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对象特点
家访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初访:
初访即对学生家庭的初次访问。这种形式多采用于新接收的班级,为了普遍了解班级所有学生的家庭情况,需要普遍进行家访。所以,初访也叫普遍访问,旨在了解基本情况,并无具体的教育目的,
但为以后开展工作准备了第一手材料,是班主任与家长的初次沟通。
(二)细访:
“细访”不同于“初访”,是有选择的家访形式。主要是针对班主任缺乏了解的一些学生采取的家访形式。所以,细访的内容比较具
体,必须从实际出发确定细访对象、内容和目的。
(三)重访:
重访是指对重点对象的家访。一般来说,班主任常常把后进生或班级工作量较大的班级干部作为重点家访的对象。一方面是需要对重点对象做全面、具体、准确的了解;另一方面是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合作。“重访”往往需要对重点对象进行反复多次的走访,是班主任与家长合作比较突出的形式。
(四)特访:
特访是指学校组织大型活动或班级里发生意外事故时,针对家长可能产生的顾虑或影响进行的家庭访问。“特访”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素。
家访的内容
家访作为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的一种方式,是由内容决定的。合作的内容决定了该采用何种家访形式。也正因为家访的形式不同,家访的对象及目的不同,才决定了每次家访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❷ 幼儿园家访对象怎么填写
幼儿园家访的对象不一定必须是父母。也可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但有一点必须确定,那就是孩子的监护人。
❸ 家访的工作对象有谁
家访攻速对象就是父母。如果父母不在时爷爷奶奶我姥姥姥爷。还有孩子本人。
❹ 家访的优点和缺点
家访是我国教育的传统“法宝”之一,教师通过走访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和学习环境,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对于了解“问题学生”的思想根源,有时一次家访比什么都管用;对于普通的学生,一次家访有可能造就一个“明星”;对于心目中的好学生,一次家访可能会发现其潜伏的一些问题。
初中生应该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通过家访,可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增进同家长的感情,以便找到更多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家访是老师、家长和学生相互沟通的一座桥梁。如果能很好的利用这一手段,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很大的帮助。
电子家访虽说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但传统家访的作用是现代通讯工具无法替代的,它既可增强家校间的横向联系,又能进一步融洽师生间的关系。
鉴于家访对孩子成长的诸多好处,有能力的老师是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家访的。
做班主任时,家访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现在不做班主任了,而我任教的两个班的女班主任家庭负担都比较重,家访对他们来说困难比较大。所以,我准备以科任教师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家访,在有利于自己工作的同时还可以为班主任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
❺ 家访的目的是什么
家访,是一种联系家长获取孩子在家学习情况的桥梁,也是实现家长与学校互动的重要途径。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
家访的对象通常瞄准班里 “有情况” 学生的家庭,这些学生往往纪律、表现差,或出现了特殊的情况,需要班主任去联络家长,以求得问题得到家校合力的解决。
❻ 家访的家访目的
家访目的是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学校的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以及在家的表现,了解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情况,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6)家访对象特点扩展阅读:
家访的注意事项:
在有限的家访时间内必须精心组织谈话内容,务求重点突出,达到家访的目的。对一次综合性家访应分清主次,掌握好先谈什么,后谈什么,对目的比较单纯的“家访”则可开门见山,提出话题。
善于把握谈话的主动权。家访谈话不是随意交谈。家访谈话从总体上看,有主动被动之分。班主任是谈话的发起者,班主任又是谈话中目的明确、预先有准备的一方,因此,在家访谈话中,班主任自然占主动地位。
❼ 家访的对象是谁
家访的对象是谁?嗯,家访的对象要看是学生,也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家里的一个成员,根据他所处的嗯,绞角色嗯,事情来针对
❽ 家访内容及效果怎么写
家访内容及复效果重点写老师跟制家长就孩子学习方面沟通了什么,今后需要家长的如何配合,通过老师家访家长了解到孩子那些方面欠缺,如何帮助孩子改进。
❾ 家访对象是什么意思
就是要去家访的人啊,比如老师的家访对象就是班里同学的家,单位家访对象就是单位职工的家。
❿ 家访要点怎么写
一、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行政干部、班主任成专员的领导机属构,全面组织、落实开展家访工作。
二、家访准备
1、家访前,走访成员要认真细致地“备课”,对家访目的和期望有一定的准备。
2、家访前,教师要了解学生,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3、家访前,最好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这样学生家长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4、家访前,走访成员要了解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态度。
5、家访前,班主任要确定受访对象、安排受访学生具体时间。
三、走访任务
1、年级筛选出家访对象后,一至二年级完成50%,三年级完成90%。
2、各班根据先确定的走访对象填写走访登记表。
四、政教处制定家访登记本及受访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
五、各班进行正面宣传教育,让学生明白家访目的和意义。
注意事项:
1、各年级级部领导根据本年级情况督促、检查准备情况,结合班级按安排开始走访。
2、利用家访不断改善师生的关系,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负责,从而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