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娄师德阅读答案

娄师德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21-10-03 06:01:53

㈠ 【古文阅读】(娄)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 ① 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尝与李昭德


小题1:.师 德 素 丰 硕 /不 能 遽 步/ 昭 德 迟 之(一处1分)
小题2:(3分)C
小题3:(3分)娄公有高尚的德行,我被他包容竟然不知,我不及他太远了!
(“盛”“容”“乃”为得分点)
小题4:这里是侧面描写,(1分)衬托了娄师德为人贤德、知人,内心豁达、宽容,“深沉有度量”。(2分)

㈡ 中考语文新视野只要13 和15的答案

《新视野》127页文言文《钱若水为同州推官》参考译文

钱若水任同州推官时,一个富家女奴逃亡出走,不知去向,女奴的父母到州里告状,知州命录事参军审讯犯人。录事参军过去曾向这个富家借钱被拒绝。在审决时说是富家父子将女奴杀死。富家父子经受不了酷刑,承认了罪行。录事参军将案子上报知州,知州召集有关官员进行复审,多数人认为此案处理的正确,表示支持,只有钱若水对案件发生了怀疑。于是他把案件扣了将近十天,中间尽管知州多次催他,他也没有把案子退回,上上下下的人都责怪他。

一天,钱若水见知州,他说:我之所以扣发案卷,是因为暗访女奴的下落,现在女奴已经找到了。知州就传令把富家父子从狱中提出来,打开刑具,全部释放。富家父子哭着对知州说: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我们就要灭族了。知州对他们说:不是我,是推官钱若水帮助了你们。富家父子来到了钱若水办公的地方要求见面致谢。钱若水却闭门不见。

知州想就此事报请皇帝为钱若水论功求赏。钱若水坚决予以拒绝,他说:我只求案件得到解决,人不蒙冤而死,论功请赏不是我的本意。如果朝廷把此事归功于我,那么将如何处理录事参军呢。知州更加敬重他了。

《新视野》128页文言文10参考译文

荆国与吴国即将交战,荆国军队人数少,吴国军队人数多,荆国将军子囊说:“我们与吴国交战,一定会打败仗。这样就使荆国军队溃散,使君主声名被玷污。使荆国领土丧失,忠臣不忍这样办。”他没有向荆王告白就撤兵了。子囊带军队到达都城外,派人向荆王转达他的请求,说:“请处我死刑。”荆王说:“将军撤兵,是因为这样做有利。现今确实对国家有利,将军为什么还请处死刑呢?”于囊说:“临阵撤兵的将军不受惩罚,那么今后为王率领军队的人,都会借不利于国家的名义来效法我而退缩。倘若这样,则荆国最终还是天下的弱者。”于是以剑自刎。荆王说:“允我成全将军的义节。”于是赐子囊一具桐木棺材,上面放置斧锧。一国之主忧虑的是,社稷存而不知为什么存,社稷亡而不知为什么亡,这就是存亡之危多次出现的原因。荆为国者已有四十二世,这期间有像子囊这样的人臣吗?子囊的节操,不只单单激勉一代人臣。

《新视野》128页文言文11《王化基成人之德》参考译文

鞠咏考中进士,他以文才得到王化基的赏识。王化基做了杭州知府后。鞠咏被提拔,被朝庭提封为大理评事,任为杭州仁和县的知县。鞠赴任前,先写了一封信和一首诗寄给了王化基,以感谢王公过去对他的栽培奖进,(又说)这次在王公手下为官,能够以诗文往来同乐了等内容。王化基却没有给鞠回信。鞠到任后,(王化基)并未给予任何特别的礼遇,而考察督促鞠的政事却非常严格。鞠咏大失所望,从此不再奢望得到王公的额外关照,而是专心治理县事。后来王化基入朝被任为参知政事。他到职后首先推荐鞠咏。有人问他问他原因。王化基说:"鞠咏有才干,不怕被埋没。我所为他担心的是气盛和骄傲,所以我才有意压制一下他这种情绪,以使他的品行更高尚。"鞠咏听到这些话很感动,从此更把王化基当做良师益友了。

《新视野》129页12《子路受教》参考译文

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

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才能。”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

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够指正自己缺点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

