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t派校园
① 网络与新媒体学什么
网络与新媒体学什么
进入21世纪以来,传播技术的革命大大改变了媒介环境和传播生态,使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推动着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也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网络与新媒体学什么的知识,欢迎阅读。
1为什么会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进入21世纪以来,传播技术的革命大大改变了媒介环境和传播生态,使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推动着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也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2015年1月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互联网普及 率为47.9%。互联网在整体环境、应用普及和热点行业发展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2015年两会,总理报告首次将“互联网+”提升为战略发展规划,为网络与新媒体的跨越发展提供更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在驱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媒体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因势而动,应用而生,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创新优势和发展前景。
2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重在人才的创新性、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可塑性,新媒体本身就意味着该专业设置就是一个开放的学科体系,融合了现代传播的最新成果,紧跟时代、社会发展步伐,及时开创新的理论。
本专业培养具备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与新闻采编业务能力,掌握网络舆情分析与数据可视化应用,熟练互联网产品策划、运营和市场推广,具有较强的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内容采编与运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媒体人才。本科,四年制,修业合格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3这个专业毕业后做什么?
学生培养基于“技术、内容、运营”三大板块,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形成特色。
主要就业方向包括:(1)传统报纸、电视等媒体的数字化发展平台或机构;(2)政府网络信息公开与舆情监测部门相关职位;(3)网络媒体、移动新媒体与自媒体平台的技术应用、内容编辑与运营策划等职位;(4)其他网络出版、网络运营、电子商务等公司的相关职位。
举个例子:
再举几个超级英雄的例子:
4就业有什么优势呢?
瞄准三大稀缺人才需求,全方位对接专业技能模块。融合新闻生产、数字(内容)产品研发与运营、网络舆情监控与公共传播,是当前网络与新媒体行业急需但稀缺的专业型人才 。
目前国内没有相应的专业能够与之对接,本专业瞄准这三大人才需求,设置全方位的专业课程与实践模块,力图在深厚的.学科理论素养基础上延展出丰富且务实的专业应用技能。
5这个专业好新啊,都没有听过,是正式的专业吗?
2012年,教育部在全新修订的新闻传播学科专业目录中,正式设立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成为首批获得教育部正式备案招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的重点院校之一。
作为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新领域,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近几年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开办或正在申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院校近100所。专业已招生的高校57所,其中重点高校8所,普通高校33所,民办高校16所。
6具体学习哪些课程?
课程体系的构建充分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突出实务性。分为三大体系:
(1)新闻传播学理论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外新闻事业史、传播学概论、新媒体与社会等
(2)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实务课程: 全媒体新闻采写、网络与新媒体编辑、视听新媒体制作、网络与新媒体广告、融合新闻学导论、、网络与新媒体运营管理、网络与新媒体舆情监测等。
(3)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实务课程: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及其应用、数据挖掘与数据可视化、平面设计等。
7是偏重文科还是理科呢?
本专业强调突出“技术+传播”的交叉型人才素质培养模式。无论是专业课程设置还是专任教师的学科背景,都体现文理兼容的特色。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具有扎实的人文科学知识和广博的社会学科知识,掌握多学科的自然科学知识,在文科学生中具备一定的理工科知识与技能优势。课程设置上会有一定量的网络技术、程序设计、网页设计、信息可视化、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的实务课程,理科学生相对来说更有优势。
8录取分数高吗?
我校新闻传播学(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3个专业)是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也是武昌首义学院的优势学科。2015年招生隶属二批次,二本线上即可录取,详情请咨询校招生处——027-88426123。
9今年计划招生多少人?
我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15年计划招生71人,分布湖北,江苏,浙江,山东,贵州五个省份,文科43人,理科28人。
10以往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呢?
自2003年以来,新闻与法学学院高瞻远瞩,长远谋划,将网络与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作为重要的培育方向,并以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为专业培育,探索人才的培养实施。
(1)胡超是我校2008级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大二的时候明确了自己“要去最好的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想法。那时武昌分校还没有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独立出来。确立目标后,他就每天花时间在互联网的学习上,一些基本的软件都学得不错,而且对产品也都挺有自己的想法。
幸运只给有准备的人。2010年3月他以分析“微博与宣传影响力的要素”为主题,做了一份120字的配图“微简历”,在腾讯“微招聘”活动中拔得先机, 5月他就来到了腾讯产品部分实习。加入腾讯的第100天,他在日志中感慨:“感谢自己没有把大学时光浪费在吃喝玩乐,浪费在游戏睡觉中。”
(2014年,胡超个人著作出版,“微信之父”张小龙为其写序)
(2)2007级的毕业生左萌也在腾讯工作。她是胡超的学姐,毕业考研考上了西北大学的研究生,因读研而比胡超晚些进入腾讯。2012年3月,左萌顺利通过腾讯校园招聘活动拿到offer。“招聘还是很严格的,产品岗位每个城市投简历的有一两万人,最后能来公司工作的只有一两百人吧,招聘我的面试官想要一个懂传播又文笔好的,我恰巧符合条件。新媒体专业的学习,比较重要的就是各种基本软件的掌握,以及新闻敏感和市场思维的训练。进入公司之后没有人太关注学校和学历,领导更看重的是学习能力,所以,要珍惜大学时光,丰富自己的能力。”从事腾讯 “T派校园”产品的策划和运营两年多,左萌这样总结道。
腾讯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对于人才从来不缺乏吸引力,从武昌首义学院的象牙塔跃进企鹅帝国是需要绝对的实力,四年的学习积淀和对新媒体理想的坚守,是走进腾讯的必备条件。
近三年,新法学院的优秀毕业生邓遂、左萌、胡超、车朝晖、王淼纷纷成功就职腾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