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题卷
1. 地理高一试卷题目及答案
有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认为,学习的却如此,当你知道的东西越多时,你不知道的东西也会变得更多。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地理高一试卷题目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下图为“某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根据学习中了解的我国人口增长情况,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与阶段最相似。 ()
A、① -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2、在图中各点中,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是()
A、② B、③
C、④ D、⑤
下表是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江西户籍人口按流入地统计情况(前五位占流动人口百分比)。据表完成3~4题。
广东省 浙江省 福建省 上海市 江苏省 小计
2000年 43.78 22.84 18.22 5.17 2.42 92.43
2010年 32.33 26.43 16.39 8.42 4.58 88.15
3、有关江西人口流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流入地高度集中,但集中程度有所弱化 B、流入广东比重降低,是广东经济衰退
C、2010流入福建省人口数量减少 D、2010年流入该五省市人口数量减少
4、有关江西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跟随父母外出是人口流动主要原因 B、务工和经商是户籍人口外出的主要原因
C、因大型工 程建设而导致人口迁移 D、支援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是迁移的主因
下图为“某城市2012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 图完成5~6题。
5.该城市2012年的人口容量为()
A.85.4万 B.97.3万
C.105.6万 D.351万
6.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市政
C. 教育 D.劳动就业
据报道,2014年底江西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50.22%,较2013年提高1.35个百分点。据此完成7~8题。
7、有关城市化的 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B、农村人口数量减少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
8、江西省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B、农业现代化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
C、农村人口大量到沿海地区打工 D、工业化水平提高, 加快地区经济发展
下图为某城市地租等值线与功能区结构分布图,图中a>b>c>d。读图完成9~10题。9、图例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10、M处地租等值线有 较明显的弯曲,其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地()
A.交通干线经过 B.人口稠密
C.距离市中心近 D.受地形影响
下图为四个地区的 文化 景观图。据图完成11~12题。
11、上述文化景观在我国黄土高原分布最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甲图景观反映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寒冷 B、地势高 C、干旱 D、雾多
山东烟台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3~15题。
13、利用塑料大棚 种植 蔬菜主要可以改善 ()
A、降水条件 B、光照条件 C、热量条件 D、土壤条件
14、该村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 素是 ()
A、交通 B、市场 C、政策 D、技术
15、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
在世界饮料品目消费中, 瓶装水的消费增长稳居第一位,非碳酸饮料位居第二。读图回答16~17题。
16.“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的 广告 语说明,影响瓶装水生产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高品质的水源 B.便捷的运输 C.先进的灌装技术 D.超前的 市场营销 手段
17.以茶饮料为代表的非碳酸饮料生产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及原因是 ()
A.原料原料的消耗量大 B.市场产品的运输成本高
C.交通饮料保质期较短 D.技术生产工艺复杂
2014年10月,沪昆高铁南昌-长沙段正式通车。2014年年底沪昆铁路全线通车运营。沪昆铁路运营,结束了高安市(城区)没有铁路的历史,为高安人出行增加了一种新的方式。据此完成18~19题。
18、沪昆高铁的建设,体现了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发展的哪些特点 ()
①高速化 ②大型化 ③专业化 ④网络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19、高安高铁站离高安城区有近10千米,这样规划建设的目的有 ()
①高铁站用地较大,郊区地价较低,可降低用地成本
②加快高铁站所在郊区城市化的步伐 ③方便旅客乘车及到站旅客的流散
④减少与老城区交通的相互干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据此回答20~21题。
20、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 ()
A、史前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化时期
21、下列对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读以下江西省1990-2005年的“三废”排放变化特征图。完成22~23题。
22、江西省21世纪工业废弃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是 ()
A.工业废水 B.工业废气 C.固体废弃物 D.没有
23、与江西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在21世纪迅速上升的原因不相关的是 ()
A.城市发展使绿地减少 B.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把部分产业迁往江西
C.机动车增多 D.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
下图为“某地区夏季生态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该地可能位于 ()
A.四川盆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土高原 D.东北地区
