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力第二历史
① 俗世奇人读后感600字
【篇一:俗世奇人读后感】
寒假里,我又交了一个新“朋友”,大家一定很奇怪我的朋友为啥加了一个引号,那是我读了一本《俗世奇人》的好书,它让我了解了天津卫的奇人妙事,使我受益匪浅。
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天津卫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有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手指一触,隔皮戳肉,就能了解伤情的苏七块;有刷墙不沾衣服的刷子李;身强力蛮,力大无边的人称张大力;心高气傲,落笔生花的是冯五爷。
天津卫的买卖多如牛毛。其貌不扬,眼疾手快的小达子就有了用武之地。登堂入室的小混混就能浑水摸鱼,这其中我最喜欢看的是要数《绝盗》了。
《绝盗》讲的是一对新婚夫妻租了一间房。他们不在家时,来了一个老头和俩个小伙子冒充他的家人,骂他不孝,砸开门拿走了所有的东西,邻居都以为那个新郎是一个没良心的白眼狼,都没上去劝阻,任由那伙人在搬东西。老头子走了以后,新郎回来了,发现家里被偷了,急忙去报了案,但是这个案子查了十年也没找到那个“爹”。这个故事让人哭笑不得,很多小偷都是深夜进行偷窃,只要有一点响声,就吓得魂不附体,可是这伙小偷就不一样了,他事先在家里设计了一个完美的行窃方案,骗过了所有的邻居,大摇大摆地就偷走了很多的东西。当新郎诉苦时,却招不来同情的目光,反而被人取笑,这样的事情真是防不胜防,让人扼腕叹息。
我真希望自己也是一个拥有某种特殊技能的俗世奇人,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建议大家一定要用心阅读,仔细阅读,取其精华,为自己所用。
【篇二:俗世奇人读后感】
长长的寒假期间,总少不了一本好书的陪伴,我的寒假期间就看了一本叫做《俗世奇人的一本书》。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在平凡的世界里,一些奇人有哪些不可思议的绝活,处处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不停的叫绝。
这本书第一个讲的人叫苏七块,他是一名医生,他有个铁规矩,就是无论大病小病,治疗费只收七块。而且治病是药到病除。第二个讲的人叫刷子李,他刷墙的本领可了不得,这不,他穿着一身黑衣黑裤,用沾了白浆的刷子往上一刷,竟一滴白浆也没掉,不一会,整面墙就被刷得白的透亮。第三个人叫酒婆,她每天晚上都来酒馆喝一杯叫“炮打灯”的酒。每次喝完酒,就赛在画上画天书了,可一到过马路时,就十分清醒。第四个人叫……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张大力的故事:有一次一个卖石材的店子做了一把坚如磐石的锁,上面刻着一行字:凡举起锁者赏银万两。话虽如此,可这把石锁极为沉重,甚至没有人摇动过它,你说这锁有多重?可有一次,张大力来到了这里,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石锁就被他轻松的举了起来,之后他去要银子时,老板说:“张大师,您难道没看到锁底的那一行字吗?张大力一看,果然有一行字: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张大力看到这话,知道别人在表扬他,放下石锁,开心的走了。我觉得这个故事说明了不要靠别的途径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也许一本好书真能成就一个美好的暑假,但是读书要做到先读,后感。你呢?
