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愧对娄师德

愧对娄师德

发布时间: 2021-10-02 01:08:39

㈠ 关于狄仁杰的故事20个字,急!!!!!!!!!!!

1、内举不避亲

武则天曾命几位宰相各自举荐一人为尚书郎,狄仁杰便推荐自己的儿子狄光嗣。狄光嗣因此被拜为地官员外郎,而且非常称职。武则天赞道:“您可以和内举不避亲的祁奚相比了。”

2、外举不避仇

狄仁杰早年被贬官时,路经汴州患病,想留住半天治病,结果被开封县令霍献可勒令当日离境。狄仁杰贬谪彭泽时,霍献可已为御史,又当庭叩首苦谏,极力请求诛杀狄仁杰。后来,狄仁杰回朝复相,却举荐霍献可为御史中丞。

(1)愧对娄师德扩展阅读:

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拜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仅四个月便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夺职下狱,平反后贬彭泽县令。他在营州之乱时被起复,并于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进拜纳言。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㈡ 当代学生2009初中古诗古文题目

约6490字。
初中古诗名句赏析大全
第一册
1《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心灵自由而平静的美好结局。
3、 《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同时也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4、《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
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屋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用乱花浅草来写西湖早春的美景。“渐欲”,渐渐就要;“才能”,刚刚能够,都表现出事物在发展变化之中。
5、《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暗含着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终于实现理想愿望的深刻哲理。
6、《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
7、《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生”说明旧事物中已孕育了新的生命,景中出理。“入”,是说新春提前闯入旧的一年,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
8、《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的雄姿,引发诗人登临高峰的愿望,他要临绝顶,将天下群山尽快收入眼底。联系到诗人当时实情,这句诗更可理解为:他不计落第得失,坚信自己出众的才情,坚信自己一定能脱颖而出。至此,泰山的隽秀磅礴之气与诗人凌云壮志之豪情自然地溶为一体,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9、《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及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枝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正当凉风

㈢ 中国唐代最杰出的名将是谁

李孝恭、李靖、李绩、阿史那社尔、薛仁贵、郭子仪、李光弼、李晟、韦皋及李愬等十大名将,有的为大唐的建立征战四方,有的在维护边疆安全中战功累累,有的在维护中央统治,对地方藩镇的战争中屡立战功。他们是大唐伟业的创建者和保卫者,也是大唐军队的精英。
李靖,卫国公,649年病逝,谥号“景武”
阿史那社尔:唐初名将。又作阿史那社尔汆,突厥人,阿史那氏,与契苾何力、执失思力一起,是唐初最著名的少数民族军事将领。
李绩,英国公,669年灭亡高丽后病逝,谥号“贞武”
李孝恭,河间王,640年暴毙,谥号“元”,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仅次长孙无忌
郭子仪,汾阳郡王,781年病逝,谥号“忠武”
李光弼,契丹人,临淮郡王,晚年受到朝廷猜忌,764年郁郁而终
薛仁贵:(614—683年),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世。唐朝著名军事将领。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
李晟:(727-793),唐朝名将。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勇烈有才,善骑射。贞元九年(793)八月李晟去世,终年六十七岁。德宗亲临吊祭,废朝五日,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追赠为太师。西平郡王,793年闲居家中病逝
李愬: (773-821)唐代大将。字元直,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李晟子。有韬略,善骑射。初任坊、晋二州刺史。著名战例是雪夜袭蔡州
韦皋:字城武(七四六至八o六),京兆万年(今西安)人。始仕为建陵挽郎。张镒节度凤翔,署营田判官。德宗狩奉天,授陇州刺史。置奉义军,拜节度使。帝自梁洋还,召为左金吾卫将军,迁大将军。贞元元年,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在蜀二十余年,封南康郡王。高仙芝,高丽人,密云郡公,756年宦官边令诚诬陷被杀

