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历史
❶ 形式科学的历史
追溯到公元前1800年(巴比伦数学),公元前1600年(埃及数学)和公元前1000年(印度数学)最古老的数学教科书可以知道,形式科学比科学方法形成开始得早。此后,不同文化,如印度,希腊,和伊斯兰数学家都对数学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中国和日本则独立地发展自己的数学传统。
除数学外,逻辑是另一形式科学内的最古老科目,作为一种有理的清晰分析方法,逻辑在三个地方原来就得到持久的发展:印度从公元前6世纪,中国在公元前5世纪,而希腊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希腊熟练处理现代逻辑的科学家是受到阿里斯多得学派逻辑(伊斯兰逻辑学者进一步发展)的影晌的。印度传统也连续到现代的早期。但中国的传统没能保存下来。
其它形式科学的一些学科都很大依赖数学,但当数学已发展到相对进步时,它们还没出现。皮埃尔·费马和布莱斯·帕斯卡(1654)和克里斯蒂安·惠更斯(1657)开始或然率理论的最早研究。1800年代早期,高斯和拉普拉斯发展了统计学的数学理论,它可以说明统计学在保险和管理机构财务方面的应用。20世纪认为数学统计是数学学科。
20世纪中由于新的数学科学和工程学科如运算研究和系统工程的上升,数学得到扩充和丰富。这些科学由于电工程的基础研究而得益。也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也激励信息理论,数字分析(科学计算)和理论计算科学的发展。理论计算科学也由于数理逻辑,包括计算理论而得益。
❷ 什么是科学,科学的历史,科学小故事
科学,一来科之学,比较自侧重于理论,科学的历史就是对自然界观察思考的过程,从对铜矿石的冶炼得到铜,接着是铁矿,华夏人在试验中发明了火药,火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热兵器时代,火药在一定空间内爆炸可以产生推力,将弹丸发射出去,华夏人在对自然界的观察思考中发现了磁铁石并发明了指南针,不断的试验提炼计算发明了造纸技术,经思考试验发明了印刷技术,科学与技术是相连的,西方人的两大发明是蒸汽机和玻璃,蒸汽机是对开水烧水壶的观察思考而来,根据开水烧水壶的原理设计改进出蒸汽机,接着蒸汽机火车轮船出现,带动了大工业的发展,车床的制造,促进了生产力,后来人们思考能不能用燃量更大更方便的石油制品代替煤炭作为燃料,根据此原理,对蒸汽机进行改进根据蒸汽机原理发明了内燃机,飞机汽车等开始大量出现,对自然界的思考观察试验发明了玻璃,玻璃的发明为显微镜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让人能更细的观察微妙的世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❸ 我国科学发展的历史
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组织专家制定了我国第一个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为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半导体、自动化、无线电等六大关键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并带动了一系列现代化工业和新技术产业的崛起,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党的十六中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发展科学技术提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地位。我国政府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明确了科学技术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振兴国民经济。在农业科技方面,实施了“星火计划”;在工业方面,推广应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数万项科技成果;在高技术研究方面,国家实施了“863”计划,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跟踪世界向科技前沿,力争在有限领域有所突破。所有这些,都为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条件。天津科学技术馆的主要任务是:树立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方法,提高,国民素质。
新中国成立52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1.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2000年国内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896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0%,跃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在R&D经费总支出中,基础研究占5.2%;应用研究占17.0%;试验发展占77.8%。其中各类企业支出占国内 R&D经费总支出的60.3%,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表明企业逐步成为我国R&D活动的主体。
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17个(其中包括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0个)、国家工程中心 188个,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94个;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数44536篇,本国居民的专利授权量92101件,其中发明专利 3097件。200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247亿美元;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工贸总收入6774.8亿元,工业增加值1476.2亿元。
2.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家确定的科技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科技工作的战略重点正在转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企业科技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242个国家级技术开发类研究院所已基本完成转制工作,多数科研机构的运作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取得初步成效,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科技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崛起,技术市场发展迅猛;宏观科技管理体制逐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正在逐步展开。
3.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成果。人类基因测序、纳米碳管和纳米新材料、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微机电系统研究、南海大洋钻探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表面科学非线性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等八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为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4.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载人航天技术、运载火箭及卫星技术等航天高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两系法杂交水稻、基因工程药物、转基因动植物、重大疾病的相关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等技术的突破,使我国生物技术总体水平接近发达国家。高清晰度电视、"神威"计算机、大尺寸单晶硅材料、皮肤干细胞再生技术等重大成就的取得,使我国在相应领域跃入世界先进行列。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增强国防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国防工业的技术进步。
5.工农业科技获得进展。农业科技方面,仅"九五"期间共培育出600多个新品种,单产增产10%左右。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和节水技术、ABT植物调节剂和小麦旱地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等重大技术,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粮食增产目标的实现。
