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儿童暑期溺水南京

儿童暑期溺水南京

发布时间: 2021-10-06 16:36:06

A. 小学生在假期游泳时溺水死了,教师怎么处理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炎炎夏日,凉爽的水滨、清凉的小溪成为人们消暑降温的好去处,但当我们尽情享受那份快乐和惬意的时候,一些潜藏的危机也悄然而至。
每年夏天全国都有溺水身亡事故发生。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河河塘等的一种意外事故,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是游泳池、水库、池塘、小区的人工湖、城区的橡胶坝等场所。在溺水者当中,有不会游泳的,也有一些会游泳、甚至是水性好的人。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而10个因意外伤害死亡的儿童中,就有近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溺水死亡已成为导致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
2015年5月19日16时左右,重庆市江津白沙镇,6名小学女生结伴游泳时发生险情,读中学的男生杨彬在救起1人后不幸遇难,这起溺水事故共造成6名学生遇难。
2012年6月9日,山东省莱芜市7名初三学生游泳全部溺水身亡;湖南省邵阳市5名小学生游泳全部溺水身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7名学生在松花江游泳,4人溺水身亡。同一天中就有16名学生溺水死亡,令人十分痛心。
在学生溺水事件中,除了因学生下水游泳的外,也有因学生在水边玩耍不慎而造成的悲剧也是不甚枚举:2015年4月24日下午,云南通海县7名六年级学生到杞簏(qǐ lù)湖游玩,他们乘坐废弃渔船划至深水区域时,渔船尾部漏水,最终沉没,7名学生落水,除1名学生幸存外,其余学生全部遇难。 2015年8月8日下午2点左右,浙江省余杭区瓶窑镇4名少年结伴在水库边捕鱼玩耍,突然“扑通”一声,其中一名7岁男孩不慎落水,岸边13岁少年周朝龙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施救,结果两人都被无情的河水夺走了生命。
同学们,时至夏季,每年都时有不少学生溺水事件发生。蓓蕾初开,前程无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却被无情的河(塘)水所吞噬,实在令人痛心。希望每一个同学一定牢记——“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应更加珍爱生命,也希望这些事件能为大家敲响警钟,莫让悲剧再重演!在此,我代表河畔景地小学全体教师向大家提出几点要求,请同学们牢记于心。
一、要严格遵守上下学时间,家长要按时接送。
二、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不走河边、沟沿,不私自结伴去水库,城区橡胶坝处玩耍、钓鱼、抓蝌蚪、游泳、划船。
三、在加强自我安全意识的同时,努力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对于那些违反学校纪律,私自在河边、湖边玩水的行为,要坚决抵制并劝阻。
四、从我做起,听从长辈教导,严守学校纪律,坚决不到河边玩水,不私自去小区的人工湖处玩耍。
五、生活中学习一些防溺水知识,并运用于实际,杜绝溺水事件的发生。
六、游泳时,要到有资质的游泳场游泳,而且必须要有组织并在大人陪伴下方可去游泳。
七、同学间要互相关心、爱护,发现有的同学私自去游泳或到危险的地方去玩耍,要及时劝阻并告诉老师、家长。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你们担负着历史和时代的重任。所以,我们衷心地希望你们珍爱生命,远离水域,远离危险,平安健康!
2016、5、12
教师代表防溺水发言稿 [篇2]
XXX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海边等场所。
夏天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季节,每年夏天都有溺水身亡事故发生。在溺水者当中,有不会游泳的,也有一些会游泳、甚至是水性好的人。 在我们国家,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平均每年全国有近5000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0~14岁儿童中,有近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 2012年6月9日,山东省莱芜市,7名初三学生游泳全部溺水身亡;湖南省邵阳市5名小学生游泳全部溺水身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7名学生在松花江游泳,4人溺水身亡。同一天中16名学生溺水死亡,令人十分痛心。
今年6月22日(星期六),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11名中小学生自行结伴到雅鲁河玩耍时,5名学生跌入深水区溺亡。同日,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12名学生到康巴什新区乌兰木伦河道野炊,1名学生在洗脚时掉入河中,其余学生组织救援,造成4名学生溺亡。6月18日(星期二),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魏岗乡中心小学3名学生在放学后到张楼村一水塘洗澡时溺亡。6月16日(星期
日),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逵营村4名中小学生在白河洗澡时滑入深水区溺亡。
现在正是天气炎热季节,暑期也即将来临,防溺水伤亡必须要引起每个家庭、学校和所有学生的高度重视。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不走河边,沟沿,不走偏僻的道路,回家时要结伴而行。
二、用学会的防溺水知识运用于实际,坚决杜绝溺水事件的发生。
三、从我做起,听从长辈教导,严守学校纪律,坚决不玩水。
四、在加强自我安全意识的同时,努力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对于那些违反学校纪律,私自玩水的行为,要坚决抵制并劝阻。
五、如要游泳要到有资质的游泳场游泳,而且必须要有组织并在大人带领下方可去游泳。
六、同学间要互相关心、爱护,发现有的同学私自去游泳或到危险的地方去玩耍,要及时劝阻并告诉老师、家长。
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一旦遇到有人落水,我们在营救时应该怎么办呢?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因为一旦被落水者抓住将十分危险。在水中与落水者纠缠不但会消耗救助者的大量体力,有时甚至会导致救助者体力耗尽最终丧命。所以,发现有人落水,最正确的做法应立即大声呼救,寻求大人的帮助。同时,可以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抛给落水者。
八、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
自救:
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同学们:生命高于一切,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一定要珍惜青春,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共同担负起历史和时代的重任。让我们行动起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杜绝悲剧的发生。
谢谢大家!

