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青岛
⑴ 青岛历史
古代
今青岛市所在地区在旧石器时代为温带森林,有大量生物生息繁衍,今有大量化石出土。在新石器时代,东夷父系氏族先民在此从事农耕生产活动,进而发展出狩猎、畜牧及海洋捕捞,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大汶口、龙山[注 3]和岳石文化[注 4]。夏朝时,此地居民多为莱夷;商朝时,系莱国领地;西周时期,分属莱、夷、莒、介等封国。春秋初期,系介、夷、莱等国属地。前567年齐国灭莱国,今青岛市多归於齐国。齐国为防备外国侵犯,在其南部边境修筑了千里长城,遗址今日尚存。战国时期,即墨成为齐国五都之一;琅琊[注 5]是重要海港城邑;前476年,齐吴两国在此海域发生中国史上首次海战。秦始皇曾三次巡幸琅琊郡,修建琅琊台,派遣徐福东渡朝鲜、日本。曾为胶东王的刘彻即位汉武帝,多次巡幸琅琊、不其(音Bùjī,今城阳区),先後派人入海求仙。前70年,河南郡以东49郡国发生大地震,死6000馀人,琅琊城郭、琅琊台、秦汉行宫、宗庙、港口全部毁坏;自此,琅琊衰败,郡治外迁。
公元623年,胶西县并入高密县,置板桥镇,该镇商船往来频繁,有著与东亚、南亚、西亚等地区的广泛贸易,成为北方大港,也是朝廷对高丽用兵的军需转运站,经济和军事地位十分重要。五代十国时期,由於战乱政权更替频繁,板桥镇及其周边地区趋於萧条。宋朝时,经济又繁荣起来,对外贸易发展较快。後因宋辽对峙,登州、莱州港封闭,板桥镇成为北方唯一海上对外联系的口岸,也是宋朝五大口岸之一,密州市舶司和临海军设置於此。板桥镇在对与高丽和日本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发挥了重大作用。其後宋金交恶,板桥镇的贸易受到威胁,经济趋弱。1142年,宋金协定设置海上贸易唯一的胶西榷场以互市互易,其下设置板桥镇、张仓镇等分榷场。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开凿胶莱运河,历时2年修通了这条世界最早的地峡运河。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设置胶州、平度州。1372年,为防御倭寇,在今灵山湾畔设立灵山卫,辖胶州所、夏河寨所、灵山卫本所;1374年,卫所官兵击退倭寇并追至琉球,有力打击了外来侵扰。1402年,在今即墨东部沿海设立鰲山卫,辖浮山所、雄崖所。1537年,朝廷疏浚胶莱运河,并开凿马濠运河,缩短了航程700馀里,促进了航运和商贸发展。
建置初期
1734至1735年,灵山卫和鰲山卫被裁撤,但诸多口岸因海防需要,仍为清军驻泊之地。1859年,青岛口设立厘税局分局。1865年,清政府在今青岛地区设立9个东海关分关、分卡或代办处,监管进出港船舶和贸易税收等事物,青岛口街市逐步繁荣起来。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国愈占胶州湾,清政府急令口岸戒严调兵200人驻防青岛口,事後随即撤走。1891年,清政府决定在胶州设防,修建了供海军码头使用的木桥,即今日前海栈桥的前身;当年6月14日,清政府内阁颁发上谕,批准胶州设防,後被确定为青岛城市建置的开始。1892年,登州总兵章高元率部移驻胶澳,建总兵衙门於青岛村。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总兵率部参战,胶澳防务停滞。1895年末,总兵回防胶澳,继续修建防务工程,并修通了至胶州的大路,青岛口发展成为港口重镇和海防要地。
1896年,俄国太平洋舰队借口越冬,驻泊胶州湾,试图建立海军基地,终未果;同年12月,德国正式向清政府要求租借胶州湾被拒。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出兵在青岛湾登陆,并将其占领。1898年3月6日,中德两国签订《胶澳租借条约》租借胶澳及其周边地区99年,建自由港、筑山东铁路,此举成为西方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开创了先例。1899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令将在租借地内新建的市区设租借地首府,命名为「青岛」;当月,中国划界委员於希杰、彭虞孙与德方勘界委员罗绅达订立潮平合同和边界合同,青岛作为一个城市正式诞生。政府高价收购并拆除原来的中国村落,斥巨资按照其都市计画新建了一个完全德式风格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奠定了当今青岛的城市格局和建筑风貌的基调。
民国大陆时期[编辑]
辛亥革命後,前清皇室贵族、旧臣高官迁居青岛,在此策划并实施了癸丑复辟和丁巳复辟,但均遭失败。1914年夏,日英联军对德国宣战,德国忙於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无暇东顾。於是,联军乘势於11月7日攻占胶州湾租借地,其後日本通过《二十一条》对胶州湾地区(日本称「胶州湾租借地」)进行军事统治,其势力范围承袭原租借条约规定的德租境域。设置了隶属於天皇的守备军司令部。数万日本人移民青岛,并在青岛投资,青岛开始成为中国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1919年1月,巴黎和会承认日本在胶州湾地区的权益,引发五四运动,学生要求「还我青岛」[参 6]。