㈣ 谁有初中文言文70篇的答案、50分

11. ★齐人有好猎者
【参考答案】
1.(1)回家 (2)妻子孩子 (3)应该 (4)努力耕田
3.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暂时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干,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
【参考答案】
1.(1)将(2)黄昏 (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观音菩萨”这件事。(4)留下。
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听,不阻止她呢,又恐怕会让读书人见笑。
13. ★邴原弃学
【参考答案】
1.(1)能够 (2)假如,如果 (3)白白地 (4)钱,学费
3.发现邴原无学而泣,躬身垂问。得知邴原身世后,甘愿舍弃自己的收入,免收邴原学费。这位老师“关心贫幼”、“帮助有志者成才”的品质值得每一个人敬佩。
4.贫不丧志,立志求学,并在学习中刻苦勤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4. ★晋人好利
【参考答案】
1.(1)离开 (2)求取 (3)给 (4)比……严重
3.虽然强抢不是什么值得表扬的,但晋人的辩解却也令人深思。好利是人类普遍的本性,最好的做法当然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表面君子风范,说起廉洁慷慨激昂,而暗地里却贪得无厌,为自己利益费尽心机者,实在比这晋人还要差!因为他们多了一条更卑劣的品行——虚伪!
15.★范仲淹罢官
【参考答案】
1.(1)急忙,赶快 (2)具备,齐备 (3)失意的样子 (4)结束,完毕
3.亟令询之、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
4.表现了范仲淹体恤民生艰难、心系百姓疾苦的道德风范与人格魅力。
16.★一知半解
【参考答案】
1.(1)却 (2)圣贤 (3)因此 (4)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无义
3.读死书而不善于运用,变得非常迂腐,甚至连基本的人世常识和人情伦理都忘却了。
17.★非所言勿言
【参考答案】
1.(1)祸害,灾难 (2)糊涂、愚昧的样子(昏暗的样子)(3)谋划(4)防备,戒备
2.聪明的人,还没有一点声响时就预计到了;会思考的人还没有成功时就做好防备。
(听力灵敏的人能在无声中听到声音;善于思考的人能在祸患没发生时做好防备。)
3.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为勿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诡;非所争勿争,以避其声。
【特别说明】
本段中“红色字体”为对原书的“文段”和“参考答案”的修改,敬请读者自察。
18.★武王问治国之道
【参考答案】
1.(1)方法 (2)罢了 (3)怎么样 (4)利益,好处
3.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
19.★君子之言
【参考答案】
1.(1)少 (2)不及,比不上 (3)考虑 (4)灾难,祸害
3.前者寡而实,后者多而虚。
4.寡——多、实——虚、有——无
20.★刘备纳贤
【参考答案】
1.(1)后代 (2)回头看 (3)依附,依靠 (4)把……作为 (5)拜见 (6)以……为奇
3.要有一番作为,就要善于海纳百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1.★绝妙好辞
【参考答案】
1.经过 (2)同“否” (3)走 (4)女儿的儿子 (5)记录 2.略
3.才高八斗,绝顶聪明
22.★牧童捉小狼
【参考答案】
1.距离 (2)特意 (3)快速跑 (4)样子 2.略
3.要善于用智慧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
23.★林逋论学问
【参考答案】
1.(1)只 (2)方法、技能 (3)探讨、分辨 (4)“之于” (5)实在的事情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4.★一轴鼠画
【参考答案】
1.(1)随便 (2)察看 (3)及、等到 (4)跌跌撞撞
25.★勉谕儿辈
【参考答案】
1.(1)用来做成 (2)不要
3.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
26.★★刘庆问饮
【参考答案】
1.(1)到 (2)先前 (3)只是 (4)无辜服罪
3.自己拿着房间钥匙,房间紧闭如常而金钱却丢失了。
4.通过询问商人的日常生活(不一定对的哦~~~)
【原文】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谓晏子①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晏子对曰:“君其勿忧。彼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若(君)不如阴②重孔子,设以相齐。孔子强谏③而不听,必骄鲁而有齐,君勿纳也。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居期年,孔子去鲁之齐,景公不纳,故困于陈、蔡之间。
(选自《晏子春秋•外篇》)
【注释】①晏子:晏婴,为春秋时期齐国国相。②阴:假意。③强谏:竭力规劝。
【译文】
孔子担任鲁国宰相,景公认为这是齐国的忧患。对晏子说:“邻国有圣人,就是敌对国家的忧患。现在孔子当了鲁国的宰相可怎么办?”晏子回答说:“君主用不用忧愁。拿鲁国的国君,是个昏庸软弱的君主;孔子是德行才能出众的宰相。国君不如暗地里表示钦慕孔子的才能,假说许他做齐国的宰相。孔子竭力劝谏而鲁君不听从,孔子一定会认为鲁君骄傲而来到齐国。国君不要接纳他。这样,他将自然和鲁国断绝关系,又不能被任用齐国。孔子就窘迫了。”过了一年,孔子离开鲁国到齐国去,景公不接纳,所以孔子被困在陈、蔡两国之间。
31
【参考答案】
1.(1)忧患 (2)你 (3)认为……骄傲 (4)接纳
3.足智多谋

