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期中考试卷
1. 初二上册的物理期中考试卷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20% 每小题2分)
1、在下列图中,哪个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况 ( )
2、站在物理学角度,请选出下面诗词中有关带点词句的正确解释; (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清澈的湘江,江水显得浅
而见底,水天相映,嬉游的鱼儿,却似在蓝天中飞翔一般。
A、湘江水本来就浅,这是一种写实 B、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水底是实像
C、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水底是虚像 D、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水底是虚像
3、投出的篮球能够继续在空中飞行,这是因为 ( )
A、篮球受到运动员的推力作用 B、篮球具有惯性
C、篮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D、篮球的惯性大于空气阻力
4、如图一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彼此平衡的是: ( )
5、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
A.自行车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 B.自行车脚踏板与鞋之间的摩擦
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闸与车轮间的摩擦 D.自行车把手与手之间的摩擦
6、农民清除黄豆中夹杂的砂粒时,常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桌面滚下,而砂粒却留在桌面上,这主要是 ( )
A.砂粒比黄豆密度大 B. 砂粒比黄豆体积小,不易滚下
C.砂粒比黄豆对桌面的压力小 D.砂粒受到的滑动摩擦比黄豆所受滚动摩擦大
7、关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
B.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C.求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
D.不论两个力的方向如何,合力的方向总是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8、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课桌上处于静止状态,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9、放映幻灯时,想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母,那么幻灯片的正确放法应是 ( )
10、对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鼓掌时,左手受到右手的作用力,右手同时也受到左手的作用力;
B.用手压弹簧,弹簧缩短了,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发生力的作用时,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D.用力踢球,球由静止变运动了,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填空题(29% 每空格1分)
1、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照射到凸透镜的表面上,在镜后5cm远处的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若一物体距该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物体通过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胶片相当于_______,照相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该_____________焦距。
3、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它对太阳光的_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4、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近视镜属于______透镜,老花镜属于_______透镜。
5、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其中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镜头中的_____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立的实像。
6、人踢球时,是______与______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若以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
7、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作用,F1=30N,F2=15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
8、自行车是同学们常用的交通工具,请把对应题号填在横线上。
①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
②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
③通过加润滑油来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
④通过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
A.脚蹬子表面做的粗糙不平 B.刹车时要用力捏闸
C.车轮做成圆形的 D.要经常给链条上油
9、用20 N的力把重为8 N的物体紧紧地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N。
10、装满沙的箱子总重为200N,在5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N,要减小箱子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一种可操作方法)
11、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你就以上两点各举一例。(不要求解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5%,第一题2分,第二题1分,第三题2分)
1、完成光路图 2、在方框中填上适当透镜 3、画出斜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所重力的图示
四、实验题(28% 每空格1分,作图题2分,第5题4分)
1、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有一个步骤是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点燃蜡烛应在这个步骤之_____(填“前”或“后”)。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
①烛焰放在______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②烛焰放在______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③烛焰放在______点时,屏上出现最清晰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远;
④烛焰放在______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
⑤烛焰放在______点时,可以观察到放大的像;
⑥烛焰从a移到b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变______,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变_______。
2、如图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为_______N,其分度值为______N。图中的示数为_________N。
3、在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钩码的质量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①在右图中以质量m为横坐标,以重力G为纵坐标进行描点并连线;
②画出的图线是一条_____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_______比;
③由图中可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实验中得到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______N/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分别滑到铺有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
①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相等,说明了平面越_______,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
③推理,若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小车将做_____________运动而永远运动下去。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在要求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利用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步骤以及可能的实验结论。
①实验步骤:
②可能的实验结论:
五.计算题(18% 第一题8分,第二题4分,第三题6分)
1、一个体重为65Kg的高空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g取10N/Kg)
①打开降落伞前,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多大?方向如何?(不计空气阻力)
②打开降落伞后,某时刻受到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f = 1000N,此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大小、方向如何?
2、一辆汽车重1×104N,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所有阻力是其重量的0.06倍,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多大?
3、用钢丝绳系着一个重500N的物体,
①当钢丝绳拉着物体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多少N?
②当钢丝绳拉着物体悬在空中静止不动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多少N?
③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是多少N?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 每小题2分)
1、C 2、D 3、B 4、A 5、A 6、D 7、D 8、B 9、B 10、C
二.填空题(29% 每空格1分)
1、5;倒立;放大;实 2、凸;光屏;大于2倍 3、凸透镜;会聚 4、会聚;发散;凹;凸 5、凸;倒 6、脚;球;脚;球 7、45N或15N 8、① B;② A;③ D;④ C
9、8N 10、50N;减少沙子质量(或在箱子下安装滚木) 11、开放题(只要合理都可以)
三、作图题(5%,第一题2分,第二题1分,第三题2分)
1、每条光线1分
2、画出凹透镜1分
3、标度1分,重心与方向1分
四、实验题(28% 每空格1分,作图题2分,第5题4分)
1、前;① c ② a ③ c ④ d ⑤ c、d ⑥ 大;大
2、5;0.2;1.2
3、① 略 ② 过原点的直线;正 ③ G=mg;10;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N
4、① 保证每次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都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② 光滑;小;远 ③ 不会;匀速直线
