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uiuc暑期班

uiuc暑期班

发布时间: 2024-11-30 08:59:21

❶ 中国有哪些大学开设了data science专业

国内外相关高校开设《数据科学》课程、数据科学学位计划、数据科学短期培训班,进行数据科学家和数据工程师的培养。在中国,香港中文大学从2008 年起设立“数据科学商业统计”科学硕士学位;复旦大学从2007 年起开设数据科学讨论班,2010 年开始招收数据科学博士研究生,并从2013 年起开设研究生课程《数据科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2012年设立大数据工程硕士学位。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从2011 年起开设《数据科学导论》课程,并从2012 年起开设《数据科学和分析》课程;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UIUC)从2011 年起举办“数据科学暑期研究班”(Data Sciences Summer Instituteprogram);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从2011 年起开设《数据科学导论》课程,2013 年起开设《应用数据科学》课程,并将从2013 年秋季起开设“数据科学专业成就认证”(Certification of Professional Achievement in Data Sciences)培训项目,并计划从2014 年起设立硕士学位,2015 年起设立博士学位;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开设3 个月的夏季培训课程;纽约大学(New YorkUniversity)将从2013 年秋季起设立“数据科学”硕士学位;南加州大学(South California University)设立“数据科学”硕士学位;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从2013 年5 月起开设《数据科学导论》课程,并对修满数据科学相关课程学分的学生颁发数据科学证书(Certificate in Data Science);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也提供数据科学高级研究证书(Certificate Advanced Studies in Data Science)培训项目。在英国,邓迪大学从2013 年起设立“数据科学”科学硕士学位。从上述人才 的培养计划来看,数据科学家应该系统地掌握数据分析相关的技能,主要包括数学、统计学、数据分析、商业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独立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其中,只有复旦大学的课程设置强调了数据科学家是研究数据的科学家,而不仅仅是一个数据工程师或者数据分 析师[2](查看中国大数据技术与产业发展白皮书2013原文)。
国内开设《数据科学》课程调研结果
大陆:根据网络调研结果,国内高校目前还没有关于已开设《数据科学》课程的相关资料,但是,不排除个别已经开设《数据科学》课程(因为有些教师可能没有为课程建立主页)。相关高校在数据科学领域开展了相关工作,比如,复旦大学设有“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和“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计划在2014年9月开始培养大数据硕士,华东师范大学设有“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在教材方面,复旦大学朱扬勇、熊赟等人编写了《数据学》,北京理工大学杨旭、汤海京等人编写了《数据科学导论》。
香港:调研了中国香港几所主要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都没有开设《数字科学》这门课,但是,有几所大学开设了《Data Analysis》这门课,但是并没有课程信息,只有简单介绍。(查看调研报告)
台湾:中国台湾省各高校暂时未开设《数据科学》课程,通过公开的资料也未显示有开课准备。台湾民间有一个“资料科学实验室”组织,2014年召开了“台湾资料科学爱好者大会”,有开设资料科学相关课程。(查看调研报告)
国外开设《数据科学》课程调研结果
美国:华盛顿大学开设了《Introction to Data Science》,介绍了关系型数据库、MapRece、NoSQL、基础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可视化、图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Coursera上一口气推出了9门Data Science方面的课程,组成“数据科学家”专项课程。(1)数据科学家的工具箱;(2)R语言程序开发;(3)获取和整理数据;(4)探索性数据分 析;(5)可重复性研究;(6)统计推断;(7)回归模型;(8)实用机器学习;(9)数据产品开发。纽约大学开设MS data science项目。哥伦比亚大学设有数据科学学院。MIT开设Introction to Computational Thinking and Data Science(计算思维和数据科学导论)这门课,介绍如何利用计算机来理解真实世界的现象,目标受众是具备一定Python编程经验和计算复杂度基础知识的学生,课程强调必须更加照顾涉猎范围,而不是一味增加深度;为了这个目的,该课程会为学生提供许多主题的浅显介绍,这样学生就可以知道之后在他 们的职业生涯中可以用计算机去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了;课程的主题包括,绘图、随机程序、概率和统计、随机漫步、蒙特卡洛模拟、数据模型化、优化问题和分类归 并。哈佛大学开设CS109 Data Science,有GitHubk课程资料。(更多内容请查看调研报告)
英国:目前大概有七所高校开设了《数据科学》及其相关课程,包括谢菲尔德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东英吉利大学、布里斯托大学、曼彻斯特大学、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其中,谢菲尔德大学和爱丁堡大学对于这一新兴专业归纳最全,并设立了相应的MSc;其他高校只设立了与数据科学相关的一些课程或专业,如曼大设立了数据与知识管理专业,东英吉利大学设立了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专业。(更多内容请查看调研报告)
韩国、日本:经过对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浦项大学、首尔国立大学以及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的网络调研,可初步得出,韩国和日本目前还没有高校开设《数据科学》的课程。其中,韩国的三所大学有设立与数据科学相关的课程,但没有课件资料,也没有简要的课程介绍。(查看调研报告)

