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服校园网
Ⅰ 请北京服装学院的女生进^^
http://www.mybict.com/
Ⅱ 北服北校区的详情···
学校小,地偏僻,出门做蹦蹦,环境还可以…宿舍很烂很小,公共澡堂,学校门口有两个卖画材的小店,不是很黑……有两个食堂,吃饭也不怎么样,门口有个小四川的小馆子,朋友几个吃个饭也就那了…艺术生有专门的画室,很小,赶上六层上下楼得烦死你,平时生活会很无聊,学校的一些没用的活动也不用参加……其实也有好多好的方面
Ⅲ 北京服装学院宿舍情况,!
北京服装学院宿舍情况:6个人一个宿舍,四个上下铺,中间有一个大桌子,靠窗户内的两个床下容铺和桌子之间只能刚好过一个人,每个人有一个柜子和一个放杂物没有锁,需要自己准备,有椅子。需要注意的就是学校白天不给电!早上起来6点到8点有电,下午四点到晚上11点给电,夏天中午给电用电扇,电压也有限制,不能用吹风机,要不宿舍就断电了,还有就是学校用的无线网,没有网线。
宿舍具体场景如图:
Ⅳ 问一下北京服装学院北校区最新的情况
我是刚大一结束的北服的学姐,现在我们已经搬到本部了,宿舍条件比本部好点,主要是位置偏僻点,宿舍条件不好,六个人一个宿舍,一层一个洗漱间,和一个卫生间,宿舍限电量300瓦。六台电脑拉不起来,附近太阳城有个太阳城小区,里面有个小超市,开学那几天,校园里会有卖生活用品的,如果去较大的超市就出去做公交985、984去天通苑南下车,那里有家乐福。也有几个商场。平时我们购物都去那里。如果外出就做643、537去天通苑北地铁坐地铁。洗澡是学校有专门的澡堂。要提前去澡堂办澡卡。说实话宿舍比本部的宿舍宽敞点,本部的宿舍条件更差~
Ⅳ 姐姐,我想问你一些北服的事,可以帮帮忙吗
你可以问问
别人了解
一下具体
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
Ⅵ 北服研究生复试考什么内容
到它的网站上都有
Ⅶ 我是2011的考生,想去北京服装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不知道北服的男生 宿舍啥的怎么样,有网线啥的没
想真的读大学的,别来北服,别读信工,做我师弟没什么好的,北服是直属北京市教委的,你报北服不如报一些属于国家教委,或者什么部什么部的,那些好的多了,北服的信工,师资力量不够,学生自觉性也不高,关键是学校对信工不是很好,福利也少,说白了,就是比较忽视信工
Ⅷ 北服是大学吗
北京服装学院(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是全国唯一以服装命名,艺工为主,艺、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始建于1959年,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1998年由纺织工业部划转北京市为主管理。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下设13个教学系部,开设28个本科专业,有4个双学位专业点, 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有在校生8000余人,在校职员工700余人。[1]
创办时间
1959年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
学校类型
工科
属性
市属本科高等院校
主管部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类别
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
杨石头、邹游、兰玉
学校官网
http://www.bift.e.cn
图集
学校概况招生计划历年分数线招生简章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学术研究
▪ 科研机构
▪ 科研成果
▪ 学术资源
3 办学条件
▪ 师资力量
▪ 院系专业
▪ 教学建设
▪ 学科建设
▪ 对外交流
4 文化传统
5 学校领导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北京服装学院
英文名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简 称
北服(BIFT)
创办时间
1959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工科
属 性
市属本科高等院校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
现任校长
刘元风
知名校友
杨石头、邹游、兰玉
主管部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硕士点
12 个
校 训
弘毅日新 衣锦天下
主要院系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
学校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街甲2号
学校代码
10012
历史沿革编辑
1959年,北京纺织工学院创建;
图书馆
1964年,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
1968年,文革期间,学校迁入江西省分宜县五七干校,在校学生300名;
1971年,并入北京化工学院;
1978年,结束并校,招收第一届统考生;
1984年,北京化纤工学院复校,在校学生1120名;
1988年,更名为北京服装学院;
1998年,由纺织工业部主管划转北京市为主管理;[2]
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
学术研究编辑
科研机构
校园景观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1个,市级研究机构1个。[3]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数字与交互媒体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1个):服装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
市级研究机构(1个):北服·南山中国职业装研究院
产业创新园(2个):中关村时尚产业创新园(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北服共建)、服饰时尚设计产业创新园(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之一的民族服饰博物馆和中关村科学城)
科研成果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1200多项,授权专利25项,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10项。2004-2006年,学校均有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该校主持完成的“PA6/PE共混海岛法超细纤维及人造麂皮的开发和产业化研究”项目,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4]
学术资源
学术刊物
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1年,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服装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与纺织服装行业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论文、应用技术报告、综合性学术评论及专题论述,特别是纺织服装新材料、纺织化学、纺织技术、染整技术、服装 CAD技术、生态纺织品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 2004 年、2008年连续两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十多个著名数据库或文摘杂志列为固定收录刊源,其中包括《美国化学文摘 CA 》、《世界纺织文摘(WT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ChinaInfo) 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纺织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等。 [5]
《艺术设计研究》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服装学院主办。该刊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获《全国艺术院校学报最佳版式》奖,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著名数据库与文摘杂志列为固定收录刊源。[5]
馆藏资源
北京服装学院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图书馆拥有不同学科、不同语言的藏书95.5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60.1万余册,拥有中外文期刊近900种,电子期刊3万余种,多媒体资料2万余部,各种数据库70余个。
办学条件编辑
师资力量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教职工780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3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专兼职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13人。[1]
教学团队[6-7]
序号 团队名称 负责人 级别
1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艺工结合教学团队 刘元风 国家级
2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艺工结合教学团队 刘元风 市级
3 服装设计与营销管理教学团队 胡月 市级
4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团队 张巨俭 市级
5 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团队 郭燕 市级
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刘瑞璞、赵国梁、郑嵘
院系专业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下设13个教学系部,开设28个本科专业。[1]