32.★★饶州神童

【参考答案】
1.(1)爱慕、羡慕 (2)断、切断、断绝 (3)终了、完毕、结束(4)指考中做官
3.文中培养儿童的做法是揠苗助长,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实在是危害极大。

33 好:喜好 主:掌管 之:代“烛邹的罪状” 闻:接受,听从
C 派烛邹管养鸟的事,结果鸟却跑了 让诸侯听到了这件事,认为我们国君重视鸟却轻视人才,这是第三条罪状 揭露了统治者奢侈玩乐,重鸟轻人的残忍,歌颂了晏子巧言善谏的机智聪明

34 御 驾驶 旋:旋转 竭 用完 庄公假装没听见没有理会
他的马力气用完了,还强行求全,所以说会失败 寓意-----凡是都有个度

35 多言何益: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 益:好处。 恒:常常 鸣:叫
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打比方,作比较的说理方法 说话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切合时机的道理

36馈:送 使:让 少:一会儿 从前有人向郑国子产赠送活鱼
所以对君子可以用恰当有道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却很难用不道的方法来迷惑他。

37知:曾经 至:非常 盗:小偷 阴:暗暗地
陈述古就让人去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来放到后阁供奉着 然后暗暗派人用墨汁涂钟 胆小害怕的心理

38 得:得到 食:吃 名:名声
于是把炉火烧得锅里的水鼎沸,(在锅上)横架了细竹子作为桥 能够渡过这里就使你活下去

39 将:要 然:知道 徒:但 去:驱逐
治理天下,和我放马又有何不同呢? 黄帝大受启发,称牧童为天师,再三拜谢,方才离开。 启示: 对有损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或: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等等。)

40降:投降 御:遮挡 举:抬 与:和 妻子:妻子儿子 负:带着
我李陵的心难道与众不同,能够不伤心吗?

41于:在 举:采取 移:改变 施:影响 寡:少
子贡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后经孔子劝说,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收下了那人的谢礼

42
数:多次 固:本来 益:更加 由是:因此
你虽然称赞他美,他却专门说你坏话
准是对陛下没有隐瞒,更体现他忠诚正直

43闻:听说 谓:告诉 适:赶上 谕:领会
您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啊
张咏就是这么说我的啊

44发:打开 反:翻转 驽马:劣马 若:你 恶:讨厌 道:路
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
这个故事说明,有法不实行,便像无法一样。一个人如果只是将修身的格言置于座右,却并不打算实行,他就不可能获得长进;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治国良策付诸实践,那么再好的国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大道理不应该空挂在嘴上,而应该亲身去实践。

45惟:只 笃学:好学 余:我
所以从未把书放下片刻
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

4646`呕心沥血
1.①快速②使动用法,使……跟从③一概,都④醒悟2.①背着又古又破的丝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丝囊中。②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啊! 3.穷思苦索,费尽心机;认真教育、苦心钻研技术、刻苦探讨
47工之侨为琴
1.①砍削②用作动词,装上琴弦③用作名词,美器,美琴④用作动词,装进匣子里⑤往,到⑥通“稀”⑦打算⑧表推测的语气助词2.①又与刻字工匠商议②用百金来买琴3.居高位者没有见识,只重虚名,世道不辨真伪。
48曾子不受邑
1、①接受 ②同“返”,返回 ③向 ④保全
2、①接受别人东西的人害怕别人,给别人东西的人骄横地看待别人。
②曾参的话足够用来保全他的气节了。
3、要保持自己的气节,不能接受别人的施舍。
49吕僧珍无私
1、①偏私 ②担负 ③都 ④扩大、增加
2、①你自己有正当职业,怎么可以胡乱地请求呢?
②怎么可以搬迁它扩大我私人的住宅?
3、严以律己 不谋私利
50刘行本进谏
1、①鞭打 ②稍微 ③放 ④怎么能
2、①这个人一向清廉,这次他的过失又很小,希望稍微宽恕他一点。
②如果是错的,应当把我送到大理寺处置我,怎么能轻视我不看我一眼呢?
3、D
51.★★★李生论善学者

【参考答案】
1.(1)同“识”,记 (2)劝说 (3)超过 (4)何不 (5)等到
3.阐明勤学苦练出人才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努力,提高道德修养。
4.要点提示:学贵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52.★★★子产论政宽猛
【原文】
【参考答案】
1.(1)使……服从 (2)很少 (3)于此,这里指“在火里” (4)所以
(5)这个地步 (6)稍稍
3.说明为政者要宽严相辅而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53.★★★刘崇龟换刀

