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地理2

地理2

发布时间: 2020-11-19 01:33:07

1. 地理问题2

第一题,先解题。黑龙江跨中温带和寒温带,跨半湿润区和湿润区。辽宁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区和湿润区。河北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A正确。

台湾跨亚热带和热带,但只在湿润区内。广东只在亚热带和湿润区。海南只在热带,跨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岛西面为雨影效应,降水少,温度高),所以B不符

山东只在暖温带,跨湿润和半湿润区。山西跨中温暖温,跨半湿润和半干旱。云南跨热带和亚热带,但只在湿润区。所以不选C

江苏跨亚热带和暖温带,跨湿润和半湿润区。安徽、河南同江苏。所以选D

第一题选AD

第二题,解题。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再看热带和亚热带确实全部位于此线以南,选A

非季风区内,有四个温度带,分别为中温、暖温、寒温以及青藏高原区,所以B不符

季风区内包括湿润和半湿润区两种,所以C错

非季风区内有干旱区和半干旱区还有半湿润区三种(东北地区的湿润区属于季风区,海洋来的季风)D错只选A

第三题,解题,寒潮是秋冬季节影响我国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及南方沿海地带的强冷空气(是一种快型冷锋)所以A错,范围有问题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梅雨形成和江淮准静止锋有密切关系。B错,时间不对

C、D对,台风多发生在夏秋,是一种热带气旋。台风到来时可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伏旱是由于盛夏时此地区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

第四题,解题,A中我国东部较世界同纬地区冬夏气温应该都偏低,因为如非洲同纬度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又受红海内的暖性湾流影响,温度较我们高。同纬度还有北美洲东岸,这里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世界最强暖流之一)温度也较我们高,所以A错

B对,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我国的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世界典型

C对,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明显,气候复杂多样。我国幅员辽阔,跨经度纬度大,当然自然条件差异明显,气候复杂多样。

D错,虽然我国可受太平洋、印度洋水汽影响,但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居内陆,又有高大山脉阻挡水汽,所以大陆性强,选BC

先歇一会,写了这么多,一会打

接上,第五题,解题,干旱区及半干旱区除了发展畜牧业还能因地制宜发展灌溉农业、河谷农业以及绿洲农业,A错

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由于光热水配合好,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宜发展以水田为主的农业,B对

除热带亚热带可一年两熟外,其他地区均一年一熟,这不一定。温带地区也可以一年两熟,我们西安就是。也可以两年三熟,华北平原,这种说法太绝对,况且现在科技发达,温室大棚怎么说呢?!C错

温暖带宜种植亚麻甜菜,这两种经济作物适种这里的,牢记吧,D对

选BD

第六题,解题A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水汽升入大陆,形成降水条件,这是对的,这没啥解释吧,水汽在进入的过程中随着地形升高凝结降雨。(在高大山脉迎风坡多地形雨)A正确。但是题中说关于我国地形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A是对自然的影响(忽悠题,注意了)所以A不选

B地形多种多样,不利于多种作物生长。大部分作物生长在地势平坦的地方,我国多山地丘陵少平原,你说吧。B错

C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林业生产,这是对的(我国三大林区都在山区,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森林区。西南林区主要包括四川、云南和西藏三省区交界处的横断山区,以及西藏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等地区。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属于我国第三个大林区,南方林区(东南林区)。

D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这是对的,相对高度达,落差大,势能大,谁能也就大(看长江中上游的几个水电站)

选CD

第七题,解题

A我国丘陵很多,在东部分布广泛,正确,我国的东南丘陵摆在那里呢。

B丘陵起伏,不能发展农业。这不对了丘陵地区农业最典型的就是梯田,种茶树、马尾松作经济作物也行,要不这么大的地方岂不废了。B错

C丘陵地区多森林、矿产和水能资源,这句话正确。多森林是气候原因,不同地方不同,矿产丰富是地质时期海洋变大陆后生物残骸等N年化学物理变化成的,水能上面说过了吧。C对

