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话民生
『壹』 欧美师生恋电影
天堂窃情来 经典 但下不到源
Children of My Heart
这个电影讲的是一个印第安和白人的混血男孩,不爱上学,因为他的表现总是被人说成野性的血统,直到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的出现,才改变了现状,鼓励他去探究大自然等等他感兴趣的东西。不可避免的一场爱情诞生了!
女教师最终坐火车走了.男孩骑着马举着野花在火车窗口递给了女教师.
被摧残的心灵
窈窕淑女 (赫本的那部)
教师别恋
『贰』 名言名句(急)
关于网络的的名言名句1、敌人或知已,越少越安全。
2、沉默,退缩,拒绝---吸引男人的三种最佳途径。
3、自由意味着可以选择---或者活得有意义,或者死得有尊严。
4、人生哪有死结,想通了,不过就是---饥来餐饭倦来眠。
5、一个民族的历史越简单,则她的人民就越幸福,这道理,类似于---国家之不幸,诗家之大幸。
6、书中自有颜如玉,是否也可以这样理解---一个女人若想花容永驻,与其化妆整容,不如多读好书。
7、人生的舞台没有假装这一说---每个人迟早都会真的变成他日常扮演的那个角色。
8、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9、工作时不为钱分心,钱反而会来得更快。
10、肯以本色示人者,必有禅心和定力,所以,伪名儒不如真名妓。
11、婚姻中最折磨人的,并非冲突,而是厌倦。
12、知识不是力量,智慧才是。
13、聪明人应当是快乐的---自以为聪明的人才常常感到烦恼。
14、真君子是:以入世之态度做事,以出世之态度做人。
15、女人总想改变她喜欢的男人,等他真的改变了,她又不喜欢他了。
16、漂亮女人走到哪里都沾光---沾的是小光,吃亏可是吃大亏。
17、单相思就像谋杀案---一不小心,就露马脚。
18、安全须知:第一,提防好脾气的人发火。第二,别和没什么东西可失去的人竞争。
19、社交之所以累,是因为每个人都试图表现出自己其实并不具备的品质。
20、安慰是有用的---可以让痛楚更清晰而且加倍。
21、世界上唯一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越变越美好的东西就是回忆。
22、动物只相信它看到的东西,人却能看到他相信的东西---幸福和烦恼皆由此而来。
23、世界上根本没有专属这回事---那只是你为你想得到的东西付出的代价。
24、真正的痛苦,没有人能与你分担---你只能把它从一个肩,换到你的另一个肩。
25、令人精疲力尽的并不是要做的事本身---而是事前事后患得患失的心态。
26、令人沮丧的往往并非事实,而是比较。
27、知识和财富的不同点之一就是---前者无论在哪里得到,都没有什么可耻的。
28、点燃艺术火花的,与其说是灵感,不如说是邪念。
29、要是经常往上看,你会长高,如果老是低着头捡便宜,你就会驼背。
30、许多人不断犯错误的原因就是---觉得事后表示歉意,比事前抵御诱惑,容易些。
31、心想事成就是---你有什么样的恐惧,就会撞见什么样的鬼。
32、人生没有如果---但有许多但是。
33、美满的婚姻诚为人间异数,所以结婚应与仇人结---即完成终身大事,又完成复仇大业,一举两得。
34、怀旧……不是因为那个时代多么好,而是那个时候,你年轻。
『叁』 师生话民生的意思
老师同学们心系民生,谈论民生的意思;
民生工程就像一盏灯,灯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我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照进来。我还相信,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其实民生工程就在我们身边。
对于我来说民生工程并不陌生,近年来,我的家乡就在被民生工程所改变着。比如说:我们村以前那坑坑洼洼的石子路,晴天,车辆从路面上驶过就会产生许多的灰尘;雨天,路面上都是泥浆,车辆驶过会溅起泥浆水,车子还会产生剧烈地抖动,活像一个打寒颤的人在向前方慢慢走去。而且路面十分狭窄,只能供一辆小型汽车行驶,一旦到了夜晚路面漆黑一片,伸手都看不见五指。而现在,路面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水泥,而且还加宽了一米,可以容得下两辆汽车并驾齐驱。道路两旁还安上了路灯,夜晚把路面照的如同白昼。村子里的人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连声夸赞说道:“民生工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幸福起来,民生工程真是太棒了! 我们要多支持一下政府。”
既然村庄受到了民生工程地优待,那我的学校也不堪示弱,也变得焕然一新。从以前那破旧的黑板变成了电子白板,电子白板里的知识很多,可以让学生懂得许多道理,就像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在教学生们知识。学校里还修筑了一个大食堂,可以给那些回家路途较远的住宿生解决缺水和没饭的问题。学校里还安了滑滑梯和单杠、双杠等一些运动器材,可以供学生们在体育课上锻炼身体和玩耍。有了民生工程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的不亦乐乎、乐不思蜀,十分开心。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要靠我们去建设。少年强则国强。今天,我们受惠与民生工程,明天,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建设更多的民生工程来回报祖国和社会!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民生工程带来的利益。
『肆』 教育创强教师代表发言稿
强国必先强教,兴粤必先兴教;教育兴则百业旺,教育强则后劲足。近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以超前的眼光谋划教育发展,以大手笔和大气魄推进教育事业改革,探索出一条以教育支撑区域绿色崛起、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新路。2008年,梅州市提出创建“教育强市”的发展目标,先后投入了40多亿元,成功创建了6个教育强县(市、区)、85个教育强镇(街道),成为全省同时期通过“教育强县强镇”验收最多、推进速度最快的山区市,教育公平得到切实保障,群众对教育满意度明显上升,成为梅州绿色崛起战略中的新亮点。
第一围龙:强调过程,党政擘画绘蓝图
“一把手负责带头创强,做好了再上去,没完成的留下来继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以来,一直在校园橱窗里作为上宾被礼待,让教育界人士深感肩负重任,不敢松懈。然而,真正与其它各行各业比较,拿捏在地区领导手中,教育事业无疑是不占优势的: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因此,一些地区领导对教育的重视往往只能停留在各种公文上,要真正落到实处,恐怕得先发展经济。在财政收入尴尬的欠发达地区,教育创强的任务就显得更加艰巨了。