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

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新视野》130页13《娄公盛德》参考译文

娄师德在河陇,前后四十多年,谦恭勤奋,毫不懈怠,百姓和夷族都安定。他秉性朴实稳重,宽洪大量,狄仁杰入朝任宰相,实际上是他推荐的;而狄仁杰不知道,心里很轻视娄师德,一再排挤他到外地。太后发觉后,曾问狄仁杰:“娄师德有道德才能吗?”回答说:“作为将领能谨慎守卫边疆,是否有道德才能我不知道。”太后又说:“娄师德善于识别人才吗?”回答说:“我曾经与他同事,没有听说他善于识别人才。”太后说:“朕所以知道你,便是由于娄师德的推荐,他也可以称得上是善于识别人才了。”狄仁杰退出后,感叹说:“娄公有盛德,我受到他的包涵宽容已经很久了,我看不到他盛德的边际。”当时罗织罪名的风气很盛,娄师德长期担任将领和宰相,却能以功成名就告终,人们因此敬重他。

《新视野》130—131页《李勉埋金》参考译文

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有书生游学住在宋州。当时李勉年少穷困,和一个书生住在同一个店里。没过多长时间,书生患了病,无法医治而死,书生临死告诉李勉说:“我家住在洪州,我将到北都(今太原)谋求官职,在这里得病将要死了,这是命啊。”并从口袋里两百两金子给李勉,说:“我的家丁仆人,没有知道这个的,您为我处理后事,余下的钱送给你了。”李勉答应他为他办后事,剩下的金子秘密放在墓里和书生一同埋葬了。几年以后,李勉做了开封县尉。书生的兄弟带着洪州官府开的证明,沿路打听书生的行路、住宿,到了宋州,知道是李勉为书生主持的丧事,专门到开封面见他,诘问金子的下落。李勉向上级请假到了墓地,挖出金子交给了他们。

《新视野》131页15《景公出游》参考译文

齐景公要出游,问晏子说:“我想到转附,朝舞两座名山上去游览然后沿着海边南下一直到琅琊山,我该怎么做才能与古代圣王的外出巡游相比呢?”

晏子说:“问得太好了,我听说天子到诸候那里视察叫巡狩,诸候去朝拜天子叫述职。所以春天视察耕种情况补助穷困的人家,叫巡视,秋天视察收获情况补助歉收的农户,叫检查。夏朝时的谚语说:我们的君王不出来巡视,我们怎么能得到休息,我们的君王不出来巡视,我们怎么能得到帮助,君王出来巡视检查,是诸候的法度。可是现在却不是这样了,君王一出来,就兴师动众,从百姓身上筹集粮草,使饥饿的人没有饭吃,劳作者得不到休息。顺着水流泛舟而下玩乐以至忘记了返回的叫作流,逆着水流而上玩乐以至忘记了返回的叫作连,整天外出打猎追逐野兽不知满足的叫作荒,毫无节制大饮其洒的叫作亡。古代的圣贤君王都没有这种流连荒亡的行为。”

齐景公说:“说得好啊。”叫官吏查点粮食,和老幼穷人数目。官吏照数目分发粮食。

《新视野》143页29参考译文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地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水潭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不辞辛劳,不怕手脚磨出茧子来。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水流之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钱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向民工)蛮横索要一文钱财。必须像这样,才能做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别人)的嫌疑,避免(他人)的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禹伤痛父亲鲧治水无功被杀,因此劳身苦思,在外十三年,经过自己家门也不敢进。自己吃穿都很简朴,但对祖先神明的祭祀却很丰厚尽礼。自己居住的房屋很简陋,但不惜耗巨资于修渠挖沟等水利工程。他赶旱路坐车,走水路坐船,走泥泞的路坐橇,走山路用屐底有齿的檋。经常随身离不开的东西,就是测定平直的水准和绳墨,划定图式的圆规和方矩,四时都带着他们,用以从事于开划九州,辟通九州道路,修筑九州湖泽堤障,计度九州山岳脉络。同时叫伯益发放稻种,教群众在潮湿地方种植。叫后稷当群众在难难得到食物时发给食物。缺粮少食的地方,便调有余地方粮食来补其不足,务使各诸侯境内丰歉均一。