❷ 清华数理基础科学院的基本培养模式

1. 统一按照数理基础科学专业招生;进校后按同学的兴趣取向编班;
2. 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授课;
3. 前两年主要依托理学院加强数理基础培养、实施学生管理;强调打好数学和物理学基础,培养学生既具有数学的高度抽象思维能力,又具有现代物理学的理论素养和实验技能;实施因材施教,提供多层次、多风格的数学、物理基础课程,供有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同学选择。
4. 二年级末按照学校规模控制、院系和学生双向选择的原则完成专业分流,分流专业方向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基科应用)等。学生分流后由各院系负责后续培养和管理。分流过程充分顾及学生的志愿和兴趣。
5. 分流以后,学生按照所在专业的培养方案完成后续学习任务,在学业结束时根据该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毕业资格和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审查,合格者可获得所在院系(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培养模式介绍
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继承原基础科学班的培养模式。
科研训练(Seminar)
从三年级开始,为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学生开设连续三学期的科研实践(seminar)课(定为必修课),从校内有关院系以及校外相关研究所和其他大学,聘请富有研究经­验的教授、院士担任导师,提出研究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导师和研究题目,导师也可选择学生。学生在做seminar的同时,根据导师的建议,可选修4-6门所在院系的专业核心课程,作为所选专业的课程,并记入毕业总学分中。在三年级结束后的暑期小学期还将进行全班的seminar交流,每个同学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介绍所在学科的前沿。科研训练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也帮助学生学会在科研中渗透式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
从1998年基础科学班建立以来,对每届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学生对seminar普遍反映很好,认为收获很大或较大的学生达90%以上。
毕业论文
选择数理基础专业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科兴趣和意愿选择在本校或到校外有关高校和研究所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几年的实践表明,虽然有些学生毕业论文方向不是其主修方向,但由于数理基础扎实,大多数入门较快,毕业论文的优秀比例大大高于全校平均水平。
出国及免试推研
通过seminar的训练,许多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的学生对相关学科有了较好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选择出国或在国内不同的学科方向攻读研究生,进一步深造。选择国内读研,除可以选择数学系和物理系继续深造外,还可到清华其他院系攻读自己感兴趣的学科领域的研究生,还有部分学生可以推荐到中国科学院的相关研究所或国内著名大学攻读研究生。
基础科学班在培养拔尖人才方面的成功,使其在国内外的影响逐年增大。近年来,基科班数理基础学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受到国外一流大学的青睐。对于那些希望出国继续深造的学生,数理基础科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理学院物理系
全职院士人数占全系教师总人数超过10%
全国唯一拥有物理学两个基地的院系
招生专业 数理基础科学
基本概况
清华大学物理系始建于1926年,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先生担任首位系主任。吸引了多位著名物理学家.如吴有训、萨本栋,周培源、赵忠尧、任之恭等在清华物理系任教,培养了以王淦昌、钱伟长、钱三强、林家翘、彭桓武.赵九章、王竹溪等一大批卓越的物理学家,不到十年就成为国内最好的物理系。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培养出杨振宁、李政道、黄昆、张守廉、邓稼先、朱光亚等一大批杰出人材。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物理系的绝大多数教师和全部学生并入北京大学。中断30年之后,清华大学于1982年重新恢复物理系,由清华物理系杰出校友周光召院士出任复系后的第一任系主任。
在清华物理系学习过或任教过的系友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84人。1999年受到中央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7位本科毕业于清华物理系, 2位本科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还有1位是联大物理系研究生。
师资力量
物理系现有教职工115人,教师80人,其中有李家明、王崇愚、李惕碚、陈难先、顾秉林、邝宇平、范守善、朱邦芬、薛其坤等9位在职的中科院院士,长江特聘教授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现任物理系顾问委员会成员、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最近还有多位国外一流大学的正教授全时到清华工作。
科学研究
物理系的研究方向涵盖物理学和天文学2个一级学科,含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学、声学、等离子体物理、天体物理等八个二级学科,其中前4个二级学科是全国重点学科,而物理学一级学科是全国重点学科。近年来还生长出量子信息、纳米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清华物理系在上述领域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省部委的科技成果奖。其中,碳纳米管的应用研究、表面物理和拓扑绝缘体的研究、高温超导滤波器的应用研究、以及天体物理研究,在国际上颇有影响。
人才培养
1991年清华物理系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物理学专业第一批两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之一。1996年我系又首批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工科物理教学基地”。在2004年教育部组织的评估中,这两个基地都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地。
近年来,物理系有多位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多门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高等学校市级精品课程、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名牌课程。物理系的实验物理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我系的物理学专业入选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系主任朱邦芬院士领衔的基础物理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
物理系十分关心学生,为每个物理系本科学生配备导师。物理系十分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对学生因材施教,尽可能实施小班教学,例如,对低年级物理课程,既有中国传统的普通物理和原汁原味的美国大学物理,又有费曼物理学,还有实验与理论同步进行同一位教师传授的“基础物理学理论与实验”课程。物理系为每个学生提供多次选择方向的机会,也提供进入教授研究组在研究中学习的机会,使每个学生有条件依据自己兴趣自主发展。对于志在攀登基础科学研究的优秀学生,属于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清华学堂物理班”创造了理想环境,帮助他们成材。近几年物理系本科毕业生中,在国内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人数和出国深造的人数比例都在45%左右。其中不乏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顶尖大学。
专业介绍
物理系办学的指导思想是:在清华大学多学科群的环境下,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科学实验能力的一流物理人才。物理系毕业生,既能在物理学和其他基础科学的前沿领域开拓创新,也能将现代物理学的知识及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中。
物理系设置“物理学”和“基础科学应用【数理基础科学】”两个本科专业。本科学制一般为四年,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物理学专业(基科物理)着重培养能从事物理学研究的人才和应用物理学的人才,基础科学应用专业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基科应用)则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能在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开拓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全系统一按“数理基础科学”专业招生,进校后实行宽口径培养。学生在本科阶段前两年将按“数理基础科学”的教学计划重点学习数学和物理的基础课程,从本科二年级第二学期起开始分流培养。物理学专业学生按物理系的培养方案学习物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科学应用专业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基科应用)学生除继续学习数理基础课外,还将在所选择的专业方向学习研究。物理系的教学计划统筹考虑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各阶段的衔接。