1922年2月4日的华盛顿会议上中日两国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同年12月10日,中国正式收回胶澳租借地,设立中央政府直辖的胶澳商埠督办公署(下辖胶澳商埠局),随後颁布《青岛市施行市自治制令》拟成立青岛特别市,使青岛成为中国第一个由国家以法令形式宣布设市的城市,但由於军阀混战和高层意见不一导致自治令延迟公布。1925年,张宗昌擅自将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撤销,将胶澳商埠局改由山东公署管辖。192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青岛接收专员公署接管胶澳商埠;7月2日,青岛特别市政府正式成立,由中央政府行政院直辖[参 7],成为抗战以前中华民国的五个院辖市之一。1930年,改称青岛市,建制不变。
1938年1月10日,日本以1937年德县路事件为由第二次侵占青岛市,成立青岛市治安维持会,辖於中华人民临时政府,後於1939年1月设立青岛特别市公署。1939年6月,为实施青岛都市计画,将即墨县、胶县划归青岛市,称为「大青岛市」,1940年进行统计,青岛市陆域面积达6052.39平方千米。1945年9月,国民政府接收青岛,仍为特别市,恢复了之前的境域。1946年,全市划分为台东、台西、市南、市北4个区和四沧、李村、崂东、崂西、夏庄、浮山、阴岛、薛家岛等8个乡区。1947年,随著中华民国海军官校的迁至,青岛成为中华民国海军的重要基地;年末全市陆海面积为1377平方千米。1949年,因山东省省会济南市被解放军占领,山东省政府迁播寄置於青岛市;6月,受国共内战形势影响,国民政府第11绥靖区部队奉命撤离青岛。
共和国当代
1949年6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青岛市区,青岛市被降为地级市,归属山东省管辖,境域大幅缩小。1950年,韩战爆发後,青岛开展抗美援朝爱国主义教育,派出志愿赴朝医疗队、慰问团开赴前线服务,市民集资捐献飞机、大炮,捐献物资款项处於全国前列。1950年代中期,中央决定重建教育体系,期间青岛没有高校新建,而是部分高校撤并或外迁,给青岛的教育和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文化大革命时期,青岛市先後组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或支援边疆,截至1981年,人数达到12万之多,为周边地区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8年12月23日,胶南县、胶县、即墨县划归青岛市。1983年8月30日,平度县和莱西县划归青岛市。1984年改革开放伊始,青岛市成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济开始恢复发展。1985年,为解决青岛市自1970年代起发生的严重供水危机,引黄济青工程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工程翌年开工,1989年的通水使青岛市结束了居民限时限量供水、工农业停产或半停产的历史。1986年10月15日,国务院批准青岛市成为计划单列市。1990年12月,原市郊6县全部撤县建市(区),青岛成为全国第一个两级市城市群。1992年,市政府决定开发东部,市级行政中心随即东移,东部新城区开始建设。1994年,青岛市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2001年3月,市政府决策经济重心向西海岸转移。2007年11月,市委正式提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构想,将青岛这个与胶州湾相伴而生的城市,打造成真正的「环湾都市」,以推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2008年8月和9月,青岛作为北京的夥伴城市,举行了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第13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帆船比赛。2009年4月23日,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在黄海青岛浮山湾海域举行。同年9月,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会员大会原则决定青岛举办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11月,青岛签订《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权确认书》,世园会的承办工作正式启动。11月30日,青岛地铁奠基,青岛22年的地铁梦想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2010年7月1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中国商务部与德国经济和技术部签署了《关於共同支持建立中德生态园的谅解备忘录》,双方确定支持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合作建立中德生态园。2011年6月30日,青岛胶州湾大桥和青岛胶州湾隧道建成通车,结束了胶州湾两岸「青黄不接」的历史。2012年3月17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在青岛奠基,阔别青岛54年的山东大学终将於2014年再度落户青岛
⑵ 青岛的历史资料
青岛地区历史悠久,著名文化遗址有:岳石文化遗址(平度大泽山镇东岳石村,距今3500~4000年)、北阡遗址(即墨金口镇北阡村,距今7000年)、三里河文化遗址(胶州城南三里河村,距今5000年)、琅琊台文化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李沧区古城顶遗址,距今也有3000年历史。
