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幼儿园入园前家访

幼儿园入园前家访

发布时间: 2021-10-04 20:50:24

『壹』 幼儿园老师如何做好家访工作

家访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家园合力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家园能否合作好,建立彼此接纳的情感基础是十分必要的。而家访正是教师主动争取家长、幼儿接纳的具体行动。同时,家访还为教师、家长结成教育合作伙伴奠定了基础。 首先,应明确家访不是教师单方面影响家长,而是双向互动的。在家访前,通过新生入园前的家长会,教师主动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及班级的情况、家访的意图,使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和教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教师所介绍的内容进行思考。这样,在家访进行中,有利于改变教师讲、家长被动听的不利地位。 最初,我们没有认识到家长会与家访之间的联系性。采取了先家访后开会的程序,家访效果不够理想。教师走入家庭,本应去听家长对幼儿的情况介绍,从而有的放矢地制订保教工作计划。但因家长对园内基本情况、幼儿入园后将出现什么现象均不了解,所以,家长更愿意多听教师的介绍。本应是家园双向沟通的好时机,却变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看到家长有许多地方不明白,教师心里也很着急。所以,有意无意中,便将双向沟通变为单向的布置任务,家长只是被动地接受。 亲身实践后,我们进行了调整,将新生入园前的家长会作为家访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会议中,从幼儿园总体概况到幼儿入园前应做的物质准备、精神准备,到何时去体检,应注意什么,逐一向家长进行了介绍。使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感受到教师愿同家长携手合作,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真诚态度。会后,家长主动向教师介绍,包括家访路线、家访预约时间、联系电话等。家长迫切要求教师家访的心情与前一轮的家长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家长反应可以看出,家园合作并不难,只要教师献出真诚之心,家长便会伸出热情的双手。 此次,在家访过程中,迎接教师的是一张张笑脸,沟通气氛宽松、自然。部分家庭为迎接教师的到来,老少三代同时等候在家中,你一言、我一语、绘声绘色地向教师描述孩子的生活情况,讲述已经进行的物质准备、精神准备工作。如利用休息日与孩子共同购置物品,请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利用散步的机会,带孩子到幼儿园看看,进一步熟悉环境……家长所做的一切细致的准备工作,都与前期的家长会密不可分。

『贰』 新生入园家访时应该和家长在哪些方面做重点沟通

与家长沟通时,老师先询问孩子的一些基础、客观的信息,如身高体重、出生日期、疾病史等,并记录在《家访记录表》上,以便后期针对孩子的个体化差异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方案。

接下来,老师要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的教育主张,取得家长的认同,并让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有初步的了解,使今后的家园共育工作更加顺畅。

老师还可以与家长商量讨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做好入园前的相应准备,帮助孩子从心理上尽快适应、接纳幼儿园的环境,愉快地迎接新的幼儿园生活。

(2)幼儿园入园前家访扩展阅读

老师要提前和家长约好家访的时间,切莫做“不速之客”。出发前要再次打电话确认,让家长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提前规划好交通与路线,尽量不要迟到。此外,访谈时间也不宜过长,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

家访时,老师要衣着整洁、穿戴大方。良好的外在形象会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很重视这次家访,自然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和尊重,为成功家访奠定基础。出发前,老师要带上笔、幼儿基本情况登记表、幼儿家访记录表等,另外,自备鞋套和给孩子准备小礼物绝对是“加分项”。

『叁』 幼儿园新生入园家访注意什么

1、了解幼儿 了解幼儿身体有无特殊病例,如:哮喘、过敏禁忌食物等。 能否独立吃饭,是否挑食,特别不喜欢吃什么 午睡是否有依赖物,如手帕、毛巾、小玩具等。 是否会独立大小便,或如厕是否需要帮助。 2、告知家长 新生入园最多的现象是哭闹,家长无论幼儿如何哭闹,都要坚持送幼儿来园。 有的幼儿开始两天不哭闹,后两天才会开始哭闹,家长要坚持送幼儿入园。 一些幼儿入园后,会有生病的现象,这是孩子的机体适应环境的表现,可让幼儿养病,病好就要坚持送幼儿园。 开学前就要鼓励孩子幼儿上幼儿园的愿望。可以说:宝宝长大了,马上要进幼儿园了;幼儿园里有好多小朋友;幼儿园里有喜欢你的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你都能自己吃饭了,真可以上幼儿园里。等等。 3、总结 多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观察家长的教育思路,强化家长乐于配合老师的要求。为顺利的开学工作和孩子入园适应做好准备。