物理系在制订本科教学计划时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及全面素质的培养。合理安排课程,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自由。物理系鼓励学生根据本人的志向和兴趣选择学科方向,尽早进入相关的科研实验室,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也学会在科研中渗透式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
联系方式
网址:http://166.111.26.11
理学院数学科学系
孕育了陈省身、华罗庚、许宝禄、吴大任、柯召、庄圻泰等近代数学大家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国家级和北京市特色专业点
清华数学中心,以培养学生为工作重点
招生专业:数理基础科学
基本概况
在清华园天文台小山坡的四周,绵延铺开的绿草地托起栋栋红楼,这就是清华理学院的新楼。常青藤爬满了石柱拱门,罗马式的阶梯广场环绕着长廊,呈现出一派静谧的学术殿堂。
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以下简称数学系)诞生于1927年,它迅速发展为当时国内的数学中心。先后在此任教的有熊庆来、杨武之、华罗庚、陈省身、许宝禄、段学复、冯康、徐利治、程民德、万哲先等著名数学家, 孕育了华罗庚、陈省身这样的世界级数学大师。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撤消了清华大学数学系。改革开放之后, 清华逐渐向综合性大学转型, 于1979年建立了应用数学系。1993年清华大学确立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1999年将我系改名为数学科学系。学校在政策与资金两方面均给予数学系强有力的支持, 从而使数学系再次快速发展,重新成为我国数学方面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经过多年的努力, 数学系已建立起一支学科齐全, 年龄结构合理,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于2000年获得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数学系的“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双双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我系的数学学科被教育部评为一级重点学科。数学系还设有全国工科数学教学基地和工业应用数学中心。2009年成立清华数学科学中心,聘请丘成桐教授担任中心主任,负责指导清华数学学科发展,从国内外招聘选拔数学人才,以及数学方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工作。清华数学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与国际数学教育和科研前沿接轨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师资力量
目前数学系有教师77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29人,讲师12人,绝大多数有博士学位。其中有2位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8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多位其他学术荣誉获得者。教师按照教学、科研、公共服务三个方面考核,每位教师平均每学年教学工作量不少于两门课,以保证每位教师都在教学一线工作。
科研成果
清华数学系在许多领域的研究中具有很强的实力, 在代数和数论、 动力系统、拓扑和几何、 应用数学、数学物理等方面科研成绩尤为突出。
国际交流
数学系聘请巴黎第十一大学讲习教授团在代数几何与数论、分形几何与几何测度论开展了合作,同时还与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许多国际一流大学有密切的合作交流。新近成立的清华数学中心聘请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主任丘成桐教授担任主任,该中心与数学系密切合作,以数学人才培养为工作重点,邀请大量国外一流数学家来中心讲授基础和前沿课程,为我系师生提供了直接接触国际数学前沿提供了一个平台。
人才培养成果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严格的数学训练能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渊博的数学知识能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数学系已毕业本科生中百分之七十以上选择直接攻读研究生,其中相当一部分获本系推荐免试直接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也有部分同学去校内诸如计算机、自动化、经济管理等专业或校外诸如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读研。另外还有一部分直接出国留学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尤其是在欧美高校深造的数学系的优秀毕业生成绩显著,博士毕业以后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大学开始工作,获得了“新世界数学论文金奖”等奖励。
专业介绍
清华数学系本科专业齐全, 具有教育部规定的两大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系采取相对灵活的本科培养模式,按数理基础科学班招生,进校分流到数学系后实行宽口径培养,在本科最初的两年重点学习数学基础课, 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强化物理基础。本科三年级确定专业,可以选择基科数学或基科应用的专业方向,也可分流到基科物理,或者到其它同意接收的院系学习。数学系高年级开设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运筹学、统计学等方向的专业课程,以适应不同的职业需求。清华学堂数学班项目为有志于以数学研究为职业的成绩优异的同学提供专业指导和职业发展帮助,同时其课程对全体同学开放。三年级开始本科生可以选修数学讨论班课程,获得数学方面科研的初步经验。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高素质拔尖人才,培养现代数学顶峰的攀登者,培养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担当大任的数学和应用数学领军人物。在课程设置上,尤其在一、二年级,强调正规扎实的数学基础训练,为学生将来成才和多方向的发展奠定坚实宽广的根基。同时引导学生深入到数学最重要的分支,接触现代数学思想和框架,拓宽知识领域,激发求知和探索兴趣。除开设国内一流的、标准的本科数学课程之外,在现代数论、代数、几何、分析、微分方程、概率统计及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研究生课程和清华数学中心由国外来访学者开设的数学课程,也对高年级本科生开放。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我系本专业以培养计算数学方面的人才为主,以数学为基础、计算机为工具,研究应用数学、工程数学等应用学科中复杂数学问题的计算方法的理论和算法。一、二年级在主要学好基础数学课程的同时,熟练掌握计算机编程和数学软件的使用;三、四年级在进一步加强数学基础的同时主要学习大规模科学计算、运筹、优化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课程。
学生活动及奖助学金
我系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学生节,师生运动会,足球赛,主体班会等等。
我系除了校级的各类奖助学金外,为成绩优异的同学提供以下奖学金:华罗庚奖学金,熊庆来计算数学奖学金,李欧教授数学奖学金,孙念增教授数学分析奖学金。入选清华学堂数学班的同学享受清华学堂奖学金。
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班自1998年成立以来,已有四届学生219人毕业,其中138人在国内免试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39人出国深造。许多同学在本科期间就在世界一流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一批“准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和许多怀有科学梦想的学子一样,在结束了难忘的四年清华大学学习生活后,数理基科班01级的戚扬将远赴美国,继续他喜爱的理论物理研究———拿到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和斯坦福四所顶级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他最终选择了哈佛。
和戚扬一样,从基科班02级跳级到01级的金加棋得到了加州理工、柏克利、芝加哥、康乃尔、UIUC、杜克、霍普金斯、宾西法尼亚大学八所美国著名大学的offer.由于加州理工学院在应用物理和天体物理领域在全美排名第一,金加棋选择了加州理工学院。
像戚扬和金加棋一样同时拥有多所世界顶级大学offer的学生,在基科01班还有不少;与此同时,有许多优秀学生选择留在学校或在国内其他相关院所继续基础科学研究。
自1998年成立以来,被称为“拔尖人才培养的试验田”的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班(简称数理基科班)已有四届学生219人毕业,其中138人在国内免试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39人出国深造。许多同学在本科期间就在世界一流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在短短七年时间里,数理基础科学班这块“试验田”已有一批“准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七年磨得宝剑亮
在办班之初,数理基科班就明确提出了要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并提出“十年磨一剑”的口号,哪怕每年只有三五个苗子,只要长期坚持办下去,也能积累一批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显露身手的优秀人才,其中有些人将可能成为杰出的顶级人才。仅仅七年时间,从数理基科班走出的学生在科研上表现出的巨大潜力和良好素质,已经使他们成为世界许多知名大学争相录取的对象。是怎么样的探索与创新,让这块“试验田”七年便磨得宝剑亮?
