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人文校园

人文校园

发布时间: 2020-11-18 23:37:36

什么是人文校园

人文校园就是学校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处处体现出“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人文校园包括整齐的环境、现代的教育理念、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

⑵ 人文校园 活力校园 和谐校园的宣言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大学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
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大学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
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带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需要建立好的学风、好的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材”。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响地吸引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校风积极向上,从而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同学们、老师们,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
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和谐校园的乐章终将奏响。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地成长。未来不是梦,今天,在我们手中。

⑶ 什么是人文校园

现代意义的人文主义与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是分不开关系的。“Renaissance”是法文,它原本的意思是“重生”,很精准地诠释了文艺复兴时代的重点:重新注重人文以及重新审视西方自身的古代世界。

文艺复兴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那是一个急速变动的两百年(约1350至1550),因此,当它是一个“时代”看待会来得更恰当些。文艺复兴也不是个群众运动,而是在得到翡冷翠富有的梅狄奇(Medici)家族和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之下,以一些学者和艺术家为主要推手的运动;欧洲开始摆脱中世纪教会对人性的束缚,生命的注意力从天堂转移到普世。

当时的学者在修道院图书馆丰富的收藏中扒梳,企图从古籍中找到寻求幸福生活的依据。荷马的史诗、柏拉图的著作等都是在此时第一次被翻译成当代的欧洲语言的。当时所谓的“人文主义者”,指的正是这些花了大量心血在搜寻和整理古籍工作上的学者。值得一提的是,人文主义者并非等同于反宗教者。譬如最令达芬奇在历史上盛名不衰的两幅名作:宗教画《最后的晚餐》及散发人性光辉的《蒙娜丽莎》,即很好地反映了宗教与人文并不相悖的立场。

宗教与人文不相悖

西方人文主义所寻求精神的根本,其源头无疑就是在古希腊的雅典,植根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所探讨的正义、爱情、伦理观等等人性问题之中。当东罗马帝国的皇帝贾斯蒂尼安(Justinian)一世认为柏拉图的思想有违基督教义,而在529年关闭了柏拉图创立于公元前385年的“学园”后,欧洲的人文思想在文艺复兴前的一千年间就缺了很大的一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的概念是用来和“天文”相比较的,这跟西方的人文主义并不尽相同。文艺复兴把人们的视角从天上拉回人间世,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垫下基石,也为个人主义埋下伏笔。今日恶行恶状的绝对个人主义虽然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但是,却与人文精神完全扯不上丝毫关系了。

即使视其为偶然,人类的出现还是值得大家感到万分庆幸的。人文主义认为“人”有其独特的能力与潜能,并非如中世纪教会认为的一切皆由上帝主宰,同时,人也不是单纯的仅仅只是“生物的一种”而已。人文精神反对一切可能使人异化为他物的因素,道理很简单,人自有其不可侵犯的神圣性;作为人的一分子,我们当然有义务尽可能地保持天生人性的纯洁。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文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生活在今日这个乱象环生的世界里,我们希望能培养出一个更有人文素养的社会

