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

发布时间: 2020-11-18 18:57:49

㈠ 高中生物教案 哪种好

金星教育的,可以到书店看看,应该不错的,解说很详细。老师有用,学生也很多在用。

㈡ 人教版高中生物 说课稿

参加招聘考试进行说课,最主要的要注意说课的几个流程即:一、说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六、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再和你一起面试的人中,如果其他人没有把握住这几个流程,那么你的优势就很明显了。给你贴上我自己写的一篇说课稿,以供参考:
说课稿 二、受精作用
一、教材分析: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
第1节作为一个教学主题,其内容需要分解为3课时来完成,为了使“受精作用”的教学相对完整、独立,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我对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整合:
(二)教材整合:
1、模型建构的第一部分“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及数目的变化”和“技能训练(识图和作图)”,无论从知识性还是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看都与“减数分裂”的联系更为密切,因此我把它们前置到“减数分裂”的教学中进行,但本课时继续使用模型建构的方法。
2、从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知逻辑出发,我将“受精作用的过程、实质及意义”前置到“生物后代遗传多样性的原因”之前进行,使知识结构更加清晰。
依据《生物课程标准》、教材《必修2 遗传与进化》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受精作用的过程和实质;
2、理解受精作用中染色体的来源和数目的变化,以及配子的随机结合对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意义。
难点:模拟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中染色体行为数目的变化及配子间的随机结合。
(五)教学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从我校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法定教法,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改变学习方式,关注学生体验,组织交流与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动手动脑相结合,自主创新学习。
二、学情和学法、教法: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
1、知识基础: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2、能力基础:模型建构——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观察、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础:对生物多样性有感性认识,体验过合作学习的乐趣。
同时考虑到高中生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我将学情综合归纳为以下几点。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而学法的确定还要依据学情,因此针对不同的学情特点我确定了不同的学法和教法: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课型及操作流程
采用“问题——活动”式教学,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理论与具体事例相联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在这种情境中通过试验、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开展他们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操作流程为:问题激趣→活动探究→归纳提升→应用迁移,当然这个流程不仅仅是在这节课的开始,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2、播放录像,理解受精作用的过程、实质和意义;
很多学生在看录像的时候都是看热闹,没有什么目的性,录像一停,脑子里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在观看录像前我先设置了问题串,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看和思考,进而总结受精作用的过程。
看完录像之后,学生基本能够总结出受精作用的过程,但对于其实质还处于比较肤浅的状态,这时可展示生命环进行形象的说明:假设亲代性原细胞的细胞核中有4条——2对同源染色体,那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雌雄配子各从亲代获得了2条染色体,经受精作用后就会完成核与核的融合,同时各自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也就完成了“会师”,染色体数就又恢复为4条,所以说受精作用的实质就在于精子与卵细胞核与核的融合,最终使来自双亲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其意义就在于恢复了染色体数目,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里生命环的使用既是对模拟活动的提升,帮助学生理解了实质,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形成知识网络,促进学生的结构化认知,同时还可以继续利用它提出问题——既然子代都是各从双亲处获得了一半的染色体,那为什么却会出现“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现象呢?从而引入到下一个环节。
3、循序渐进,进行探究,归纳生物后代遗传多样性的原因;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你能用橡皮泥制作的染色体来模拟一下形成原因吗?

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性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终会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

如果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的话,又会有多少种类型呢?

人的细胞核内有46条染色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又有多少呢?

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模拟受精作用的过程吗?

如果前后两个小组合作,将一个组产生的作为雌配子、另一个小组产生的作为雄配子的话,你们还能够共同找出什么原因吗?
4、巩固练习,夯实基础。
新授课结束后,适当的练习对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精心地设置了3个层次的巩固练习——基础练习、提高练习和拓展练习,这些练习既体现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又适应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让教师对本节课的授课效果做到心中有数。
板书: 略

