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
1. 初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本质变化 他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困境,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受人爱戴的是因为,虽然他出身贵族,但他相信平凡人的价值,并且为维护百姓的权利而战,他受人爱戴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有着慑人的魅力。他愉快地工作,对未来充满信心。
憎恨:这是因为他提倡变革,且他的变革降低了那些从旧秩序中获益不菲的人物的权力、地位、收入和尊严
2.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
历史-九上
- 3 -
唐朝的经济文化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唐朝的繁荣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⑻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与伊斯兰教的产生 ①伊斯兰教的产生原因或背景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业连遭破坏、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的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②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a、创立伊斯兰教; b、麦加传教失败;
c、622年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d、630年兵临麦加城下,征服麦加。 ③伊斯兰教的历史作用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的形成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推动了阿拉伯国家的形成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后来成为阿拉伯国家扩张的工具。 中古欧洲社会
⑴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与确立
①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封建制度形成 ②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改革,形成封建等级制 ⑵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①封建等级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
②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主从关系只存在与直接建立分封与受封关系的领主与附庸之间,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
⑶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表现) ①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 ②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③文化上,控制思想、垄断文化,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⑷西欧城市的重新起的时间:10世纪
②西欧城市是在封建主和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 ③西欧城市的条兴起:
①西欧城市重新兴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④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a、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b、政治方面,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和工商业发展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其中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c、思想文化方面,随着市民阶级在经济、政治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⑸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①过程:
a、6世纪,帝国穷兵黩武,造成国弱民穷; b、此后几百年帝国内忧外患,日益衰落;
c、15世纪中期,拜占廷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 ②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给我们的启示:
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暴力
⑴古代文明之间交往的方式: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
⑵古代世界的三大战争:希波战争、亚力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 ⑶希波战争的影响
历史-九上
- 4 -
希波战争是东方帝国波斯帝国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此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 ⑷亚力山大东征的影响
亚力山大东征的过程伴随着战争与灾难,但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透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⑸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①消极性: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
②进步性:罗马帝国的扩张使罗马文化渗透到它统治过的地区,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⑹罗马帝国扩张的过程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屋大维不断扩张,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⑺罗马帝国的繁荣
①时间:帝国建立后的两百年时间 ②原因:内战的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 ③对材料的理解:
“身在罗马,就做罗马人”反映了当时人们以做罗马人为荣的一种自豪心态。 “条条大路通罗马”反映了昔日罗马帝国疆域的辽阔和盛世的辉煌。 ④罗马帝国与外界的和平交往:与北欧、印度、中国的东汉。 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阿拉伯
⑴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主要商路: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⑵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阿拉伯人 ⑶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①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收集和翻译希腊罗马文稿;
