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中学校长
张伯苓(1876—1951),天津人,教育家,南开学校创办人。抗战期间率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西南联合大学,与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共同担任联大常务委员。
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美国过70大寿,老舍和曹禺合写献词,曰:“天下人谁不知,南开有个张校长?!”
然而,曾有那么一段时间,南开似乎漠视这位老校长的存在。
1949年,曾出任国民参政会副议长、考试院院长等职的张伯苓拒绝蒋介石的去台邀请,留在大陆。但由于曾“一脚踏在臭水沟里”,1950年9月,当他回到故乡,当时“进步”的南开师生对归来的老校长并不欢迎,态度冷淡,许多同学认为他是“战犯”,没按反革命分子去政府登记就已宽大他了。
张伯苓希望暑期到南开大学暂住一段时间,特意征求南开大学党支部意见,却未得到任何答复。不久,南开校庆来临,他早早准备前去参加有关活动,但南开中学不允许他进入,而南开大学也只安排他在相关活动中坐一般席位。自此,他变得沉默孤独,常常呆坐居室,以手击头,神情颓丧,叹息不已。研究者司徒允认为:“这与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愈挫愈奋’的虎虎生气相比,其晚境之凄凉无奈,适成两极。”
他周旋于军、政、官、商各界人士之间,惨淡经营私立的南开学校,为了筹款,向人求见,坐过冷板凳,挨过白眼,却坦然面对:“虽然有时向人家求见捐款,被其挡驾,有辱于脸面,但我不是乞丐,乃为兴学而作,并不觉难堪。”
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当年曾说过:“近几年来,每当我见到张伯苓,他总是说:只有他深知我的苦处,也只有我深知他的苦处。他是在述说在中国创办一所私立大学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罗隆基早年就读于清华学校,一位美国女教员请学生吃茶,突然正颜厉色地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将来都得学南开学校的张伯苓。假使中国多有几个张伯苓,中国一定会强的。”
女教员说的是英文,把张伯苓三字念得像外国名字Chamberlain,于是罗隆基就一直以为鼎鼎大名、篮球队能打败“强大”的清华队的南开学校,原来是个外国人Mr.Chamberlain办的,而“外国人办的学校,自然是好的”。后来,他才知道张伯苓先生是个中国人,而南开是中国人办的学校,当然,其间“南开的足球、篮球亦好几次打败清华了”。
曾任教于南开大学的文史名家柳无忌,称张伯苓为“大校长”,因为张伯苓给他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那魁梧的身体,像泰山般屹立在陈设俭朴的校长办公室内”,而张伯苓的为人与他的事业,则“比他体格更高大”。后来在美国的南开校友聚会,齐唱校歌“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柳无忌以为,同样令人心驰神往的,还有那位“巍巍乎南开大校长”。
② 读书中看到,南开创始人张伯苓先生晚年想参加南开中学校庆。南开中学不允许其进入为什么啊
考试院是名义上的五权分立之一,在军阀化的国民政府内实际上权力不大,但是影响很大版。南开也不是权铁板一块的。伯苓师是那种旧式文人,相信正统,爱国但不赞成革命,跟蒋私交很好。但同时南开的左翼学生势力也很强大(这几乎是南开爱国教育的必然结果,不管是否是张伯苓的本意),特别是抗战后,当时重庆的学运就是南开中学带头的,南开校内专门有中共党支部。当时张伯苓为了保护学校对学生运动也多有压制,学生当中有不满也是可以理解的,似乎没见过那所学校的学生特别爱戴自己的校长吧,如果校长还当权的话。另外一个让共产党方面不舒服的是张在皖南事变中的暧昧态度,让共产党收摊子。这个只能说是历史局限性吧,司徒雷登1950年要去燕京,恐怕也是一样后果吧。肯定功业要几十年后,没有利害关系才理智客观,我们要当时的人理智客观本身就是没考虑当时历史背景。现在重庆南开中学里有张伯苓、喻传鉴的像,也有毛泽东周恩来的像,这才是历史。
③ 为什么民国时期大师辈出
啊?民国那些叫大师?大沙雕还差不多,公知一大把,这些“大师”对中国有个毛用?都是在瞎扯淡,文人相轻也很严重
④ 天津南开中学历任校长
天津市南开中学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直属重点中学,1904年10月17日,由著名爱国教育家严范孙和张伯苓创办,是南开系列学校(现有一所大学、三所中学)的发源地。197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列为国家级重点中学。
截至2012年9月,全校共有学生2576人。其中高中部40个教学班,1869人;初中部17个教学班,637人;国际部6个教学班,外籍学生70人。
⑤ 当代中国教育学家有哪些
当代中国教育学家有:
1、叶澜:中国著名教育家,女,祖籍福建南安,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2、王宝祥:著名教育学家,20年一线教学,班主任和领导教学经验,在业界有良好的口碑。北京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教育科学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班主任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
3、樊恭烋:曾先后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长、工会副主席、校务委员会秘书,北京航空学院筹委会委员、党委常委、教务长,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长、副校长、常务副校长兼党委副书记、校长、名誉校长。