梅州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山区市,是起步较晚的欠发达地区,但教育在这里却得到了真正重视。近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在实施“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梅州”战略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要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充分发挥崇文重教的后发优势,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通过发挥教育的功能作用,为梅州实现“绿色崛起”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党政牵头,领导带队推动教育“创强”
无论是在政府机构还是企业,要把一件事做好,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了把教育“创强”工作落实,梅州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建教育强市办公室。梅州市委书记朱泽君、市长谭君铁、副市长李远青等领导多次到“创强”县(市、区)调研,深入学校指导工作。由市委书记亲自带队和各部门负责人积极参与,梅州市教育“创强”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自2008年启动“创强”后,成功创建了6个教育强县(市、区)、85个教育强镇(街道),成为同时期全省通过“教育强县强镇”验收最多、推进速度最快的山区市,率先探索出一条山区市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有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牵头,在梅州市各区县,教育“创强”工作也得到了高度重视。以叶帅故乡梅县为例,在该县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动员大会上,县委书记要求各镇(办事处、高管会)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克服一切困难,确保按规划完成创强任务。同时,县委、县政府还明确表示,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对各镇的创强工作予以全力支持。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创强”工作,时任县委书记李远青、时任县长张文广亲自动员、部署和督查“创强”工作,经常到“创强”镇督促检查,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创强”工作和学校建设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人大、县政协多次组织专题调研,为解决“创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决策依据;分管创强工作的县人大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刘新生和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李丹玲经常深入到各镇、各学校调研、督查“创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梅县各镇营造了浓厚的“创强”氛围,从2008年9月全面启动教育“创强”工作,用了短短的两年时间,至2010年12月,就成功创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县”,至2011年底,20个镇级单位全部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镇”的督导验收,实现了全县乡镇“创强”全覆盖。
政策指导,目标明确营造重教氛围
要真正落实“创强”工作,除了领导的重视和调研指导,还需要有明确具体的指导方案。梅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的决定》《梅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实施方案》《梅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表彰奖励方案》《关于减免在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期间学校建设各种规费的通知》等文件,明确目标和任务,提出具体的措施,以顺利推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
在充分学习和理解市下发的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各区县纷纷根据自身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创强”工作要求和实施方案。其中,丰顺县就把教育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把发展教育事业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制订并出台了《丰顺县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的决定》和《丰顺县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实施方案》两个纲领性文件,使教育发展在时间上有序、空间上有位,提高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前瞻性。县政府把创建省教育强县作为重点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奋斗目标,落实推进措施。
此外,为营造“人人知创强,人人为创强”的良好氛围,梅州市还把宣传工作作为关键性工作来抓,充分利用标语、横幅、有线电视、网络、宣传栏、板报等各种有效载体和媒介,多管齐下,扩大宣传,形成全力推进教育“创强”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各种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方案和丰富到位的宣传措施,梅州全市上下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师以从教为荣,民以支教为乐”的良好社会氛围。
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形成整体合力
诚然,如果以速度为标准衡量教育“创强”工作,梅州市自全面启动教育创强工作至今已历时五年了,这个速度与省内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并不出色。但正如梅州市教育局局长罗嘉文所言,“梅州市抓教育不是政绩工程”,不求“速成”,而是把工作落实到位,让教育真正惠及群众。回顾近年来梅州市各区县各学校因教育“创强”带来的喜人变化,就能发现这五年非常充实和有意义,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司其责,把“创强”工作落实到位。
