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读研辛苦
❶ 考上研究生了,已读半年,现在是特别不想读研感觉太辛苦了,怎么办
不论读研的过程有多辛苦,一定要坚持住,毕竟当前能够走进研究生课堂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如果你现在刚刚读了半年,应该还处于不断上课阶段,或许还没有正式接触科研。但是有可能老师已经给了你一个将要从事的科研方向。
所以,目前对你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度过研一时期的上课知识的积累阶段,顺便多看看文献,多调研,从所看文献中提取出来自己方向有可能从事的科研工作,并在空闲和周末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实验进行验证。但极有可能失败,毕竟科研从来都不是顺顺利利的。
很多学科的研究生阶段都是非常辛苦的,除了要面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压力之外,还需要面对科研压力,不少同学在读研期间都会长时间在实验室专注于科研,有时候为了一个实验结果,可能会连续多天待在实验室。所以,如果有读研的计划,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很多同学之所以会感觉到读研很辛苦,以至于有放弃的想法,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总结一下,以下这几方面原因是比较常见的:
第一:科研基础差。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很多研究生之所以感觉非常辛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身的科研基础比较差。
对于在本科期间没有过任何比赛和科研活实践经历的同学来说,要想快速进入科研状态是难度比较大的。针对于科研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来说,在研一期间要尽早奠定科研基础。
第二:积累不足。在读研期间,积累比较多的同学往往很快就能够确定自己的细分主攻方向,同时围绕该方向做创新,而积累不足的同学,在确定方向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障碍和阻力。如果自身的积累不足,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大量的阅读,同时把重要文章的实验复现出来。
第三:不善于沟通。沟通对于读研的同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遇到困难时,如果以自身的积累和认知已经无法解决时,一定要及时与导师沟通交流,此时导师的建议往往能够让自己走出困境。
❷ 读研读得好累
世界从来不有真正的“公平”一说
唯一能做的只是尽力做到——把握自己的命运。
你说:“我利用整个寒假多方研究写出来的论文””“我的见解可以被同学冒名顶替说是她的想法而得到老师的表扬”
这说明你能亲手实践,你比其他的同学都有想法,你的能力比其他没有认真的同学都要好。
你说:“身边同的男同学都比我小但却没有一个是纯洁的,虽然好多处男但思想极其复杂而功利”“我辛辛苦苦复习取得的考试成绩没有有些考试打小抄的同学高”
这说明你够纯洁,够努力。但意志不够坚定。
你说:“我有退学的想法。”
这说明你虽然拥有常人不及的优势,但是容易被他人影响,容易轻言放弃。
你要想啊,你做的这一切,你学的这一切东西,到头来都是你的,何况你还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努力和成果是成正比的。就当全然是在锻炼自己的能力好了。
你不需要去顾及他人,或是假以辞色。别人与你又有何干?
你说:“我的各科成绩都居上游,文艺方面也很出。”
那么,你是否真正达到巅峰了呢?或许,你会认为我强人所难。但我一直相信,只要付出令他人惊诧的努力,必定能够“更上层楼”。
不知你注意到了么,我没有说“惊奇”“惊讶”“惊异”,而是用了“惊诧”。
努力和成果是成正比的。
到头来一切见分晓。
请不要轻易地半途而废,
这等于是放弃了掌握命运的机会。
难道你想像你身边这些甘愿屈人身下的人一样么?
❸ 考研真的非常辛苦非常累吗
我考过两次研,第一次考研因为英语差一分落败,短暂工作三个月后开始二战。而且,我是毕业工作后三年开始考研的,学校的生活状态、社会的生活状态,我都经历过。
在我考研的两年里,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从没有一天敢懈怠自己。晚上十点二十,自习室关门才离开图书馆,回到住处再接着背单词,一天的学习时长远超15个小时。我白天去自习室从来是不带手机的,因为自制力差。你们所说的在备考初期的各种迷茫,备考末期的各种担忧,国家线出来前的各种不安,以及复试结果出来前的各种焦躁,我都经历过,而且经历过两回。
以我短暂的三年工作经历而言,考研真的不累。而且,即使真的有你们说的那么累,那也才只短短的一年半。
你说身体累,北上广的小白领们,每天天还没亮就开始去挤公交进城上班。工作一整天,晚上还得挤公交回城乡结合部找口吃的,然后洗澡洗衣服,更有很多行业(如it)加班到深夜。
你说心灵累,什么迷茫、不安、焦躁,试问当下的中国人,又有几个不迷茫不焦躁?你们再迷茫,再不安,再焦躁,总会有一个明确的结果等着你,可是大量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每个月拿着不够上税的工资,又没有走向更高阶层的阶梯,他们哪一天不迷茫?面对着一年一个价的房价,哪个不焦躁?大学兼职的时候,去天猫超市干过一个月,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还是站着不停走动,脚底磨起了血泡也不能停,可即使是这么辛苦的工作,每天去应聘的小年轻络绎不绝。毕业工作中,同事为了成交一单,喝酒喝到胃出血。