⑷ 人文校园的建设

人文校园的建设
首先,在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去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给学生提供最大的选择机会,使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张扬。在管理中,要始终围绕教师的发展,在抓教师的教育行为同时,做好对教师的心理、生活、成就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其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爱学生,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学生的参与。这不仅仅是学生的内在需要,还体现了现代教育关系中师生平等的基本要求。正直、富有同情心,是教师品质的重要内容。有些教师这样说:“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站起来。”在学生低着头站起来后,还对他们训斥一顿,直到他们的头更低。而如果教师总是说:“完成作业的同学请举手,然后一起鼓掌”,结果将大不一样。虽然这两种做法都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但效果差异明显。后者的作法将让未完成作业的学生没有了难堪,多了反省,将会使他产生自觉改正缺点的内在要求。
第三,学校管理在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同时,也应体现以教师为本。领导要注重领导方式,不仅抓教职工的工作,更要关心他们的愿望和需要。管理制度要提倡感情化强制,既保证学校的总目标,保证学生的发展,又体现人情味,刚柔兼顾,最大可能化解或减轻对教师造成的伤害。实践中要让全体教职员工感受到学校是为他们搭建的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舞台,从而在学校这个充满激励而不乏宽松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判断能力、决断能力和创造力,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提高,有效地实现自我控制。
数字校园的建设
学校建设数字校园要达到五个有利的要求,即:有利于多种媒体组合教学;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等主体性的发展;有利于开展个别化的学习;有利于多种学习资源的利用和资源的共享。要达成这个目标,必须加强三件建设,即硬件、软件、潜件建设。
硬件是指建立一网八室四系统。一网指千兆数据的交互传输和资源共享的校园网;八室指建设了带有电教小平台的学生教室、功能室、综合电教室、电脑室(带语音功能)、课件制作室、多媒体阅览室、电子音像教材室、摄录编辑室;四系统为校园广播系统、校园视频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网络系统能将图像、文字、动画、声音以及视频影像等传输到任何一个终端,满足教师课堂教学、备课、制作课件等要求及教育现代管理的需要;满足资源共享与个别化学习的要求;满足学生小组学习讨论和交流的需要;满足教学测试及信息反馈分析的需要。学校普及计算机应用,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等实现了电算化、现代化,工作和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并向无纸化过渡。
软件是指配合硬件使用的两带、两片、两盘,即录音带、录像带;投影片、幻灯片;VCD盘、电脑光盘以及其它形式的音像资料,并将所有既有资料数字化,使之完全可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学校建立了网上资源库,正将原来模拟信号的教学音像资料转为数字资料,并分门归类上传到服务器。学校建立了光盘塔、光盘库等,师生可以利用电脑网络进行交互学习、实现VOD视频点播,实现了学生的自我主动学习。
潜件是指在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技术的背景下,相关思想、相关理论、电教方法以及教师掌握并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潜件不像硬件那样直观,但这恰恰是最重要的。只有人的思想首先现代化了,物质上的现代化才能随之而来。学校应该在不断加强和完善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媒体操作与应用、电脑课件制作等方面的培训,并通过开展电教教材评比、课件制作大赛、评选电教优质课等形式促进教师电教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从而使人能尽其材、物能尽其用。
人文校园与数字校园之间的关系
人文校园与数字校园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两个要旨,“人文”与“数字”是教育现代化架构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只有思想没有技术那是空头政治,是纸上的现代化。有设备无思想,就是硬件仓库,就是把昂贵的电教资源当贡品,当展品,摆样子。有设备思想不正确,把先进的教育思想应用于传统的教育,反而变本加厉地加重学生负担。新设备老思想成为孔乙己穿西装,不伦不类,贻笑大方。人文校园和数字校园一个属精神范畴,一个属物质领域。两者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数字校园建设属于基础性建设,主要任务是使学校具备与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相适应的物质条件,也是现代化教育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人文校园建设属于精神建设范畴,是师生共同完成高质量教育教学的精神动力,为数字校园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并使数字技术在校园内发挥最优功能,而不是走向偏离。
人文校园和数字校园建设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文校园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感,加深了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数字校园建设不仅实现了物质条件上的现代化, 也使得由于地域的分散造成的管理上的困难得到克服。搞好两个建设可以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学校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更快更好地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⑸ 谁能帮我写一份"人文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征文啊急!!!

和谐校园 你我携手
和谐发展的人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那么,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呢?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首先,校园的自然环境应是和谐优美的。如果孩子跨进校园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言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唐人有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我们附中校园虽然不大,但各种花草树木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校园风景线。教室窗外令人沉醉的绿意,不仅能给人以美的陶冶,也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以及由此感受到的无穷的希望和力量。
当然,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应当包括师生创造的人文环境。一帧帧醒目的优秀学生照片、一篇篇精心挑选的佳作都可以融入校园环境的建设。尤其当校园环境浸透着每个师生的汗水,凝聚了每个师生的智慧,就更能激发每颗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美化,并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所以,一个和谐的校园首先应该拥有优美和谐的环境。
其次,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和谐的校园。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生关系融洽的前提。有人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教师只有真诚地爱着学生,真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校园里健康成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人把教师比作学生的第一盏灯,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自身应该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身为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彼此用心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当一个学生遇到困难时,大家都能伸出援助之手,给幼小的心灵以温暖的慰籍,给平凡的日子以真切的感动……
一个和谐的校园,还应有千姿百态、意蕴丰赡的校园文化。没有丰富的校园文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是空虚的,毫无生气的。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成绩不应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新课程标准提倡多元化评价,我们就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让学生的个性如春天的枝叶一样无拘无束地伸展。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们附中处处为学生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热爱运动的同学能在“体育节”上一展矫健的身姿,喜欢书画的同学能在“文化节”中尽情挥毫泼墨,擅长表演的同学能在“艺术节”里赢得阵阵掌声……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它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
“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手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让你我携起手来,努力创建一个和谐的校园吧!