5、①将木块放在铁块上面,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铁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②将铁块放在木块上面,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若F1>F2,则说明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铁块的下表面更粗糙一些;若F1<F2,则说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木块的下表面更粗糙一些;若F1=F2,则说明木块和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两者的下表面一样粗糙。
五.计算题(18% 第一题8分,第二题4分,第三题6分)
1、解:① G = mg (2分)
=65Kg×10N/Kg (1分)
=650N (1分)
方向:竖直向下 (1分)
② F=f-G=1000N-650N=350N (2分)
方向:竖直向上 (1分)
2、解:f=0.06G=0.06×1×104N=600N (2分)
因为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平衡力,所以F=f=600N。 (2分)
3、解:①因为物体做匀速上升时,受到的拉力与重力是平衡力,所以F=G=500N; (2分)
②因为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拉力与重力是平衡力,所以F=G=500N; (2分)
③因为物体做匀速下降时,受到的拉力与重力是平衡力,所以合力F =0N; (2分)
下册的
2. 2010物理期中初二上(人教版)试卷
给点分吧,我自己出的,贡献出来给你,下面图不能显示,如果看了满意加分我用Email发给你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物理试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请你注意:1.本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时务必做到耐心细致、字迹工整,避免不必要的失误或卷面污损。
3.为节省答题时间,特向你提供以下数据和公式,以便你答题时选用。
本卷中用到的g值一律取10N/㎏ ; ρ水 = 1.0×10 3㎏/m3
G=mg ; p= F S; ρ=mV ; η=W有用W总 ; W=F·s P=Wt ;
p=ρgh ; F浮=G排=ρ液gV排 ;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4分。以下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选择题中各小题的答案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在以下数据中,最接近一个普通初中生正常体重的是
A、330N B、550N C、770N D、990N
2.我们在墙上挂图时,可自制一个重垂线来检查图是否挂正,这是利用
A、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B、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
C、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我们呼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B、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减小
C、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C、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减小
4.下列与惯性有关的现象或做法是
A.乘车必须系好安全带 B.多数人习惯于用右手写字
C.汽车关闭油门,速度渐渐变小 D.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5.下列事例中,一定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B、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尘
C、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 D、茶壶盖上一般开有一个小孔
6.下列器具中,没有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洒水壶 B、船闸 C、锅炉水位计 D、水银气压计
7.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即飞船内所有物体都像没有受到重力一样),在这种环境中,下面对钢尺的做法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做到的是
A、用钢尺测物体的长度 B、把钢尺向前扔,钢尺离手后继续前进
C、用手把钢尺弄弯 D、用弹簧测力计测钢尺有多重
8.大型集装箱货车的车轮要比普通汽车的多,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增大对地面的压力
C、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D、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9.你会游泳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时,会感到轻飘飘的,这是因为
A、人在水中时不再受重力的作用 B、人在水中时受到的重力减小了
C、人在水中会受到水对他向上的浮力 D、人在水中受到水对他向下的压力
10.如图1所示,在水平公路上,一小孩用力沿水平方向推
汽车,但没有推动,原因是
A、小孩对汽车的推力小于汽车受到的阻力
B、小孩对汽车的推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相等
C、小孩对汽车的推力小于汽车受到的重力 图1
D、小孩对汽车的推力小于汽车受到的支持力
11.在一次清洁大扫除中,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合作用小车运垃圾,已知小车与垃圾共重1000N。在一水平路面上,小明在前用120N的水平拉力向前拉车,小亮在后用100N的水平推力向前推车,则这两位同学作用在小车上的合力大小和方向是
A、220N,与车行方向相同 B、20N,与车行方向相同
C、100N,与车行方向相反 D、120N,与车行方向相反
12.晓亮同学从地面走上10m高的四楼教室,估计他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A、500W B、500 J C、5000W D、5000 J
二、填空题 共30分。其中13~19小题每空1分,20、21小题各3分,22小题5分。
13.定滑轮虽不能省力,但它能 。学校悬挂国旗的旗
杆顶端的滑轮是一个 。
14.“绷床”是马戏团表演时常有的节目(如图2所示),
演员的精彩表演也跟我们学过的力学知识有关。例如:当演员
用力向下蹬床面时,床面会向下凹陷,表明力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同时演员自己会向上弹起,说明了物体间
;演员被弹离床面后能继续上升则 图2
是由于演员 的缘故。
15.媒体曾经报道:某国一架军用运输机正在高空飞行时,机舱的舱门突然掉落,机上200多人被“吸”出舱外,造成重大伤亡事故。飞机上的人之所以会被“吸”出舱外,是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使机舱内的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机舱外的气压而造成的。
16.许多家庭的地面都铺有瓷砖,为了防止老人或小孩不慎滑倒,应选用表面
些的瓷砖;为了拧开很紧的瓶盖,往往要在手和瓶盖之间垫上棉布(或毛巾)之类的物品;这都是通过 来增大摩擦的,用这种方法增大摩擦的例子还有(只举一例) 。
17.高压锅是一种节能、省时的炊具,它是利用液体在气压 时 升高的道理来工作的。在 地区,一般要用高压锅才能把饭菜煮熟。
18.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受到的 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悬浮在水下的潜艇若要上浮,必须达到 的条件才行。当潜艇漂浮在水面时,它所受到的浮力将 于悬浮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19.如图3是我们以前在市面上经常看到的一种测量质量的
工具——杆秤,它实际上是个 。如果秤盘底下沾了一
块泥,那么此时所称得的物品质量数将 物品的实际质 图3
量数;若把秤砣磨去一些,则称得的物品质量数将 物品
的实际质量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由图4所给的信息可知,小孩推箱子所做
的功为 J。 图4
21.使用自重可以忽略的动滑轮提起一重物,当人对绳做的功为200J时,重物升高2m,则重物受到的重力为 N。
22.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和成功返回,标志着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进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世界第三大航天大国。
载人飞船在升空和返回的过程中,宇航员要承受“超重”的考验,此时飞船中的座椅对宇航员的身体向上的作用力往往要达到宇航员自身体重的5~8倍左右,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这时宇航员之所以要平躺在一张特制的椅子上,这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当飞船开始返回时,将以很高的速度冲向地面,若不减速,后果可想而知。所以飞船下降到一定高度时,自动打开一个总面积达1200m2的大降落伞进行减速,使飞船以10m/s的速度匀速下落,但若以这样的速度落到地面,宇航员的人身安全仍然得不到保障。因此,当飞船降到离地面1m高时,装在飞船底部的四台缓冲发动机同时点火,向下喷出高速气流,使飞船以很小的速度平稳地落到地面,从而保证了宇航员安全返回。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提两个力学问题,并对其中之一进行简要解答。
三、作图与实验题 共26分。23~25小题每题2分,26和29小题各4分,27和28小题各6分。
23.图5中的小球重2N,请你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图示。
24.图6中的木块在水平面上沿图示方向作匀速运动,请画出它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25.图7所示的羊角锤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请你画出动力F的力臂,并用L表示。
图5 图6 图7
26.伽利略对类似图8的实验进行了分析研究,认识到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的改变就 ,如果
受到的阻力减小到零,则运动物
体的速度将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8
27.小刚同学为了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它所受拉力的关系,对一根弹簧分别施加大小不同的拉力,同时测出弹簧所对应的伸长的长度,得到下表中的一组数据。
(注:弹簧的伸长=弹簧总长-弹簧原长)
弹簧所受拉力(N) 0 0.1 0.2 0.3 0.4 0.5 0.6 0.7
弹簧的伸长(cm) 0 1 2 3 4 5 7 10
(1)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这根弹簧在拉力不超过 N的条件下,它的伸长与它受到的拉力是成 的关系。
(2)这项研究的实际应用是 。
28.使用身边常见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请你利用以下器材设计几个小实验(简要说明做法)。
器材:圆柱形玻璃杯、水、硬纸片等。(你还可在家庭条件下增选其它器材)
(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2)说明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的物体也可以浮在水面的实验
(3)验证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的实验
29.研究物理问题,不仅要做实验,还
要有正确的方法。图9是研究液体压强的实
验示意图,若要知道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
系,则只能选择 两图所示的情
形进行分析、比较,而且两容器中所装液体
的 要相同才行,这就是我们通常
所说的“控制变量法”。
图9
四、综合应用题 共20分。第30、31小题各6分,32小题8分。
30.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历经近10年的艰苦努力,现已基本建成,在防洪、发电、通航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三峡大坝截面的形状如图10所示,大坝修成这种
上窄下宽的梯形,其物理道理是什么?