【篇三:俗世奇人读后感作文】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正如《俗世奇人》中说的:“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当当响。”
在这本书中,我最佩服的,还要数捏泥人的泥人张了,他的大名叫张明山。这则故事主要说:海张五仗着自己是大官的亲戚,随口骂人。泥人张看不惯仗势欺人的海张五,就把泥巴藏在袖口里,迅速捏了一个海张五的头,“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而海张五却依旧嘲笑、贬低泥人张。几天后,泥人张在最繁华的街头摆了个摊,卖得就是各式各样酷似张海五的泥人。还挂了旗子,写了五个大字:贱卖张五。许多人都来围观,海张五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只好把这些泥人都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的故事却流传至今。
冯骥才老师说的好“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其实《俗世奇人》中写的每个人的绝活并不是天赋,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练出来的。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生活中,我们也是一样,要想学成本领,不但要勤奋、刻苦的学习,而且要相信自己,坚定自己的信念,要脚踏实地去干,不能总想着走近道。其次便是坚持,不可半途而废。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篇四:俗世奇人读后感】
活是平凡的,但不是平淡的。平凡的生活中同样也是波澜起伏,妙趣横生。冯骥才老师的《俗世奇人》说得好,“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
在平凡的生活中,这些有“绝技”的奇人,生活会平淡吗?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得有真本事,才不会平淡啊!没有真本事,岂只平凡、平淡,还会更加糟糕,把生活过得一塌糊涂。
我们要把平凡的生活过得不平淡。就得靠那份才艺,不只是在那时候这套是种活法,就今时今日才华也是人不可缺少的啊。在这时代有才华的人不怕遇不上伯乐,只怕才华比不上别人。随着社会的进步,物尽天择,强者生存,弱者淘汰,这不算残酷,这只是一个事实而已。
《俗世奇人》中的奇人并不是样样精通,但他们却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受人尊敬,当今社会也是一样,我们不可能成为面面俱到的全才,但必须得有一门精通!不是有东北农民会说俄语当上翻译,下岗工人了搞出了先进的发明吗?只要有一技之长,我们就会是俗世奇人。
【篇五:俗世奇人读后感】
今天早上,我和一个同学在老师家补习,他有一本书,一听是冯骥才写的,我就向他借。一看,名字叫《俗世奇人》,我津津有味的读起来。
《俗世奇人》里面的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故事讲得都是发生在码头上的。
动作干净麻利的'苏七块;力大无边的张大力;手巧灵活的泥人张;刷墙技术高超的刷子李……读了《俗世奇人》这本书后,书中觉得让我最佩服的人是——张大力。一听到这个就觉得他很有力气。他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赴赴武功,身强力蛮,力大无边,所以那里的人都故称他大力。天津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他之所以力气大这么多人知道他的名字的原因就是:侯家后有一家石材店,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做的,锁上刻着一行字:凡举起此锁者,赏银两百。旁观的人不停地嘀咕着,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而猜出它有多重吗?
一天,张大力到侯家后,看到这把锁,也看到了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竹篮子,人们看到了,都赶紧围上来看。只见张大力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遍布笑容老板上来笑嘻嘻的说:“张老师,您没看锁下还有一行字吗?”张大力怔了一下,石锁下写着:唯独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张大力大笑起来,扔了石锁,扬长而去!
我最后的感受是: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出生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但都是俗世奇人;小说里的人,不奇传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却全是真人真事啊!
【篇六:俗世奇人读后感】
看完这本《俗世奇人》后,仿佛真的看到了作者冯骥才笔下刻画的“俗世奇人”。刷子李、泥人张、张大力等等,都被冯骥才刻画的栩栩如生。作者还通过描述一件件有趣的事,来突出人物的手艺和绝活。看了这本书,我还知道了天津人喜欢把人的姓和他们的拿手的绝活连在一起叫,时间长了,名字却没人知道,但光一个绰号,在当地一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人人都是平凡的,可正是平凡的人,才会有一手绝活和才艺。我们这些小学生几乎第人都有一技之长,有的跑得快,有的画画好,有的弹钢琴好……说到弹钢琴,不久前我去过一场钢琴个人演奏音乐会。全体人员入席后,主持人请出了那位演奏的人,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演奏者开始演奏了,第一首曲子柔美动听,听着这首曲子,仿佛进入梦境一般,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灵。演奏者也很入情入境,手指的动作也很柔和,他没有拿曲谱,却能一个不错的敲打着琴键。第一首演奏结束,主持人宣布第二首开始。第二首曲子快速激烈,演奏者的手飞快的敲打着琴键,就像手指在琴键上跳踢踏舞,五根手指不断替换着敲打,敲出的音乐依然十分美妙。就算是非常快速的敲打,演奏者也能一个不敲错。第二首演奏结束,之后的那些曲子也都很动听。
“俗世奇人”就是有绝活或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只要我们有一技之长,有一手绝活,我们就能当上“俗世奇人”。
【篇七:俗世奇人读后感】
翻着薄薄的《俗世奇人》这本书,我仿佛置身在近百年前的天津卫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我身临其境,一个个身负绝技的“俗世奇人”更让我敬佩不已。虽然写了一个个小人物,却让我们领略了大道理。其中“泥人张”的故事跟让我喜欢。
“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有一手捏泥人的好手艺。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在天庆馆里饮酒,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好作为自己泥人的素材。刚好靠贩卖私盐赚下金山,城里城外气最冲的“海张五”领着两个人也来饮酒,他凭着自己有财有势,在言语上羞辱“泥人张”。“泥人张”凭着自己娴熟精湛的手艺,捏出了一排排“海张五”,在杂货摊上叫卖,摊上还贴着个白条纸,上边用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来回报“海张五”。最后,“海张五”只好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贱卖海张五”的这事传了一百多年。
手艺人有真本事,有绝活,都会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这成就背后又有着些什么呢?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像这本书中“刷子李”对徒弟曹小三说的话:“你以为人家的名气是虚的?那你是在骗自己。好好学本事吧!”在这些“俗世奇人”的身后又有多少酸甜苦辣呢?不光是这些手艺人,在茫茫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个像“俗世奇人”一样的名人呢?苏秦第一次游说秦国失败后,回到家里悬梁刺股,苦读三年后,游说六国合纵,一举成为名垂青史的六国丞相;匡衡因家穷屋内无灯,凿壁借光,成为一位丞相;岳飞,小时候刻苦读书,练武,成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气壮山河的抗金名将……
“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付出,哪有回报!《俗世奇人》这本有趣的小说,让我懂得很多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② 初二第二学期历史其中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班别 学号 姓名 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第二次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改革开放。请说出第二次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领导人是 ( )