⑹ 进贤县第二中学的人文校园

进贤二中第一个校园社团青岚文学社成立于2014年3月24日。青岚文学社由原南昌市市长李斗罗题词,温鑫林校长、谭辉校长先后任文学社总顾问,樊建华校长任名誉社长。文学社“青岚”二字具有进贤特色:青岚湖是进贤人民的“母亲之河”、“文化之河”,进贤二中矗立于青岚湖畔,“名校”与“名湖”交相辉映,熠熠生辉。同时,“岚”谐音“蓝”,寓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寄寓二中人才辈出,前程似锦!
文学社将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开展各种文学理论与实践活动。文学社将向广大师生征稿创办刊物《青岚文学》,文学社还将积极开展如读书、作文、朗诵、书写、辩论、文化志愿者服务等活动。青岚文学社用优秀的作品感染人,以积极的活动鼓舞人,使之成为展示二中校园人文风采,传播二中师生人文精神的一面窗。

⑺ 人文校园 和谐校园

一、多元办学,力争优势互补,使办学模式更加和谐生动。构建和谐校园必须首先构建和谐的办学格局。目前丹师附小已经呈现出集团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学校内设五大分部(分校):丹师附小本部;西门分部;城北分部;丹师附小幼儿园;正则实验小学。各分部由附小党总支、校长室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整体设计,而又坚持相对独立,按各自思路进行发展,已经形成公办学校与股份制学校一体化,本部、分部一体化,小学教育、幼儿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这为充分发掘百年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服务奠定了基础。体制的多元化,使我们在用人机制上相对比较灵活,在教育经费的筹备上有一定的优势,在日常工作中也便于产生碰撞,形成良性竞争。分校之间,分校与本部之间,比管理,比常规,比活动组织,比教师风采,比课改研究氛围。通过竞争,来发现各自的不足,通过竞争,明确各自的发展方向。
二、多维度组合,力求互为一体,使特色发展更加和谐健康。让亮点更亮,让特色更特,是校园和谐健康的标志。相对而言,我们丹师附小的优质教育资源比较丰厚。其标志是:各个层面的特色都较明显。如何将这些特色做到多维度融合,如何让这些特色在互为一体的发展过程中更加和谐健康,这是我们2005年的一个工作重点。我们的基本思路是:
附小本部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精神文化建设。做到学生素质化,管理精品化,学科特色化,教师人文化,积极打造优质教育形象。正则实验小学结合办学体制改革,坚决进行教育管理、教学管理的改革尝试。西门分校将办成“丹阳市文武学校”,进一步发挥西门分校已有的武术教育特色,开发西门分校已有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丹师附小幼儿园的发展定位为“亲子园”,强化亲情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城北分校的学生小篮球运动也将是我校的一大亮点。分校的特色建设会使我们学校始终充满活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服务的需求。
以礼立人,是我校德育工作的着眼点。我们将以此为抓手,将相关的德育内容落实到学生日常的一言一行,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和课间行为上,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德育活动空洞、没有载体落实的问题。
为了使特色发展真正和谐健康,2005年我们还将努力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把目光从简单的分数上移开,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评价内容的多样化,做到德育与智育相结合,单项与综合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过程的活动化,评价功能的效能化,让每一次评价都能成为学生一次成功的体验,一次个性发展的展示,一次潜能开发的展现。
三、多渠道整合,力求相得益彰,使教师发展更加和谐向上。一所学校的和谐关键在于教师人际关系的和谐,利益调整上的和谐。我们将坚持制度规范、人文关爱的“人本位”的管理理念,坚持“理性的思路,刚性的管理,柔性的服务,和谐的激励”的治校方略。我们在爱教师、为教师负责的基础上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时刻提醒广大教职员工:真诚对待人际关系,踏实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人,扎扎实实地工作。
我们将强化“心心相印、真诚相待、务实工作、创新进取”的校风建设,制定出有关违反师德规范的处罚条例,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予以批评教育,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我们将进一步规范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加大行政领导每日三巡的力度,及时树立典型,发现标兵,匡扶正气,弘扬善行,将三评工作日常化,经常化,让学生与家长来评价我们的教师,让社会来监督我们的教师。

