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的成语故事
『壹』 形容师生情谊的成语。
尊师重教 [zun shi zhong jiao]: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
恩重如山 [ēn zhòng rú shān]: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一日为师[yī rì wéi shī]:就是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
师恩难忘 [shī ēn nán wàng]:老师教导过的恩情,难忘记。
良师益友 [liáng shī yì yǒu]: 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恋恋不舍 [liàn liàn bù shě]: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
情深义重 [qíng shēn yì zhòng]:指情感深远、恩义厚重。
『贰』 求5个古代师生情故事名称
尊敬师长终身思慕
宋朝时,岳武穆王的老师周同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当周同死了之后,每到初一、十五,岳武穆王一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尊敬师长名留后世
桓荣是汉明帝的老师,而明帝对老师一向非常尊教。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师的桌椅,就请老师坐在东边的方位,又将文武百官都叫来,当场行师生之礼,亲自拜桓荣为老师。明帝能放下自己尊贵的身份来恭敬老师,可见他的用心与风范,值得大家学习。
尊师重道立雪程门
宋朝时,有游酢、扬时两人跟着程颐老夫子学习,他们对老师非常的恭敬。在冬季的某一天,这两位学生陪着老师,并听老师教诲。说了一会儿,夫子便闭目养神,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他们两个不敢离开,又怕吵醒夫子,就静静地站在两旁等夫子醒来。夫子醒来见他们两位还站在旁边,便说了:“你们还没走啊!”他们两个回答:“我们是因为先生睡着了,没有请命,不敢离去!”于是再把书中有疑问的地方请教夫子,最后才向夫子拜辞。出门的时候他们才发现雪已经积了三尺深了。这两位学生,后来也都成为很有名的人。
举凡弟子要能够成材,首先要懂得向老师虚心求教,而在跟随老师的同时,就应该要明白恭敬侍奉师长的道理。须知父母养育我们,师长教导我们,是一样的恩泽,怎么可以不尊敬呢!而且,一个能尊敬老师的人,也就能重视学业;相对的,也就是尊重自己。游酢、扬时尊师重道的精神,值得大家去体会、学习。
尊师重道终成大器
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师。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煮粥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候,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毕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当我们真心地对待他人的时候,他人也必定会以真心回报我们的。
恭敬师傅天子善报
明朝时在四川灌县有一位银匠,名叫何云发,他平日侍奉师傅非常恭敬诚恳。每次若在道路上遇到师傅,他一定双手拱立,诚心敬意地向师傅问好。不久他的家渐渐地富有起来,但是结婚多年却一直没有子女,有一天他妻子梦到神来托梦说:“你命中本来注定没有子女,但因你的丈夫懂得恭敬师傅,所以上天许你生个贵子。”后来他们夫妇果真生了贵子,并得到这贵子的孝顺供养,一生衣食丰厚。
『叁』 关于表示师生情的成语有哪些
程门立雪
【拼音】:chéng mén lì xuě
【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处】:《宋史·道学传二·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示例】:~的故事提醒我们要尊师重教。
【近义词】:尊师重教、程门度雪
【语法】:作宾语、定语;比喻尊师重教
程门度雪
【拼音】:chéng mén dù xuě
【解释】:程:宋代理学家程颐。比喻尊师重教。
【出处】:清·金埴《不下带编》第一卷:“一架绳床共众同,坐虚使院仰清风。独惭三十无能立,难向程门度雪中。”
【近义词】:程门立雪
【语法】:作宾语、定语;比喻尊师重教
尊师重道
【拼音】:zūn shī zhòng dào
【解释】: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敬道。”
【示例】:中国社会是~的,每家的祖先堂上都供有‘天地君亲师’的香位牌。★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
【近义词】:尊师重教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尊敬师长
良师益友
【拼音】:liáng shī yì yǒu
【解释】: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示例】:和一位缔交半个多世纪的~诀别,悲痛之情是难以尽述的。★夏衍《知公此去无遗恨——痛悼郭沫若同志》
【近义词】:情同手足、莫逆之交
【反义词】:一丘之貉、狐群狗党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有帮助的人
名师出高徒
【拼音】:míng shī chū gāo tú
【解释】: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出处】:钱钟书《围城》:“顾先生摇头道:‘唉!名师出高徒,名师出高徒。”
【示例】:真是~,你的学生真是好样的。
【近义词】:严师出高徒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夸奖人
严师出高徒
【拼音】:yán shī chū gāo tú
【解释】:严:严厉,严格。严格的师傅才能培养出手艺高强的徒弟。
【示例】:真是~,一点也没错。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教师严格的重要性
师道尊严
【拼音】:shī dào zūn yán
【解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出处】:《荀子·致士》:“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示例】:家居教授,~,弟子造其门,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元史·刘因传》
【近义词】:尊师重教、师严道尊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尊师重教
良师诤友
【拼音】:liáng shī zhèng yǒu
【解释】: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示例】:他是我的良师诤友。
【近义词】:良师益友、莫逆之交、情同手足
【反义词】:狐群狗党、一丘之貉
【语法】:作宾语、定语;同“良师益友”
为人师表
【拼音】:wéi rén shī biǎo
【解释】: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出处】:《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示例】:《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近义词】:率马以骥
【反义词】:误人子弟
【语法】:作谓语;多指教师
尊师贵道
【拼音】:zūn shī guì dào
【解释】:尊敬师长,尊重其所传之道。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示例】:我们要~,谦虚谨慎。
【近义词】:尊师重教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尊崇老师
『肆』 表示师生情的四字成语有什么
师生情:
尽职尽责 尊师爱生 谆谆教诲 舐犊之爱
谆谆善诱 为人师表 耳濡目染 言传身教
奉为楷模 绘声绘色 口若悬河 金玉良言
