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pwp师生

pwp师生

发布时间: 2024-09-02 14:51:25

❶ 关于钢琴的!!!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手段的完善和目的的混乱。"我们想,这句话用于描述我国目前钢琴考级的现状,也是非常合适的。当初举办考级的目的很明确,是要普及和推广钢琴教育,让更多的人接受音乐的熏陶,并通过级别的鉴定,促进学习者提高演奏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音乐素质的目的。十多年以来,钢琴考级在制度的制定、级别的设置、曲目的选择、评判的准则等等各方面,都在日臻详尽和规范,唯有开设考级之初的目的却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和模糊了。是为了发展热爱的事业?是为了提高自身修养?是为了更容易出名、赚钱?是为升学可以加分?都是,又都不是!

一位学生家长就很明确和坦率地自己的女儿说:"我让你学钢琴,就是为了考重点中学能加几十分,不然我让你学来干嘛!"话虽说得很露骨,可能会令人不齿,但这却代表了时下一种非常普遍的想法,只是别人会含蓄些表达罢了。众所周知,许多知名大学、重点中学都有为特长生加分开绿灯的制度,钢琴通过某个级别的考试,就可以相应加多少分。说是全面发展也好,说是投机取巧也好,这些制度的确很诱人,吸引和刺激了大批学生投入到学习钢琴的行列,当然,这其中也包括许多在望子成龙的父母的强迫下学习钢琴的学生。

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或他们的父母)对学习钢琴持这样的观点,相比那些枯燥、寂寞、深奥、复杂的文、理科,学钢琴似乎更容易成材、成名(其中的艰辛他们暂时是看不到的),只要参加一、两次比赛,能获个奖,便能功成名就了;即便不成名,学好了钢琴,赚钱也会比其他文、理科学生快得多、多得多。要达到这个目的,通过考级当然就是必要途径了。持这种观点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数。

教学方面,培养学生考级,让学生取得一些成就感,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考级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少教师却喧宾夺主,将考级视为提高自己知名度的途径,他们一味地拔高学生的程度,以证明自己的教学实力,另一方面,因此而获得的经济效益则不言而喻了,但这种做法使得浮夸风在钢琴教学中甚为普遍,其最大受害者,只能是那些学生了。

钢琴艺术毕竟是纯净、圣洁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人头地,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出类拔萃,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怀着这样功利性的目的去教和学习钢琴,就会显得动机不纯了。以这样的目的来学习钢琴,能掌握钢琴的内涵吗?能感受音乐的真谛吗?我们深表怀疑。据我们所知,欧美等发达国家并无考级,但他们音乐教育仍然十分普及和广泛,人们的艺术修养也很深厚,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钢琴来发展自己的事业,但切不可本末倒置。当然这绝不是一、两个人或一部分人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包括制度的制定、舆论的导向、教育的方法、以及媒体的宣传等方面,都要为之作出努力。

但愿有一天,我们不再是为了某种功利的目的而学习钢琴,让我们的手指下流出纯真而感人的音乐直指人心,让我们在琴键上用执着而热烈的激情燃烧生命。

方法之质疑--考级能在多大程度上证明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

既然要考级,那么每一个级别的证书都应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力地证明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但实际情况并不尽然。我们一直以来都对考级的方法,或者说是级别的界定上存有一些质疑。再具体一点说,就是对目前考级曲目的划分,我们有不同的看法。是否高级别的学生就一定比低级别的学生水平高,而低级别的学生就一定比高级别的学生水平低呢?

我们认为,根据现行的考级方法,是很难证明这一点的。考级中的各个级别都规定有相应的曲目,但是将这些曲目界定为不同级别的标准是什么呢?仅仅是技巧的难易吗?而这些曲目的技巧又有多大的代表性呢?

音乐有着广阔而深刻的内容,不同的作品有着不同的背景、内涵、风格、情感,演奏方法也就有着千差万别,是不能简单的地以演奏技巧的难易来加以区分的,而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又何止千万,且都各具特色,实在是很难想象能将它们都一一量化成不同的级别。而目前考级所规定的那些有限而狭窄的曲目范围,能在多大程度上证明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呢?

例如柴可夫斯基的《四月--松雪草》和门德尔松的《猎歌》,中央音乐学院的考级将前者定为五级,将后者定为九级,相差悬殊;而《高等师范院校钢琴基础教程》将二者同时归于具有相当难度的第四册,也就是高年级学生演奏的曲目,而在我们个人看来,高师教材的编排似乎更合理。再例如莫扎特的作品,专业人士都知道,莫扎特的作品在大的技巧方面并无太多难处,而要真正弹好,表现出莫扎特音乐独特的内涵和情感,尤其是那些精致而细微的处理,却有着相当大的难度,那又该如何给它定级呢?

