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统计学暑期调研

统计学暑期调研

发布时间: 2021-10-06 16:19:49

㈠ 统计学调查报告的题目有哪些

数理统计学与社会统计学的异同点看看变量、随机变量它俩谁更厉害从变量到随机变量、从量变到质变!从认识论——当今世上最大的方法论!西方世界科学殿堂金碧辉煌,殿堂宝座上高座网络之首,万王之王,统计学;统计学统帅一切科学,当今世上最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西方近四百年来科技文明的台柱子。近70年,由于数理统计学的飞速发展,大有“吃掉”社会统计学的势头,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几乎认为统计学就是数理统计学,称为科学统计。实际上,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就是一个大呼悠,是一种统计学的错误学说。统计学发展史说明:先有社会统计学后有数理统计学,先有变量后有随机变量;社会统计学以变量为基础,数理统计学以随机变量为基础,变量与随机变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数学概念。我们知道变量与随机变量是即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当变量取值的概率不是1时,变量就变成了随机变量;当随机变量的取值概率为1时,随机变量就变成了变量。变量与随机变量的联系与区别搞清楚了。以后在描述变量时,大胆地使有社会统计学,在描述随机变量时,就用数理统计学。如果在描述变量时非用数理统计学,那就是杀鸡用了宰牛刀,费力不讨好。通过分析变量与随机变量的联系和区别,我们可以准确地界定,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各自研究范围。对随机变量的研究一般来说比对变量的研究复杂的多,而且直到今天数理统计学的研究尚处在较低的水平,且使用起来比较复杂;再从长远的研究来看,对随机变量的研究最终会逐步转化为对变量的研究,这与我们通常研究复杂问题转化为若干间单问题的研究的道理是一样的。从理论上讲,社会统计学应该复盖除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之外的所有数学学科的运作,从数学上看,随机变量面对着庞大的二十多个变量数学分支,在数学上已经被彻底的孤立起来,其实它就是数学上变量的一个特例。从统计学上看,统计学的大多数问题是变量或近似变量问题,而不是随机变量。就向牛顿力学在今天在使用上仍占主导地位,而不是相对论力学,因为物体在多数情况下是远离光速的。《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理论,确立了社会统计学流派变量在统计学的主导地位,使.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数理统计学流派随机变量,走下了神坛及领导地位成为支流。使数百年来一百七十种已上的统计学错误学说回到正确轨道上来。统计学是当今世上最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所有的科学前沿问题都要通过统计学来加以描述,统计学是近四百年来西方科技文明的台柱子,现以被中国人扛跑了啦。如今西方统计学已风光不在,世界统计学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中国。现代统计学的发展.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都可以定性和定量分析,两者的区别就是变量与随机变量。

㈡ 统计学调查报告要怎么写的

调查报告是人们对某一情况、事件、经验或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而写成的书面报告,它反映了人们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某些事物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是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成果。学习撰写调查报告,有助于同学们进一步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怎样撰写调查报告
[例题] 以“发扬勤俭美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主题,以周围学生调查对象,根据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表现,写一份调查报告,题目自拟。
撰写调查报告,要做到以下几点:
1、着力点要明确:
首先,要深入调查,占有材料。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为此,就应该亲自了解第一手材料。既要了解“面”上的材料,又要了解“点”上的材料;既要了解正面材料,又要了解反而材料;既要了解现实材料,又要了解历史材料。如上例中,同学们就要认真回顾平时手头搜集到的有关于“勤俭是美德,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奢侈浪费导致事业失败”方面的详细资料。
其次,要认真分析,找出规律。这是调查的目的。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总结出事物的规律。此例中,除了要有具体的事例或数据外,还要对占有的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总结,如以“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勤劳节俭、合理消费”为门类加以归纳,从中找出规律性。
再次,要立场正确,观点鲜明。调查报告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如上例中,调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美德,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乱花钱、互相攀比、超前消费等不良习惯和问题。
最后,要概括事实,有叙有议。不能光罗列现象,而且要适当地进行分析、议论,阐述观点。如上例,在做到有事例和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社会原理进行理性分析,分析要观点全面。
2、报告格式要规范
(1) 标题。
①单标题,如上例标题可拟成:《中学生合理消费的调查报告》,以清楚交代调查的内容。
②双标题,可拟成《合理消费----XX中学调查报告》
③标题不用“调查报告”字样,也可用一般文章题目形式,如可拟成《中学生应该养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
(2)
前言。这部分内容,往往对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作必要的交代,总领全文。如上例中调查地点可以是XX中学整所学校,也可以将初一整个年级作为调查对象,还可以随机抽查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主要是学生的生活态度和表现两个方面。
(3)
主体。主体是具体叙述调查内容、列举事例和数据并做恰当的议论和分析,概括出经验或规律,是表现调查报告主旨的关键部分。在材料的安排上,要把调查得来的大量材料归纳整理出若干条目,采用小标题式写法,要注意层次清楚,条理分明。有的可按问题的几个方面或几个问题并列地安排材料,即采用“横式结构?;有的可按事物发展过程的顺序来写,即采用?纵式结构”。
(4) 结尾。结尾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也作归纳性说明或总结全篇的主要观点,也可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参考资料:希望我的答案对您有用处,谢谢

