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发布时间: 2024-10-24 11:52:36

1.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 总结 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瓦解原因:

①根本: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②直接:私田出现;

井田制瓦解的标志:鲁国实行初税亩

井田制彻底瓦解: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特点:土地个人所有、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或转让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影响: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4、抑制土地兼并

(1)目的:保证国家赋税收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土地兼并的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

(2) 措施 :

(1)北魏至唐实行均田制

(2)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田亩收税。

(3)评价: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重农抑商

1、“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及目的

(1)始于战国时商鞅变法

(2)直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保巩固封建统治

2、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

(1)商周时期: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

(2)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3)西汉:推行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4)明清:仍固守重农抑商,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积极:

(1)确保赋税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巩固小农经济。

(2)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消极:不利于工商业和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强化小农经济。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海禁”与“闭关锁国”

1、(1)明朝“海禁”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

(2)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①直接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②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③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2、清代闭关锁国的后果:

①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③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来侵略。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和条件

原因:

a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b社会根源:欧洲人寻金热。

c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商路受阻引起商业危机。

d宗教因素:教会鼓励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主观条件:西、葡王室的支持。客观条件: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

2、过程:

①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支持)西欧—好望角

②1492~1498年哥伦布 、西班牙(支持)西欧—美洲

③1497年达?伽马、葡萄牙(支持)西欧—好望角—印度

④1519~1522年麦哲伦西班牙(支持)环球旅行

3、影响:

1、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证明地圆说的正确性;

2、结束了世界彼此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导致欧洲社会的重大变革: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4、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海上马车夫”——荷兰

1、荷兰兴起的条件:

1)优越的地理位置;

2) 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的传统;

3)较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4)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的受益者;

5)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取得了独立

2、荷兰的殖民扩张:

(1)扩张形式:建立东印度等垄断性贸易公司

(2)殖民区域:非洲、亚洲、美洲

(3)结果:17世纪“海上马车夫”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日不落帝国”——英国

1、英国兴起的条件:1)地理位置得天独厚;2)17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工商业实力雄厚;3)拥有强大海军。

2、殖民扩张:

扩张区域:亚洲印度、北美、非洲、大洋洲

殖民过程:

①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②17世纪初,成立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北美建立殖民据点。

③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爆发三次英荷殖民战争,荷兰战败。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尼德兰,改名纽约。

④英法殖民战争:18世纪中期法国终败,夺取北美和印度殖民地。

结果: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早期殖民扩张

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抢掠、欺诈、奴隶贸易、海外贸易

殖民扩张罪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大量屠杀印第安人、黑奴贸易、垄断贸易、洗劫当地国库。

殖民扩张影响:

①对欧洲:为西欧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本原始积累。

②对殖民地:给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③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世界市场的拓展

世界市场拓展的原因:殖民扩张和掠夺

拓展的表现: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

影响: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前提和条件:

A、前提:18世纪英国资产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B、条件:

①资本——通过殖民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活动,积累大量财富。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③技术——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海外贸易扩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直接和必要条件)

2、过程: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

新兴工业: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拓展:由英国到欧洲和美国。

完成标志:机器大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1840年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工业革命的影响:

a生产力:大机器取代手工劳动,极大提高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组织形式: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工业比重上升,城市化进程加快。

c社会关系: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d政治上: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e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盛行。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加快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f世界市场: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4、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确立欧美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世界经济 文化 联系进一步加强;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使亚非拉许多国家沦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倾销地。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开始)

1、前提和条件:

A、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经济前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条件:

①资本——资本积累和和殖民地的长期掠夺

②劳动力——自由劳动力增长,工人素质提高。

③技术——19世纪3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性的进展

④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必要条件)

2、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成就和主要标志)

1866年发电机-西门子(德);电灯―爱迪生(美);电话-贝尔(美)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的成就)。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德)-汽车、飞机-莱特兄弟(美)发明等。

③化工工业的发展,制成包括炸药等化工合成材料。

④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3、新兴工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促进生产力巨大增长,进入“电气时代、钢铁时代”。

②促成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③导致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产生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④推动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相关 文章 :

★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

★ 高中必修二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总结(完整版)(2)

★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提纲

★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归纳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一历史必修二各个单元知识点总结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020

2.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 文化 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那么你知道 高一历史 必修二知识点有哪些吗?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时间

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2、原因

(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3、表现

(1)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2)民族资本的总额增加。

(3)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

4、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发起救亡图存的民族民主运动。

二、短暂的春天

1、时间

民国初期(1912——1919),一战期间

2、原因

(1)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如抵制日货、提倡国货),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3、表现

(1)厂矿企业增多,扩建企业(规模扩大)。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2)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和实业团体,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

4、结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三、曲折的发展

1、时间

1927——1949(国民党统治时期)

2、阶段

(1)较快发展(1927——1936)

原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表现: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2)遭受沉重打击(抗战爆发后)

原因: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国民党官僚阶层借此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

表现: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3)陷入绝境(抗战胜利后)

原因: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发动内战,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官僚资本也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国民政府还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导致通货急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经济恢复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恢复:经过三年努力,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完成。

(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

(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落后。

(2)时间:1953——1957

(3)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

(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5)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1953——1956)