A. B. C. D.
2.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
54门礼炮齐鸣28响。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
B.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C.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D.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首美丽动人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 )
A.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B.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
C.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 )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9年
5.如右图,这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队的名称和行
动的目的是 (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红军——战略转移
C.解放军——解放南京 D.志愿军——抗美援朝
6.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其中“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而壮烈牺牲”的是 (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彭德怀 D.毛岸英
7.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完成
8.在我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农村发生的变化是 ( )
A.农民连同土地牲畜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
C.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9.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10.江门九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下列图
片资料,哪项不适合采用? ( )
A.武汉长江大桥 B.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C.第一架国产喷气式飞机 D.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11.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无关的是 ( )
A.由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 B.规定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
C.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规定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1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制定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3.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范围的是 ( )
A.第三产业 B.农业 C.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14.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采取的政策是 ( )
A.没收 B.赎买 C.摧毁 D.租赁
15.继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展开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活动。20世纪中期,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标志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6.新中国成立后,下列哪组事件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和挫折 ( )
①土地改革 ②抗美援朝 ③“大跃进”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参考右图:结合《人民日报》连载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
大产”、“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等文章,宣传全国各
地大放“卫星”现象,你认为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
A.“大跃进”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土地改革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18.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19.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两
弹元勋”的是 ( )
A.杨振宁 B.李世光 C.邓稼先 D.袁隆平
20.建国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 ( )
A.解放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1.我国1966—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一览表
年份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
1966 32.09 32.13 180
1967 29.22 29.25 159
1968 26.05 26.06 138
从表中可以看出生产总值连续两年下滑,其重要原因是 ( )
A.反右斗争的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的浮夸风、共产风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的动乱
