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犹太历史

犹太历史

发布时间: 2020-11-19 03:25:32

⑴ 犹太人的历史

最主要的是因为宗教原因:基督教,犹太教包括伊斯兰教所谓信仰的神,其实就是一位论神,也就是宇宙只有一个造物主,只是三者其实属于不同版本。

犹太教,本质来说是不成熟的宗教,在各方面只是一个模板,并没有成型。犹太人出现的一神论也不过是天启而已,而阿伯拉罕时代的中东地区,前身依然是崇拜太阳神之类的偶像多神崇拜。
犹太教没有成型,但是已经开始了呈现宗教社团的标志,就等同于某个家族或者民族集团的某种祭祀和念经典礼之类的程序,到了基督出现的时候,基督教的先知其实就是一个犹太民族,在东方被称呼为耶稣,在伊斯兰教阿拉伯闪族语言中被称呼为尔萨。
犹太人其实是一个比较狭隘,自高自大的民族,性格上是其民族一个特点,尽管最先知道一神论,但是最大的问题,宗教并没有成型,在犹太教塔木德经书成型的时候,犹太人基督就开始发现犹太教存在着漏洞:如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犹太人否认了天命,否认普世性。否认生命皆可信仰安拉。(犹太教北部经文旧约独一真神的名字是避讳的,安拉这个名字出现在犹太教北部经书中,前公元700年,当然这个也是避讳的称呼,安拉在犹太教中等于神的名字)
基督耶稣开始怀疑,尤其是犹太人遭遇的种种,基督认为犹太人并非是上帝的特有选民,而是认为犹太人是一种极度自负的民族性格。另外,犹太人认为除了犹太人有灵魂神性,其他人和其他生物不具备,而且否认了命运,大部分时间是哀怨自己被杀和诅咒,基督认为犹太人并不虔诚,尤其是金牛犊事件,约柜的事情,和异族打仗死亡的犹太人不从宗教考虑,大部分是考虑自己如何高级,别人如何堕落,从来祈祷神和不研究如何是打仗。基督耶稣开始见到撒旦魔鬼的迹象,梦中的天启,出现医学上治病,基督学会的仁爱和谦卑,这个刚好跟犹太人那种自高自大认为自己是上帝特选选民的民族性格相反的东西,因为基督的道路更加接近了神学和更加亲近宗教的真理,而犹太民族依然在情绪化和民族历史上纠结,没有发展成合格的正宗宗教,就导致了旧约中出现大量安拉(犹太经文避讳上帝之名,又叫耶和华,真实意思是自永自有的永恒之神,一般在犹太人中,尤其是基督耶稣把安拉称呼为天父,天上的父亲,这个跟他是玛利亚儿子,他是个孤儿有很大关系,基督耶稣在人生遭到了极大的迫害)
而基督教先知基督本身就是犹太人,本身他发现了犹太人被诅咒被天命所应验,而犹太人这个民族依然因性格和历史受困,包括和罗马帝国的掠夺,被当地部族的掠夺,本身是闪族人,人类著名的中东天启宗教先知阿伯拉罕萨拉的儿子就是犹太人祖先,而小儿子埃及人夏甲的儿子伊斯马伊则是当今阿拉伯人的祖先,只是犹太教在 前700年前就成为社团,后基督为了形成宗教体系,最后被犹太人认为危及其政权,其实本质迫害基督的原因是,一个其人神学极高,已远在犹太人拉比之手,哈希姆教团(安拉教团)自古为其所设立,犹太人还有一个叫库兰社团,那个地方又号称古老经书的“死海古经”非信徒和有灵的通神的不可能跟随这些教团,而基督神性太强,已经远远超越了犹太教,属于最好的先知非他莫属,另外,医治病人,树木,植物,动物,已经从爱上超越了犹太人社会中的种种哀怨,犹太人嫉恨基督教耶稣(尔萨)的神性和哈希姆教团,因为犹太教已经出现了种种漏洞,基督已经说出来,犹太人和当时犹太祭司犹太官员便及忌恨基督,基督天命就是被钉死于十字架,他人生使命一个是传播安拉(上帝,独一的神)的信仰。另一个就是他创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宗教:基督教,基督教有一个说法,什么都是天启注定,命运无法更改,这个犹太人的遭遇战争被杀自怜自怨的那种民族性格引发了极大的冲突,犹太当权者害怕犹太教被其创立的基督教所打败,也害怕大部分犹太人该信基督教,犹太人中的犹太明明是基督哈希姆(上帝)教团中一员其实为了金钱就出卖了基督,恰恰说明犹太教有犹太人民族性格包括民族特性的悲剧。因为杀害基督先知尔萨(耶稣)这个事情的真正原因,导致犹太人被屠杀的命运从那还开始无法改变。
犹太人不仅受到基督教屠杀,还被天主教屠杀,被东正教屠杀,被伊斯兰教屠杀,在中国被当政者屠杀过,河南曾经的犹太人被佛教徒所忌恨,被印度人排斥,被非洲黑人所抵制也被屠杀过:埃塞尔比亚,犹太人民族性格作风都呈现出卑鄙,为人道德不高尚,自高自大,跟所谓的上帝特选的选民根本不相符。犹太人不回报社会,犹太人从来隐藏于隐秘的小集团中,这个也和当时同是伊斯兰教先知默罕默德的忌恨,因为争夺耶路撒冷最古老的清真寺,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本是三个宗教最先的中心,伊斯兰教先知默罕默德是在耶路撒冷得到天启的(基督教是米迦勒大天使启发摩西和基督尔萨,伊斯兰教是第二个天使加百列启发默罕默德)默罕默德因为争夺最古老清真寺,穆斯林教团跟犹太教团发生了战争,穆斯林教团被杀被逐出耶路撒冷,导致默罕默德决心树立沙漠中西北角的麦加作为伊斯兰教的圣地,至于卡巴天房原始是多神崇拜,穆斯林社团跟犹太教团打仗后还跟阿拉伯人打过仗,因为当年伊斯兰教创立是公元后700多年了,默罕默德先知刚刚是口述,直至四大哈里发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最后定本伊斯兰教经书才正式教团经文固定化。

无论是基督教,天主教,还是非洲原始宗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包括犹太人散落在各个国家中都跟当地执政者有过冲突或者是被怀疑过,所以犹太人一直久久会被屠杀过。这个跟犹太人的宗教历史有关系。主要还是迫害杀害先知有关和民族性格为人有关联。