(1)内容: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也纷纷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2)意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二、探索与失误

1、正确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

(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在我国建立

(2)内容:①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探索失误

(1)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大跃进:“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3)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4)结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3、纠正失误

(1) 措施 :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2)结果: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

“----”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

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 规章制度 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3、调整

(1)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2)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但不久,再次被打倒,刚刚稳定的形势又陷人混乱。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1976年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2、内容:

(1)思想路线: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经济路线: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意义:成为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改革

(1)经营方式: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2)基层组织: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2、城市改革

(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2)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3)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分配体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作用:通过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3、意义

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在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过程

(1)1992年初,先后在南方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除了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外,还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1992年10月,中共十四次大召开。会议明确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要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4)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5)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成就

(1)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快,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2)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中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复习历史的技巧

第一、学会寻找线索,历史事件的发展都是有内在联系的,所以注意寻找线索。特别是新课改背景下,都是采用专题形式教学,每个专题都会有自己的线索。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理清每个专题的最基本线索,然后顺着最基本线索进行完善,最后形成知识树。在理清每个专题自己的线索后,再寻找各个专题间的线索,比如可以按照古代,近代,现代的方式,将内容进行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比较,比如经济史里面,对资本主义的发比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比较。

第二、注重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新课改背景下,历史已经不是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科,更加注重的是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也就是真正的以史为鉴,通过历史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这就要求学生对历史学习有真正的理解。

第三、注意一些最基本 方法 的运用。上课的时候还是要认真跟着老师的思路,认真做好笔记,课下多关注社会 热点 问题。

提高历史成绩有什么窍门

一,阅读,大量的阅读对于可以提高历史成绩有非常大的帮助。诗词歌赋,历史小说,历史课本,都可以。

二,复习,其实所谓的复习就是把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在顾一遍。正所谓温固而知新。历史这玩意是相通甚至是重复的。

三,试题,做大量的试卷题,反复的去做,去对案,目的是学习它的表达方式,学会如何用所需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高一历史必修二重点知识点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 历史高一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小总结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完整版)

★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3. 必修二历史知识点归纳

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必修二历史知识点归纳,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二历史知识点归纳:文学
(一)诗歌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风雅颂;四言为主(现实主义)。

楚辞:战国屈原新体诗歌《离骚》(浪漫主义)

3、汉赋:司马相如(铺成排比,文采华丽)

4、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三)元曲:元朝民族歧视,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

(四)小说

1、唐代:传奇《柳毅传》、《南柯太守传》

2、宋代:话本

3、明清时期兴盛原因: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代表作品:

明: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

清:《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五)戏曲

1、原始—汉唐:傩舞

2、唐:梨园

3、两宋:南戏,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4、元代(黄金时代,标志戏曲的成熟):杂剧(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5、明:昆曲(百戏之主):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

4、清代:京剧,新的高峰

精品我为大家提供的 高二历史 必修三文学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必修二历史知识点归纳: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

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

2、表现

(1)洋纱涌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2)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

(3)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丝、茶生产日趋商品化。

3、影响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二、洋务运动

1、背景

(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方式和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2、代表人物

中央:恭亲王奕沂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

3、兴起

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

4、过程

(1)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60年代)

①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②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

(2)近代民用工业(19世纪70年代起)

①以“求富”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②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3)筹划近代海防(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

10年之间,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近代 教育

①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②选派 留学 生 出国 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5、结果

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6、影响

①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倡导下出现了,它们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原因

(1)外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3)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4)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5)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

2、产生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3)民资企业:发昌机器厂(上海);继昌隆缫丝厂(广东南海); 贻来牟机器磨坊(天津)

(4)意义:它们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用机器雇佣工人来进行生产)产生了。
必修二历史知识点归纳: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2)汉朝: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使用耦犁的牛耕 方法 ,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

2、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

(1)耕作方法:

①垄作法(春秋战国)

②代田法(西汉)

(2)耕作技术:

①西汉发明播种用的耧车

②魏晋南北朝采用耕耙耱技术(北方旱地)和耕耙技术(南方水田)

(3)耕作制度:

①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

②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3)水利灌溉的发展:

①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时期);漕渠、白渠、龙首渠(汉朝)②灌溉工具:翻车(曹魏时期)、筒车(唐朝)、水力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猜你喜欢:
1. 高一必修二历史专题一知识点归纳

2.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3. 高一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

4.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5. 必修二历史知识点必背

热点内容
班主任初次自我介绍 发布:2025-01-22 18:52:34 浏览:160
微信图标怎么点亮 发布:2025-01-22 17:24:14 浏览:861
岳西县店前中学 发布:2025-01-22 15:54:05 浏览:507
海安教育信息网 发布:2025-01-22 15:18:43 浏览:491
校园网属于局域网吗 发布:2025-01-22 15:13:34 浏览:915
贷款买房怎么 发布:2025-01-22 15:08:32 浏览:955
求是数学 发布:2025-01-22 14:48:20 浏览:199
高三化学课件 发布:2025-01-22 12:42:13 浏览:440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 发布:2025-01-22 10:42:04 浏览:485
急性心衰能活多久 发布:2025-01-22 09:57:20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