教务处常务副处长汪蕙教授认为,数理基科班在三个方面值得推介:一是独特的课程设置和良好的师资,使学生打下了扎实的数理基础;二是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三是专题研究课(Seminar)使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能及早进入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领域,体现了基科班“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的办学方针。
在数理基科班学习四年,戚扬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强大而优秀的师资队伍,二是学生可以推迟两年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与导师。
数理基科班创始人之一尚仁成老师认为,给学生两年时间打基础,然后再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种“自由”对于拔尖人才培养相当重要。
数理基科班创办者之一、理学院副院长白峰杉教授说,大学对于人的成长而言,是成才的四年,更是成人的四年。每个人都有比其他人强的方面,问题在于是否能让学生有自信,找到自己强的方面。所以,大学里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让学生打好基础后,再依据兴趣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白峰杉教授认为,数理基科班是学校教学体制的一种创新和尝试。
为保证这种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实施,让学生享受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基科班在校内外聘请导师指导学生参加专题研究课,学生可以进行几次选择;另外,学生如果在大二就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他可以到相关院系选课,大大扩展了基科班的选课范围。
“选天下名师而师之”。因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而进入基科班的戚扬本想在大二时转到工科院系,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精彩的讲解,让他真正找到了自己对物理和数学的兴趣,最终把物理作为终身奋斗的方向。
从全校甚至全国聘请最好的老师上课,这是数理基科班的一个特色。这些出色的教师,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有人格的魅力。正是他们,为数理基科班的优秀学子开启了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正像98级翟荟所说的:“在数理基科班,我受到了几乎是现在中国所能给予的最好的基础课教育和扎实的科研训练。”
他的同学曾蓓则感叹:“得到这么多名师的指点和关怀,也许是基科班人最大的幸运。因为,这绝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巨大收益,更多的是一种对事业的热爱和为科学献身精神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思索。”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聂华桐教授说:“首届基科班的翟荟和二届的祁晓亮,都是对物理充满了热诚和爱好的同学,物理直感好、数学演绎力强,十分难得。从国外来访问的多位学者对他们二位都是赞不绝口。拿他们和60年代我自己在哈佛大学作研究生时前后两三届的同学来比,翟、祁二位确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香港大学物理系主任郑广生教授评价说,数理基科班学生在国际会议上非常活跃,英文非常好,校内的学术活动也很活跃,学术报告中学生提问也很积极。
因材施教,学生为本
强调因材施教,把拔尖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是数理基科班成立之初就确立的理念。力图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数理基科班负责人尚仁成、熊家炯、阮东等老师为此倾注了许多心血。尤其到大三学生选择专题研究课时,老师们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对每一个学生专题研究课选择的导师和培养方案的确定都进行指导。这种点对点的指导和对学生的诸多心血,引领这些“科学高峰的登山队”队员们克服了许多外在的困难。
在老师和同学眼中,基科01的邵华是物理学“怪才”。他对物理学的执著和表现出来的物理天分让许多老师和同学钦佩不已。尚仁成和阮东两位老师赞赏地说,“邵华在中学时就自学了物理专业的重头课程‘四大力学’,对数理方程的解法也有独到之处,还发表了论文。他是被破格保送到数理基科班的。在大三做专题研究课时,他把微分几何和规范场论中的公式都独自推算过。”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曼教授的著作在美国物理学界被称作“物理学界的圣经”,许多人尝试着用他的书作教材,都因为难度太大而最终放弃。费曼教授的《量子电动力学讲义》是一本很难读懂的书,但邵华在大三时,就把该书里的公式全部推导了一遍。
对物理学有如此浓厚兴趣的邵华喜欢自学,常常不去上课。这种违背常规的做法引起了许多人的不同意见。他的考试成绩平平。对这样一位特殊学生,经推荐,他如愿以偿地到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那里很适合邵华发展,相信他将来定能做出成绩。”阮东老师说。
因材施教在学生选做专题研究课时体现得淋漓尽致。基科02的杨桓,跳级到基科01的周一帆,都因为成绩优异,在导师推荐下转学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继续本科学习。
从专题研究课跨入科研大门
从大三开始持续三个学期的专题研究课,是数理基科班学生进行科研实践训练、跨入科研大门的第一步。专题研究课是数理基科班独有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研究,综合与联想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密切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并有利于学生向不同方向分流和因材施教。
基本做法是:在校内外聘请专题研究课导师,由导师提出课题,列出必读文献,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选择题目和相应的导师。专题研究课课题按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课题研究进展定期在小组内报告交流。在第三个暑期进行全班性的专题研究课进展交流,要求每个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进展,并报告对所研究领域的学科前沿的理解。
在专题研究课的选择上,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发现自己对所选导师的课题不感兴趣,还可以更换导师。这种充分的自由使学生在摸索中不断寻求和确定自己的兴趣点,对于最后确定的导师和选题,真正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所在。正是由于兴趣使然,学生在做专题研究课时能尽快地进入科研课题,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曾蓓是基科班98级学生。由于她对量子力学中的对称性和量子信息、微分几何等很感兴趣,三年级进入专题研究课阶段,选择了清华龙桂鲁教授、北大曾谨言教授、中科院理论所孙昌璞教授为其导师。她在科学研究上的探索精神和能力得到了导师们的高度评价,本科期间与导师等合作者完成的5篇论文中,有4篇发表在SCI上。
翟荟三年级进入专题研究课阶段,他跟随徐湛教授学习和研究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量子力学中的数学方法,本科阶段完成论文4篇。进入研究生阶段后,杨振宁先生把他选为在国内亲自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生。经过两年多一点的时间,翟荟就取得博士学位,他是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基科班学生。
许岑柯是基科班99级学生,从大三开始的专题研究课阶段,选择了理论物理方向。他不仅数理主干课的成绩优秀,而且在导师指导下,修完了研究生理论物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基础。2003年本科毕业出国到美国柏克利大学,他到校后第一学期就参加了资格考试,成绩为全系第一名。到美国几个月后就与导师合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上发表一篇影响较大的论文。
在一些交叉学科领域,数理基科班学生也表现得相当出色。基科班99级的赵福同学通过在经管学院的专题研究课训练后,参加了世界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摩根斯坦利2003年的招聘竞争。亚洲地区具有资格的应聘者超过300人,经过十分严格的层层挑选和该银行亚洲总部的5位高层领导长时间的严格面试,赵福最终成为该公司唯一一名在亚洲地区招收的成员。他们对赵福的评价是:既有数学物理方面的基础,又有经济金融方面的学习和研究训练,思维方式有其独特性。
由于数理基科班学生数理基础好,思维活跃,进入课题快。每学期都有多位教授主动希望学生去他们那里做专题研究课。几年来,已有不少学生被专题研究课导师推荐到国外大学相关院系做专题研究课或毕业论文或读博士。如基科98级的孙乐非和马登科被他们在生物方向的专题研究课导师饶子和院士推荐到荷兰鹿特丹大学做毕业论文,本科毕业后又被推荐到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
专题研究课小组交流和班级交流活动,不仅使同学们相互了解到不同院校和院系做专题研究课的情况,还在同学们中间形成了一种自发跨学科的学术讨论氛围。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组成一组,由一人主讲,大家再围绕主题进行深入讨论,这种自发性的学术讨论是许多学生都十分热衷的。基科班的这种研究与讨论的氛围也带动了许多物理系和数学系的同学加入进来。
良好的科研氛围,独特的专题研究课科研实践训练,使基科班学生在科学研究的瀚海里自由驰骋,取得了不俗的佳绩。例如,在天体物理中心学习的40名左右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中,胡剑(基科98)、林锦荣(基科98)、郑琛(基科99)和另两位研究生被称为“五虎上将”,他们每人都在国际上影响很大的APJ和APJLetter发表了1—2篇论文。林锦荣的研究工作还被NewScientist杂志作了专门报道。近两年几次国际会议上,他们都十分活跃。据不完全统计,仅分流到物理方向的基科班学生2001年—2004年间发表SCI论文18篇,其中12篇发表在包括顶尖期刊PRL在内的国际著名杂志上;在国际会议上作报告15人次。