西周时期,青岛境内建立了夷国(今蓝村)、莒国(都城计斤,今胶州)等诸侯国。东周时期,即墨(今平度古岘镇)为齐国第二大都市,东部统治中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公元前468年,越王勾践北上迁都琅琊(今胶南琅琊镇)。
秦朝,天下分为三十六郡,琅琊郡的郡治琅琊、胶东郡的郡治即墨均位于今青岛境内。琅琊(胶南)还是秦朝唯一沿海的郡治。秦始皇曾三临琅琊(胶南琅琊台),命徐福率船队从琅琊起航采仙药。
西汉,设胶东国,定都即墨,汉武帝即位前被封为胶东王,即位后封其弟刘寄为胶东王,历代胶东王墓所在的平度六曲山古墓群,是山东省现存规模最大的王陵。汉武帝三临不其城(今城阳区),“祀神人于交门宫”,并在女姑山设明堂祭海。西汉琅琊郡皋虞县(今即墨温泉镇)人王吉任博士谏大夫,开创琅琊王氏显贵的先河,王吉祖孙墓所在的即墨温泉皋虞,被奉为琅琊王氏祖庭。东汉,郑玄在不其县创立康成书院。
西晋,不其城(今城阳区)成为长广郡的郡治,法显印度求经回国,于崂山登陆,由长广郡太守李嶷接入不其城翻译佛经;南北朝时,不其城为东青州的州治。
唐朝,密州板桥镇(胶州)成为著名贸易港口,设立了北方唯一的市舶司(海关),宋朝更是与广州、泉州、明州并称为四大市舶司。
明朝设立鳌山卫、灵山卫(胶南灵山卫镇),鳌山卫辖浮山所(今市南区东)、雄崖所(即墨丰城镇),灵山卫辖夏河所(胶南琅琊镇)、王徐寨所。许铤奏请青岛口、沧口、金口镇等港通商获准,使即墨富甲一方。
清朝,胶州为山东三大直隶州之一,平度州为散州,隶属于莱州府。
1891年6月14日,登州镇总兵府(当时山东共设三镇总兵)从蓬莱迁到青岛,为青岛建置的开始。
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派兵占领青岛。康有为藉此上书光绪,引发戊戌变法。
1898年3月,签署《胶澳租界条约》。11月,宣布青岛为自由港。
1899年,租借地命名为青岛市,设青岛、鲍岛、李村等区。大港码头、胶济铁路相继开工。
1911年,清朝二品以上大员七十多人以及恭亲王等人移居青岛。1913年发动癸丑复辟失败。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青岛成为亚洲唯一战场,11月,日英联军占领青岛。
1919年,巴黎和会将青岛租界主权让给日本,成为“五四运动”导火索。
1922年12月,中国收回青岛,设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后改胶澳商埠局),下辖青岛市,直属北洋政府。
1929年7月,国民政府接收青岛,设青岛特别市,直属南京国民政府。
1931年,沈鸿烈以东北海军司令兼任青岛市长,1932年正式担任青岛市长,主政六年,抓教育、建学校、定规划、兴建设、促民生、斗日寇,奠定了青岛发展的坚实基础。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
1939年,即墨、胶州划归青岛市管辖,统筹规划建设。
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接收青岛,仍为特别市,直属民国政府。
1949年6月2日,解放军攻占青岛。青岛改为山东省辖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沧、浮山、李村7市区和崂山郊区。
1978年,胶县、胶南县、即墨县划归青岛,同时设立黄岛区。
1983年10月,平度县、莱西县划归青岛。
1984年5月4日,青岛市成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同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
1987~1990年,青岛市郊五县先后改为县级市;1988年,崂山县恢复为崂山区。
1986年,青岛市成为计划单列市,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1992年,设立国家级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青岛保税区。
1994年,青岛市区划调整为七区五市: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和即墨市、胶州市、胶南市、平度市、莱西市。
2003年,设立国家级青岛出口加工区。
2004年设立国家级青岛保税物流园区。
2006年,设立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
2008年设立国家级青岛保税物流港区。
2011年1月,国家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青岛作为其核心城市、龙头城市。
⑶ 青岛栈桥历史
青岛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栈桥,1893年竣工,长200米,宽10米,石基灰面,桥面两侧装有铁护栏。
光绪二十年(1894年5月29日),直隶总督李鸿章奏折:“登州总兵章高元,承办各台基址已具,道员龚照玙又于青岛前建设大铁码头一座,现拟于铁码头后建造水雷营,紧扼口门现办烟台、胶州两海口防务,事同一律,宜各设水雷兵营,各制下雷轮船一艘。”
从李鸿章的奏折可知,在青岛的军事防御设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晚清中国北方海防系统的一部分。而在胶澳建造的每座建筑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大铁码头就是专供“下雷轮船”装卸水雷、上煤运械而建造的海军专用码头。栈桥是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建筑。该码头原称谓很多,有海军栈桥、前海栈桥、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衙门桥”长100米,宽6米,亦称“蜗牛桥”。这两座码头都是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的,是青岛最早的码头。