D我国西部地区没有丘陵地形分布,骗人的。黄土高原不说,那么大个差大木盆地里面丘陵是啥?D错选AC

第八题,解题

A大兴安岭是2、3阶梯交界,也是黑龙江和内蒙古的交界。武夷山只是江西和福建的交界,A不对

B祁连山是青海和甘肃的交界,也是1、2阶梯的交界。太行山

是河北和山西的交界,也是2、3阶梯的交界。B正确。

C昆仑山是新疆和西藏的分解,也是1、2阶梯分界线。巫山是湖北和重庆的分界,也是2、3阶梯分界线C对

D阿尔金山跨新疆和青海、甘肃,是1、2阶梯分界线,横断山跨云南、四川和西藏,是1、2阶梯分界线。D错选BC

第九题,解题先

我国东西相距5200公里不是2.2万公里,与15个国家相邻,按逆时针从朝鲜开始: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其中与新疆接壤的国家有俄罗斯(东亚)、蒙古(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阿富汗(这四个是中亚)、巴基斯坦、印度(这俩是南亚)新疆接壤最多。与西藏接壤有巴基斯坦(克什米尔一部分他控制)、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都是南亚的。与俄罗斯接壤的省及行政区有6个,分别是新疆、甘肃、内蒙、黑龙江、吉林、辽宁。印度与新疆与西藏接壤。

综上,A、D错,选BC

第十题,解题

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南到北仑河口,全长18000多千米。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33.5′N)。所以其的起止点不是是陆上疆界的起止点。山东隔黄海与韩国相望,江苏也隔黄海海与日本相望(这种题看地图一目了然,不多说)我国沿海有5000多个岛屿,主要分布在南海中,这是对的。在南海多珊瑚礁(小小岛,占领海,东南亚跟咱就抢这个)。我国邻海宽度为12海里,渤海和琼州海峡全部为我国的内海,这是正确的,没啥解释,有地理位置决定的。

综上,选CD

LZ你说你是个新手,我建议你先不要做这么难的综合题,别小看这10道题,里面包含的相关知识一般要学一年多才能积累出来。我建议你从基本开始,LS也说过了,地理读图才是王道,所以平常多看图多积累,你要端正心态,不要怕苦,先从看图入手。看图必掌握的基础知识(纬线经线等),等看图积累多了,在接触一些文字知识,最好对着图看方便记忆。如地球地理知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人文地理。这些知识记忆的时候要先从大的点入手,从宏观上建立知识体系,再从细点出发分析每个事物的特殊性。如要了解中国地理,首先要从中国地形、区域划分等概况出发,然后在细分,记忆如气候类型,河流,矿产分布,铁路枢纽等,再细分到各个区域的状况。先抓住整体,再兼顾部分,久而久之知识量就上去了。最后一定要多做题,掌握做题技巧,再与知识相结合,你想不得高分都不行。

我当初地理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上去的,其窍门就是贵在坚持。时间长了,地理自然就有感觉。祝你地理步步攀升。

还有推荐你一本书,我学地理它帮忙不少(见插图)

打了这么多累死我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 地理概念如何讲(2)

影响地理概念教学的主要因素1.直观材料的运用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语言(书面的和口头的)的作用越来越大,直观材料的应用会越来越少。直观材料数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它的重要性的降低。特别是那些学生平时难以接触到的地理事物。有些地理概念讲起来很抽象,找来直观材料一看,就一清二楚了,如地球自转、公转的概念,褶皱、断层的概念等。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在讲解地理概念时及时补充直观材料。2.学生过去经验的作用
学生之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学习地理概念时减少对直观材料的依赖,是因为他们头脑中的概念在不断积累,这种已有的概念和经验对当前的学习有很大影响,即,产生学习迁移。
如何使学生原有的经验对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呢?(1)初次学习的概念一定要准确。国家教育部反复强调要减轻中学生的学习负担,从地理课的角度看,减轻负担可以从减少学生记忆的内容入手,包括降低对地理概念学习的要求,因为学生年龄小,对许多地理概念不能很好地理解,如果让他们都掌握,只能是死记硬背。另外,还从学生的实际应用出发,着重所学地理知识的应用,而不太多看重相应概念的准确描述。但是,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地理概念,不等于在讲述这些概念时可以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或对学生的正确理解不做要求。例如,在讲中国地形特点时,给出山区的概念会不会造成学生概念上的混乱?学生会不会认为山区也是几种基本地形中的一种?这钟可能是存在的,怎样避免这种混乱的出现?那就是在初一讲五种基本地形和初二出现山区的概念时,一定要让学生准确理解,即使不需要他们背下来。再如,地形、地势的概念,如果在第一次接触时不让学生真的理解,准确掌握,在以后学区域地理用到这些概念时,就容易出现把两个概念弄混的情况。(2)适当地组织学习材料。概念学习的程序应该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普通而专门,由具体而抽象,由基本而派生。掌握了最基本的概念,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提高概括能力。已有学习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就越能揭示同类新事物的本质,进而建立起相关的概念。这和上一条有关。因为概念越基本,概括水平就越高,迁移就会越顺利。(4)防止定势的消极影响。定势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一定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实际上,定势是关于活动方向选择方面的一种倾向性,容易使学生按照已有的思维方向和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防止定势的消极影响,关键是在每一步概念的形成中,都要做到概念准确、变式(不同的实例)充分,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熟练应用。
过去的经验会产生负迁移,干扰正在进行的学习。例如,在中国地理学习中,学生学习了我国东南沿海降水多,西北内陆降水少的概念(广义概念)。但若讲授不当,会使学生形成离海越近,降水越多的定势,这对于世界其它地区沿海出现沙漠现象的学习起着阻碍作用。
此外,还有概念的学习方法等,也会影响地理概念的形成。