工业科技取得了若干重大技术突破,提升了重点产业技术水平。数字程控交换机、氧煤强化炼铁技术、镍氢电池、非晶材料等的产业化方面获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结合三峡工程、国民经济信息化、集成电路、泰山核电站二期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了若干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一批重大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药物、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小康住宅、夏商周断代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中国科技馆二期工程及一批科普设施的建设,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❹ 科学跟历史有什么关系
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的决定作用
21世纪第一年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大大放慢,使人们为新千年而构想的宏伟蓝图黯然失色.对待世界经济当前的形势和未来的走向,乐观论与悲观论兼而有之,要从本质上把握它们,有必要回顾历史,在一个比较宽广的层面上进行分析,以加深对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
科技进步 决定世界经济的形成
纵观历史,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世界市场、从而形成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无不依靠科技进步的作用.近年来出现的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这一概念的延伸,它和世界经济一样,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使信息传递更快、更便捷,促进了全球经济协调机制的形成.当前国际分工的资源基础不断削弱,技术基础大大增强,科技进步的水平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依据.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发挥各有关国家的技术优势,一件产品的零部件可以在许多不同的国家生产,然后在某国组装,这说明当代国际分工与协作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空前紧密.受科技进步的作用,当代国际交换的规模、速度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国的生产和消费越来越离不开世界市场.对经济全球化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国际投资近年来迅速发展,这也是因为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国际投资机会大大增加,并使金融、交通、通讯等行业空前发展,为国际投资提供了便利条件.
科技进步 决定世界经济的增长
世界经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后,虽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但经济总量是不断增长的.仅从1958年算起,全球生产总值由1.2万亿美元,增加到现在的32万余亿美元,增长了近28倍.世界经济总量的增长,是由科技进步推动的.
二战前,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不够紧密的,战争期间和战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科学对技术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大,技术对科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没有量子物理学就没有现在的电子技术,没有分子生物学也就没有现在的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还体现在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形成的时间大大缩短,科研机构与技术开发机构相互渗透,有的甚至是完全融合在一起.
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企业产品创新速度的快慢和科技含量的大小决定了企业的盛衰成败.科学、技术、生产之间以及各门科学和各项技术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现在已达到80%.
科技进步 决定世界经济的结构
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结构的决定作用,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由于世界上90%以上的科技投入、科技人员和科技活动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制造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服务业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呈现出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的趋势;另一方面,占世界人口7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投入较少,大部分国家还处在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的阶段.
科技进步通过影响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等生产力诸要素,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以现在的美国为例,信息产业对美国GDP的贡献不断增大,已经取代汽车制造业、建筑业而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支柱.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美国各类产业的各个部门,极大地提高了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使社会分工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美国的收入和就业人口,在第一、二产业中的比重下降,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上升.信息技术替代了一部分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使劳动方式和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蓝领工人减少,白领阶层扩大.信息技术动摇了美国传统贸易的基础,增加了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世界贸易结构中科技和服务产品的份额增加.信息技术还影响了美国人的消费方式,使娱乐、教育等消费的比例上升.信息技术所起的这些作用,不仅仅是在美国才有,在其它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也程度不同地存在.
科技进步使劳动力和资金在整个要素中的比例下降,技术和组织要素的比例不断上升.有研究表明,在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资至少能为社会带来30%的收益,而新机器设备等有形资本投资只能带来8%至10%的收益.目前,美国私营和公共部门每年用于研究和开发的支出高达2000多亿美元,而联邦储备委员会认为这一支出还应该比现在的实际支出高三倍以上.近年来频繁出现的知识经济这一概念,实质上是突出科技和管理在生产要素中的作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提升科技和管理在生产要素中的地位.
科技进步 决定世界经济的格局
科技进步的快慢,对各国经济实力的对比,进而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至关重要.现在世界经济格局是“三足鼎立”,即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最强,美、欧、日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是与它们的科技水平相称的.从总体上看,目前美国的科技水平是世界上最高的,并且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还在拉大;它的大学教育水平也是世界一流的,并仍在以优越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条件从世界各地吸引人才,是人才荟萃之地.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超级大国地位不会改变.