青岛栈桥是当时惟一的一条海上“军火供给线”,也就是说,谁控制了栈桥,谁就控制了胶州湾。1897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栈桥所在的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德国侵占青岛后,清政府被迫与德国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后,当局开始进行新的城市规划,许多物资由海上运来。为了方便运输,德国人又对栈桥进行了改造,在桥面上铺设轨道,上面可以跑轱辘马(专门装货物的车子)。
1901年5月,将原桥北端改为石基,水泥铺面,铁护栏改为铁索护栏,在南端钢制桥架上铺设木板,并建轻便铁轨,将桥身延长到350米,仍为军用码头。1901年10月7日,小港码头建成,运输物资均由小港码头承担,栈桥的运输功能也慢慢减弱。1904年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它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向游人开放。1905年前后,商货运输移至青岛大港,栈桥遂成为船舶检疫、引水专用码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8月27日,日本第二舰队到达青岛海域,封锁了青岛海面。日军从陆路和水路进攻青岛。当时水路方面是从崂山湾完成登陆,不过最终占领青岛后,日军也效仿德军在栈桥上举行了阅兵仪式以此证明其对青岛享有“充分主权”。
1922年12月,青岛被中国北洋政府收回后,中国水兵在此阅兵,以显示中国主权的收回。
1930年,在当时
⑷ 青岛海洋历史
青岛的海之所以多情、浪漫,有风韵、有魅力,辽阔而不平淡,使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这是因为青岛的海更贴近城市,更趋于自然,更有亲和力,也更加丰富。
海对青岛人来说,既是城市的一种依赖和向往,也是城市空间上的一段“留白”。它每天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每天的桨声灯影里,都伴随着城市的律动和呼吸。
海是青岛这座古老而现代城市的“原生色”和“广告色”,也是青岛人最喜爱的颜色。比如,在所有的青岛著名企业商标中,几乎都有海的动感和颜色。像海尔、海信,不仅企业商标上有,就连企业的名称中,也少不了一个“海”字。再如青岛啤酒、澳柯玛等等,它们不但将啤酒花和浪花“结合”了起来,而且还将海洋与青岛大型骨干企业的发展远景“结合”了起来。因此,我们不得不说,青岛的海不仅仅有一种天然之色,还有我们还常常能够感受到一种伟岸与气魄。青岛之海,蓝色的春之声、夏之情、秋之趣、冬之梦。
海与生活
从开始走路的时候起,就学会了“赶海”,这也许是青岛人所独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再大一点,青岛的孩子们会一个“猛子”扎到大海里去,到大海里去寻找人生。然而,无论是“赶海”也好,扎“猛子”也好,青岛人是在接受大海的最初考验。童年的“考试”合不合格,长大之后收获明显是不一样的。
海水可以将你“托浮”起来,也会将你淹没掉,这是大海教会青岛人的一种看待世态炎凉的法则。青岛人不自大,不自卑,不自满,不自负,不停止前进的脚步,不虚度如水似流的年华,这也是大海的一种本能。而青岛人也落落大方地继承了这种本能。
青岛人都做过大海的梦,都听着涛声上课、读书,都将海比喻成一种力量的象征。比如称别人酒量大,是“海量”;说你气量大,是“海含”;称人或物多得数不过来,就是“海了”。还有,称一些没有文化的人聚在一起,就说“胡吃海侃”;家里用的大碗,叫“海碗”。
半个多世纪以前,在青岛的大海里,德国人还曾设置过一种铸铁机械发声器,能够通过“哨声”预报海风、海浪和海雾,青岛人就叫它是“海牛”。“海牛”是青岛的一种城市风景,沾染着19世纪殖民文化的难以抹去的印记。
文化之海
在青岛的文化中,我们不难看到、或者是找到大海的影子。
在青岛的近现代建筑中,有好多建筑浮雕上,都有象征大海的装饰性花纹、“水纹”。像胶澳总督官邸迎宾馆的外立面上,就有这种花纹、“水纹”。不仅如此,其东面的花岗岩山墙上,还有缆桩、锚链和水手结。有些建筑,青岛人在修建时,还将船的形象、塔台和舷窗也包容在了建筑文化中,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些文化特质,也是大海所赋予的,是大海为青岛人展现出如此宽阔的生活画面。
青岛的水族馆、海产博物馆和海洋生物标本馆,既是青岛海洋生物的科学研究机构,也是向人们进行海洋科普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在这里,人们可以听到大海的呼唤,看到海底的另一个神秘世界。在不久的将来,青岛作为“帆船之都”,一定还会有一座帆船博物馆,以展示青岛海洋城的航海文化和早期的渔民生活及海洋探险等。
海的概念
在青岛人的思维空间里,海就是厚道、宽容、大度、好客、热情和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代名词。在青岛的地理版图中,青岛只是一个狭长的半岛,三面被大海包围着、呵护着。大海就像充满神力的母亲一样,用她那双温情的大手,捧着青岛。所以青岛人总是在一种自豪、自我欣赏的情绪中生活着,就像生活在桃花源里一样,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既感觉自己是生活在世界的边缘,也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似乎高山、大海、绿树、蓝天都环绕在自己的周围,自己是天之骄子。
