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南海历史

南海历史

发布时间: 2020-11-18 17:41:27

⑴ 南海诸岛有哪些历史

南海诸岛即南海海域上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组岛群及中沙群岛以东的黄岩岛的总称。公元1500年以前,南海被称为“涨海”,南海诸岛的暗礁、暗滩被称为“磁石”。

东沙群岛的名称最早见于清代陈伦《海国闻见录》,称为“南澳气”、“落”。

西沙群岛的名称首次见于北宋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中载“王师出戍”,至“九乳螺州”。“九乳螺州”即今西沙群岛。南宋周去菲《岭外代答》称之为“长沙”。明宋濂《元史·史弼传》则称之为“七洲洋”,元将史弼曾率师巡视“七洲洋,万里石塘”。

中沙群岛的名称见于1430年成图的《郑和航海图》,称为“石星石塘屿”。

南沙群岛,最早记载的是《宋会要辑稿》“占城国”条载:“十月过洋,傍东南有石塘,名曰万里。”其中的“石塘”即指现在的南沙群岛。

⑵ 南海的历史称谓有哪些,古代的南洋等于南海吗

南海的历史称谓有“长沙”、“石塘”、石星石塘”、“朱崖海渚”、“涨海”、“涨海崎头”等等。古代的南洋说的就是现在的南海和东南亚地区。

明朝时期,人们将南海称为万里长堤、鬼哭,顾玠所写的《海槎余录》可以佐证。明朝官员茅元仪所写的《武备志》和《郑和航海图》里也将中沙群岛称为“石星石塘”、将西沙群岛称为“石塘”、将南沙群岛称为“万生石塘屿”。

清朝时期,也有将南海称为“漈”、“东沙”、“西沙”、“沙坦”、“红毛浅”。

⑶ 中国南海纷争的历史由来

南海,亦称南中国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东边是菲律宾群岛,西边是中南半岛,南边为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等。在这辽阔的海域中,分布着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一般统称为南海诸岛。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油气资源引发的领土争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南沙群岛。《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

目前,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在我国政府管辖之下,南沙群岛虽然主权属我,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等南海周边国家先后对南沙群岛的全部或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要求,并非法占据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189个已有命名的岛、礁和暗滩、暗沙中,有43个岛、礁分别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占据,其中越南占据29个岛礁,菲律宾占据9个岛礁,马来西亚占据5个岛礁。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些国家开始分别在所占据的岛礁上修建飞机跑道,建渔港、灯塔和旅游观光点,并纷纷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开采南沙地区的油气资源。一些国家自从涉足这一海域后,短短十几年时间,已从南海获取了重大经济利益,有的甚至从贫油国变成了油气资源出口国。到90年代末期,这些国家已经在南沙海域钻井1000多口,发现含油气构造200余个和油气田180个(其中油田101个、气田79个),仅1999年年产石油4043万吨、天然气310亿立方米,分别是我国1999年整个近海石油年产量和天然气产量的2.5倍和7倍。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主张的提出

1984年,邓小平最先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设想。他说:“南沙群岛,历来世界地图是划到中国的,属中国,现在除台湾占了一个岛以外,菲律宾占了几个岛,越南占了几个岛,马来西亚占了几个岛。将来怎么办?一个办法是我们用武力统统把这些岛收回来;一个办法是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共同开发,这就可以消除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1990年,我国对外正式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南海的主张,期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共同开发的方式,与东盟涉及南海争端的这些国家解决问题。

2002年,中国同东盟国家发表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表达了有关各方促进和深化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和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意愿。

目前,南海的形势是,越南基本控制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基本控制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基本控制了南沙西南部海域。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两国虽没有直接占据南沙群岛岛礁,但印尼单方面宣布的专属经济区深入我国传统海疆线5万平方公里;文莱则对我南沙群岛的南通礁提出领土要求,企图划分我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这些国家通过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制度,将其主张的海域范围覆盖了南海大部分海域且彼此重叠,同时也与中国主张的管辖海域范围形成重叠。因此,南海问题,不光是南沙群岛的主权和领土争端,还有着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海洋管辖区域的划分问题。

⑷ 中国古代史上“南海”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是什么

中国古代史上南海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史:

南海(South China Sea)是中国以南的边缘海。南海是中国古代人的一个地理海域概念,不同历史年代南海这个地理海域概念和范围是不同的,远在古代,中国古代人就知道了西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等海域。但是,在中国古代对各海区的名称使用混乱。

在先秦时代,中国古代人的地理知识有限,但是,已经认识到中国是天下的一部分,天下虽大,不如海洋大,海洋环抱着陆地。那时的中国古代人已有了“南海”概念,即指中国南方海洋及附近洋面。随着航海活动增加,对中国周围的海洋有了进一步认识。“南海”这一地理概念覆盖的地理范围更为广阔,除了指中国南方海洋外,也指东南亚和印度洋东部海域。