『肆』 幼儿家访怎么

【篇一】
为了让新入园的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长一幼儿园老师们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在开学之前结束了所有新生的家访工作,达到了100%的家访率。

老师们来到幼儿家中,亲切自然地自我介绍,叫叫幼儿小名使幼儿初步熟悉自己的老师,消除陌生感。牵牵小手,简单的身体接触使幼儿对教师产生好感及亲切感。和孩子一起玩他们喜欢的玩具,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还可采取送小礼物的方法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在家访期间老师们观察幼儿的生活环境,如幼儿的游戏室是如何布置的,他喜欢玩什么玩具等,这是为了便于教师在幼儿园尽可能为幼儿营造他熟悉的环境。同时,向家长了解孩子的一些生活习惯及饮食爱好,以便教师在幼儿园做好孩子的护理工作。

通过家访,一方面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家庭教育环境、以及他们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另一方面通过家访让幼儿和家长尽早熟悉老师,初步建立师生间的感情。虽然短暂的家访并不能够完全改变孩子入园时的情绪,但老师们用爱心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和关心爱护幼儿、教育幼儿,一定能够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篇二】

班级:中班

对象:蔡子彦

时间:5月份

家访内容

原因:蔡子彦小朋友近段时间经常和王子强小朋友呆在一起,本来很乖的他变的得上课不专心听讲,午睡时两个人凑在一起讲悄悄话。考虑到她爸爸妈妈工作较忙,我们就电话联系了她的妈妈。

老师:蔡子彦的妈妈,你好!近段时间,你家蔡子彦小朋友经常和王子强小朋友在一起玩,无论干什么,她们两人总喜欢粘在一起,现在,蔡子彦小朋友上课时比以前少认真了许多,总是乘我们老师不注意偷偷地同王子强讲话,午睡时也是如此。

家长:

(妈妈)老师,你好!我们最近比较忙,感谢你们与我们及时沟通让我们了解了他在学校的情况,我们会与他沟通了解情况,同时我们也会进行适当的教育。

『伍』 幼儿园新生入园家访需要问什么问题

幼儿园的新生入园之后家访应该多问一些孩子的学习性格以及一些存在的一些问题,帮助学校去引导孩子们良好的习惯。

『陆』 家庭访问一般分为幼儿入园前家访和入园后家访,入园后家访又可以分为常规家访和什么家访

你好 家庭访问中的入园(所)后家访分为( 等几种。 A.常规性家访 B.重点家访 C.普通家访 D.交流家访 E.特殊家访 正确答案:AB 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家庭访问中的入园(所)后家访分为常规性家访和重点家访。 满意请采纳

『柒』 如何做好幼儿园入幼儿入园前家访

家访正是一个深入了解新生个人的具体资料,了解新生的家庭教育状况,与家长沟通教育观念,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家访前,我们要认真分析制定家访的内容,深入研究是什么导致孩子刚入园时情绪不稳定,了解家长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对症下”。新生入园的家访工作有如下内容:

一、分析新生难以适应环境的原因

首先,新生是3——4岁的幼儿,他们从出生一直生活在家人无微不至的保护之下,平时都有家人不离左右,乍一入园,心理上会有分离的焦虑;其次,现在的家庭结构就像一个金字塔,孩子们生活在顶端,既尊贵又孤单,家长们对孩子保护过度,事事越俎代庖,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也缺乏自立意识和自信心。第三,由于缺少与同龄孩子的交往,所以有的孩子与别人交往是心理上有排他性,有的孩子虽然喜欢与人交往,却不会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常常会和同伴发生矛盾。

二、家访具体交流沟通的问题

(一)新生个人的具体资料

  1. 新生的个人身体健康状况。

  2. 由于孩子的年龄小,有了病痛自己不太会表达,因此,教师先要向家长了解孩子平时身体健康状况,有病时会有什么表现,为防止在园长病又联系不到家长,需要幼儿园直接送就诊出意外,还需了解孩子有无物过敏史。同时,也要了解孩子有无食物过敏史。

  3. 2.新生的性格特征

  4. 这对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十分重要的,了解新生的性格,与家长一起商量讨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家园共同配合,帮助孩子从心理上尽快适应结纳幼儿园的环境,愉快的开始幼儿园的生活。