【参考答案】
1.(1)极不,一点儿也不 (2)以为 (3)大绳子 (4)跟踪 5)等候
(6)急,赶快 (7)处死
3.盗贼认为女人是来抓自己,怕被抓住,所以逃走。
富商子“践其血,污而仆”怕受牵连,所以逃走。
4.(1)做任何事情都要全面深入调查,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2)刘崇龟用换刀的方法,以假乱真迷惑对方抓到真正的凶手,这是智慧的表现。

54.★★★苻融验走
【参考答案】
1.(1)做,担任 (2)谁,哪一个 (3)就,于是 (4)过了一会儿 (5)用严肃或严厉的神色
3.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4.只有见闻广博,观察深刻,才能辨析明了,不被迷惑,查清事实。

55.★★★申包胥如秦乞师
【参考答案】
1.(1)到 (2)请求出兵 (3)国家 (4)趁 (5)叩头
3.(1)出逃 (2)灭亡
4.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

56.★★★臣闻地广者粟多
【参考答案】
1.(1)辞,拒 (2)成就 (3)拒绝,抛弃 (4)帮助 (5)使……成霸业
3.古今对比和敌我对比 君王不抛弃民众有很多好处,抛弃百姓危害极大。

57.★★★悬赏纳谏
【参考答案】
1.(1)向 (2)管理 (3)即使 (4)才
3.悬赏纳谏
4.等到兵败才想到要求谋臣,未免太迟了。

58.★★★扁鹊治病
【参考答案】
1.(1)先前 (2)治愈 (3)治疗 (4)计谋 (5)损伤,伤害 (6)好
3.因为公扈的智慧高而性格柔弱,计谋虽多,却缺乏决断;齐婴的智慧不足而性格坚强,缺乏计谋且又过于专断。将两个人的心对换,可以扬起长而避其短。

59.★★★狄梁公与娄师德
【参考答案】
1.(1)担任 (2)左右 (3)过错 (4)自夸
3.狄梁公:知错能改;娄师德:胸怀若谷;则天皇帝:懂得用人之术。

60.★★★王安石待客
【参考答案】
1.(1)拜见 (2)料想 (3)准备 (4)以……为怪
3.嫌贫爱富、阿谀奉承 做事讲究原则
60王安石待客
1.拜见 料想 准备 感到奇怪
2.(1)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走。(2)王安石就把他剩下的饼拿过来自己吃了,那个萧公子很惭愧的告辞了。
3.嫌贫爱富、阿谀奉承 做事讲究原则
61窃槽
1.管理 用 找来 这

2.(1)得意洋洋认为自己有十分独到的见解。(2)现在你用所学的佛理向我炫耀,可以;但我担心真佛会笑你不过是偷窃了他的糟粕罢了。
3.佛学的糟粕或从佛学中窃来的一点皮毛 以不知为知,拾人牙慧而沾沾自喜,到处炫耀的人(或:有了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而夸夸其谈)
62贾生吊屈原
1、① 担任 ② 往;到……去③ 眼泪 ④ 等到 ⑤游说 ⑥ 志向
2、① 十八岁时,凭着能够诵读诗书、撰写文章在郡县中闻名。
②把生和死等同看待,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3、屈原投汨罗江殉节的事;认同的讲清理由或不认同的讲清理由。
63韩信忍辱
1、①百姓;平民 ② 推荐;推举③ 同情 ④ 你 ⑤ 羞辱 ⑥ 全
2、①经常向人乞讨食物,所以很多人都讨厌他。
②整个集市上的人都笑韩信,认为他很胆怯。
3、忍辱负重;具有顽强意志
64臧僖伯谏观鱼
1、① 前往 ② 劝阻③ 引导 ④ 衡量;估计⑤ 显示 ⑥ ……的原因⑦ 射猎
2、①凡是一种东西,不能够用来演习大事,它的材料不能够用来做器用,那么,国君就不要去理会它。
②至于山林河湖的物产,把它们取来做日用品,
3、国君要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能玩物丧志,以免上行下效。
65陶侃留客
1、① 名望 ② 告诉③ 只 ④ 都 ⑤ 离开 ⑥ 停止⑦ 左右 ⑧ 返回
2、①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
②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谢。
3、待人要真心实意才会得到别人的好评。
66王粲强记
1.①以……为奇 ②全,满 ③ 记 ④超过
2.于是让王粲背诵碑文,王粲背得一字不差。 3.强记默识;善算;善属文
4.蔡邕关爱、推重年轻人才的心胸令人感动;年轻人的成长需要前辈的关爱和支持;人要有才,更要有高尚的品格
67岑文本官高而忧