3. 地理三个2一个3和一个6所包含的全部内容是什么

欧洲位于北半球,除了西北部的冰岛有面积很小的部分位于西半球以外,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由于纬度比较高,欧洲的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

4. 关于地理二分二至

其实很好区分的,从地球公转的方向看,因为二分日昼夜参半,故而说明在二分日专晨昏线是要经过地轴的极点的属,并且极点也是昼夜参半:而二至日更好解释了,因为我们知道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太阳在椭圆轨道的长轴与短轴的交点处(交点并不是椭圆的几何中心),而离太阳很近的地方则是冬至,相反则是夏至,南北极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发生。

5. 地理必修二

一、人口与城市
1、人口增长模式
(1)知道人口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人口增长的阶段对比
阶段 原始低增长阶(A) 加速增长阶段(B) 增长减缓阶段(C) 低速增长阶段(D)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高低高”模式 “过渡”模式 “低低低”模式


点 出生率 高 较高 开始下降,较低 进一步下降,低
死亡率 高 迅速下降,较低 继续下降,低 低
自然增长率 低,波动大 提高,高 逐渐降低 低
人口增长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急剧增长 开始减缓 零增长或负增长
社会发展阶段 农业社会 工业化初期 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前后,发展中国家目前 欧洲发达国家现在
典型地区 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土著居民 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德国、英国、法国等国
2、人口迁移
⑴结合实例,说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人口迁移: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入或迁出,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人类早期的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原因
原始社会 追逐生活资料
农业社会 土地开垦的吸引或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

15-19世纪的世界人口迁移
迁移原因 流向
①地理大发现结束了“旧大陆”和“新大陆”长期隔绝的局面
②新航线的开辟,便捷了新旧大陆之间的联系
③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 ①欧洲人(西、葡、英、法、荷等国)移往美洲、大洋洲
②欧洲殖民者贩卖黑奴到美洲

二战后的人口迁移
迁移原因 具体表现

政治原因 ①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分国界,人口相互迁移
②印巴分治,形成亚洲最大的一次国际人口迁移
③取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原殖民者被遣返回国
经济原因 欧洲、北美洲成为人口主要迁入地
新兴城市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美国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新兴工业城市转移
举例:“我国80年代中后期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20世纪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了一种特殊大人口流动——“民工流”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⑴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也就是能够承受的人口数量的极限,是一个警戒值。
人口合理容量:指地球以及它的各个部分对人口的合理负载能力,是一个理想值。
比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研究估算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是16亿人,而人口合理容量是8-9亿人。
4、城市空间结构
⑴结合实例,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功能区: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城市三大功能区的比较
城市功能区 分布特点
商业区 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工业区 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 分布面积最广,高级与低级住宅区有背向发展的趋势

⑵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历史原因: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例如北京市中心城区成为行政区。另一方面,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② 经济原因:一方面城市各地的地租不同(主要受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达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商业、工业和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也不同(商业用地大于住宅用地大于工业用地)。