②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媒介:传播阿拉伯数字;传播中国的三大发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③在数学、天文、医学、文学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⑷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典型人物:马可·波罗 ①马可·波罗的主要历史事迹
17岁来到中国元朝;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在元朝做官;在中国生活了17年;形成名著《马可·波罗行纪》 ②《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
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中国文明,介绍了亚洲各国的情况 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古代科技文化
⑴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①公元前3000左右,古埃及人创造象形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埃及象形文字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公元前3000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文字,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腓尼基人创造了腓尼基22个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⑵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⑶古代科技文化: ①杰出科学家:
古希腊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浮力定律,发明螺旋式水车 ②史诗: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荷马史诗》,再现了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③戏剧: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底浦斯王》,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 ④民间故事:阿拉伯帝国《天方夜谭》,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⑤著名建筑:
a、麦加清真寺:伊斯兰教风格,突出特点是大而高。
历史-九上
- 5 -
麦加清真寺的中心是克尔伯神庙,是穆斯林必拜谒之地。
b、巴黎圣母院:属于基督教风格、哥特式建筑,突出特点是高而尖;被雨果喻为“石头的交响乐”,世人称之为中世纪建筑中最完美的花朵。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共同点
时间 前6世纪 1世纪 7世纪
地区
古印度
巴勒斯坦地区 阿拉伯 麦加 东方亚洲地区 创始人 释迦牟尼 犹太人 穆罕默德 历史 背景 种姓制度激化 社会矛盾 民族压迫 沉重 半岛分裂 内忧外患
社会矛盾 非常尖锐 基本 教义 众生平等 忍耐服从
忍受苦难 救世主
顺从“真主”安拉 忍耐顺从 放弃斗争 发展 传播
前3世纪阿育王 在位时向外传播 罗马帝国
促进传播
半岛的统一和扩张 借助政权 扩张势力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文艺复兴
(1)背景:14世纪前后,意大利兴起了很多城市国家,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教会的精神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人文主义思潮”在当时广为流行。 (2)性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3)开始:①时间:14世纪②国家:意大利
(4)扩展:①时间:15—16世纪 ② 地区: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5)代表人物及其成就:①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②达芬奇《最后的晚餐》《锰娜丽莎》③刹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6)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2)概况
航海家 国别 航行时间 资助国家 到达地区 哥伦布 意大利 1492年 西班牙 发现美洲新大陆 迪亚士 葡萄牙 1487年 葡萄牙 到达好望角 达伽马 葡萄牙 1497-1498年 葡萄牙 到达印度 麦哲伦
葡萄牙
1519-1522年
西班牙
环球航行
3、影响:(1)积极: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消极: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3、开始: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 4、革命斗争: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5、走向胜利:《权利法案》的颁布
(1)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担任“护国主”
(2)光荣革命: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 (3)《权利法案》的颁布: 时间:1689年
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 机构:议会
历史-九上
- 6 -
作用:一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6、革命的意义:(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2)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三)美国的诞生
1、英属北美殖民地地发展 2、北美独立战争
(1)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经济的发展 (2)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3)战争爆发: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
(4)经过:①北美召开大陆会议,组建军队,选举华盛顿为总司令②1776年4月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③1777年美军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大败英军,成为战争的转折点④1783年,英国战败,承认美国独立。 (5)影响:(见课本) (6)第一部宪法的制订
时间:1787年。史称1787年宪法 主要内容(略)
(四)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背景:18世纪,法国社会等级森严,全体社会成员分为三个等级,包括资产阶级和农民在内的第三等级,处于无权地位。 2、经过:
(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2)《人权宣言》的颁布