关于“落实到位”,据罗嘉文介绍,梅州市的第一条经验是依靠党的组织力量,由各级党委牵头,各级、各部门党委书记带队,从市级、县级到镇级、村级都有相关班子在领导教育“创强”工作,“一把手负责带头创强,做好了再上去,没完成的留下来继续干”。丰顺县的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就是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教育的领导、教育局长、财政局长任副组长,各镇党委、政府和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组成。县委、县政府专门安排4位县领导分别担任教育强镇督查组长,牵头督导,分片负责,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各镇、各中小学校督导教育“创强”工作。而梅县则由县长与各镇(办事处、高管会)镇长(主任)立下了“军令状”,签订了《创建教育强镇工作责任书》,明确了县、镇两级政府在创强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
第二条经验,充分协调各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创建教育强县,离不开各职能部门的全力配合,丰顺县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财政、发改、住建、国土、卫生、消防等部门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对教育“创强”工作特事特办,广开绿灯。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各镇的创建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形成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第三条经验,“创强”人员深入一线落实工作。梅县教育局领导班子职责、分工明确,经常深入到“创强”镇,对学校建设、场室规划、设备设施的配置、校园文化建设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和督查。教育局各职能股室“室室有职责,人人有责任”,县“创强办”还建立了干部蹲点“包镇”工作制度,对各镇的“创强”工作实行“包干责任制”。“创强办”在一线为各镇“创强”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并定期组织人员对各“创强”镇的工作进行阶段性检查,形成了“创强”镇之间、“包点”干部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各镇的“创强”工作顺利推进。
第二围龙:强力投入,众志成城显坚固
“镇里最好的建筑就是学校,最好的环境就是校园。”
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梅州市把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除了先后出台了创建教育强市工作的决定、实施方案、表彰奖励方案以及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决定等政策文件,还特别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要在财政收入捉襟见肘的欠发达地区实现这些“增长”,难度可想而知。那么,梅州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资源的倾斜,给梅州教育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集腋成裘办教育
基于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这一共识,2008年,梅州在全省山区市中率先系统提出整体推进创强工作,弘扬崇文重教传统,举全市之力,五年来先后投入40多亿元创建教育强市。其中,梅州市政府共拨出本级财政1.05亿元专项资金,奖励通过“创强”验收的县(市、区)和镇(街道),有力地激发了各级各部门的“创强”积极性;同时“创强”工作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全市共收到“创强”捐资15.04亿元,占全市“创强”资金的40%。
据梅州市副市长李远青介绍,该市“创强”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二是社会各界的捐资。为确保对教育建设的资金投入,丰顺县明确落实各级筹资任务——县政府负责50%,镇级政府负责40%,学校负责10%,基本形成了以“财政挤一点、群众筹一点、乡贤助一点、华侨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五年来全县共筹集“创强”资金3.52亿元,其中财政投入2.27亿元,社会各界捐资达1.25亿元,为创建教育强县打下良好的基础。“华侨之乡”梅县也通过走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捐资的多元化筹资渠道,从2008至2011年累计投入“创强”资金4.3亿元。在积极发动华侨、“三胞”和社会贤达捐款的同时,梅县财政优先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各乡镇压缩一切开支,放缓其它项目建设,倾尽所能地把镇级有限经费用于学校建设。
梅州市各级党政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保障了“创强”工作的顺利开展,而群众对教育的支持也为“创强”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在资金募集过程中,社会各界支持“创强”工作的热情高涨,纷纷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涌现了不少感人的事迹:丰顺朱氏家族独资1000多万元建设留隍中心小学,从选址、设计、建设、资金投入全部由朱氏家族一手操办,学校建成后无条件交给政府办学,朱氏家族每年出资300多万元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冯小华先生捐资1500万元、谭伟龙先生捐资200万元,为丰顺中学招聘“211工程”大学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硕士生充实到教师队伍,并设立奖教奖学金;兴宁市张坚力先生捐资2150多万元建设永和中学新校区,改变家乡教育的落后面貌;年近七旬的民间老中医陈胜征先生骑着自行车把十多本存折送到“创强”人员手中,把自己多年辛苦积蓄100万元以其父母名义捐给兴宁市福兴中学,成立“文钦桂清奖教奖学基金”……
对此,经常到县、镇一线指导“创强”工作的梅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赖厚芳深有感触:“教育‘创强’是切切实实的民心工程,只有办教育才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得到党政、群众广泛支持和资源投入,其它工程都不可能。”
资源倾斜惠学子
在教育投入上,梅州全市上下可谓凝心聚力。“创强”资金的一分一毫都承载着华侨、“三胞”、社会贤达和广大群众改善山区教育,给孩子良好学习环境的殷切心愿,梅州各级“创强”人员压力不小,对资金的使用可谓慎之又慎。虽说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并不能立竿见影,但走访各学校已能明显感受到“创强”工作给梅州市教育带来的变化,群众对教育的支持已经可以看到成效了。