另外,由于上文所述的原因,许多学生考级带有太多的功利性,为了尽快达到高级别,他们一级一级艰苦地过关斩将,甚至拔高跳级。或许他们能如愿以偿地达到最高级别,但回头再看他们的学习历程,他们所弹过的,几乎仅限于那些考级曲目,而考级曲目之外的作品则极少甚至根本就没有涉及,因为他们需要的只是级别证书,而不是音乐,这不能不说是考级的一个悲哀。而另外一些学生,或许他通过的级别并不很高,但他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弹奏了大量考级曲目以外的作品,而且无论是演奏技巧、风格把握和音乐处理都能做到很到位,而且开拓了较为广阔的艺术视野。那么这二者之间的实际水平孰高孰低,又将如何鉴别呢?

我们认为,在音阶、琶音、和弦、练习曲等基本训练上,当然可以、也必须循序渐进,逐级上升,以严格考核各级别考生的的基本功,而在乐曲的选择上,则应更具包容性和灵活性,可考虑给考生相对自由和广阔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充分的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应该以某种适当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对考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必要的评估,使考级成绩能更公平和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那张考级证书的含金量才会更高,更具说服力。

标准之质疑--是"独尊儒术",还是百花齐放?

这可能是一个很敏感,很具争议性的问题,但我们还是要斗胆提出来,因为近几年某些地方的钢琴考级在评判标准上的唯一性和刻板性,实在让我们越来越多地想起旧时的八股科举考试。自古以来,就存在有许多不同的钢琴学派,正是这些不同学派、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才使得钢琴艺术异彩分呈,魅力无穷。但为什么在我们的钢琴考级中却感受不到这一点呢?一些地方的考级评委把自己的方法视为正统,将其定为唯一标准,否定其他的演奏风格,排斥演奏风格的多样化,所有考生都必须遵循他的标准弹奏,否则就不合格。这已绝不是个别现象。我们归纳一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片面强调手指。无论弹什么乐曲,都过度强调手指的主动性和音色的颗粒感。我们认为,钢琴虽属敲击乐器,但其真正魅力并不在于敲击,而在于在演奏中使听众产生对音的连续的想象;我们也不否认手指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是首位的,它是钢琴演奏的主要载体;但手指毕竟不是全部,必要时也应充分运用手腕或手臂力量,可使音色更为柔和、圆润、通透,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音乐的流线感和连贯性,这种效果是光靠手指的独立敲击所不可能达到的。我们认为,在音阶、琶音等基本功方面,可以强调手指的训练以加强基本功,但弹奏具体作品时,则应该根据音乐表现的要求,例如"小步舞曲"等很典雅的具有古典气质的作品,或"夜曲"等很深情的饱含抒情情绪的作品,适当地运用手腕和手臂,弹奏出音乐的内在张力,以增强音乐的美感。然而这一切都被一些考级评委排除在外了。

2、盲目追求速度。为了达到锻炼手指的目的,无论演奏什么作品,都一律以快为准,以快为本,完全不理会作品的内涵对速度的要求。如中央音乐学院考级的七级曲目--门德尔松《无词歌》(Op38.No2.),其谱面速度标记为"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non troppo),这个"不太快"是一个很有弹性的表述,不应断章取义地将其就视作"快板",而实际上这是一首颇为抒情的作品,其音乐情绪还略带悲伤(该作品有一标题为"失去的欢乐"),如以中速偏快的速度演奏似乎更符合音乐的要求。我们认为,快速地弹奏固然是技巧高超的表现,但光是快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关键是要能快能慢,快慢自如,无论快慢都能很好地驾驭音乐的表现,这才能体现出演奏者的真正实力,是一位合格的钢琴演奏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由于一味地快速弹奏,最终反而慢不下来了,一慢下来便无法控制,无所适从,这能说是全面而扎实地掌握了钢琴演奏技巧了吗?

3、漠视音乐表现。由于上述原因,一些考官在考试时,只注重考生的技术,而不注重考生对音乐的表现,致使许多考生的演奏几乎成了"砸琴"般的炫技,演奏出的音乐却是生硬且粗糙,毫无音乐的美感。更可悲的是,许多考生弹完一首作品,对该作品的作曲家、所属时代、风格内涵等相关知识毫不知晓,只是按要求将乐谱上的音符准确无误的敲出来而已,把学生培养成演奏机器,将鲜活生动的音乐变成呆板僵化的音符,这难道就是我们考级的初衷吗?另外,作为二度创作的演奏者,所谓音乐表现也是见仁见智的,不应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确的标准(当然,一个时代和流派的大体风格是要把握住的),而应鼓励考生演奏出个人的理解和个性。