《新视野》144页30参考译文

: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



品行端正、人格高尚的人,是以宁静、详和的心态来修炼自已的身心,以节俭、朴素的行为来陶冶自己的情操的。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坚定、明确,不安定平和就不能使自已的心境悠远、广阔。学习必须尽量清静、俭朴,才能必须不断学习、总结;不努力地学习就不能增强知识和才能,不坚定心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放纵、懈怠、懒惰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草率、浮躁就不能陶冶心性。年华随时日逝去,意志随时日消磨,就会变成枯枝落叶一样,最终将被时代无情抛离。到那时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屋里,再悔也来不及了。

《新视野》140页26《医扁鹊见秦武王 》参考译文

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建议及早医治,可是左右大臣提出异议:“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听了很生气,把治病的砭石一丢,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治病,又同不懂医道的人一道讨论,干扰治疗,就凭这,可以了解到秦国的内政,如此下去,君王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新视野》141页27参考译文

:现在有人在这里,见一点黑说是黑,见一片黑却说是白,那么一定以为这人是不知辩别黑白的了。尝一点苦说苦,尝多了苦却说是甜,那么一定以为这个人是不知辩别苦甜的了。今天干小的坏事,能够知道而且谴责它;干大的坏事,攻打别国,就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义;这能说知道辨别义与不义吗?由此可知世上的君子,分辨义与不义是多么混乱啊。

:假若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不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不相互侵扰,盗贼没有了,君臣父子间都能孝敬慈爱,象这样,天下也就治理了。

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励相爱呢?因此天下的人相亲相爱就会治理好,相互憎恶则会混乱。所以墨子说:“不能不鼓励爱别人”,道理就在此。

《新视野》123-124页4《桑怿为民》参考译文

(桑怿)又听说襄城有十多个强盗,就独自一人提着剑前去,杀了多个强盗,其余的绑起来。为此汝旁县没有强盗,京西转运使奏明这件事,授予郏城尉。(桑怿)当初居住在雍丘时,遭遇大水,有两米仓的粮食,将用船运送。发现那些逃难躲水患的百姓,就抛弃了粮食,用船载让百姓。看到百姓年成不好,会聚乡里供养他们,直到粮食没有了才停止。桑怿擅长使剑和铁简,力量可抵过几个人,并且很有谋略。

《新视野》126---127页《商鞅变法》参考译文

秦孝公任用卫鞅,卫鞅想变法,又担心天下的人议论不已。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经完备,还没有公布,商鞅担心人民不相信自己,于是就在首都的集市南门树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能把它搬到北门的人,做到的人就给他十金。百姓们认为奇怪,没有一个人敢去搬动木头。商鞅又说:“能搬的人给他五十金。”有一个人搬动了那木头,商鞅就给了他五十金,用这个方法来表明自己不欺骗民众,终于商鞅公布了法令。

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㈢ 狄梁公与娄师德的阅读训练

1.解释:
(1)为 (2)许 (3)咎 (4)矜
2.翻译:
(1)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
(2)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3.文中人物形象鲜明,其中狄梁公、娄师德和武则天皇帝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㈣ 语文文言文中娄师德传的答案

原文:
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尝与李昭德偕行,师德素丰硕,不能遽步,昭德迟之,恚曰:“为田舍子所留。”师德笑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在夏官注选,选者就按阅簿。师德曰:“容我择之可乎?”选者不去,乃洒笔曰:“墨污尔!”
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

参考译文:
娄师德身长八尺,嘴方,嘴唇很宽大。他为人深沉、有度量,有人触犯了他,他就谦虚退让以求得别人的原谅,不在脸上露出恼怒的颜色。他曾与李昭德一起走路,娄师德长得肥胖,不能走快了,昭德嫌慢,生气地说:“被乡巴佬拖累!”娄师德笑说:“我不做乡巴佬,又有谁做呢?”他的弟弟被朝延派去守代州,在上任前向他告辞,他教导他的弟弟遇事要忍耐。他弟弟说:“有人把痰吐在我脸上,我自己把它擦干净就行了。”娄师德说:“还不行。你自己把它弄干净,是想躲开别人的怒气,应该让它自己干了。”
狄仁杰当宰相之前,娄师德曾在武则天面前竭力推荐他,但狄仁杰对此事却一无所知。他认为娄师德不过是个普通武将,很瞧不起他,一再排挤他到外地。武则天察觉此事后,便问狄仁杰:“师德贤乎?”狄仁杰说:“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武则天又问:“知人乎?”狄仁杰说:“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武则天笑着说:“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并随手拿出以往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的奏章,让狄仁杰观看。狄仁杰看后,十分惭愧,叹息道:“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