青岛人的许多人生境遇都要去对大海诉说,让大海知道。不管是什么时间,只要站在大海面前,他就有了安慰,有了信心。所以,即使是一个在外出差的人,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海边走走,在红礁石上坐坐,好象只有大海能够读懂他此时此刻的心思。
有时,大海也是青岛人的晴雨表。比如今天的天气如何?不看“天气预报”,他们也能从大海的颜色和浪花的大小中识别出来。因此,大海教会了青岛人许多东西。这里说的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之海,面是由海洋所派生出来的“社会之海”。例如,明代倭寇对于青岛沿海的长期骚扰,清末俄国军舰的突然停泊和德军“侵占胶州湾”,后来日军和美军在这里的长期侵占,还有青岛作为“自由港”所迎来的进进出出的各国大型商船……。
往大处说,青岛的海就是无尽的天空,你平时可以不去关心她,但她却永远注视着你;往小处说,青岛的海还像一只平平常常的纽扣,你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接触到了她,她对你是那么的重要和有用、忠于职守,可你却并不能真正地理解她。
打个比方说,如果青岛的山是一部古代史的话,那么青岛的海就是远古史,而青岛的城则是近现代史。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青岛的山所擎起的,是古代的人文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汉代驯虎山上童恢伏虎的故事、秦始皇游崂山的传说、李白所留下的著名诗篇《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还有张三丰、邱处机在崂山修炼的故事。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蒲松龄所留给我们的千古佳话,《崂山道士》和《香玉》。在老市区的一座座山头上,我们还能找到明代初年所设立的一座座烽火墩堡的历史遗迹及其它。
而青岛的海,在一万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广袤的大草原、密林和湿地。当时的胶州湾和黄海海域上,生活着猛犸象、麋鹿等大型动物。直到有一天,在大陆板块和火山的运动下,胶州湾里灌满了海水,青岛的山下才出现了一片汪洋。
青岛的城,初建于明初,也就是1368年的洪武元年。这是青岛城池史以青岛为坐标的最早记录。当时青岛的城,名叫“浮山所”,就是现在的山东路和香港路一带。这座城是为了抵御倭寇而建,也是明王朝屯垦戍边的一项重要措施。
眼下,浮山所的老人还有这样的一些传说。明代浮山湾里,教练水师的帆船经常是一字排开,一眼望不到边。那船上的红黄旗帜,如丛林一般,遮天蔽日,蔚为壮观。这是青岛作为古代城市的一种真实写照。
而青岛作为现代都市,却是始自1897年的德国侵占时期,至今也不过是一个“百年青岛”。这个青岛之城的格局与先前有所不同,即将山和海都作为城市的参照系,把城建在山海之间,享受着大自然所赐予的山海气蕴,吸纳岚光海色。于是,经过百年战火的洗礼和建设,一座海滨之城拔海而起,依山而立,成为祖国的东方门户。
欧陆之城
青岛这座城市一向被称作是“东方瑞士”、“万国建筑博览”之城。它的城市品质,还被总结为“红瓦、绿树、碧海、青山”。这就是说,青岛有瑞士的静谧和小巧,还有各式各样的典型建筑。城中大片大片的红瓦顶,是指建筑的规模和气派;而绿树成荫的街道,又构成了其峰回路转的幽深;而碧海和青山,又作为城市的两大“动态背景”,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所以,凡是到过青岛的游客,无不为这里的山海城浑然天成而感叹。其实,这就是青岛的美妙迷人之处,也是一种欧陆风情。
有人说,青岛最美的地方是其城市的建筑紧紧贴着大海,道路也随着大海的弯曲而不断延伸。还有人说,青岛的山是把城和海都拥抱在自己的怀里,襟红瓦和碧海。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而实际上,青岛之城是山和海的有机组合和填充。没有这扬扬洒洒的城市风光,青山和碧海就缺少了灵性。
城市语言
⑸ 青岛有什么历史
新石器时代,青岛是东夷人繁衍生息的主要地区之一,遗留了丰富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
商周时期,青岛是中国海盐的发祥地,位列中国“四大古盐区”和“五大古港”。
春秋战国时期,青岛建立了山东地区第二大市镇—即墨,“即墨故城”(平度市境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城池遗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五巡天下,三登琅琊(青岛黄岛区境内)。据记载,中国最早的一次涉洋远航——徐福东渡朝鲜、日本,就是从琅琊起航的。
汉武帝少年时代在不其(城阳区境内)做过胶东王,是中国有记载的到青岛地域巡游次数最多的皇帝。
唐宋时期,青岛作为衔接南北航运的“中转站”,成为中国北方沿海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
宋时专门在板桥镇(胶州市境内)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元朝,为方便海运漕粮,开凿了中国唯一的海运河——纵贯山东半岛的胶莱运河。
明清时期,青岛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属山东莱州府境内。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青岛沦为殖民地。
