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家访
① 朱自清《论气节》中节指的是
好人帮穷人,好人帮好人,是王颂汤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让好人不用活得太辛苦、太孤单,在他看来,也是慈善事业的重要任务。
颜女士对恤孤会的信任由来已久,她从不过问自己捐出的钱是否用到、何时用到,也不索要任何收据,“只要交给恤孤会,行善的好意就算圆满了”。
志愿办会捐款专用
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王颂汤清楚记得每一次互相推搡的场景,大多时候他都拗不过捐款人的善意。2008年一次有人要捐100万元,王颂汤知道他新办的一间企业在亏损,就说60万元,争来争去拍板80万元。
王颂汤:忘不了穷孩子的苦难和善良人的信任
“要做好募捐,就必须先建设好自身的队伍,能把每次的活动做得尽善尽美、公开透明,这个组织才会有前途,才能吸引更好更合适的捐款资源。”
家住珠江新城的颜女士下班后带儿子前来认捐,在周边兜了个大圈才找到螺岗西办公楼五楼。
但是,有几种钱王老是断然不收的:一种是对恤孤会不了解、不放心,捐款之后睡不着觉的;一种是没经过家里人同意,捐款引发家庭不和谐的;还有一种,就是捐款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
如今,恤孤会已资助9341个孩子。5月26日,新一批2000名贫困孩子的资助行动启动。
七年前,为了一纸“出生”批文,恤孤会的创立者们曾经纠结不堪:奔波一年半,“跑”下41枚公章,才办成一件好事。
是什么,召唤着王颂汤们对慈善事业的执著追求?
民政部官员评价恤孤会:“奉献了一份平民慈善的实践”、“做的是上乘的慈善”。一路走来,恤孤会给草根慈善社团留下了怎样的反思与启示?
作为“广东省民间社团的一面旗帜”,恤孤会一直被作为剖析草根公益的优秀样本。但它的“掌门人”说,现在的某些做法,某种意义上,是被迫的。
从41枚公章艰难创会至今,它没向政府要过一分钱,大部分时间里没有一名领薪雇员,但它的志愿者遍访广东数百条村落的孤贫孩子。它放弃了法律规定可以提取捐款10%作为管理费的权利,将3000多万元捐款不差分毫用到了孤贫孩子身上。它亟须捐资,却“傻乎乎”地婉拒上千万元捐款;它的诚信透明、俭朴低调,打动了前来审计的会计事务所,回头成了捐助它的“粉丝”。
成立七年来,恤孤会共募得善款3000多万元,这对一个草根公益组织来说十分难得。究其成功之道,王颂汤拿做企业的决心来做慈善的魄力功不可没。
事例二:英德大湾镇的钟镇雄、钟丽婷两兄妹,哥哥读二年级,因小时发烧无钱治成弱智。妹妹读学前班。家里还有一位70多岁的爷爷,因青光眼双目失明。 村干部介绍,知道我们来访失明的老人还下地种菜、做饭……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他对孩子付出的一切。令我们更感动的是,曾有好心人想收养乖巧的妹妹,但妹妹拒绝了:“我走了,谁来照顾我爷爷。”
有国企解雇后还在失业的员工,要把一部分遣散费捐出来,可是这些钱,王颂汤却“不乐意”收。“总共5000元,怎么也不肯拿回去,真情难却,只好收了。”
“这些例子已经清楚表明,我们热爱并执著于慈善事业的原因:忘不了这些穷孩子的苦难和这些善良人的信任。”
几年前,有人要给恤孤会捐两千万元做一个项目,王颂汤认为这项目干不好拒绝了。曾是广州远洋公司总经理的他,将经营企业的成熟经验运用到慈善事业———先做好,再做强,不要急着做大。
捐赠人给我们的钱,是委托我们管理和使用的,法律上是属于我们的,但道义上不是我们的,所以我每个月要把财务报表、捐赠清单、捐赠款使用明细表等都公布到具体每个人,钱花在哪、怎么花、花了多少、还剩多少,全部做好表挂在互联网上,捐款人可以查,受助人也可以查。七年了,还没发现过有问题。
正在大堆资料中埋头苦干的志愿者看到颜女士,停下手头工作招呼。随后放到她手头的,是一叠韶关农村地区贫困孤儿的花名册。
办公条件令人心酸
实习生 王孟涛