图2-3城市土地利用与付租能力
读上图(城市土地利用与付租能力示意图)
字母 距离 地租 功能区 对应地租线 成因
A 近 最高 商业区 陡 与市中心的距离对商业影响大,地租变化大
B 中等 中等 住宅区 较平缓 与市中心的距离对住宅影响较小,地租变化较小
C 远 较低 工业区 最平缓 与市中心的距离对工业影响最小
③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在历史、经济、社会和政策等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的分布与组合上,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空间结构模式。如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和未来“田园城市”等模式。
5、城市服务功能
⑴知道城市服务功能的含义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经济增长中心。城市活动一部分为城市本身服务,另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以外的地区服务,这是城市的基本活动,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⑵理解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比较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功能越强,服务范围越大;城市规模越小,等级越低,功能越弱,服务范围越小。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一级中心:上海,全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服务范围不久覆盖整个区域,其影响还辐射到全国甚至国外。
二级中心:南京和杭州,服务范围主要是江苏省及周围省区的部分地区。
三级中心:苏州、无锡、常州、宁波。
四级中心:扬州、镇江等城市,服务范围主要局限于是域内大多数城镇和乡村。

6、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⑴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城市化不久包括物质形态上的变化,还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以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为例:一般经历了三个阶段
缓慢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区域经济中第一产业占比重较大。
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集聚,城市数量增加,用地规模拓展。在这个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超过70%,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⑵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变化最大的地区。由于部分地区城市发展不合理,出现了①土地被占,耕地减少②地面下沉,水质恶化③环境污染④就业困难,秩序混乱⑤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要积极引导和推动合理有序的城市化。
7、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⑴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
发展历史不同导致城市景观差异 欧洲城市中心多广场和教堂
地域文化 北京市中心为皇宫建筑群
与城市 统治权力不同导致城市格局不同 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
南北向两轴线及其交会处为城市中心
地域文化与人口:在不同地区,人们对人口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例如,我国农村传统上愿意多生孩子,并且愿意要男孩,这是受当地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当今大城市里的年青人有不少不愿意要孩子或不愿意早要孩子,也是受现代大城市文化的影响。
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农业区位因素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
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举例: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2)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类型 案例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作物 主要特点 区位条件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亚洲季风区(图2-2) 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水稻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中部平原(图2-3)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 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我国东北和新疆的国营农场。
小麦玉米等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深厚、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适宜进行大规模生产;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先进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图2-4)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牛、羊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距海港近,促进了商品经营。
乳畜业 西欧 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牛奶及其制品等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地形平坦,气候温凉、潮湿,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混合农业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图2-5) 欧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主要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小麦羊 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以保持土地的肥力;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做到忙、闲错开,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可以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情况,农户及时调整种植与放牧的规模,保证稳定的收入。 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机械化水平高;交通发达;政府扶持。
热带迁移
农业 亚马孙河流域 亚马孙河流域和非洲刚果盆地等地广人稀的热带森林及其边缘地区 ∕ 生产原始粗放不固定;烧荒、掘穴播种;不翻耕也不施肥就等收获 气候极湿热;
生产力水平极低下

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图2-11中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每字母限填一次)
A.秸杆 B.牧草 C.羊粪 D.羊毛、羊肉
E.增加土壤肥力 F.调节小麦、绵羊的生产规模
2、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增强因素: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的素质、技术因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增强竞
争力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强有力措施)、环境
减弱因素:原料(与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关)、劳动力的数量(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有关)
主导因素的变化:(钢铁工业为例)原料—交通—市场
举例:工业区位选择
①经济效益: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②社会效益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世纪初我
国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国防的需要: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
业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的影响: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工业惯性的影响: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
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称为工业惯性。
③环境效益: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2-6)
工业部门 污染类型 区位选择
水泥厂,酿造厂 污染空气 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季风区的垂直郊外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污染水源 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厂,炼油厂 污染大气,污染水源 综合以上两条
发电厂,钢铁厂 污染空气,固体废弃物污染 污染空气综合以上的,固体废弃物污染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图2-6 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
从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角度考虑,请将下列工厂的代号填在图2-12中相应的空格中:
①皮革厂 ②火力发电厂 ③化工厂 ④印染厂 ⑤造纸厂 ⑥炼油厂 ⑦钢铁厂 ⑧电镀厂 ⑨酿造厂 ⑩水泥厂
(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著名工业区 形成条件 发展特点
传统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丰富的煤炭;离铁矿区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图2-8) 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综合整治:①调整工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减少煤炭、钢铁企业数量,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建技术水平高的电子、石化、汽车等部门的中小企业);②调整工业布局(工业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③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科技和教育,开展工业旅游,发展金融服务业);④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⑤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植树造林,营造绿色空间,优化美化环境
新兴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图2-7) 大批廉价劳力;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大批廉价劳动力;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运输方便。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 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发展特点:
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中小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生产
资本集中程度 低 高
工业分布 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集中布局

