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凡师德讲座
内化并提升师德修养的途径有三:以书养清心,以情育德行,以诚导人生。
一、以书养清心——内化并提升师德修养的途径之一
人不读书是不能提高和进步的,教师更是如此。
学生读书的兴趣会直接受老师的读书兴趣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进一步说就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教师读书既是为学生更是为自己的发展。教师必须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创造积累了许多宝贵财富,阅读经典,与过去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
李晓凡老师讲:没有能力就不要谈师德。知识的积累是相当重要的,所谓“只有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熟能生巧”。只有有了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老师,成为有高尚师德的教师。
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从过去的教育家的著作中,教师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有心的教师会认真阅读教育的重要文献,认真学习不同时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
读书可以获取知识,更可以修身养性;可以净化心灵,更可以完善自我。读书会让我们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二、以情育德行——内化并提升师德修养的途径之二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的重要任务,是不断提升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示。教师是不是爱生,是不是敬业,都将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中展示出来。在对学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不能当演员,在学生面前表演些什么,而是要将自己的精神世界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从中感悟做人的道理。学生教育活动成功的关键是教师首先受到教育。与学生共成长,不仅包括知识、能力,更应包括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
教师还要在师生交往中内化和提升师德修养,以学生为师德修养的营养源,在与学生的矛盾冲突中锤炼自己。与学生的矛盾冲突,不仅考验着教师的育人艺术,更是考验着教师道德的水准。解决师生矛盾的过程,正是教师道德修炼的过程。有些教师经常与学生发生冲突,不能很好地处理和解决师生矛盾。这些现象,恐怕不能仅仅是教师的方法问题,更不能仅仅指责当今的孩子性格问题、家庭教育问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心理健康也应当反思。
教师还应在社会生活中内化和提升师德修养,要学会通过大众媒体、计算机网络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陶冶自己的师德情操。好多教师忙于业务家务,生活在家庭、学校两点一线之上,长此以往,使自己视点很低、视野狭窄,把师德局限在“辛辛苦苦忙忙碌碌,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范围内。教师应当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世界发展潮流、国内改革趋势,国家、民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教育面临的难题与改革,以及当代青少年学生共有的特点,从而不断增强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使师德从学校的小天地升华提高到整个民族素质的大教育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想得深。
三、以诚导人生——内化并提升师德修养的途径之三
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艾琳·卡瑟说: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高尔基说: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西塞罗说: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导师,是文化知识的代表。教师做为社会的群体,在各个方面都是备受关注的,要为人师表,肩负引导者、引路人的责任,就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底蕴,良好的人格魅力,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说身教重于言教,就是教育中潜移默化的力量。用教师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去体会好的德行,去感悟自己的品行,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为人师表的境界。
老师能陪伴学生度过的只不过是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只有少数教师能与学生保持一生的联系。用教师的真诚、真心、诚信、诚心引导学生走上科学的人生、光明的人生。教师要学会把快乐的人生传递给学生,给学生的心理发展留有空间,学会放飞孩子的心理。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充满更多的智慧,拥有更多的阳光,从而经受得起更多的考验。教师要通过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接触社会、利用各种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接触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陶冶自己的师德情操,在社会重大事件中展示教师高尚的师德情操。
内化并提升师德修养,以书养清心,以情育德行,以诚导人生。就是要更好的服务学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的内在因素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需要克服职业倦怠,潜心静修,从繁琐中、压力中找寻教育的幸福感和工作的愉悦感。践行张力,在学习上,要做有能力自由批评独立思考的人;在生活中,做理性从教而又感悟生活的人;在工作中,做有独立人格而溶于社会的人。人师不只是做教师,现代教育中,教师就是要成为教育家、心理学家和思想家。在多元化的环境中,获得身为人师的尊严。让我们拥有良好的师德,做一个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