民国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民国八年(1919年),中国以收回青岛主权为导火索,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
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10日,中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辟为商埠。
民国十八年(1929年)7月,国民政府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国民政府接管青岛,仍为特别市。
1949年6月2日,青岛成为华北地区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改属山东。
⑹ 青岛黄岛区的历史
黄岛区以黄岛岛名命名。黄岛,据《胶澳志》载,亦名“齐伯山”,“齐伯山岛”。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为齐国某一侯之封地。又据《增修胶志》载:“黄岛在黄庵北,有岛之名,实为平冈。潮来则四面皆水,潮落则徒步可入。其北可暂尔避风,不可久泊《卫志》称间汛。”“渭子口之北为少海,海中有岛为黄岛。”“潮汐薄岸,地极泻卤。”可知,黄岛之所以得名,一是位于黄岛庵山之北,一是因为四面环海,土层薄而含卤高,土石皆呈黄色,以颜色命名,以别于东岸之青岛。1973年6月,国务院决定,西起胜利油田孤岛,东至昌潍地区胶南县的黄岛,铺设原油管线一条。并在黄岛建设末站原油储存库一处和年吞吐量1000万吨的原油输出码头一座。原昌潍地区革命委员会组建了昌潍地区黄岛建港指挥部,负责建港事宜。该数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于1976年6月相继建成投产使用。10月组建昌潍地区黄岛革命委员会。同时,中共昌潍地区委员会亦建立中共昌潍地区黄岛工作委员会。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置区级建置,驻地在黄岛,故正式命名为黄岛区。(摘自《黄岛区志》(简本))
黄岛区,古为莱夷之地。周武王封少昊之后裔兹舆期为莒子,建都于计,时属莒国。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介根。秦汉两朝属琅琊郡之黔陬县。三国时属魏国城阳郡之黔陬县。西晋属高密国黔陬县。东晋属高密郡黔陬县。南朝宋孝武帝并北海省高密郡,改属北海郡黔陬县。北朝后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置胶州,领东武、高密、平昌3郡,时属高密郡之黔陬县。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公元556年)置平昌郡于黔陬县。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平昌郡,以黔陬直隶胶州。五年(公元585年)改胶州为密州,时属密州之黔陬县。自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始属密州之胶西县。至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属密州高密县之板桥镇。宋哲宗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省板桥镇复属密州之胶西县。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省胶西县直隶胶州。(摘自《黄岛区志》(简本))
至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清政府被迫与德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胶澳租界条约》,黄岛和薛家岛两地始从胶州析出,划为胶澳商埠一起沦为德国租界地。而辛安和薛家岛西部5村仍属胶州,为胶州之沾化乡。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春,胶州变6乡制为13区制,沾化乡又改为朱仲区。1929年4月,黄岛和薛家岛两地属青岛特别市海西区。1930年,胶县朱仲区改为胶县第5区。1942年12月,黄岛和薛家岛两地划归为青岛特别市胶州区,薛家岛为胶州区直属镇,黄岛归胶州区第5区。1944年,黄岛和薛家岛两地再次从胶州区析出划归伪青岛特别市海西区。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黄岛、薛家岛、辛安全境解放。同时成立珠山县民主政府,亦即诸胶县民主政府。黄岛、薛家岛、辛安全部划属珠山县。11月,珠山县撤销归并胶县。1946年9月,再次从胶县析出,划属新成立的胶南县。先辖于滨北专员公署,1950年又辖于胶州专员公署。1956年7月撤胶州专员公署,改辖于昌潍专员公署。1958年10月辖于青岛市。1961年复归昌潍专员公署。(摘自《黄岛区志》(简本))
至1976年10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黄岛、薛家岛、辛安3处人民公社从胶南县划出,组建黄岛革命委员会,为县级建制。1979年1月,又经国务院批准,将黄岛革命委员会从昌潍地区分出,归属青岛市,为青岛市黄岛区,县级市区建置。
1985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黄岛区兴建。1992年经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黄岛区两区体制合一后,总面积扩大到217.33平方公里。 2004年,胶南市红石崖镇整建制划归黄岛区,面积进一步扩大至274.1平方公里。
⑺ 青岛历史简介
http://www.qingchina.org/culture/cul.