⑸ 中国古代史上南海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

南海名称很早就出现于古籍。谢承《后汉书》说“交趾七郡贡献皆从涨海出入”。东汉杨孚《异物志》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人乘大舶,皆以铁锢之,至此关,以磁石不得过。”三国吴万震《南州异物志》称:“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引三国吴康泰《扶南传》:“涨海中到珊瑚洲”。
“涨海”之称一直延续到南北朝,而《梁书》卷54《海南诸国列传》:“干陁国在南海洲上”(干陁国故地在今苏门答腊岛),已开始使用“南海”名称,至唐宋时期“南海”之称渐多,初唐被流放越南的诗人沈佺期有“身投南海西”的诗句(《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以上引述说明,远在1500年前中国人民已经认识南海和南海诸岛,把南海称为“涨海”、“南海”;南海诸岛泛称“涨海崎头”、“珊瑚洲”;而以“磁石”指称暗礁暗滩,其含意是南海暗礁暗滩多,来往船只搁浅难脱,象被磁石吸住一样。[5]
《琼州府志》在解释“涨海”的含义时说:“南溟者天池也,地极燠,故曰炎海;水恒溢,故曰涨海。” 清初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也有类似解释:“炎海善溢,故曰‘涨海’。”反映中国古人对南海潮汐现象的认识。
明朝时期
南海在古代除了称为“涨海”、“南海”、“炎海”之外,还有“朱崖海”(晋郭璞注《山海经》:“(离耳国)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水中”;又唐李善对晋左思《吴都赋》注:“朱崖海中有渚……”)、“大洲洋”、“琼洋”(《崖州志》:“州东接大洲洋,有千里石塘、万里长沙,为琼洋最险之处”,《琼州府志》同此)、“琼海”(清陈伦炯《海国闻见录》:“至琼海万州,曰万里长沙……”;《琼州府志》:“则琼之海,其涨海乎”)等。对南海诸岛的称呼,除了上述“涨海崎头”、“珊瑚洲”之外,还有“木饮州”(前引唐李善对《吴都赋》“饮木”一词的注:“朱崖海中有渚,东西五百里,南北千里,无水泉,有木斩之,以盆瓮承其汁而饮之”,按“饮木”当指饮椰子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饮州,珠崖一州,其地无泉,民不作井,皆仰树汁为用”)等。其中康泰《扶南传》关于“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也”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对南海诸岛珊瑚岛礁成因作出的科学说明。

⑹ 南海历史

国在汉代就对南海诸岛有过记载。元代史料更是将“千里长沙”(即今天的南沙群岛)划入海南岛的管辖范围。明代郑和下西洋曾途经西沙和南沙,并留下了南海海域航海图。
到了现代,我国在南海主权的最主要依据是传统疆域线,即“九段线”。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接收了南海诸岛。1946年,国民党当局有感于南海海域地图混乱,展开了南海划界工作。当时负责划界的一艘军舰名为“永兴”——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永兴岛就因此得名。
1947年,当时的“内政部”完成了南海划界,即“九段线”。这条线最南到北纬4°的曾母暗沙,奠定了今天中国南海疆界的基本走向。黄岩岛也在“九段线”中国领海范围内。
另据有关专家介绍,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另一个佐证是,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时,以北纬118°划界,以北为菲律宾领海;但是黄岩岛的位置约为117°48’,在法理上也在菲律宾国土以外。
现在的菲律宾相关法律将一些远离海岸超过200海里的地方都划到了其领土范围内,这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本原则。
“在1947年划界之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周边国家一直没有提出异议。这就在国际法意义上产生了历史性主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张植荣介绍,“南海争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发现。”
同时南海争端的起源与当时的历史因素也有关。当时,联合国正在制定海洋法,而海洋法长期对划界原则定义模糊不清。模糊的划界原则给了一些国家可乘之机。

