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家访
一般是问宝宝体温正常吗?排尿和大便正常没有?宝宝吃奶正常没有?大人感觉怎么样呀!等等小问题。
2. 新生入园家访时应该和家长做那些方面重点沟通
提前预约
老师要提前和家长约好家访的时间,切莫做“不速之客”。出发前要再次回打电话确认,让家长做答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提前规划好交通与路线,尽量不要迟到。此外,访谈时间也不宜过长,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
衣着得体
家访时,老师要衣着整洁、穿戴大方。良好的外在形象会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很重视这次家访,自然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和尊重,为成功家访奠定基础。
准备物品
出发前,老师要带上笔、幼儿基本情况登记表、幼儿家访记录表等,另外,自备鞋套和给孩子准备小礼物绝对是“加分项”。
准备家访提纲
为了保证家访的效果,老师不妨提前列出要了解的问题,做到有条不紊,这对新手老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例如:
孩子的小名叫什么?
孩子是否挑食?能自己独立吃饭吗?
有没有过敏的食物?有没有疾病史?
晚上一般几点睡觉?有午休的习惯吗?
会自己上厕所、穿衣服吗?
在家主要是谁带孩子?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怎样的?
3. 一年级新生入学前家访些什么内容
该生在家认真复来习功课,自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回家后能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作息时间准时,自己的事情能基本完成。
不足之处。。。。。。。。。。。。
这个在家表现是根据学生日常生活来填写,如果好面子的话可以写好一点。我的是实事求是写的,有助于老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
4. 新生家访如何准备
新生家访如何准备?都聊什么?
关于家访,很多老师首次家访比较迷茫不知道应该准备些什么?到幼儿家中和爸爸妈妈们要说些什么呢?

前期准备
对于新生家访,我们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1、电话沟通新生家长,约好家访时间、地点,告知家长几位老师去家访(一般班级里的主、配班老师都要去,有时保育员也会去)。
2、将约好的时间告知园长、同班级其他老师。
3、准备好家访的服装,尽量简洁大方体现老师稳重、有爱的一面。(或者统一穿园服)
4、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给幼儿带份小礼物,拉近和幼儿的距离。
5、准备好家访时需要谈论的问题:
幼儿在家的情况
幼儿在家能否独立吃饭?
幼儿有没有对某种食物过敏?
喜欢吃什么?
家里谁和孩子比较亲近?
有没有喜欢的物品?
平常都是怎样午睡的,睡多长时间、怎么睡、几点睡?
平常孩子喜欢做什么?
备注:多了解幼儿的日常生活,才能抓住孩子在现阶段成长发展的特点,就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幼儿入园后可能发生的一些情况以及家长如何处理
介绍分离焦虑,老师们会采取的做法。告知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张,一定要坚持,请相信我们一定会处理好,孩子在幼儿园会很好的。如果不能坚持,那么孩子很难融入幼儿园,分离焦虑的时间就会延长。请家长做好长期的准备。
孩子可能会经常性的生病。由于幼儿刚入园,面对新环境孩子和大人一样很焦虑,免疫力自然就会低,这样就很容易生病,比如发烧等等。其次,幼儿园里孩子比较多,增加了互相感染的机会。这些都是可能发生的,这些现象随着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就会变好了。
幼儿入园需要准备的物品
牙刷
被褥、枕头
更换的衣服
孩子比较有依赖的玩具
家访过程
1、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2、在家访过程中,两位老师尽量分工,如:主班老师负责将问题和家长沟通,配班老师负责同孩子一起玩耍,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同时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缓解入园焦虑。
3、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4、告知家长关于幼儿园里孩子都是如何进行活动的,一天的安排是怎样的。
5、同家长沟通入园后,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有哪些,对孩子的教育有什么意义。(从一开始就让家长养成良好的习惯,后期家长工作就会简单很多)
6、和家长沟通之前准备的问题。
家访结束后
1、建立幼儿信息档案
2、制定适合解决幼儿分离焦虑的方案
5. 家访的目的是什么
家访,是一种联系家长获取孩子在家学习情况的桥梁,也是实现家长与学校互动的重要途径。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
家访的对象通常瞄准班里 “有情况” 学生的家庭,这些学生往往纪律、表现差,或出现了特殊的情况,需要班主任去联络家长,以求得问题得到家校合力的解决。
6. 如何进行一年级的新生家访工作
1、了解性访问,主要任务是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的结构、成员、经济、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家长的职业、文化素养、教育态度、教育能力,以及学生在家庭里的表现等。
2、宣传性访问,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传达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会对儿童、青少年的要求,介绍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新经验、新思想。
