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课本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课本

发布时间: 2024-04-14 03:04:59

❶ 人教版初中物理课本目录

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初中物理课本目录,希望对同学们学习初中物理有所帮助,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2节:运动的描述

第3节:运动的快慢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第二章声现象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节:声音的特性

第3节:声的利用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

第2节:熔化和凝固

第3节:汽化和液化

第4节:升华和凝华

第四章光现象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

第2节:光的反射

第3节:平面镜成像

第4节:光的折射

第5节:光的色散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透镜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4节:眼睛和眼镜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1节;质量

第2节: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八年级下册目录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第2节:弹力

第3节:重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第2节:二力平衡

第3节:摩擦力

第九章压强

第1节:压强

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3节:大气压强

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十章浮力

第1节:浮力

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

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1节:功

第2节:功率

第3节:动能和势能

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1节:杠杆

第2节:滑轮

第3节:机械效率

九年级全册目录

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第2节:内能

第3节:比热容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1节:热机

第2节:热机的效率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节:两种电荷

第2节:电流和电路

第3节:串联和并联

第4节:电流的测量

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第1节:电压

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第3节:电阻

第4节:变阻器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2节:欧姆定律

第3节:电阻的测量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第十八章电功率

第1节:电能电功

第2节:电功率

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4节:焦耳定律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1节:家庭电路

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第3节:安全用电

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1节:磁现象磁场

第2节:电生磁

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第4节:电动机

第5节:磁生电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能源

第2节:核能

第3节:太阳能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❷ 2012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本内容目录

第十三章 内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第二节 内能
第三节 比热容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一节 热机
第二节 热机的效率
第三节 能量的转换与守恒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一节 两种电荷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
第三节 串联和并联
第四节 电流的测量
第五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一节 电压
第二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第三节 电阻
第四节 变阻器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二节 欧姆定律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
第四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PS此为2013年度九年级的内容,提问者想问的应该是这个吧

❸ 物理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电子版(物理书九年级上册课本)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物理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电子版,物理书九年级上册课本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初三...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物理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电子版,物理书九年级上册课本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初三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 理解要点: (1) 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3、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4、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5、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6、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7、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8、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9、 (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10、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11、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12、 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13、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14、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15、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6、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7、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18、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19、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0、 (2)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21、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22、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23、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

24、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25、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26、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27、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28、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29、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30、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31、 弹力 (1) 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32、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33、 ②兆袭乎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34、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35、 说明:①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36、 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

37、 ③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38、 ④弹力与弹族悉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9、 (3)弹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40、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理想模型: ① 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

41、注意杆的不同。

42、 ② 点与平面接触,弹力禅毕方向垂直于平面;点与曲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触点所在切面。

43、 ③ 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球面接触,弹力方向沿两球球心连线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44、 (4)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kx,k是劲度系数,表示弹簧本身的一种属性,k仅与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有关,而与运动状态、所处位置无关。

45、其他物体的弹力应根据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运动学规律计算。

46、 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47、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48、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49、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滑。

50、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51、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52、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FN 说明:①F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

53、应具体分析。

54、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55、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6、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57、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58、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59、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60、 ⅰ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接触;B.相接触面不光滑;C.两物体有形变;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61、 ⅱ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62、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63、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θ。

64、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65、 ⅲ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F≤Fm,其中Fm为两个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66、静摩擦力的大小应根据实际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进行计算。

67、 说明: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根据物体的“需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68、 ②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决定于正压力与最大静摩擦因数(选学)Fm=μsFN。

69、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70、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是研究力学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程序是: 1. 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物体的研究处理尽量简便,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71、 2. 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按照先场力,再接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这种方法常称为隔离法。

72、 3. 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1)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

73、 (2)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它的来源,不能无中生有。

74、 (3)分析的是物体受哪些“性质力”,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重复分析。

75、 力的合成 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76、 (1) 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77、 (2) 一条直线上两力合成,在规定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数运算。

78、 (3) 互成角度共点力互成的分析 ①两个力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 ②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79、 ③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共点力才能合成(同时性和同体性)。

80、 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

81、 力的分解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82、 (1)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83、 (2) 已知两分力求合力有唯一解,而求一个力的两个分力,如不限制条件有无数组解。

84、 要得到唯一确定的解应附加一些条件: ①已知合力和两分力的方向,可求得两分力的大小。

85、 ②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可求得另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86、 ③已知合力、一个分力F1的大小与另一分力F2的方向,求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 若F1=Fsinθ或F1≥F有一组解 若F>F1>Fsinθ有两组解 若F<Fsinθ无解 (3) 在实际问题中,一般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或处理问题的方便需要进行分解。

87、 (4) 力分解的解题思路 力分解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接着就转化为一个根据已知边角关系求解的几何问题。

88、因此其解题思路可表示为: 必须注意: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仅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不能认为在这两个分力方向上有两个施力物体。

89、 矢量与标量 既要由大小,又要由方向来确定的物理量叫矢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 矢量由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标量用代数方法运算。

90、 一条直线上的矢量在规定了正方向后,可用正负号表示其方向。

91、 思维升华--规律??方法??思路 一、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物体可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92、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主要是根据力的概念,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与周围物体的接触情况来考虑。