而遗憾的是,由于一些考官对于演奏标准的绝对化和权威化,使得许多教师和考生为了顺利过关,只好放弃自己原有的风格和个性,而投其所好,这样的考级与科举考试有何分别?不客气地说,这是对学生艺术灵性的粗暴扼杀,是对艺术多样风格的无理干涉,无论是对考生的音乐素质的培养,还是对他们学习经历的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常此下去,也将影响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

以上提出的对钢琴考级的一些质疑,仅仅是我们作为一名基层的普通钢琴教师和音乐工作者,对考级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做出的个人的思考和见解,绝非对考级的全盘否定。我们提出这些问题,是希望能引起同行的共识和重视,并希望能够通过全社会的努力,进一步完善和促进考级,从而推动我国的钢琴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至于我们的观点是否正确,也欢迎同行们共同商榷和指导。

❷ 如何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具体做法有那些

尊重教师的具体做法如下:

1、要在认识上,感情上去理解老师、体贴老师,不能简单地认为老师是为了某种功利来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

老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在备课,批改作业,学生全部酣然入梦的时候仍在查寝。如果是真是想的这样,他们又何必如此辛苦地工;大可不管学习、纪律、卫生。这些超出工作时间的劳动又没有经济报酬呢?因为这些,所以更要理解老师的价值取向。

2、要尊重老师的劳动。

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这也是尊重。学习中以进取的心态,严谨的风格,参与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也是对老师的尊重,有创新意识,对老师的教学提出建议,同样也是尊重老师的一方面。

3、要接受老师的教育,在成长过程,有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可关键是能否知错就改,如果能,那既表现出宽广胸怀,也表现出对老师的尊重。

遗憾的是有些同学知错但不改错,恶意顶撞老师。所有的一切,无一不透露着不可理喻,缺乏改错的胸襟和无知、愚蠢。因此,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知错就改,接受老师的教育,这同样也是对老师的尊重。

尊重教师注意事项

尊重教师意味着尊重教师的真正需要。老师的真正需求往往会被忽视,会被那些芜杂的、强加的、不得不要的所谓“需要”所遮蔽。

如果教师个体身上承载了过多来自社会的精神期许,他们也许会不堪重负。教师首先是凡人,不需要被拔高的教育人生,教师要做的是跟随自我,贴着教育的地平线,寻找个体与职业的幸福。 教书育人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这是毋庸置疑的。

当前社会对教师提出一些过高的要求,将对教师的理想期许当成对教师个体日常行为的要求,教师承担了许多超越自身能力的责任。

教师尤其需要“静养” ,本该最具学习能力和反思精神的教师缘何失去了思考力与进取心;为了创名气、出政绩,一些学校在不考虑教师能力、不在意教师感受的前提下发号施令,要求教师去做未必适合他们能力和兴趣的事。

❸ 初中英语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

巧家县第三中学 韩光翠

摘要:经济全球化促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渐紧密,英语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英语教学也成为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往往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提不起学习兴趣,学习成绩无法提高。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尝试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我在本文中试图探讨一些初中英语教学的创新理念以及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希望能对初中英语教师们有所助益。

我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英语教育创新理念主要包括语法教学的创新以及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的创新这三个部分。

(一)英语语法教学的创新理念

对于初中生而言,语言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基础。学生能否明白、理解和掌握英语语法,对其进行英语阅读和做题都有着极大程度的影响。因此,英语教育创新理念必然要包含英语语法教学创新这部分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一是在具体的、特定的情境下来解释英语语法,使学生真正了解该语法的应用背景,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法。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等方式学习语言,形成语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我总是想方设法地在语法教学中创设一些语法教学的语境。例如:在教 have /has been to 和 have /has gone to 的用法时,我在教室周围的墙上贴上England 、New Zealand、Canada 、France 、 America 等国家名称的单词卡片,让一个学生去卡片“英国”前,然后对其他学生说“He has gone to England”,当这个学生回到座位上时,教师说“ He has been to England”。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操练,已经明白二者之间的区别,所以很容易进入小组合作操练活动。在这样的英语语境中,学生不仅很快就掌握了要学的语法内容,而且还能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交际,学习语法变得轻松、有趣。

二是教师要借助图片或者图表来充分表达语言结构,而不是只用语言来进行描述。例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时,我利用课件提供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进行练习,形象直观,使学生身临其境: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is Yao Ming doing? And what about this picture? What is Li Ning doing? What are they doing? Is he/she doing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归纳现在进行时的用法,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语法概念。还可以利用课件提供针对性练习。

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语法教学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层层递进,不要贪多求全。比如在讲解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的时候,就先讲形容词的比较等级,等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用法以后,再讲副词的比较等级,学生就更容易理解比较等级的用法了!

