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访
安抚她情绪,即使大宝不对,因为大宝会觉得你偏向二宝。
Ⅱ 家长生二胎会导致孩子成绩下降很厉害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表妹是小学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她一直都是跟班走的,现在正在教四年级。她班里有一个孩子,一直以来表现都非常好,学习认真,成绩优异,一直都是班里前两名。可是到了四年级的时候,突然变得上课走神,作业也不好好做,成绩也是一落千丈。因为落差太明显,表妹就去家访,才了解到原来这个孩子的父母前一段时间离婚了。表妹突然就明白了,这孩子这段时间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原因,也从心里心疼这个孩子。
表妹说:“夫妻关系好不好,家庭氛围好不好,孩子有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心,从孩子身上一眼就能看出来。尤其是小孩子,他们的思想,情绪我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主要还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这时候家庭稍微有一点儿动荡,就会直接作用到孩子身上,尤其是孩子的成绩上”。孩子成绩突然下降得厉害,多半是以下原因导致的,怪不得孩子。
父母又生孩子了
孩子成绩突然下降厉害,还有可能是父母又生孩子导致的。家里有了新生儿,父母所有的焦点都围着新生儿转,疏忽了对这个孩子的关心和照顾。那么孩子觉得自己受到冷落,就故意不好好学习,为了引起父母更多关注。而且因为孩子的自律性还比较差,如果父母不在旁边引导,那么孩子就很难投入学习,成绩下降是必然。所以对生二胎的家庭来说,不要因为老二的出生而忽视老大。
Ⅲ 去家访怎么跟家长说
多少年来,给老师送礼或者老师主动索贿的话题永远都在风口浪尖上。
上海的一名家长送给老师红包被拒收后,但老师的一句“来日方长”,让家长陷入了极大的焦虑当中;随后一名南京的校长更是猖獗至极,直接向家长表示:“孩子入学,你不意思意思啊”。
我们不否认的确有“来日方长”的老师,说“意思意思”的校长也存在,小库我是非常反对用“特例”这个借口来为此开脱,存在即是存在,黑永远不能被洗白。
但曾经也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小库我还是想为老师们说句公道话:近年来,老师污名化的情况实在是太严重了。
只要出了老师的负面新闻,社会网友,媒体舆论就都拿着一例当百例,急着将所有的老师一棒子打死。老师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没一个好东西;一个老师说“来日方长”,一定个个都会向向家长要钱的臭苍蝇,一个校长要“意思意思”,肯定个个校长都是索贿的大魔王。
当家长受到无数这种消息的轮番轰炸,如何不对老师的家访行为如临大敌,产生抗拒心理和敌对情绪?
03
那这家访咱还去吗?
去!
且先不说家访是老师的任务,单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也一定要对自己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很多情况下,家长不理解和抗拒老师来家访,无非是不明白老师的来意。
那么老师去家访到底是看什么呢?
今天,小库就将一位北师大老师的“家访目的四连发”,给大家展示出来,一是一解大家的心疑,其次有家访需要的老师也可以参考借鉴。
一、看生活习惯
无论是学生和家长,在家的状态才是的最真实的状态。习惯不能突击养成,而是在日常积累中慢慢形成,从家长看孩子,能发现一些孩子在校期间的一些习惯的成因。
二、看家庭成员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作用极大,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也会对学生施加影响。如果当学生有一个溺爱成魔的亲人时,往往性格上多半会有一些需要修正的问题。
三、看家庭环境
房间的摆设、玩具、书籍,这些都是可以折射出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兴趣喜好,对今后的教学切入点是一个很大的帮助。而孩子的房间是否整洁,用完东西是否物归原处,这反馈的是孩子生活习惯,折射出来的是学生的学习习惯。
四、看家长的言行举止和教育习惯
当家访期间,老师不仅仅是在和家长沟通,也会暗中观察学生在此时的反应。有些学生在校畏首畏尾不敢发表言论的,很多都是因为在家庭里家长权威霸道,常常忽略压制孩子表达的观点的欲望。
04
在学校的时间和了解范围有限,而通过家访,老师往往通过家长一句话,就能了解家庭风气和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的一些原因。
总的来说,老师家访的举动,都是含有着深刻意义的。
况且现在暑期到了,平日里忙于工作,谁不想好好陪陪家人呢?老师牺牲休息时间,辛苦奔波走访几十个家庭,是为了能出色的完成工作,也是为了是家校双方进行良效沟通。
一位正直负责,又不辞辛劳去家访的老师,是决计不是贪图学生家里的一点东西的!如果有,小库也相信我们正直善良的老师们,一定会支持理解家长们监督举报反馈,并一起将这些害群之马,从我们的教师团队中剔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