❸ usf cs master 怎么样

1、关于“水“的问题

A:每年在各大论坛上,关于xx特别水,xx学校ad狂....etc,这样的信息不绝于
耳。其实,准确的说法:现在的很多学校,如 雪城等等,的确是放的很水,T85 G1100
80 毕业,有这样的硬件基本都能进去。 但是,招生水不等于教学水,实际上us的学
校,教学质量都抓的比较好,举例来说,雪城的 os (操作) 每年的挂科率是50%,我想
哪个国人会闲的蛋疼去挂科吧,除非钱多烧的,另外这门课还需要能自己修改内核,
所以很显然学校对于教学还是非常严谨的。

2、招生人数的问题

A:在各个地方的CS,除了少数program,基本都是中印合作社,而且印度人特别的
多。举例来说,NCSU CS MS 160人:印度130 15 其余15(这个是从现在在读的那里问
来的)。所以,各位入学时候要做好在课堂上遇到N多国人,可以说中文的情况。

B: 我列出几个大校的人数给大家参考: NCSU 有春季和秋季招生,秋季在160人左
右。 USC 也有秋季春季招生,秋季在200人左右。NEU 分2季招生,秋季在160人左右。
现在来说,能保持住矜持,不大规模招生的cs ms 很少了,今年连NYU都堕落了,在大
陆最少收了30个人走。

3、问题

A:这个问题恐怕是大多数人最为担心的,但是这个信息也最难打听。在中,最恼
人的就是信息的不对称,经常是一堆刚的聊的热火朝天,憧憬着有工作,开豪车,数美
金的日子。but 就我现在打听到的消息,这个很可能只是一厢情愿。下面我会分析:

1)关于就业的”坑“:”地域“ 关于这个,我想大家都知道了,ms就业主要就
是面向当地公司,坐飞机全国跑也不是不可以,成本问题,几率问题,综合看,本地是
消化ms的主要地方。cs的几大集成地域:1、CA 加州,到现在还是瘦死骆驼比马大,每
年需求的绝对数还是很大,但是很不幸,ca 的cs学校多入牛毛,学费贵的惊人,各项
开支都非常大 2)Seattle附近,Microsoft带动了一大批小企业,对于cs的需求一直名
列us前茅。3、东北 我到现在没整明白,为啥东北的cs 产业为啥这么厉害,它人员的
需求基本排在前2者之后,也是需求很大,参考http://www.1point3acres.com/bbs/thread- 4545-1-1.html。4、大型城市 除了那3个cs产业基地,剩下的就数大中城市了,因为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于cs 人员会有不少的需要。

2)说完坑,咱们该来说”萝卜“了: 现在的情况是,经济在好转,失业在减少
,但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自费去us的人太多了....多到很多时候可以掩盖掉坑数量的
增长。举例:

雪城cs: 09 fall 数十号人,具了解只有3个(可能不准确,但是绝对不会多到
哪去)找到intern,1个靠亲戚,1个靠,还有1个靠运气,我不知道剩下的靠啥了,毕
业了估计就要靠飞机票回来了。另外,雪城的IS program很不错,但是不幸的是,毕业
的回国率也很高,那边的在读的人直接就说 很难找到工作。

NYU is:盛传NYU IS是个非常好program,其实非常一般,就业不好,论口语不如
人,论技术不如cs,有些人去年12月毕业,到现在还在,我当时纳闷他怎么保持身份的
....另外,很多is的人想转cs....

NCSU CS: 北卡三角 找CS工作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招收international stu的公司
很少(就是坑的数量一定),但是人数(萝卜的数量)暴多,所以先自相残杀,再和阿
三PK,然后再和公司的HP PK才有可能有job offer! 打听到有3个人就业:1个是PHD,
1个是做了半年intern,还有1个去了加州才找到,有一部分人没有job回国了。

usc cs:今年找intern的情况异常惨淡...但是具体数据没有了解到。

3)很多人都抱着,只要我能力强,肯定是别人死,不是我死的心态:但是现状告
诉我们,坑的数量是一定的或者以一定的规模增长,但是萝卜的增长率太快了,僧多粥
少的状况非常明显,很有可能,只要前30-40%的人就能满足坑了,这其中还要给阿三分
掉一大块,阿三流利的口语,城墙的脸皮,和抱团的精神让他们无往而不利。大家要做
好,毕业可能就要失业,要找很低很低薪水的职位,而且不给办H1b的情况。

4、小结:说了这么多,我就想告诉大家,现在自费人数太多,已经到了不是3个月
能找到工作的程度了,很有可能你去了,就会发现现实是如此残酷。我想给大家的是:
1)、如果你是顶级的program,如 CMU MISM,UIUC,BROWN等自费招生人数固
定,质量又上乘的,好好,找到工作的机会还是比较不错的。
2)、如果是地域好的program,如usc之类,好好学习,只能说有一定机会找到
工作,因为人太多,多到可以海选....这个时候,你需要的就是尽快找intern,去了就
开始找
3)、如果你是地域差的program,最好别去了,投这么多钱进去,有很大可能
就会挂,当然只是很大可能

现在,自费MS的最主要问题,是人数太多,坑太少。大家要心里清醒一些,不可能
都是别人死掉,自己活下来,除了顶级的program,大家都做好割肉的准备吧。现在还
有几个月去us,尽快提高代码量,争取提高到6000以上,练好口语,同时把那个FB年薪
15w同学传上来的找面试题的网站好好看看,把题都做了,去了us,在9月,10月会有一
些宣讲,可以投intern,虽然这样会早,但是早准备,才有更大机会。

