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地理订阅
1. 谁知道哪里可以买到或订到中文版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啊
街边的书报亭就有啊,或者去邮局订
2. 2022最值得订阅的十大杂志
2022年最值得订阅的十大杂志:
1. 《环球少年地理》
适合年龄:6-12岁
《环球少年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的中文版,以自然和科学为主题,为孩子们打开探索世界的大门。
2. 《万物》
适合年龄:8-15岁
《万物》是《How it works》的中文版,讲述万物背后的科学原理,涵盖环境生态、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等多个领域。
3. 《好奇号》
适合年龄:7-16岁
《好奇号》汇集《Muse》、《ASK》、《Faces》、《Dig》、《Cricket》五本杂志的精华内容,涉及科学、历史、文化、文学等多个领域。
4. 《奇趣博物馆》
适合年龄:8-12岁
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这本杂志就像是一个孩子们的随身博物馆,带领他们探索古今中外的文博知识。
5. 《博物》
适合年龄:12-18岁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博物》是一本面向青少年的科学传播杂志,旨在传播有趣、正确的知识。
6. 《儿童文学》
适合年龄:6-8岁(童年版)、8-15岁(少年版)
《儿童文学》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一面旗帜”,以短篇文学故事为主,分为童年版和少年版。
7. 《小读者》
适合年龄:10-15岁
由中国报道杂志社出版,《小读者》每期精选约50篇故事,分为8个版块,是孩子们的作文课。
8. 《十月少年文学》
适合年龄:8-13岁
由曹文轩先生担任主编,《十月少年文学》以当代儿童文学大家的中长篇作品为主,适合8至13岁的儿童读者。
9. 《少年时》
适合年龄:9岁以上
《少年时》是国内最好的科普读物之一,每期邀请全球顶尖专家撰写,深入浅出地讲解各个领域的知识。
10. 《意林作文素材》
适合年龄:12-18岁
《意林作文素材》专注于中、高考作文,被誉为作文提分的首选,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3.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有中文版吗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约30元一本。
美国的《国家地理》是1888年10月国家地理协会出版的图书,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杂志每年发行12次,但偶尔有特版发布则不在此限。《国家地理》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以及月桂纹图样已经成为象征,同时这些标识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注册商标。杂志内容为高质量的关于社会、历史、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图片之质量标准也为人们所称道。这也使得该刊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新闻记者们梦想发布自己照片的地方。
4. 国家地理美国儿童版在国内怎么订阅啊最好是最新的
这是一本外刊,外刊不好买,杂志云上面外刊很多,这本应该有,你可以看一下,问一下客服。
5. 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是什么,专门提供那方面的知识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是一本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期刊,它的成功得益于成功的品牌策略。为了拓宽市场,该杂志采取品牌延伸策略,并向海外输出版权,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发行上寻求多元化渠道,实行独特的会员制订阅方式。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成功证明,中国的期刊要想赢得市场,必须在品牌建设上多下功夫。【关键词】《国家地理》杂志;品牌策略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是一家以普及地理知识为宗旨的科技类期刊。目前,它在美国的发行量仅次于《电视指南》和《读者文摘》,并拥有20种文字的海外版本,在全美300强期刊排行榜上始终位居前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成功在于其卓有成效的品牌策略。它向世人证明,品牌策略是期刊赢得市场的必要手段。品牌策略之一:准确、清晰的市场定位。所谓品牌,是指“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①媒介具有商品属性,同样地追求经济利润。因此,同企业为产品打造品牌一样,为了能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媒介也要实行品牌经营。一个成功的品牌是媒介重要的无形资产,它可以为媒介带来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市场定位是媒介品牌建构的第一步,即媒介创造一定的特色,树立一定的市场形象,以求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偏爱。而其中的读者定位是媒介市场定位的第一要素。创办于1888年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最初只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不定期刊物,其定位是“适合在已具有地理知识的人士中间传播地理知识。”②它的读者仅限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165位会员。后来,杂志的创始人贝尔决定,将办刊宗旨确定为向所有人普及地理知识。这样一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便从最初的小众市场逐渐走向大众市场,满足了广大地理爱好者及普通读者的需要,拓展了杂志的生存空间。目标读者确定之后,媒介要做的就是内容和风格定位。在信息时代,差别意味着价值,一种品牌只有拥有独一无二的属性和特色,才具有市场竞争力。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对于内容的打造可以用“包罗万象、精雕细刻”八个字来形容。每期杂志由五到七个专题组成,涉及领域包括地质地貌、考古、天文、野生动物、异域文化等。从雪地冰川的阿拉斯加到湿热多雨的亚马逊河、从埃及的古文物到中国的藏羚羊,关注点呈现出一种全球性视角。刊登的文章不仅视野广阔,而且内容深厚。既有细腻的描写,也有深度的分析,信息量十分丰富。在专题策划方面,该杂志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外。以往的科学杂志仅限于介绍知识而少有时间观念。而美国《国家地理》却巧妙地把时效性引入了杂志中,以读者关心的事件为由头,从人文地理的角度进行深入剖析。2003年春天,美国发动对伊战争之后,《国家地理》杂志在当年10月份策划了一期名为“抢救伊拉克文物”的专题。文章的作者——两位考古学家,深入动荡不安的伊拉克,追寻被当地暴民掠夺的珍贵文物的下落。专题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战争对人文和自然的无情破坏。它使读者对这场战争的认识从政治层面深入到文化领域,体现出一本主流科普杂志的独特视角与使命感。又如前段时间,美国宇航局开始对火星进行科学考察。《国家地理》杂志便以此为由头,策划了一期介绍火星的专题。这种“事件+知识”的文本模式,巧妙地将读者兴趣与知识传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杂志的贴近性。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00多年来延续了相同的风格,散发出大气、尊贵、权威、厚重的气质。凭借这种气质,美国《国家地理》在同类杂志中鹤立鸡群,一枝独秀。虽然名为地理杂志,但其内容却远远超出了地理学的范畴,涉及到社会学、人类学、哲学、历史学等多种人文学科的知识,杂志将立足点放在自然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给人一种思辩之美。一般科普杂志多有说教味浓的弊病,而美国《国家地理》则异于同类散文游记的体例。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将细腻的个人感受融合在旅途见闻中,既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又在无形中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文章平和朴实,没有太多专业词汇,读者可以像看小说一样,轻松读完整本杂志,而没有任何艰涩生硬之感。此外,杂志还设立了供读者发表意见的讨论专栏,增强杂志与读者的互动,让读者感到,他们和杂志之间是一种平等交流的朋友关系。除了精美充实、内涵深刻的文字以外,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另一个特色是图片的运用。杂志在创办之初没有图片的,面目十分严肃。1899年,23岁的中学教师格罗夫纳就任总编辑之后,对杂志的风格进行了大胆革新,将摄影图片大量地引入到杂志的页面设计中,从而形成了杂志唯美华丽的风格。色彩斑斓、视觉冲击力极强的照片带给读者一种酣畅淋漓的阅读享受,同时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加深对知识的印象。相关的可以去看看这个网页。 记得采纳啊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是什么,专门提供那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