25.图中字母P、Q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水稻和米皮加工 B.大豆和豆制品加工 C.棉花和纺织工业 D.油菜和油料加工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2分)2011年 世界地球日 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某学校为此进行了大量宣传活动,下面是部分宣传图片。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⑴甲图片反映的问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分)
⑵乙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目前,发达国家排放的废弃物总量远大于发展中国家,但仍不遵守甚至破坏一些国际公约,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4分)
⑶图片丙是针对问题而进行的宣传。(2分)
⑷图片丁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社会行为主体中的行为。(2分)
⑸生产企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体,随着可持续发展实施的深入,哪些类型的企业发展空间会逐步缩小?(2分)27、阅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自然增长率 总增长率
北京市 -0.015 5.292
河南省 0.564 0.562
⑴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为 。北京市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高,其原因是。(4分)
⑵河南省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低,主要由于 引起的。(2分)
⑶说明人口迁移对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4分)
⑷结 合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简述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4分)
27、下图示意“某特大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判断图中①、②的功能区类型,①是________区,②是________区。(4分)
⑶该市拟在甲、乙两处建一化工厂,其合理厂址应选在________处,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方面说明理由。(6分)
29、(14分)“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x疆的A地区(见下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A地区生产的番茄品质优良,就其气候方面有哪些有利条件?(6分)
⑵吸引番茄榨汁企业在该地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2分)
⑶简要分析图示地区城市相对集中的主要区位因素。(6分)
高一地理 答案
1~5:BBABB 6~10:DBDCD
11~15:DCCBC 16~20:ABADB
21~25:CCADB
26、(12分)⑴持续性和公平性(2分) ⑵大气污染共同性和公平性(4分)
⑶水资源短缺 ⑷政府 ⑸高耗能企业 ,高污染企业等。
27、⑴“三低”人口的大量迁入(4分) ⑵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2分)
⑶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便于引进人才;加强区域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答对2点得4分)
⑷农村迁往城市(2分)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就业机会少,收入低(2分)
28、(10分)(1)商业(中心商务、CBD)住宅(4分)
( 2)甲经济效益:交通便 利;接近原料地。环境效益:主导风的下风向;城区河流的下游。(6分)
29、(14分)⑴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6分)
⑵原料(2分)
⑶地处山麓绿洲地区,地势平坦;有河流经过,水源较充足;邻近铁路线,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答对3点得6分)
地理高一试卷题目及答案相关 文章 :
★ 地理高一考试试卷及答案
★ 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题
★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
★ 高一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高一地理必修2试卷及答案
★ 高一地理必修二卷子及答案
★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 高一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及答案
★ 2018年高中地理会考题及答案
2. 地理高一试卷试题及答案
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因为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地理高一试卷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2题:
甲地乙地丙地丁地
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2小时13小时56分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3—6题。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从甲处开始绕日公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经过:
A.甲—乙段B.乙—丙段C.丙—丁段D.丁—甲段
4.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动B.北半球,向南移动
C.南半球,向北移动D.南半球,向南移动
5.当地球公转经过乙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B.正是到南极考察的季节
C.正是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季节D.北极点附近极昼的范围呈扩大的趋势
6.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地球上两地A(36゜N,128゜E)和B(36゜S,128゜E)相比:
A.自转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B.地方时和日出时间都相同
C.日期相同,季节不同D.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朝鲜于4月5日北京时间10时20分,发射了“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回答7~8题。
7.当朝鲜发射卫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华盛顿(西五区)居民晚饭后在电视前关注朝鲜卫星发射状况
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上海
C.广州当天白昼长于卫星发射点D.地球绕日公转速度达到最快
8.卫星发射点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海洋性和大陆性的过渡地带的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2008年3月29日,新西兰和斐济当地时间晚上8时率先开始“熄灯,让地球睡一小时”活动。随后世界上38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个城市按照时区依次熄灭灯光,参与这一由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发起的活动。据此回答9~10题。