POST 2

我补充一下我所知道的USC cs今年找实习的情况吧。
cs整体一年大约300人不到,中国人100人不到。
我认识的Master的中国人中,能找到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公司的实习的基本没有。(我有
认识的印度哥们去了yahoo,phd中我知道有在IBM实习的。)
以我周围熟悉的MS CS的中国同学(不包括我,主要是本科就是同学的,共同做过项目
的,交流比较多的),大约15人左右吧(没有做过大规模调查,样本比较小,不好意思
),找到事情做的有6人(1个在SAP,2个是在小公司paid intern,2个paid student
researcher at ISI,1个unpaid intern)。还在找实习的有2人左右,已经或者准备回
国过暑假的5人,还有1个不准备找实习也不准备回国。还有一个人情况比较诡异,好像
转成其他专业的全奖phd了。。。。。。
不过平心而说,准备回国的同学,大部分都没有认真找过实习,整个春天只投过一位数
的职位。
有一个同学,虽然暑期只有拿到实验室的工作,但是已经联系好2010fall去Facebook实
习了。

我认识的其他专业的情况比CS惨很多,包括EE,找到实习的很少。

我现在的情况是,有一份实验室给的paid student job,同时还有一份unpaid intern
,两个都是part-time。

POST 3

LZ貌似很悲观,其实说得很在理啊。我从一个很小很小的学校转到东部一个CS还不错的
学校。以前在国内做过几年开发,还在企业担任过小职务。在美国也读了快2年了。看
了这个帖子,有点感触。
1.CS MS自费,除非你在出国就很牛逼了,否则3个学期,10门课程,大部分人很难在技
术上有很大的突破。比如,编程变得很牛B。
2. MS教育还是以research为主,和上班要求差距还是很大的。在学校,还是比较强调
读书,考试,编程还可以就行了。网上看的那些面试题,非常强调算法,但都是大公司
的。中小公司要求的技能,学校根本就不交的。所有,出国来读MS,以为读了个MS技术
就会很牛,一般是不可能的。
3. 周边有很多同学怀有美好理想出来的,一般一年以后届大部分都破灭了。呵呵。在
美国读个CS MS,你会发现,10门课程以后,你的技术跟你国内的同学(好好读书的那种
)相比,没有牛多少。你发现,拿了个MS,
还是做编程工作,并没有比你国内的同龄人做的技术含量高多少,大部分反而是较低的
。google,micorsof这种行业大公司不是很多人可以去的,你要去,得PK过那些Phd和
牛MS。
4.能读书,考试,对做research也不是特别烦的同学,强烈建议读Phd。
一下举例。,貌似这个论坛比较喜欢生活中的活生生的实例。呵呵。
1. 我在国内一个民营通信企业做过,同事有个加拿大MCGILL毕业的,干了半年,技术
不行,自己辞职了。一个德国不知道那个学校毕业的,被公司辞退了。大学同学的一个
同事是Cornell毕业,技术不行,结果去做测试了。这些全部是cs MS 毕业的。
2. 我现在的学校cs 排名还可以,就是地点太烂了。07fall就2个中国学生,在local找
到类似维护的工作。08fall来了4个中国学生,就1个找到工作。09fall一下子来了>15
的中国学生,不知道怎么找工作。呵呵
3. 读书很辛苦,很忙。但沉淀不下什么东西。MS就是修课程,很多方向就是1,2门课
涉猎一下。做course project的编程,能得到结果就可以了,任何老师任何课程都是不
教授任何编程的,其实理论东西,就是最后布置一个prjpush你去编程。这些编程跟企
业要求比,还是简单太多了。所有,学生虽然把这些course prj放在resume,但面试很
多都是稍微带过,因为企业发现很简单,很理想化,就没有兴趣了问了。
4. 工作越来越不好找,那些面试强调算法数据机构的,都是大公司,竞争激烈。中小
公司要求的那些技能,学校是不会教的,否则还叫研究生课程吗。这样,你毕业了以后
,面临两难,理论不够深入,去gogole这类公司胜算不大。实践太肤浅,经不起那些小
公司的挑剔。虽然你读书很辛苦,很努力,但还是很尴尬。
5.我现在周边的中国同学,如果去国内面试我以前的老东家,我保证,字少有一半人进
不去。话好象很偏激,但确实这样。美国的教育,就是一个筛子,牛的人把你掏出来,
烂的人你自己想办法去进步吧。因为10门课,1年半,你想怎么样。我问了几个同学,
学了一年了,还剩3门课就毕业了,你是否现在感到自己水平很好了。答案大部分是否
定的,只是表示有进步,离高水平还差很远。
6.读CS,最好能去读Phd,如果是鸡肋的工作,反而不好。我间接认识一个貌似牛人,
他去年拿了很多很牛AD,结果去了一家给CS MS全奖的学校读书,还在大都市,但现在
还在苦苦挣扎找工作。这人貌似在论坛很有名。因为他的GRE,TOELF,GPA非常的高。
7. 我自己的感觉,读个MS,就是读个working permit。不要要求太高。很多课程也就
读读就忘记了,技术水平还要靠国内的积累,和自己课堂下面的努力。这个论坛貌似很
强调编程,呵呵,估计是大家都是读MS要找工作的,我编程很不错的,那些course prj
我都是第一个交,而且是提前3周以上交,而且prj成绩都是第一。但还是考试占更大的
比重。而且,老师也不是很喜欢programming好的人。我做过软件工程reserch的RA,我
老板就告诉我,编程不重要。idea最重要,会发paper是最好的。我老板也是超能编程
的人。所以,如果技术不行,找工作无望,希望大家继续读Phd。^_^

POST 4
女孩子,如果年纪不大(23,24左右),读Phd还是不错的选择,将来可以选择的余地
大,可以回国,也可以就业。IT行业,低端职位,对女孩子太摧残了,我们一般说的,
IT干不过35岁,那是指的低端开发。高端的,做多久都可以。CS MS教育出来的,基本
靠自己努力,中国女生很多人更善于考试做学问,但善于编程,喜欢编程的不多,她们
一般都是好好学生,但做coder做的好的,反而是那些喜欢玩一些旁门左道的,成绩较
一般的男生比较多一点。而且,人在职场的发展,很多时候跟学校的表现不一定成正比
。做coder做到牛的,很少有女生。看看csdn那些博客,有几个是女生。想想看,那些
IT公司的技术总监,有几个女生。以做coder作为女孩子长期的职业规划不是很保险。
MS出来,正常情况下,在美国你就只有这条路(看到版上有女孩做PM的,但毕竟是非主
流)。而且职位跟国内的同龄人差不多一样,只是不那么累一点。想想看,在国内如果
不合适做coder,在美国就合适了?难道仅仅是美国的coder生活比国内好就合适了?CS
MS读出来,不就是个coder嘛。就是收入跟其他行业比稍微好点而已。