走访乡镇学校之前,梅州市“创强办”人员多次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镇里最好的建筑就是学校,最好的环境就是校园。”当时记者只是笑而不语。走访丰顺县的八乡山学校后,记者不得不同意这句话——沿着山路而上,可看到民舍零星分布在山林里,好不容易来到唯一的大片平地,伫立其中的几栋大楼正是八乡山学校,而旁边不起眼的建筑是镇政府。八乡山镇是典型的山区小镇,经济基础薄弱。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创强”是造福乡民的民心工程,比规划提前三年创建教育强镇,使这个只有一万多人口的革命老区小镇成为丰顺的第三个教育强镇。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其它镇上。因此,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组在验收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个现象:镇政府办公大楼很破旧,但学校却都是全镇最漂亮的建筑。
除了重建山区学校,梅州市还通过多种形式优化资源,使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抓好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至2011年7月底,全市中小学校D级危房全部停用并拆除;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近年来共撤并262所中小学,通过验收标准化学校684所,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71.7%,排在全省山区市前列;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乡镇中心幼儿园、村级幼儿园等省级教育民生实事建设项目工作,各建设项目的竣工率均达100%。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梅州市共新增校园面积129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新购置计算机3.06万台、电教平台3116个,新增图书416.5万册,新购教学仪器1.37亿元。特别是已完成“创强”任务的镇,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均已建成标准化学校,呈现出“校舍新、设备全、标准高”的亮点。
第三围龙:强势公平,协调发展见和美
“创强不是让你的孩子没书读,而是让他们到更好的学校来。”
“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保证受教育机会均等,要统筹兼顾并向农村倾斜,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教育关乎“三民”——民生诉求、民众素质、民族未来。梅州市委、市政府把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作为构建和谐梅州的基础工程之一,科学布局,精心谋划,把城乡一体化、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考量内容,无疑是既有担当重任的勇气,更有破解难题的智慧。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梅州将紧紧围绕以质图强、均衡发展的目标,以建立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制度为基础,以持续改善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并提高管理水平为重点,加快教育均衡发展步伐,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资源整合,城乡教育一体化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建筑如此,教育亦如此。夯实教育基础,首先要合理安排、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努力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学校间的发展差距,确保区域教育的公平发展,实现教育整体均衡。此外,加大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力度,新建、扩建、迁建和改造学校一批。实施千所规范化学校建设工程,初步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2008年,梅州市大力实施千所规范化学校建设工程,至2012年,有规范化学校681所,比例达71.38%,其中梅江区、梅县、蕉岭县、平远县等4个区、县实现规范化学校全覆盖。在实施规范化学校建设工程中,梅州市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扎扎实实推进,实现了“强镇无弱校”。 在硬件建设上,很多学校不但还清了学校建设的历史“旧帐”,而且让学校硬件得到适度超前发展。
城乡教育差距是当前教育不公平的集中体现,农村学校普遍面临“散、小、偏”问题,与城市学校不论是在办学条件上还是在师资水平上均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梅州市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按照“三集中”原则,对农村学校进行布局调整,将初中向中心镇集中、完全小学向中心村集中、新增教学资源向城郊结合部集中,科学配置教育资源。通过实施该项工程,全市农村学校总数减少了845所,其中初中减少36所,小学减少809所,从而通过资源整合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教育实力的农村学校。2011年全市平均每校规模为:小学243人/所,初中1386人/所,城乡学校差距进一步缩小。为适应城镇化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建后撤,分类推进,群众满意”的原则,做到“四不撤”:规划方案不合理不撤,操作程序不规范不撤,保障措施不到位不撤,群众思想工作未做好不撤。把学校建在教师喜欢教、孩子们喜欢读的地方,力争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在“好上学”和“上好学”中找到最佳平衡点,从而使这项工作得到稳妥有序推进。
罗嘉文告诉记者,梅州人历来就有“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情结。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采取“向上争一点、财政挤一点、乡贤帮一点、学校凑一点”,多途径筹措发展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结合“校安”工程,以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为重点,将D级危房全部拆除,大力完善师生生活设施,大量增加寄宿制学校。积极采取延长公交线路、开通“两定(定时定点)乡村公交”、市区中小学生免费乘公交车、补助生活费、建设乡镇廉租房、落实“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等方法,解决布局调整后学生上学的实际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布局调整,从而使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为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伍』 孙中山翻译的“民族、民权、民生”是什么