王颂汤感慨,如果说,这些孩子用他们的苦难在拷问社会的良心,那么这些善人用自己的行动作出回答。“问题是,我们的社会究竟有多少人的回答是合格的?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不应该有被遗忘的后代。”
从2004年到现在,像颜女士这样专程上门认捐的市民越来越多。许多受帮助的孩子,也许始终没机会跟资助他们的好心人当面道谢。
奉献无边能救则救
一杯清茶作陪,颜女士很快选好有缘人,也没拨电话核实,当场交钱,一人三千,三人九千块,用于贴补这三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花销。
7年,25个县,9341个孤贫儿童……这是一个草根慈善组织助学足迹的鲜活记录。
在慈善事业频频遭受质疑的今天,王颂汤时常叮嘱恤孤会的同事,一定要把好事做好,做不好,索性别干。
为何对
第一次来恤孤会办事的人,多会找不到办公地点———广州远洋宾馆旁一排旧办公楼里。
“我们不仅要做慈善,还要为保卫慈善事业的高尚纯洁而奋斗,如果中国连慈善事业这个领域都沦丧了,就没什么净土了”,王颂汤说,慈善本是好事,但好事也会做坏,要把好事做好,其一就是必须克制好大喜功的毛病。
在王颂汤看来,慈善有其特殊性,一旦出了负面消息,苦心打造的信誉就会瞬间崩塌。他常常以身作则,培养志愿者们节俭苦干。在恤孤会,有三条原则不容触犯:一是不准受助对象列队欢迎、打标语口号;二是不接受锦旗牌匾;三是不请客送礼搞招待。恤孤会年收捐款上千万元,但没有一分钱招待费,谁接待谁掏钱。
然而,除了助学外,恤孤会还经常揽些外人看来是“项目外”的吃力活。
慈善事业执著追求
“举几个事例吧。不过,这不是在讲故事”,王颂汤说。
恤孤会劝说捐助人收回捐款之举,更让很多人不理解。
常常揽些“吃力活”
“办公场所是原单位免费提供的,一些办公用具,是以前不用的旧物里淘来的,能用就好,省下钱多帮几个孩子”,73岁的王颂汤老人,对目前的办公点已心满意足。
事例三:一位企业家认识我们后,每年12月12日就捐30万元。我开始很好奇,为什么总是挑这个日子捐钱?原来12月12日是他女儿的生日,“我女儿今年两岁,我和她妈妈商定,要把做慈善观念注入她成长的记忆里,我们希望她以后每次过生日都记得要帮助别人。”
首先建好自身队伍
就是这样一个苛刻的慈善团体,至今已有854名注册志愿者,去年参加志愿服务21064人时。
非所有捐款都接收
王颂汤说,恤孤会成立初衷是为改变农村贫困孤儿的命运,让他们得到公平的教育权利和机会。
这是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下称“恤孤会”),5月29日,它助学为善满七周年。
透明与诚信是慈善团体的生命。恤孤会的特点之一,就是公开透明,这是中国慈善事业的软肋,或者说是短板。我们现在的做法,比国外慈善团体还要严格,中国现在社会诚信太差,我们不得不这么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被迫的。
这些规矩,与现今的社会风气似乎多有冲突。有人报名做恤孤会的志愿者,王颂汤会逐条告知:“来我们这做志愿者,管得很细很严,会很辛苦,你想好了吗?”
“看到张菲时的场景很凄惨,几个婴儿在地上爬,张菲乱了手脚,聊过后才知道,这些孩子全是有残疾的”,王颂汤当场表示,要帮帮这个可怜的妈妈。回广州后,他联系了愿意免费诊断的医院。很快,三个孩子和张菲在恤孤会的安排下来到广州诊治。办理入院、募捐手术费、申请民政部门帮助等事情,都由恤孤会的志愿者一手操办。
有人说,搞助学的恤孤会,怎么管这种“闲事”?事实上,这也时常困扰着王颂汤。恤孤会每年都要关照好几个类似的“特例”,王颂汤总觉坦然:“既然我们知道了,就要帮。”
事例一:去年资助遂溪县1046名孤儿,在逐户家访核查时,遇到6岁的戴文才,泥屋泥地连稻草都没有铺就是床。妹妹一出生,妈妈精神病发走了,一年后爸爸病逝。当年除夕夜妹妹掉进尿桶溺死,他把遗体搬进山里埋葬。第二天妈回来了,没过几天又死了。后来村里安排一位70多岁的佝偻老太陪他,老人拉着我们的手不放,泣求带走文才。真是情何以堪!