图10
(2)汛期时,大坝上游一侧的水位约为145m(相对上海吴淞口海平面的高度),如果坝前水深90m,那么坝底受到水的压强有多大?
31.有一石块,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时重5N,浸没在水中称时重3N。根据已知条件你还可以得到哪些物理量?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并算出具体结果。
第一个物理量:
解:
第二个物理量:
解:
第三个物理量:
解:
32.一辆汽车不慎陷入泥里,司机准备用图11所示的滑轮以最省力的方式组装成滑轮组,以便将汽车从泥地中拉出来。
(1)在图11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绳子
的绕法。(2分)
(2)如果汽车在匀速移动的过程中受到
的平均阻力为12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图11
80%,则司机拉绳子的力是多大?(4分)
(3)司机拉绳时用30s的时间使汽车前进2m,求司机拉绳时的功率。(2分)
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B D A A B D D C C B A D
二、填空题 共30分。20、21小题各3分,22小题5分,其余每空1分。
13.改变用力方向;定滑轮;14. 形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具有惯性;
15.减小;高于;16. 粗糙;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车轮、鞋底都刻有花纹等;
17.增大;升高;高山(或高原);18. 重力;浮力大于重力;小;
19.杠杆(或不等臂杠杆);大于;大于; 20. 500; 21. 100;
22.答略。(此题为开放题。提问共2分,解答3分,共5分。)
三、作图与实验题 共26分。
23~25小题答案分别见图1、图2、图3。
图1 图2 图3
26.越小;不变;
27.(1)0.5;正比;(2)制作弹簧测力计
28.(1)将杯子装满水后盖上硬纸片,然后悬空倒置,纸片不掉落,说明存在大气压。
(2)将杯子口朝上放入水中时能浮在水面上,而玻璃的密度比水大,这就说明了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的物体也能浮在水面上。
(3)将杯底朝下平放在桌面上,用手向前推,不易滑动,而将杯子横放在桌面时,用手轻轻一推,杯子却很容易向前滚动。说明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本题中学生有其它做法的,只要能说明问题,应同样给分)
29.甲和丙(或乙和丙);密度(或种类);
四、综合应用题 共20分。
30.(1)由于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因而大坝下部要承受水的较大的压强,所以大坝要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2)9×104Pa ;
31.可得到质量、浮力、体积、密度等。
32.(1)略。
(2)500N;
(3)100W;
3.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答案人教版
初二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是0.5分,共35分)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常用的几个长度单位是 , ,
和 。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能使测量达到的准确程度由
决定,测量长度的准确程度与 有关,测量需达到的准确程度与
有关。
3.记录测量数据时,应由 , 和 三部分组成。为了减少
测量时产生的误差,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应该 测量,然后 值
才能接近真实值。
4.机械运动是: ,世界上一切物体都在 ,静止是
5.地面上建筑的房子,相对于地球是 的,相对于月亮是 的,相对于
行驶的汽车是 的。
6.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这时的参照物是 ,以 为
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
7.直线运动可以分为 和 两种,这两种直线运动的区别是 ,
而 。
8.在学校的运动会上,一个同学用11.5秒的时间跑完了100米,他的速度是
米/秒,比以15千米/小时的速度骑自行车快 米/秒。
9.养蜜蜂的人,在蜜蜂飞过时就能够知道它是否带有花粉,蜜蜂在带与不带
花粉时,翅膀的扇动次数不相同。不带花粉时,翅膀平均每秒扇动440次,
当它带有花粉时,每秒扇动只能是300次左右。养蜂人能够区别蜜蜂的这两
情况的原因是 ,
因为 声音越高。
10.听到声音的条件是 和有 ,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直接对话的原因是
。
1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 ,这种现象称为
。
12.音乐会上有三种感觉,这三种感觉是: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大小,发声的
乐器不同。声音的高低决定于 ,声音的大小决定于,乐器不同发出
声音的 不同。这是声音的三要素。
13.选择适用的温度计,选择的温度计的量程应比 。在使用时,正确的
操作是 ,读数时 ,视线必须与液柱表面
位置 。
14.物质有 , , 三种状态,当 变化时物体可由一种状态
转化为另一种状态,这种变化称为 变化。在物态变化时必须
或 。由 态变为 态叫凝固,在这时物体将向外 ,在
这个过程中,物体的温度(对于晶体)将 。
15.固体有两种类型,一类是 ,另一类是 ,两类固体在
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有固定熔点温度的是 ,而没有固定的熔点
的是 。
16.蒸发可以制冷的原因是: 。
17.入射光与平面镜间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为 度,当入射角减小时,
反射角一定 。
18.在平面镜,凹镜和凸镜的三种反射光学元件中,可以使入射光反射后会聚
的镜是 ,使平行光反射后向外发散的镜是 使射入的平行光既
不会聚也不发散的镜是 。
19.反射镜都可以成像,可以产生实像的反射镜是 镜,成缩小的、且
不能由光屏接收到的像的镜是 镜,只能成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像的镜是
镜。
20.物体射出的光经反射镜反射都可以成像,所成的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是 ,
。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
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4分)
1.关于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 〕
A.在正确认真的测量下,不会产生误差
B.用精度很高的刻度尺测量长度,也会出现误差
C.多次测量后的值就是测量物体长度的真实值
D.误差只是测量者在观察读数时造成的
2.某同学三次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是3.98厘米,3.98厘米,
3.99厘米,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 〕
A.3.98厘米 B.3.983厘米 C.4.00厘米
3.站台旁停有甲乙两列火车,当甲车开动时,乙车的乘客觉得自己坐的
火车开始运动了,这个乘客选定的参照物是: 〔 〕
A.甲车 B.乙车 C.站台 D.乘客自己
4.船在河中顺流而下,船员坐在船上,下面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船为参照物,河水是流动的
B.以河水为参照物,船员是静止的
C.以河边的树木为参照物,船员是静止的
D.以船员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平直铁路上运动的列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抛出的手榴弹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C.运动中的人造卫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D.沿着直线行驶的汽车可以做变速运动
6.冬天,用手摸房外的铁棒和木棒时,总觉得铁棒比木棒凉,事实是:〔 〕
A.铁棒的温度比木棒低
B.木棒的温度比铁棒低
C.铁棒和木棒的温度相同
D.由于两者是不同物质构成的,温度难以确定
7.如图所示,用图中的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哪种方法正确:〔 〕
8.物质的熔点是120℃,那么该种物质的温度是120℃时的状态是:〔 〕
A.固体状态 B.液体状态
C.固液共存状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9.如图所示,把装有0℃碎冰的试管放入装有0℃碎冰的烧杯中,当对
烧杯加热时,烧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将: 〔 〕
A.不会熔化 B.全部熔化
C.也熔化一半 D.可能熔化一半
10.使水的沸点高于108℃,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
A.增长加热的时间 B.加强火力
C.加上密封盖 D.移到高山顶加热