B. 南京两名幼童落水挣扎,济源男子毫不犹豫跳水营救,这种精神值得发扬吗

在中国每年都会发生很多起意外事故,起主要原因就是市民的粗心大意粗心大意,我相信大家都不愿意自己的亲人受到伤害,所以一定要注意个人安全,在南京就有两名幼童一不小心落入河中,恰巧被一名路过的河南济源籍男子郝某看见,于是毫不犹豫的跳入了河里,将两名幼童从河中救出,正因为郝某当时勇于帮助,才阻止了这次悲剧的发生,我觉得郝某这种精神值得发扬。

希望更多的热心市民能站出来。只要大家都能为弱势群体发声,为困难的市民进行帮助,我们的社会必定会变得更加美好,不要只懂得索取,而不知道奉献,不要只懂得埋怨,而不知道付出,郝某的行为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我们人生活着意义不在于我们得到了多少,而在于我们付出了多少。

C. 儿童溺水很危险,溺水之后应该如何正确施救呢

儿童溺水很危险,溺水之后正确的施救方法如下,在夏天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游泳,对水也是很喜欢的,但是也要预防溺水,因为有一个新闻就是带着四岁的宝宝去游泳池玩耍的时候,在一米的地方发现溺水的情况,但是当时宝妈是在玩手机的,孩子套在游泳圈上,也有很多其他的小伙伴也没有仔细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导致发生了悲剧。但孩子出门一定要掌握一些,只是因为水是特别危险的,在出门玩水的时候,一定要先做一下热身避免引起抽筋的现象,还要再有人负责安全的地方玩水,引导孩子掌握一些技能家长要时刻的关注自己的孩子,避免有一些意外,给孩子佩戴一些悬浮的东西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我们在夏天带孩子去海边的时候,玩水的比较多,应该注意自己的孩子,也要做好防晒,避免晒伤的情况发生。