22.“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
问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 )
A.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B.1953年开始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C.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D.近年来开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23.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 )
①马文革 ②李援朝 ③张跃进 ④毛建国
A.④②①③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24.阿沛•阿旺晋美,因病于2009年12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他为祖国统一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 )
A.和平解放北平 B.和平解放西藏 C.和平解放新疆 D.解放海南
25.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4分,27小题11分,共25分。)
26.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右图
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
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请回答:
⑴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什么会议上决定修建的?(2分)
⑵碑文中用“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三个时间概念将中国革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请你答出这三个阶段开始的标志性事件。(6分)
⑶修建纪念碑的目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
⑷如果今天让你继续为此碑写碑文,你准备添加哪些内容?(2分)
27.问答题(11分)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⑴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3分)
⑵分别简述1953—1956年间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史实及其历史意义。(8分)
历史科试卷(答案)
1-10 BADCDBCDDD 11-20 BCABCBADCD 21-25 DCDBA
26.(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1946年,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目的: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现实意义:通过凭吊先烈,对人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4)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言之有理即可)
27.(1)①和平解放西藏;②进行抗美援朝战争;③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2)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大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或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胜利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意愿的宪法或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 姓张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呢
1、张仪
张仪,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
秦惠王三年,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去魏国担任国相,打算使魏国首先臣事秦国而让其它诸侯国效法它。魏惠王不肯接受张仪的建议,秦惠王大发雷霆,立刻出动军队攻克了魏国的曲沃、平周,暗中给张仪的待遇更加优厚。张仪觉得很惭愧,感到没有什么可以回敬来报答秦惠王。
2、张良
张良,字子房,新郑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相传张良登仙后,位为太玄童子,常从太上老君于太清之中。其八世孙张道陵亦得道。又据《巢县志》记载,巢县白云山有子房洞。相传为张良辟谷隐修之地,后人置祠,岁奉香火。
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自从刘邦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
3、张骞
张骞,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张骞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使者,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及欧洲等国交往的大门,同时,也通过他的外交实践,第一次张扬起国与国之间平等、诚信交往的外交理念。
张骞构建了汉与西方国家友好交往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为中国汉代昌盛和后世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整个世界的文明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4、张汤
张汤,西汉时期官员、酷吏,杜陵人,因为治陈皇后、淮南、衡山谋反之事,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张汤先后晋升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与赵禹编定《越宫律》、《朝律》等法律著作。用法主张严峻,常以春秋之义加以掩饰,以皇帝意旨为治狱准绳。