11.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如果不能从外界吸收热量,则: 〔 〕
A.液体的蒸发将停止
B.液体蒸发仍然进行,且液体温度不变
C.液体蒸发仍然进行,液体的温度降低
12.下列现象是凝华的是: 〔 〕
A.冰的形成过程 B.雾的形成过程
C.霜的形成过程 D.露水的形成
三、判断题(对的在题后面的括号内打“√”,错的题在后面的括号
内打“×”)(每小题1分,共11分)
1.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可以是不同的。〔 〕
2.5千米/小时比5米/秒的速度大 〔 〕
3.只要有振动物体和传播振动的物质都可以使人听到声音。〔 〕
4.声音的高低在于响度的大小。 〔 〕
5.只要在每秒钟内运动的路程都相同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
6.在长度的测量时,产生的误差大小决定于刻度尺的精确度和测量者的
准确性。〔 〕
7.只有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才存在吸热和放热的过程。 〔 〕
8.在气化过程中,必须吸热。 〔 〕
9.凝固是必须向外放热的。 〔 〕
10.光的反射,只能在光线射在两种不同传播物质的分界面上时,
才能发生。〔 〕
11.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是看像点是否是实际光线的真实交会点。〔 〕
四、实验题(1.题5分,2.题5分,共10分)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观察到的像作图,下面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
2.测量过程中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厘米,在下图四种测量中,正确测量
的数据是厘米。 〔 〕
五、计算题(1题6分,2、3小题各7分,共20分)
1.船在静水中行驶的速度是20千米/小时。现在船在河水中航行,经过12.5
小时,在120千米的两个码头间往返了一次。求河水流动的速度?
2.A、B两地相距1000米,甲、乙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4米/秒,
乙的速度6米/秒,两者相遇要经过多长时间?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一艘打捞船在海平面上向正下方的沉船发出声波,3s后听到了回声.求沉船在海面下的深度.
答案
一、(每空题0.5分,共35分)
1.米,m,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刻度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测量要求,误差的大小;
3.准确值,估计值,单位,多次、求平均;
4.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不停地运动,是相对于所选定的
参照物不发生位置变化;
5.静止,运动,运动;
6.地面,地球以外的物体;
7.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恒定不变,变速直线
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8.8.7,4.5;
9.两种情况下,蜜蜂翅膀的振动快慢不同,振动越快;
10.存在振动物体,传播物质,没有传播声的物质;
11.反射,回声;
12.音调,响度,音色;
13.比测量物体的温度范围大,温度计必须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温度计不能
离开被测物体,平行;
14.固体,液体,气体,温度,物态,放热,吸热,液,固,放热,保持不变;
15.晶体,非晶体,晶体,非晶体;
16.液体蒸发时必须吸热;
17.60°,减小;
18.凹镜,凸镜,平面镜;
19.凹,凸,平面;
20.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显示,虚像则不能在光屏上显示。
二、(24分)
1.B 2.A 3.A 4.B 5.D 6.C
7.B 8.D 9.A 10.C 11.C 12.C
三、(11分)
1.√2.×3.×4.×5.×6.√7.×8.√9.√10.√11.√
四、(10分,每小题5分)
1.D 2.2.8厘米
五、(1题6分,2、3小题各7分,共20分)
(4分)
3.(7分)解:设人距两山距离分别为x、y
则x+y=1200
解方程,得x=1025米,y=175米 (3分)
设深度为h
2h=vt=1531*3
h=2296.5
4. 初二上册物理考试题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到括号中)(共42分)
1.下列物体不是声源的是 ( C )
A.飞行的蜜蜂 B.运转的马达
C.张紧的橡皮筋 D.演奏的手风琴
2.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C.人说话发出的声音是靠喉咙振动而产生的
D.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3.下列仪器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是 ( B )
A.验钞机 B.夜视仪 C.荧光灯 D.三棱镜
4.“神六”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宇航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原因是 ( C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5.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人说话的情况,这是指声音的 ( B )
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不同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6.医用水银温度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 ( D )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 B.放在沸水中煮
C.用清水冲洗 D.用医用酒精擦洗
7.下列物态变化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B )
A.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B.夏天,草丛中出现露水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8.下列各组物态变化中,全部放热的是 ( D )
A.熔化、液化和升华 B.熔化、汽化和凝华
C.汽化、凝固和升华 D.凝固、液化和凝华
9.下表是部分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物质 水银 金 钢 萘 钨 酒精
熔点(℃) -39 1064 1515 80.5 3410 -117
沸点(℃) 357 2500 2750 218 5900 78
A.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B.电灯泡里的灯丝通常用钨制作,因为钨的熔点高
C.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40℃气温
D.表中物质的沸点都可用水银温度计测得
10.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D )
A.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C.我们能听到波浪冲击礁石发出的声音
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
11.月亮、太阳、点燃的火把、镜子,其中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D )
A.太阳和月亮 B.月亮和镜子
C.太阳和镜子 D.太阳和点燃的火把
12.城市噪声控制是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可以加强城市噪声的监测和管理。下列哪一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B )
A.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号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
D.在街道两旁种植树木
13.实验室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干燥的环境,可以采用下列哪一措施 ( A )C
A.采用大量的冰块使其熔化吸热
B.利用电风扇猛烈地吹
C.利用干冰的升华吸热
D.打开室内冰箱门以降低温度
14.百米赛跑时,如果计时裁判员是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那么他所测得的运动员的成绩比实际的要 ( B )A
A.好一些 B.差一些
C.与看到枪冒烟时开始计时所测得的成绩一样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共29分)
15.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__音色__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空气_____传播的。