四是要注重精讲精练、讲练结合。我们在参与课题“英语‘四位一体’——‘运用4p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验研究的时候,强调“四位”就是: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精练、“五技”(读、听、写、说、译)并举。循序渐进、阶段侧重体现了外语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情”,而不是孤立地去解释语法。

(二)阅读教学的创新理念

2019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巧家县教育体育局举办的“国培计划”的培训。这次培训中的“PWP”阅读教学模式让我受益匪浅。其中:

P- Pre-reading 指读前活动

W- While-reading 指读中活动

P- Post-reading 指读后活动

在pre-reading阶段,教师通过各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和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者让学生预测文章的内容,为学习文章做好准备。Pre-reading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目的动机,激活或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为进一步阅读解决扫除障碍。

在while-reading阶段,教师通常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获取和主题相关的主要信息来理解文章内容、文章结构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且进行单词、短语和句型的学习。

在post-reading阶段,教师通过各种练习或者活动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并巩固复习已经学到的新的语言知识点。阅读后常设计一些课文复述、语篇填空和英汉互译的练习和活动。

“PWP”教学模式是固定的,但是,不同的教师思维方式各不相同,所以即便是相同的课文,也能设计出千变万化的风格,这就是创新!运用“PWP”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既能避免翻译法讲解课文造成的枯燥乏味,又能提高学生对整个语篇的把控能力,是一种很值得提倡的阅读教学法。

(三)写作能力提升的创新理念

在英语学习中,写作和阅读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积累不少重要的写作素材,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效地提升阅读水平,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写”的教学也是初中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得心运手的一种方法就是“写长法”。我这里提到的写长法,并不是王初明教授提倡的那种写长(内容写长),我针对初学者提出的写长法,简单的理解就是“扩句”。这种方法的关键之处就是动词短语,教师在词汇和阅读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强调学生记忆动词短语或者用动词“组词”,才能在写句子的时候自如地运用。如:

go 只是一个动词

go to school 组成短语,还不是完整的句子

I go to school. 这已经是一个合乎语法结构的句子,几乎没有扣分依据

I go to school every day. 信息更全面

I go to school with my friends every day. 信息更全面,有加分亮点......

等学了更多时态以后,还可以轻松转换:

I went to school with my friends this morning.

I am going to school with my friends.

I was going to school with my friends at this time yesterday morning.

I have been to school just now.

......

与此同时,英语教师还要注重加强学生基本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思维模式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适当的方法来进行英语阅读和写作练习,从而在初中阶段培养起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运用创新理念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在我国正在推行的新课改当中,一再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往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负责教学,全权把握课程的进度,极少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机会,致使英语课堂比较沉闷。而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初中英语课堂必须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让教师和学生都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例如,我在讲解The Season and the Weather这一单元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会让学生先根据这个单元的标题进行自主发言,谈谈他们对于季节和天气的看法或者感受,然后借助多媒体工具来让学生观赏一些和季节、天气有关的视频或者图画,学生会感到英语课堂并非是枯燥的知识讲解,会乐于进行英语学习,对以后的英语课堂自然会抱有极大的期待。

(二)让英语课堂“热闹起来”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课堂氛围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在沉闷的课堂中,学生不愿意发言,教师的提问也无法得到回应,自然会让教师和学生都对这堂课失去了兴趣。慢慢地,教师觉得英语课上得“没劲”,学生自然也觉得英语课学得“没劲”。因此,我认为让英语课堂“热闹起来”是创新理念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以教学Playing Sports为例,我先是让学生在小组内就“自己最喜欢的运动或者自己最想要去尝试的运动”来进行英文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观察和学习他人所使用的英语词汇和语法,也可以找出其存在的发音错误或者语法错误,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在学生进行完小组讨论之后,笔者便开始针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或者多媒体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部分的重点单词和涉及到的语法。在这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我还尽量留出一定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提问或者讨论,解决学生的疑惑。

(三)小组合作学习是“催化剂”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它让单向的师生互动变成多向的生生互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出很多的小老师,这些小老师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兵教兵”,“师带徒”,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实现合作共赢,成就感“爆棚”!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对学习充满期待,优生变得更优,后进生也努力向上,自发主动地学习!因此,作为英语老师,我们更应该把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引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体会到参与学习的快乐!