另外在教师招聘考试的面试环节中,往往包括两个方面:说课和答辩。虽然说课占了主要的分值,当然也不能忽视答辩环节,要注重自己的语言是否连贯、思维清晰等,加油

㈢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光合作用过程的教学设计怎么

2 教学目标
2.1知识 ①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及其联系。②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③光合作用的实质。
2.2能力 ①对卡尔文实验现象的解释和对实验结果的预测,让学生体验应用已有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来探究问题的过程。②通过读图来归纳、建构自己的光合作用核心知识结构,并掌握这种构建的方法。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对地球生命的意义,培养爱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②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3 教学重难点的设定及解决方法
3.1教学重难点的设定 认识光合作用的实质,首先要能理解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及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所以把教学的重难点设定为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及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此外,对高中学生来讲,学会分析与处理信息,并获得其核心内容也是重要,必备的能力。所以本节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习分析与处理信息,并获得其核心内容的方法。
光合作用的过程是非常复杂、深奥的,大部分学生不能通过课本的描述,图示,将这些知识建构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不能掌握好这部分的主要问题是不能理解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
3.2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来实现教学目标 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设定为教学的重难点,课本的描述是静态的,无法被观察,可采用flsh动画来展示,让学生“看到”光合作用中各项化学反应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将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分成4个步骤,暗发反应分成2个步骤,结合动画,详细讲解每个步骤。在初步建构了光反应、暗反应各步骤的反应过程后,在让学生归纳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最后,归纳出光合作用的实质。完成对光合作用过程相关知识的整体建构。本节课采用传统而有效的讲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完成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的知识建构,同时也考虑新课改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预留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分析与处理信息的方法,体验收集已有知识探究问题的过程。教学策略,采用接受式探究,主动接受式学习。
4 教学过程
4.1导入 学生学习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知道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怎样表示,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CO2 + H20→ (CH2O) + O2(若不正确,可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来确定)。来分析物质是怎样转化的。此反应式是一个总反应式,只写出了最初的反应物和最终的产物,其中很多的中间反应物和中间产物都没有表示。然后以问题“这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是怎样进行的呢?”点明本节课的主题:光合作用的过程。
4.2 建构光合作用知识,再归纳、整理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师先结合flsh动画将光反应分成4个步骤讲授,①叶绿素a激发电子;②NADPH的生成;③水的光解;④ATP的生成。然后让学生在观看这4个步骤视频, 归纳、整理出每步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在 ①叶绿素a激发电子步骤中,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叶绿体结构的相关知识,弄清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色素的分布部位,总结少数特殊的叶绿素a,全部叶绿素b、叶黄素、类胡萝卜素和绝大多数叶绿素a的作用. ②水的光解、NADPH的生成,让学生回顾科学家鲁宾和卡门所做的实验。并让学生自己能写出反应式:2H2O→4[H]+O2↑由此推导,要释放 6 mol的 O2,需要光解 12 mol的水,可见生成物中的水是后来重新生成的,因此可将反应式简化。④合成ATP 教师设疑提问:什么叫能量守恒定律?从“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入手,引导学生探索,要把光能转变成葡萄糖中稳定的化学能,首先要把光能转变成电能,再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留待暗反应用。一般学生很容易理解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还要让他们知道NADPH也包含了能量。
建构了光反应后,师生在共同建构暗反应,教师先把暗反应的2个步骤,结合动画,详细讲解①CO2的固定,②CO2的还原.然后学生再对照视频归纳这两步反应的化学式, ① CO2的还原CO2+C5→2C3,②2C3+[H]→C6H12O6(CH2O)+C5+H2O.
4.3分析与处理信息,获得其核心内容,并掌握这种处理信息的方法 在建构光反应、暗反应各阶段后,怎样将他们联系起来, 让学生收集已有知识,分析与处理这些信息。指导学生去读课本上的示意图, 寻找光反应、暗反应之间联系, 学习分析与处理信息的方法.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光反应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它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暗反应不需要光,但要以光反应为前提条件,并且需要CO2和酶等。
从上面的探讨分析中.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已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此时再观察光合作用完整过程的视频, 理顺反应步骤,可以帮助学生理顺思维,形成正确的认识。观看后再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一步一步地将课本中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板书出来,与视频中光反应分成的4个步骤,暗发反应分成的2个步骤作对照,并由此归纳出光合作用的实质。这时学生很容易能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实质:物质方面的变化是把水和二氧化碳变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能量方面的变化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4.4变换形式,提供变式,加强应用已有知识探究问题的过程 根据光合作用的整体过程思考与讨论以下问题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先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在有小组代表发表观点,其他小组给予补充) 。
(1)光合作用过程中突然中断光照,C3与C5含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如果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变,突然停光照,此时,二氧化碳的固定照常进行,C3,还原受阻,那么C5含量将下降,C3含量将上升。
(2)光合作用过程中突然中断CO2时,C3与C5含量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如果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突然降低CO2浓度,此时,CO2固定受阻,而C3则照常还原,那么,C5的含量就会上升,C3的含量就会下降。
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这2个问题时,既全面认识和回顾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又体验应用已学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知识探究问题的过程,培养了他们逻辑推理和有序表达的能力。
5 教学反思
5.1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学不能无视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要把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所以这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始,来生长出光合作用新的知识。
5.2我是采用怎样的教学法来完成这堂课的
《光合作用》是一堂较典型的让学生学习周围自然现象的以知识为主的课。按照传统的方式,以知识为主的学习是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但新课标解读中说:“探究式的学习不一定是发现式的,接受式学习也可以是探究式的。目前我们大力提倡探究式学习,并非大力倡导发现式学习。应该说,接受式探究或称主动接受式学习应成为目前倡导探究式学习的重点之一。”所以这堂课的教学策略是:接受式探究,主动接受式学习。
5.3让学生主动去发展,顺着学生的思路的发展去组织教学
当孩子们的研究方案在我们大人看来似乎有问题,而且确实有问题,没事,孩子在发展中会纠正、会反思,他们的接受能力强,当他们的阅读报告出现偏差,没事,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以其宽容维护每一个小生命的尊严。孩子们面临的人生道路还很长,他们拥有许多时间去发展自己。在这期间,教师的理解和宽容、欣赏和赞许,则是促进孩子们加速前进的动力所在。
5.4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叶的光合作用是人们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反复验证得出来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也时时提醒并要求同学们带着怀疑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结论、看待同学的结论、看待科学家的结论,不要轻易相信。同时感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对地球生命的意义,培养爱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

㈣ 人教版高一生物第一节课课件:什么是生物 (共3

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回对。其元素包括:答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反应,能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并且,能够排出体内无用的物质,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

㈤ 高中生物人教版用哪本教案书比较好是优秀教案还是鼎尖教案好谢谢!

《教材解析》注:差不多是16开的参考书,内容很详细,课外扩充内容很广,很好用。
这本书适合跟课用。

热点内容
杨峰中学 发布:2025-01-13 19:25:31 浏览:832
物理杀菌方法 发布:2025-01-13 18:44:20 浏览:352
历史的项羽 发布:2025-01-13 17:18:55 浏览:318
小学语文发帖 发布:2025-01-13 17:03:47 浏览:274
文言文张祖 发布:2025-01-13 15:27:03 浏览:181
114历史全年图库 发布:2025-01-13 14:54:39 浏览:83
教师节菜品 发布:2025-01-13 14:53:24 浏览:502
小西的美母教师30 发布:2025-01-13 14:22:50 浏览:645
杨氏历史 发布:2025-01-13 13:48:27 浏览:455
斑比的英语 发布:2025-01-13 11:38:33 浏览: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