很多来美国读CS MS的人这样想的:来美国读CS MS->毕业拿到MS文凭,技术水平很好-
>找到大公司上班->做牛B的东西->攒了很多牛B的经验也有很多钱->过快乐的生活甚至
回国自己干老板->实现精英式的人生理想或梦想,让自己人生飞蝗或怎么的。这些想
法90%实现不来,除非你在过来前就非常牛B了。比如,你拿了什么世界竞赛,高考全国
第几名去了北清等等。但如果真这么牛,还要自费读MS吗?罗干年以后,你在碰到他们
,他们会告诉你当初是这么想的:来美国读书->那个MS文凭->有公司要我,能办H1->
工作稳定,薪水还可以->过安安稳稳的日子->能办GC最好。conclusion:MS确实没有啥
了不起的,就算你是TOP学校毕业的,也就这样。呵呵。还举例子:

我现在的同学的同学,CMU那个非常贵非常有名的program毕业,08年底开始找工作发了
好久的时间,无数简历换来20-30个面试,全部fail,最后就找到一个offer。我同学
说,也是depress了好长一段时间。

该说说读Phd的好处了,Phd保证你在某个专门的领域升入学习下去,push你的学习能力
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即使将来工作跟专业不对口,但这个能力很关键。做
高端coder的,这个能力非常有用。Phd去搞那些算法什么的,非常有优势。你现在让我
学什么语言,编什么应用,我很快,但让我去搞明白那些底层算法,比如AI方面的,我
就一窍不通了,而这些往往是创新技术的来源。CS有些领域,门槛非常高,不是你会编
程,编程好就可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公司的核心部门都喜欢Phd的缘故。还举例:
我们这个学校,MS中国学生没有听过谁去google,microsoft的,但每年毕业的Phd都去
了大公司的好部门。今天毕业的一个中国Phd去了google,去年毕业的中国Phd去了
bloomberger。而且,在Phd读书期间,不要太看重编程,只有一个智力正常的人,肯下
努力,没有听说编不好的,在读Phd期间,好好做好学问,做学问用到编程,就去编,
没有用到,不必纯粹为了就业特地去编。Phd读的是个综合素质。不是读一个技能。比
如,我技能确实不错,这边Phd很少有编程比我好的,我做course prj绝对是第一个交
,也都是第一名。但我还是认为那些Phd的综合素质远远在我之上。因为courese prj其
实就是make no sense,都太简单了。也就是说,我会的,Phd罗干年以后也会,但他们
会的,我一辈子都有可能不会。所以,我经常说,你编程不好,也不太喜欢编程,读
Phd估计合适。呵呵。Phd不是玩编程的,是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我认识不少
CS faculty,编程都非常牛逼。只是他们不往工业界发展而已。在工业界,大公司是
Phd的大雇主,即使去不了大工作,到小工作做programmer,也可以啊,跟同事比,无
非就是比人家大4,5岁而已,但你比人家都了个Phd。在现在这个社会,比别人大个4,
5岁,同样有机会啊。而且,那些比你早出来的工作的,就攒了很牛B的经验技术了。现
在的就业形式,想找个很合适的工作非常不容易啊。一般有人要,你屁颠屁颠就去了,
还想什么其他的。

还是举例:我这学校的女Phd,生活过得很滋润啊,男朋友/老公都有了,上上课,做做
RA/TA,读读paper,暑假老板推荐到外面实习。日子过得比女MS不知道好多少。尽管她
们编程水平都不算强。但找工作从来没有听到找不到的,反而是MS有听到找不到工作的

POST 5
一般公司里都有一些女的作技术活,有的作的也挺不错的,也见过一些女的成为
technical manager,管理一群男的;但是技术大拿,女的的确很少很少,不过这个话
题追究下去可能就扯远了。我觉得摧残女性的问题,主要是有些重要的技术职位,要求
投入时间比较多,按照社会分工和从小的教育,女的一般希望有时间能照顾家庭和孩子
。如果是稳定的公司,职位不是很关键,就是做点平常的开发工作,未必是摧残,我一
直都在大公司工作,感觉我认识的女的作开发,基本就是作办公室的感觉,有事情要做
,但是同时可以上网瞎点,安稳做事,然后按时回家,没那么悲惨,只有少数时间有产
品要release才会比较忙。当然,这个完全看你的工作环境。

编程能力培养,门槛相对低,因为大部分是know how就可以了,会有一些复杂的语言的
技术细节或者应用能力的问题,但是这些对于大家找第一份工作来说,重要性相对低一
些。在公司干活,新人一般也不会立刻独当大任,而是参与,按照现代软件开发的过程
,就是具体到理解别人的code,知道怎么调用函数 lib api,能实现具体的功能就可以
了。上手之后,根据你的能力,才有更重要的任务分配下来,然后也可以接触更多的深
层次技术细节,能力也会得到锻炼。

编程快是个优点,尤其是在作熟了某份工作,下面开始混日子的时候,快意味着也可以
有时间偷懒 :) 不过,快慢不是大问题,对整个项目的理解、architecture、design、
代码quality才是主要的。

phd研究理论,eecs常见的论文/科研模式,就是研究几个方法,针对弱点,提出新的算
法,更好更快更优,这个过程大体上跟面试套路是一致的,面试也是提出一个问题,要
你针对问题,提出算法/解决方案;有的公司,如果职位要求domain knowledge(一般
这样的工资也高),面试问题可能也会涉及你的research。科研问题和面试的技术问题
当然可能很不一样,但是经过phd的training,应该比只上课的硕士,在解决问题思维
上更容易通过面试。

google/MS这些公司,是业界的技术先锋,他们很注重产品创新,创新的过程就需要新
知识新idea,所以掌握domain knowledge能想出新颖思路的phd们更受欢迎。

读phd也不是天堂,也有问题,比如工业界匹配的职位少,时间投入大等等。我觉得读
phd最大的问题,就是可能被坠入理论研究的深渊,弄得基本就是天天造paper有时候是
垃圾paper,对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不在乎,如果将来做faculty,那这条路子很重要,但
是跟公司职位就很不匹配了。不过,退一步说,就算5年research,论内容含量,只有2
年是对找工作有效的,那这两年也是优势。一方面,大不了那三年的时间,不要求体现
在工资上,反正现在就业难;另一方面,有个2-3年积累,能力好的话,就有可能拿到
很好的job offer了。