⑵ 犹太人的历史是怎样的

犹太人也属闪族一系。最早是在黑海一带的农耕民族,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国进入了西来亚。 成游牧民族。
在公元前先后建立过很多国家。顶盛时 ,是在公元前18纪19纪。所罗门时。曾一度几乎占领了整个西亚。还占了今天非洲的 很多土地。是当时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强的封建王朝。犹太人虽不在四大文明古国这内,但其文明并不四大文明古国晚,更是丝毫 不逊于四大文明古国。在某些方面是完全超越了四大文明 古国的。
但后来所罗门王死后,犹太王国分裂。先是分裂成两个国家,一个犹太,一个以色列。后来进而分裂成数十小国。公元前五世纪,恶述人强大起来,灭了犹太王国,犹人开始向欧洲迁徙。公元一世纪 罗马人彻底灭亡了犹太人建立的所有国家。在罗马人残酷压迫下,犹太人几乎全迁去了欧洲。在北宋时,还有一支迁入了中国。据说现在其后裔生活在河北。
犹太人在欧洲一直饱受欺凌和压迫。甚至反犹成了欧洲各国的一种政治需要。这种迫害到二战时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特别是德国人。杀了数千万的犹人。
二战后,在美国的支持下,犹太人重返中东。建立了今天的以色列。
犹太人最大的贡献,就是宗教。今天世界上的四大宗教,有两个直接是犹太人创建的。基督教 ,和犹太教。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有很大部分其实是来自于犹太教 和基督教的旧约。
犹太人的文字也对今天中东文字有很大影响,犹太人的建筑,文学等等都很大程度影响了中东地区,可以说古犹太人,是西亚文明最高的民族,甚至可以说,在犹太人鼎盛时,其文明,是当时世界最高的。

⑶ 犹太人的历史是怎样的

犹太人的历史是一部漂泊的历史。他们作为闪米特语系的一支,最初出现在两河流域,内后来又经迦南迁容到埃及。公元前13世纪的时候,在摩西的带领下出埃及,来到干旱的西奈沙漠。在西奈徘徊了一代之后,他们决定返回“流淌着奶和蜜的迦南”。回乡的征战步履维艰,这一时期,犹太人也经历了从部落到一个统一的民族的过程。同时,他们也逐渐放弃了游牧性的社会组织,从事耕作或城市职业。

⑷ 谁知道犹太人早期历史

根据犹太教典籍《希伯来圣经》的记载,犹太民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一般纪元前20世纪前后的亚伯拉罕、以赛和雅各等人。犹太人在其故乡“以色列地”上共建立过三个政治独立的国家,分别是古代的前后两个以色列王国和于1948年成立的现代以色列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犹太民族开始处于长期流浪散居的状态。除了在现代的以色列国,犹太人在其所处的国家都为少数族群,并曾经经受了反犹主义的迫害压制,但犹太人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始终保持了民族信仰的独立性和连续性。
根据犹太人对圣经的注释记载,犹太人的始祖是圣经中记载的亚伯拉罕(Abraham,阿拉伯语发音为易卜拉欣(Ibrahim))、以撒(Isaac,阿拉伯语发音为易斯哈格)和雅各(Jacob,阿拉伯语发音为叶尔孤白)等人,他们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000年。雅各是以撒的儿子、亚伯拉罕的孙子,后来改名叫以色列,意思是“和神搏斗的人”,而且因为他在和神搏斗的时候伤了腿筋,所以犹太人在宰杀动物时都要把腿筋挑出来丢弃。至今为止发现的证明以色列存在的年代最古的证据,是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古埃及麦伦普塔赫石碑。当时在迦南地区生存的犹太人是最先奉行一神教的民族。圣经中记载,当时的犹太人在士师(既负有宗教和仪式方面的职能,也担任法官的角色)领导下,享受着充分的自治。
雅各生有12个儿子,由于约瑟(Jusuf,阿拉伯语发音为尤素福,亦译成玉素甫)的关系,在七个荒年的第二年迁移到埃及,受到当时统治埃及的喜克索斯人的优待,居住在尼罗河下游,转变为农业民族。喜克索斯人被努比亚人暴动赶出埃及后,以色列人的地位急剧下降,沦为埃及人的奴隶,他们在摩西(阿拉伯发音为穆萨)的带领下逃出埃及,逃回巴勒斯坦定居,以色列的12个儿子的后代形成十二支族,原来在巴勒斯坦分居,后来统一成一个国家,先由便雅悯支族中的扫罗作王四十年。因此以色列人有了第一位国王:扫罗王。之后犹大支派的大卫王击败了周边亚兰、腓力士的骚扰,定都耶路撒冷,建立了在新月地区西部称霸的以色列王国。
在公元前970年,大卫王(David,阿拉伯语发音为达乌德)之子所罗门(Solomon,阿拉伯发语发音为苏莱曼)成为以色列国王。他历经10年之久,建造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圣殿(史称“第一圣殿”或“所罗门圣殿”)。但在所罗门死后,北部的十个支族联合起来,独立于南方的两个支族,建立了以色列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国击败以色列王国,亡国的犹太人被大批流放至外地,这便是犹太人大流散的肇始。

⑸ 犹太教的历史

犹太教只相信基督教圣经中的旧约,他们不承认耶稣是基督,他们认为基督是来拯救复兴以色列的,让以色列当世界老大的。
犹太公会迫使罗马殖民当局钉耶稣基督死于十字架;
犹太公会迫害基督教会,保罗是急先锋;
保罗皈信基督,犹太公会暗杀保罗未遂;
耶路撒冷第一次反罗马帝国暴动中,犹太人杀害耶稣基督同母异父的弟弟、教会首脑雅各;
……

阿拉伯帝国扩张,占领西班牙;
穆斯林奴隶主杀害地中海东岸的基督徒男子,将女子贩卖作奴隶,把孩子掳去训练成敢死队;
十字军东征;
奥托曼土耳其帝国灭拜占庭帝国,占领东南欧,一度侵入中欧;
欧洲对阿拉伯国家实行殖民掠夺;
……