D. 儿童溺水死亡事件

1)5月22日,屯昌11个小学生相约去水库游泳,3名女生被淹死。 (2)6月5日下午4时许,儋州苏氏兄弟跑到当地一条水利沟段玩水时,不幸发生溺水,兄弟俩双双被水冲走。 (3)6月5日,又有一名7岁儿童在南渡江溺水…… (4)一名7岁儿童昨天(5日)下午与同龄伙伴,结伴到南渡江游泳时溺水身亡。悲恸欲绝的母亲闻讯赶到现场后,抱着儿子尸体数小时不放。 (5)6月27日下午,一名18岁小伙,刚和朋友喝完三瓶啤酒,去通天河游泳,被水草缠住,溺水身亡。 1、5月22日,屯昌11个小学生相约去水库游泳,3名女生被淹死。 2、6月5日下午4时许,儋州苏氏兄弟跑到当地一条水利沟段玩水时,不幸发生溺水,兄弟俩双双被水冲走。 3、6月5日,又有一名7岁儿童在南渡江溺水…… 4、一名7岁儿童昨天(5日)下午与同龄伙伴,结伴到南渡江游泳时溺水身亡。悲恸欲绝的母亲闻讯赶到现场后,抱着儿子尸体数小时不放。 近日,在迎河周边连续发生三起小学生溺水事件,共造成4名儿童死亡,一个接一个不幸事件的发生,令人痛心。水火之患猛于虎焉! 5、2010年6月11日中午放学,安丰塘镇一所小学一年级一名七岁女孩回家途中,不幸命丢“天下第一塘------安丰塘”。 6、2010年6月12日(周六全国端午节放假调课)下午放学后,迎河镇一所小学两名十二、三岁的花季少年,放学后到淠河玩耍戏水,不幸命陨沙场在大河抽沙留下的深坑内。 7、2010年6月13日(周日全国端午节放假调课)下午上学途中,张李乡一所小学一年级一名八岁女孩不幸溺水身亡。 8、6月18日17时,长沙市芙蓉中学4名初二学生放学后,相约来到浏阳河万家丽大桥下游泳。4人中,只有小雨(化名)一人稍识水性。当时小雨先下水试了试,没有发生意外状况。小勇(化名)不太懂水性,下河后一不小心脚下一滑,当即被水冲走。小雨赶紧上前去搭救,奈何河水汹涌,两人均被河水吞噬。还在岸上的两个孩子立即呼救。民警迅速赶到,但由于河水湍急,两人早已不见踪影。据调查,两人年仅14岁。 9、7月1日下午6时,在望城县坪塘镇附近的靳江河水域,6名14岁左右的初中生下河游泳,其中两人不幸溺水。由于河水较深,没过多久就听见有小孩在呼救,附近居民闻声立即赶去救援,将其中4人救上岸后,另外两名初中生已不见踪影。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搜救。该河段虽然水流不急,却有5米多深,十分危险,给搜救带来了困难。直到次日凌晨,才找到两名孩子的遗体。 10、“六一”前夕,在国防科大附小读五年级的小胜,因骑自行车出汗,便下到家门口的湘江边洗个澡。不料,看似平静的江面暗藏漩涡,江水很快将他淹没,此后失踪。小胜居住的小区,距离湘江不到5米,仅有一个河堤和几级台阶,在水面附近没有设置任何栅栏和警示标志。 1 1、5月15日下午,湖南省涟源市金石镇湖广丰年学校3名小学生放学后结伴到白杨桥旁的河里洗澡,不幸溺水死亡; 1 2、5月16日下午,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4名小学生结伴去鱼塘洗澡时玩船,船翻溺水,被打捞出水后抢救无效死亡; 1 3、5月16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墩镇中心学校、西关小学3名小学生在新墩镇白塔村滨河新区建设工地一水潭边摸鱼时不慎滑入水中溺水死亡; 1 4、6月12日,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苍台镇第一中心小学发生一起溺水事故,1名教师4名学生死亡; 1 5、7月3日下午,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留庄镇石庄村发生一起溺水事故,5名儿童(3男2女)在鱼塘中溺水死亡。