16.如图所示,从物理学角度看,(a)图是__乐音______的波形图,(b)图是___噪声_________的波形图(选填“乐音”或“噪声”)。
17.如图,甲为常见的高音喇叭和医用听诊器,将它们制成这种形状,是为了减小声音的散失从而增大____响度__________;而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乙图所示的标牌,它的意思是__请勿鸣笛_____________,从而达到减弱噪声的目的。
18.比较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表的不同点:
(1)第一个温度计没有C形缩口 ;
(2)两个温度计的示数不同 ;
(3) 两个温度计的分度值不同 。
19.北方冬天为了使菜不被冻坏,往往在菜窖里放入几桶水,这是利用水的___汽化 凝固_______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 ___放_____热的原理。(选填“吸”或“放”)
20.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在现代生活、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光能转化为___热___电_____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__太阳__化学_____能。
21.烈日下,沥青路面变软,这是沥青在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温度是升高的,说明沥青是___非晶体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2.今年夏天,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放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很快___汽化___升华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处水蒸气就___凝华______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液化____熔化__成为雨点落到地面上。(填物态变化名称)
23.很多宾馆里的卫生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请你说出它很快把手烘干的两个理由:水蒸发吸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一现象说明了_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他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___红_______、___绿_____ 和___蓝_________。
25.白光透过绿色玻璃后如果照射到绿色的树叶上,树叶呈___绿____色;如果照射到小白兔上,小白兔的身体呈___绿____色,小白兔的红眼睛呈___黑______色。
26.如图,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__汽化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压缩体积____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0分)
27.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放在玻璃罩内的小电铃这时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听不到任何声音 。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放在玻璃罩内的小电铃的声音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
(3)此实验说明了_真空中不能传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__红光________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____红外线______________,这种光的主要特性是___产生热_____效应。探究时,将温度计玻璃泡涂黑的作用是 降低温度
。
29.如图A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___一_____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果第二次划齿的力量较大,___二____次发出的声音较响。如图B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_梳齿的疏密度____乙___把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30.阅读下列短文要求从中找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短语或句子,并说明所涉及的物理知识。
小林中午放学了,天气非常炎热,小林在路边买了一支冰棍,打开包装纸,冰棍上冒着白气,吃了冰棍以后,哇!凉快多了。他边走边唱,不知不觉到了家门口,就闻到一股香味,原来妈妈正在做油炸鸡大腿,一不小心,滚开的油锅中溅入一滴水后,产生了剧烈的响声,并溅起油来……
句子或短语1:______冒着白气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知识____汽化现象________________
句子或短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请你在图中大致画出沸腾时的不同深度A、B处气泡的大小(2)图中所示的温度是__92_____℃。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该同学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后得出如下结论:
A.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B.前5min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你还可能总结的结论有:①____该实验中水的最高沸点为9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数据的最低温度为8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为了缩短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说出两条。
可以用温水进行加热;用火力更强的酒精灯
(5)小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为什么?
靠近壶嘴的温度比和壶嘴有一定距离的温度高一些,所以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到“白气”
32.下表是某同学做海波熔化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
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T/℃ 24 27 30 33 36 39 42 45 48 48 48 51 54 57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右边图中完成海波的熔化曲线。
(2)请你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海波属于____非晶体_____晶体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48____℃;
②在0min~8min的时间内海波所处状态为____固______态,这个过程是____放热__吸热__过程;(填“吸热”或“放热”)
③在8min~10min是海波的__熔化______过程,此过程是____放热___吸热___过程(填“吸热”或“放热”),海波处于____固液并存_____________状态;
④从第__11_____min开始海波的温度又继续上升,此时海波所处的状态为__液_____态。
33.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A.液体温度高低,B.液体的表面积,C.液面上气流的快慢,
D.液体的种类。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重的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阴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酒精的多少。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C___A_(选填“A”、“B”、“C”或“D”)。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D。要求简要写出实验的方法。
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中的酒精和乙醚,把两只烧杯都放在阴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倍中酒精和乙醚的多少。
四、计算与应用题(共9分)
34.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传播1530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为什么?