梵蒂冈教廷发起迫害犹太人;
马丁·路德劝说犹太教徒皈信基督,反复遭到拒绝后号召迫害犹太人;
东正教各国牧首允许教徒迫害犹太人;
……

美国基要派基督徒号召善待犹太人、支持犹太复国主义;
美国福音派基督徒号召将福音工作重点放在穆斯林国家;
美国极端时代派基督徒支持伊拉克战争;
……
基督殉难是基督教文化的核心内容,而犹太人在该事件里所起的作用也决定了两千年来基督教对犹太人的看法。圣经中记载,腐败的犹太祭司由於惧怕耶稣日益壮大的号召力,密谋将他拘捕,并交给罗马人。一群犹太暴民围堵罗马总督府,迫使罗马总督庇拉特(Pontius Pilate)将耶稣关押,严刑拷打,最后判处钉上十字架的酷刑。在耶稣前往刑场的路上,犹太平民仍然不依不饶,对耶稣百般侮辱劣待。圣经记载罗马总督完全是迫于犹太暴民的压力才决定处死耶稣,他宣判以后,象征性地当着众人洗手,声称:“我对这个人的死不负责任,这是你们的作为。” 犹太人群高呼:“让这个人的血溅在我们和我们孩子的头上!” (见新约Matthew 27:24-25)

基督教会的创始人圣保罗明确地将耶稣的死怪罪于犹太人,他说:“犹太人弑主耶稣,还迫害我们,他们对上帝多么不敬,对人类多么敌视!他们甚至阻止我们向乡绅阶层传教。他们一向作恶,现在终於恶贯满盈了。上帝的怒火已经降临在他们头上。” (见新约Thessalonians 2:15-16) 圣约翰的指责更加直截了当:“你们(犹太人)是魔鬼的子嗣,因而你们继承了他的欲望 - 他从一开始就是个谋杀犯。” (见新约John 8:44) 犹太人在基督殉难中扮演的角色成为基督教仇视和迫害犹太人的依据。

从神学角度来看,基督教接受圣经的希伯莱部分,也并不否认犹太人曾经是上帝挑选的民族,受赐十戒,承担将福音传播到世上的使命。但犹太人辜负了上帝的期望,上帝这才派耶稣来到世间拨乱反正。不幸犹太人非但不承认耶稣是救世主,还密谋将他害死。上帝因而放弃了犹太人,转尔选择基督徒来完成这个使命。这就是圣经中希伯莱部分称为旧约,而基督教部分称为新约的原因,表明基督徒和上帝有了新的约定(New Testament) 。

早期基督教会的头面人物毫不掩饰他们对犹太人的敌视。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克里索斯托姆(John Chrysostom)这样说:“犹太人是人类最无价值的民族,他们淫荡、贪得无厌,他们是最狡诈的基督徒谋杀者. . . 犹太人是弑主的凶手,这个罪永远无可救赎,无可豁免。基督徒永远不能停止复仇。犹太人必须永远活在奴役之下,所有的基督徒都有责任仇恨犹太人。” 中世纪欧洲各地每年复活节前夕都要上演基督殉难的剧目,就是为了提醒基督徒们不要忘记这个血仇。观看完戏剧的人们群情激愤,往往自发地集会,痛斥犹太人的种种劣行,而欧洲各国复活节前后总会发生迫害犹太人的事件。

欧洲反犹主义的登峰造极之作当属希特勒对犹太人的灭族大屠杀。这个所谓“最终解决”计划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地实施,也得到欧洲各国民众和教会的配合。虽然欧洲人对纳粹统治满腹怨言,但在屠杀犹太人的问题上普遍表现出理解和支持,基督教会两千年的反犹主义教育应该对此负责。

直到1965年,天主教会才鼓起勇气纠正这个延续了两千年的错误。这年罗马教廷发表“梵第岗二号宣言”(Vatican II Declaration of the Relation of the Church to Non-Christian Religious) ,该宣言声称:“的确,犹太祭司和追随者促成了基督的殉难,但基督的遭遇不能不加区别地怪罪于当时以及现在的犹太人。虽然基督徒是新的上帝子民,但犹太人不能如同圣经里那样被视作上帝抛弃或诅咒的人民。” 现任教皇保罗二世尤其致力于修补基督教和犹太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但反犹主义情绪依然在现代西方社会若隐若现,根除这种荒谬的思想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⑹ 犹太人历史