  5. 3.新生自理能力发展情况

  6. 生活自理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吃饭、穿衣洗脸、刷牙,单独上厕所等。幼儿期是大脑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生活自理可以有效的促进大脑结构的发展。小班幼儿尽快学会自理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而且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社会责任感。现在的孩子由于在家被过分呵护,大多自理能力极差,到了幼儿园以后,由此产生的不便使得他们对上幼儿园产生畏惧情绪 。了解了孩子的发展现状,有的放矢的给家长提出孩子的发展建议。

(二)教师根据家访了解到的情况给家长提出建议

家访中,我们也会根据孩子的发展现状和幼儿园工作向家长提出一些建议。

  1.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生活中最基本的一些方面做起,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也是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

  2. 2.让孩子的作息规律逐渐向幼儿园靠拢。很多孩子在家的作息很不规律,刚上幼儿园时很不适应,中午睡不着,下午困得难受,小孩子就会闹情绪,活动时注意力也不集中。

  3. 3.宣传幼儿园的办学理念,让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取得今后工作中的配合和支持。

  4. 4.在家也创造机会,在成人的监督下,让孩子多与其他孩子交往,并对孩子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过多干涉,不偏袒,让孩子们自己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学会与人交往,发展孩子的社会性。

  5. 5.不要用上幼儿园来吓唬孩子。有的家长在孩子哭闹时,用上幼儿园来吓唬孩子。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种心理暗示,在孩子的意识中,幼儿园成了一个可怕的地方。在让家长对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建议家长把能上幼儿园当成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赞赏,让孩子形成一种这样的心理暗示:上幼儿园是一件开心的事情,那里有很多的好玩的玩具和小伙伴,只有表现好的孩子,才能被奖励上幼儿园。以此增强孩子上幼儿园的积极性。

  6. 三、增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亲近感

  7. 几十个孩子一下来到幼儿园,教师不可能马上都熟悉。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这时候有的孩子会排斥老师,有的孩子会害怕老师。当教师前去家访时,在孩子最熟悉最放松的环境中,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让教师和孩子进行接触和了解,有助于增进教师和孩子的情感.

  8. 通过这些年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新生入园前的家访工作,对于新生入园后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支持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坚持不懈的把这项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捌』 新生入园家访教师应怎样与幼儿交流

家访正是一个深入了解新生个人的具体资料,了解新生的家庭教育状况,与家长沟通教育观念,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家访前,我们要认真分析制定家访的内容,深入研究是什么导致孩子刚入园时情绪不稳定,了解家长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新生入园的家访工作有如下内容: 一、分析新生难以适应环境的原因 首先,新生是3——4岁的幼儿,他们从出生一直生活在家人无微不至的保护之下,平时都有家人不离左右,乍一入园,心理上会有分离的焦虑;其次,现在的家庭结构就像一个金字塔,孩子们生活在顶端,既尊贵又孤单,家长们对孩子保护过度,事事越俎代庖,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也缺乏自立意识和自信心。第三,由于缺少与同龄孩子的交往,所以有的孩子与别人交往是心理上有排他性,有的孩子虽然喜欢与人交往,却不会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常常会和同伴发生矛盾。 二、家访具体交流沟通的问题 (一)新生个人的具体资料 1.新生的个人身体健康状况。 由于孩子的年龄小,有了病痛自己不太会表达,因此,教师先要向家长了解孩子平时身体健康状况,有病时会有什么表现,为防止在园长病又联系不到家长,需要幼儿园直接送医院就诊出意外,还需了解孩子有无药物过敏史。同时,也要了解孩子有无食物过敏史。 2.新生的性格特征 这对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十分重要的,了解新生的性格,与家长一起商量讨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家园共同配合,帮助孩子从心理上尽快适应结纳幼儿园的环境,愉快的开始幼儿园的生活。 3.新生自理能力发展情况 生活自理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吃饭、穿衣洗脸、刷牙,单独上厕所等。幼儿期是大脑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生活自理可以有效的促进大脑结构的发展。小班幼儿尽快学会自理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而且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社会责任感。现在的孩子由于在家被过分呵护,大多自理能力极差,到了幼儿园以后,由此产生的不便使得他们对上幼儿园产生畏惧情绪 。了解了孩子的发展现状,有的放矢的给家长提出孩子的发展建议。 (二)教师根据家访了解到的情况给家长提出建议 家访中,我们也会根据孩子的发展现状和幼儿园工作向家长提出一些建议。 1.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生活中最基本的一些方面做起,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也是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 2.让孩子的作息规律逐渐向幼儿园靠拢。很多孩子在家的作息很不规律,刚上幼儿园时很不适应,中午睡不着,下午困得难受,小孩子就会闹情绪,活动时注意力也不集中。 3.宣传幼儿园的办学理念,让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取得今后工作中的配合和支持。 4.在家也创造机会,在成人的监督下,让孩子多与其他孩子交往,并对孩子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过多干涉,不偏袒,让孩子们自己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学会与人交往,发展孩子的社会性。 5.不要用上幼儿园来吓唬孩子。有的家长在孩子哭闹时,用上幼儿园来吓唬孩子。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种心理暗示,在孩子的意识中,幼儿园成了一个可怕的地方。在让家长对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建议家长把能上幼儿园当成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赞赏,让孩子形成一种这样的心理暗示:上幼儿园是一件开心的事情,那里有很多的好玩的玩具和小伙伴,只有表现好的孩子,才能被奖励上幼儿园。以此增强孩子上幼儿园的积极性。 三、增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亲近感 几十个孩子一下来到幼儿园,教师不可能马上都熟悉。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这时候有的孩子会排斥老师,有的孩子会害怕老师。当教师前去家访时,在孩子最熟悉最放松的环境中,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让教师和孩子进行接触和了解,有助于增进教师和孩子的情感. 通过这些年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新生入园前的家访工作,对于新生入园后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支持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坚持不懈的把这项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玖』 幼儿园家访需要注意哪些

