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访情况
Ⅰ 农村小学生家访记录
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文化水平,提出对家长的要求
Ⅱ 贫困生家访内容内容怎么写
贫困生家访记录二
4月20日下午,星期六,按照之前的约定,我们一行4个人骑着自行车如期进行了家访。对于初出茅庐的我们来讲,第一次家访格外显得意义重大。对于我们,自己是实习老师,经验不够丰富,阅历不够资深,或许无法按照计划顺利进行家访,无法给他们足够的指导;对于家长,早已认定我们是孩子的老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道德力量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内心,农村孩子的家长表现得尤为明显。
到了学生家里,我们得到了家长热情的招待。本听说孩子的爸爸是没有时间跟我们见面的,但是一听到我们要上门家访,他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待我们。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成长可见一斑。经过聊天,我发现在教育管理孩子方面,父亲和母亲存在着教育观念的代沟。父亲的文化水平较高,但是经营着厂子,终日奔波忙碌,撑起一个家的经济收入。父亲总是认为孩子可以学习成绩不好,但是道德品行不能出现问题,总担心自己的孩子在校惹是生非。而母亲虽然没有什么文化水平,却很通情达理,尽自己所能悉心教育孩子。与父亲不同的是,母亲认为自己的孩子也是很优秀的,在家乖巧听话,懂事孝顺,经常给予孩子鼓励,而不是打击孩子上进的信心。
其实我们要家访的这个孩子确实表现不错,成绩位于中上水平,表现良好,有礼貌,积极配合老师,经常参加学校活动。综合来讲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但是我认为这个孩子应该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家访的目的恰恰是为了家校合作,一起帮助孩子成长,无论是在学习成绩方面还是在品性道德方面。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讲,他们的父母难免会在文化水平方面有欠缺,影响着孩子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因为如此,才显得我们的到来具有现实意义。母亲一直认为孩子玩电脑是有害无益的,即使是老师布置作业让孩子用电脑搜集资料,她也不敢置信,说什么老师怎么会教孩子回家玩电脑呢。或许,这位母亲不知道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现代人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我们同住地球村,坐在家里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世界每天发生的大事。后来,我们纠正了他的认识误区。适当的玩电脑对于孩子的学习成长也是有好处的,一来在孩子结束了忙碌的一周学习之后可以休息放松,劳逸结合,有益于身心健康;二来为孩子接触,了解外面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口。但是要注意孩子沉溺网络游戏,浏览不良网页的问题,家长要适时适地的教育管理。家长听完后也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感触颇多,对于家庭教育,表示他们又长进了许多。
Ⅲ 家访报告怎么写
家访报告要点:
1、介绍学生基本情况
2、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范文:
一个暑假走访了几位学生家,发现虽然在校指导过学生们做职业规划,但实际生活中学生们的状态并未完全进入即将三年级的模式。对于自己以后想从事什么,喜欢做什么还是很迷茫。
学生叶璇是个热心肠的女生,早期担任宿舍长也是任劳任怨,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不过性格上还是容易冲动。她出身单亲家庭,现在的家庭环境也比较复杂,对她来说也不轻松。在告知该生要安排家访时,首先是情绪紧张,顾虑自己是出什么状况了吗,所以被家访。
在打消该生的疑虑后家访活动安排也就很顺利了。首先见到叶璇的母亲我们彼此就身为母亲感叹了一番,毕竟都是做妈妈的人,思考问题角度其实是一样,有着一样的顾虑。学生叶璇属于那种曾经学过很多,但并未坚持,到现在对于自己的定向还是不清楚。
另外她是非常低调的性格,即便做了要从不说,也会因此错过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像暑假期间叶璇就随父亲做了很多公益活动,但要不是家长在谈话中提起,学生自己却是只字未提。
家访中大家谈起对叶璇同学未来规划问题的思考,或升学或就业或当兵都是可以尝试的。虽然每条路都不会那么简单,但要提早想到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去做才行。
今天是8月18日,结束了学生叶璇的家访,还有两家,加油坚持。
(3)农村家访情况扩展阅读:
按照其具体目的和内容,家访可以分为:
1、了解性访问,主要任务是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的结构、成员、经济、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家长的职业、文化素养、教育态度、教育能力,以及学生在家庭里的表现等。
2、宣传性访问,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传达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会对儿童、青少年的要求,介绍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新经验、新思想。
3、商讨性访问,主要任务是针对儿童、青少年的现实表现,和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学生的方法、措施。
4、通报性访问,主要任务是向家长传递家长应该了解的信息,介绍学生在学校、社会上的表现,以便使家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5、警告性访问,是儿童、青少年在学校或在社会上犯有严重的过失或有犯罪行为,而家长尚未了解或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通过家庭访问向家长讲明情况,指出危害,分析后果,或告诉家长学校将要采取的措施,以期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配合学校、社会进行教育。
Ⅳ 针对留守儿童的家访,写一些记录。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顺口溜,点出了留守儿童遭受伤害的直接原因,反映出许多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亲情、教育、安全,缺失了这些至关重要的环节,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引人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