(3)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不久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革命取得重大胜利。
(4)罗伯斯庇尔掌握政权后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3、意义(略)
4、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1)1799年底,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2)帝国的建立:1804年
(3)帝国的统治:对内颁布《法典》;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4)评价侵略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5)帝国的灭亡:1814年
(五)“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
1.背景: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越来越多的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法设法改进生产技术。
2.开始: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最早出现于棉纺织业部门。 3.棉纺织工具的发明:(1)飞梭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2)珍妮机的发明:①时间:18世纪60年代②发明者:哈格里夫斯③意义: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 4、瓦特与蒸汽机
(1)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背景:(略) (2)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3)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同时也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5、火车的发明:
(1)发明时间:1825年 (2)发明者:史蒂芬孙
(3)发明的意义:从此,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历史-九上
- 7 -
6、工业革命的完成:19世纪上半期。此后法国、美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7、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了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3. 初三中历史怎么学
历史这门学科其实是入门容易,后期越学越难,越学越累。但是要想学好,还是有方法的,本文就来告诉你如何学好初三历史。
如何学好初三历史:
首先,什么都是要兴趣的,历史学习更是要培养兴趣。我喜欢看《上下五千年》,看那一本书我感觉收获很多。另一方面就是培养了我对历史的兴趣,比如初中上课老师提到的一些问题,如玄武门之变,让同学上去讲。我就举手了,讲的很好,大家都很崇拜我,我也就有了这种信心和兴趣去继续学习。这对后期历史学习很有好处,像你现在初三,包括以后高中大学历史,考试是很枯燥的,不是像你看历史书一样,所以必须要你有兴趣,你才能做的好,这不是空话,你仔细体会一下,很现实的。
其次,总结一些方法,文科学习记忆的比较多,记忆这东西一个靠天分,一个就靠你方法。历史事件最明显的就是一条线——时间线,把握这点对记忆有很大帮助。还有平时要归纳一下,比如把各个事件的背景一起归纳背诵,把各个事件的影响归纳背诵,背完了平时没事再回想回想。一个事件单提出来,比如维新变法、背景、内容、意义,这样会有些帮助,其他还有方法平时学习中注意总结,别忽视自己的发现。
然后,一些小的建议,平时没事时候把历史书当成课外书看,多翻翻,培养兴趣的同时还可以增强记忆。我记得我中学时期就特别喜欢看历史书中的小字部分,就是考试不考的那些,虽然没法直接提高分数,但是那些趣闻很让我开心。对我理解一些事件、人物也很有好处。
最后总结下,学习历史是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很难成为历史学家,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 了解历史这是一个最起码的义务,活着的必要条件。你别仅仅把它当成你考试的科目,它其实还是能够愉悦你的东西,和玩游戏一样,就看你有没有这个心了。
有很多人初一,初二没学好历史,这一点不止你一个人,在初三你如果下功夫也一定能学好。我是2007年过的中考,对历史复习还是比较记忆犹新的现在告诉你该怎么复习:
1.背基础
一定要将书上的基本知识和框架背下来,最好达到滚瓜烂熟的程度。考历史千万不要靠考试的时候抄书,如果这样你就会对书产生依赖感,(这是历届考生的经验!)。到了考场上,你会发现你真的没有时间去细细地翻书找概念,这样会浪费你很多的时间,并且在考场上只靠翻书,你是无法快速做选择题的,甚至不利于你做一些拓展总结发散等书本上没有而要靠自己语言组织的题。背的时候教你一个技巧:1.横向背。按时间顺序把中国古代历史、中国近代历史、世界古代历史、世界近代历史分成模块,自己总结时间框架图,以提纲的形式来背,这样一个清晰的历史事件发展图就会印在你的脑子。2.横向背。就是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历史行为。比如中国在清朝闭关锁国的时候,联系西方的科技革命等。这样背的目的是为了对历史有更深的感受,足可以应付一些联想题。总之,背历史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对历史的看法,光背不理解没用。
2.做标签。
买一沓标签纸。将历史分类(按你自己的喜好),在书边沿上贴标签并注明,当时我的分类是将每一课的题目都贴在标签上,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考场上好翻书,直接翻到你需要的有此标签的那一页,以此节约时间。
历史其实非常好考,所以不觉得没必要搞题海战术,倒是上课认真听讲最为重要。
标签:历史 初三
分享到:
0
相关推荐
2015年高考考前冲刺 高考语文答题公式
2015-05-25 13:41
高考语文复习应回归教材多做套题练手感
2015-05-25 13:39
高考语文冲刺提分:基础强化语言能力要守住
2015-05-25 13:36
名师支招教你如何攻克高考数学压轴题
2015-05-25 13:34
高三数学复习需掌握学习技巧加素质培养
2015-05-25 13:26
高考数学复习的三点建议:高效率地做题
2015-05-25 13:23
2015高考数学复习指南:多做典型题 善归纳总结
2015-05-25 13:15
高考数学指导:选择题三分钟做不出就先放下
2015-05-25 11:58
高考数学备考:注重基础知识 加强规律总结
2015-05-25 11:56
2015高考数学答题技巧:审题要慢 做题要快
2015-05-25 11:49
热点聚焦
高考冲刺中考冲刺中考辅导中考复习备考审题技巧考场技巧答题技巧高考备考高考复习中考复习文言文技巧古诗文技巧阅读技巧英语听力期中复习课堂45分钟复习技巧中考高三
推荐阅读
1中考提高学习成绩九大利器
22016中考考场应试技巧6个法则
3中考精囊:中考政治复习方法
42016年中考答题十大注意事项
5【中考精囊】中考四大减压心理训练方法
62016中考作文考场写作注意事项你知道吗?
7中考前一个月物理复习计划你知道吗?
82016中考提高学习成绩的九大利器
9中考备战:中考三轮学习方法推荐
102016中考生必读:期末考试六大应试技巧点拨
方法经验谈
高考学生营养很重要
临考阶段,孩子的饮食不宜变化太大,孩子们平常怎么吃,这段时间就怎么吃。一日三餐孩子不挑食,注意营养搭配就可以了。
小升初考试:警惕孩子这些心理压抑的信号
2015年中考备考实战经验三十条
高考倒计时:高考该怎样提分最靠谱
态度.习惯.能力
高一学生中国近现代史记忆方法
2016年中学生英语学科学习方法
九个高一地理学习方法,你要记牢!
