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关爱学生
『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爱学生的两项原则是什么
关爱学生 身体与心理 两项原则实施本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专共产党领属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倡导“关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情感和爱心。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调节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贰』 为什么关爱学生是师德灵魂
关爱学生是师德灵魂,如果一个老师不关爱孩子,对孩子没有爱心。他就不配当一个好老师。
『叁』 教师职业道德高频考点——关爱学生
教师招聘考试中教师职业道德是重要的考点之一,有些地区把教师职业道德放在了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考察内容,因此这部分知识的备考一方面要与法规相关内容区别开来,同时也要与法规相关知识点结合起来,能够做到融会贯通。中公讲师将在此帮您梳理这部分的考情,首先帮大家明确教师职业道德高频考点之一关爱学生,为您的备考提供帮助。
一、关爱学生内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有两个版本,1997年修订版本和2008年修订版本。关爱学生这一职业道德是08年版本的说法,97年版本称为是热爱学生。关爱学生和热爱学生内涵是一样的,因此,下面的介绍统一使用08年修订版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从内涵上就要明确关爱学生包含的四层含义:(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就要求老师要明确教育公平,对待班级学生要公正平等,不能区别对待。(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对待学生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另一方面要尊重,理解,即是师者也是朋友。(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这一点着重强调学生的身体健康,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教师要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如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等。(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一点要求教师要关心和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二、关爱学生考题
1、师德的灵魂( )
A.爱岗敬业 B.教书育人 C.关爱学生 D.为人师表
答案:C。
『肆』 “教师应如何关爱学生”
谈校本培训的心得体会 教书育人,这就是教师的职责。我终于悟出了这个最简单的真理所蕴涵的意义。要教好书,教师不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学术知识,还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以及心理学知识。要育好人,教师必须具有人格魅力和崇高的师爱。 教育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我加入读书会的初衷是:多学习一些教育理论,多看一些书,我希望能有充分的知识把每一堂课上好。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存在很多的问题:专业知识素养的缺乏、教学实践能力的欠缺、课堂调空能力的不足等等。所以,读书就显得尤为迫切。尤其是现在正处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新课改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对教师的挑战。因为传统的教学是要求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重在结果。而新课标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就是课程,教师该如何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学生的内部活动把课程中的理想转化为现实,把一堂课真正上到学生心中,这个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本身对教师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教师必须专业化,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学术知识,还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以及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自如地在课堂上与教材对话,与学生对话。有一位历史老师,他开了一节公开课非常成功,于是别人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备这节课?那位历史老师回答道: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得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这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也给了我很多启示。作为新教师,年轻是我们的优势。 我们必须读书,必须每天读书,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不至于把教书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在这次的读书会活动中,朱子善老师的精彩发言确实也留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我们必须不断地读书,读书,再读书。 我们这些新教师要树立高度的服务意识,真正地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记得在乐清举行全国语文教学研讨会上,许多的特级教师都上了一堂堂精彩的课。然而,让我震撼的不是他们精妙的教学构思,而是他们在课堂对学生所倾注的关怀和热情。他们基本都已年过五旬,却依然用高尚的师德和人格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教师,包括我在内。我想,不管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上,我们都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比如,我觉得大部分的教师(包括我在内)在备课过程中把重点放在讲授内容和逻辑上,而忽略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感受。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教育素养方面也谈到了这一点,就是有关备课。他认为在备课过程中应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地位,用学生的眼光来看教材。诚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应把重点放在讲授内容和逻辑上,而应把备课的重点放在学法引导上,即如何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课堂教育过程中来。在课堂上,教师关注的对象不应是课本内容,而是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也是新课改的一个要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这就需要教师能做到真心地关怀自己的学生。 我们读书、研究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学校建设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教育学生。教师的素养直接决定了学校建设的成败与否,也关系千千万万学生的教育问题。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也将成为我终身的追求与信念。
『伍』 教师关爱学生的名言
2.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师的倍加呵护。——苏霍姆林斯基
3.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
4.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苏霍姆林斯基
5.什么是我们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呢?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就是热爱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6.不要对孩子过早作出好的或坏的评价。——卢梭
7.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爱默生
8.教师要准备好一百顶高帽,让学生天天带着荣耀回家。——高林生
9.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10.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赫而巴特
11.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苏霍姆林斯基
12.教师决不可当着孩子的面,毫无顾忌地评论某些学生和教师。——苏霍姆林斯基
13.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4.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爱因斯坦
15.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卢梭
16.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巴特尔
17.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
18.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19.精神空虚,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无知等,绝不会焕发和孕育出真正的爱。——苏霍姆林斯基
『陆』 如何理解关爱学生是师德师风的灵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应在于如何爱学生!”亲其回师,信其道,没有答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尤其是班上的后进生。现在因为教师的评价体系和绩效工资都与每年的教学成绩挂钩,使得很多教师眼里只注重优等生、中等生,不能兼顾后进生的学习。这不但挫伤了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家长面前的形象。由于教师的偏见,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使家长认为自已的孩子的确不可造就,从而让他们放弃了读书的念头。所以作为我们教师要真正做到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