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县志地理
1. 青岛的发展历史
青岛的发展历史:
1、1891年,清朝在胶澳设防,这也是青岛建设的起始。后来德国派兵占领青岛,并在此建造了德国建筑群,以殖民地为目的为青岛制定了镇区规划布置,依照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社会运行秩序,出资修造交通运输通道,为以后城市建立奠定了基础。
2、辛亥革命爆发后,日本迅速占领青岛,并且利用青岛独特的地理优势,大力开辟对外贸易港口,加快建设工业企业,此时青岛的经济发展达到空前繁荣,人口、基础设施及物质需求承载达到饱和,城区规划建设进一步扩张。
3、抗战时期结束后,青岛回归中国,降格为地级市,归属山东省,地域大幅减少。青岛结合自身实际,创建了技术产业的开发区,运用这里众多特色的旅游地理位置,打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旅游濒海城市,籍此开始大发展之路,城市规模再一次扩大。
4、青岛在城市规划史上融入了西方管理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结构,对其他都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近代时青岛的社会形态参考西方国家经验也进一步发展,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形成了充满人文特征的地方,城市个性独特。
5、大面积的城市建筑群与汪洋大海相连,隽永美观,经济产值逐渐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重要脉络之一,社会结构逐步趋于完善,滨海楼屋栉次鳞比,高大壮观,城市与自然形态和谐统一。近代的青岛城市从无到有,慢慢变成如今繁荣兴盛的模样,把青岛建设成文明美丽的海滨之城。
(1)即墨县志地理扩展阅读:
青岛人口发展状况:
青岛建置前夕,仅有数处渔村350馀户人家;建置后人口逐渐增多,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春达1万馀人。德国侵占后,全市分为青岛区和李村区。面积扩大,人口增加。宣统二年(1910年),青岛市全市人口增至16万1140人。其中,市区3万4180人,李村10万1939人,薛家岛、阴岛、黄岛等地2万5021人。
此后,青岛的人口发展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区划扩大,1935年有夏庄、崂东、崂西三个地区划入青岛市,人口增加12万馀人;1946年,浮山、黄岛、薛家岛等地划入青岛,人口增加8万馀人。二是外地人口迁入,宣统二年(1910年)市区人口仅3万4180人,1925年增至16万3010人,增长3.8倍,每年净增8600馀人。
至1935年市区人口又增至30万1192人,比1925年增长84.77%,每年净增13800人。1945年市区人口增至51万4956人,比1935年增长71.0%,每年净增51496人。
1948年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青岛市人口为75万9057人,至1948年底,青岛城市人口突破100万大关。
2. 马坊山东省即墨市马坊村
马坊村位于山东省即墨市的北部,距时家丰城大约1.5公里。其村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当时陆姓人家选择此地定居。这个村落因早期有屯垦军饲养军马的设施——马房而得名,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名逐渐演变为马坊。在同治时期的《即墨县志》中,马坊村被正式记录为马房这一名称。
在行政和人口方面,马坊村拥有616亩耕地。据2006年的数据,全村共有273户人家,总人口为757人,其中劳动适龄人口为589人。这些数据反映了村庄的基本人口构成和农业资源情况。
在经济方面,马坊村在2006年的表现较为活跃。这一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了216吨,整体经济总收入达到了807万元。这意味着村民们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920元,显示出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村民生活水平。
(2)即墨县志地理扩展阅读
马坊镇是北京市重点扶持发展的“三区六镇”之一、北京市市级小城镇,马坊工业区是北京市市级拟保留工业区。马坊镇地处平谷区西南部,属三市区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距首都机场35公里、距天津新港110公里,平谷区地方铁路坐落在镇域之内,连接101、102国道的密三路纵穿南北、规划京平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即将拓宽的云打路位于规划农业经济带的中间部位,并贯穿南北。马坊镇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气温变化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