综上所述,创新理念对于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而言至关重要,恰当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英语知识,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还能为高中的深

❹ 抱团学习共成长,名师引领促提升

      盼望着,盼望着,周五上午终于盼来教研室赵莲芝老师莅临我校指导英语教学工作。俗话说:“好事多磨”。这次教研活动虽然姗姗来迟,可是一上午的精彩和每个人的收获却是如期而至。

一、名师引领,专业,敬业,爱业诠释教育情怀。

      从8:20开始,三节大课一节研讨,满满当当一上午,不仅仅刷新了我对小学英语课的认识,更被莲芝老师的专业,敬业,爱业深深折服。第一节刘欢的课,跟之前听的推门课相比,能够看到她的用心和变化,整节课流程清晰,教学任务也顺利完成,特别是课上她引导孩子们学习的哭的三种时态时的动作表演,让我印象深刻,能感受到在那个时刻她放开了,打心底为她的变化感到欣喜。下课后莲芝老师提议她要和刘欢同课异构,让我征求一下刘欢的意见(因为这个提议不在计划内,她是听完刘欢的课临时决定的)我当时心想一定没问题(之前和欢聊过两次,她对莲芝老师敬佩有加,很期待她的指导和引领)。不出意料,和欢沟通后她爽快的答应了,还很贴心的告诉赵老师如果用另一个班的学生,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另一个班无论从学习态度还是课堂纪律都不尽人意。莲芝老师当时就说没事,这些不用担心,随后就请刘欢按照自己的要求帮忙做课前准备。第二节课是计划之外的课,赵老师没有提前备课,一支粉笔从头至尾引导着孩子们边回答边生成,反复利用板书内容带着孩子们练习。莲芝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贴近生活的精彩导入,随机应变的教育智慧,恰到好处的学生评价,不露痕迹的以生为本,循循善诱,春风化雨般的引导,让一节课精彩纷呈,亮点频现。让我第一次看到了原本只有耳闻并未近距离感受的莲芝老师的课,临时备课上课,就能上的精彩至极,让我感受到了她的专业,打心眼里敬佩和佩服。

      课间顾不上休息,莲芝老师又细心的跟上课时特别关注得一个非常不自信的学生进行了交流,从她身上我又看到了她的教育情怀。

      第三节莲芝老师继续上语法课,沉稳有序,关注学生的同时,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总结学习方法,课堂上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引导,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真正在践行学科育人。课后5分钟上厕所回教室,莲芝老师的等待和对迟到学生的教育,让我看到了她的敬业。

      连上两节课,还没有喘口气,莲芝老师就开始和三位老师进行评课和研讨,从不同的方面对今天刘欢的课进行了点评,对自己的课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同时也为三位老师答疑解惑,给予合理化建议,为今后的英语教研指明课方向,最后莲芝老师再三强调,不要做美篇,不要宣传,做美篇的时间不如深入的探讨学习。在意犹未尽中,他们的研讨一直持续到12:15,因为赵老师下午还有事不得不停止。她们约定下次探讨语篇研读的案例分析。这让我再一次感受到莲芝老师的专业,敬业和爱业,感受到她不遗余力的帮助老师们成长和进步的那份真心,体会到她尽全力引领高新区英语教师努力改变教学现状的决心。从晓宇,欢和娟儿的笑脸以及交流中的点滴能够感受到她们收获后的欣喜和明确方向后的信心。

二、抱团学习,用心,专心,尽心促使自身成长。

      本学期开学初,英语组在晓宇的带领下确定了教研方案,从每周的教研内容,时间安排和学期的教研目标都清晰明确。通过前两次教研组长会,我能感受到英语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潜力。在后来参与的英语教研活动中,我看到了晓宇的用心(虽然身怀六甲,依然尽力做到最好),刘欢和高娟的认真,更看到了一个相互学习,互相支持,抱团成长的团队。从研讨课到主题教研,从每次外出学习的分享交流再到共读,三个人就这样按部就班,默默的行动着,努力着……在我跟晓宇谈到邀请莲芝老师来听课指导时,晓宇说:“那再好不过了,我们都很期待。不过我们得先前期做好准备,等我们准备好了你再邀请莲芝老师来,这样我们收获更大。”她是这样说的,更是带着团队这样做的,不盲目,不急躁,稳步推进,用心做好自己该做的,带领大家一起进步成长。参与她们的教研次数屈指可数,可是每次参与,听她们的交流分享都能感受到她们在学习,在思考在实践,她们对自己都有清晰的目标和要求。刘欢的进步和成长就是最好的证明。特别是这次教研,晓宇在晚上8:49分把三个人感悟发给了我,用心看完他们的感悟,感到真的是很用心,很认真,是发自内心的在记录在总结,三个人都提到了以后努力的方向,都表示要把英语的语篇研读作为探索和实践的内容,这也许就是愿意成长的最好体现,相信只要努力终有收获。(后附三个人的收获感悟)