5、张苍
张苍,西汉丞相,《史记》称之为张丞相,封北平侯,阳武县富宁集乡张大夫寨村人。他生于战国末年,死于汉景帝五年,谥号北平文侯。
刘邦起义,他归顺了刘邦,西汉王朝建立之后,他先后担任过代相、赵相等官职。因为他帮助刘邦清除燕王臧荼叛乱有功,被汉高祖晋封为北平侯,以后又迁升为计相、主计。汉文帝时灌婴去世后接任丞相一职,汉文帝后元元年因政见不同而自动引退。主要门生为是洛阳人贾谊。
④ 以史为鉴 继往开来——中国地质学会周年点滴回顾
浦庆余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年是中国地质学会成立90周年,有许多往事值得回顾和纪念。作为担任过中国地质学会下属的专业委员兼职副秘书长8年,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专职工作14年,返聘7年的学会工作人员,更有许多话要说,为中国地质学会更加符合“由中国地质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的、依法成立的学术性社会团体”的原则,尽一份责任。特选择会员、理事会和会章三个问题,作些点滴回顾和粗浅分析,以求教诸会员。
一、一份会员名录的启示
1948年2月,中国地质学会刊印了一份会员名录,编者按语写道:
本会理事会于三十五年十一月二日决议:“会员会友未履行其义务两年者,本会认为自动退会,并在南京中央日报刊登广告催交会费,至年终尚未交纳最近二年以上之会费者即作退会论。如继续履行义务,当随时恢复其会籍。”兹本会已于三十五年十一月八日、十三日、十四日在南京中央日报通知此项决议;此次会员录即遵照前项决议编制,因卅六年前未交纳会费满二年致未编入此次新会员录内之会员会友,一俟补交会费,即随时恢复其会籍(永久会员当然不在此列)。
当年,执行的是1942年3月20日第十八届年会通过的《中国地质学会章程》,该章程规定学会宗旨是“以促成地质学及其他地质学有关系学科之进步为宗旨。”规定会费标准会员每年5元,会友每年2元,如一次交纳50元者为永久会员,团体会员每年400~600元。
抗战期间,我国一些院校、研究机关大多迁往西南后方,中国地质学会随中央地质调查所迁往重庆。那时虽然生活艰苦,工作条件很差,学术活动却接连不断。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院校、研究机构迁回原地,中国地质学会也随中央地质调查所迁回南京。那时,有的会员就职单位有变动,有的出国深造或去国他就。在这个背景下,学会理事会于1946年11月作出决议,进行会员重新登记。把交纳会费作为重新登记的重要条件。
这份“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录”中,公布了重新登记后的会员总数为486人,其中创立会员19人,刘季辰是1922年学会成立后第一批入会的会员,这里误记为创立会员,创立会员应有26人,重新登记者实际18人。还有8人,有4人已去世,他们是赵汝钧、丁文江、王绍文和葛利普,其余4人是李捷、董常、仝步瀛和麦美德,尚未重新登记不知何故。永久会员有357人,通信会员28人,荣誉会员1人,还有会友96人,机关(团体)会员44个。此外已故会员有28人,除了上列4位创始会员外,已故世者中有中国地质事业初创时期的大力支持者张轶欧,在野外地质调查时先后被土匪杀害的赵亚曾、许德祐、陈康和马以思,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东南大学地学系早期的系主任郑厚怀和被屈死的中央大学教授朱森等。
重新登记的486名会员中,按从事的学科或专业划分,地质学412人,地理学46人,土壤学11人,动物学2人,测量学4人,植物学4人,地球物理学5人,考古学1人,人类学1人。也就是说,与地质学相关之学科者有74人,占会员总数的15%强。体现了学科交叉,各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也反映了中国地质学会人气的旺盛,有较强的亲和力。
会员中还有少部分外国人。中国地质学会的创始会员就有三位外国人,他们是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美籍古生物学家Grabau A.W.,农商部顾问、中央地质调查所的瑞典籍新生代地质与考古学家Andersson J.G.,燕京女学校地质学教师Miner L.。1922年就有在北洋大学任教的美国地理学家Barbour G.P.,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Berkey C.P.,日本东北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早板一郎等入会。1948年重新登记时安特生和那林已经回瑞典,巴尔博已回美国,早板一郎在台湾大学任教,德日进已回法国,梭颇已回美国,他们也都重新登记为我国地质学会会员。反映这些曾在中国任职的地质学家对中国的感情,也说明中国地质学会从成立起就是向世界开放的学术团体。
在重新登记的会员中,有已步入政界的翁文灏和朱家骅两人,翁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朱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刊印名录时翁已下野,任中国石油公司总经理。南京解放后,1949年7月29日,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会决定:会员翁文灏、朱家骅两人被列为战犯,停止其权利和义务,会员录上不予列名。不知何故,翁文灏回来后,特别是毛泽东同志肯定其为爱国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后,没有恢复他的会员权利和义务。
抗战胜利后,有一批从事地质地理工作的年轻学者和应届毕业生出国留学,在国内时有的是中国地质学会会员,有的是会友,可能是通讯不便的原因,也可能是别的缘故,除了池际尚、周明镇、谢觉民、李璞、马杏垣、杨怀仁外,其他人没有重新登记。值得称颂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池、周、李、马、杨和涂光炽、张炳熹等先后回到祖国大陆。谢觉民和杨怀仁是浙江大学史地系毕业的,谢觉民没有回来,后来成为美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匹兹堡大学终身教授。1980年后与我国地理界经常进行学术交流。
在重新登记的会员中,朱家骅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在解放战争后期随国民政府迁往台湾,翁文灏虽在1948年11月末卸任行政院院长,担任中国石油公司总经理,他对蒋介石不满,千方百计要摆脱蒋介石,但由于被列为战犯,又不敢留在大陆,转展香港、法国,终于在1951年回到祖国大陆。丁骕和张其昀任浙江大学史地系主任,教人文地理。丁骕因担任过国民党重庆党部书记,张其昀时任国民党浙江大学区党部书记,前者去了美国,后者去了台湾。张其昀到台湾后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后任“总统府资政”。他后来在研究和整理中国历史文化方面在台湾有很大影响。