种族历程
建国前夕
1920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管辖巴勒斯坦。1922年英国将托管地划分为两部分:东部(现约旦)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为犹太居民区。1922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犹太人有了自己的居住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掀起了第三和第四次移民浪潮。接着在1936年-1939年又有数场暴动发生。对此英国在1939年颁布了一份白皮书,限制犹太人的移民数量至75,000人,并且限制犹太人购买土地。这份白皮书被许多犹太人和锡安主义者视为是对犹太人的背叛,并且认为那违背了贝尔福宣言。阿拉伯人也并没有就此平息,他们希望完全停止犹太人的移民。
1933年,纳粹在德国执政,掀起第五次犹太人移民浪潮。1940年,犹太人已占当地居民总数的30%。后来在欧洲发生的犹太人大屠杀,进一步推动了犹太人移民。1944至1948年之间,愈20万犹太人通过各种途径辗转来到巴勒斯坦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有60万犹太居民。
建立国家
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的托管期结束前一天的子夜,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在1949年1月25日全国选举中,有85%的合格选民参加了投票,接著有120个议席的第一届议会开会。两位曾领导以色列建成国家的人成为该国的领袖,犹太人代办处领导人大卫·本-古里安当选首任总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领导人哈伊姆·魏兹曼由议会选为首任总统。1949年5月11日,以色列取得联合国的席位,成为第59个会员国。
独立战争
在以色列建国之后,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以及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战,开始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北边的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军队都在接近边界的地方被阻挡下来,来自东方的约旦军队则攻下耶路撒冷的东部,并且对城市的西部展开攻击。不过,犹太人的民兵部队成功的阻挡了约旦军队,而地下的国民军组织部队(Irgun)也阻止了来自南方的埃及军队。从6月开始,联合国宣布了一个月的停火令,在这段期间里以色列国防军正式成立。在数个月的战斗后,双方在1949年达成一则停火协议并划清暂时的边界,这条边界线被称为“绿线”(Green Line)。以色列在约旦河的西方获得了额外的23.5%的管辖领域,约旦则占有以色列南部一块山地区域和撒马里亚,后来那里被称为“约旦河西岸地区”。埃及在沿海地区占有一小块的土地,后来被称为加沙地带。
大量的阿拉伯人口逃离了新成立的犹太人国家,巴勒斯坦人将此次流亡称为“大灾难”,预计有400,000至900,000名巴勒斯坦难民流亡,联合国估计有711,000人。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未解决的冲突、以及巴勒斯坦难民的问题一直持续至今。随着1948年的战争,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的犹太人口开始撤回以色列,大量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犹太人难民使得以色列的人口遽增了两倍。在接下来几年里将近850,000名瑟法底犹太人从阿拉伯国家逃离或遭驱逐,其中约有600,000人迁移至以色列,其他的人则移民至欧洲和美国。
20世纪60年代
在1961年,纳粹的战争犯、也是欧洲犹太人大屠杀主谋之一的阿道夫·艾希曼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遭到以色列的摩萨德(Mossad)情报局干员逮捕,并且被送回以色列接受审判。艾希曼成为以色列历史上唯一一个遭到法庭判决死刑的罪犯。
在战争中以色列空军误炸了一艘美军的情报船自由号(USS Liberty),造成34名美军死亡。美国和以色列的调查总结认为这场意外是因为自由号的辨识困难而造成的误击事件。
在1969年,以色列的第一名女性总理梅尔夫人当选。
20世纪70年代
1968年至1972年这段期间被称为消耗战争(War of Attrition),以色列和叙利亚、埃及间的边界频繁爆发许多小规模的冲突。除此之外,在1970年代早期,巴勒斯坦武装部队对以色列和各国的犹太人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恐怖攻击,在197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爆发了慕尼黑惨案,巴勒斯坦的武装民兵挟持以色列的代表团成员作为人质,最后所有人质皆遭杀害。以色列对此展开了报复性的“上帝之怒行动”(Operation Wrath of God),由一群以色列摩萨德情报局的干员在世界各地行刺那些筹划慕尼黑惨案的幕后凶手。
最后,在1973年10月6日,正值犹太人传统的赎罪日那天,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起了突袭攻势。尽管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初期成功打击了准备不足的以色列军队,埃及和叙利亚最终仍被以色列击退。战后的几年局势变的较为平静,以色列和埃及终于得以达成和平协议。
在1974年,伊扎克·拉宾继承梅尔夫人成为第五任总理。1977年的国会选举成为以色列政治历史上的主要转折点,从1948年来一直支配以色列政坛的工党联盟遭到梅纳赫姆·贝京领导的联合党击败,这次选举在以色列还被称为是一场“革命”。
接着,在当年的11月,埃及的总统萨达特史无前例地拜访了以色列,在以色列国会进行演讲,这是以色列建国以来第一次获得阿拉伯国家的承认。以色列军队的后备军官也组成和平运动以支持这次谈和。在萨达特拜访之后,两国间进行的和平谈判最后签下了大卫营和约。在1979年3月,贝京和沙达特在美国华盛顿特区达成以色列-埃及和平条约。随着条约的签订,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军,并且撤离了自从1970年代开始在那里建立的移民区。以色列也同意依据1949年划定的绿线让巴勒斯坦获得自治权。
20世纪80年代
在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军轰炸了伊拉克在奥西拉克(Osirak)建立的核子反应炉,阻止了伊拉克制造核武器的企图,这次任务又被称为巴比伦行动。
在1982年,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了一场侵略,卷入自从1975年以来一直进行的黎巴嫩内战。以色列的开战理由为保护以色列在北方的殖民区,当时殖民区经常受到来自黎巴嫩的攻击。在建立了四十公里的障碍区后,以色列国防军继续前进,甚至攻下了首都贝鲁特。以色列军队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逐出了黎巴嫩,迫使巴解转移基地至突尼斯。由于无法承担战争带来的压力,总理贝京在1983年辞职,由伊扎克·沙米尔(Yitzhak Shamir)继任。1982年9月16日,以色列支持的基督教民兵制造了惨绝人寰的贝鲁特大屠杀,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以色列最后在1986年撤出了大部分在黎巴嫩的军队,边界的缓冲地带则一直被维持,直到2000年以色列进行单方面的撤军。
在1980年代里,原本由伊扎克·沙米尔领导的右派政府被左派的西蒙·佩雷斯取代。佩雷斯从1984年开始担任总理,但在1986年又被沙米尔取代,沙米尔达成了一个政党联盟的协议。在1987年爆发的巴勒斯坦大起义引燃了占领区域的一连串暴动,在暴动后沙米尔再次于1988年的选举中连任总理职位。
20世纪90年代
在波斯湾战争中,虽然以色列不是反伊拉克的联盟国之一、也没有实际参与伊拉克战事,以色列仍遭到39枚飞毛腿导弹击中。导弹并没有直接杀害任何以色列的公民,倒是有一些人因为不正确使用预备的防毒面具而死亡,除此之外一名以色列人遭到爱国者导弹碎片击中而丧命。
在1990年代早期,苏联的大量犹太人开始移民至以色列,依据以色列的移民法,这些人在抵达以色列时便能取得以色列公民权。大约有380,000人在1990-1991年抵达以色列。虽然以色列大众最初相当支持移民法,新移民造成的许多问题被工党作为选战中的把柄,批评执政的联合党没有解决他们的工作和住房问题。结果在1992年的选举中,新移民们大量投票给工党,使得左派再次抬头。
在选举之后,伊扎克·拉宾成为了总理。在选举中工党曾经承诺将会大为改善以色列的国内治安和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到了1993年底,以色列政府抛弃了1991年的马德里协议框架,改与巴解签订奥斯陆协议(Oslo Accords)。在1994年,约旦成为继埃及之后第二个承诺与以色列和平共处的阿拉伯国家。
最初以色列大众广泛支持奥斯陆协议,然而在协议签订之后以色列仍然持续遭到哈马斯武装团体的频繁攻击,协议受到的支持也开始大量减少。在1995年11月4日,拉宾遭到一名极端的以色列民族主义者刺杀。
由于拉宾的遇刺,大众对于奥斯陆协议的观感也稍有好转,大为提升了西蒙·佩雷斯的支持度,使他赢得了1996年的大选。不过,新的一波自杀炸弹攻势加上阿拉法特赞美炸弹客的声明,使得公众舆论再次扭转,并且在1996年5月输给了联合党的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虽然内塔尼亚胡被视为是奥斯陆协议的坚定反对者,他仍然决定从希伯伦(Hebron)撤军,并且签下了怀伊备忘录(Wye River Memoranm),给予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更大的自治权力。在内塔尼亚胡任内巴勒斯坦团体对以色列平民的袭击活动大为减少,然而他的联合政府仍然在1999年垮台。在1999年选举中工党的埃胡德·巴拉克以大幅票数差距击败内塔尼亚胡而继任总理。
2000年后
巴拉克在2000年决定单边的从黎巴嫩撤军,这次撤军也是为了阻挠真主党对以色列的攻击,迫使他们不得不跨越以色列边界才能发动攻击。巴拉克和亚西尔·阿拉法特曾在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斡旋下于2000年在戴维营进行协商,然而协商最后失败了,巴拉克提出的条件是一个由73%西岸地区和100%加沙地带组成的巴勒斯坦国家,并且在10至25年时间内将西岸地区的巴勒斯坦领域扩展至90%(排除耶路撒冷郊区则是94%),但阿拉法特拒绝这个提议。
2003年6月4日,在乔治·沃克·布什主持下,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马赫姆得·阿巴斯和以色列前总理沙龙于约旦相会。在谈判破裂后,巴勒斯坦开始了第二次的暴动,被称为阿克萨群众起义,暴动开始的时间就发生在以色列反对派领袖艾里尔·沙龙挑衅性访问耶路撒冷圣殿山(Temple Mount)之后不久。协商的失败以及新战争的爆发使得许多以色列人对巴拉克政府感到失望,并且也使和平协议的支持度大减。
在一场总理的特别选举后,艾里尔·沙龙在2001年3月成为了新的总理,稍后又在2003年的选举中当选了连任。沙龙开始从加沙地带进行单边的撤军,这次撤军在2005年8月至9月间实行完成。
在艾里尔·沙龙严重中风之后,总理权力转移给了艾胡德·奥尔默特。在2006年4月14日,在前进党赢得了大选后,奥尔默特当选为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的前进党也在2006年的选举中赢得了多数派席位。
2006年6月13日爆发的以黎冲突发生在以色列北部和黎巴嫩地区,主要是介于真主党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冲突始于真主党之前在一次跨越边界的恐怖袭击行动中杀害了八名以色列士兵并且俘虏其他两名,以色列认为黎巴嫩政府必须对这次攻击负起责任,因此从海上和空中对黎巴嫩展开轰炸,并且进军黎巴嫩南部。真主党继续使用火箭攻击以色列北部,并且以游击队的打带跑战术袭击以色列军队。最后以色列在2006年8月14日达成一则停火令。这场冲突杀害了一千名黎巴嫩平民、440名真主党民兵、以及119名以色列士兵,也对黎巴嫩城市的基础建设造成了庞大损害。