2016年最新高二历史学习快速记忆法
最新高中数学学科十大抢分技巧
2016年最新高一物理实验题提分技巧
五个方法教你会好高一物理
最新初一政治开卷考试答题技巧
二年学生期中考试如何调整心态
脑力.智力
多说话能帮增长宝宝智力
孩子3岁前听父母或照看者说话越多学习能力越强。
决定孩子智商的关键因素
除了遗传之外,孩子的智商还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
6种最伤大脑的食物
某些食物则影响警觉度、记忆力、情绪和神系统。
图说教育
高考复习方法强烈推荐
中考数理化复习方法
小升初考试心理压抑
怎样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4. 初三历史复习资料
初三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1.文艺复兴
时间:14世纪前后
地点:意大利
原因:最早出现资产阶级生产关系
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人物、成就:但丁[意大利]诗人(《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最后的晚餐》、《蒙娜利莎》)
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利叶》)
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开辟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经济的出现
过程:
(1)1487年,葡萄牙的迪亚士从葡萄牙往东航行,到达好望角。
(2)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人)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到达美洲。
(3)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葡萄牙支持)到达印度等地
(4)1519—1522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环球航行。
影响:
(1)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对世界影响)……
(2)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发展影响)
(3)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形成
(4)证明了地圆学说 (同学补充,非重点)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新兴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1640—1688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
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文献:《权利法案》(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产阶级扫清了障碍,推动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革命特点:时间长、过程曲折、妥协(不彻底)
4.美国独立战争
原因:
(1)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2)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3)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原因)
时间:1775—1783
开始标志:来克星顿枪声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领导者: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的种植园主
结束标志: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文献:《独立宣言》(革命中颁布)《美国宪法》(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联邦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
(1)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
(2)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2)人民群众积极参战
(3)法国、荷兰等国的支援
(4)华盛顿等人的正确领导和灵活的战术
5.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间:1789—1815
开始标志:1789年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导火线:三级会议召开
爆发标志:
领导者:资产阶级
结束标志:1794年4月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
文献:人权宣言(革命中颁布)《法典》(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在革命后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革命特点:
(1)过程艰难曲折
(2)革命最彻底
6.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
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
特征: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广泛英雄,人类进入“蒸汽世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牛顿力学
成就:
(1)机器的发明与制造:绵纺织业——冶金——采矿
(2)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3)交通工具的创造:轮船、火车
(4)新能源:煤炭
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生产关系:改变了社会面貌;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斗争尖锐
(3)国际格局: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重点!)
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
7.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
①宪章运动:
原因: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时间:1836—1848
内容: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特点: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影响:
(1)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3)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
②《共产党宣言》
时间:1848年
起草者:马克思、恩格斯
内容:《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影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③巴黎公社
背景:
(1)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2)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3)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影响: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8.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根本原因: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缺乏生产力)
核心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时间:1861—1865
战争目的:维护国家统一
领导者:美国总统林肯
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革命中颁布)
作用:调动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局面开始有利于北方,为北方取胜创造了条件
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
北方胜利的原因:
(1)内战中,北方政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支持。
(2)北方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顺应了历史潮流。
(3)北方政府维护国家的统一,具有正义性。
9.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和巩固
①俄国1861年改革
背景:1.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奴制。(1)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
时间:1861年
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统治。
领导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
(1)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是,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影响:
(1)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这次改革虽然流下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1)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利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2)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3)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逐渐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时间:1868年
人物:明治天皇、中下级武士
内容:
(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
(1)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对比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1.都是在国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2.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改革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成为两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4.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改革后实力增强,开始对外扩张。
★19世纪中期,美、日、俄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面临的主要问题: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日本——幕府统治危机;俄国——农奴制危机。
解决途径:
(1)美国通过1861年—1865年的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2)日本经过武装倒幕斗争,建立了明治天皇政府,并于1868年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
(3)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实行了废除农奴制的资产阶级改革。
10.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开始标志: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特征: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和生活领域,电力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
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研制耐用碳丝灯泡
(2)新机器的创制:“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德国)设计出内燃机,带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汽车和飞机;电报、电话的发明
(3)新能源:石油
影响:
(1)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注意即帝国主义过度
(3)国际格局: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导致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化工、汽车、航空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对于生产的影响不如第二次显著,新技术的发明主体与其说是科学家,不如说是有才能的技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发现往往直接导致技术发明。
(2)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心在轻工业部门,主要是纺织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则重心转移到重工业,如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
(3)第二次工业革命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不仅有能源动力革新,且扩展到材料、信息和动力技术的全面革新。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心主要在英国,然后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展开,德国和美国成为相对中心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时间:1914—1918
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主要参与国家:英国、法国、俄国(于10月革命后退出)——三国协约;德国、意大利(后加入协约国作战)、奥匈帝国——三国同盟
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结果:德国战败,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
(1)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
(2)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弱和美日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改变
(3)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了苏维埃俄国
(4)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五四运动)
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以外)
——接九下——
12.俄国十月革命
时间: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
领导者:列宁
意义: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注意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中国)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
相同点:领导力量基本相同,都是由布尔仁政什维克党领导的。
不同点:反对对象不同,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革命性质不同,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产生的结果不同:二月革命后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然进行对外参加一战,对内镇压人民的政策,而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13.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外有帝国主义保卫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2.但这一模式也有严重的弊端:
(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3)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4)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总之,从长远来看,它严重地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1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如何形成的:
(1)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定了《凡尔赛和约》。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定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在美国的倡议下,美、英、法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评价: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15.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和法西斯的发展
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表现: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业部门的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共5个年头;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总额缩减了2/3。
影响:
(1)经济危机中,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人大量失业,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2)垄断资本家为保持价格,维持利润的,宁愿大量销毁产品,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3)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罗斯福新政
时间:1933年
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措施: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影响:
①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
(1)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2)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4)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明显增强。
②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法西斯的发展
(1)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2)解散了一切工会,取缔了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3)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4)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
(5)德国法西斯政权还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6)对外疯狂扩军备战。
16.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范围:全球各地的30多个国家
开始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
★慕尼黑阴谋
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捷方必须在十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
影响:它使法西斯国家特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绥靖政策
含义:20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这些侵略活动使西方大国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满,但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它们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因此,它们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想顶峰。
影响: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特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二战开始和扩大
(1)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1940年四五月间,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英国也遭到了德国飞机的猛烈轰炸。
(3)1941年6月德军掉头向东,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4)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之中。
★二战的转折点
(1)1942年7月-1943年2月,俄国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国军队的闪击战失败。反法西斯国家由防守转为进攻
(2)1942年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战场的形式
(3)1942年,英美军队在北非了阿拉曼击溃了德意军队。不久,意大利投降
(4)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5)1945年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二战的影响: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社会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打击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民主
性质:反法西斯国家的正义战争
17.美国经济的发展 (不用全背过,基本只考选择题)
①战后的繁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又称为黄金时期)
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3)政府也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表现: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②经济危机和经济调整(20世纪70—80年代)
70年代经济地位下降的原因:
(1)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经济危机,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西欧、日本的高速发展冲击了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
70年代经济危机的表现:
(1)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2)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3)1975年以后,美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经济发展缓慢,但通货膨胀)
80年代经济好转(但负担加重)的原因:
(1)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2)通货膨胀
(3)债务负担较重(受美苏争霸的影响)
80年代经济好转的表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形式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
③美国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
原因:
(1)美国政府进行社会经济改革
(2)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
(3)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表现:
(1)经济增长加快
(2)通货膨胀率下降
(3)低失业率
(4)财政赤字逐年递减,出现盈余 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5.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详细
1.人类的出现:
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人类的进化:
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3.人种及分布: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澳洲 ;
黄色人种——亚洲 ;
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
4.氏族社会: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财产公有,以采集和鱼猎为生。家务劳动为主,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相对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从事犁耕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出现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领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6.比较: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及后果。
相同点: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都实行财产、分配公有制。
不同点:
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母系氏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解体。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前约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
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
古文明与大河的关系(大河文明的自然条件)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日光充足,适合人生存;大河定期泛滥——提供水源和肥土,利于农业生产。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种姓制度: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过程中形成。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 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6. 初三历史知识点、、要详细的
<世界历史>第一册.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开展殖民掠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生贵族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掌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来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总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生产关系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意义: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1689年,为限制国王权利,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b.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2.<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为限制国王的权利,确定议会的大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使以后的国王不能滥用权利,为所欲为,这就使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3.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英国采用海盗方式,在海上进行抢劫活动.16世纪晚期,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开始在海外殖民.英法早期殖民活动主要集中在印度和北美.在殖民扩张过程中,英法荷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最后,英国战胜了荷兰和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4.来克星顿的枪声和美国独立
a.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
b. 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整编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c. 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
d. 1777年,在萨拉托加战役中,美军打败英军,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e.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f. 意义:
1.独立战争使美国赢得了独立(1787年,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实行总统制,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它同时又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5.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6.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和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791年6月,奥地利和普鲁士采取军事行动,帮助路易十六镇压革命,巴黎人民推翻君主统治,,9月,法国军队也把外国军队赶出国境,并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后,法国政局动荡,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皇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颁布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对外打击反法联盟,扩张法国势力.对外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地区人民的利益,引起人民的反抗,1812年远征俄国失败,敲响了帝国的丧钟;在莱比锡战役中,法军再次惨败;1814年反法盟军开进巴黎,帝国灭亡.
7.英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促使手工工场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次革命,,它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
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原料;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
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出现于棉纺织业.
进程:a.18世纪六七十年代,珍妮纺纱机,水利纺纱等机器相继问世;80年代,水利织布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b.机械师瓦特制成了改良蒸气机,1785年,这种蒸气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从而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c.蒸气机的使用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汽船和火车机车相继诞生.d.19世纪上半期,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8.工业革命的影响
影响: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c.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是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离的整体.
