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师生关系变迁

师生关系变迁

发布时间: 2023-08-14 16:53:48

『壹』 进入初中后师生之间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1)①老师由权威者变成了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由接受者变成了探索者内、合作者、参与者容,师生关系由不平等的关系变成了平等的关系。 ②原因有老师教育思想的转变、平等交流的成长氛围、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的多元化、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等。
(2)老师和学生都应转变观念,适应新型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拓宽师生交往的空间。

『贰』 新时代的师生关系是怎么样的八年级政冶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教育的问题上,古往今来对师生关系有很多的探究,在西方,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等人提出了“民主”“平等”“个性自由”“个性解放”的口号。这在反对教育上压制儿童天性和无视儿童人格的封建师生关系上具有进步意义。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的“教师中心论”,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要把儿童当作太阳”的“儿童中心论”。
中国古代俨如家人的师生关系与西方相比,中国向来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师承关系往往维持一辈子,其中,孔子和其弟子堪称良好师生关系的典范。孔子热爱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学生对他既尊重敬仰,又亲密无间。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当然,古代师生关系也受到等级制度的影响,强调师道尊严,教师的权威地位得以建立。所以,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教师必须绝对服从,只能听而不问,信而不疑。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信息渠道的丰富多彩,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来源的唯一渠道。而且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维权意识的加强,个性张扬的学生,对于管理不再盲从。因此,教师的角色不再能定位为灌输知识和道理,而是被要求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管理知识和人生,引导学生而非塑造学生。在这样的时代变迁中,为了顺应变化,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既要效法古人优秀传统,又要效法西方的先进理念。唯有如此,教书育人才能其乐融融。
二、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平等、民主、和谐从古今师生关系的演变和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师生角色的传统定位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教师是主体,具有绝对的权威,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合理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思维易受限制,缺乏创新思维。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相处、对话交流的关系,而不是谁主谁从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应放下权威,做学生的同伴和朋友。平等、民主的作风,
不仅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反而会使学生感到教师更亲切、
可爱和可敬。
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学相长,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更在于怎样促使学生的学习;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合作者、研究者。教师的引导是学生发展的外部支持,学生要以此作为自身发展的跳板。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唯师命是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始终坚持自我的发展,通过自我激励、自觉设置学习目标、独立进行研究,逐步成为一名真正独立自主的思考者和学习者。平等交往中的师生之间的气氛和谐融洽,极容易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个交流沟通、资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环境,这能极大地促进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创造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第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教师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三、结语总之,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真正达到平等、民主、和谐,并非易事。为此,需要教师全身心的真情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个方面共同努力。而这种转变对我们的学生成长、教学质量的改善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要能够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让素质教育变得更加真实!
段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艺术疗法,如绘画、舞台剧、合唱等;二是运动疗法,如游泳、骑马、静坐、按摩、蒸汽浴等;三是自然疗法,如种花、种菜、自己动手洗衣做饭等,接触大自然,以帮助孩子们远离“旧环境”,引导他们改变自己的生活。
将互联网和青少年的生活、人生发展任务联系起来考虑,
中学德育以什么样的途径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是摆在我们眼前的挑战

『叁』 师生关系在教学思维上有什么新变化简答题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者,不能包讲,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肆』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有哪些变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观——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猛源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观——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作为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不能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以及侮辱学生的人格,同时教师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材料中,出现老师尊重、赞赏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依然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就体现这一点。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闷知袜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引导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蚂激。因此在材料中,老师不断启发学生自觉,引导学生学习就体现这一点。

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将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材料中如果出现老师认识到自身或者是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他人请教等就体现这一点。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其他教育者主要包括其他科任老师、家长、社会等各个方面,作为教师要有合作意识,促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材料中出现教师加强与同事、家长等人之间的合作就体现这一点。