㈢ 求一篇统计学调查报告

统计学教学改革之思探
于永顺
(大连艺术学院 国际商务系,辽宁 大连 116600)

摘 要:创新是教育的生命。没有统计教学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学的发展。以高校统计教育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统计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立足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及考核形式等方面对如何进行统计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进行了思索与探讨。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76(2010)03 -0024-03

The Research about Teaching Reforms of Statistics
YU Yong-shu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epartment, Dalian Art College,Dalian 116600, China)

Abstract: Innovation is life of ecation. There is no innovation of statistics teaching, and there is no development of statistics. We know that the goal of statistics e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to train high-quality practical personnel with technical skills and that the goal of the statistics teaching is to train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 So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reform the statistics teaching in terms of teaching goals, content, methods and so on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mands of quality ecation.
Key words: statistics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ethods; quality ecation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各行各业越来越离不开统计知识的运用,统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社会对于统计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中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重大方略。如何“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有创新意识的统计人才,以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是每位从事统计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审视的问题。
一、目前统计学教学存在的薄弱环节
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角度看,目前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无论是教材建设、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考核形式都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教材建设尚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教材内容不甚切合实际,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表现在统计教材内容体系相对陈旧、统计数据、案例等未能及时反映市场变化。对统计指标和统计制度的解释内容较多,教材缺乏创新;教材与统计软件应用分离,基本没有体现实际统计工作中的信息化、网络化的操作方法。
2.教学方法单一死板,不够多元化
目前统计学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幻灯、多媒体、网络等电化教学手段运用太少, WORD、EXECL等软件的统计运算功能,统计课几乎不介绍。学生时常处于被动地位,成为消极的接受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或许学会了各种指标,但学生的统计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不大,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统计学既难学又枯燥无味的情绪,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3.偏重理论传授,忽略知识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教会了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应用,学生动手能力差。很多学生不会运用统计学的思维和方法去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不会选用正确的调查方法获取资料。很难将统计学与自己本身的专业联系起来,并且认为统计学与实际联系不大,无法学以致用。
4.考试形式和方法过于呆板单一
除闭卷、开卷之外,口试、课程论文、社会调查报告是过去高校课程考试曾经采用过的考试形式,但目前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形式和方法基本上是以闭卷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口试已难觅影踪,极少采用课程论文类,社会调查报告也越来越少见,考试形式和方法呈现出明显的单一化趋势。
学生在死答案面前,是被答案“一刀切”的,很难评价学生理解认识问题的个体差异。更谈不上让学生有个体的体验和认识,所以也就造成了教师学生死抠教材典型题目的现象。为了考试而做题,这样就失去了“考试是为教学服务的真正目的”。教师不应该单凭考试的结果这种形式来评价学生的优差。
二、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
教学方法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课程及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构建、教材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建设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教学各个环节相辅相成。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一)确立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内容
在注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使课程切实起到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够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划分不同的模块,进行模块化教学。
1.以培养综合统计应用技能为主线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适应有关岗位所需要的综合性、一般性的技能。目的是让学生如何能将统计方法正确地运用到相关业务领域。
2.掌握两个知识模块
(1)掌握统计基础知识模块,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
(2)掌握统计的基本分析方法知识模块,掌握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
3.重点培养三个能力
(1)重点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能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选用适当办法搜集有效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
(2)重点培养分析统计资料的能力,对既有统计数据进行剖析以进一步发现其信息,直接实现研究目的,探索事物发展趋势与规律,为经济决策服务。
(3)重点培养统计基本软件的操作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二)围绕教学目标强化统计意识