现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是相互渗透、影响和依存,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居主导地位.世界经济组织,如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都由它们把持着,世界经济的游戏规则主要由它们来制定,这是由它们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决定的.尽管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劳动力和个别技术上有比较优势,但由于整体的科技水平较低,要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优势还存在许多困难.因此,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任重道远.
正确利用科技进步 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带来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也要看到,科技进步总是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其作用受到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当美国经济实现了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增长后,有人声称在高技术条件下美国经济的周期规律已不复存在.诚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美国当局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便利条件,一些企业也确实依靠信息技术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化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只是表现形式有了很大变化,由这对根本矛盾派生出的从信息产业开始的生产过剩,是当前美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事实表明,科技进步本身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科技进步的成果运用不当,也将阻碍经济的发展.
现在世界上仍有一些人只把科技进步当作自己致富的手段,他们利用科技进步的成果,将自己的富裕建立在别国的贫穷基础之上,使世界经济中南北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如果说二战结束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用枪炮去打开落后国家的市场、掠夺其资源,那么战后它们则主要是以科技为武器来达到同样的目的.近年来,有的发达国家在亚太经合组织中极力推动商品贸易,阻挠技术贸易,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打开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市场,同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封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技术垄断,进而进行经济垄断,从发展中国家榨取更多的垄断超额利润.世界经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各国经济协调发展,世界经济才能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都是非常不利的.
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科技优势和以此为基础的经济优势、综合国力优势,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大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只能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局势的动荡,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甚至使世界经济出现大倒退.过去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人类的这一惨痛教训是应该牢记的.因此,只有公正、和平地利用科技进步的成果,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否则只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
应当看到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不是科技进步造成的,而是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制度性因素造成的.世界经济要走向复苏离不开科技进步.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我们不仅需要资本的全球化,更需要技术的全球化,一切阻碍科技进步和技术全球化的因素都应该被清除.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作为经济生活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的发展终将冲破不公正、不合理的世界经济旧秩序,代之以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尽管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可能较长,但这一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❺ 科学的历史问题
墨子的《墨经》中的光学八条(没记错的话就是....)人教版高中历史最后一册中国古代史里面有
❻ 科学历史
弗利·戴维先生是科学巨匠迈克尔·法拉第先生的引导者。
戴维是法拉第的老师;
法拉第比戴维有名;
临终前有人问过他,他还的确说过这种话;
不是法拉第还有谁啊?
❼ 近代科学诞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
15世纪中叶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转变时期。资产阶级革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提供了社会条件。于此同时,科学本身为争得自己的独立地位,摆脱宗教的桎梏,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实验科学的兴起,更使自然科学有了独立的实践基础。
2、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主要原因或政治前提在于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逐渐建立并日益加强;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产生并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英国国内市场; 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了原始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场。
3、科学的世纪
科学的世纪是指称近代科学全面繁荣的19世纪。19世纪科学发展的规模和成熟远远超过17世纪的科学革命,热力学、光学、电磁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人类学等学科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并大都进入到理论综合的新阶段。
(7)科学的历史扩展阅读
在自然科学为争取独立而同神学的斗争中, 有两个突出的事件: 一是哥白尼的 《天体运行论》 的发表, 二是血液循环理论的提出。
前者在对大宇宙———天体结构的解释上, 把天地翻转过来, 用太阳中心说推翻了被宗教奉为神明的托勒密地球中心说, 被称之为近代科学史上的第一次科学革命———天文学革命。
后者在对小宇宙———人体结构的解释上, 冲破了神学所说的人体内部不会有循环运动的信条, 使生理学、解剖学、医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这两个事件作为划时代的标志而载入史册。
❽ 科学解释的历史发展
20世纪对科学解释问题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形成了两种科学解释理论。一是逻辑实证主回义架构的逻辑-语义答型科学解释理论,二是以范-弗拉森为代表的文化-语用型科学解释理论。前者因局限于逻辑和语义的刚性界域而限制了科学解释的具体性和丰富性;后者则以语用和文化的无界域流变模糊了科学解释在次语言基底上的独特性和范导性。
❾ 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
南极考察站中山站和长城站;北极考察站黄河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