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返校历史

返校历史

发布时间: 2025-01-28 14:14:34

『壹』 西安市田家炳中学历史沿革

1953年7月,学校正式创建,初名“蓝田县初级中学”。
1956年7月,学校更名为“蓝田县第一中学”。
1960年7月,学校更名为“蓝田县北关中学”。
1966年5月,“文革”开始,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
1967年,“5.16”红总部和“8.8”革联会两大群众组织形成,学校处于瘫痪状态。
1968年9月,成立以邝先琼、魏志堂等为委员的“蓝田红卫二中革命委员会”。
1969年9月,学生返校,学校更名为“蓝田县红卫二中”。
1970年12月,学校再次更名为“蓝田县北关中学”。
1978年,学校被列为“陕西省首批办好的十四所重点中学”之一。
1984年,在蓝田从渭南地区划归西安市后,被列为西安市重点中学。
1999年12月,该校成为西安体院、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教学训练实践基地”。
2000年6月,因香港著名爱国人士田家炳先生捐资助学,经市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市田家炳中学”。
2003年,学校晋升为陕西省标准化中学。
2011年10月,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确定为“班主任专业化实验学校”。
2012年4月,该校被“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总课题组授予“全国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学校”。
2013年,学校晋升为陕西省示范性高中。

『贰』 返校节的简介

美国大学的返校节历史悠久,其渊源可回溯至19世纪后半叶。根据伊利诺伊大学的档案资料,该校于1910年10月14日至15日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返校节,并且引发了美国其他高校争相效仿,因此,伊利诺伊大学一直被视为美国大学返校节的发源地。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美国许多高校已形成了各自的返校节传统,并发展成为美国各大学和中学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校友返校节一般在每年秋季开学后不久,校友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母校,表达对母校的忠诚。学校里会举行各种表演和体育比赛,各学生团体也积极参与,招待他们的前辈。返校节促进了校友之间的团结,密切了学校与校友及社会的关系;同时,也增强了校友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使校友关心学校的兴衰荣辱,自愿为学校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返校节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项目之一是评选返校节“国王”与“皇后”,由所有学生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男孩和女孩。当选者乘花车游行,并以此拉开体育比赛的序幕,一般来说是同学会橄榄球赛。
Homecoming : a celebration once a year at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when ALUMNI (people who went to the school before) return for parties and a football game. Many schools have a homecoming parade and elect a homecoming king and homecoming queen.
节日中会有 The Homecoming Parade,是许多高中和大学在每年秋天所举行的庆祝活动,在一些小镇上尤为盛行。同学会的庆祝活动通常会持续一个星期,为了庆祝老校友们回归以及新生和他们的朋友、父母的加入,大家在一起举行校园舞会、晚会以及晚宴。

『叁』 济源六中历史沿革

济源六中的历史沿革始于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即1956年至1965年5月。建校初期,学校未设立支部,隶属于南姚村党支部,拥有党员1人,直至1958年,学校建立支部,党员人数增至5人,并直接隶属于承留公社党委。党支部书记的任命依次为贺慎之(1958年至1962年)与吕志瑞(1962年至1966年5月)。

进入“文化大革命”时期,即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学校党支部隶属于承留公社党委,党员人数在1966年至1970年间为5人,1971年增至6人。党支部书记的任命包括吕志瑞(1966年5月至1969年5月)、田顺朝(1969年3月至1970年3月)和郝祥智(1971年3月至1976年10月)。此时期,学校行政组织经历了1966年至1970年的停课闹革命与“革命大串联”,直至1968年8月“复课闹革命”前,学校领导机构处于瘫痪状态。1968年8月至1970年3月,学生返校,但教学仍未能恢复正常。1970年3月,根据县革委会的指示,承留公社决定在原六中校址上办“承留高中”,初中学段结束,高中学段开始,采用2年2轨制的4个班级,招生方式为推荐。行政组织为“革委会”,副主任包括田顺朝(1969年3月至1970年3月)、党可言(1969年3月至1976年10月)和郝祥智(1971年3月至1976年10月)。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即1976年10月至2003年3月,学校建立了党支部,隶属于承留乡(镇)党委。党员人数在1985年至2006年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党支部书记的任命包括郝祥智(1976年10月至1993年8月)、聂敏和(1993年8月至1996年9月)、孔祥胜(2000年9月至2004年12月)、孟祥春(2004年12月至2006年7月)和张国光(2006年7月至今)。党支部副书记为丁国治(回族,兼1996年9月至2000年9月)。

行政组织方面,1978年校名由“承留高中”更改为“济源县第六中学”,1988年10月济源市建立后,学校更名为“济源市第六中学”,内设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政教处、工会、团委等机构。到2003年,教职员人数由37人增加到86人,学生人数达1400多人。2006年7月,学校与兴华高中顺利合并,教职工人数增加到116人,学生人数增加到2100多人。