      作为学校的校长,有这样愿意成长的老师,有这样有情怀又愿意帮助教师成长的名师引领,是何其的幸运。我们常说改变课堂,改变学生首先要改变教师,教师的改变靠什么,除了自身愿意成长以外,平台机会也很重要,作为管理者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帮助老师们成为最好的自己,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改变,教育才会改变,学生才能终生受益。

附:卢晓宇,高娟,刘欢三位老师的感悟

                  教研引领促成长

            洛阳高新区辛店小学 卢晓宇                       

      11月19日上午,有幸邀请教研员赵莲芝老师参加了我校的英语教研活动。第一节课由刘欢老师在六(1)班上了一节阅读课:Lesson7 The number 13。第二节课,由赵老师在六(2)班进行了同课异构,临场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第三节课,赵老师又在六(1)班上了一节语法课。

      观摩了两节同课不同构的示范课,我收获了两节不同风格,不同层次,但却同样精彩,各有亮点的阅读课。刘欢老师的教学设计完整流畅,从数字的导入到数字13的背景介绍,再到文本的处理,和最后的练习拓展,是一节非常专业的阅读课,只是在与学生的连接上稍显薄弱,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她的专业素养值得我学习。

      而赵老师的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她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学生、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刚刚开始上课,赵老师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并和学生打招呼,有的同学不会说Ms Zhao,在她的细心鼓励引导之下,学生们很好的完成了Greeting。之后她并没有直接开始上课,而是通过课前在校园里的观察,列举了班里孩子的三个优点,被提到的几位同学都感到很惊讶,也很开心,赵老师不仅一上来就抓住了几位调皮学生的心,还很好的调动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这让孩子们在之后的整节课都兴致勃勃。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应尽可能的关注到学生,不能只自顾自的讲,而不顾学生的学习状态,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状态好了,教学效果才能更好。

        第二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赵老师的导入环节,她列举了一些特殊的数字,520、1314、666、888,等,来询问学生喜欢哪些数字,不喜欢哪些数字,为什么,很好的引出了文本主题number,衔接自然流畅,孩子们很感兴趣。有个孩子说他最喜欢666,因为它很lucky,后面又有一个孩子说他最不喜欢444,因为它很不吉利,赵老师顺势引出unlucky这个词,随后直接连接文本,十分的巧妙,这就是学生自己的生成,老师要随时关注到学生表达,并利用这些表达,学生会感受到自己的参与和被关注,从而更有信心。

      第三,赵老师对文本的分析非常深入,她把文本按照一个论点:美国和英国人不喜欢数字13,两个论据:电梯里没有数字13,Jack的生日聚会,梳理成了一条清晰的主线,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完成文本的阅读,提取关键词,复述文本,清晰明了。语篇研读,文本分析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文本分析得透彻,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节课,赵老师在六(1)班上了一节一般将来时态的语法课,她准备了一篇一般将来时态的对话和一个任务单,这个任务清单令我印象深刻。它从易到难,层层递进,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练习和评价,从我会读(会读了哪些生词),我会观察(发现了什么),我会归纳(总结语法知识),我会造句(句子练习),我会编对话(模仿生成)到我会出题(能力升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某种层次的学习目标,有预设,有生成,有观察,有总结。我认为这是一种很棒的整合练习方式,很好地归纳了六年级上册前五课的一般将来时态语法。而且赵老师是让学生自己来学,而不是老师来教,看似简单,效果却大不一样。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之后的教学和复习中,我也要尝试这样的教材整合,任务单练习。

      此外,赵老师还给了我们一些教学建议,在阅读课教学时,一定要有6WH问题析出文本主线。进行课前三分钟活动,三、四年级表演对话,五、六年级分享思维导图、单词归类等。还要关注学生的书写习惯,在班里进行书写展示。这次的教研我真的收获特别多,也感到很震撼,原来教学可以如此精彩,学生可以如此投入,作为老师,我们应尽可能多的关注到学生,鼓励引导学生,相信学生。这真是一次宝贵且难得的学习经历,开拓了我在教学上的思路,真心期待以后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

              课堂,要心中有学生

                高新区辛店小学 高娟

      11月19日上午,我们辛店小学英语组迎来了区教研员赵莲芝老师的指导。一上午的三节常态课,我们收获满满。

      第一节刘欢老师的课,六年级第七课的Read-- The number 13,刘欢老师引入了中美数字文化的差异,举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其中的科比和乔丹都是孩子们喜欢的篮球运动员,充分调动了孩子们了解数字的好奇心;并利用短片生动形象的展示了不喜欢13这个数字的原因。在读中环节,设置问题回答问题之后,刘欢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了答案定位,学生能更清晰的知晓答案,提取关键词完善板书。读后环节的操练、到复述,整个环节自然流畅。因为本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过去式,所以刘欢老师以时间轴的形式用各种例句来让大家感知时间变化带来的动词差异。