9.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理论研究同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联系在一起,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意义:使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0.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及意义
原因: 北部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南部实行大种植园经济,以黑人奴隶为主要劳动力.双方在关税和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的矛盾不可调和.
意义:使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1.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1689年,彼得一世为摆脱落后状态使俄国成为近代强国,推行多方面的改革,其内容包括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行学校教育.它实际上是一场封建农奴主推行的富国强兵改革.作用: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巩固了专制统治,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1861年改革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所发展,但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发展极其缓慢.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维护贵族和地主的利益被迫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可以出钱赎买一块份地.它实际上是一场沙皇自上而下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作用: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12.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主要内容: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意义: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但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世界历史>第二册
1.科学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成就:a.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石油的开采和提炼,石油,电力和煤炭构成了三大能源.
b.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德国的西门子创制了第一辆有轨电车;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导致了汽车和飞机的试制成功.
c.新的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 19世纪中期,发明了有线电报;19世纪晚期,有线电话和无限电报也研制成功.
影响:大大促进了生产力,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途径.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19世纪晚期,随着生产力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其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
美国和德国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别成为世界头号,二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英国和法国由于技术装备落后和过分依赖殖民地,经济发展缓慢,工业生产被美国,德国赶上和超过.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竭力进行武装扩张,促进了经济发展;俄国资本主义虽然有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大量封建残余的存在,仍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3.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和主要成员
同盟国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后来参加到协约国一方)
协约国集团:英国,法国,俄国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西线三大战役
1914年6月底,一个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街头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这就是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事件.
西线三大战役:交战双方是英法和德国,分别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5.美国参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大战爆发时,美国利用中立的地位与交战国做生意,通过出售军火,提供贷款,大发横财,国力大增.1917年,在交战双方都已精疲力竭的时候,美国加入协约国,终于参战了.美国的参战无论在政治,军事还是财力方面,使协约国受益极大.
一战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6.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经济陷于全面崩溃,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用武力镇压革命群众.1917年11月7日,在列宁亲自领导下,十月革命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推出”一战”,颁布了没收地主,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的<土地法令>.
苏联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28年和1933年的两国五年计划,其重点都是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1937年苏联基本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同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
7.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1919年1-6月,参加国有27个,英国,法国,美国三国成为和会的主宰.其主要内容有:同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分别和德国盟国签订一系列和约,它们和对德和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决定成立制裁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1920年成立,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确定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和约内容见初三<世界历史>第二册35页)
8.华盛顿会议
在美国倡议下召开,共有九国国家参加,美,英,日三国起主要作用.英,法,日,美签订了<四国条约>,相约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属地的权益.美,英,日,法,意五国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了五国海军主力舰的吨位比例.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实际上成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最终确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9.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是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有三大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其内容有:金融方面,首先从金融业开始,使私人现款重新流通;农业方面,政府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耕牛,由政府拨款补偿;工业方面,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1933年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社会赈济方面,新建许多公共工程,以减少失业队伍,刺激消费和生产.
评价:a.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
b.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改变,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10.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
希特勒的上台执政,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受到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标志着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1937年,德,意,日三国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成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
11.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因:a.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意日建立和强化了法西斯专政,疯狂对外侵略;
b.英法美的纵容侵略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联军民英勇捍卫国土,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942年初,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3年9月意大利新政府投降;
1943年中,美,英在埃及召开开罗会议,发表了<开罗宣言>,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提供了依据;美,英,苏在伊朗德黑兰举行了会议,确定了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达成重大协议:德国由美苏英分区占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成立联合国.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初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12.二战后苏联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措施和影响
从1946年起开始执行第四个五年计划,在斯大林领导下,集中精力恢复并发展经济,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是苏联工业的发展重点.苏联人民取得了经济振兴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教育文化事业有较大发展,加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
13.”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1967年,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强互相间的合作,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发起建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欧共体”建立后,成员国数目不断增加,相互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也提高了欧共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14.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
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欧洲推行”冷战”政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
美国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抵挡苏联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冲击,控制西欧各国.
为了进一步控制西欧,对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包围,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0世纪50.60年代,发动了侵略朝鲜和越南战争.
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国立的增强,苏联也走上了霸权主义的道路;60年代的”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末,苏联出兵占领了阿富汗,企图建立在南亚和波斯湾地区的霸权;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美苏争霸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也给两国本身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苏联力不从心,80年代中期被迫改变称霸政策.