9.新西兰开始此活动时,北京时间是:
A.4时B.18时C.16时D.24时
10.全球开展“熄灯一小时”活动针对的主要问题是:
A.全球气候变暖B.光污染C.能源紧张D.土地沙漠化
11.读某日太阳光照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当天的白昼为10小时
B.B地的白昼长度大于C地
C.D地的太阳高度为90度
D.此时,洛杉矶的气候特点是温和多雨
读右图,回答12~14题。
12.如果图中的虚线为晨线,则此时的北京时间是:
A.6时B.15时20分
C.3时20分D.12时
13.若从A点沿经线向B方向发射一颗射程为4000千米的导弹,则关于导弹落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导弹将落在北半球、西半球B.导弹落点所在地一年之中有两次太阳直射
C.导弹落在低纬度地区D.导弹落在B点的东南方向、A点的东北方向
14.若图中AB、BC的图上距离相等,则:
A.AB、BC的实地距离相等
B.从A点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刚好能回到A点
C.AB的实地距离大约是BC的两倍
D.BC的实地距离大约是6660千米
15.图中A、B、C、D处于同一纬度,四地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了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城市风示意图如下,回答16~18题。
16.市区和郊区相比,近地面
A.气温高,气压高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D.气温低,气压高
17.若在图中布局化工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的污染,应选择
A.甲B.乙C.丙D.丁
18.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
A.市区B.近郊区C.远郊D.农村
读下面“锋面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a、b、c、d属于暖气团控制下的是:
A.abB.acC.adD.bd
20.图中a、b、c、d四点位于雨区的是:
A.abB.acC.adD.bd
读下图,回答21~23题。
21.6月份武汉的月降水量超过200毫米,该月的降水类型主要是
A.地形而B.锋面雨C.台风雨D.对流雨
22.当武汉正值图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常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23.位于同一纬度的开罗,降水量与武汉相差悬殊,其原因是
A.开罗位于山地背风坡,受焚风影响
B.开罗深居热带大陆内部,潮湿气流很难到达
C.开罗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开罗附近海陆热力差异小,没有季风形成
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级丁强同学的 日记 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24~26题:
24.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①沙尘暴天气②冷锋过境③台风过境④寒潮过境
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
25.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是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
26.“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其作用与右图中所示箭头有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06年8月10日17时25分,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20百帕,中心风力17级(60米/秒)。据浙江省气象台介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祖国大陆的台风。据此回答27—29题
27.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灾害性天气成因是
A.气旋B.反气旋C.锋面气旋D.冷锋
28.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主要位于
A.太平洋东部B.太平洋西北部C.印度洋D.大西洋
29.台风登陆能带来丰沛的降水,其原因是
A.盛行下沉气流B.盛行上升气流
C.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D.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0.读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甲区域气候的特征是:
A.全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
B.全年高温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二、综合题
31.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图中用斜线表示的两片区域均属于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
。(4分)
(2)该气候主要分布在(2分)
A.低纬大陆西岸B.中纬大陆西岸C.低纬大陆东岸D.中纬大陆东岸
(3)该气候在北美洲、欧洲的分布范围有明显的不同,表现在:(8分)
①;主要原因是
②;主要原因是
32.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甲、乙两处,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填“上升”或“下沉”)。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锋线旁阴影为雨区,A雨区在锋(填“前”或“后”)。
(4)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此时长春刮风。
33.读下面“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2)A、B、C、D气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B、C、D气温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3)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______风(写出具体风向)。
高一地理 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DBDCD
6——10CACCC
11——15DBDCC
16——20BCBBD
21——25BBCCB
26——30CABBA
二、综合题
31.(1)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全年降水均匀
(2)B
(3)①其分布北界的纬度,在欧洲比在北美洲高得多。(2分)
②其分布区的东西宽度,在欧洲比在北美洲宽许多。(2分)原因:欧洲中纬地区平原占优势,且东西延伸,利于西风影响的深入;北美洲西部有平行于海岸的高大山系,西风难以深入大陆内部。(4分)
地理高一试卷试题及答案相关 文章 :
★ 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题
★ 高一地理必修2试卷及答案
★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