1. ①平定 ②称赞 ③熟练 ④尽 ⑤同“返”,返回 ⑥死
2.①唐太宗说:“我自己选拔一个人,你就不再担任原职了。”
②今天,我只接受安慰,不接受祝贺。
3.江东之役,几所度之,神用顿竭。
69君不自诈
1、 ①要求 ②正直 ③极、最 ④认为可耻
2、①那些坚持真理不肯屈服的人,是正直的大臣,那些害怕权势顺从旨意的大臣,是奸佞的大臣。
②源泉浑浊而要求水流清澈,是不可能得到的。
3、皇帝认为用欺诈的方法去试探大臣是否为“直臣”,这种做法是可耻的,也不可能有直臣的。
70孟子欲休妻
1、①是 ②说 ③防备、准备 ④责备
2、①将要进门,问有谁在。将上客堂,声要高扬。将进内室,眼要向下。
②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你媳妇不讲礼仪。
3、 ①与人交往,要注意礼貌。 ②与人相处,要严以律己。
68. ★★★★祖逖闻鸡起舞

【参考答案】
1.(1)踢 (2)醒 (3)指舞剑 (4)果真 (5)带领 (6)驻扎
3.有志者及时奋起为国效力。

㈤ 有关于“忍”的故事

东汉华阴人刘宽,为人有德量,涵养深厚。有一次,乘牛车外出,遇见有人遗失牛,找上刘宽的牛车来辨认,刘宽默默不言,随即下车徒步回家。经过片 刻,失牛人找到了自己的牛,亲自送还刘宽并叩头谢罪说:“我很羞惭,愧对长者,愿任随长者处罪。”刘宽和颜悦色地说:“世间相类之物,容易认错,幸劳你送 回来,这有什么好谢罪的呢?”邻里都佩服称赞他这种不与人计较的德量。

刘宽性情温良,从未发过脾气,即使在急迫匆忙时,也未曾见他容色严厉,言辞急迫。夫人也感到奇异,为了试探刘宽的度量,想激他忿怒。有一次正当刘宽要赴朝 会,衣冠装束整齐时,夫人命侍婢奉肉羹进入,故意翻倒沾污了刘宽的朝服,刘宽神色不变,仍然和祥关心地慰问侍婢说:“肉羹是否烫伤了你的手?”他的宽宏度量,竟然到此程度,海内闻风都尊称他为宽厚长者。

北宋人张知常,为人善良,而且宽宏大度,凡事为人着想。张知常在太学的时候,家里托人带给他十两金子。同寝舍的人趁张知常外出时,打开箱子,把金子拿走了。学校的官吏召集同寝舍的人进行搜查,结果搜到了金子。张知常认为如果承认是自己的,那么此人必将受到责罚,况且其在众目睽睽之下必将深感羞耻,无地自容,于是说道:“这不是我的金子。”同寝舍偷金子的人被张知常的善良感动了,于是趁夜晚将金子放在衣袖中还给了张知常。张知常知道他很贫困,便送了一半金子给他。人们都说张知常送人金子,这是人们容易做到的;但找到被偷的金子却不认,这是别人所做不到的。这其实是说,张知常能够这样一心替别人着想,这是很多人所做不到的。

北宋时,曹州商人于令仪,家境富有。一天夜里,有一盗贼进入他家,他的几个儿子将盗贼抓获:原来是邻舍的儿子。于令仪问:“平素很少听说你有什么坏习惯,问什么要偷盗呢?”那人说:“由于贫困。”问他要什么,说:“想得十千衣食钱。”令仪让人拿十千钱给他。那人走了后,令仪又把他叫回来,那人很害怕,令仪对他说:“你家贫,背十千钱出门,我担心被人盘问。”留那人住了一晚,天亮后打发他了。

宋代的高防刚到澶州防御使张从恩手下当判官,就有个名叫段洪进的军校盗用公家的木材做家具。张从恩大怒,想把那个姓段屠杀掉。 段洪进为求活路,就撒谎说:“是高防让我干的。”张从恩就问高防有这事吗?高防为救人一条活命,就认了。结果段洪进没被杀,可张从恩不再信任高防了。他给高防十千铜钱和一匹马,打发他回家。高防也不辩解,便辞别了张大率和部队走了。张从恩觉的不对劲,半道上又派人把他追回来。到了年底,张从恩的亲信终于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帅才知道高防是替别人承担了罪过。张从恩非常感慨,从此对高防更为看重。