要言不烦 良师益友 尊师重教 师恩难忘
—————希望可以帮到您!觉得好就请点采纳答案吧,你的采纳是我的动力,谢谢!—————
『伍』 古今中外师生情深的典型故事
1、程门立雪
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重,一向虚心好学。 “程门立雪” 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 小故事。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
当时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杨时先是拜程颢为老师,学到了不少知识。4 年后,程颢逝世了。为了继续学习,他 又拜程颐为老师。这时候,杨时已经 40 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谦虚、恭敬。 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
午饭后,杨时为了找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一起去程颐家里。守门的 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他们站在门外,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气,冻得他们 浑身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外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了,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 他们进来。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深了。 杨时这种尊敬老帅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
正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 求教,学业才进步很快,后来终于成为 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四面八方来向他求教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 为“龟山先生”。
『陆』 赞美师生情的成语
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 言传身教 促膝谈心 和颜悦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 言传身教 促膝谈心 和颜悦色 苦口婆心 金玉良言 谈笑风声 谆谆教诲 诲人不倦
滔滔不绝 出口成章 推心置腹 眉开眼笑 眉飞色舞 循循善诱 神采飞扬 一身正气 平易近人 满面春风
满面笑容 关怀备至 体贴入微 无微不至 温文尔雅 喜形于色 耐心细致 尽心尽力 尽职尽责 尊师爱生
良师益友 语重心长 潜移默化 春风化雨 心平气和 绘声绘色 为人师表 引经据典 治学严谨 深入浅出
兢兢业业 旁征博引 桃李芬芳 春蚕吐丝 洗耳恭听 呕心沥血 勤勤恳恳 色 苦口婆心 金玉良言 谈笑风声 谆谆教诲 诲人不倦
滔滔不绝 出口成章 推心置腹 眉开眼笑 眉飞色舞 循循善诱 神采飞扬 一身正气 平易近人 满面春风
满面笑容 关怀备至 体贴入微 无微不至 温文尔雅 喜形于色 耐心细致 尽心尽力 尽职尽责 尊师爱生
良师益友 语重心长 潜移默化 春风化雨 心平气和 绘声绘色 为人师表 引经据典 治学严谨 深入浅出
兢兢业业 旁征博引 桃李芬芳 春蚕吐丝 洗耳恭听 呕心沥血 勤勤恳恳
『柒』 有关于师生情意的成语典故
关于师生情意的抄成语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良师益友 9
尊师重教
师恩难忘
舐犊之爱
恩重如山
师恩难忘 关于师生情意的成语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良师益友
尊师重教
师恩难忘
舐犊之爱
恩重如山
师恩难忘
师命难违
师命难违
『捌』 形容师生情的成语
【苜蓿盘空】比喻小官吏或私塾教师生活清贫。
【三节两寿】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权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薪烬火传】薪:木材。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流传下去。
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
言传身教
促膝谈心
和颜悦色
苦口婆心
金玉良言
谈笑风声
谆谆教诲
诲人不倦
滔滔不绝
出口成章
推心置腹
眉开眼笑
眉飞色舞
循循善诱
神采飞扬
一身正气
平易近人
满面春风
满面笑容
关怀备至
体贴入微
无微不至
温文尔雅
喜形于色
耐心细致
尽心尽力
尽职尽责
尊师爱生
良师益友
语重心长
潜移默化
春风化雨
心平气和
绘声绘色
为人师表
引经据典
治学严谨
深入浅出
兢兢业业
旁征博引
桃李芬芳
春蚕吐丝
洗耳恭听
呕心沥血
勤勤恳恳
『玖』 关于师生情的事例(成语 名人名言 名人事例 小故事)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小故事:
张良椎击秦王未遂,被悬榜通缉,不得不埋名隐姓,逃匿于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静候风声。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此时的张良真想挥拳揍他,但因他已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因而强压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只见那老翁走出里许之地,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5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 5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 ?5日后再来!”说罢离去。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他经受住了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10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说罢,扬长而去。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的神秘人物: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圮上老人”。 张良惊喜异常,天亮时分,捧书一看,乃《太公兵法》(此名为讹传,实为《素书》)。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兵反秦。紧接着,各地反秦武装风起云涌。矢志抗秦的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后因自感身单势孤,难以立足,只好率众往投景驹(自立为楚假王的农民军领袖),途中正好遇上刘邦率领义军在下邳一带发展势力。两人一见倾心,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进说刘邦,刘邦多能领悟,并常常采纳张良的谋略。于是,张良果断地改变了投奔景驹的主意,决定跟从刘邦。作为士人,深通韬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谋略的前提则是要有善于纳谏的明主。这次不期而遇,张良“转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纷纭复杂的形势中清醒的头脑和独到的眼光。从此,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他的聪明才智也有机会得以充分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