★ 高一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高一地理必修二卷子及答案
★ 人教版高一地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测试试题
★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 高一地理水循环和洋流检测试题
★ 高一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及答案
★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练习及答案
3. 地理卷子
一、
(1)左边的球体中上面一块陆地填A,下面一块陆地填E,陆地左边的海洋填I,右边的海洋填J,最底下标南极的那块陆地填D;右面球体中赤道那两个字那里填G,上面那一大块陆地左边填上C,右边填上B,最上面标北极那边的海洋填K,赤道下面靠右手边那块单独的陆地填F,正中间的海洋填H。
(2)71%,29%,陆地主要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在南半球;
(3)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北冰洋;
二、(1)没看见图啊,不过可以对应第二张图填,第二张图中标注的ABCDEF分别代表太贫样斑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岩石,板块,六大,稳定,薄弱,火山地震带,边缘;
(3)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三。(1)一大题已经填过了这次对照填就是了;
(2)
4.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放下包袱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好好复习,祝你 七年级地理 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期待你的成功!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希望你们喜欢。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题
(全卷两个大题,共3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国幅员辽阔,山河之壮美、历史之悠久、 文化 之灿烂,我们为祖国母亲而骄傲和自豪。下列关于母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3位
B.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C.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D.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超过了美国
2.世界最大的大陆是( )
A.亚欧大陆
B.北美大陆
C.非洲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3.当你到一个陌生城市旅游时,你应选择( )
A.世界气候图 B.世界政区图
C.世界地形图 D.城市旅游交通图
4.右图宗教建筑反映的宗教是( )
A.
____
B.佛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5.世界上各种语言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英语 B.汉语
C.俄语 D.法语
6.下列世界之最错误的是( )
A.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
B.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C.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
D.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7.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自产生以来就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
B.哥伦布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C.天圆地方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8.绘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 )
A.1:1000 B.1/4000000
C .0 3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9.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下图属于世界贸易
组织标志的是( )
10.下列不能作为地球大小证据的一项是( )
A.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B.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C.地球上居住着70多亿人口 D.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11.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
A.0°和180°经线 B.赤道
C.20°W和160°E经线 D.20°E和160°W经线
12.下列 句子 中,描述天气的是( )
A.昆明四季如春
B.热带终年炎热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欧洲西部终年温和多雨
13.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线和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B.经线和纬线的形状都是圆
C.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0°纬线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读某地传统民居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表示的聚落形式是( )
A.城市 B.都市
C.乡村 D.集镇
15.该传统民居主要反映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A.炎热多雨的气候 B.炎热 干旱的气候
C.崎岖的地形 D.寒冷潮湿的气候
1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中火山、地震比较活跃的地带是( )
A.板块内部 B.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岩层褶皱、断裂地带 D.陆地和海洋交界地带
17.科学家发现了一些事例,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下列事例中不能作为例证的是( )
A.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海底发现古河道和森林遗迹
C.日本冲之鸟岛涨潮淹没,退潮露出
D.极地发现煤田
18.下列关于世界海陆情况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海陆比大致为“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于北半球
C.从东西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于东半球
D.不管怎么划分,任何相等的两个半球海洋面积总比陆地面积大
19.珠穆朗玛峰常年冰雪覆盖,形成其气候严寒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地势因素 D.人类活动