(2)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3)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4)请你再列举二个超声波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答:(1)不能,因为超声波高于20000Hz
(2)海洋的深度为1530米 海洋的深度为3060米
(3)不能,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4)B超,超声波测速仪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A B C B D B D B D D B C 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5.音色;空气 16.乐音;噪声 17.响度;禁止鸣笛;
18.(1)测量范围不同;(2)分度值不同;(3)构造不同(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 19.凝固;放 20.电;化学 21.熔化;非晶体 22.升华;凝华;熔化 23.①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手上水蒸发加快;②吹出的风使空气流动加快,使手上水蒸发加快 24.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红光;绿光;蓝光 25.绿;绿;黑 26.汽化;压缩体积
三、实验与探究题(3分+4分+3分+4分+9分+11分+6分,共40分)
27.电铃声逐渐变小;电铃声逐渐变大;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每空1分)
28.红光,红外线,热,增加温度计的灵敏度(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 (每空1分)
29.一,二,乙(每空1分)
30.炎热,温度高;冒白气,水蒸气发生液化;凉快多了,冰棍熔化吸热;边走边唱或产生了剧烈的响声,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 (每空1分)
31.(1)略;(2)92;(3)①水的沸点是98℃;②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水沸腾需要吸热;5~9min内水的温度不变等。(其他符合题意也可得分);(4)给烧杯加盖子;减少水量;提高水的初温;加大火力(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5)靠近壶嘴处温度较高,水蒸气不易液化(画图2分,每空1分,(4)、(5)问各2分)
32.(1)略;(2)①晶体,48;②固态,吸热;③熔化,吸热,固液共存;④10,液。 (图2分,每空1分)
33.(1)A,(2)略。 (第(1)问2分,第(2)问4分)
四、计算与应用题(9分)
34.(1)不能,因为频率超过20000Hz;(2)3060米;(3)不能,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B超,超声清洗器。(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
5.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试卷 北师大 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一些人,对声现象有如下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
A. 声速在各种介质中都不变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空气是一种传播声音的介质 D.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传播的
B.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D.光照射到衣服上会发生漫反射
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
B.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
C.在湖边看到水中的小鱼和蓝天上的白云都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
D.人们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产生的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在24节气中,只有冬至时,太阳光才垂直照射地球的南回归线,冬至这一天中午,在北京地区的水平线上,若竖直立一根1m长的直杆,它的影子应是(北京地区的纬度取北纬40°,南回归线的纬度取南纬23.5°,在有一锐角为63.5°的直角三角形中63.5°的对边与其邻接直角边之比约为2:1) ( )
A.0.5m B. 1m C. 2m D. 2.5m
5.“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站在岸边的人通过平静的水面,能看到“姑苏人家”中的倒影,该倒影是( )
A.光反射所成的虚像 B.光折射所成的虚像
C.光反射所成的实像 D.光折射所成的实像
6.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沿直线单向传播的
B.声音向前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形成回声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障碍物可以绕过去
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7.如图中-1所示,a、b、c三条光线会聚于P点,若P点之前任意放一平面镜,则( )
A.三条反射光线可能相交于一点,也可能不相交于一点
B.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不会相交于一点
C.三条反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D.三条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交于镜后一点
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C.太阳光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其传播路径可能发生弯曲
D.平面镜可以成像,而且成的是放大的虚像
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发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凸透镜成正立的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时,成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cm时,成放大的实像
B.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时,成放大的实像
C.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3cm时,一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7cm时,一定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10.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去采花,还是采了蜜飞回家,养蜂人主要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辩别的 ( )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飞行路线形状不同 D.飞行高低不同
二、填空题
11.如图中-2 分别为太阳两个端点射向月球方向的平行光束,观察日食时,不同的观察者可在地球表面的A、B、C、D和E处,还有在地球外空的F、G、H、I和J处观察,在上述10个区域的位置中,可以观察到日全食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观察到日环食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观察到日偏食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往暖水瓶里灌水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________。这声音是由瓶中的___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
13.睁开眼,伸出右手,四指并拢遮住你的眼对着太阳看,你一定会出现眼前一片红色,这说明红色的血液能透过或反射____________色色光。
14.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___________前后。
15.“猴子捞月一场空”猴子们捞月时,使水面产生了波澜,这时月光在水面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现象,因而水中的月亮就不见了。
16.在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色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是_______色光,波长最长的是________色光。
17.正常人的眼睛“明视距离”是_______cm,小红想通过镜子仔细观察自己脸上皮肤,那么小镜子离她眼睛最合适的距离应在__________cm左右(小红视力正常)。
18.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为甲是______,乙是_____,丙是_______.
19.如图中-3,这样站在高处对远处喊话,其目的是________.
20.如图中-4所示,人在a点看到b处似乎有一条鱼,如果他要在a处用手光电筒的光照亮水里的鱼则手电筒的光应朝向________处。(先填b、c、e、d)
三、实验探究题。
21.中-5三幅图,你能说明它们各自的声学原理吗?
四、作图题。
22.如图中-6所示,由点电源S发出的一束光AB射到镜面MN上,CD是由S发出的另一束入射光的反射光,请在图中画出点电源S的位置。
23.图中-7中MN是透镜的光轴, 是AB的像,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透镜并找出焦点的位置。
24.如图中-8把一凹透镜A放在一个凸透镜B前10cm处能使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两个透镜后会聚在蹑凸透镜15cm的光屏S上,如果把凹透镜拿走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这时把一个点光源C放在凸透镜的轴上距凸透镜30cm,也能使C点在光屏上成像。
试作出凹透镜的焦点F,并求其焦距f。
五、计算题。
25.如图中-9一束与地面成45°角斜向下射的光,被一对平行放置的平面镜中的一面阻挡,经多次反射到地面上,已知镜面垂直地面如图若入射点离地面高度为H,镜面间距离为a,经镜面多次反射后的总路径的长度为多少?反射的次数又为多少?
2006年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
1.C
2.D
3.A
4.C
5.A
6. A
7.C
8.C
9. B
10.A
二、
11.H;C;B、D、G、I
12.高 空气柱
13.红
14.初一
15.漫反射
16.紫红
17.25;12.5
18.阻断噪声传播;在人耳处减弱;从声源处减弱
19.使声波集中传播,传得远
20.b(根据光的可逆性)
三、
21.A图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或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图说明了钢尺振动可以发声(或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C图说明回声定位原因
22.如图答-30
作CD的入射光线SC交AB于S,则S为点光源的位置
23.如图答-31
①连 交MN于O,O为凸透镜中心,②过A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线交凸透镜于C,连C 交MN于F,F为凸透镜焦点。
24.如图答-32
25. ① ② 请大家多多支持我这个新手,谢谢诶!!