⑺ 犹太人的历史

犹太人[1](希伯来语:יהודים)乃是指犹太教民,或者更笼统意义上所有犹太族人(也被称为犹太民族),是族群体既包括自古代沿传下来的以色列种族,也包括了后来在各时期和世界各地皈依犹太宗教的人群。从广泛的角度,犹太人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严格的宗教奉行者。正统派犹太教和保守派犹太教界定一个人是否属犹太人的标准是要看其母亲是否是犹太人,如果其母亲是犹太人无论她的子女是否信仰犹太教还是信仰基督教或者是无神论者她的子女也被承认为犹太人。卡拉派(Karaism)界定方法刚好相反,卡拉派认为父亲是犹太人他的子女就是犹太人。自由派和改革派认为,主要母亲或者是父亲有一方是犹太人并按照犹太人的风俗习惯来抚育子女,他们的子女就是犹太人。
从民族宗教上讲,犹太群体原来是居住在阿拉伯半岛的一个游牧民族,最初被称为希伯来人,意思是“游牧的人”。根据记载他们历史的《圣经·旧约》传说,他们的远祖亚伯拉罕(阿拉伯语发音为易卜拉辛)原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帝国附近,后来迁移到迦南(今以色列/巴勒斯坦一带)。他有两子,嫡幼子以撒成为犹太人祖先,根据《古兰经》的记载,其与侍女夏甲所生的庶长子以实玛利(阿拉伯发音易斯玛仪)的后代就是阿拉伯人。但根据基督教《圣经》记载,以撒有两子,长子以扫是阿拉伯人的祖先,次子雅各是犹太人的祖先,而以实玛利流亡埃及不知所终。

⑻ 犹太民族的发展历史

犹太人是原指犹大支派(以色列人12支派之一)或犹大王国(以色列国分裂后与北方10支派所成立的以色列王国对立)的人民。全体犹太人本来统称希伯来人,自进占巴勒斯坦起至举族被掳往巴比伦为止,又称以色列人。经过流亡生活,只有原属犹大王国的人仍然保持民族特征,其他10个支派于公元前721年亚述灭亡北方王国后四散而同化于其他民族。因此,犹太人一词仅指原属犹大王国之人。
各派犹太人都承认由犹太妇女所生者即为犹太人,而改革派则认为,双亲中有一人是犹太人者即为犹太人。一般地讲,从纯粹宗教的角度看,世代生活在非犹太人环境中而保留犹太教许多基本教义的社团,作为整体被认为真正犹太人,但作为个人,这种人不能任意同犹太人结婚。
犹太人遍布全世界,美国有580万,以色列442万,法国60万,俄罗斯60万,乌克兰44.6万,加拿大36万,英国30万,阿根廷25万,南非11.4万,澳大利亚10万,巴西10万。

圣经时代 犹太人历史始于公元前第二个一千年的头五百年,始祖是亚伯拉罕、其子以撒和其孙雅各。一场遍及全国的饥荒迫使雅各和他的儿子们,即以色列十二个部落的祖先移居埃及,在那里他们的后代沦为奴隶。几个世纪之后,摩西率众人出埃及,摆脱奴役,奔向自由,最终返回以色列故土。他们在西奈沙漠上流浪了40年,在那里形成了一个民族,并接受了包括十诫在内的摩西律法,他们的始祖们所创立的一神教从此初具规模。

以色列各部落在约书亚的指挥下,征服了以色列故土,并定居下来,但它们往往只是在受到外来威胁时,才在被称为“士师”的领袖的统领下联合起来。公元前1028年,扫罗建立了君主国;他的继承者大卫于公元前1000年统一了各部落并建都于耶路撒冷。大卫的儿子所罗门把王国发展成为繁荣的商业强国并在耶路撒冷兴建了以色列一神教圣殿。考古发掘证实,在所罗门统治时期,曾在一些设防城镇,如夏琐、美吉多和基色设立了重要的城市贸易中心。所罗门去逝后,国家分裂成两个王国:一个是以色列王国,首都设在撒马利亚;一个是犹太王国,首都设在耶路撒冷。两个王国并存两个世纪之久,由犹太诸王统治,并由先知告诫人们主持社会正义和遵守律法。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遭亚述人侵占,它的人民被迫流亡(史称“失掉的十个部落”)。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被巴比伦人征服,入侵者捣毁了耶路撒冷的圣殿,并将大部分犹太人放逐到巴比伦。