15.第三世界的兴起
二战后亚洲人民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
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
7. 初三学的历史都有什么
有人讲,历史就是现实。也就是说历史上发生过的事,现在还在继续发生,只不过形式发生了变化,而现实中的很多事都有历史的影子。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我们现在的改革,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现在世界各国的争端和战争,回顾历史,和中国的战国时代、三国时代、欧洲和西亚的帝国时代,多么相似,历史上的悲欢离合的悲剧、喜剧,我们的现实不也在一幕幕重复上演吗。 所以要学好历史,就不要把历史与现实割裂开,要以现实去理解历史,以历史来关照现实,那你就会学出乐趣了,那么对历史就会有深入的体会,对现实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仿佛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怎样学好历史 对于历史,我想说的是:关键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尤其对考小综合或大综合的同学来说,平时的基础是决定胜败的关键。我自己就曾经吃过这样的亏。教我历史的魏献策老师是一位非常尽职尽责的好老师。他的课仿佛有一种魔力能把你紧紧地吸引住,浩浩历史长河在他的讲解下仿佛一下子就与我们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总能引导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去思考它们背后的联系与实质。这是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导下,高一时我的历史学得很顺利。也许是让胜利冲昏了头脑,高二时我开始偷懒了,不再注重基础知识的及时掌握。只是到了考试前才临时背一背。到高三下学期总复习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愚蠢。高一的知识由于有扎实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费多少力就能轻松地回忆起全部内容。而高二的课文我即使读了好几遍还是有忘的可能。我这才知道为什么老师总让我们“抓基础、重平时”。 高中历史的学习与初中完全不同,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高中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复习一次,每个月再总复习一次。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才是最根本的。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 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例如,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有的书上说,要把历史学成“立体”的。我想,所谓的“立体”,大概也就是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吧。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决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 其次,做题当然也很重要。做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再回顾再思考的过程。现在的历史题,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这就需要用到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选择题时,常常碰到一些诸如问“根本原因”、“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于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再如“直接”与“间接”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其实也很简单。答“直接”时,你就让头脑变简单些,一开始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完全不必拐什么弯。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归入“间接”那部分去了。
8. 初三历史资料
1、公元前3500年,埃及出现奴隶制小国;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约在公元前3000年建立。到公元前15世纪国王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埃及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帝国。 2、新月沃地地处亚洲西部,公元前 3500年这里居住过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希伯来人和腓尼基人,其中腓尼基人擅长经商和航海,还在海外建了殖民地。 3、公元18前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4、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6、世界三大宗教情况一览
宗 教 创 始 人 时 间 地 点
佛教 释迦牟尼 公元前6世纪 印度
基督教 耶稣 1世纪 中东的巴勒斯坦地区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 7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麦加)
7、古代亚非文明
文明
名称 发生
区域 国家出
现时间 文字、文学 数学、
天文学 建筑
与医学
古代埃及文明 非洲东北部(尼罗河) 公元前3500年 象形文字 太阳历 木乃伊卡尔纳克神庙
古代西亚文明 亚洲西部(两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 楔形文字 太阴历星期制度十进位六十进位 空中花园
古代印度文明 南亚南部(印度河和恒河) 公元前2500年 〈〈罗摩衍那〉〉〈〈摩诃破罗多〉〉 0---10在内的阿拉伯数字 佛塔
8、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一些城邦国家,比较著名的有斯巴达(尚武)、雅典(尚文)。雅典在伯利克里当政时处于全盛时期 9、①、公元前509年,罗马成为共和国; ②、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③、公元前49年,恺撒夺取罗马政权; ④、公元前27年,屋大维成为罗马的 ⑤、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⑥、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罗马; ⑦、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
国 家 神 话 历 史 建 筑 自 然 科 学 字 母
希 腊 〈〈荷马史诗〉〉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历史〉〉 雅典卫城 毕达哥拉斯定理 亚里士多德
罗 马 〈〈伊尼特〉〉 李维与〈〈罗马史〉〉 罗马剧场万神殿高架引水桥 普林尼与〈〈自然史〉〉 拉丁字母
11、5世纪末,法兰克王国成为欧洲的一个大国,8世纪后期,法兰克王国出现了一位较有作为的国王查里曼。
12、843年,查里曼帝国一分为三,即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
13、约9世纪,西欧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14、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即高句丽、百济、新罗。676年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10世纪,王建建立高丽王朝。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定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15、1世纪前后,日本出现奴隶制小国,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其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改为天皇。
16、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
17、12世纪末,武士集团首领将军控制大权,天皇成为傀儡,从此,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代。
18、622年,穆罕默德离开麦加,到了麦地那,不久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19、14--15世纪时,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0、
姓 名 时 间 事 迹
迪亚士 1487--1488年 发现好望角
达伽马 1497--1498年 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