院系设置
院系设置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造型艺术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础教学部
艺术设计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商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研究生部
外语系
国际学院
计算机信息中心 -
专业设置[8]
二级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方向) 本科所授学位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服装设计与工程 工学
传播学(时尚文化与传播实验班) 文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 艺术学
表演(服装表演与品牌推广) 艺术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服装安全与评价、纺织化学) 工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服装材料与工程) 工学
轻化工程(服装色彩与功能) 工学
艺术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艺工融合联合教学实验班) 工学
产品设计 艺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学
环境设计 艺术学
摄影 艺术学
动画 艺术学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学
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与金融) 经济学
广告学(品牌策划与传播) 文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分析师) 管理学
工商管理(企业零售管理) 管理学
市场营销(时尚品牌管理) 管理学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 管理学
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化 工学
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
外语系 商务英语 文学
造型艺术系 绘画 艺术学
雕塑 艺术学
公共艺术 艺术学
教学建设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市级精品课程5门;完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0部,承担国家级规划教材20部。[1]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艺术设计[9]
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业设计、轻化工程、表演[9]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艺工融合应用型现代服装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服装服饰实验教学中心[11]
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服装材料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服装服饰实验教学中心[11]
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北服-爱慕服装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服-新百丽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服-盛虹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精品课程
校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所在部门
姓名
职称
1
素描
孙纲
教授
美术系
2
水粉
张玉祥
教授
3
服装材料学
王越平
副教授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4
市场营销
宁俊
教授
商学院
5
管理学(系列课程)
陈桂玲
副教授
6
有机化学
李秀艳
副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薛天宇
副教授
工业设计与信息工程学院
8
机械设计基础
罗家莉
副教授
基础课部
9
工程制图
李杰
副教授
10
大学物理实验
陈祖刚
教授
市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所属院系
课程层次
所属学科
负责人
中国服装史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本科 艺术类 袁仄
服装设计学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本科 艺术类 胡月
成衣纸样与工艺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本科 轻工纺织食品类 刘瑞璞
数码设计基础 艺术设计学院 本科 艺术类 詹炳宏
服装画技法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本科 艺术类 刘元风
教学成果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承担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教育部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北京市级教改项目,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北京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奖项。2009-2012年,教师出版教材及各类参考书120部,其中《服装工业制板》等14部教材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入选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6部——《服装艺术设计》和《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技术(男装/女装)》等。此外,学校教师承担国家级规划教材19部,编辑出版服装类、美术类、艺术类三大系列教材33部。[12]
学生荣誉
2011-2014年,该校非艺术类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方案大赛银奖、北京市大学生物理竞赛特等奖、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特等奖、北京市英语竞赛特等奖等各类奖项 171 项,艺术类学生获“红点奖”、“汉帛杯”等国际国内大赛奖项656项,获奖数量和层次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1]
学科建设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
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1个):纺织科学与工程[13]
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3个):设计艺术学、艺术学、材料学[13]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4]
授予学位学科名称 项目名称
设计学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4]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法学 民族学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工学 机械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与工程 纺织工程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管理学 工商管理 会计学
企业管理
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
美术学 美术学
设计学 设计艺术学
硕士专业学位 艺术
对外交流
北京服装学院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制服、火炬接力服装、中国运动员领奖服、颁奖礼仪服之“青花瓷”系列、残奥会入场服等设计,以及“神七”、“神九”、“神十”航天服饰及舱内用鞋设计,建国60周年群众游行方队和志愿者的服装设计,广州亚运会颁奖礼仪服装设计、深圳大运会颁奖礼仪服装设计以及北京市中小学校服、两代学位服等设计研发工作。2012年,与国内三所艺术院校共同组建并培育“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中心”,旨在探索并建立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共同推进民族艺术的传承。[1]
文化传统编辑
校训
弘毅日新 衣锦天下
“弘毅”取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要求北服人要心胸开阔,抱负远大,坚忍不拔。“日新”取自《礼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求北服人要不断进取,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引领时尚。“衣锦天下”取自《易经》“垂衣裳而天下治”,蕴含了衣被天下、衣美天下之意,表达了北服人努力使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自信,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世界的愿景。[15]
校徽
学校领导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呼文亮 院 长 刘元风
党委副书记 倪赛力 副院长
廖青、贾荣林、仲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