1929年2月14日第六届年会上通过的会章规定:“国外之地质学者或古生物学者对于中国地质有所合作或有所贡献者得为本会通讯会员。”之后陆续发展通讯会员。这次重新登记的通讯会员28人。国籍有美国、英国、日本、印度、法国、奥地利和瑞典,其中美国的Broom R.教授正在南非任职。
重新登记的会员中有1948年被遴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有翁文灏、李四光、谢家荣、朱家骅、杨钟健和黄汲清。后来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的有75人,其中2人当时还是会友,被台湾“中央研究院”聘为院士的有3人。
重新登记的机关(团体)会员有44个,除了当时我国三大地质机构: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以外,还有资源委员会,四川、台湾、江西、西康、河南、湖南、福建等省的地质调查所,资源委员会所管辖的一些矿业公司、中福两公司联合办事处、一些官民联办的矿业公司、国防部测量局、北京大学、北洋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学院、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和清华大学。
从这份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名录,我们可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中国地质学会是一个民间学术团体,它的性质是群众性的,属非政府组织,所谓自愿组成,指的是成立时有发起者,即创始会员,会员自愿入会,自动退会,进出自由,要尽义务,交纳会费是最基本的要求。现在,中国地质学会号称有多少万会员,却不交纳会费,有的退休多年,有的出国很久都没有联系,不知谁入会了,谁退会了。所谓的会员是虚位,是“被会员”。谁当理事了,谁当理事长了,就办个会员证。团体与政党不一样,但也得像个样子,有点规矩才是,须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其次,中国地质学会在当时有很大的吸引力,从会员结构上体现了以促成地质学及与其他地质学有关系学科之进步为宗旨。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于1932年,有46位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参加中国地质学会。竺可桢1922年就加入中国地质学会,他也是中国地理学会创始人,1948年还重新在中国地质学会登记。地理学者中有地貌学者加入中国地质学会,如果是学科接近的话,那么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学者与地质学的关系就比较远了,如胡焕庸、张其昀、谢觉民、张印堂、陈正祥、周立三、钟功甫、薛贻源、洪思齐、严重敏等。研究动物学的张春霖、寿振黄,研究人类学的吴定良,研究植物学的胡先骕、侯学煜也都加入中国地质学会。
第三,这份名录的编排按英文字母次序,不管职务多高、年龄大小和专业,也不论在中国地质学会中的职务如何。只列何时入会,何年成为永久会员,以及当时服务于哪个单位。从这里可以看到凡是中国地质学会会员都是一律平等的。展示在大众面前的只是会籍、会龄的区别。
1980年初,李春昱曾说1948年由他经手将学会的8000美元请美国友人存在美国的银行。我1985年到学会工作,在1994年听说此事,向学会有关人士询问此事,据时任专职副秘书长的何世沅说,当时请李春昱把详情写了下来,隔段时间找不到了,再请李春昱写了详情,李很不高兴,但还是写了。何世沅说,这张纸也找不到了,那时李春昱已去世。我问过程裕淇,他说听李说过,程裕淇还记得那个美国人是位女士,他还记得她的名字,他把这位美国友人的名字写了下来。后来,新任专职副秘书长王弭力把南京会所和美国存款的事认真办了,南京会所要回来了,存款一事没有确切信息,没有办成。1948年学会哪有这么多钱,有可能是至少一部分是会员重新登记时交的会费。
二、一份历届学会领导机构名录的思考
我根据历届理事会名单,整理了一份中国地质学会从成立至今历届理事会职员名单。从这份名录并结合中国地质学会的实际工作情况,可以得知中国地质学会治理结构的变化,从中能够获得学会工作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以及今后如何改革的启示。
从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到1952年,共27届理事会的任期基本为1年,至多跨2个年度。理事人数从数人到十数人,第八届及以前设副理事长2人,第九届至第三十一届不设副理事长,第二十一届至第二十六届,增设监事会。理事会有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书记)和会计等分工。也就是说,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评议会)是名正言顺地在理事。理事长,一般不连任。这是比较合理而又高效的学会治理结构。
从第二十九届(1954~1956)理事会开始,理事会任期延长至4~6年,第三十一届理事会(1962~1979)因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从这年开始到1971年,被作为“裴多菲”俱乐部受到冲击。至1972年因对外关系需要,恢复以中国地质学会名义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理事人数急增,如第三十一届44人,从第三十二届到目前的第四十届,增至100多人,这一时期从第二十七届(1951)至1971年李四光逝世,他连任了6届的理事长,长达20年。这对于学术团体来说,是不正常的状态,与民间学术团体的治理结构出入较大。这一时期取消了理事会的会计,由挂靠单位的会计代行会计工作。鉴于不收会费,经费由挂靠单位和中国科协支持,经费账目也不必向会员公布。这一时期,开始(1950、1951)因秘书长孙云铸工作在北京大学地质系,该系学生游振东和何锡麟协助秘书长工作。1952年开始设专职职员。第三十一届理事会开始设专职编辑组成《地质学报》和《地质论评》编辑部。也就是说学会有了办事机构,理事会开始摆脱办理学会之事。
中国地质学会历届理事会职员名单表
续表
续表
从第一届至第三十届理事会的理事长和秘书长都由地质学家担任,第二十八届至第三十一届理事长李四光虽是政府的地质部长,但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第三十一届的秘书长朱效成虽是司局级行政干部,但他在他们这个层次的行政干部中,学习地质学的成效是比较好的,基本上是一位懂得地质学的管理干部。从第三十四届(1988~1993)理事会开始理事长就开始由挂靠单位地质部、地质矿产部至国土资源部的部长或副部长担任,开始先后任理事长的几位部长和副部长虽然是学地质,从事过地质工作,但是以他们在地质科学上的成就和学识,是当不了理事长的,是部长的身份才当得了理事长。从理事长人选的变化,可以看到中国地质学会的治理结构已偏离了群众性学术团体的性质。常务理事会例会的举行也与国家行政机关的部长办公会议同一模式,有人戏称“将地矿部部长办公会议搬到地质学会来了。”有段时间,为了减少层次,因繁就简,将常务理事会议与秘书长会议合并召开,名为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后来也被一位担任常务副理事长的地矿部副部长否掉了,说常务理事与副秘书长是两个层次的,不能一起开会,以后就变更为常务理事会决定,秘书长会议落实工作。在行政部门看来理事长、副理事长与常务理事基本上是部级,副部级和司局级干部,副秘书长基本是处级干部,只有前者可作决定,后者的任务是将决定落实到实处。在一起开会觉得不成体统。这又是将国家机关的行政级别带到学术团体。