3、商讨性访问,主要任务是针对儿童、青少年的现实表现,和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学生的方法、措施。
4、通报性访问,主要任务是向家长传递家长应该了解的信息,介绍学生在学校、社会上的表现,以便使家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5、警告性访问,是儿童、青少年在学校或在社会上犯有严重的过失或有犯罪行为,而家长尚未了解或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通过家庭访问向家长讲明情况,指出危害,分析后果,或告诉家长学校将要采取的措施,以期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配合学校、社会进行教育。
在实地进行家访时,往往是综合性的,同时完成几个任务,达到几个目的。
7. 新生幼儿家访时应该和家长在哪些方面做重点沟通
(一)关注电话预约的技巧1、预约电话可能是教师和家长的第一次沟通,一定要注意言语得体,在电话接通时,可先确认对方身份,然后自报家门,如:“您好!请问您是xxx小朋友的家长吗?我是xx幼儿园小x班的班主任x老师!”在结束电话时,出于礼貌,请延迟几秒挂电话。2.征询家长家访时间,周一到周五考虑家长工作的原因,尽量安排在晚上家访,双休天可在白天进行家访,但应该避开用餐时间,尽量不打乱幼儿家庭的作息时间,以家长方便为主。3、跟家长预约,商量家访的时间。另家访的时间宜控制在半小时为宜,不妨碍家长工作、学习和生活。
(二)合理安排家访时间 根据电话预约的家访时间,事先可计划好路线,统筹安排时间,确保准时出现在幼儿家中。如对幼儿的的家庭住址不熟悉,可在预约电话里先向家长询问,以便更好地安排家访路线。 (三)注重教师的礼仪形象 由于新生家访是教师与家长、幼儿的首次会面,第一印象尤其重要,因此,新生家访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仪表、礼仪,应大方得体、亲切友善,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衣服:家访时教师着装应得体方便,忌露、透、紧,也不应奇装异服,以免给家长留下不庄重的印象。 2、鞋子:穿易穿脱的鞋子,进门时可很方便地换鞋子。 3、化淡妆:化淡妆是基本礼仪,忌浓妆艳抹。 4、礼仪:注意举止文明,做到态度亲切谦逊,语言朴实诚恳,另外一般新小班家访都是暑假,如穿裙子则要注意坐姿,以免走光,引起双方尴尬。 (四)两位教师的协调配合一般新生家访要求两位教师都到位,在具体家访过程中,可具体作一些小小的分工配合,比如一位多以谈话形式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另一位老师可及时作一些家访笔录,或者一位老师偏重于与家长的沟通,另一位老师偏向于多与孩子进行沟通,这样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孩子的情况,也更具团队感。 二、巧妙构思家访内容,做个有心人
1、清晰的记录谈话内容 幼儿是否是过敏性体质、特殊病例病史、独立进餐、挑食情况、入厕是拉裤子还是蹲便器、及平时谁照顾孩子、孩子的喜好、动作发展等。将之制成表格说明,特殊情况记录在备注 在决定家访前,可事先与搭班老师一起整理一下需要了解的问题以及需要及时与家长沟通的内容,制作成一张表格,通过以上表格,教师可以较好地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当一位老师与家长进行谈话时,另一位教师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及时记录,一目了然,这张表格是我们了解孩子的第一手资料,在开学前,教师应多翻阅这些表格,对便我们更好地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与个性差异有效地制定教育策略。
8. 新生入园家访时应该和家长在哪些方面做重点沟通
与家长沟通时,老师先询问孩子的一些基础、客观的信息,如身高体重、出生日期、疾病史等,并记录在《家访记录表》上,以便后期针对孩子的个体化差异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方案。
接下来,老师要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的教育主张,取得家长的认同,并让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有初步的了解,使今后的家园共育工作更加顺畅。
老师还可以与家长商量讨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做好入园前的相应准备,帮助孩子从心理上尽快适应、接纳幼儿园的环境,愉快地迎接新的幼儿园生活。
(8)迎新家访扩展阅读
老师要提前和家长约好家访的时间,切莫做“不速之客”。出发前要再次打电话确认,让家长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提前规划好交通与路线,尽量不要迟到。此外,访谈时间也不宜过长,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
家访时,老师要衣着整洁、穿戴大方。良好的外在形象会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很重视这次家访,自然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和尊重,为成功家访奠定基础。出发前,老师要带上笔、幼儿基本情况登记表、幼儿家访记录表等,另外,自备鞋套和给孩子准备小礼物绝对是“加分项”。
9. 小学新生入学前有家访吗
该生在家认真复习功课,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回家后能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作息时间准专时,自己属的事情能基本完成。不足之处。。。。。。。。。。。。这个在家表现是根据学生日常生活来填写,如果好面子的话可以写好一点。我的是实事求是写的,有助于老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