德育要从细微处入手
育才实验小学郑朝霞

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能空洞无物,大而化之,而应当外化在视而可见、触而可及的一言一行中。细微之处见精神。小处最不经意,但却是最好的切入点。
1、小中见大,规范师生言行。必须从抓学生的衣食住行这些身边的小事做起,严格规范师生言行,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用餐要求整队入厅,要求学生饭菜要吃光,桌面要擦净,不剩一粒米,真正做到“安静文明”。学校餐厅的墙上贴着赫然醒目的四个字:“学会吃饭”。为了教育师生爱护草坪、安全出行,于是又多了一项“学会走路”的教育。“校园无纸片”活动,是培养师生良好卫生习惯的有效措施之一,不管学生、教师还是校长,只要见了纸片,就要弯腰拣起。虽然一件件都是小事,但只有外在言行的规范约束,才会有内在思维的自由放飞,抓实了小事,也就养成了“大”德。
2、细中求实,构建评比体系。常规管理工作,只有在评比中促进,在评比中完善,在评比中实现。学校构建了从上到下,从整体到个体的评比网络体系。把《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校特点,整合制定成学生自评互评细则,每周进行自评互评,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互相比成绩、比进步,相互教育督促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班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常规评比;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日常行为规范的评比,每月评选“文明班队”;学校又以年级为单位,学期评选“优秀年级组”予以表彰。这样,以集体的力量来教育个体,规范个体行为,同时在评比中挖掘典型,激励先进,在竞争中优化行为,养成习惯。
3、微中存真,形成教育机制。对学生道德的教育离不开循循善诱,离不开因势利导。学校设立了“每日一分钟演讲”和“每日一分钟点评”栏目,由学校全体教师、学生干部轮流以校园里、学生中的细微良好言行趋势、点滴问题行为倾向,进行点拨式引导,富理式启发。学生弯腰拾起一片纸屑,便进行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教育;学生跌倒爬起,便进行勇敢自信的教育;学生间发生口角,便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学生偷改《文明班队评比》栏分数,便进行诚信教育……这不仅形成了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良性教育机制,而且促进师生时时、处处、事事育德,力求在细微处实现德育工作的真谛。

如何让幼儿战胜胆怯
实验小学幼儿园薛丽霞吴冠

不少父母在谈到孩子胆怯时,常常忧心忡忡,一筹莫展:担心孩子不敢大声说话,将来怎么闯天下,忧虑孩子难诉委屈,将来可能不会保护自己,不敢面对未来激烈的竞争。虽然做父母的顾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对胆怯的认识有失偏颇。孩子声低并不一定代表胆怯自卑,声高并不一定代表勇敢自信,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相当有限,一时的回避退缩在所难免。
如果孩子真的在很多时候,在很多事情上常表现得畏惧、退缩,不愿主动去尝试,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话,那么,这个孩子真的存在一定程度的胆怯。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必不知所措,更不能大声指责、嘲笑孩子,因为孩子已经面临困惑。
胆怯的孩子,在家或幼儿园易受到外界的忽视或歧视,孩子会感到自卑,越是自卑越不敢抬头大声说话,以致恶性循环。我们可以耐心地告诉孩子:“没关系,有我们帮助你,你会好起来的。”孩子会从家长的话中感受到关爱和信任,这对孩子消除自卑非常重要。耐心地听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做到有的放矢,切忌说一些损伤孩子自尊心的话。
要消除孩子的胆怯,还需多鼓励孩子。开始,孩子只要有一些进步,哪怕声音不如家长期望的那么大,都要给予热情和真诚的鼓励。孩子在我们的反复鼓励中,产生被认可、被接受的感觉,增强了大声讲话的信心。
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与同龄人接触。可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如请邻居或同班较熟悉的小朋友到家里玩,或与孩子们一同走进大自然,积极创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孩子的个性可以尽情展露,也利于他高声讲话、笑闹、蹦跳。另外,还可以让孩子给亲朋好友打电话;询问超市中物品摆放何处;外出旅游时询问坐车路线、问路等。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利于克服胆怯行为。我们不必事事抢在孩子前面,不必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们可以明白地告诉孩子他们应负责的范围。我们不妨表现得很无助、很衰弱,非常需要孩子的照顾,逐渐让孩子担负起一定的责任,把责任的接力棒传到孩子的手中。有责任心的人能自觉克服胆怯行为。有的女孩子胆怯,可一旦成为母亲,要肩负保护、照顾孩子的责任时,胆怯一扫而光。这不正说明责任可以战胜胆怯吗?