㈤ 狄梁公与娄师德的参考答案

1.(1)担任 (2)左右 (3)过错 (4)夸耀
2.(1)(我的)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做官,并不是无所作为而依靠别人。
(2)我没想到这是娄公在包容我!
3.娄师德荐人而不自矜,表现出待人宽厚,胸怀博大的品格;而狄仁杰则排斥娄师德,表现出对人刻薄,度量狭窄,其可贵的是能知错就改。武则天的宽宏大量和善于诱使大臣团结。

㈥ 求文言文《狄梁公与娄师德》的完整注释与译文

【原文】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也。”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选自宋·王谠《唐语林》)

【文学常识】

《唐语林》

笔记体唐代文史资料集。编撰者宋代王谠。仿《世说新语》体例,按内容分门系事。书中材料采录自唐人50家笔记小说,资料集中,内容丰富,广泛记载唐代的政治史实、宫廷琐事、士大夫言行、文学家轶事、风俗民情、名物制度和典故考辨等,对研究唐代历史、政治和文学,均有参考价值。

【译文】

狄梁公与娄师德一同担任相国。狄仁杰排斥娄师德不止一天了,武则天问狄仁杰说:“朕重用你,你知道什么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做官,并不是无所作为而依靠别人。”过了一会儿,武则天对他说:“我曾经并不了解你,你做官,实际是娄师德的提拔之力啊。”于是令侍从拿来文件箱,拿了十几篇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狄仁杰。狄仁杰读了之后,害怕得连忙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走出去后说:“我没想到这是娄公在包容我!”而娄公从来没有自夸的表现。

【阅读训练】

1.解释:

(1)为 (2)许 (3)咎 (4)矜

2.翻译:

(1)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

(2)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3.文中人物形象鲜明,其中狄梁公、娄师德和则天皇帝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1.(1)担任 (2)左右 (3)过错 (4)自夸

3.狄梁公:知错能改;娄师德:胸怀若谷;则天皇帝:懂得用人之术。

㈦ 豁达与和谐阅读答案

豁达与和谐
1 豁达是和谐的一种内在元素、外在表现。2 豁达首先是思想通达。3 道理论证。4 豁达需要开阔胸襟、宽宏气量。示例: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有朝臣骂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当时的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告诉狄仁杰:“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5 提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谈:(1)豁达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2)豁达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人际和谐需天真
1 人际和谐需天真。2 四个方面:(1)和谐需要天真活泼;(2)和谐需要天真烂漫;(3)和谐需要天真无邪;(4)和谐就是天真可爱。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 (1)用生动的语言阐释了“天真”的内涵;(2)引出下文的四个分论点。5 并列;6 辨证性;7 提示:如天真豁达、天真

㈧ 娄师德雅量阅读答案

22、第一件:李昭德与娄师德一起入朝,娄师德长得胖走得慢,李昭德就因此骂他是“乡巴佬”,娄师德不仅不生气,反而一笑置之,并回答说要是他不做乡巴佬那谁去呢;第二件:娄师德的弟弟担任代州刺史,将走的时候娄师德祝福他的弟弟一定要处事低调,他弟弟回答了一句自己即使受到唾弃也不会愤怒,顶多把唾液擦掉,娄师德却很忧愁地告诉他如此还不行,连擦掉也是不行的。 1、C。本文中的“为”解释为“是、担任、成为”,A“向”;B“被”;D“唱、吟诵”。 3、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而已,庶⑧不为兄忧——从今天起即使有人把唾沫吐我脸上,我也只是用把它擦掉,(我)这样可能就不需让哥哥您担心了。【个人猜测得分点应是“虽”、“为...忧”,以及句子的连贯性】 4、师德宽厚清慎,犯而不校。俗语就是“额上能跑马,肚里能撑船”。