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由民族主义(Principles of Nationalism)、民权主义(Principles of Democracy)和民生主义(Principles of People's Livelihood)构成,简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反对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
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陆』 在幼儿园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你是老师么? 首先把自己打扮得美丽可爱(虽然都说外貌是次要的,但小朋友就喜欢漂亮的老师啊) 说话要温柔,带微笑 喜欢陪小朋友玩 会哄他们,给糖果吃
『柒』 普通对联
喜看三春花千树
笑饮丰年酒一杯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朝晖
布谷鸣春人勤物阜
瑞狮舞彩国富年丰
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冬去犹留诗意在
春来身入画图中
春到碧桃树上
莺歌绿柳楼前
『捌』 郑民生为什么杀人
初审:疑为心态扭曲故意杀人
据记者了解,3月23日上午7时26分14秒,南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后,立即通知延平分局巡警大队辖区派出所出警,分局民警于7时29分8秒出警赶往现场,立即展开抢救伤员。
在南平市政府的一份汇报材料里记者看到:“2009年6月郑民生以到外地发展为由,从马站医院(社区诊所)辞职。在马站医院工作期间,与该院负责人王德彤多次发生矛盾,郑民生认为王不尊重他,工作上为难他,在生活上不关心他,并经常羞辱他,犯罪嫌疑人郑民生认为王看不起他。经初审,犯罪嫌疑人作案原因是:一是与原工作单位领导有矛盾,辞职后谋新职不成;二是婚姻(恋爱)多次失败,尤其是与当前所谈女友进展不顺利,心态扭曲,故意杀人。”
善后:将对全校师生心理辅导
南平市教育局副局长廖汉仁23日下午告诉记者,南平实验小学将于24日上午正式恢复上课,学校教师届时将全员到岗,并做好教学和学生护送工作。廖汉仁说,教育部门已经组织了20多名心理咨询师对学生和教师开展个别心理指导。同时,学校恢复上课后将在每周二、周三、周五下午的教学后集中一个时间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南平三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魏宏华说:“我们23日下午先对学校教师和部分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消除恐慌,建立安全感。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还将以开专业讲座等多种方式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安抚和健康指导。”
武汉大学心理学博士、武汉体育学院讲师郭远斌表示,凶手是否患有精神类疾病尚需医疗机构出具检查结果,但从其残忍杀害丝毫没有防御能力的孩子行为来看,凶手的内心存在弱肉强食的暗示,这或许和他平日的遭遇有关。“日常生活中,凶手遭遇上级、强势方的压力,最终反馈到采用极端方式对待弱势的孩子。”
凶手郑民生
当了18年外科医生,和哥哥一家三口、80岁的老父亲在61平米的房子里住了20年。
据了解,制造实验小学9名孩子死亡4名孩子重伤的凶手郑民生,家住南平市延平区天台路,做了18年的外科医生。郑民生医术较好,还被称为“一刀”。
昨天早上,他6时许就起床了,搭了个摩托车去了学校所在的文体路。因为两居室的房子,80岁的老父亲住了一间,哥哥一家三口住了一间,郑民生只能在客厅住,所以他出门,家里人都不知道。
和郑民生家阳台相对的邻居林先生知道,从90年住进楼里,郑民生基本上是夏天住走廊,冬天住客厅。林先生说:“可能因为没什么钱,郑民生买不起房子,也在这栋房子里住了20年。”大家都知道郑民生谈了十几个女朋友,但都吹了。
邻居说他平时很沉默寡言,出事前一天曾找过她说想再找份工作。
“他怎么会这样?”听闻郑民生制造的血案,刚好在实验小学附近卖蛋糕的老邻居唏嘘不已,“平时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一个人,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
据她介绍,郑民生出生于1968年,今年42岁,一直没有结婚。她和郑民生做了近十年邻居,只觉得这个人特别安静。印象中郑民生总是戴副眼镜,说话声音不大,是个特别循规蹈矩的人,通常下班之后就直接回家,“都40多岁了,也没见过他出去乱交朋友,对自己的爸爸也不错。”
后来邻居搬到别处,到了去年6月,听说郑民生因为给人输液不当造成医疗事故被辞退,之后就再无他的消息。再次见到郑民生,是在惨案发生前一天,郑民生突然来到她的摊位上,跟她聊了起来,说自己想再找份工作,“还缠着我一直问怎么做蛋糕。”
邻居回忆说:“当时觉得他说话有点糊涂,一会儿说自己失业,一会儿又说他出去打工赚了大钱。说了半小时后就走了。”第二天,听说他做出这样的事,老太太还有点怀疑,“只是失业了,为什么要这样做?”
经初审,郑民生作案动机是:
一是与原工作单位领导有矛盾,辞职后谋新职不成;
二是恋爱多次失败,尤其是与当前所谈女友进展不顺利,心态扭曲,故意杀人。
谈了十几个女朋友
看他的家境都望而却步了
郑民生家住南平市延平区天台路4号1单元302,昨天早上他6时许就起床了,搭了个摩托车就去了文体路,因为两居室的房子,80岁的老母亲住了一间,哥哥一家三口住了一间,郑民生只能在客厅住,所以他的出门,家里人都不知道。
在天台路4号,邻居们的评价是:从外表上看,郑民生仪表堂堂,一米七五的个头,长得还白白净净。
和郑民生同住一栋楼,阳台对着的林先生说,郑民生基本上是夏天住走廊,冬天住客厅。
“听说他是六兄弟,这套房子是他父亲留下来的,现在他还有个哥哥一家三口住里面,父亲已经过世,老母亲已经80岁了,可能因为没什么钱,郑民生买不起房子,也在这栋房子里住了20年。”林先生说,大家都知道郑民生谈了十几个女朋友,但都吹了,“如果要找老婆,论长相,郑民生完全没问题,但郑民生原来一千多元的工资收入,要买房子娶老婆是不可能的,女朋友一看他家境,就不愿意了。”
邻居李女士说,郑民生平时还比较节省,偶尔会买一点彩票,但自从2009年6月没有在南平市马站社区诊所上班后,半年多一直在家,神情也越来越萎靡了。
出事前一天还见过面
一会说失业,一会说赚大钱
“他怎么会这样?”听闻郑民生制造的血案,刚好在实验小学附近卖蛋糕的老邻居唏嘘不已,“平时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一个人,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
她说,印象中郑民生总是戴副眼镜,说话声音不大,是个特别循规蹈矩的人。中专毕业后,到社区的卫生所里上班,通常下班之后就直接回家,“都40多岁了,也没见过他出去乱交朋友,对自己的爸爸也不错。”
后来她搬到别处,到了去年6月,听说郑民生因为给人输液不当造成医疗事故被辞退,之后就再无他的消息。再次见到郑民生,是在惨案发生前一天,郑民生突然来到她的摊位上,跟她聊了起来,说自己想再找份工作,“还缠着我一直问怎么做蛋糕。”
依姆回忆,“当时觉得他说话有点糊涂,一会说自己失业,一会又说他出去打工赚了大钱。”说了半小时后就走了。第二天,听说他做出这样的事,依姆还有点怀疑,“只是失业了,为什么要这样做?”