犹太人自治时期(公元前538—60年) 公元前539年,巴比伦帝国被波斯人征服,之后,许多犹太人返回犹大(以色列故土),并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犹太人在故土上的生活方式也得以恢复。此后四个世纪,犹太人在波斯人和古希腊人的统治下,享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权。由于叙利亚塞琉孤王朝强制实行一系列措施,禁止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导致爆发了公元前168年由马加比家族(哈斯蒙尼人)领导的起义,随后建立了由哈斯蒙尼王朝犹太诸王统治、历时约80年的独立犹太王国。

异族统治(公元前60年一公元1948年) 从公元前60年起,国家因内乱而削弱,日益为罗马所控制。为了摆脱罗马统治,犹太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其中最大的一次爆发于公元66年。经过4年的战斗,罗马人于公元70年征服了犹地亚(犹大),焚毁丁第二圣殿,并将国内的众多犹太人放逐。犹太人对罗马进行的最后一次反抗是千余人固守在马撒达山顶城堡中。这次反抗于公元73年以守卫者集体自杀而告终。它成为犹太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争取自由的象征。

在罗马(公元70-313年)和拜占庭(公元313-636年)的统治下,犹太人社会在故土上继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法律、教育及文化制度。公元2世纪,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犹太律法被编集成口传律法《密西拿经》,后于公元3-5世纪,又扩编成《塔木德经》。这些律法有些后来根据情况而变化作了修改,至今仍为恪守教规的犹太人所遵守。

犹太人重获国家主权的另一次尝试是公元132年的巴尔·科赫巴起义,其结果是在犹地亚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犹太飞地,以耶路撒冷为都城。但是,三年之后,罗马人打败了了巴尔·科赫巴,并且为了断绝犹太人与故土的联系,把耶路撒冷改名为埃利亚卡皮托利纳,把国家更名为巴勒斯梯那。

从公元7世纪始,国家先后被阿拉伯人(613—1091)、塞尔柱克人(1091—1099)、十字军(1099—1291)、马穆鲁克人(1291-1516)、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1517一1917)和英国人(1918—1948)所统治。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任意变动疆界,更改国名。各征服者所建造的王宫殿宇是他们统治这片故土的历史见证。

尽管千百年来的异族统治使犹太人越来越少,但在这片故土上犹太人一直保持着他们的存在,而且随着散居各国的犹太人返回故乡,犹太人口也不断增加。到了19世纪中叶,稀少的犹太人口出现了猛增的势头。

犹太复国主义 多少世纪以来,盼望有朝一日能返回锡安(锡安,传统上是耶路撒冷和以色列故土的同义词),一直是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的生活支柱。到了19世纪末,由于东欧的犹太人不断遭到压迫和迫害,而西欧的犹太人对既未结束种族歧视也未使犹太人与所在国家的社会融为一体的那种形式上的解放所抱幻想日益破灭,犹太复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解放运动而出现。1897年,西奥多·赫茨尔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了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在会上,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成为一个正式的政治组织,它号召犹太人返回以色列故土,在祖先的家园复兴犹太民族生活。

在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感召下,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开始返回故土,当时这片故土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人烟稀少,为世人所忽视。早期的开拓者在这里排干沼泽,开垦荒地,在秃山上植树造林,兴办工业,建设城市和乡村。他们建立了社区机构和服务设施,并使长期以来仅用于礼拜仪式和文学的希伯来语在日常生活中恢复使用。

一块土地,两个民族 国际联盟基于承认“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故土)有着历史的联系”和“在那个国家重建犹太民族家园”的考虑,于1922年委托英国统治这片故土,并特别责成英国“为这个国家创造各种确保建立犹太民族家园的政治、行政和经济环境。”

同年,英国在这块托管地境内四分之三的土地上建立了阿拉伯外约旦酋长国(即今日的哈希姆约旦王国),只把约旦河以西的地方留作发展犹太民族家园之用。阿拉伯极端领导人就连在这样小的区域建立犹太民族家园也要反对,他们煽动袭击犹太社区,甚至打击主张阿拉伯一犹太人共处的阿拉伯人。英国对犹太移民和定居的限制并没有使阿拉伯好战分子善罢甘休,暴力事件屡屡发生,持续不断,直到二次大战爆发为止。

二战期间,纳粹杀害了约600万欧洲犹太人,其中包括150万儿童。战后,尽管迫切需要为在纳粹大屠杀中幸免于难的犹太人寻找避难所,但英国并未取消犹太移民的限额。为了邮票说明:安娜·富兰克及家人在这所房子里躲避纳粹迫害达两年之久对付英国限制移民的政策,故土上的犹太社团与世界各地犹太人一起,动员一切人力物力,组织了一场“非法”移民运动先后把85,000难民从欧洲转送到故土上。

阿拉伯人反对犹太人在故土上定居,犹太人则坚持要求解除对犹太移民的限制,英国在无法调解的情况下,遂将问题移交给联合国。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11月29日表决在约旦河以西地区建立两个国家: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犹太人接受丁这个分治计划而阿拉伯人则予以拒绝。

国家地位 1948年5月14日英国托管结束,犹太人随即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此后不到24小时,五个阿拉伯国家的军队入侵了这个新国家。这场以色列独立战争断断续续打了一年多,于1949年7月以停火线为基础分别与接壤的阿拉伯国家签定了停战协议。

⑼ 犹太区的历史

在中世纪犹太人在欧洲属于少数种族、由于种族歧视而比较贫困。很多欧洲城市设立了犹太区、犹太人只允许在此区域内居住。西方语言的词汇“ghetto”(隔都)就是中世纪威尼斯共和国的犹太区名称而来。十八世纪,拿破仑向往宗教平等,在他侵略欧洲其他国家时,解除了许多西欧城市的犹太人必居犹太区的法律。十九世纪的犹太解放运动(Jewish emancipation)再次同等化欧洲犹太人的地位。二十世纪,二战时期希特勒暂时复原了犹太区的法律,后又掀起了犹太人大屠杀。
西方语言里的“ghetto”已经不用来称呼犹太区,一般用来称呼市区中的贫民区或少数民族的聚居区。