⑺ 南海一号的历史

南海一号(又作南海Ⅰ号),是一艘中国南宋初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而失事沉没于中国广东省阳江市南海海域的沉船,它于1987年最初被发现,但因技术及资金问题而延迟研究,由于其上装载有八万余件 保存完好的宋代瓷器、生活用具等文物而极具价值。
南海一号沉没于水下仅23米深处,船身覆盖了近2米的淤泥,船长30.4米,宽9.8米,高3.5米(不包括桅杆),发现时,甲板已经腐烂,而船身其他部分尚保存完好,全木质结构(马尾松木,杉木),其是迄今发现最大的宋代船只沉船。
1987年,广州救捞局和英国海洋探测公司联合在广东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无意间从一艘沉船中找到200多件宋代瓷器,该沉船随后被命名为“南海一号”。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中国政府直到2000年得到香港水下考古协会会长陈来发赞助并提供技术协助下,才开始有计划的调查发掘活动。期间,为了保守沉船秘密,南海边防军一直以“水底有炸弹”为借口“欺骗”来往的渔民.
2005年7月,曾经有报道称,南海一号的价值超过兵马俑,而在2007年初,又有类似的报道说船的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此后不久,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孙福喜、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季崇建等纷纷出面澄清事实,批评了这一炒作行为,认为南海一号价值虽然高,但不能这样去夸大。
围绕南海一号,主要有以下谜团,其一是沉船之谜,有人考察国外一些沉船事件后,怀疑南海一号是否也是因为超载而沉没。其二是出发地之谜,历史学家根据出水的瓷器主要产自景德镇、浙江以及福建,认为船并不是从广州出发,而是更北的福建泉州地区。其三是船所携带的历史信息之谜,南海一号的考古,很可能找回一段失落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其四是船沉没的确切时间,因为船上发现了来自不同时期的钱币,时间跨越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竟然还有汉初的钱币。第五是沉船不腐的秘密,虽然不清楚沉没的具体时间,专家还是大致推断船沉没于距今840年前,一艘木质的货船在水下浸泡800多年而不腐烂。对于此,猜测可能是由于船体上的淤泥提供了隔绝氧气的环境所致。

⑻ 中国人最早在南海活动的历史根源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南沙群岛。《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并立碑纪念,派兵驻守。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对于这一段历史经纬。各国都是十分清楚的。事实上,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国际实践中,美国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⑼ 南海在历史上的归属

南海历史归属 南海,亦称南中国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东边是菲律宾群 岛,西边是中南半岛,南边为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等。在这辽阔的海域中,分布着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一般统称为南海诸岛。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1、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 中国古代政府对西沙群岛的管理始于秦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全国为42郡,其中南海郡管辖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的整个南海诸岛。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粤之乱后,在海南岛设儋耳、朱崖两郡,辖南海诸岛,并派水师巡视西沙。东汉杨孚《异物志》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记载。这里的“涨海”是当时中国人民对南海的称呼,“崎头”则是当时对包括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岛、礁、沙、滩的称呼。 三国东吴将领康泰所著《扶南传》不仅提到了南沙群岛,而且对其形态描述道:“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 南朝时,朝廷仍派出舟师巡视南海。《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振州(今海南三亚)疆域“西南至大海千里”,西沙群岛包括在内。 唐宋年间,许多历史地理著作将西沙和南沙群岛相继命名为“九乳螺洲”、“石塘”、“长沙”、“千里石塘”、“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万里长沙”等。 宋元明清四代,以“石塘”、“长沙”为名记述南海诸岛的书籍多达上百种。唐穆宗时明令岭南节度使管辖的范围包括南海诸岛。《琼州府志》记载,宋仁宗庆历(1041-1048)年间,将西沙群岛列为广南水军的巡海范围之内。 元代,对南海诸岛地理位置的记载更为详细。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中有“万里石塘,由潮洲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原其地脉,历历可考。一脉至爪哇,一脉至渤泥及古里地闷,一脉至西洋遐昆仑之地”。其中“万里石塘”指包括今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 明代《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中标有石塘、长沙和石塘。从图