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铁和石油资源,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燃料;
本区地处平原,地势开阔,水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条件:区内有发达的水陆运输条件,陆上公路、铁路网密集,临海地区有众多港口,有利于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农业基础好;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

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合理的农业生产,使土地等资源为人类持续利用,并且为我们提供衣食来源。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
不利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滥砍乱伐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
②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不利影响: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4、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1)结合实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促进生产规模,原材料供应范围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加速区域开发,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加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联系;加强科技和文化交流,保证国家统一和安全。
(2)了解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商业贸易
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方式 优点 缺点 备注
铁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 占地多、造价高、短途运输成本高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公路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
水路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水文和气象条件影响大 历史最悠久
航空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管道 连续性强、损耗小、安全方便、运量很大 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
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①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水运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河、沿海分布(例如重庆、宜昌、武汉和南京);公路和铁路运输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交通干线(铁路或公路)两侧不断地延伸和扩展(如株洲、石家庄、郑州);现代快捷交通(高速公路)运输时代和高速铁路运输时代,城市分布灵活多变。②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如浙江嘉兴市聚落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由团块状沿交通线而扩展成星状;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2)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①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的比较
山区因为地势起伏,人口密度小,交通不便(交通运输线路稀少,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所以居民点、商店沿地势低平的公路分布,商业网点密度小,规模小,形式大多是小商店或流动摊点;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人口密度较大,运输的线路较多,运输方式复杂,所以居民点、商店沿交通便捷的公路分布,商业网点密度大,形式大多是商业街、商业小区等固定形式。
②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③对商业中心形成的影响: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对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如上海、北京等。
④对集镇发展的影响: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陕西省勉县的长林镇,过去地处汉中经褒河去甘肃、四川的必经之路,来往客商众多,商业十分繁荣。后来由于改线,集镇逐渐衰落,至今连定期的集市贸易都没有了,完全退化为单纯的居民点。

6. 高一地理必修2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会带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会导致食物来源更加稳定且充足,抵御灾害的能力增强,所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从死亡率下降开始

现代型后期由于出生率更低了,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总人口减少了,自然死亡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大了,即死亡率上升。

7. 高中地理地球二分二至日判断

你图中那个直线就是地轴。

地球公转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方向。

左右两个地球:同一地球上,北极点离太阳近的是夏至,南极点离太阳近的是冬至。

如下图:

图一中A地球和图三中C地球是北极点离太阳近,所以是夏至;图一中C地球和图三中A地球是南极点离太阳近,所以是冬至。

知道夏至和冬至后,再按逆时针方向就可知道春分和秋分。

8. 高2地理问题

这道题.很简单!
全世界属于5月1日和5月2日的范围恰巧相等,说明东半球在5月2日,西半球在5月1日,本初子午线为日期分界线!
可以排除A,C和D
帮答案为B

热点内容
国画基础教学视频 发布:2025-01-19 03:26:53 浏览:230
考教师研究生 发布:2025-01-19 01:13:54 浏览:392
郑蓝教育 发布:2025-01-19 00:41:29 浏览:82
关于老师的歌曲有哪些 发布:2025-01-19 00:21:18 浏览:929
考教师证作文 发布:2025-01-18 23:02:52 浏览:597
水的化学名称是什么 发布:2025-01-18 21:24:02 浏览:653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作文 发布:2025-01-18 21:22:36 浏览:465
全国1卷2017数学答案 发布:2025-01-18 20:19:28 浏览:759
优秀教师的事迹 发布:2025-01-18 19:59:58 浏览:645
英语外教视频 发布:2025-01-18 19:34:51 浏览: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