教职工人数、高中级教师人数、在校学生数以及规模和班数在1993年至2006年间经历了稳步增长。具体而言,1993年教职工数为67人,高中级教师数为16人,学生数为4人,规模为12个班;1994年教职工数为69人,高中级教师数为18人,学生数为4人,规模为12个班;1995年教职工数为71人,高中级教师数为15人,学生数为4人,规模为12个班;1996年教职工数为72人,高中级教师数为15人,学生数为4人,规模为12个班;1997年教职工数为77人,高中级教师数为16人,学生数为4人,规模为12个班;1998年教职工数为73人,高中级教师数为18人,学生数为4人,规模为12个班;1999年教职工数为72人,高中级教师数为19人,学生数为734人,规模为4个班;2000年教职工数为76人,高中级教师数为15人,学生数为877人,规模为6个班;2001年教职工数为77人,高中级教师数为18人,学生数为1113人,规模为6个班;2002年教职工数为78人,高中级教师数为20人,学生数为1453人,规模为8个班;2003年教职工数为82人,高中级教师数为22人,学生数为1556人,规模为8个班;2004年教职工数为86人,高中级教师数为25人,学生数为1756人,规模为10个班;2005年教职工数为89人,高中级教师数为32人,学生数为1805人,规模为10个班;2006年教职工数为116人,高中级教师数为48人,学生数为2108人,规模为10个班。

『肆』 古浪县第一中学历史沿革

古浪县第一中学历史沿革

学校于1957年成立教育工会,同年8月,获得省财政厅拨款3万元,用于宿舍建设。1958年,选举校务委员会,并在6-8月国家拨款4万元,师生共同参与校建。7月15日,响应文教指示开展勤工俭学活动。7月26日,县委书记梁星来校作报告。8月22日,古浪县任命王国壁、张家驹职务。9月4日,张玉良任副校长,胡相如调任二中校长。9月25日,学校更名。11月14日,县委关注学生报到情况。11月21日,张家驹赴京学习。12月13日,通知学生返校上课。12月20日,国务院决定,学校更名。

1959年至1965年间,学校经历了第一届学生毕业、陈述贤出席文教群英会、国务院恢复古浪县建制、首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选举第二届校务委员会、党支部选举胡相如为书记、传达全国总工会通知、学习王杰系列活动等事件。

1966年至1977年,学校经历“文革”开始的运动、革委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古浪一中革命委员会成立、工宣队进驻、小学并入古浪一中、中小学建立年级组、学校更名为古浪中学、工宣队再次进驻等时期。

1978年至1985年,学校领导多次变动,期间师生获得荣誉,学制转换,开展多项教育活动,得到政府表彰。1986年,学校名称更改为古浪县第一中学。

1988年,古浪县第一中学启动开门办学项目,进行建窑洞、制作纸浆桌凳、农场平田整地等建设。同时,学校获得多项荣誉,包括在青少年科技评比竞赛中获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被确定为武威地区“业余训练点校”。

1989年,学校被确定为“甘肃省中小学实验室与仪器管理”先进单位,师生参与了“甘肃省中小学歌咏比赛”,获得多项奖项。张尚友、祁成勤获“优秀园丁”奖。

1990年,学校领导变动,陈学祯任校长,于祥麟任党支部书记。教学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学校被授予“武威地区‘体育传统项目(篮球)学校’”称号。

1991年,实行坐班制,恢复值周制度。学校获武威地区“中小学歌咏比赛”一等奖,胡登福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1992年,古浪一中党政正职升格为副县级。成立中心教研室,召开教学优胜者表彰大会。教师赴兰州学习,学校改建为“大观园”。实施学生考核办法,加强管理,成立“课堂教学评优”领导小组。

1993年,实行教研组集体办公制度,学校实验室获“实验仪器管理先进单位”。学生毛宗舜、韩国峰的教具获三等奖。原建校门竣工并举行剪彩仪式。

1994年,无具体事件记载。

1995年,远足野营活动。文明形象塑造活动动员。教师全员参与“课堂教学评优”。教师普通话、粉笔字比赛。出版《古浪一中校史》。校史展览完成。建校40周年庆祝活动,全校师生欢迎校友。建校40周年校庆结束。教育教学督导。购进车辆。开展“三项教研活动”动员会。

1996年,远足野营活动。文明形象塑造活动动员。教师全员参与“课堂教学评优”。教师普通话、粉笔字比赛。出版校史。校史展览完成。建校40周年庆祝活动。建校40周年校庆结束。教育教学督导。购进车辆。开展“三项教研活动”动员会。