一位恤孤会资深志愿者感慨:宽和慈善,不忤于物,不问回报,这一点,正跟恤孤会的气质相投,也正因如此,这些市民成为恤孤会的长期慈善“合作伙伴”和志愿宣传者。
热心人士信任长久
办公费全部自己出
② 开机启动中的autost是什么
□晚报记者 祝玲 报道
后天是“六一”儿童节,一个令全世界儿童欢跃的日子。但对一些丢失孩子的家长来说,这一天却是心中永恒的痛。
一个由夫妻俩联袂2万余名志愿者组建的 “宝贝回家”网站,让这些父母瞅到了盼望。 “宝贝回家”从2007年创立至今,已帮助220多个孩子回家。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满世界寻找你,无奈安睡。快回来吧,我的宝贝,别让妈妈的天空一片黑……”这是“宝贝回家”寻子网主题歌 《别让妈妈的世界泪雨飞》。它不仅代表了千万个失子家长的心声,也成为张宝艳从不停下脚步的起因。
“宝贝回家”开创人张宝艳说,当你看到那些丢失爱子的父母撕心裂肺的痛时,不人乐意放下这份工作。
1992年,张宝艳望了一部《超出谋杀的罪行》的讲演文学,初识了这份苦楚。 “那个时候,我才晓得世界上还有人贩子。 ”张宝艳说,那一年本人的孩子4岁,他吩咐孩子“不要跟生疏人谈话”。
而时隔几个月,张宝艳的焦急和担心成了事实。 “当时,全部人都瓦解了。”在张宝艳的脑海里全是报告文学里拐骗孩子的恐怖局面。荣幸的是,孩子只是在和奶奶逛商场的时候走失,并非被拐,很快就在别人的帮助下找到了。
尔后,关注被拐、丧失儿童,成了张宝艳工作跟生涯的重心。
妇唱夫随助“宝贝回家”
一开始,张宝艳重要是帮助一些家长贴寻人启事、到救助站寻找,或到派出所报案。一些家长接到广东有消息,就奔赴广东;接到上海有线索,就赶到上海,终极是空欢乐。
张宝艳感到这样的一种方法效力太低,而且会破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在这个进程中,有家长反应,自己在寻子的过程中,见过200多个孩子。
“这是如许宏大的一个数字,兴许这200多个孩子背地也有200多个家长在苦苦寻找,假如信息可能互通,成功的概率就会很高。 ”张宝艳假想有一个处所,让家长可在上面登记孩子的信息,或是孩子也能在这个平台上寻找自己的父母。这个主意得到了在师范学院网络核心工作的丈夫秦艳友的支撑。
2006年,秦艳友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开办了“寻子同盟”,一个纯公益的寻子网站。后来,武汉的一个意愿者发帖:“法宝归家,请辅助这些小蝌蚪找到他们的妈妈。 ”帖子上,有良多残疾儿童在街头乞讨的照片,这组照片感动了许多人。
张宝艳认为这个提法很好,于是网站改名为“宝贝回家”。
两万志愿者一起举动
“一开端,加入我们的志愿者很多是丢失孩子的父母,后来,很多一般市民也参加其中,一起寻找走失和被拐的儿童。”张宝艳说,“宝贝回家”一经运作后,就得到了宽大网友的关注,并很快就有了成功案例,这也让“宝贝回家”打响了名气。
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的 “宝贝回家”志愿者郭俊,在公园发明一老一小在乞讨,jordan shoes for sale,老人说男孩是他的孙子,但神色张皇。郭俊将这一情形即时呈文给警方,经查明,男孩是甘肃民勤县人,十多少天前被白叟拐骗出来乞讨。随后,内蒙古警方将被拐男孩送回甘肃。
“宝贝回家”在第一时光将这个消息传到全国几十个QQ群,让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一片沸腾。
跟着志愿者越来越多,张宝艳为了治理好全国各地的几十个QQ群,辞去了收入颇丰的银行工作。 “网站流量越来越高,必需租借服务器,丈夫就将两年的工资7万元全部拿了出来。 ”这让张宝艳非常激动,并告知自己必定要将这件事做好。
通过张宝艳夫妇一直宣扬,“宝贝回家”越来越被全国各地的人熟知,也不断有好新闻传到张宝艳这里。
现在,“宝贝回家”已胜利赞助220多名孩子回家,志愿者已到达2万余名。在这些志愿者集团里,有丢失孩子的父母,还有公务员、学生、白领等。志愿者也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连新加坡、美国等也有 “宝贝回家”自愿者协会的成员。
期盼网站失去作用
“实在,我真的不愿望我们的团体越来越强大。 ”谈及此,张宝艳情感忽然有些低落。“咱们网站每发铺一个志愿者,可能就又多了一个走失儿童,或者多了一个被拐孩子。 ”
张宝艳说,固然网站是自己和爱人一起创办起来的,但她真的很生机这个网站今后匆匆失去它的“作用”。那一天,她毫不会伤心,更多的是快慰和骄傲。
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资源,或想和“宝贝回家”一起从事这项志愿者运动,能够与本报接洽。
欢送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举 | 本日微博热门(编纂:SN026)
相关的主题文章:
Women's brother to succeed his mother more than 10 years caring for orphans
Women's two front teeth pulled out because of traffic disputes framed fake injur
CPPCC members that survived the accident for the motor car donations million g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