家园沟通是我们教育好每个孩子的关键,但在家访时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仪表整洁、落落大方。使家长充分感受到教师的素养。
2、注意家访时的态度和表达方式。家访时教师要大方、和气,多听家长谈,特别是平时不常接触的家长,轻易不要否定其观点,要多了解家长对幼儿园、教师及自己孩子的看法,教师陈述的内容应客观、详实,使家长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孩子了解很深。
3、家访内容要有主题。教师在家访前应先将要谈的主要内容在脑中过一遍,心中有数,切忌东拉西扯,不着边际。
4、合理安排家访时间。第一,避开吃饭时间。第二,家访时间事前商定,以双方都觉合适为宜。
5、合理安排家访幼儿的顺序。先访问题较多的幼儿,后访问题较少的幼儿。一晚上可以安排住家比较近的两三名幼儿家进行家访。

『拾』 幼儿园老师家访,要准备什么呀

1、家访时一定要有宝宝

有些家长觉得家访就是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宝宝在不在无所谓,其实这是开学前老师和宝宝的单独会面啊,宝宝在家里认识了老师,开学后见到老师才不会那么陌生,降低了入园焦虑有木有!



2、不要对老师有所隐瞒

比如有一些父母离异家庭从孩子成长本身考虑,不愿把真实情况告知陌生人,但对老师不妨真实告知。老师会对这些情况保密的同时,也会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

同样,老师问的问题,实事求是就好,宝宝不会的不要说成会的,不会就在家里慢慢练对吧。

3、让孩子展示平常的一面

有些家长喜欢让孩子在老师面前露一手,唱歌啦跳舞啦背诗啦或者全套来一遍,但一是老师不是才艺大赛的评委,来家访就是和孩子认识一下,握握小手抱一抱,讲讲话熟悉一下;二是家访时间老师一般安排15-30分钟一家。

这么一串才艺表演真的很费时间,而且老师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拒绝观看,这么一来,真正交谈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三是这完全有可能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孩子头一回见老师就要表演万一闹个别扭岂不尴尬?

4、最重要的是尊重老师

人和人的交往都是相互的,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我们家长也要把老师当做朋友来对待,老师来家访就好比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家里稍微整理一下,老师敲门时,带孩子一起迎接,老师走时,和孩子一起跟老师道别,交谈时,大家敞开心扉。尊重是相互的,大热天来家访很辛苦,递杯凉开水,老师心里就很温暖啦!

热点内容
葡萄沟教学案例 发布:2025-04-29 08:28:52 浏览:398
语文版语文书 发布:2025-04-29 08:04:46 浏览:733
湛江英语培训 发布:2025-04-29 07:53:13 浏览:788
数学题初中 发布:2025-04-29 07:45:34 浏览:75
dnf哪里爆无影剑 发布:2025-04-29 07:20:05 浏览:8
日本师生伦理剧 发布:2025-04-29 07:18:40 浏览:742
师德标兵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发布:2025-04-29 07:13:29 浏览:158
大槐树中学 发布:2025-04-29 06:16:21 浏览:456
2014年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发布:2025-04-29 05:36:25 浏览:275
有机化学第四版曾昭琼 发布:2025-04-29 05:29:34 浏览: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