E. 我国少年儿童每年溺水死亡的人数大概有多少

我国每年有5万多名0-14岁儿童意外死亡,其中溺水身亡儿童占了近6成。儿童溺水死亡的人数居高不下,主要缘于家长缺乏预防儿童溺水意识。在上周末举行的强生儿童安全周启动仪式上,由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中国)首次在我国发布的《2000年至2005年中国儿童意外溺水状况调查结果报告》显示了这样的结果。3成家长忽视看护不够在中国,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2000~2005年,我国0~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所致的平均死亡率为0.2‰,占0~14儿童总死亡的19%。平均每年近50000名儿童,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此次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溺水在所有儿童意外伤害死因中所占的比重,6年来持续保持在一半以上,而且趋势有增无减。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成都和福州6城市的调查中,对于幼儿家中溺水(幼儿在浴缸或浴盆中时)的主要危险原因,有近3成的家长没有充分认识到是由于家长看护不够造成的,其中上海家长的此项认知最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赵醴副主任表示,当遭遇溺水时,儿童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内身体便遭受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儿童发生溺水后采用正确的急救方法,争分夺秒地做好现场抢救对挽回儿童的生命极为重要。为避免儿童溺水事件的发生,家长还要加强暑期儿童的人身安全监护措施,同时提醒儿童不要擅自到水库、池塘等水域游泳,即便游泳时也必需有救生设施和熟悉水性的成年人陪护,到游泳馆游泳需有专业救生人员陪护;学校、社会、政府也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儿童溺水事故发生。建议统一安全警示标志“儿童缺乏安全运动意识,家长对孩子意外危害认知度较低是造成每年中国儿童溺水频发的主要因素。其实儿童意外伤害完全可以预防。”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庄佳龙先生认为,加强对儿童及家长的安全教育是首当其冲,“先有意识才能有措施”。他同时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预防意外溺水安全规范体系,比如在水域边设置统一的安全警示标志。“当人们在水域附近看到统一的警示标志时,就好像在路上看到交通信号灯一样,预防意外的发生就有章可循了。”据悉,1987年,美国强生公司资助创建了“全美儿童安全活动”,该活动所倡导的儿童伤害预防策略已经使美国儿童的意外死亡率降低43%。从1999年起,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将其引进中国,并连续九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教育活动,此项目也是强生家庭健康关爱计划的一项。

F. 南京女童溺亡事件谁的责任

一则“尸源启事”在南京市江宁区张贴了近一月仍无人认领,启事里是一名八岁女孩,粉红色的双肩包上装饰着一只巨大的瓢虫,包里有两块砖头,重达八斤。

这原本应该是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却因为璇璇的病四散分离。爷爷老杨在江苏省南京市打工,父亲杨响在安徽省芜湖市工作,母亲在芜湖市下属的县城生活,奶奶郭芳则带着璇璇远赴江苏淮安。6年里,彼此互不相见。

直到今年6月初,郭芳确诊直肠癌晚期,一家人才又聚到了一起,郭芳被杨响接到芜湖做手术。璇璇无人照料,被送到老杨打工的南京。

6月25日,璇璇的遗体被垂钓者在句容河中发现。

犯罪嫌疑人

连接南京和杭州的宁杭高速沿着西北、东南走向延展,车辆奔腾,是长三角上的一条重要交通干线;由西南流向东北的句容河则轻缓了许多,路过树林、野草和垂钓者,是秦淮河的源头之一。

河与路的交汇处,便是璇璇遗体被发现的地方。

被发现时,璇璇穿着粉红色的上衣和蓝色白点七分裤,双肩背包也是粉红色的,装饰着一只巨大的瓢虫,还有一枚绿色玉佛。

6月26日,警方发布了“查找尸源启事”,称提供有价值线索者奖励2000元人民币,并展示了衣物照片和着装效果图,6天后,悬赏金额上升到2万元。

案发后的几天里,警方到案发地周围排查,市民手机里收到了寻尸短信,遗物照片和尸源协查通告被贴得四处都是,单单老杨看门的工地,一栋楼四周就被贴了三四张。

附近商店的老板娘记得,不识字的老杨来店里买烟,问她上面写了什么,老板娘把通告内容复述了一遍,老杨听完,表情没有异常,走了。

7月27日,老杨被逮捕后的第二天,金宝大市场的工地照例开工。有人把地上的瓦片逐一钻孔,有人把油漆喷在刚刚做好的柜子上。所有工作完成后,这里将会作为一家饭店开业,有复古的装饰和金黄色的招牌。

老杨从今年3月起,开始到这一工地打工,主要工作是看大门。在工友眼中,他的存在感不高,大家甚至不知道他的全名,见面时打招呼,一句“老杨”就过去了。

今年65岁的他是工地年纪最大的,有人因此得出他家里条件不好的结论:“六七十岁还出来打工,一般六七十岁都享福了。”

收废品的老张算是比较熟悉他的人了,几个月来,老杨会把工地上的废纸板收集起来,攒多了就打电话给老张,卖上几十块钱。

“觉得说话人蛮好的,看不出其他什么东西。”老张说。

几天后,老杨被警方从南京的工地带走,工友们很难将溺亡的小女孩和这个不太爱说话的老人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看来,他和善、老实、不是厉害的人。