      接下来聆听了两节赵老师的常态课,第一次看到赵老师的实际常态课,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学生”。赵老师没有着急上课,而是先从课前发生的事情入手来表扬肯定学生,接地气的表扬到学生具体的点,真的能鼓励到他们,不知不觉所有的学生都会参与到课堂中来。赵老师从中国人喜欢的数字,如5201314、666、888引入到中国人不喜欢的数字4,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从两架电梯的楼层对比引入到英美人不喜欢的数字13,找出本文的论点后,将文本整进整出,提取6wh问题,并鼓励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写下来,最后学生都能张口表达。这是一节基于学生心理实际的扎扎实实的阅读课。

      赵老师的第二节课是复习课。课前,赵老师先利用“过五关斩六将”来鼓励学生闯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下来赵老师没有告诉孩子们我们今天要复习一般将来时态,而是让多个同学从不同的维度来读题目,读完后自己去发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will和be going to,以及句式的划分,然后才让学生去阅读赵老师提前准备好的自编对话,先鼓励学生找出不会读的单词,可以通过问其他同学来解决;然后再用不同颜色的笔来画出刚才大家找到的语法点。期间有同学找不出be going to,因为不知道be的变形,在一个女生回答错am的用法后,赵老师没有直接评判她的对错,而是造了一个句子来让大家发现错误进而总结出规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性。这张复习单包括6个步骤,从我会读、我会观察、我会归纳、我会造句、我会编对话到我会出题,层层递进,鼓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并内化进而运用。

      三节常态课后,我们一起聆听了赵老师的评课。我意识到了我也存在的问题,“整进整出”这个概念虽然能意识到,但在实际课堂中,也会拆分问题、肢解文本,总觉得不扣细一点,怕学生找不到问题,这是我以后应该注意的问题。我同时也反思了自己,上课过程中常常思维僵化,认为一节课就要这样上完,而忽视学生实际的接受,是否大多数同学能掌握,是否预期到他们的心理变化,备课除了文本的预设生成,更要去考虑学生的预设生成。

      对于复习课,我真的是把知识点告诉大家,再去运用。没有考虑到让他们去自己观察、归纳。赵老师六个等级的学习单,给了我很大启发。五年级正是接触语法的时期,怎么更好的处理,让学生们更好的感知,我们应该去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是什么样!

      对于处理文本,听了赵老师的讲解后,我明白了文本解读要首先分析它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再去思考PWP各个环节怎么开展。用6WH问题提取关键词进行整进整出,鼓励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训练学生的两大基本功---读和写。读的练习要注意语音语调、动作、以及表情的饱满。写的练习可以用投影来让学生感受一下真正的电脑阅卷自己书面存在的问题,在日常作业中要及时纠正书写中存在的小问题。在学完一课或一个语法点以后,要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分类整合,建立知识框架,用思维导图来呈现。单词也可以自己来进行归类,落实好分层作业的布置。

      度过了充实的一上午,引发了我关于日常教学的更多思考。“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能基于学生实际去开展教学是我此次教研最大的收获。感谢赵老师的专业引领,我们受益匪浅。成长=经验+反思,我们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实践并反思,努力扎实上好每节课!

          实践出真知,对比促人心

        --洛阳高新区辛店小学刘欢

      今天听赵老师的课,第一个感觉,震撼!叹为观止!第二个感觉,浓浓的师生爱与温暖!

      说震撼是因为课堂与学生的互动充满着高情商与灵活性,教育机智无处不在,渗透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每一个点与每一个眼神,知识点的讲解与课堂设计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并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去解决问题,解决困惑,自始至终都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整堂课给学生充分的爱与安全感!让学生不怕出错!说爱与温暖,是因为教师全程都在鼓励、夸奖学生,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夸奖学生,并且能用正向语言去鼓励学生、耐心劝导学生,短短一堂课,让学生体验到教育爱与认可!到最后,很多后进生都能参与进来,去学习,这样的教育效果可谓是最理想的!也是自己一直期待的!今天也很感动,感动赵老师的不辞辛苦,连上两节课,也感动赵老师对我的认可与照顾,当我说两节都想听时,她爽快的说:“好,那两节都上!”感动,感恩!感动她的无私与干脆利落,感恩她的引领!今天也很开眼界,赵老师整个人所散发出来的智慧,反应了她背后的努力与自律!一个实力强、情商高、知识背景庞大、教育格局大又能保持温柔和蔼谦虚的领导,接近完美的一个人!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有这样的素养!榜样的力量,前进的方向!