20.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增长太快会带来很多问题,因此世界各国都应倡导节制生育
B.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 速度较快,发展中国家则较慢
C .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 国都存在的问题
D.人口的增长应该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21.朋朋家新买了辆轿车。读右图轿车 说明书 我们能感觉到当今世界( )
A.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
B.经济全球 化促进国际合作
C.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D.全球经济垄断现象显著
22.下列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四季变化 B.昼夜更替
C.地球五带的形成 D.昼夜长短变化
23.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南北半球来看,发达国家全部位于北半球
B.虽然有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要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是不可能的
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问题的商谈叫做“南南合作”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划分的依据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24.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B.赤道 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C.同纬度地区海陆气温不同,夏 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D.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多于内陆地区
25.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下列四幅图中反映这种气候特征的的是( )
二、综合题(共50分)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由图可知地球自转的同时围绕 进行公转。
(2)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方向。
(3)当地球公转至A处时,太阳直射的重要纬线
是 ,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
是北半球的 (填节气);这一天你学校驻地
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同时,在
北极地区可能出现 现象。(选择“极
昼”或“极夜”)
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山地五种地形部位:
A
D
E
F
M
(2)从A地和B地出发,沿着AC线路或BC线路都能爬到山顶C,沿 线路爬到山顶较容易,理由是 。
(3)A地的海拔为 米,与F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如果A地的气温为6℃,那么F地的气温为 ℃。
3.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写出图中板块的名称:
② 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⑥ ___________
(2)据预测,由于受板块①和② 的结果(选择“张裂拉伸”或“碰撞挤压”),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3)日本位于 板块和 板块之间,是一个地震非常频繁的国家。其实,我们国家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为此,当地震发生时,你进行自我保护的正确 措施 有 (回答一点即可)。
4.读经纬网图和地球五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结合经纬网图得到:D点位于B点的______ ___方向;C点位于 纬度地区(选择“低”、“中”、“高”)。
(2)结合地球五带示意图得到:南北寒带与南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B点属于 带。
(3)中国领土跨纬度较广,近50度,其中领土最北端53°N,最南端4°N。据此,关于中国在地球五带中的位置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大部分处于热带
B.中国全部处于北温带
C.中国领土有少部分处于寒带
D.中国主要处于北温带,少部分处于热带,没有寒带
(4) 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半球位置是 。(经度和纬度两个数据缺一不可;既要考虑东西半球,又要考虑南北半球。否则不得分。)
5.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写出大洲大洋名称。
大洲:A
B
C
D
大洋:M
N
(2)A大洲与F大洲的分界线是 ;D大洲与E大洲的分界线是 。
(3)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都横穿大陆的大洲是 ;被M、N、P三大洋环绕的大洲是 。
(4)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
(5)图中半岛②的名称是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主要生活在这里的阿拉伯人属于 人种,讲 语,信奉 教;中国唐朝时期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这里的“西天”指图中的位置是 (填数码),它是佛教的发源 地。
(6)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如图E大洲中① 平原地区人口稀疏,原因该平原地区是典型的 气候,终年湿热;而有些地方人口又非常稠密,主要分布于 。(写出一点即可)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B B A D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C C A B C A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D D B
二、综合题(共50分)
1、(6分)
(1)太阳 (2)略 (3)北回归线(或23.5° N) 夏至 日(或夏至) 昼最长夜最短(或昼长夜短) 极昼
2、(10分)
(1)山脊 山谷 鞍部 山顶(或山峰) 陡崖 (2)AC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缓坡易爬。 (3)150 495 3.03
3、(7分)
(1)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2)碰撞挤压 (3)欧亚(或亚欧) 太平洋(这两空与顺序无关) 教室里发生地震时应及时躲藏到桌子底下(答案不惟一,正确即可)
4、(7分)
(1)西北 中 (2)极圈(或南北极圈或66.5°纬线) 热 (3)D
(4)170°E、40°N(或40°N 、170°E) 北半球、西半球(或西半球、北半球)
5、(20分)
(1)大洲:亚洲 欧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大洋:太平洋 大西洋
(2)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3)非洲(或F) 南极洲(或G)