㈨ 《娄师德包涵狄仁杰的文言文》 题目

先是以发问的方式询问狄仁杰何以平步青云,使狄仁杰述其自矜之原由,可谓请君回入瓮。
而后答摆出证据,以客观事实呈现。使得狄仁杰所述之辞与师德所荐之涵两相比照,以此给狄仁杰以心灵震撼。
最后武则天不责,则是隐晦相告“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之意。
一招三势,环环相扣,是以解开冤家之结。

㈩ 语文题【pS:看完补充问题再回答】

过有“容”的人生
①对于别人的过失,过错,是选择斤斤计较还是选择大度包容?
②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这种“不如意”除了来自物质、肉体方面外,也包括精神的苦痛。这苦痛产生的根源,究其因,多半是人 们缺失了本应该具有的包容的气度。
③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如何和谐相处,是一门交际艺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___ 人们彼此间不能够包容,___可能使已经存在的隔阂加大,鸿沟加深,更有甚者会使人想方设法、费尽心机地寻找机会 报复对方,从而产生于人于己都不利的后果。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包容别人。
④那么,我们如何做呢?
⑤要敞开胸怀。海洋纳百川,天空容众禽,草原蓄万物,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私的包容。因为海洋浩瀚,鱼儿才可以悠然畅游;___,___;因为草原广袤,牛羊才可以闲庭信步。雨果说:“世界上最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胸怀。”因此,我们应该敞开胸怀待人。
⑥要审视自己。我们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却不容易看到自己的不 足。“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的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面对别人的过错,能够严格审视自己,就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这样我们就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过错,自然也会化解心中的不满、愤懑。
⑦要换位思考。三国时,蜀国主持朝政的蒋琬有容人之量。他与部下杨戏说话,杨戏总是只应不答,有人责其“怠慢”。蒋琬说:“人各有脾 气秉性.让他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只好不做声了。”蒋琬如此为他人着想,被人赞为“宰相肚里好撑船”。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那人际关系也就会和谐。
⑧当然,包容别人的过失、过错,并不是纵容别人去犯错,而是要让别人明白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避免因为一意孤行而犯更大的错误。如果放任其自流,一味地迁就,那是无原则和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也是非常有害的。
⑨其实,学会包容别人,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虽然包容的根本出发点不是出于自己的私利,但实际上,在别人因为自己的包容而纠正错误并有所进步的同时,自己也有收获。
⑩人生容量的大小,往往体现于人的涵养与境界,它决定了人的成败与得失。我们要有“容人、容事”的雅量,学会包容别人,过有“容”的人生!
16.第⑥段中的“这个道理”指的是___。(2分)
17.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只有 才 B.如果 就
C.既然 就 D.虽然 但
18.根据第⑤段内容,在该段画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构成排比。(3分)
因为海洋浩翰,鱼儿才可以悠然畅游;__,__;因为草原广袤,牛羊才可以闲庭信步。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第⑤~⑦段依次从(1)___;(2)___;(3)___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9分)
20.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5分)
娄师德多次推荐狄仁 杰任宰相,但狄仁杰并不知情,常排挤他。对此,娄师德毫不介意。狄仁杰知道实情后感叹:“娄公品行之好我根本看不到边啊!”人们因此更敬重他。娄师德任将相多年,得以善终。

16. 我们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却不容 易看到自己的不足。17. B (原句表示假设关系)18.因为天空宽阔,众禽才可以自由翱翔19. 我们要有“容人、容事”的雅量,学会包容别人,过有“容”的人生!要敞开胸怀;要审视自己;要换位思考20.第9段,可以更全面地论证“包容别人,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这一观点,娄师德在包容狄仁杰的同时,自己也有所收获,获得了别人的尊敬,得以善终。

热点内容
英语描述自己 发布:2025-04-29 17:58:46 浏览:827
预约的英语 发布:2025-04-29 16:44:42 浏览:917
污水生物除臭 发布:2025-04-29 13:52:08 浏览:257
三年级语文资料 发布:2025-04-29 13:13:37 浏览:761
物理卷pv 发布:2025-04-29 12:28:19 浏览:54
三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 发布:2025-04-29 11:38:35 浏览:466
5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4-29 11:26:02 浏览:21
贵阳典石外教学校 发布:2025-04-29 11:15:20 浏览:291
三年级数学上册书 发布:2025-04-29 10:43:18 浏览:604
醉酒后吃什么好 发布:2025-04-29 10:36:30 浏览: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