统计意识的形成需要亲身的经历,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意识,教学中要把统计知识作为一个过程,而不只是使学生了解统计的结果。
1.应该让学生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感悟到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进行“统计”;应该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等。
2.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体会这种策略和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3.应该让他们在遇到有关问题时,能想到去收集和分析数据,获取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逐步树立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逐步形成统计意识。
在这样一些“应该让”中,使学生于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中,注重学生对统计思想的理解,使其能够站在一定高度深刻领会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应用理论和常用方法,逐步地建立与提高统计意识。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教学的其他环节构成了相辅相成的整体,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教学方法体系的建立不单是教学论自身的问题,而是需要牵动教育教学的整体。
1. 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中应根据统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满求知思索的激情;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提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不断地在自我实现中超越自我。
2. 改变单向接受式的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调查和搜集资料,写出调查报告或学年小论文,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改变单一教学模式,融通课内课外大课堂
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组织和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并亲自实践,加强实践能力锻炼,培养他们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探索新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改变传统教学手段,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制作有利于学生学习与训练的课件,最终建立系统性、立体化的多媒体课件体系。
(2)案例剖析。适当选择典型的现实经济生活中与统计实践紧密相连的、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教学案例,既可采用由学生独立分析,以书面作业完成的分散方式,又可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
(3)情景教学。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轮换岗位进行模拟,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促使学生深刻理解统计各个岗位工作的不同。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评价各个岗位的操作情况。
(4)实践练习。根据授课内容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训练活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消除书本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感,帮助学生理解统计工作,整体掌握《统计学》的教学内容。
(5)社会调查。组织学生针对某一经济问题或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进行统计资料调查、整理与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撰写统计调查报告。让学生了解统计实践工作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统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能力。
(6)计算机模拟。充分运用计算机处理的统计资料,借助统计软件程序,实现对统计资料模拟处理的全过程,实现人机结合。
(四)编写具有时代特色的实用性教材
教材是体现一定教学论思想的载体,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是教学理论发生功效与实践中介,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材质量的高低,关系到高职院校能否实现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1.遵循需求导向的原则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全面发展和与时俱进的原则,突出专业课教材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2.以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和中心,强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将知识、技能、态度的学习融为一体,突出职业能力和态度的培养。
3.考虑相关专业的要求及学生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定位,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提出教法和学法建议,体现教材的应用性。
4.在教材建设中要有意识地融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思想性与特色性的结合、科学性与先进性的结合、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结合、知识性与实效性的结合、教学性与自学性的结合。
5.运用职业教育课程的组织方法,对课程架构、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本着专业教材建设整体化、系列化、立体化原则进行教材总体规划。
6.本着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体现理论知识为专业能力培养服务的原则,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沟通。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Z].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袁卫.国外统计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对我国统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国统计,2001.10.
[3]高林,鲍洁主编.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 -

㈣ 请问统计学和调研是什么关系

简单的理解就是如果想统计一下老师的两个班级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肯定是先调研调查好基础数据,然后进行统计,最后得出结果

热点内容
三年级英语总结 发布:2025-04-28 16:44:11 浏览:391
湿余水文言文 发布:2025-04-28 16:43:24 浏览:273
日照化学试剂 发布:2025-04-28 16:42:35 浏览:593
交叉步过人教学 发布:2025-04-28 16:30:21 浏览:632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试卷2013 发布:2025-04-28 14:51:38 浏览:302
32式太极剑分解教学四 发布:2025-04-28 14:37:56 浏览:223
化工有哪些 发布:2025-04-28 14:25:31 浏览:932
教学方法有 发布:2025-04-28 14:14:21 浏览:379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范文 发布:2025-04-28 14:06:04 浏览:16
020教学 发布:2025-04-28 14:04:51 浏览: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