经常讲些私密的事情
试图找点面子
和郑民生同住一个社区的居民都向记者证实这么一个事,平时经常自言自语的郑民生,会讲自己和一些有夫之妇有染,“一次打麻将,人家说他手气好,又没结婚,说他肯定是童子身,他立刻很激动地反驳,他和一个厂的厂长夫人有染,怎么是童子身了。”邻居林先生说,郑民生经常讲,他去湖南两天就全城轰动,因为和老板的女朋友有一腿,第二天被老板满世界追着打。
“他就是很要面子,特别是在这方面。”有邻居说,郑民生平时和人聊天的时候,经常讲这些私密的事情,试图找点面子,但郑民生还会怀疑听他说话的人有没录音。
做了18年外科医生
医术可以,人称“一刀”在医院工作期间
与负责人多次发生矛盾
性格有些偏激没什么朋友
2009年6月从马站社区诊所辞职的郑民生,1987年在南平市建阳市卫校医士班就读中专,1992年到南平市化纤厂职工医院上班,后来南平市化纤厂倒闭,这家职工医院转制为马站社区医院,但还是事业单位,隶属南平市延平区卫生局,2008年郑民生升为外科主治医生。
在马站社区诊所附近的另外一家社区诊所的医生介绍,郑民生的医术在以前的南平市化纤厂职工医院外科方面还比较好,大家都称他为“一刀”,“我父亲原来是化纤厂的,大家都认识,我还和他一起打过乒乓球,这个人医术还可以,就是人有点偏激。”
在马站社区诊所,郑民生的一位同事张医生说,郑民生是那种性格孤僻的人,平时和同事很少来往,“怎么说了,大家平时都有一些不愿意和他交往的这类人,郑民生就属于这样的。”
从郑民生的卫校同学处记者也了解到,郑民生毕业十几年,但很少和同学来往,性格比较孤僻,“他和我同在南平市工作,但十几年却几乎没联系过。”郑民生的大学同学叶先生说。
而据警方透露,在马站社区诊所工作期间,郑民生与该院负责人王德彤多次发生矛盾,郑认为王不尊重他,工作上为难他,在生活上不关心他,并经常羞辱他,郑民生认为王看不起他。
昨日下午,在马站社区诊所,记者有数次见到王德彤,但对于大家谈论郑民生,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
据了解,以前王和郑民生一起都是南平市化纤厂职工医院的医生,后来王到马站社区诊所后当了院长,因为年龄的原因,目前已经从院长位置下来,成了一个普通的全科医生,而郑民生一直是个全科医生,“后来他说要去外地发展,要辞职,所以就离开这个医院了。”马站社区诊所的一些医生说,郑民生辞职后,有去过外地,但一直没干出什么名堂。
『玖』 如果成为共产党员,你认为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区别在哪里将如何更好的为师生服务
与其他同学相比,要更加注重道德修养,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急人所急,版乐于助人,勇于自我批评权等等;注重培养中国共产党所要求的世界观,如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这有助于你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提高自身在同学中的影响力,变得在同学中更受欢迎。
『拾』 作文题目《她是阳光》以师生情为主题
当你仰望星空,为美丽的星星惊叹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你想到了宇宙的奥秘?你想到了美丽的童话?你想到了明星、新星,某一领域的杰出人物?你想到了团旗上的五星?解放军肩章上的金星?或者你想自己将来成为一颗耀眼的星,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思路点拨:最能体现创造意识和能力的是作文,命题者以“星”为题考查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提示中一连串的排比和反问,同样改变了学生具有定式思维的习惯,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开启学生创造的闸门,让学生的创造思维自由驰骋。我们可从“星”的多义性和关联性去思考,如星是颗粒结为宇宙中的天体,星状的事物,某一领域的杰出人物等。天文学上常见的星有太阳、月亮(行星)、流星等和人类的关系密切,可以从这几类“星”着手思考:太阳(恒星)发光发热是人类能量的来源,没有太阳人类将无法生存;但太阳也有缺点,如太阳黑子,是它性情不稳的一面等。我们常常把伟人比作太阳,伟人的榜样作用是无穷的,但伟人也会有失误,甚至是错误,我们应正确的对待“名人效应”。也可从古代的嫦娥奔月,现代的阿波罗登月成功,文人墨客更是在月下挥洒着笔墨;也许将来月亮会成为人类休闲娱乐的胜地等方面着笔;也可从月亮也有不足,他自己不能发光,只能去借别人的等方面入手。流星也颇有争议,有人说它像昙花一样生命短暂,还没有享受人生就逝去了;也有人说流星虽然转瞬即逝,但它毕竟有过辉煌。也可针对生活中存在于中学生思想中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谈出了自己的观点。先摆出中学生盲目“追星”现象,然后指出单纯追歌星、影星迷人的外表是片面追求,再从正面论述正确的追星会终生受益,最后提出希望。这样可以把追星的意义延伸到追劳模英雄、科技明星,从正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追星”观,会有现实的教育意义。