杨响则是在公司加班时被警方带走的,这位发电厂的工程师在亲友眼中有着和父亲一样的内向性格,但“经常出差和人交流,比他爸爸强一点”。

6月25日上午,有村民在高速公路桥下钓鱼时发现了漂在水中的璇璇,报警后,被警方打捞上岸。

一个月后的7月25日,警方发布通报称:两名犯罪嫌疑人供述了因女童智障残疾,于6月23日晚将其推入句容河中致其溺亡的犯罪事实。

当天,血缘相亲的三个名字出现在同一张警方通告上,身份分别是: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被害者。

家庭战争

出了芜湖县朝西北走,周下村在十多公里外的位置。盛夏的安徽天气闷热,路过无数聒噪的知了,车子从柏油路驶入水泥路,再拐进碎石土路,便能找到杨家的老房子。

白色二层小楼,脱落了墙皮和半边对联,一把锁扣在木门正中,看管着里面为数不多的家具:木桌,木椅,木床,淡蓝色的被褥和一台一米多高的小冰箱。

时间往前推上十几年,这里和许多农村家庭别无二致,父母勤恳打工种田,供儿女读书;有些重男轻女,把更好的教育资源留给儿子;盼着下一代结婚生子,传宗接代……

婴儿璇璇,打乱了这个普通家庭的节奏。

2010年11月,璇璇出生。之后的日子里,她的异样之处渐渐被家人发现:不哭,不吃,不说话,不会大小便。很快,这个“不太正常”的小孩在南京儿童医院被诊断出肺部发育有问题、脑瘫。

家属王超记得,璇璇在不会走路时摔断过腿,后来学会了走路,但依然站不稳,东倒西歪。身体和正常小孩一样成长发育,但是智力始终停留在一岁左右。没有饮食、吞咽的意识,无法控制大小便,情绪也和正常小孩不同,“有时会笑,不知道怎么了就笑一下;哭的时候不会像别的小孩哇哇大哭,她尖叫,不知道为什么,就叫。”王超说。

在新生儿期,她拥有所有宠溺,被叫作“宝宝”,被抱在怀里,被亲吻,被送贵重的生日礼物——此后几年一直戴在脖子上的佛像,是姑姑在她一岁生日时送的,花掉480元,比自家儿子的那个还贵。

有网友留言:男戴观音女戴佛,小姑娘生前该是多少人手心里的宝贝啊。

但璇璇的疾病,还是引发了整个家庭的争吵。

奶奶郭芳说,儿子的婚房是贷款买的,每个月要还贷;给璇璇治病又是一笔花费,小夫妻开始争吵。

村民们对杨响的评价是念书多、不爱说话、要脸面的人,夫妻二人大多数时间在外工作,把孩子托付给两位老人看管,但“有时吵起架来摔东西,都能听见”。

老两口也吵。在村民们的印象里,老杨孤僻、性子倔、不爱说话,每天天不亮就出去打工,空闲时玩玩麻将,“他不愿意跟别人讲小家伙,讲到小家伙他心里寒心嘛。”

“孩子爷爷想把她丢掉,孩子奶奶舍不得,不同意。两个人一吵起来都倔,互不相让,搞得家里乱七八糟。”家属王超回忆。

在村民和亲人的印象里,带璇璇求医问药的担子,基本上全都落在奶奶郭芳肩上。璇璇父母工作在外没有时间,郭芳就牵着她出门,从南京儿童医院到上海儿童医院,“哪个地方看得好就去哪看”,后来状况没有明显好转,也就去得少了。

安徽省残联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璇璇不仅是脑瘫,脑瘫是她的一个外部特征,她更典型的特征是智障。

“三四岁时,经过诊治,医生、医疗机构可能也告诉他们,想一蹴而就、立即改变面貌的可能性没了。那这种情况下,进入相对平缓期,就要开展康复训练,促进她改善功能,减轻症状。”工作人员说,补贴标准是按国家标准执行,每人每年1.2万元,患者在机构训练,1万元被交予机构,2000元补贴家庭。

2015年6月,奶奶郭芳带璇璇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康复训练,但此后没有再去。