1997年,省委宣传部长来校调研。开展“迎香港回归”系列活动。提出“推行实用型教研,培养研究型教师”方针。学校获“优秀考点”称号。获“地级文明单位”奖。

1998年,高考上线人数突破百人大关,常海、王应科分别获文、理科状元。学校党支部获“全县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称号,师生在“庆七一 颂改革”文艺汇演中获二等奖。新领导班子成立。全校师生共捐资4000多元救助失学儿童。邱萍、王富民撰写的教改实验报告获省级三等奖。举行第19届运动会开幕式,组织街头表演活动。青年志愿者周忠民进行电脑培训。学校德育工作获先进集体称号。学校管理获先进称号。

1999年,建起第一个微机室,师生参与微机培训。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新一届校务委员会和工会委员会。高考状元李明珍、段斌分别被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录取。沈开禄获“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赵国卿、杨万元、张辉林获“优秀教师”称号。学校安装调频发射台,利于英语口语教学。祁成勤的教改研究成果获省级三等奖。

2000年,启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获“三·八”体育活动优秀组织奖。高三教师赴兰州参加高考研讨会。举办首届“文化艺术节”闭幕式。装备有线广播教学系统。学生舞蹈《古塬喜庆》在全市文艺汇演中获奖。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召开家长会,表彰优秀教育家庭。《古浪一中报》创刊。举办“绿茵奖”作文大赛。政史组举办“国情知识竞赛”。

2001年,启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获“三·八”体育活动优秀组织奖。高三教师赴兰州参加高考研讨会。举办首届“文化艺术节”闭幕式。装备有线广播教学系统。学生舞蹈《古塬喜庆》在全市文艺汇演中获奖。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召开家长会,表彰优秀教育家庭。《古浪一中报》创刊。举办“绿茵奖”作文大赛。政史组举办“国情知识竞赛”。

2002年,启动优秀作业、教案珍藏评比。开展赏识教育活动。开题仪式。组织教师参观学习。新教学大楼开工。高考复习提出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档案。邱萍、王富民老师作品获奖。开始举办高考辅导讲座。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选出校务委员会。武威市“两法实验”先进单位表彰。论文评奖,获二、三等奖。

2003年,学生公寓楼动工。县上表彰教学质量显著单位。启动抗击“非典”工作。确定县教育局兼职教研员并明确职责。李鸿获“武威市劳动模范”称号。新建学生食堂开工。

2004年,电教馆检查组对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建设进行检查。启动第四届“文化艺术节”。白成林被评为“古浪县第二届‘十大优秀青年’”。新教学大楼落成。学校在“教育质量年”活动中获奖。举办学生“业余党校暨开学仪式”。香港地区中小学校长参观学校。成立“开心教师会客厅”,开展“保先”教育活动。党员教师发展。

2005年,学校通过“市级示范性高中”评估。郑经奎被任命为校长。召开高考动员大会。举行高考质量表彰奖励大会。

『伍』 鸭溪镇同心小学学校历史

同心办学历史悠久,始于民国九年(1921年),在民国政府倡导创办新学的推动下,有识乡绅纷纷出资办学。起初,各校点办学分散,至民国十八年(1930年)春,所有学生集中于山王庙庙堂教学,学校命名为“同心国民学校”。这是同心小学的前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更名为“同心小学”。

民国时期,多位先生受聘于同心任教,如陈建之、陈怀清、张运书、蒋华轩、王家帮、聂树清、刘光学、刘光秀、韩世禄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心村村长黎绍成、农协主任傅绍荣,遵照上级迅速恢复办学的精神,聘请刘海江负责学校恢复工作。学校恢复后,学生陆续返校,第一年有学生60余人,次年发展到100多人。

1959年,山王庙街房失火,古庙校舍毁损,学校迁至山王庙村集体用房教学。1975年,同心村委田国文、姜友贵、陈积远、傅学海等决定,由学校服务区村民采用投工投劳的方式新建学校。1977年,一座约50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教学楼竣工,结束了学校长期无校址无教学楼的历史。

1998年,砖木结构教学楼因年久失修,面临破危。学校采用“集一补一”的方式筹资22万元,拆除了老旧的教学楼,并新建了800余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教学楼。2007年,学校教学楼出现基础下沉、墙体拉裂等问题,被鉴定为危房。县财政拨款120万元,重新征地选址,新建了现有教学楼,并先后下拨资金近30万元修建校门、围墙,对校园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

热点内容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2017学费 发布:2025-02-21 00:10:59 浏览:230
卫士历史 发布:2025-02-20 23:31:05 浏览:775
海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发布:2025-02-20 23:29:29 浏览:861
泰剧师生孽情结局 发布:2025-02-20 23:12:52 浏览:11
班主任热线 发布:2025-02-20 23:06:21 浏览:538
宏天生物 发布:2025-02-20 22:47:45 浏览:297
地理课游戏 发布:2025-02-20 20:49:56 浏览:689
北医网络教育 发布:2025-02-20 20:30:02 浏览:229
电脑下载软件怎么下载 发布:2025-02-20 15:58:15 浏览:991
二升三数学 发布:2025-02-20 15:19:34 浏览: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