http://www.51766.com/img/lswhbwg/htm
青岛历史大事
田单破燕
【田单破燕】战国时期,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攻克齐国70余城,唯有莒和即墨久攻不下。当时的即墨城位于今青岛平度市古岘镇的大朱毛村一带,是与临淄齐名的齐国大邑。当率众守城的田单得知燕王以骑劫取代乐毅为将时,便进行反攻。田单下令将城中千余头牛集中起来,牛角上绑上尖刀,牛身上披五彩缯衣,牛尾上捆苇草并灌上油脂。夜间,在城墙上开几十处洞穴,将牛纵出,燃其尾部苇草,牛被烧痛,便疯狂向燕军营垒冲去,5000名壮士随后发起猛攻,城中老幼鼓噪助威,燕军溃败。田单乘势收复了齐国全部失地。
⑻ 青岛历史背景
青岛历史
青岛市的辖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胶州市和平度市都发现了早期人类活动的遗址,之后进入奴隶社会时期,青岛属于东夷族生活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已经进入有文字可考的时期,后到周代开始,青岛辖区开始分属不同的小国,直到齐灵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青岛地区才一并纳入齐国领地,这一时期,齐国非常强大,修筑了齐长城,开创了海运港口,建立水师。
公元前221年,秦一统中原,青岛归琅琊郡辖,秦始皇迁3万户人家至琅琊山下,秦末,田横五百壮士因不愿臣服于汉王朝,自刎于今田横岛。直至隋朝,现青岛的城阳区内设不其县城,政局较为平稳,只有三国时期,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严重影响了青岛的发展。隋唐时期,海运的发展,青岛地域的对外贸易地位逐渐重要,出现了重要的海港---板桥镇,此时崂山道教也逐渐全盛起来,之后宋金在此对峙,又一次严重影响了青岛的发展。元明清时期,统治者们逐渐意识到这里的重要位置,贸易、军事、经济得到发展,但相对来说还是较为缓慢。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
我马上要去青岛了,我想了解一下青岛的一些历史背景.
青岛历史
青岛市的辖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胶州市和平度市都发现了早期人类活动的遗址,之后进入奴隶社会时期,青岛属于东夷族生活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已经进入有文字可考的时期,后到周代开始,青岛辖区开始分属不同的小国,直到齐灵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青岛地区才一并纳入齐国领地,这一时期,齐国非常强大,修筑了齐长城,开创了海运港口,建立水师。
公元前221年,秦一统中原,青岛归琅琊郡辖,秦始皇迁3万户人家至琅琊山下,秦末,田横五百壮士因不愿臣服于汉王朝,自刎于今田横岛。直至隋朝,现青岛的城阳区内设不其县城,政局较为平稳,只有三国时期,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严重影响了青岛的发展。隋唐时期,海运的发展,青岛地域的对外贸易地位逐渐重要,出现了重要的海港---板桥镇,此时崂山道教也逐渐全盛起来,之后宋金在此对峙,又一次严重影响了青岛的发展。元明清时期,统治者们逐渐意识到这里的重要位置,贸易、军事、经济得到发展,但相对来说还是较为缓慢。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
⑼ 青岛站的历史沿革
1898年3月,德国迫清廷签订的《胶澳租借条约》中写有:中国国家允许德国在山东营造铁路二道。其中之一就是胶济铁路,其名称取胶澳与济南之首字。为修筑这条铁路,德国当局1899年6月成立山东铁道公司,14家德国银行共集资5400万马克,其中德华银行为最大的股东,故该公司又称德华山东铁路公司。
1899年 9月23日胶济铁路开工,采取建成一段通车一段的方法。1901年4月8日通车至胶州;1902年6月1日通车至潍县;1903年4月12日通车至青州;1903年9月22日通车至张店;1904年6月1日,全线及张博支线同时通车,正线里程为441.4公里(含张博支线)。
据《胶澳志》载,德人修筑胶济铁路共投资5290万马克,大部分用于购自德国器材和机车,征用土地所用仅占总投资的4%,近似无偿。据不完全统计,自1905年至1913年间,胶济铁路共运送旅客812.7万人次,运送货物556.7万吨,利润为1950.6万银元。
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强占了这条铁路。自1915年至1921年间,胶济铁路共运送旅客1598.8万人次,运送货物1035.7万吨,日本由此而取利润为1885.6万银元。
1922年12月5日,中日签订《山东悬案铁路细目协定》 ,其中规定,中国政府必须付给日方4000万日元后,方可将胶济铁路赎回。1923年1月1日举行了交接仪式,成立了胶济铁路管理局,但这条铁路的运输和财务大权,仍掌握在日本人手中。