(4)印度洋(或P) 北冰洋(或O)
(5 )阿拉伯半岛 白色 阿拉伯 伊斯兰教 ③
(6)亚马孙 热带雨林 亚洲东部或亚洲南部或欧洲西部或南北美洲东部(答案不惟一,写出一点即可)
看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的人还看了:
1.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卷
2. 湘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期末测试题
3.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4.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5. 七年级湘教版地理期中试题卷及答案
5. 初一上册地理期中测试题
项选择题:
1、下列哪位航海家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
a、麦哲伦 b、郑和 c、哥伦布 d、马可波罗
2、0º经线穿过下列哪个城市?( )
a、伦敦 b、悉尼 c、北京 d、纽约
3、经度的最大范围是( )
a、东西经各90º b、东西经各180º
c、东西经和90º d、东西经和180º
4、北回归线的纬度为( )
a、66º34¹n b、23º26¹n c、23º26¹s d、30º
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 )
a、0º,180º b、20ºw,160ºe
c、20ºe,160ºw d、40ºe,140ºw
6、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 )
a、回归线 b、赤道 c、极圈 d、极点
7、180º经线与赤道有几个交点(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8、地球自转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9、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a、24小时 b、365天 c、一年 d、366天
10、每年的3月21日左右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1、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之间所属的温度带是( )
a、北寒带 b、热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
12、南通一年中每天正午太阳在哪个季节升得最高(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比例尺1:40000表示图上1cm 代表实地距离是( )
a、400m b、40m c、4m d、4000m
14、比例尺较大的地图表示的( )
a、范围较小 b、范围较大 c、内容较少 d、内容较略
15、地图中的指向标一般指向( )
a、东 b、南 c、西 d、北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d、经线与纬线相互垂直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山顶的海拔比周围低 b、山谷的海拔比周围高
c、鞍部的海拔比周围高 d、陡崖的坡度较陡
18、下列选择地图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去公园游览用交通图 b、去旅行用地形图
c、去勘察地形用政区图 d、确定国际实事发生地用政区图
19、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欧洲
20、赤道横穿的大陆有( )
a、澳大利亚大陆 b、北美大陆 c、亚欧大陆 d、非洲大陆
21、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有( )
a、乌拉尔河 b、基尔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
22、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
a、南极洲 b、南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
23、下列位于北冰洋周围的大洲有( )
a、南美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欧洲
24、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6. 地理高中会考题及答案
会考综合考核学生该学年所获得的学习成果。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地理高中会考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高中会考题:
地理高中会考题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0分,每小题1分)
1.C 2.B 3.C 4.A 5.D 6.C 7.D 8.A 9.C 10.D 11.B 12.A 13.B 14.A 15.B 16.A 17.C 18.A 19.A 20.D 21.D 22.C 23.D 24.C 25.B 26.C 27.D 28.B 29.D 30.C 31.A 32.A 33.B 34.C 35.A 36.C 37.D 38.B 39.B 40.C 41.A 42.D 43.B 44.D 45.B 46.D 47.A 48.C 49.A 50.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0分)
1.本题共10分,每空1分。第(3)小题选择填空2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1)EF CD (2)6月22日前后( 夏至 日)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BC (4)南 变小 短 长于
2.本题共lO分,每空1分。第(4)小题选择填空2分,选择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1)西北风 下沉 (2)乙地 乙地比甲地等压线稀疏 (3)冷
大风降温可能伴有雨雪天气 (4)BD
3.本题共10分。每空1分。
(1)北温 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2)水源 交通(地形) (3)热量
(4)有灌溉水源 光照充足(合理即可得分) 土地荒漠化 (5)B
4.本题共10分。每空1分。第(3)小题选择填空3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1)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
(2)清洁生产 (3)ABC (4)持续性 公平性 共同性
5.本题共10分。每空1分。第(2)小题、第(4)小题选择填空各2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1)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政策支持(靠近京津地区,劳动力廉价,地价较便宜)
(2)AC
(3)有利:增加就业机会 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 或不利:加速资源消耗 污染环境(可能带来生态破坏等,合理即可)
(4)BC
以上就是我带来的地理高中会考题及答案全部内容,希望你能喜欢。
地理高中会考相关 文章 推荐:
1. 高中会考地理复习主要知识点
2. 高中会考地理复习资料
3. 2016高中地理会考试卷试题及答案
4. 2016高中会考地理试卷及答案
5. 高二会考地理总结
6. 2016高中会考地理知识
7. 高中地理会考重点2016
8. 2016高中会考地理卷及答案
9. 2016高中会考地理试卷试题及答案
10. 2016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