中标绘的位置看,后一个石塘是今南沙群岛。 清代《更路簿》记载了中国海南岛渔民所习用的南沙群岛各个岛、礁、滩、洲的地名具体方位,其中南沙计73个地名。 2、中国最早开发经营南沙群岛 中国人民至迟明初就到南沙群岛从事开发渔业生产了。 早在明代,有海口港、铺前港和清澜港渔民及文昌县渔民到南沙群岛去捕捞海参等物。 1868年《中国海指南》记载了我国渔民在南沙群岛活动情况,郑和群礁有“海南渔民,以捕取海参,贝壳为活,各岛都有其足迹,亦有久居礁间者,海南每岁有小船驶往岛上。携米粮及其他必需品,与渔民交换参贝。船于每年十二月或一月离海南,至第一次西南风起时返”。 清末以来,我国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各地渔民都有人到南沙群岛去捕鱼,其中以文昌、琼海两县最多,每年仅从此二地去的渔船就各有十几条到二十多条。 《更路簿》是中国人民明清以来开发南海诸岛的又一有力证明。它是中国海南岛渔民在西沙和南沙群岛进行生产活动的航海指南,积累了许多人航行实践经验的集体创作,它孕育于明代,后不断完善,记载了渔民从海南岛文昌县的清澜或琼海县的潭门港起,航行至西沙、南沙群岛各岛礁的航海航向和航程。 民国以来我国渔民开发经营南沙群岛的史实,中外史料均有记载。日本小仓卯之助《暴风之岛》记载1918年他组织的探险队到达北子岛时发现三位“文昌县海口人”。 1933年日本三好和松尾到南沙调查时看到北子岛有中国人2名、南子岛有中国人3名住在那里。日本《新南群岛概况》记载,中业岛有渔民“栽种之甘薯”,“昔时有中华民国渔民居住于此岛,并种植椰子、木瓜、蕃薯和蔬菜等”。 3、中国最早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 从秦代开始,我国政府正式对西沙群岛行使管辖权。 汉代,南沙群岛已归我国管辖。唐、宋、元、明、清,南海诸岛一直归我国政府管辖。 元代,我国人民已经大规模开发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整个南海诸岛了。《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图叙》记载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
群岛。其中《元史》记载了元朝海军巡辖了南沙群岛。《元史》记载,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委派同知太史院士郭守敬到南海进行测量,在绘制的《广舆图》中,把南海诸岛的西沙群岛标为“千里长沙”,南沙群岛标为“万里石塘”。 明代《海南卫指挥佥事柴公墓志铬》记载:“广东濒大海,海外诸国皆内属”,“公统兵万余,巨舰五十艘”,“巡逻海道几万里”。表明南沙群岛属于明代版图,明代海南卫巡辖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 在清代,中国政府将南沙群岛标绘在权威性地图上,对南沙群岛行使行政管辖。1724年的《清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55年《皇清各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67年《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1810年《大清万年一统地量全图》和1817年《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许多地图均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版图。 1842年清郑光祖《醒世一斑录》中的《中国外夷总图》,以“落漈”标注东沙群岛、“东沙”标注中沙群岛,“西沙”标注西沙群岛,“石塘”标注南沙群岛。 1887年徐家干《洋防说略》载广东海道,万里长沙“自万州迤东直至南澳”,千里石塘“自万州迤南至七洲洋”。此处“万里长沙”似指东沙、中沙和西沙群岛。“千里石塘”则指南沙群岛。 1909年5月,两广总督张人骏派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官兵170余人,分乘伏波、琛航、广金3艘军舰到西沙巡视,查勘岛屿15座,并逐一命名。现仍沿用的岛名有3个,即甘泉岛、珊瑚岛、琛航岛。 1933年,法国侵占我国南沙群岛的太平、中业等九个岛屿,立即遭到我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生产活动的渔民强烈反抗,中国政府也向法国政府提出抗议。 1935年,中国政府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教育部等派人组成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专门审定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名称共132个,分属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群岛管辖。当时群岛名有东沙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南沙群岛)等。 1935年5月,广东省政府指令建设厅准在东沙岛批商承办设处管理,“建字第1703号”文明确将东沙岛名称改正为东沙群岛。中国政府的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编印《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详细标明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各岛礁的具体名称。 1939年,日本侵占了南海诸岛。
1946年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中国内政部会同海军部和广东省政府委派肖次尹和麦蕴瑜分别为西沙群岛和南 沙群岛专员,前往接管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在岛上立主权碑。 1947年12月1日,中国政府内政部公布南海诸岛地名172个。群体名称有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总称)、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且大群体下又分小群体,层次较多。中国内政部重新命名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全部岛礁沙滩名称共159个,并公布施行,公布11段海洋断续国界线。 1952年,日本政府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对于这一段历史经纬,各国都是十分清楚的。比如,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曾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但并未包括南沙群岛;1953年菲律宾宪法、1951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等也对此作了进一步确认;而马西亚只是到了1978年12月,才在其公布的大陆架地图上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标在马来西亚境内等等。 1983年4月24日,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共287个。这次比1947年增加地名115个,其中,东沙群岛地名由4个(1947年)增至7个,西沙群岛由33个增至52个,中沙群岛由30个增至34个,南沙群岛由97个增至193个。此次命名,除对岛、沙洲、礁、暗沙、滩和石命名外,首次为“水道”(渔民称为“门”)正式命名。 综上所述,大量翔实的史实证明,南沙群岛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发经营的,中国政府早已对其行使管辖和主权。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热点内容
中华响扇教学下 发布:2024-11-23 15:32:20 浏览:13
抱着老师 发布:2024-11-23 15:14:24 浏览:266
双手倒立教学视频 发布:2024-11-23 15:12:46 浏览:141
歌唱祖国教学反思 发布:2024-11-23 15:12:43 浏览:916
师生伦理韩国电影 发布:2024-11-23 14:50:01 浏览:63
复数的教学设计 发布:2024-11-23 13:34:15 浏览:539
天山的地理位置 发布:2024-11-23 12:31:21 浏览:612
幼儿教师怎样 发布:2024-11-23 12:13:40 浏览:170
靖江地理位置 发布:2024-11-23 11:58:24 浏览:51
教师网络兼职 发布:2024-11-23 11:32:08 浏览: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