⑽ 犹太人的历史 是如何

圣经时代 犹太人历史始于公元前第二个一千年的头五百年,始祖是亚伯拉罕、其子以撒和其孙雅各。一场遍及全国的饥荒迫使雅各和他的儿子们,即以色列十二个部落的祖先移居埃及,在那里他们的后代沦为奴隶。几个世纪之后,摩西率众人出埃及,摆脱奴役,奔向自由,最终返回以色列故土。他们在西奈沙漠上流浪了40年,在那里形成了一个民族,并接受了包括十诫在内的摩西律法,他们的始祖们所创立的一神教从此初具规模。

以色列各部落在约书亚的指挥下,征服了以色列故土,并定居下来,但它们往往只是在受到外来威胁时,才在被称为“士师”的领袖的统领下联合起来。公元前1028年,扫罗建立了君主国;他的继承者大卫于公元前1000年统一了各部落并建都于耶路撒冷。大卫的儿子所罗门把王国发展成为繁荣的商业强国并在耶路撒冷兴建了以色列一神教圣殿。考古发掘证实,在所罗门统治时期,曾在一些设防城镇,如夏琐、美吉多和基色设立了重要的城市贸易中心。所罗门去逝后,国家分裂成两个王国:一个是以色列王国,首都设在撒马利亚;一个是犹太王国,首都设在耶路撒冷。两个王国并存两个世纪之久,由犹太诸王统治,并由先知告诫人们主持社会正义和遵守律法。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遭亚述人侵占,它的人民被迫流亡(史称“失掉的十个部落”)。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被巴比伦人征服,入侵者捣毁了耶路撒冷的圣殿,并将大部分犹太人放逐到巴比伦。

犹太人自治时期(公元前538—60年) 公元前539年,巴比伦帝国被波斯人征服,之后,许多犹太人返回犹大(以色列故土),并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犹太人在故土上的生活方式也得以恢复。此后四个世纪,犹太人在波斯人和古希腊人的统治下,享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权。由于叙利亚塞琉孤王朝强制实行一系列措施,禁止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导致爆发了公元前168年由马加比家族(哈斯蒙尼人)领导的起义,随后建立了由哈斯蒙尼王朝犹太诸王统治、历时约80年的独立犹太王国。

异族统治(公元前60年一公元1948年) 从公元前60年起,国家因内乱而削弱,日益为罗马所控制。为了摆脱罗马统治,犹太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其中最大的一次爆发于公元66年。经过4年的战斗,罗马人于公元70年征服了犹地亚(犹大),焚毁丁第二圣殿,并将国内的众多犹太人放逐。犹太人对罗马进行的最后一次反抗是千余人固守在马撒达山顶城堡中。这次反抗于公元73年以守卫者集体自杀而告终。它成为犹太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争取自由的象征。

在罗马(公元70-313年)和拜占庭(公元313-636年)的统治下,犹太人社会在故土上继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法律、教育及文化制度。公元2世纪,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犹太律法被编集成口传律法《密西拿经》,后于公元3-5世纪,又扩编成《塔木德经》。这些律法有些后来根据情况而变化作了修改,至今仍为恪守教规的犹太人所遵守。

犹太人重获国家主权的另一次尝试是公元132年的巴尔·科赫巴起义,其结果是在犹地亚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犹太飞地,以耶路撒冷为都城。但是,三年之后,罗马人打败了了巴尔·科赫巴,并且为了断绝犹太人与故土的联系,把耶路撒冷改名为埃利亚卡皮托利纳,把国家更名为巴勒斯梯那。

从公元7世纪始,国家先后被阿拉伯人(613—1091)、塞尔柱克人(1091—1099)、十字军(1099—1291)、马穆鲁克人(1291-1516)、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1517一1917)和英国人(1918—1948)所统治。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任意变动疆界,更改国名。各征服者所建造的王宫殿宇是他们统治这片故土的历史见证。

尽管千百年来的异族统治使犹太人越来越少,但在这片故土上犹太人一直保持着他们的存在,而且随着散居各国的犹太人返回故乡,犹太人口也不断增加。到了19世纪中叶,稀少的犹太人口出现了猛增的势头。

犹太复国主义 多少世纪以来,盼望有朝一日能返回锡安(锡安,传统上是耶路撒冷和以色列故土的同义词),一直是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的生活支柱。到了19世纪末,由于东欧的犹太人不断遭到压迫和迫害,而西欧的犹太人对既未结束种族歧视也未使犹太人与所在国家的社会融为一体的那种形式上的解放所抱幻想日益破灭,犹太复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解放运动而出现。1897年,西奥多·赫茨尔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了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在会上,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成为一个正式的政治组织,它号召犹太人返回以色列故土,在祖先的家园复兴犹太民族生活。

在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感召下,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开始返回故土,当时这片故土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人烟稀少,为世人所忽视。早期的开拓者在这里排干沼泽,开垦荒地,在秃山上植树造林,兴办工业,建设城市和乡村。他们建立了社区机构和服务设施,并使长期以来仅用于礼拜仪式和文学的希伯来语在日常生活中恢复使用。

一块土地,两个民族

国际联盟基于承认“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故土)有着历史的联系”和“在那个国家重建犹太民族家园”的考虑,于1922年委托英国统治这片故土,并特别责成英国“为这个国家创造各种确保建立犹太民族家园的政治、行政和经济环境。”

同年,英国在这块托管地境内四分之三的土地上建立了阿拉伯外约旦酋长国(即今日的哈希姆约旦王国),只把约旦河以西的地方留作发展犹太民族家园之用。阿拉伯极端领导人就连在这样小的区域建立犹太民族家园也要反对,他们煽动袭击犹太社区,甚至打击主张阿拉伯一犹太人共处的阿拉伯人。英国对犹太移民和定居的限制并没有使阿拉伯好战分子善罢甘休,暴力事件屡屡发生,持续不断,直到二次大战爆发为止。

二战期间,纳粹杀害了约600万欧洲犹太人,其中包括150万儿童。战后,尽管迫切需要为在纳粹大屠杀中幸免于难的犹太人寻找避难所,但英国并未取消犹太移民的限额。为了邮票说明:安娜·富兰克及家人在这所房子里躲避纳粹迫害达两年之久对付英国限制移民的政策,故土上的犹太社团与世界各地犹太人一起,动员一切人力物力,组织了一场“非法”移民运动先后把85,000难民从欧洲转送到故土上。

阿拉伯人反对犹太人在故土上定居,犹太人则坚持要求解除对犹太移民的限制,英国在无法调解的情况下,遂将问题移交给联合国。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11月29日表决在约旦河以西地区建立两个国家: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犹太人接受丁这个分治计划而阿拉伯

