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商业进校园

商业进校园

发布时间: 2025-04-04 17:56:16

⑴ 组织学生自费看电影是否违规,是否属于变相的商业活动进校园行为

近日,河南安阳市文昌实验中学组织800余名学生徒步2小时自费观看《满江红》一事,引发网友热议。据媒体报道,校方回应称活动是自愿的,属于户外教学实践。2月6日,该校负责人回应记者称,电影院离学校没有那么远,实际上没有走那么久。当地教育局则回应记者称,正在了解情况中,暂未接到投诉。(2月6日潇湘晨报)
舆论对于此事的热议,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其一,组织学生自费看电影是否违规,是否属于变相的商业活动进校园行为?其二,学生“徒步两小时”看电影,这样的活动组织,是否没有注重学生的感受?其三,学校选择的影片,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吗?为何选有争议的《满江红》,而不是选择其他更具教育意义的影片?厘清这些问题,对中小学开展影视教育等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具有现实意义。
2018年,教育部、中宣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提出,保障每名中小学生每学期至少免费观看两次优秀影片。2020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明确,学校在完成正常的保育、教育教学任务外,为在校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所需的相关便利服务,以及组织开展研学旅行、课后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对应由学生或学生家长承担的部分,可根据自愿和非营利原则收取服务性费用。
根据这些规定,要追问学校在组织学生自费观影之前,是否做到保障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免费观看两次优秀影片。如没有保障免费观影,只有自费观影,则没有落实教育部门的规定。如果在保障免费观影基础上,再推荐优秀影片,由学生自愿选择自费观影,只要真做到“自愿”,则符合规定。
部分舆论质疑学生是“被自愿”,但从实际情况看,很难判定。据报道,学校跟电影院商谈了团购价,仅需要25元/人。学校有1500余名学生,此次参加观影活动的有800多人。就此看来,学校并没有要求所有学生都观影,价格也符合非营利性原则。因此,学校组织学生自费看电影,总体而言并没有违规。
但是,有没有做好自费看电影的组织、服务,则是学校需要反思的问题之一。虽然校方解释从学校往返电影院距离大概只有7公里,因为学生人多花了两小时,但是,让学生徒步去电影院观影,这是遭到学生吐槽最多的地方。学校或希望将观影和徒步锻炼(户外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但却让这一次活动的教育意义变得模糊不清。这究竟对学生进行影视教育,还是户外实践教学?
优秀影片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显著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和文化价值。我国教育部门要求,要充分发挥优秀影片在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对学生的影视教育。其中,给学生选择、推荐优秀影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截至2021年11月,教育部、中宣部已联合发布了40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除了教育部、中宣部推荐的优秀影片外,各地也可遴选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优秀影片,推荐给广大中小学生观看。该校组织学生集中观看电影,就属于学校的自主推荐。这也引起网友争议:这部影片适合未成年学生观看吗?具有怎样的教育意义?
据报道,对于网友称电影《满江红》具有争议性,不适合未成年的中学生观看的质疑,该校宣传负责人认为,这是今年的一个新电影,背后的历史故事是不可否认的,有较强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其中,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电影背后的影评褒贬不一,跟我们没关系。”这一回应显示校方对影片的选择还不够慎重,不能仅以“新电影+历史故事背景”就作出选择,而要看影片的具体内容,在选择时,要综合分析各方对电影的评价,听取教师和家长、学生的意见,不能就由学校领导决定。就此而言,此次舆论对此事的热议,有利于形成如何依法依规,从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出发,开展影视教育的共识。

⑵ 阻止校园音乐商业化的措施

学校加强管理,赞助商和学生要更加注重音乐本身。
1、学校加强校园日常监管,利用宣传栏进行宣传,利用校园广播,电子宣传栏等多种途径,进行关于“杜绝商业广告活动进校园,保护校园一方净土”专题宣传。2、音乐活动的赞助商和我们的校园歌手应该更多地关注音乐本身,而不是利润。
校园音乐逐渐商业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校园音乐的独特性。由于名气和财富的影响,一些校园歌手尝试迎合大众的口味,逐渐失去了自己的风格。以下因素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一方面,一些企业对校园音乐的重视程度超出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他们希望在公众面前树立健康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现在的娱乐营销非常流行。