学术团体的会长(理事长)应由著名科学家担任,如果他既是著名的科学家,又是社会活动家则更佳,这是国际惯例。1979年以后,全国性学会迅速增加,且有部门分割的趋势,这是利益所向。这既有积极意义,也隐藏有弊端。而且有不少学会由本部门的行政领导,如国务院有关部、委、局的首长担任会长。1980年后期,国务院明文规定,行政领导不得担任学会、协会和研究会的领导职务,这是正确的。但是留下一条尾巴,说若的确需要,应报国务院批准。实际上这项规定是对已经担任学会、协会领导职务的行政领导的一种限制,而不是为了扩大。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二届(1979~1983)、第三十三届(1983~1988)理事长先后由黄汲清和程裕淇担任,以前几届的理事长李四光虽是地质部部长,但他毕竟还是著名地质学家。以后换届除黄汲清和程裕淇外,不是没有合适的著名地质学家。再说,李四光担任理事长时,地质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何长工在学会并无职务,只是先后由具有地质背景的副部长宋应和学部委员、副部长许杰担任学会常务理事;黄汲清担任理事长时,地质部党组书记、部长孙大光也未在学会担任职务,只有副部长邹家尤出任18位副理事长中的一位副理事长。程裕淇担任理事长的阶段,夏国治副部长担任副理事长(当时有9位副理事长)。1988年以后的6任理事长都是地矿部或国土资源部的部长或副部长担任理事长,而且有的并无学习或从事地质工作的背景,由于部长又是部里的党组书记,工作很忙,还要有一位副部长或副部级干部担任常务副理事长。这样做,名义上是加强领导,实际上是学术团体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倒退;名义上是争取部里的支持,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的理解;说是经过国务院审批,实际上你报上去了,能不批吗?理由总是可以找到的。
三、几份会章的回顾
中国地质学会章程是中国地质学会性质、宗旨、任务、行为规范的约定,是在宪法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的指导和自我约束,可以说是学会的根本大法。中国地质学会章程从1922年成立起到现在经过十多次的修改。
中国地质学会的名称是1922年章程的第一条就写明了的,已经有90年的历史。学会的宗旨1922年章程规定为“促成地质学及其关系学科之进步”。这一宗旨的叙述既简洁又明了,这一记述在1929年、1931年、1935年、1942年的几个章程和简章中一直沿用。而1954年2月的章程却修改为“团结全国地质工作者从事学术研究,交流学术技术经验,谋地质知识之提高与应用,在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为经济建设服务”。其实学会不是从事学术研究的机构,至于“在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政治任务。1953年,毛泽东在《批判离开总路线的右倾观点》一文中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期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不要脱离这条总路线,脱离了就要发生‘左’倾或‘右’倾的错误”。1954年的会章规定的宗旨是根据这种精神修改的。
1950年8月26日的理事会会议赞成谢家荣的提议,取消永久会员,这样就在没有经过会员代表大会票决的情况下剥夺了已交50元大洋的永久会员并得到学会承诺的权利。
1957年的会章对学会宗旨修改为:“团结全国地质工作者,从事学术研究,交流科学技术经验,开展学术讨论,努力使我国地质科学迅速达到世界水平,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服务”。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毛泽东在开幕中提出“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并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56年提出向科学进军,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这次修改会章,对学会宗旨的表述是根据这些原则而进行的。
再一次修改会章是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之后,1978年3月18~31日,举行全国科学大会,当时重提四个现代化和出成果出人才。1979年的会章总则包括第一条表明中国地质学会的性质是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第二条表明中国地质学会的任务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团结广大地质科学技术工作者,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地质战线出成果、出人才,为地质科学技术迅速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为在21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作出贡献”;第三条是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各种学术观点和学派之间自由讨论,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和检验经验。显然这条是总结“文革”及以前的经验教训,全国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的背景下,写进会章的。1983年会章只作文字修改,内容与1979年会章基本相同。
1988年会章与1979年和1983年会章除了增加培育、推荐人才和改革的内容外,其他基本相同,这是因为此时中国地质学会设立了青年地质科技奖,中国科协设立了青年科技奖,学会和全国地质部门的改革正在进行中。
1993年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制定的会章,第二条明确为宗旨,是这样陈述的:“本会宗旨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献身、求实、创新、协作的精神和优良作风,团结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促进地质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地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这是由于中国科协提出了“献身、求实、创新、协作”的科协精神,科学技术领域的改革提出了两个促进。此前,1991年民政部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国科协于1992年制定了新的全国性学会组织通则,是按照《条例》和《通则》的要求,总则应概括为三个内容,一为本会性质,二为宗旨,三为任务,进行修改的。