人则予以拒绝。

国家地位 1948年5月14日英国托管结束,犹太人随即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此后不到24小时,五个阿拉伯国家的军队入侵了这个新国家。这场以色列独立战争断断续续打了一年多,于1949年7月以停火线为基础分别与接壤的阿拉伯国家签定了停战协议。

以色列在立国宣言中表明它“向所有邻国及其人民伸出和平及睦邻之手。”尽管历届以色列总理一再重申这一呼吁,但始终遭到拒绝或不受理睬。阿拉伯恐怖分子不断袭击以色列居民中心,阿拉伯国家不仅支持和鼓励袭击行动,而且还实行经济和外交抵制,封锁以色列海运的国际航道并挑起全面战争。1956年和1967年,以色列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对蓄意挑衅作出反应。1973年,以色列击退了阿拉伯邻国同时从三条战线发动的全面进攻。1982年,因加利利北部居民屡遭恐怖分子的袭击,以色列采取行动,摧毁巴解(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南黎巴嫩搞恐怖活动的基地。

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应贝京总理邀请访问耶路撒冷,从而打破了拒和的僵局。这次访问导致了双方的谈判,其结果是1979年3月26日签署《埃以和平条约》并达成《戴维营协定》,该协议包括实现中东和平的有关条款及就1967年以来以色列管理的犹地亚、撒马利亚及加沙地带未来地位所做的一项安排。随着这些地区在1987年爆发了暴力抗议行动,阿以冲突的焦点集中在巴勒斯坦阿拉伯方面。以色列确信有关各方只有通过直接谈判才能解决问题,因此,对由美俄主持下,于1991年10月30日在马德里举行的中东和平会议提供的对话机会表示欢迎。这次会议使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以及约旦一巴勒斯坦代表团坐在一起,为以色列随后与其每个阿拉伯邻国间的双边谈判及为解决区域问题举行多边会谈奠定了基础。

犹太人将自己称为“记忆的民族”。亚伯拉罕的信仰,埃及的奴隶生活,先知的言行,贤人的智慧,民族的历史、与圣城耶路撒冷的关系,犹太人靠着“记忆”将这些继承下来,并告诉子孙过去所发生的一切。说犹太人是“记忆的民族”,是为了表示他们记忆和继承历史的遗产。在这些记忆中,不光有民族的伟业和光荣,还有那些迫害、离散、痛苦和失败。犹太人通过记忆,将这些痛苦和教训世代相传,以警后人。

历史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烙印的记录。犹太人认真记忆民族历史的原因之一就是想通过这个方式,让离散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认识到犹太人的一体性。但是,历史教育更大的作用是对人格的全方位启发,这一点犹太人也是相当认同的。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教育不仅是强调光荣的历史,还要正视历史中的失败、挫折、迫害和没落,从中进行反省,取得教训。在这层意义上,犹太人试图将教育定义为“痛苦的教育”。他们不但告诉孩子们人生有喜悦和幸福,更告诉他们人生会有黑暗和失意。

普陵节(也称普珥节)就是每到二或三月举行的化装游行。在古代,成为王妃的犹太人以斯帖曾经不惜一切地拯救过犹太人的生命。这个节日就是为了纪念这段历史。

在普陵节上,人们要吹笛、敲钟,孩子和大人们都化装上街游行。在进行这个愉快的游行之前,孩子们必须学习这个节日的由来。以斯帖曾经舍身向国王通报屠杀犹太人的阴谋,结果阴谋的主犯被处决,犹太人在千钧一发之际保住了生命。表达犹太人的感谢之情就是普陵节的主旨所在。

在每年的十二月,有历时八天的献殿节。在古代,为了反抗希腊的暴政,马喀比派举行起义,恢复了犹太人自治。这个节日就是为了纪念这次起义而设的。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要就耶路撒冷神殿遭亵渎和犹太人的信仰自由遭剥夺的历史进行学习。

还有,在二千年以前,希腊军队亲手破坏了耶路撒冷神殿。为了纪念这次事件,每年八月犹太人都会回顾历史,实行一天的绝食,祈祷神殿的再建。

另外,还有西班牙的犹太人遭流放,犹太人遭基督教徒的弹压,被征收苛捐杂税,一直到法西斯的大屠杀,不管事件大小,只要和自己有关,犹太人都会调查清楚,详细地记载和记忆。

犹太人选择的使命就是不再让这些悲惨的历史重演。过去的苦痛就是将来的教训,所以,犹太人会把这种使命传于下一代,告诉他们:对人生不能采取安逸的态度;对民族、对世界都要有责任感;学习历史不应该只停留在过去,还要对未来敞开自己的胸怀。

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历史,一个人同样也拥有自己的历史,比如人的成长、体验、家庭、朋友和故乡。每一种体验都和有关的历史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大的历史板块。历史就是个人和他所在共同体的产物。学习历史不是要罗列过去的历史事件,而是要考虑这些事件和现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所具备的意义。对犹太人来说,历史就是对现在的挑战和对未来的发问。

举例来说,犹太人的教科书中不会单纯记录犹太人怎样遭法西斯屠杀,而是要设问:如果你自己在当时的情况下会怎样对应?学生们会被要求参考先人写的各种关于集中营生活的文章,把自己想象成受害者。根据情况不同,有的人如果有从集中营中幸存下来亲戚朋友,可以与他们进行座谈,听一下最真实的体验。

学生们通过这样的学习,更能直观地认识历史,从中进行反省和看到未来的方向。法西斯德国的罪恶再不可饶恕,也要和德国人民建立友好的关系,这就犹太人对历史采取的归纳法的态度。从失败中,能认清善与恶,正面事物和负面事物,并进行区别。犹太人最忌讳的就是无视事实,对所有的事物都做一刀切式的规定。由柳洪平创建。

热点内容
生物钟的调节 发布:2025-01-20 03:32:51 浏览:436
教师师德个人事迹 发布:2025-01-20 01:15:46 浏览:216
地理陈美丽 发布:2025-01-20 00:55:43 浏览:692
北京教育考试院网址 发布:2025-01-19 23:59:07 浏览:277
cf对讲机怎么用 发布:2025-01-19 22:33:56 浏览:560
幼儿园教师师德心得体会 发布:2025-01-19 21:55:36 浏览:795
梧州市第十四中学 发布:2025-01-19 21:37:16 浏览:54
宣城教师 发布:2025-01-19 21:32:43 浏览:200
师生会美篇 发布:2025-01-19 21:16:12 浏览:690
2017高考语文卷一答案 发布:2025-01-19 21:16:11 浏览: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