父母的争吵结束于璇璇两三岁的时候。2012年7月,璇璇的父母协议离婚,她由父亲抚养;随后,奶奶郭芳带她离开芜湖,二人到淮安农村生活。

郭芳在淮安的邻居记得,她曾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中说起过自己带孙女来淮安的缘故:“小孩生下来的时候,(孩子父亲)想把小孩害死,掐她。”

一家人各有去向,就连过年也再难聚到一起。每逢春节,璇璇的姑姑就开始张罗家庭聚会,但是“叫孩子爷爷,不来;叫孩子爸爸,也不来;都一个人过。奶奶带着她一起过,更不来。”

天各一方

六年中,一家五口人始终分散在四个地方。

爷爷住在老家,有活儿了就到周围的镇子上打工;爸爸去芜湖市里的发电厂找了新工作,平日里住在公司宿舍;妈妈住在县城;只有奶奶和孙女在一起,远赴淮安,生活在村子里。

璇璇父母有了各自的新生活,互不往来。爷爷奶奶一个说芜湖方言,一个说淮安方言,时间久了甚至听不懂对方在讲什么,虽没离婚,但也断了联系。奶奶郭芳带孙女生活在淮安,把两个手机号码都换掉,不愿意回去。

“把她带出去,让儿子娶个老婆,成个家。小孩让人家看到不高兴。”郭芳说。

淮安是郭芳娘家,她的十余个兄弟姐妹都生活在此。起初带着孙女过来时,居无定所,借住在不同的亲戚家。后来和当地一个老头生活在一起,有了稳定的住所。

每天早上六点多,郭芳就把孙女叫起来吃药,一瓶小儿智力糖浆,一瓶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璇璇不会用吸管,郭芳就把瓶盖弄下来,把药倒进孙女嘴中。

医生曾经交代过的,不能让她睡太多,要多运动,多玩游戏。天气好的时候,郭芳会拿一条布带系在孙女腰上,拉着她练习走路。有时也骑着二手自行车带她出去转转,尽管这个只有一岁左右智力的女孩会拿起集市上的鸡蛋,一把摔在地上。

祖孙俩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村子里,出门就能看见无边无际的稻田,燕子在荷塘里起起落落。

在村民的印象里,璇璇皮肤白,长得清秀,头发被奶奶梳成小辫子,十几厘米长。“只是看上去比正常人呆,但平时她奶奶把她弄得清清爽爽的,不像有的小孩邋邋遢遢的。”

村里人说,接纳郭芳一起生活的老头是个瓦工,家门口有十几亩地,种了水稻和麦子,一年能收成一万来块钱。他每年给郭芳几千块钱,“老头养她,但是孙女得她自己养。”

郭芳在家门口种了豆角、丝瓜和黄豆,吃菜不愁。平时的零花钱都靠她来赚,用村民的话说:“养活这个孙女,什么赚钱的她都干。”

有时候到工地做做小工,一天能赚七八十块,如果干够十个小时,则能拿到一百块;有时候拖着麻袋到周边村里逛逛,捡些瓶瓶罐罐卖钱;有时候在正午把小孩子哄睡,然后戴上帽子,去捞鱼虾、螺蛳、河蚌,提到镇上卖;有时候在晚上出去捉蚂蟥……

去年4月,郭芳打算出去做半个月小工。孙女无人照料,于是托付给了邻居郭文才夫妇,每天支付30元看管费。

在当地人口中,8岁的脑瘫患儿璇璇被称为“二百五”和“白痴”。时隔一年,提起照顾她的十几天,郭文才夫妇依然把眉头皱紧,“嗨”一声然后把手拍在腿上。

“大小便需要别人给她把裤子脱下来,走路必须得牵着,吃饭要把粥用汤勺送到嘴里。”郭文才老婆说,“你说什么她都不晓得。人家小孩在路上看见车,懂得让,她不懂得。”

那之后,郭芳又来找过他们帮忙照看孩子,夫妇俩再也不管了,“给钱也不带了,太不好带了。”

璇璇已是一个快8岁的孩子,和几年前相比,她依然不会讲话、不会吃饭、不会独立大小便,但长进并非没有。

几个月前,有村民去她家里串门,郭芳指着墙角的小板凳叫孙女:“拿过来给人家坐。”