1997年会章与1993年会章基本相同,只是第一条本会性质,增加了中国地质学会“是发展地质科学的社会力量”“代表中国地质界参加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及其下属组织”。这样,就明确了中国地质学会在发展科学中的社会地位,对自己的职责作了限定。实际上,中国地质学会从来就是代表中国地质界参加国际地科联的活动,只是因为在北京举办第30届地质大会非常成功,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这里作了进一步明确。第二条宗旨增写了“促进地质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放在1993年会章的两个促进之间。这里的“成长”主要指的是青年地质人才,“提高”主要指的促进成为两院院士和中国地质学家走向世界,如担任国际学术组织的有关职务,承担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主题报告和主持人,等等。
2000年的会章是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国务院颁布的修订后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重新登记时,根据民政部提供的《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修订的,总则增加了中国地质学会的英文名称,增添了“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范”的内容,明确了“民主办会”的原则。将原会章中的“任务”作为“第二章”业务范围载明。整个会章的章、条均按《范本》重新调整。特别是载明“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以及挂靠部门国土资源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即认了三个上级管理单位。
2006年会章按1997年和2000年会章中总则第三条宗旨的四个促进,增加了第五个促进“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历年会章的变化,除了上述原则、宗旨以外,还有不少其他方面的变化,例如“任务”或“业务范围”也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1922年只说有一种刊物,名为《中国地质学会会志》,1929年会章有“本会得设奖章或奖金,以奖励地质学之有贡献者”,1942年会章增写了出版物有西文会志和中文地质论评。1954年会章专设一章“学术活动”另一章“刊物”,1957年会章增加了“协助有关部门解决科学技术问题”。1979年会章专列“主要任务”一章列举了7项,1983年会章的“任务”一章,根据新情况进行调整仍为7项。以后几次修改会章大体都是这样改动。又如,关于会员,历年也有变化。
一个国家有三部分的组织,一是政府,它具有管理国家的行政职能,由选民选举产生,是为选民服务的公务机关;二为企业,它以赢利为目的,同时为公民生产和提供生产和生活物质。政府维护公民的权利,企业有自己的私利。中间就有一批非政府、非赢利的组织。学术团体是第三种组织中的一分子。它从政府“批发”服务,廉价或无价提供给公民。作为学术性团体,有别于政府部门的科研机构,也有别于企业的研发部门。它的业务范围是很明确的。早期的中国地质学会会章规定的“以促进地质学及其关系学科之进步为宗旨”既明确又简洁,也好记。后来的会章几经修改,增加了许多,实际上是这一宗旨的细化,或具体化,为什么“促进”原来是两个,后来增加到三个、四个和五个促进,越是具体,越是不全面,要不断补充。而且由此具体化反倒不确切。例如,1957年会章中说要“从事学术研究”,这应是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任务。1983年会章中提出积极开展咨询服务活动,实际上学会在咨询服务上不具优势,至于把“遵守宪法、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在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指导下开展活动。”作为宗旨写进会章没有必要,一是这种要求是每个个人、政府机关、群众团体和企业甚至政党都应做到的起码的要求,只要是公民、法人,都应如此;二是这个要求是义务、是责任、是共识、是常理,不是属于宗旨的范畴。
会章要简单明了,要有个性,既要有规范,也要有灵活性;既要便于记忆,又要有可操作性。制定一个好的会章不是件容易的事,值得好好研究。
以上对一份会员名录、一份历届理事会主要领导名单和历届中国地质学会会章,进行了回顾和思考,是很肤浅的,可能存在错误。但其目的是为了中国地质学会能够真正成为中国地质科技工作者的家,找准位置,成为真正的符合非政府组织特点的学术性社会团体。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起到补充和协调的作用。
⑤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爱国运动
太平天国---最主要的是反封建,就是反清.对于反外国帝国主义,并不是那么突出.因为当时的领导阶级和外国帝国主义有一些微妙的联系,尤其是洪仁玕.
当然,他们并不是所谓的卖国,太平天国的领导阶级所设想的是希望和外国帝国主义阶级平等交往,而且太平天国的主要敌人是清政府,他们其实并不愿过早地,太大地去刺激帝国主义.
义和团---义和团则是纯粹的反外国帝国主义,从他们的表现就可以直接看得出来,他们受慈憙的差遣,对付外国侵略势力.而慈憙并不很重视他们,仅仅是拿他们当工具而已,最后出于慈憙等人的软弱等等原因,义和团运动反而被慈憙伙同帝国主义给扑杀了.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封建运动,这场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但是再往深处看,其实这场革命并不彻底,例如革命后依然沿用封建土地制度,社会上依然盛行封建思想;同时孙中山一派作为资产阶级对于帝国主义依然很软弱,对于许多不平等条许不敢提出异议,这也是当时中国资产阶级的一个特点
五四运动---是以中国学生工人为主体的运动,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出现在巴黎和会上.但并未受到战胜国的待遇,会议的操纵国:英,法只为自己的利益,因而向别国出卖了中国的主权.消息传到中国后先是由于学生发起游行罢课,而后逐渐由工人罢工为主体,而民国在巴黎和会上也拒绝了签字,这也是民国在外交上难得的一次良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