『伍』 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变化

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认真地讲,学生专注地听,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淡薄,对教师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并忽视了学生发现与探究的过程,从而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学生仅仅是接受书本知识,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接受的记忆过程。
而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与合作,特别是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更为重要,因为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者说是无法体验新课程理念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前提是尊重学生,这就是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不仅是身体走下来,心灵更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
教师的赏识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梯。作为人师,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做学生的赏识者。心理学认为:教师的期望会通过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影响和改变学生的自我观念,从而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一种信任,一种鼓励和一种爱,日积月累,学生就会产生力量和信心,就能自觉地实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当然,教师的期望要适时适度。
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起适宜的期望目标,犹如在学生心头点燃了知识大厦阶梯上的一盏盏闪亮的明灯,促使他们不断前进,不断攀登。
教师要尽量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长处,予以及时的肯定表扬。在课堂上,学生精彩地回答老师的提问,或在思考基础上提出的疑难等等,教师都要及时予以肯定。“你真行!”“这办法妙!”等激励性的语言,不仅树立了学生的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 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路线,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不重在教,重在引,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学。”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别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教师的发展在于反思。
大家应该认识到,教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是一份在平凡中见伟大、在奉献中显精神的工作。希望每位新教师以崇尚师德、培育爱心、服务教育、不断进取为已任,在实践中努力做到这样五点:
一是塑造“以德治教”的师德风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之本,重在立德。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的质量如何,归根到底在于教师,在于师德。
教师只有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时时、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言谈举止皆做学生的楷模,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真正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构建起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关系。
我们每位新教师都必须着重于服务育人,在新课程改革实验教学中,树立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新理念,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向学生提供咨询的服务者,服务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实验大潮。
掌握较高的教学基本功素质,在平时教学实践中熟练运用;要不断提高组织教学内容与教育活动的能力,不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提高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各种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有着“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双重身份。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来完善自身的素质,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虚心向学生学习,能够使你原本枯竭的“精神生命”重新焕发青春。同时教师要从全面研究学生入手,关心学生所想的、了解学生所需要的、指导学生所要掌握的,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诱导学生学习的情感,把教学要求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学习中全方位提高自己。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陆』 同古代相比,现代的师生关系有什么变化

⑴认为传统教育是一个西教育史上的一个特定的概念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理论称为“传统教育”,把自己提出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称为“现代教育”或“进步教育”。1899年,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第一次使用同“现代教育”相对的传统教育的概念。他揭露传统教育只是单纯传授知识,在课堂上很少或根本没有儿童的活动。 ⑵认为传统教育的概念不能与社会历史阶段的划分相脱离。认为与古代社会(以手工工具为主要劳动工具的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现代社会(发机器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它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相对应就有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现代教育之前的教育就传统教育。 ⑶认为凡是适应过去的经济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文化体系所形成的教育观念、方式、制度、体系,都可称为传统教育。传统教育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与现代教育相对的应的概念。一般来说,对传统教育不应给以一个固定不变的时间界说。柏拉图的教育理论在他当时的时代,就不能称为传统教育理论,但与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相比,柏拉图的教育理论则是传统教育理论。同样,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与杜威的教育理论相比,则又是传统教育理论。资产阶级教育家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教育称之为传统教育。资产阶级教育家杜威,又把资产阶级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叫做传统教育理论。但是也不能认为凡是过去的教育,以往的教育、甚至昨天的教育,都视作是传统教育。如果是这样的理解,则把传统教育变成了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变动、永远不能相对确定的概念。 传统教育并不是过时的、陈腐的教育,对传统教育不能一概否定。传统教育中有好的、优秀的一面,为历史所继承;也有过时的陈腐的一面,需要加以扬弃和改造。这是因为,现代社会是从过去的社会不断演变发展而来的,过去的许多东西对现代来说,仍是有用的、可行的。我们需要改革的是那些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传统教育;对那些仍然适用、甚至是优秀的东西,则需要吸收、继承和发扬。 传统教育中好的方面有: ①注重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 ②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 ③教育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 ④提倡班级授课制。 ⑤注意观察、实验,等等。 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来看,传统教育弊端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按一个模式培养学生,培养的学生唯唯诺诺,缺乏独立思考、创造性和进取精神; ②在教学内容上,陈旧凝固,只重视纵向的知识体系,忽视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 ④在教学形式上,只是课堂一个渠道,单一化、模式化,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渠道; ⑤在师生关系上,重教师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等等。 在方法论上,传统教育是保守的、封闭的。在这种传统教育指导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同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⑴认为现代教育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专指杜威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提倡以儿童兴趣为中心,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以社会生活为中心。 ⑵认为现代教育的概念是和社会历史阶段的划分相一致的。认为与古代社会(以手工工具为主要劳动工具的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现代社会(发机器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它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相对应就有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认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由现代生产决定的。 ⑶认为现代教育是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概念。

热点内容
物理灼伤 发布:2024-12-26 21:52:06 浏览:483
广州丰华生物 发布:2024-12-26 21:46:14 浏览:433
六小龄童舞棍教学 发布:2024-12-26 21:30:24 浏览:521
怀孕期怎么算 发布:2024-12-26 21:24:05 浏览:823
北京光谱物理 发布:2024-12-26 21:22:59 浏览:677
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 发布:2024-12-26 20:37:23 浏览:981
家访第一页 发布:2024-12-26 20:01:54 浏览:656
六年级数学三单元试卷 发布:2024-12-26 19:24:21 浏览:735
佳才教育 发布:2024-12-26 19:23:03 浏览:796
数学小报怎么写 发布:2024-12-26 18:11:24 浏览: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