6. 初二物理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二物理下册的期中考试快到了,送你一道考神符,助你走上青云路:可把好运添,能让成功现,有 消除紧张 之功效,有增强信心之灵妙,愿你好好 收藏 ,保你考试顺利!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下册的期中试卷及答案,希望你们喜欢。
初二物理下册期中试卷题目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14小题,共28分)
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 B、一只苹果的质量大约100g
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5m/s D、物理课本的重力约30N
2、关于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钢铁做建筑材料,主要应用其导电性能较好
B.用胶木做水壶的手柄,主要应用其导热性能较差
C.用橡胶做汽车轮胎,主要应用其硬度较大
D.用泡沫制成电影道具中的“砖块”,主要是应用其弹性较好
3、如图小红测量物体质量时,天平水平静止.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小红测量时操作有错误,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
B.所测物体质量为38.4g
C.托盘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托盘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托盘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所受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
5、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海绵容易被压缩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6、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 B.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
C.秋天夜晚,脱毛衣时常听到“啪啪”声 D.冬季晴天,梳头时常看到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
7、分析下列各种摩擦:(1)走路时,鞋与地面间的摩擦;(2)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3)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间的摩擦;(4)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盘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
A.(1)和(2) B.(2)和(3) C.(2)和(4) D.(1)和(4)
8、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 篮球 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如图是 足球 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用
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
10、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茶杯没有发生形变
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茶杯发生了形变
C、茶杯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
D、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茶杯发生了形变
11、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
D.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
12、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甲车 B.乙车 C.两车都是 D.两车都不是
13、如图所示,用电线将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述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C、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D、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14、分别用铁和铝做成两个外部直径和高度相等,但内径不等的圆柱形容器,铁杯装满质量为m1的水后总重为G1;铝杯装满质量为m2的水后总重为G2.下列关系不可能正确的是()
A.G1
7. 初二物理下册期中试题
八年级下期期中物理测试题
(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总分100)
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入下面表格,否则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36分)
1.关于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电源就一定有电压且有电流 B.电压就是电的压力
C.电压是形成电流的条件之一 D.有电压就一定能形成电流
2.根据欧姆定律可导出公式R=U/I,依此可测定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又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本身的材料和属性有关,与电压、电流无关。
3、当开关闭合后,灯泡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泡发光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闭合开关就是日常生活中讲的“关灯”
C.开关的作用是给电路提供持续的电流 D.灯泡发光时消耗了电能
4、有关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个用电器断路所有电器也不工作
B.并联电路中只要有一个用电器断路所有电器也不工作
C.把用电器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D.把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用电器之间才能控制用电器
B.所有电源都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不能把电压表直接接到电源两端
D.不能把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6、小明同学使用手电筒时发现小灯泡不亮,在进行检修前,他对造成该现象的直接原因进行了以下几种判断,其中不可能的是
A.小灯泡灯丝断了 B.电池没电
C.小灯泡接触不良 D.开关处出现短路
7、如图所示,在下列四个图中,电压表和电流表使用正确的是
8、有几位同学将两只灯泡接入电路中,让它们同时工作,下面是它们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较亮的灯泡中通过的电流一定大
B.较亮的灯泡两端的电压一定大
C.较亮的灯泡额定功率一定大
D.较亮的灯泡消耗的电能一定多
9、对于右图中的各种数据,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能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一定为220V,电流一定为10A
B.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转
C.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2200W
D.电能表读数的单位是KW?h,也就是“度”
10、电功和电功率的单位分别是
A.千瓦时和焦耳 B.千瓦和瓦特 C.焦耳和瓦特 D.千瓦和千瓦时
11、有两个电阻R1、R2(已知R1<R2),如果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在相等的时间内它们消耗的电能分别为W1、W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判断
12、甲、乙两炉子通过的电流之比为2∶3,两端的电压比为1∶5,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
A.10∶3 B.3∶10 C.2∶1 D.3∶5
二、多选题(每题4分,少选的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共12分)
13、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L1和L2都标有“3V 0.25A”字样,电源由2节1.5V的干电池串联而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闭合后,小灯泡L1、L2并联且都能发光
B.S 闭合后,电路将发生短路
C.要使小灯泡L1、L2串联,可去掉导线a
D.若将导线 c 从接线柱 B 改接到接线柱 A 上,
则电路发生短路
14、某同学家中有一个电炉,上面标有“220 V 1000 W”的字样,下面关于这个电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这个电炉时应通过额定电流为10 A
B.这个电炉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484 Ω
C.这个电炉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是1000 W
D.这个电炉正常工作0.5 h消耗的电能为1.8×106 J
15、某同学连接的电路下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甲的示数为0.2 A,电流表乙的示数为0.8 A,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R1与电阻R2的电流之比是1∶3
B.电阻R1与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1∶9
C.电阻R1与电阻R2的阻值之比是3∶1
D.电阻R1与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9∶1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才会产生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______________。
17、如右图所示,当开关S1、S2断开时,电路处于__________状态;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处于________状态;当开关S1、S2都闭合,电路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
18、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10Ω,2A”,“10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_______作用,把相同电压加在不同导体的两端,哪个导体通过的电流___________,表明它的电阻较大。
20、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滑动时,灯泡变暗,导线的E端应接在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______接线柱上(选填“C”、“A”或“B”)。
21、1千瓦时等于________焦,右图为某同学家8月25日和10月25日电能表的示数,在这段时间他家用电______千瓦时。
22、在导体两端加6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A,其电阻是______,若在两端加2V的电压,则电阻为______Ω,若两端不加电压,则电流为________A。
23、有一只标有“6V 3W”字样的灯泡,接在9伏的电路中,_____(选填“能”或“不能”)正常工作。为使其正常工作,应在电路中_____(选填“串”或“并”)联一个阻值____Ω的电阻,电阻此时的电功率是_____W。
四、实验探究题(15分)
24、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1小题3分,2-5小题没空2分,共15分)
(1)在下面的左图中,已完成了一部分的电路连接,请你继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在闭合开关之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________ 端。 (选填“左”或“右”)
(3)若某次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上面的右图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灯泡的电阻RL = ?。
(4)小方同学在做实验时,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明显偏转,而电压表的示数为零。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电路除了可以测小灯泡的电阻外,还可以用来测量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25题5分,26、27题各6分,共17分)
25、赵阳同学有一只电热器,他不知道这个电热器的功率,他想利用家中的电能表进行测量,他把家中其他电器都关闭,只让电热器工作,经过3分钟他观察到电能表转了12转,他家的电能表上标有“220 V 5 A 300 r/kWh”的字样.请你帮他算出这个电热器的功率是多少?