(一)轻视审题,把话题当文题。近年来中考强调降低审题难度,不设审题障碍,使得一部分学生审题意识淡薄,既不重视材料内涵,也不大注意题目要求,甚至以为话题作文就不要审题了。其实,扣题对任何形式的作文都是基本要求。审题,是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话题作文再开放,也不能漫无边际,审题难度降低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审题。对于提供的材料与话题,学生要好好地分析背景材料、作文要求以及限制条件,从话题出发,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精心设计一个题目,既要准确又要醒目。
(二)立意肤浅,不善挖掘。话题作文所给话题,不是标题,更不是主题,只是一个思维逻辑的起点,或者说仅仅是射线的一个端点,围绕这个端点,可以作无数条射线,在同一话题下,切入的角度不同,各人文章的中心也各不相同。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是考查考生对问题的认识和对材料所蕴含观点的提炼、中心的确立。尽管材料作文也可以多角度立意,但是其立意有非常明确的指向,只能是材料的核心内涵的扩展和延伸,一般情况下,其主题只能是有限的几种。在提炼主题时,其思路是由事入理的升华。
(三)文体不明 思维杂乱。“文体不限”,形式上给了考生更大的写作空间,倘若该话题从某一角度激活了你的思维,你完全可以不受题材、体裁限制,选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小说、散文、剧本、童话、寓言等),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真实、真切地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体察、感受、思考和认识。
命题对文体要求进一步放宽,这显然对学生是很有利的,因为较大的“自由空间”的确能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佳写作水平。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在面对“文体不限”时,要么苦于“不限”二字,难以确定写作的“切入口”,无所适从;要么信马由缰,随意草就;要么在写作中不时左顾右盼,结果写成“四不像”。我们应当明白,像这类“文体不限”的题目,它的“自由”表现为任何一种文体都有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而这种“自由”对擅长写某种文体的你来说,正是发挥你最佳写作水平的最佳时机,“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在作文时首先应该确定你要写哪一种文体。比如,有的人以说理见长,那就应该选择议论文体来写;有的人以叙事见长,那就应该选择记叙文体来写;有的人想像丰富,构思往往出奇出新,那就可以考虑编写故事;有的人语言功底好,擅长抒发感情,不妨选择散文来写……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常听常读好文章,可以帮助学生吸取人类语言精华,积累好词好句、精彩的片段,开拓视野,发展思维,确切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朗读训练中,应充分利用录音朗读或电脑光盘朗读教材。因为朗读教材是语文朗读专家们认真揣摩、精心制作的语言作品,恰到好处地再现了课文的语言、节奏、格调和文章蕴含的感情色彩,能帮助学生把握朗读声音的高低轻重、停顿、快慢,调节和控制语调。录音、电脑光盘教材还具有可暂停性、可重复使用、操作方便等特点,所以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朗读训练,效果甚佳。
笔者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分三步教学程序:第一步,学生边看课文边听朗读录音(若是使用光盘,荧屏上图文并茂,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第二步,轻声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语句流畅;第三步,有感情跟读,读好语气语调;第四步,不看课文,跟录音或光盘同步朗读;第五步,摆脱录音,独立朗读,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可根据需要重复以上某一步骤,扬长避短,提高效益。
实践证明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能激发学生爱说话的兴趣,发展观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和出色的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开拓学生五学(学做人、学求知、学健体、学审美、学科技)的知识领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时光流逝,二十年前背的古诗词仍口熟能详的已经不多了。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这些千古名篇如今依然记忆犹新,读来荡气回肠。究其原因,这当然得益于它们被曲作家们谱上了曲,并被广为传唱的结果。
古人喜受吟诗诵词,特别是到了宋代,词在歌女中被广为传唱,像柳三变的词就特别为歌女们所抢手。只是古人没有录音设备,所以今人无法了解古人是如何吟唱的,而我们现在去研究古诗词的格律也不一定就和古人的格律相同。
素质教育要求小学生要能背诵一定量的古诗词。理解与不理解,时间一长,总会忘却的。但学生对那种连歌词都听不清的周杰伦之流的流行歌曲却首首会唱,经久难忘。由此我想到,我国文学宝库中的那么多的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为什么不请名家谱上优美的旋律让莘莘学子们传唱呢?一者学习理解消化我国的文化瑰宝,二者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与素养,三者还能培养自己的高雅气质,可谓一举多得。
愿我们的生活中能听到更多的被谱曲的古代诗词的流行歌曲。