4、吴晗清: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师从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中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终身名誉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裴娣娜先生。现任职于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西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国培计划培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教育硕士兼职导师。
5、张春光: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新中国式家长学堂》课程创始人,课程的启蒙篇同时也编写配套的家园共育丛书《不教的教育》。
⑥ 重庆南开中学的学校领导
职务姓名校长田祥平党委书记李亮党委副书记田祥平、姚显荣副校长李亮、张发光、姚显荣、毛明山、肖力、陈荣参考资料:
⑦ 南开中学历任校长
杨静武
张伯苓 杨坚白 杨志行 王淑玲 纪文郁 康岫岩 杨静武
这是第七个了,104年的历史嘛
⑧ 南开中学是谁呀
天津市南开中学由著名爱国教育家严修和张伯苓1904年创办,197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学,现为天津市教委直属中学。学校坐落于天津市南开区南开四马路,目前占地面积115亩,建筑面积60289平方米,绿化面积18000平方米,校园古朴典雅,设施齐全,新老建筑交相辉映,景观独特。截至2014年9月,全校共有学生2815人。其中高中部48个教学班,2065人;初中部18个教学班,649人;国际部7个教学班,外籍学生101人。全校教职员工302人。
一个多世纪以来,南开人同心同德,艰辛探索,矢志不渝。首任校长张伯苓任校长46年。新中国成立后,杨坚白、杨志行等人先后担任校长。2010年,学校进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南开中学理事会,孙海麟任理事长、党委书记。马健主持学校行政工作。
南开中学校训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歌首句歌词为:“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校色为青莲紫,寓意南开学子能够像莲藕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校徽呈八角形,寓意南开学子来自四面八方。
南开中学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何炳棣先生说过:“南开中学是世界近现代史上笃笃实实最爱国的学校。”同时,学校从建校之初起就十分注重校风建设,梁启超曾经称赞南开中学“校风之佳,不仅国内周知。即外人来参观者,亦莫不称许。”由严修先生亲自制定并书写的“容止格言”在南开学子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春华起南开,秋实献九州。”在南开精神的感召下,南开中学一百多年来桃李广植。培养了以杰出校友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一大批党和国家的领导者、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以普通劳动者为代表的合格公民。
今日南开中学坚持传承南开精神,高举改革创新大旗,与时俱进。学校有着优良的德育传统,坚持“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的教育主线,形成南开特色的德育实施网络。学校十分重视教学工作,优质教育硕果累累,多名学生曾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摘金夺银,一大批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及天津市一等奖;每年均有数十名优秀毕业生被保送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重视体育也是学校的教育传统,张伯苓校长是中国奥运先驱,首倡中国举办奥运会;学校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通过举办“五虎杯”篮球赛、“三六杯”足球赛等传统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校园社团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展现各方面才华的舞台,男子篮球队、话剧社、民乐队、合唱团等社团具有较高水平,多次在全国和市级比赛中取得佳绩。
学校不断增强与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的交流,已与法国巴黎德萨伊中学、新加坡华侨中学、台北复兴中学、香港圣保罗男女中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学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成为中外基础教育借鉴和交流的桥梁。
在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学校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今日全体南开人将继续坚持“南开道路”,秉承“南开品格”,弘扬“南开精神”,在高起点上向更高水平迈进,努力创办富有中国特色、具有世界水平、符合时代要求、适合未来人才成长需要、让人民满意的优质中等教育,开创南开教育事业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