北宋名臣吕蒙正刚入朝为官时,朝廷中有官员指着他说:“这小子也配参与商议政事吗?”吕蒙正表面装着没听见,走过去了。和他一起做官的为他抱不平,问那个说话人的姓名。吕蒙正制止他说:“如果一知道他的姓名,就一生都忘不掉了,还不如不知道的好。”当时的人都佩服他的度量。https*://ls.chairsabs.org.au/

唐朝名相娄师德,为人宽厚、低调,深沉有度量。在娄师德升任宰相后,其弟授代州(治雁门,今山西代县)刺史。离京赴任时,娄师德问他:我身为宰相,你又担任州牧之职,我们兄弟荣宠过盛,自然会受到别人的疑忌,该怎样化解呢?其弟跪下说:“自今以后,如果有人唾面于我,我就自己擦擦算了,决不与人计较,请兄长放心。”娄师德神色凝重地说:“这正是我最不放心的地方。有人往你脸上吐唾沫,那是生你的气;你擦了,那你就拂逆了人家的意思,会使人更加生气。唾沫嘛,不擦也会干的,最好以微笑受之。”

淮南的孔旻,在乡间隐居,全心全意修行,终身不做官,气节很高尚。曾经有人偷他家园子中的竹子,孔旻可怜偷竹人涉水过河寒冷,就为他架设了一座小桥让他渡过。由此可知他对人的仁爱友善,偷竹人感到很羞愧。

释伽佛初在山中修行,时国王出猎,问兽所在。若实告之则害兽,不实告之则妄语,沉吟未对,国王怒,斫去一臂。又问,亦沉吟,又斫去一臂。乃发愿云:“我作佛时,先度此人,不使天下人效彼为恶。”存心如此,安得不为佛。后出世果成,佛先度憍陈如者,乃当时国王也。

“忍”超越了常人社会层次,就是另外一个境界了,那就归入修道和修炼的范畴了,包含着无尽的内涵深意,不是常人能理解领悟,非修炼人不足道也 摘自网上

㈥ 狄仁杰是名臣,为什么有人说他是白眼狼

因为狄仁杰做了一些事情愧对于对他有恩的人娄师德。

一、狄仁杰对娄师德排挤打压,导致娄师德被外放。

娄师德是唐朝的一位名将,他当时举荐了狄仁杰当宰相,但是由于狄仁杰刚开始对娄师德举荐他为官的时间事情并不知情,不但没有对娄师德进行感恩,反而还三番五次的和娄师德为敌,在朝廷上排挤娄师德,最终导致了娄师德被外放任官,这一切都和狄仁杰脱不了的干洗。所以在外人看来,狄仁杰对曾经推荐他围观,可谓是他的伯乐的人进行排挤,使得自己的恩人被外放,这是一件忘恩负义的事情。

狄仁杰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原因自己一直深受娄师德的恩情而自己却不知道,狄仁杰知道了以后,感到非常惭愧,感叹说:娄公那高尚的品德,他宽容待我,我却不知道,我和他相比确实是差太远了。

可见狄仁杰之所以会被说成是个忘恩负义的人就是因为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对自己的恩人进行排挤、打压,导致自己的恩人被外放为官,这种行为在外人看来确实是忘恩负义之举。

㈦ 愧对娄师德看出了狄仁杰什么品质

我感觉应该是对别人觉得这种品质感觉很是身价。

㈧ 犹人杰的故事

狄仁杰的故事有很多最出名的故事,就是狸猫换太子。

热点内容
中国历史故事大全 发布:2025-04-30 07:05:42 浏览:534
扒胎机教学 发布:2025-04-30 06:27:10 浏览:977
甘肃省教育局 发布:2025-04-30 05:43:51 浏览:803
四年级数学聪明题 发布:2025-04-30 05:23:25 浏览:297
述职报告教师 发布:2025-04-30 04:35:57 浏览:534
帝国理工数学 发布:2025-04-30 04:26:11 浏览:266
脱水英语 发布:2025-04-30 04:17:03 浏览:365
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发布:2025-04-30 04:11:09 浏览:695
舞蹈丝袜老师 发布:2025-04-30 04:10:20 浏览:266
夺冠金卷试卷语文答案 发布:2025-04-30 03:34:47 浏览: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