26、如图所示,电阻R2=5Ω,电源电压保持4V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求:(1)电阻R1的阻值;(2)电阻R2的电功率。
27、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1=40Ω,R2=10Ω。当开关闭合后,通过电流表示数为0.3A。
求:(1)电阻R1两端电压;(2)通过电阻R2的电流;(3)通过电路的总电流;(4)电路的总电阻。(5)R1,R2各自的电功率;(6)电路的总功率。
初中八年级下期期中物理测试题
(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总分100)
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入下面表格,否则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D A D D D D A C A B B ABC AC
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36分)
1.关于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电源就一定有电压且有电流 B.电压就是电的压力
C.电压是形成电流的条件之一 D.有电压就一定能形成电流
2.根据欧姆定律可导出公式R=U/I,依此可测定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又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本身的材料和属性有关,与电压、电流无关。
3、当开关闭合后,灯泡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泡发光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闭合开关就是日常生活中讲的“关灯”
C.开关的作用是给电路提供持续的电流 D.灯泡发光时消耗了电能
4、有关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个用电器断路所有电器也不工作
B.并联电路中只要有一个用电器断路所有电器也不工作
C.把用电器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D.把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用电器之间才能控制用电器
B.所有电源都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不能把电压表直接接到电源两端
D.不能把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6、小明同学使用手电筒时发现小灯泡不亮,在进行检修前,他对造成该现象的直接原因进行了以下几种判断,其中不可能的是
A.小灯泡灯丝断了 B.电池没电
C.小灯泡接触不良 D.开关处出现短路
7、如图所示,在下列四个图中,电压表和电流表使用正确的是
8、有几位同学将两只灯泡接入电路中,让它们同时工作,下面是它们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较亮的灯泡中通过的电流一定大
B.较亮的灯泡两端的电压一定大
C.较亮的灯泡额定功率一定大
D.较亮的灯泡消耗的电能一定多
9、对于右图中的各种数据,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能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一定为220V,电流一定为10A
B.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转
C.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2200W
D.电能表读数的单位是KW?h,也就是“度”
10、电功和电功率的单位分别是
A.千瓦时和焦耳 B.千瓦和瓦特 C.焦耳和瓦特 D.千瓦和千瓦时
11、有两个电阻R1、R2(已知R1<R2),如果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在相等的时间内它们消耗的电能分别为W1、W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判断
12、甲、乙两炉子通过的电流之比为2∶3,两端的电压比为1∶5,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
A.10∶3 B.3∶10 C.2∶1 D.3∶5
二、多选题(每题4分,少选的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共12分)
13、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L1和L2都标有“3V 0.25A”字样,电源由2节1.5V的干电池串联而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闭合后,小灯泡L1、L2并联且都能发光
B.S 闭合后,电路将发生短路
C.要使小灯泡L1、L2串联,可去掉导线a
D.若将导线 c 从接线柱 B 改接到接线柱 A 上,
则电路发生短路
14、某同学家中有一个电炉,上面标有“220 V 1000 W”的字样,下面关于这个电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这个电炉时应通过额定电流为10 A
B.这个电炉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484 Ω
C.这个电炉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是1000 W
D.这个电炉正常工作0.5 h消耗的电能为1.8×106 J
15、某同学连接的电路下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甲的示数为0.2 A,电流表乙的示数为0.8 A,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R1与电阻R2的电流之比是1∶3
B.电阻R1与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1∶9
C.电阻R1与电阻R2的阻值之比是3∶1
D.电阻R1与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9∶1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才会产生____电流_____,而___电源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___伏特_____。
17、如右图所示,当开关S1、S2断开时,电路处于___断路__状态;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处于__通路_状态;当开关S1、S2都闭合,电路处于_短路_状态。(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
18、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10Ω,2A”,“10Ω”的意思是_变阻器最大电阻为10Ω_;“2A”的意思是_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_。
19、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_阻碍_作用,把相同电压加在不同导体的两端,哪个导体通过的电流___小__,表明它的电阻较大。
20、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滑动时,灯泡变暗,导线的E端应接在滑动变阻器的____A____接线柱上(选填“C”、“A”或“B”)。
21、1千瓦时等于_3.6×106 J _焦,右图为某同学家8月25日和10月25日电能表的示数,在这段时间他家用电_54.9_千瓦时。
22、在导体两端加6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A,其电阻是_10欧_,若在两端加2V的电压,则电阻为_10欧_Ω,若两端不加电压,则电流为__0__A。
23、有一只标有“6V 3W”字样的灯泡,接在9伏的电路中,_不能_(选填“能”或“不能”)正常工作。为使其正常工作,应在电路中_串_(选填“串”或“并”)联一个阻值_6_Ω的电阻,电阻此时的电功率是__1.5__W。
四、实验探究题(15分)
24、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1小题3分,2-5小题没空2分,共15分)
(1)在下面的左图中,已完成了一部分的电路连接,请你继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在闭合开关之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___左___ 端。 (选填“左”或“右”)
(3)若某次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上面的右图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2.2__V,电流表的示数为__0.2___A,灯泡的电阻RL = 11 ?。
(4)小方同学在做实验时,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明显偏转,而电压表的示数为零。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电源短路______。
(5)这个电路除了可以测小灯泡的电阻外,还可以用来测量___小灯泡的电功率___。
五、计算题(25题5分,26、27题各6分,共17分)
25、赵阳同学有一只电热器,他不知道这个电热器的功率,他想利用家中的电能表进行测量,他把家中其他电器都关闭,只让电热器工作,经过3分钟他观察到电能表转了12转,他家的电能表上标有“220 V 5 A 300 r/kWh”的字样.请你帮他算出这个电热器的功率是多少?
解:W=(12/300)kW?h=0.04kW?h=1.44×105 J
t=3min=180s
P=W/t=1.44×105 J/180s=800W
26、如图所示,电阻R2=5Ω,电源电压保持4V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求:(1)电阻R1的阻值;(2)电阻R2的电功率。
解:(1)U1=1.5V,U=4V
因为R1和R2串联
所以U2=U-U1=4V-1.5V=2.5V
I1=I2=U2/R2=2.5V/5Ω=0.5A
R1=U1/I1=1.5V/0.5A=3Ω
(2)P2=U2?I2=2.5V×0.5A=1.25W
27、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1=40Ω,R2=10Ω。当开关闭合后,通过电流表示数为0.3A。
求:(1)电阻R1两端电压;(2)通过电阻R2的电流;(3)通过电路的总电流;(4)电路的总电阻。(5)R1,R2各自的电功率;(6)电路的总功率。
解:(1)U1=I1?R1=0.3A×40Ω=12V
(2)U=U1=U2=12V
I2=U2/R2=12V/10Ω=1.2A
(3)I=I1+I2=0.3A+1.2A=1.5A
(4)R=U/I=12V/1.5A=8Ω
(5)P1=U1?I1=12V×0.3A=3.6W
P2=U2?I2=12V×1.2A=14.4W
(6)P=P1+P2=3.6W+14.4W=18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