德建胶济铁路时,全线设有55个站,1914年日本强占后,撤销了5个车站,1923年中国收回后,增至54个车站。高大的半木构装饰山墙突出了一座厚实的钟塔,正居于亨利王子路(广西路)和霍恩措伦路(兰山路)的轴线上。火车站站舍建筑平面为一字形,主体为两层楼房。两侧为票房与值班室,二楼为办公室。高35米的车站钟塔沿用了德国乡间教堂样式,下部与地面垂直开有三排两组细窗,钟塔的基座、窗边、门边以及山墙和塔顶的装饰都用粗毛花岗石砌成。建筑双坡陡峭,屋顶为四坡顶,面覆中国杂色琉璃瓦。车站主入口有十数级石砌台阶,使建筑物处于视野开阔的空间中。 老火车站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雨。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车站载客量加大。于 1991年,增设胶济铁路复线工程,青岛火车站扩建,将德建老站基本拆除,在原址改造重建。在原火车站北侧新修建了大型二层候车大楼,另在原站址南重新依原来风格建造了南楼,新钟楼增高了 3米,以求与新建候车大楼的比例协调。 如今,青岛火车站已经进行改造。火车站改造后实行现代化车站管理,接近机场管理服务水平。外部还将保留德式风格特点,保留钟表楼和候车室。总体要求保留德式风格这是令人所称道的。从外观上来看,三个站房均保持了原老火车站红瓦黄墙的欧式风格,白色的防雨棚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由于新火车站在东、西、南三侧均设有站房,恰好将站台拥抱在中间,只留出北侧作为列车进出口,从高处看,U字形布局非常明显。
改建后的火车站将成为胶济铁路上大量动车组的始发站,到发客车总对数将达到每日131队,远期可以达到每日188对。青岛火车站启用之后,可发送旅客列车70对以上,是老火车站的2.6倍;日发送旅客可达4万人次。到2010年,青岛火车站日发送旅客可达到8万人次,是原来运力的2.7倍。
据介绍,青岛新火车站已于2008年8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新火车站的建造创下四个中国之最。唯一仿欧式铁路车站,风雨棚跨度全国最大,地下候车室全国最大,全国最高规格车站贵宾室。全新面貌完美示人的青岛站已经跃然成为国内“最牛”火车站。
⑽ 青岛历史简介
”。是说“青岛”位于即墨县城西南百里的海中。在“山川脉络图”和“七乡村庄图”中都标注有这个海中岛屿。[胶澳志]还明确地说:“青岛,在青岛湾内不足一海里”,以“山岩耸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岛”。
从明朝开始,“青岛”这个地名开始从海中间逐渐移向陆地。“青岛”北面的海湾称为青岛湾;湾边的村庄称为青岛村;村南的小河称为青岛河;村东南的山称为青岛山。[胶澳志]中说:“青岛村,初为渔舟聚集之所,旧有居民三,四户,大都以渔为业。”青岛村地处“青岛”的对岸,为什么叫青岛村,未见记述,但从我国地名命名的特点来分析,是不是可以说青岛村是以*近“青岛”得名的,青岛村附近的海口,小河,小山也都以青岛命名了。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六月,清廷决定在胶澳设防,胶澳就是现在青岛市区当时的名字,调派登洲镇总兵章高元移驻胶澳。建总兵衙门于青岛村旁。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即德国侵占的前半年多,胶澳镇的商贸店铺已达60余家,成为一个繁华的小镇。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一月,德国派兵侵占了胶澳。1898年3月6日,德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据[胶洲湾]一书记载,1898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借用“青岛”这个名称命名胶澳租借地的新市区为青岛,范围也只有现市南区和市北区的一部分,青岛也只是整个胶澳租界地中的一个区。
1922年,中国从日本人手中收回了胶澳租借地,定名为“胶澳商埠”(直属中央政府),同年十一月先后颁布[胶澳商埠章程及青岛市施行自治制令],这是称为“青岛市”的最早记载。这个青岛市也只是胶澳商埠的一部分,并受胶澳商埠的监督。直到1929年,胶澳商埠局撤消,原胶澳商埠的辖区被命名为青岛特别市,从这时起,青岛这个地名才代表了全市区。此后,尽管所辖范围时有变迁,但青岛市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现在,青岛市辖范围一万余平方公里,计有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七区,即墨,平度,胶洲,胶南,莱西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