我觉得luobo你不必过于在乎自己的弱点,编程快本身就是个优势,工业界低层次的职
位也更多,尤其是对于新人来说,这些职位很看重你目前的能力,至于很多深奥点的算
法啥的,未必就一定能用上,工业界里,有一些人本来就是靠着开发经验丰富慢慢做到
architect等高级职位,属于技术应用套路的大牛,对于啥AI/DM深入算法也没多少知识
。你如果觉得自己算法道路不行,就走这条路子。

对于打算读硕士的人来说,我感觉如果本来就有能力,那学位就像我blog今年某篇文章
说的一样,敲门砖而已,能让你进入美国,进入公司考虑的范围,可以申请h1b等等。
如果没有能力:
1)在国内就要培养
2)自费读硕士期间找实习作,这个建议其实也有尴尬的地方,因为现在实习也不好找
,不过好歹找实习对你的背景要求低很多。
3)我以前也写过文章,建议作thesis,如果能找到合适的老师,做合适的项目,时间
跨度在6-12个月甚至更久一点,提高了能力,那这种16个月-2年的短期投入硕士,回报
是更大的。但是请注意我说的是“合适”而不是“好”或者“牛”老师/项目,因为有
些老师,走得完全是学术路子,彻底轻视工业界需求,这种情况在好学校里尤其显著,
判断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thesis题目是否锻炼编程和算法设计能力。

其实,要说得更彻底一些,算法和编程能力也未必就一定要通过做research作thesis读
博士来获得,尤其是以应付面试为目标的话。仔细研究编程和一些常见的算法问题,达
到熟练程度,很可能就搞定面试了。跟我联系的人里面也包括我的个别客户,有些是在
国内参加acm等编程比赛获奖的,能力很强,这条路子算是比较符合的,跟读学位/平常
上课无关。

POST 6
大部分的人,走的都是平稳普通路子,无论是否愿意;作为年轻人,一方面得清楚自己
的斤两,另一方面,有志气是很好的,如果对自己能力有信心,也应该去闯荡,李彦宏
现在可以跟google直接对抗,当年如果不回国,也得被美国老板压着,年年来个
performance review来评他的表现。

美国这里IT方面的创新氛围比国内好多了,国内的创业,要么是些非technology的比如
房地产老总们,要么是美国公司的 cat比如, renren,真正从idea到具体实
现都是全独立国产的很少。-- 我知道我这个说法也有争议,比如引申到讨论华为的成
功模式等等,所以我就打住了,不认可我观点,我也没什么意见,我未必正确。

美国这里的氛围是适合踏踏实实做技术创新的,就像这里适合做科研一样。如果你对平
淡的生活不感兴趣 ,将来可以争取加入一些中小型的公司尤其是小公司,从早期作起
,这样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现在美国这里的不少中国人,或多或少也在考虑创业
的问题,现在人的思维要活跃多了。

大部分出国的人,尤其是前些年的,最终都选择留在美国,所以选择稳定公司办绿卡然
后平淡生活就是主流的,现在的年轻人,未必愿意选择这样的道路,而且对于回国,接
受程度更高。

❹ 美国大学里的accounting(会计)专业都学些什么东西,本人想去UIUC

财务报表分析(Financial Report Analysis),管理会计(Managerial Accounting),财务分析(Financial Analysis),审计(Auditing),税法(Taxation)等。有些学校的专业下面还设有分支,如: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e-Chapel Hill,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eattle等,而常见的分支有审计(auditing)和税法(taxation)两个分支。
审计下的课程有:保险服务与信息质量(Assurance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 Quality), 财务舞弊预防(Financial Fraud Detection), 会计 (Accounting), 会计职业道德(Ethics), 有价债券法(Securities Law), 造假检测(Fraud Examination)等 。
税法下的课程有 :行政决策纳税筹划(Tax planning for managerial decision making), 企业税务与纳税筹划(Business Taxation and Tax Planning), 税法专业研究(Professional Research in Taxation), 税法研究(Tax Research)等。
美国的会计专业研究生一般设在商学院,部分学校开设Masterof Science in Accounting会计理学硕士(MSA)和Master of Accounting(MAcc)会计硕士。如果没有MAcc,也有MBAconcentrate in Accounting或Accounting MBA(AMBA),但相当于MBA底下的会计专业,会计专业硕士对数学能力要求比MBA的要求高。通常来说,不管是MSA还是MACC,都有资格参加CPA的考试。即便这样,相较于金融和经济学专业,会计专业对于数学的要求相对还是较低的。
Master Science in Accounting (MSA) 的课程主要是中级会计,对于没有一点会计背景的人来说,能打个很好的基础。学校会审核申请者本科时的课程,再要求申请者补上一些必须的先修课。不同的学校在先修课程上的要求不同,一般大学会计学院的网页会列出对申请者的专业课程要求,在申请时学校根据成绩单会评估申请者的课程,再决定是否需要补修。
Masterof Accounting (MACC)是给立志成为会计专才的学习就读的专业。MACC相对于MBA-Accounting更为专业,学习内容更偏向于理论和实践。MACC的课程一般与美国认证公共会计师(CPA)有密切的联系,MACC的毕业或在读学生可以直接报考CPA。MACC的课程长度一般为1-2年,招生挑选的原则和MBA相差不大,部分学校的MACC要求学生有会计学背景。对于没有会计基本的学生,也有部分学校采用提前开学进行暑期学校的方法弥补学生会计学背景知识的不足。
PhD in Accounting 是立志于从事会计学术研究方向同学的提供项目。会计博士一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项目的第一二年以基础课(coursework)为主,第三至五年则以完成博士论文、进行学术研究和培养教学能力为主。基础课包括博士级别的经济学、统计学和计量课程以及与会计相关的研讨课,一般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公司财务、审计和税务五个方向。从研究方法分包括分析式、实证式、实验、实地研究等方法。

热点内容
求是数学 发布:2025-01-22 14:48:20 浏览:199
高三化学课件 发布:2025-01-22 12:42:13 浏览:440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 发布:2025-01-22 10:42:04 浏览:485
急性心衰能活多久 发布:2025-01-22 09:57:20 浏览:667
高中代课老师 发布:2025-01-22 08:09:16 浏览:952
我把老师压在身下 发布:2025-01-22 08:05:39 浏览:690
声乐教学反思 发布:2025-01-22 07:20:12 浏览:567
教师工作态度 发布:2025-01-22 07:05:50 浏览:350
数学试卷七年级上册 发布:2025-01-22 06:33:28 浏览:13
期初班主任 发布:2025-01-22 06:26:57 浏览:511