⑶ 中学生举办丰富的校园活动利大于弊 有哪些方面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商业活动进校园的利弊关系。从哪个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着眼,我们认为,商业活动进校园利大于弊。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几个定义。商业即为以有价值的事物进行交换从而实现盈利的经济活动。校园商业活动就是面向广大师生和学校的商业活动,包括商业促销行为、经营行为和广告宣传行为。就校园而言,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大学作为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无疑与商业活动联系最紧密,而大学生又有较强的自主消费能力,所以辩论的重点在大学校园。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方立论进行阐述。
首先,商业活动进校园为师生生活提供了便利,弥补了学校基础设施的不足。师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自然有日常购物消费的需要,学校通过竞标等方式,选择最具信誉、最有质量保证的商家走进校园,建起食堂、公寓等基础设施,设立超市、小卖铺等购物场所,让师生员工不出校园就能买到生活、学习所需物品,方便快捷。试想一下,如果生活在校园中的我们,为了吃个饭,买瓶饮料,而必须跑到“千里之外”,那就不要说学习,生存都成了问题。
其次,商业活动进校园增强了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学策略》里提到,大学时代是大学生由少年成长为青年的转折点,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身体力行才能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商业活动进校园为学生提供了锻炼机会,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培养合作意识。
第三,商业活动进校园有利于丰富繁荣校园文化。商家为了扩大自身影响力,提高知名度,会选择学校内的学生会或社团合作,为各种精品校园活动提供赞助,有了经济的保障,促进了各项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使校园活动更加有声有色,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再者,商业活动进入校园也给学校吹来一股商业文化之风,让充满学术文化、精神文化、社团文化的校园中,又融入了一种新的文化,即商业文化,让校园文化的内涵更加立体多样。
第四,商业活动进校园有利于学校走上一条良性发展之路。就学校而言,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经济基础的是否牢固取决于知识的发展。许多科研成果就是在大学产生的,依附大学高技术的商业活动进入学校是时代的产物。招商引资已经成为了许多学校商业活动进入校园的主要方式。这不仅让学校获得了利润,有了自负盈亏的能力,优化了学校的硬件软件设施,更有利于科研成果生产化。一些学校的商业区,如北大科技园,哈工大商业园等,这些商业区给学校带来了丰富利润的同时,更缓解了就业压力,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第五,商业活动进校园推动了社会进步。就商家而言,企业需要发展,需要有知识有素质的人才进入,而商业活动进入校园为他们在大学生这样一个高素质群体中打响了知名度,为自己储蓄了许多后备力量,给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使社会生产不断发展前进。另外,各大高校设立的“商业一条街”和“再就业一条街”等,给下岗职工带来了再次上岗的机会,维持社会稳定。
虽然我们看到,商业活动在进入校园之时,也带来一定弊端,但就利弊问题来看,我们从以上论点中清晰地发现,无论是对学生、学校还是社会,有利方面凸显出巨大优势,最终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资源得以优化资源配置。因此,我方坚信,商业活动进校园利大于弊。
优胜方:正方 江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代表队

⑷ 严禁商业广告进校园反思怎么

第一、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的《全面排查整改商业广告进校园》排查小组,从门卫、教师、校管理层,各个层面意识到位,认真负责,做好杜绝工作,以禁止商业广告进校园。

第二、组织教师开展商业广告进校园教师意见收集活动,同时总结广告进校园的弊端,使教师对商业广告进校园的不良现象达成共识。

第三、中小学生本来就未成年,判断能力差,极易上当受骗。我校组织学生深刻了解了商家广告的虚假诱惑给自身带来的弊端:分散精力、影响学习等等,使学生意识到广告的危害性,从而自觉抵制。

第四、杜绝学生攀比心理,对商业广告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通过学校文化活动,将学生的思想中心回归到积极友好、团结向上的氛围中来,从而有效抵制商业广告进校园。

通过以上措施,我校有效地抵制了商业广告进校园,让广告没有了“通关渠道”。当然,我校也会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常抓不懈,及时发现漏洞并做好梳理补充,从而保证我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教师教育形象的树立以及学生学习环境的净化。

⑸ 严禁商业广告进校园怎么写反思

广告进校园”,其中是有利益牵绊的,没有利益的存在,学校不会允许“广告进校园”,教师也不会帮着商家派发广告纸。“广告进校园”,商家想走的是一条捷径,而这条捷径也侵犯了孩子和家长的利益,这些商业项目和产品,往往并不是家长需要的,却迫于无奈而不得不“花钱消灾”。不难看出,“广告进校园”危害不小。

鉴于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要对“商业广告进校园”事件进行剖析,不断增强校长教师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应该牢固树起风险防范屏障,要对所有进入中小学校、幼儿园或组织中小学生、在园幼儿参加的活动,向学校、学生发放的试卷、奖状、校服、文具教具等,以及进入校园的APP进行严格排查,特别要防范外部人员借各类活动制作、夹带、发放带有商业广告的物品。

治理“广告进校园”也不是一件难事,关键问题还在于要斩断“广告进校园”的利益链条。对于学校收取好处费的,对于教师从中拿取提成的,就要严厉打击。师生的关系不能被金钱说污染。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不能让商业广告污染。此外,需要构建学校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各类“进校园活动”审批制度,没有教育部门允许任何社会活动都不应该允许“进校园”。只有从制度层面,从监督层面关死学校的大门,才能不让商业广告进入校园之中。

通报“广告进校园”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一定要提升校园门槛,校园的大门不能向商业广告敞开着。校园不是“商业广告”逐鹿的地方。

热点内容
初二物理提高 发布:2025-04-04 18:09:00 浏览:838
语文书二年级 发布:2025-04-04 18:08:53 浏览:906
商业进校园 发布:2025-04-04 17:56:16 浏览:39
城建教育税 发布:2025-04-04 17:37:29 浏览:175
江苏阜宁中学 发布:2025-04-04 17:19:57 浏览:640
关于数学日记 发布:2025-04-04 16:28:22 浏览:529
张洁班主任 发布:2025-04-04 16:21:47 浏览:780
塞拖生物 发布:2025-04-04 16:08:49 浏览:276
英语每天 发布:2025-04-04 15:45:56 浏览:771
数学模拟高考 发布:2025-04-04 15:38:44 浏览: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