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防止校园贷

防止校园贷

发布时间: 2022-05-17 15:33:29

校园贷的危害及预防

一、校园贷的危害
1.身背沉重的还款负担
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办理了校园贷的同学往往会背负上沉重的还款负担,贷款利息往往要比贷款本金高出许多。在武汉,某位同学贷款8000元,实际到手2000元。在两个多月后还清时,实际还款9900元,还欠下其它平台5万多元的债务。校园贷高额的利息,让几乎没有日常收入的同学们陷入困扰的境地。

2 人身安全受损
现在,很多诱导学生办理校园贷的平台都是处在黑色地带的机构。如果贷款学生未能按照要求归还贷款本金、贷款利息、手续费、逾期费、评估费、中介费等欠款,那么这些校园贷平台就会安排一些人员进行暴力催收。

沉重的息费等心理负担不但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甚至出现跑路或轻生行为。校园贷基本有父母的隐形担保,大部分家长会选择为他们偿还,对于困难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防范措施
1.树立正确金融观和消费观
提倡通过勤工俭学或助学贷款等方式获得支持,纠正盲目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的错误观念。

2.理性消费
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

3.提高警惕
天上不会掉馅饼,对广告中的“免费”“优惠”“打折”要多留一份心眼、多打几个问号;了解金融常识,增强防范意识。

4.保管好身份证件
不随意借给他人自己身份证,保管好个人证件。有的同学是在熟人介绍的情况下去申请校园贷的。因此,在涉及到贷款这类事件时,大家不要感情用事轻信熟人。

5.选择正规借贷机构
确需贷款要选择有正规许可的机构办理,学习了解合同和金融法律基本知识,并及时按约还款,维护良好信用。

6.及时反映情况
如果大家发现自己上了校园贷的圈套,一定不要一个人默默地承担下来,要及时向学校老师、父母反映情况。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同学们一定要及时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㈡ 大学生该如何预防校园贷,避免入坑

不从不明渠道贷款,平时要规划好自己的生活费,不超前消费就可以避免校园贷。

㈢ 校园贷害人不浅,该如何杜绝校园贷呢

应加强对大学生基础金融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风险意识,培养学生的“财商”。大学生只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消除懵懂的借贷心理,才能理性借贷,不被一时的享乐冲昏头脑。

拒绝攀比心理:首先大家要给自己一个合理的社会定位,我们是一个学生那么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因为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不同,所以消费能力也与之不同。这个时候我们要持有一颗平常心,切勿进行攀比购买不必要的生活品。

从法律的角度说有合法的校园贷,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不好的校园贷事件发生呢。其实,有人利用这种方式赚取牟利,才导致这样的恶性事件。如今,教育部相关部门出台的关于校园贷的整顿通知,希望有所好转。

㈣ 如何有效避免校园贷

想要有效的避免校园贷的话,其实从很大一部分原因上,还是应该要收敛自己的这样一个欲望,因为很多校园贷他都是从欲望产生的。所以想要杜绝这样一个问题的话,就应该一年买一些特别贵重的东西,不要有特别大的一个攀比。

㈤ 我们应该如何防范校园贷

多做宣传,防止学生办理贷款,避免学生没有偿还能力,造成借贷款出现逾期以及还不了的情况。

㈥ 部分互联网金融贷诱导大学生贷款,超前消费,如何杜绝校园贷

杜绝校园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校园贷在很大程度上会危害我们学生的生活,我们的学生一旦去进行这样的贷款就会葬送自己的人生。

作为大学生来说自己在以后还要为我们国家发展做出贡献,所以在学校期间应该积极的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㈦ 大学生怎样预防校园贷

首先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费,控制过多的超前消费坏习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然后多看书少喝奶茶少用支付宝。

㈧ 大学生应当如何避免校园贷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学会理性消费,不要盲目的攀比,学会合理支配自己的生活费用。其次不应该对校园贷抱有侥幸心理;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旦踏入网贷后果就不是自己想象的,校园贷的利息就像雪球一样越堆越大。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学会抵制外面的诱惑,在去想拥有某样东西时要确保自己的能力范围是否能够达到。平时应该多看关于防贷方面的知识,增强自己对校园贷款的意识,不要随意相信“裸贷”“学历贷”等产品,需要钱寻求正规的渠道,比如课外兼职,勤工俭学。

㈨ 如何预防校园贷

防骗一

理性地消费,不管有多缺钱都不要通过“校园贷”获得,不管看上去多么无害。

防骗二

“借”钱消费有很多隐患,如需急钱,可以向家长说明情况,可以勤工俭学,可以通过创业大赛等合法途径取得。

防骗三

学习法律,学习与借款相关的法律知识,用法律保护自己。
陷入不良校园贷怎么办?
1

“拆招”一:不要独自承担,有父母和老师在身边关心着你。赶紧告诉自己的父母和老师。

2

“拆招”二:不要心慌意乱,家长的打骂还是老师的批评都是一时的,冷静才能解决问题。

3

“拆招”三:不要越陷越深,不要再单独接触或按照坏人的指示去做。

4

“拆招”四:不要忽视证据,要学会用事实说话,保留证据,保存录音、留下聊天记录,保存转账凭证,如有催债,找有摄像头的地方见面。

热点内容
淮安优路教育 发布:2025-04-26 10:49:00 浏览:420
徐州哪个省 发布:2025-04-26 10:43:04 浏览:92
奥迪s5怎么样 发布:2025-04-26 10:31:37 浏览:659
结构怎么样 发布:2025-04-26 10:29:20 浏览:754
二年级上册数学题 发布:2025-04-26 10:13:21 浏览:771
校园生活的英语 发布:2025-04-26 10:08:53 浏览:483
dnf进化药剂怎么得 发布:2025-04-26 09:59:39 浏览:994
波兰英语 发布:2025-04-26 09:47:01 浏览:741
哪个牌子身体乳好 发布:2025-04-26 08:08:09 浏览:834
语文的古诗 发布:2025-04-26 07:58:32 浏览: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