也可写一篇叙写升旗仪式的场面描写作文。升旗仪式是一个有群体共同参与的庄严肃穆的活动,是对广大公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为突出主题,本文的场面描写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全景式,即从整体全局着眼,全面开阔的展示清晨全校师生列队升国旗活动的全貌。“全体师生表情,每个人的脸上,眼睛。”寥寥数语就勾勒出这个场面的概貌和气氛。二是特写式,小作者在全景场面描写同时又将描写的镜头对准自己,按升旗过程,具体细致的写出了作为一名升旗手的我此时独特的感受。将升旗时,激动、紧张的心情。当国旗升到旗杆顶端时,仰望着它,浮想联翩,有往昔而今朝仿佛听到,倍受教育和鼓舞,并落实了问题。类似说明文的程序顺序。例文一 我心目中的明星——朱总理吴丹有人问我:“你是‘追星族’吧?”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不过我追的“星”与众不同。1998年,国务院选出一位“冷面”总理,起初,我并未太注意,心想:比周总理恐怕差远了,不信走着瞧。他坐镇国务院,约法三章,廉政新风贯彻上下。正常,新官上任三把火嘛。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他沉着应对,稳住了人民币汇率。正常,他不做谁做?1998年长江、嫩江流域发生大水灾,牵动着他的,他在短短两个月里二下一线,面对破堤漫市的洪水,痛斥“豆腐渣”工程。正常,这是他的本职。除夕,他亲自给部分下岗职工送去钱物。正常,稳定“军心”嘛。在追悼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牺牲的烈士时,他与朱颖的父亲握手,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仿佛是自己失去了女儿。正常,他……但这一切都发生在我们共和国总理身上。透过这一切的“正常”,我从他冷峻的形象里看到了他那颗滚烫的心,爱人民的心。我从新闻报道中得知,他经常引用一段古训自警:“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早在主政上海时,他就以“不受礼、不剪彩、不题词”的“三不”而闻名。今番主政国务院,五项要求,约法三章,行政新风扑面而来,使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评点:这是一篇难得的、处处闪动亮色的好文章。其最大特点有二:一是思维追踪社会,内容紧贴时政。这恰恰是当今初中生作文的一个“盲区”。古人云:家家、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提倡写身边的“凡人小事”,反对“假”“大”“空”,但绝不是要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回避有关国计民生的名人大事。关键如何写;二是本文作者尽管心中的明星是当今国务院总理,却不像一般写领导人物的文章,落笔就是泛泛的颂词,一上笔便肉麻的颂扬,出语就是盲目的崇拜,而是采取先“疑”后“瞧”、先抑后扬的笔法,将朱总理主政后非凡事迹逐一列举,“我”也从一开始的“走着瞧”直到认定“偶像”到最后的崇敬有加,成功地让事实助推心态变化和认识的升华,展示了一个理性的令人信服认知过程。相信读者如果有感于思时,亦必有感于思文。真可谓“情真句实,掷地有声。”。这对“说真情话,写创新文”,无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例文二 繁星顾翔 在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第三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在上海开幕。在宽阔明亮的展览大厅中,荟萃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四百幅摄影精品。这里我不想介绍那些获奖作品,我想介绍一张并不起眼的照片,他既没有鲜艳的彩色,也没有什么摄影技术上的特殊处理,但在我眼里,这是最好的作品之一,它在我脑海中的印象之深,尤其于那些获奖作品。这幅的名字叫《繁星》 它拍的是十几个矿工的群像。他们在画面上均匀的排成两排,当你走到照片前时,他们便会微笑的看着你。每人都穿着厚实而沾满煤灰的劳动装,脸上满是染成了煤黑色的汗水,因为是在矿井里拍的,景也是黑的。然而,打破了整个画面黑色氛围的,便是他们头上带的那几盏发出明亮白光的矿灯,它们在每人周围都形成一个绚丽的光环……矿工们笑得平淡而又自然,他们平时拍照一定是这样的,然而,仅仅由于笑的场合、笑的内容不同,却有了更深的含义。他们这平淡的一笑中透露着刚毅、坚强的性格、透露着他们对自己平凡工作的热爱,透露着他们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信心。尽管工作环境暗无天日,工作条件苦不堪言,并时时有对生命的威胁,然而,他们凭着一颗赤诚的心,凭着顽强的意志:终于使他们平凡的一生迸发出了无比辉煌的光焰。他们每人头上那盏能照亮祖国丰富煤藏的矿灯,不正是一颗颗亮星,不正是他们发出的那绚丽的光芒吗?