      再对比一下自己的课堂,首先从思路上,不够清晰,对文章的格式(议论文)、结构(总分)把握不清楚,导致讲述重点不清晰,板书有些杂乱、零碎,学生在最后复述时候出现困难。另外,关注点没有全程在学生身上,而在于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达成,学生参与度不够高是因为全英课堂和新的文章体不适应,生词较多,老师紧扣课本,所以学生生成的不多,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自如的去表达和应用!再次,从六二班的学生互动由最初参与度不高不敢发言到最后充分的参与与大量的知识生成方面,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面,自己平时跟学生的沟通上,缺乏教育机智与灵活性,缺乏对学生的肯定与关爱,课堂较为死板机械,人格魅力不够,所以在学生心中没有形成足够的磁场和认可度。今天的备课与授课方面,思维导图较复杂,不够明确,导致最后学生不能有效生成!在与学生的沟通技巧方面,今天也学到了很多。例如,要及时给学生台阶下,当学生不会回答问题时,教师不仅要帮助他,而且在帮助前,先要用前面的语言化解学生心中因为答不出问题所形成的尴尬,给他一个台阶,一个保护他自尊心的方式,让他知道,自己这个知识点不会不是很严重的或者跟丢面子的事情,然后教师给予他耐心去教授,然后让学生去领读,学生从不会到会到自信去领读,步步前进,从内心深处都能得到足够的自信与认可!今天赵老师在六二班的整堂课,我看的一愣一愣的,一直期待有一天能观摩到赵老师的课,今天就实现了,也是梦想照进现实的一天啦!她与学生的互动,我都震惊了,她的一言一语都让我在心里为她鼓掌 感觉她面对一些事情的观点和处理方式,就跟我们的预期相差很大,一直在反转,一堂课,把学生的心全拢住了!这种魅力与实力,非同一般!第二堂课讲的语法,以总结性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思考,这样的复习方式,要比平时老师辛辛苦苦讲多少遍效果都好!这也反映出来,遇到问题,遇到学习效果不好的情况,老师不仅要思考是不是哪个教学环节不到位,也要思考,是不是教学方式不适合!也要思考,这样的知识要达成这样的目标,采取哪种方式会更好!

      纸上谈兵不如深入实践,通过两堂课,通过自己的提前思考完全准备,到同课异构的对比与分析、思考,所带给我的成长与少进步,甚至要高于我听一学期的优质课与公开课!

      最后在研讨环节,上升到理论层面,阅读课应该如何上,赵老师自己平时不断去做文本分析与阅读课型的研究,所以才能如此手到拈来,得心应手,以及针对课堂的问题,平时应该加入课前三分钟练习,练习学生的思维导图绘图与归纳总结力,锻炼学生的胆量、表达、口语力,课前展示学生的字体等,把对学生的成长方向明确到平时,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去提升自己!

    今天教研,忐忑兴奋激动,充足充实意犹未尽!感恩!希望这样的指导能更多一些!

❺ 以《看国旗升起》为题的作文

雄壮的国歌奏起了,操场上,全体师生庄严地向国旗敬礼。看着冉冉升起的国旗,我想到了很多……

我想到了中华民族悠悠灿烂的伟大历史。五千年的历程造就了中国辉煌的今天,我为此而感到骄傲。

我想到了长江和黄河。这两条世界大河是祖国妈妈的血脉。她们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长江和黄河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她们是多么的伟大呀!

我还想到了中国的未来。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年的世博会,聚焦了多少外国友人的目光。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的辉煌。中华大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一个个现代化城市悄然崛起……

21世纪的中国儿童啊,心潮澎湃。我们懂得这块热土上有多少蓝图等着我们去描绘,有多少领域等着我们去开辟,有多少桂冠等着我们去探索……“时刻准备着”的誓言是我们对着国旗的心里独白。

随着铿锵有力的国歌的结束,鲜艳的国旗升到了杆顶。看着在空中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我想:我们的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努力学习,不辜负先辈对我们的期望,将来做个有用之材,为祖国作出一份贡献。

热点内容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后题 发布:2024-09-15 12:48:40 浏览:709
说老师的作文 发布:2024-09-15 10:45:02 浏览:252
女教师诱惑图片 发布:2024-09-15 09:03:30 浏览:320
数学探究作业 发布:2024-09-15 08:35:43 浏览:234
英语新启航 发布:2024-09-15 07:51:12 浏览:628
英语节日手抄报 发布:2024-09-15 07:16:37 浏览:875
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语文 发布:2024-09-15 07:03:48 浏览:883
西南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考核评估办法 发布:2024-09-15 06:19:58 浏览:495
分数的教学设计 发布:2024-09-15 06:16:49 浏览:574
鲜肉老师第一集 发布:2024-09-15 05:37:23 浏览: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