璇璇看了奶奶一眼,摇摇晃晃朝着墙角走,拿起板凳,又摇摇晃晃走了回来,把板凳放在客人身边的地上。

郭芳高兴坏了,咧着嘴笑。

离合聚散

疾病突如其来。

今年5月底,郭芳开始肚子痛,原以为是肠炎,输液治疗无效,几天后被确诊直肠癌。杨响将母亲接回芜湖进行手术,一起带来的还有6年未见的女儿璇璇。

奶奶住院期间,璇璇辗转住在医院、姑姑家、姑姑的亲戚家,她会跑去拽隔壁床病人的被子,在别人家中发出尖叫一样的哭声,后来,父亲杨响建议把她送去南京,爷爷老杨打工的工地。

7月初,郭芳完成了第一次化疗。又十几天过去,一直不见孙女的影子。她放心不下,打电话给儿子杨响,对方在电话那头哭:“不在了。”

郭芳说,她记不清儿子是如何解释璇璇去了哪里,只记得知道孙女“确实不在了”后,哭了几天。

郭芳的癌症,改变了这个家庭原本的轨迹。三代人重新聚集在一起,很快,又以另一种方式分开。

她一度自责,把女童溺亡、父子入狱归咎到自己身上,双手握拳砸向床板,声称不想继续化疗了。

有社会救济渠道可供选择,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只能侧身而过。

在安徽芜湖,璇璇户口所在地的村委会副主任汪吉富介绍,按规定,18岁以下的残疾儿童若有父母抚养,无法享受低保,但可以在入学时申请教育资助,或凭借县残联开具的残疾证接受康复治疗。

不过,汪吉富称,杨家人并未到村委会进行过相关咨询和申请,而且,由于璇璇父母和本人长期在外,村干部上门“摸底”时无人在家,所以对其家庭情况没有了解。

到了江苏淮安,璇璇生活6年的地方,因为户口不在当地,她只有回到户籍地才能享受康复救助。村委会主任张其伟表示,若是当地户口且具有同等程度的残疾,按照淮安区的标准,每月可以获得重残补助低保480元和护理补助50元。

村民和亲人证实,郭芳曾回到芜湖,为孙女开具了智力二级残疾证,但因为长期生活在淮安,无法得到资助。

安徽省残联的工作人员介绍,2015年,璇璇四五岁时,家里向基层残联申请了康复训练。

“她就在我们的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部,开展了一个周期(半年)的康复训练。后来她奶奶带她到江苏淮安,在残联申请时留下的监护人电话没办法联系了,就没有再开展康复训练方面的工作。”该工作人员说。

郭芳说,此前,儿子杨响会往她的卡里打钱,供璇璇看病、两个人生活。郭芳手术住院期间,杨响在病床旁说:“妈妈你生病了,你要是死了宝宝怎么办呢。你带带,带到哪天是哪天,等(你)死了,送到孤儿院里去。”

事实上,只有父母双亡的未成年人、残疾儿童、弃婴才能进入体现国家监护制度的儿童福利院,其他未成年人还无法获得国家的监护。璇璇并不符合条件。

没过多久,她的遗体被人在句容河中发现。

“经过尸检,女童符合生前溺水特征。但背包中却有两块砖头,重达8斤。”

事后,奶奶郭芳对媒体称,孩子背包里发现的砖头,有一块是她放的,大约4斤重,为的是让孩子锻炼腰力。

家属王超说,郭芳住院时,璇璇的小书包就挂在病房的衣柜里,他见过那个巨大的瓢虫图案,但里面并没有砖头,“想替他们减罪吧,璇璇死了,家总不能绝后。”

来源:新京报

热点内容
三年级英语总结 发布:2025-04-28 16:44:11 浏览:391
湿余水文言文 发布:2025-04-28 16:43:24 浏览:273
日照化学试剂 发布:2025-04-28 16:42:35 浏览:593
交叉步过人教学 发布:2025-04-28 16:30:21 浏览:632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试卷2013 发布:2025-04-28 14:51:38 浏览:302
32式太极剑分解教学四 发布:2025-04-28 14:37:56 浏览:223
化工有哪些 发布:2025-04-28 14:25:31 浏览:932
教学方法有 发布:2025-04-28 14:14:21 浏览:379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范文 发布:2025-04-28 14:06:04 浏览:16
020教学 发布:2025-04-28 14:04:51 浏览: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