学生什么?大凡人们认为,教育是让学生获得知识,运用知识;教育是在考场上挥洒自如,取得优异的成绩;教育是把老师讲的牢牢地掌握……小学,学生以优异成绩升入初中就是好教育;初中,中考学生录取重点高中率高就是好教育;高中,高考学生达本科线多就是好教育。学生成了学校的牌,要出奇制胜。虽然,社会上“高分低能”的现象也曾引起了广泛关注……教育,难道要的就是学生的成绩吗?给的就是学生的高分吗?
什么是教育?某位哲人说过:“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剩下的是什么呢?我想不外是积淀于我们的气质、性格、处世方式与行为习惯中的那些东西:主动还是被动?独立还是依赖?快乐还是忧郁?开朗还是内敛?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还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兴趣广泛还是麻木不仁?积极乐观还是消极厌世?精神充实还是内心空虚?……
教育,给学生什么?是行为习惯,是学习热情,是过程方法,是自主发展…

⑻ 什么是人文校园,以人为本

意思
校园内加强文化建设
注重以人的需要为根本

⑼ 人文校园是什么

人文主义背景简述

●熊婴文

现代意义的人文主义与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是分不开关系的。“Renaissance”是法文,它原本的意思是“重生”,很精准地诠释了文艺复兴时代的重点:重新注重人文以及重新审视西方自身的古代世界。

文艺复兴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那是一个急速变动的两百年(约1350至1550),因此,当它是一个“时代”看待会来得更恰当些。文艺复兴也不是个群众运动,而是在得到翡冷翠富有的梅狄奇(Medici)家族和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之下,以一些学者和艺术家为主要推手的运动;欧洲开始摆脱中世纪教会对人性的束缚,生命的注意力从天堂转移到普世。

当时的学者在修道院图书馆丰富的收藏中扒梳,企图从古籍中找到寻求幸福生活的依据。荷马的史诗、柏拉图的著作等都是在此时第一次被翻译成当代的欧洲语言的。当时所谓的“人文主义者”,指的正是这些花了大量心血在搜寻和整理古籍工作上的学者。值得一提的是,人文主义者并非等同于反宗教者。譬如最令达芬奇在历史上盛名不衰的两幅名作:宗教画《最后的晚餐》及散发人性光辉的《蒙娜丽莎》,即很好地反映了宗教与人文并不相悖的立场。

宗教与人文不相悖

西方人文主义所寻求精神的根本,其源头无疑就是在古希腊的雅典,植根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所探讨的正义、爱情、伦理观等等人性问题之中。当东罗马帝国的皇帝贾斯蒂尼安(Justinian)一世认为柏拉图的思想有违基督教义,而在529年关闭了柏拉图创立于公元前385年的“学园”后,欧洲的人文思想在文艺复兴前的一千年间就缺了很大的一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的概念是用来和“天文”相比较的,这跟西方的人文主义并不尽相同。文艺复兴把人们的视角从天上拉回人间世,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垫下基石,也为个人主义埋下伏笔。今日恶行恶状的绝对个人主义虽然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但是,却与人文精神完全扯不上丝毫关系了。

即使视其为偶然,人类的出现还是值得大家感到万分庆幸的。人文主义认为“人”有其独特的能力与潜能,并非如中世纪教会认为的一切皆由上帝主宰,同时,人也不是单纯的仅仅只是“生物的一种”而已。人文精神反对一切可能使人异化为他物的因素,道理很简单,人自有其不可侵犯的神圣性;作为人的一分子,我们当然有义务尽可能地保持天生人性的纯洁。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文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生活在今日这个乱象环生的世界里,我们希望能培养出一个更有人文素养的社会,请问还有谁不知道是为什么的吗?

从人文主义与大学校园的渊源关系出发,分析了当代西方人文主义新形态的产生背景和表现方式,揭示了人文主义新形态对大学教育和校园建设的深远影响.指出应批判地吸收人文主义新形态,结合校园设计基本原理,使当代大学校园走向新人文主义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⑽ 人文校园的介绍

人文校园就是学校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处处体现出“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人文校园包括整齐的环境、现代的教育理念、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

热点内容
班主任鬼使群 发布:2025-01-11 09:53:08 浏览:46
松原特岗教师 发布:2025-01-11 09:43:09 浏览:234
五年级语文测试题 发布:2025-01-11 09:26:16 浏览:322
数学怎么教 发布:2025-01-11 08:53:29 浏览:21
初中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发布:2025-01-11 08:52:49 浏览:72
地理地利 发布:2025-01-11 08:39:23 浏览:829
师生互怼图 发布:2025-01-11 08:24:14 浏览:501
高中语文ppt 发布:2025-01-11 07:54:38 浏览:576
正心美术 发布:2025-01-11 05:56:25 浏览:239
cbi教学法 发布:2025-01-11 05:30:21 浏览: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