这正是“繁星”的真正含义。不是吗?评点:立意新颖:小作者没有去描绘天空繁星的美丽,也没有笔触那些大红大紫的明星,而是把焦点放在了普通的劳动者身上,揭示他们的优秀品质,思想深刻。选材独特:本文从一个展览谈起,避而不谈获奖作品,而是被一副不起眼的作品所吸引,表现了作者独具慧眼,有较强的洞察力,更是一个有心人。联想自然:“他们每人头上那盏能照亮祖国丰富煤藏的矿灯,不正是一颗颗亮星”,煤井与矿工构成黑色的底色,正如黑色的天幕,而矿灯成了这黑色背景中的唯一亮点,使人们自然而然联想到夜空中的繁星。篇末点题,卒章显志,“繁星”的含义尽在不言中。例文三 夜的感动—星晴 马甜甜现在,此刻,星晴。我踏着夜色走在回家的路上,蓦地,抬起头竟发现天边那几颗星正冲我闪着友善的眼睛。“没想到济南的星空也出奇的美呢!”不禁感慨,是啊,即使不像坐在空旷的田野上观的星那般壮丽,也不如高山上的群星那般神秘。但在高耸的楼群间露出点点明星,三五成群的向人们眨眼睛,倒也给地上用霓虹灯建成的“星空”增添了几分安详,几分纯洁,几分自然。从小就喜欢观星,喜欢站在院子里吃力的数着这满天的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乐此不疲。因为我一直相信姥姥的话:“数够了一千颗星,就可以去月亮上看看有没有嫦娥姐姐了。”可是,人慢慢大了,也慢慢麻木了,我忘了天上还有这么一片星空。这片星空却并没有在意,它们一直在等我呢,一直静静的等候在忙碌人群的上空。现在,此刻,当我抬起头时,它没有对往日的不满,没有被朋友遗忘的怨恨。它只是微微笑着,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给我。“友善的星啊!”眼看,没有川流不息的车流,没有喧闹的人群,只有星在哼着轻快的曲子,展开无暇的笑颜,那双眼睛闪烁着绚烂的光彩!心随星纷飞,欢畅,去寻找儿时数星的心情。现在,此刻,星晴。评点:小作者独创了一个富有诗意的词语——星晴,我们都知道雨过天晴,所谓星晴就是指心情吧。许是信息时代的快节奏,使我们变得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对自己周围的美景也视而不见。数星的心情是什么,其实是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执著吧!例文四 观流星雨现在是11月18日晚6时整,再过8个小时,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狮子座流星雨,每33年一次,而在我国境内是最后一次出现的天文奇观,马上就要为世人目睹了。对我来说,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啊,小时候只有在故事书中和传说中才会有的流星,自己也将见到真的不得不让我为之欢呼雀跃。这次的流星雨,是19日凌晨两点左右出现,为时1小时,为了不让自己睡过头,我索性放弃今晚一半的睡眠,冲上五大杯咖啡,坐守在窗台边,等候着流星的出现。晚上1点,整个大院里早已是杳无声息了,我独自坐在阳台上,一边喝咖啡驱走困神,一边仰望天空。此时,天空中的明月已经消失了,整个天幕缀满了宝石般明亮的繁星,但他们依然是如此安静,悠闲的眨着眼睛,丝毫没有要划落下凡的意思,其实,我已经有些怀疑了,也许是从没想过流星会出现的缘故,我真害怕流星又变了主意,不会出现。忽然,一道圆弧状的亮光打破了天幕的宁静,我的心一下悬了起来,血液也凝固了,那是什么?我不能确信,因为那实在太快了,还来不及。“嗖”,又一道,我从座子上站起来。明亮,圆弧,转瞬即逝……是流星,流星,我激动万分,快呀,再多点儿。我心里想,我要再看清一点儿,又过了几分钟,天幕像有了生机,原本安逸的一颗星,忽然就划落了,尾部略带蓝光,从这边一直滑到另一边,快的令人难以置信,令人既感叹又哀息。感叹着美丽的瞬间,又哀息这瞬间的美丽,就在这不断的瞬间内,我有幸捕捉了二十多个美丽的影子,虽然我有些不满意,还贪心的想看到更多,但我想,我已经是天下最幸运的人了。流星雨虽然没下成,但流星雨前的预报也够壮观了。其实,流星可算是天下美景之一,但它的美却是短暂的。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不愿让自己成为瞬间美丽的牺牲品,因为那样毕竟空虚而又不真实。人们喜欢把自己美好的愿望许在流星划过的一瞬间,希望有一天能美梦成真,但梦终究是梦,而真却在生活中,只有付出努力,才能将美好永存下来。流星,我终于看到了,在看到它那美丽的一瞬间,我也看到了未来。评点:此文是一则观察日记,记叙了观“流星雨”的全过程。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既写了流星划过的情景,也有自己观察的心理活动和感受,应该说,是比较真实的。但是,此文不足之处也很明显。1、“流星雨”的特点是什么?没抓住,没写清。应该是“多”“快”“急”吧?2、“流星雨”到底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应描摹一番,运用形象的比喻来表现。让人如见其形,如观其貌才好。3、语言表达欠流畅,有些句子不通顺。4、观流星雨时,是不是该展开联想?让古人的佳词妙句涌上脑际,这样文章的内容才能够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