当然,我明白,各有各的艰辛。但是,但是,但是,请不要夸大考研的艰辛!你只所以觉得辛苦,是因为你没有经历过更辛苦。
就好比,小学的时候,觉得本村的桂花就挺美;初中去了镇上,发现隔壁村的幺妹好像更漂亮;高中来到县城,觉得县长的女儿海燕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终于大学了,第一次踏入大城市,眼睛看花了,嘀咕了一句“之前都是些什么歪瓜裂枣……”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千万别过早地喊累,谁知道明天会不会碰到更累的事等着你?现在喊了,到时候再怎么喊?(认真脸)
❹ 很多人都说读研究生很辛苦,那么读研痛苦的本质是什么
读研究生很辛苦,这个得看你在什么地方读,如果是211985院校的,你本身底子又不怎么好,那你读研自然很辛苦,但如果说你读一个普通院校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而且这也得分情况去讨论。
上述这些因素都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而已,重要的是现在这些年研究生无论扩招导致老师带的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老师的压力也很大,如果原来他就带一个两个学生,那他可能能够比较详尽的指导你,但是现在他带的学生多了,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只能告诉你一个大概的方向,然后靠你自己去努力,毫无疑问,这也让读研的学生变得越来越难,因为这些年毕业的标准也在逐渐提高。
❺ 读研每天都很辛苦。给导师干苦力,就读一双非大学的研究生,哎 ,有点不想读了
事实上基本都是的,但不会直接说明。相对于科研项目较少的人文社科专业,理工类专业的研究生为导师打工的现象更为普遍。一般来说,这种支配与雇佣关系以导师手中的科研项目为基础,而导师的项目经费中也有一部分是专门用于研究人员的支出补助。许多研究生表示,能够在给导师打工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但如果仅仅被当作廉价劳动力,就有悖于研究生搞科研的初衷,亦会助长校园功利主义风气。自己在读研期间为导师打工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老师主导的国家重点社科基金的会务、专家的访谈接待、资料整理;二是老师主编的评论的约稿、统稿、翻译和校对。
❻ 研究生生活累吗毕业的要求很高吗读研什么感觉
累,还好,收获。
没有一种生活是不苦的,看苦的程度。很容易发现其实研究生的生活比本科累的,压力也大,作为一名研究生需要看很多的文献也需要付出很多。
衡量研究生毕业的要求高不高的尺子我不知道在哪里,但是我知道研究生毕业未必要求过英语六级,一般研究生毕业的要求一般以论文为主要指标,有的学校要求发表SCI论文,有的发表EI,有的要求是第一或者第二作者等。实际上这把尺子在你心里,你如果想混着过日子,毋庸置疑你会很轻松地过学校毕业的要求,但是你过不了社会那一关。
考上研究生无疑为我打开了人生更多可能,来上了研究生之后整个人变得更谦虚更低调了,更懂得如何真心欣赏别人,看到别人的长处。
❼ 研究生入学前的暑假应该做些什么
如今许多学校已经完成了研究生复试,许多同学也收到了拟录取通知,研究生一般是在九月份开学,在入学之前有很长的空闲期,对于准研究生来说,研究生入学前的这段时间可以干点什么呢?个人认为大致有以下三种选择:
一.提前进组
研究生阶段成绩没有本科那么重要,功利一点地说,如果你想要在研一结束拿到国家奖学金,最好能发一篇小论文,但是论文可没这么好发,有一点就是发表的周期很长,论文发表之前要确定课题方向,文献调研,做实验,写小论文,修改后投稿,投稿后又会被拒绝或要求修改,期间会被多次拒稿改稿,来回十几次都是正常的。而每一次都会花很长时间,所以从投稿到接收这期间会花很长时间。如果你想要拿奖学金,九月评奖时你的小论文得发出来,所以必须给自己留足够的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进实验室,充分利用暑假时间跟师兄师姐打杂,了解课题组研究方向,学习各种设备使用方法,这样等大家九月份入学时,你各种实验设备已经基本上学得差不多,如果导师分配课题你就可以很快开展实验,这样在时间上就抢占了先机。
❽ 很多人觉得读研很辛苦,研究生每天在做什么呢
研究生辛苦与否取决于所学专业,这与大学到底忙不忙是一样的道理。研究生是在本科的基础上进行某一方面课题的专研学习,理工科学生读研的话确实很辛苦,因为需要去看更多有关的专利文献,从文献中去了解别人已有的发明成果,分析其优点和益处,再结合导师的教学指导要求进行试验验证,并从中得到启发,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而文科学生读研的话也不一定就是简单的,比如法学、历史学等等是比较难的,因为这需要很强大的记忆力。需要不断地记忆和巩固才能,达到可以直接背出来的教学要求。
文科研究生,就像之前说的某些文科专业依然也是很忙的,但是艺术类、美术类等专业肯定不会像理工科研究生一样忙碌了,这两类更注重于个人表现能力,而无关科研能力。所以决定读研辛不辛苦的是自己的专业,如果有考研意向的话,一定要早做准备,并且要鉴定信念,不要怕辛苦,不要摇摆不定,不然复习效果会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