副其实。
(7)厦大历史扩展阅读:
厦门是个旅游城市,也是个热门旅游地,现在许多人前往厦门鼓浪屿、厦门大学都是必须要去的景点,厦门大学始建于1921年,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是我国近代第一座由华侨创办的大学,最初为私立大学,后来改为国立大学。
厦大之前成为了一部火热的青春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的取景地,这部电视剧的男女主都青春靓丽帅气美丽,他们的校服也是让大家觉得这才是理想大学的状态。因此大家都想去体验一把明星们待过的地方,也是人们想去厦大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