93、具体的方法是: 1. 确定研究对象,找出所有施力物体 确定所研究的物体,找出周围对它施力的物体,得出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

94、 (1)如果所研究的物体为A,与A接触的物体有B、C、D……就应该找出“B对A”、“C对A”、“D对A”、的作用力等,不能把“A对B”、“A对C”等的作用力也作为A的受力; (2)不能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可通过“力的传递”而作用在研究的对象上; (3) 物体受到的每个力的作用,都要找到施力物体; (4) 分析出物体的受力情况后,要检查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出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等),否则会发生多力或漏力现象。

95、 2. 按步骤分析物体受力 为了防止出现多力或漏力现象,分析物体受力情况通常按如下步骤进行: (1)先分析物体受重力。

96、 (2)其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有接触,则分析弹力或摩擦力,依次对每个接触面(点)分析,若有挤压则有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则有摩擦力。

97、 (3)其它外力,如是否有牵引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98、 3. 画出物体力的示意图 (1)在作物体受力示意图时,物体所受的某个力和这个力的分力,不能重复的列为物体的受力,力的合成与分解过程是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过程,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认为是物体所受的力。

99、 (2)作物体是力的示意图时,要用字母代号标出物体所受的每一个力。

100、 二、力的正交分解法 在处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复杂问题上的一种简便的方法:正交分解法。

101、 正交分解法:是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其目的是便于运用普通代数运算公式来解决矢量的运算。

102、 力的正交分解法步骤如下: (1)正确选定直角坐标系。

103、通常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坐标轴方向的选择则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原则是使坐标轴与尽可能多的力重合,即是使需要向两坐标轴分解的力尽可能少。

104、 (2)分别将各个力投影到坐标轴上。

105、分别求x轴和y轴上各力的投影合力Fx和Fy,其中: Fx=F1x+F2x+F3x+…… ;Fy=F1y+F2y+F3y+…… 注意:如果F合=0,可推出Fx=0,Fy=0,这是处理多个作用下物体平衡物体的好办法,以后会常常用到。

❹ 九年级有物理吗


这就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课本

❺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章节包括哪些

九年级是全一册
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目录(全一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第2节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1节 热机
第2节 热机的效率
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第3节 串联和并联 第4节 电流的测量
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第十六章 电压电阻 第1节 电压
第2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第3节 电阻 第4节 变阻器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2节 欧姆定律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
应用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1节 电能电功 第2节 电功率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4节 焦耳定律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第l节 家庭电路
第2节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第3节 安全用电
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1节 磁现象磁场 第2节 电生磁
第3节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第4节 电动机 第5节 磁生电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第4节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 能源 第2节 核能 第3节 太阳能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目录

你好,我也是一名准初三,上个月刚找到,我给你上传一下

初三物理人教版呢,是全一册的。

下面是目录:




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第2节内能


第3节比热容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1节热机


第2节热机的效率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节两种电荷


第2节电流和电路


第3节串联和并联


第4节电流的测量


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第1节电压


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第3节电阻


第4节变阻器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2节欧姆定律


第3节电阻的测量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第十八章电功率


第1节电能电功


第2节电功率


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4节焦耳定律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1节家庭电路


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第3节安全用电


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1节磁现象磁场


第2节电生磁


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第4节电动机


第5节磁生电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能源


第2节核能


第3节太阳能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下面是图片目录,方便看图片就看图片吧



满意请采纳。

❼ 初三的物理课本内容有些什么共有几章每章又分哪几小节我还只是初二想预习,但是我的资料书和课本不相符

共有7章,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
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1.宇宙和微观世界 2.质量 3.密度 4.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十一章(运动和力)
1.运动的描述 2.运动的快慢 3.长度、时间及测量
4.力 5.牛顿第一定律 6.二力平衡
第十二章(力和机械)
1.弹力 弹簧测力计 2.重力 3.摩擦力 4.杠杆 5.其他简单机械
第十三章(压强和浮力)
1.压强 2.液体的压强 3.大气压强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5.浮力 6.浮力的应用
第十四章(功和机械能)
1.功 2.机械效率 3.功率 4.动能和势能 5.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五章
1.分子热运动 2.内能 3.比热容 4.热机 5.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十六章
1.能源家族 2.核能 3.太阳能 4.能源革命 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热点内容
潜水艇美术教案 发布:2024-12-23 14:15:19 浏览:458
有一部韩国电影师生恋 发布:2024-12-23 13:40:37 浏览:252
goodtime舞蹈教学 发布:2024-12-23 13:09:20 浏览:939
女老师和校长 发布:2024-12-23 12:14:57 浏览:750
厦门师德考核办法 发布:2024-12-23 12:04:23 浏览:248
一年级拼音教学设计 发布:2024-12-23 10:56:24 浏览:960
新师德与教师教育心得 发布:2024-12-22 21:58:52 浏览:981
化学表面处理 发布:2024-12-22 21:51:56 浏览:428
生物考前指导 发布:2024-12-22 20:58:00 浏览:786
初一生物卷子 发布:2024-12-22 19:59:11 浏览: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