哥伦布 1492年 到达美洲
麦哲伦 1519--1522年 船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21 、15--16世纪,最热衷于航海的两个欧洲国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22、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兴起,此时意大利取得的最大成就主要是在文学和美术两个方面:
代表人物 作品
文学 但丁 《神曲》
彼特拉克 人文主义之父
美术 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琪罗 《大卫》《创世纪》
拉斐尔 圣母画像
24、文艺复兴时,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方面的贡献:
①法国作家 拉伯雷 《巨人传》
②西班牙作家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③英国戏剧家和诗人 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
25、文艺复兴时,许多科学家为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 英国科学家哈维探明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26、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同年,英国成立共和国。
27、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8、继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后,英国、荷兰、和法国成为新兴的殖民国家;16世纪晚期,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得海上霸权,开始在海外殖民;最后,英国打败了荷兰和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29、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美国战胜英国,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3年,约克镇战役英国战败,承认美国独立。
30、1787年,美国指定了宪法,史称1787年宪法;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3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32、法国革命后,奥地利和普鲁士要以武力进行干涉,1792年9月法国人民将外国军队赶出国境,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雅各宾派登上统治舞台,罗伯斯庇尔掌握了实际领导权。
33、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并颁布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1812年,法国远征俄国失败,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拿破仑被流放。
34、1804年,海地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成为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墨西哥独立革命的领导人是伊达尔哥;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1826年,整个拉美基本上实现了独立,到19世纪20年代还有古巴没有取得独立。
35、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名称是: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
36、1848年2月马恩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37、美国内战前,南北矛盾尖锐,北方主张解放黑人奴隶,南方却主张将奴隶制扩张到西部新增加的土地上。1860年,当共和党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后,南方叛乱,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史称"南北战争"。
38、为了扭转战局,1862年,联邦政府(北方)通过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两个法令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39、1865年,美国内战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林肯遇刺身亡。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40、1689年,彼得大帝掌握实权,推行改革,使得俄国成为近代强国。
41、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其主要内容是: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不许买卖;农民出钱赎买份地。
42、彼得大帝和他的继任者,都渴望打通"朝向欧洲的窗户",他们从瑞典手里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从土耳其取得了黑海的出海口。
43、19世纪中期,日本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将军、大名和武士都是统治阶级,当时掌握实权的是德川幕府。
44、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这场改革使得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45、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俾斯麦(铁血宰相)为首相,在5年内发动了3次对外战争,相继打败丹麦(1864年)、奥地利(1866年普奥战争)和法国(1870年普法战争),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成立,完成统一大业。
46、在意大利的统一运动中,首相加富尔和''红衫军''首领民族英雄加里波第作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2703559.html
9. 初三历史重点
这是不一定,要看出卷老师的心情和水平,例如,我中考时有这样一道题:简要说明韩国和新加坡的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借鉴之处?(压轴题)这种史政结合的题,根本是想不到的.对历史复习有以下几点建议:
1 要梳理所有书本知识.最终的中考是所有点都有所涉及,因此大概掌握知识框架.
2 联系记忆,善于拓宽思维,对待一个历史事件,能联系它的前因后果以及波及或类似事件(如明治维新,就应想到俄国农奴制改革,戊戌变法,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事件).
3 关于重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中国史:《南京条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共一大,五四运动,抗日战争,长征,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近代史几乎全是重点).三大改造,中共八大,人民公社,文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必考),改革开放,一国两治.
世界史:文艺复兴(几近于必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包括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殖民统治,十月革命,以及一战(包括华盛顿会议,巴黎和会),二战(几个重要会议).三次工业革命.
4 至于难点,我认为只要考经济,都是难点
10. 初三世界历史。
1、运输成本高于捐赠价值,所以销毁比送出去要划算;
2、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但这里的生产过剩是相对的,即相对于实际需求能力的一种产能过剩。
3、经济危机的发生有时是有规律性的,当土地产出最大化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时以及市场需求最大化也不能满足生产能力时,都会会产生经济危机。
4、斯大林有一句名言:“如果一种经济制度竟不知道怎样来处置自己生产出来的‘多余’产品,而在群众普遍遭到贫困、失业、饥饿和破产的时候却不得不把它们焚毁掉,那么这种经济制度本身就给自己宣判了死刑”。背后的意思是私有制也就是资本主义的制度造成了这种现象的发生。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化,掌握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只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中的一环,当生产过剩后,不掌握生产资料的人将失去经济来源和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